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8052|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春季)初级班第二课作业——L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10 21:37: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ongH 于 2019-3-11 06:49 编辑

2019(春季)初级班第二课作业——L组,2019春季初级班第二课番茄老师的《绘本的前世今生——绘本百年发展史》作业贴已经发布。
第二课的作业:
1、课前提问的解答;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要求:字数不低于400字,第一行写自己的“学号+名字”,本次作业提交截止时间是3月17日24:00,请各位同学尽快完成。
23#
发表于 2019-4-1 15:10:05 | 只看该作者
L17  何艳阳 第三次作业

爬楼听完乐言爸的分享,让我对阅读这件事情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也给未来该如何引导宝宝阅读指明了方向。

一.结合孩子现状,制定家庭阅读计划
1.家庭阅读现状
我们是三口之家,父母上班,四岁宝宝上幼儿园小班。由于爸爸工作比较忙碌,而妈妈工作时间相对灵活一些,所以平时多是由我来进行亲子共读。目前每日必读,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能做到每天读两到三本书甚至更多,亲子陪伴大约1小时左右;忙碌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睡前一本,亲子共读时间约为30分钟,结合听凯叔讲故事。目前多以中文绘本为主,英文绘本为辅,英文绘本主要以歌曲、歌谣为主。宝宝四岁,认识少量简单的汉字,能唱诵一些简单的英文歌谣。
2.家庭阅读规划
2.1积极营造家庭氛围
我和爸爸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忙,因此几乎不开电视,女儿也从不迷恋电视。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意识到回到家看手机的时间还是比较多,因此也和爸爸商量,尽量放下手机,拿起书本,给女儿做阅读的榜样。我把家里的书摆放在触手可得的地方,沙发边,床边,书架上,就是方便阅读。出行时,也不忘提醒女儿包里装一两本喜欢的书。
2.2 不断拓宽阅读范围
目前多以故事性为主,之后要广泛涉猎科普、科技等方面其他方面图书。
2.3 做好阅读计划并长期坚持
我有给女儿做阅读计划,并以电子表格的形式记录。从之前李迪老师的课程中也了解到,阅读绘本,理解是关键,数量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自从进了初级班开始打卡,这种形式更能促进自己坚持每日必读。

二.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一本绘本
我先来分享一个故事吧,有天早晨,我要去上班,刚准备出门,女儿喊妈妈,我走过去,女儿说要亲亲我,然后给了我好多亲亲,最后不忘记亲下我的手掌,然后郑重其事的说,“妈妈,如果你想我了就把手放在胸前”,那一刻,我很感动。孩子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是因为之前我们一起共度了《魔法亲亲》。
22#
发表于 2019-3-18 19:10:49 | 只看该作者
L13,曾雯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本书——《花婆婆》,《花婆婆》是2007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绘本图书,作者是库尼,主要讲述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婆婆告诉年轻的叙述者小的时候所答应过爷爷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去很远的地方旅行;第二件事,是住在海边;第三件事,是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花婆婆艾丽丝长大后要向爷爷一样到处去旅行,她爬过高高的雪山,穿过沙漠,走过热带雨林,认识了很多朋友。后来她从骆驼的背上摔下来受伤了,于是她决定做了第二件事情,在海边找了一个房子住了下来,她买了许多鲁冰花的种子撒在了花园里,但后来她发现田野里也开满了鲁冰花,她很惊奇,于是她买了更多的种子,她每天都出去撒种子,只要是她经过的地方她都会撒下种子,大家都喊她是又老又疯的怪婆婆,可是她并没有放弃,第二年春天到处开满了各种颜色的鲁冰花,她终于完成了第三件事情,也是最困难的一件事。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花婆婆一样的人,为了让世界更加美丽,在这个世界上默默的付出,比如打扫卫生环卫工人,比如疏通交通堵塞的警察,比如教书育人的老师。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像花婆婆一样,就像书的最后一幕,花婆婆把自己的这些经历传授给那些孩子,就像我们三叶草的每一位草籽每天读书打卡教育我们的孩子一样。我们把美好赋予给孩子,也希望孩子再把美好赋予社会!
21#
发表于 2019-3-17 23:5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uriaa 于 2019-3-18 00:07 编辑

L03 朱珠
选择图画书《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作者(德)安娜·鲁斯曼
类别:科学类图书
封面
封面已经把本书中主要三个人物展示出来,并把书中所叙述场景表达书来,书名也明确的表达了故事发生的地方。

封底
封底为简单的讲述了这件“新鲜事”的经过。并提出了关键问题,让孩子带着总是去阅读,并鼓励孩子自己从中去寻找答案。

前后衬页
前后衬页颜色的呼应,与主要故事人物的展示。
前衬页的牙齿警察可以让孩子带着画面去思考和寻找。
后衬页上的两个小东西最后在沙滩上享受着阳光海滩,让孩子知道一切都会有美好的结局。
  
内页
第一页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一页
露着半边脸的孩子,手里拿着牙刷,牙刷上满满的牙膏。再配上文字的叙述,引导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从图画书中找答案。
内页主要以第一人称叙事形式,讲述了在你嘴巴里生活着的两个小家伙,是如何安逸的生活着,却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继续努力的工作。

故事讲述了两个小家伙是邻居,住在牙齿上的洞里,每天在牙齿里忙活。小家伙们的家里放满了辛辛苦苦从牙齿上搬回来的糖果,介绍了小家伙们家的构造和布局。
其中最有意思和作者最细心的地方,在房子的上面有个这样的装置,我家宝贝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都没有留意是什么,当我仔细去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一张示意图,这又是一个知识的拓展。

还有一个细节是哈克吃了一块奶酪,然后就感觉不舒服了,这就会给到孩子过敏知识的一个导入。

接下来就是两人的梦想计划,把牙齿进行改建并并出租营利。并给牙齿大街起名为“龋齿大街”

当他们在继续努力朝他们梦想的目标前进的时候,牙齿大街上来了一把大刷子,刷子上还坐着很的牙齿警察,牙齿警察很就把牙齿大街的每个角落的清理干净,两个小家伙家里所有的粮食也都被毁了,只剩下唯一的一块巧克力。
为了保护好最后的一块巧克力,两个小家伙开始挖贮藏室,当牙神经上的保护层被挖开了,贮藏室也够大了,但是牙神精开始难受了,他开始给大脑发信号,然后身体就出现了反应,这一篇幅很了的给孩子科普了蛀牙的严重性,以及出现在反应。

接下来两个小家伙可不好过了,各种各样的钩子不段的进入他们的家里,一会把家具都吊走了,一会拿着粘土把他们的家都封上了。这一部分就开始讲述处理蛀牙与补牙的一个过程。

最后牙齿大街又恢复了平静,并以幽默的形式给孩子提出了一个请的问题,引出牙齿与胃之前的联系。
本图画书的画以似人的形式,把蛀虫变成了两个可爱的小家伙,把牙齿变成了一条有功能性的大街,让孩子更加的了解牙齿的知识。再把牙膏变成牙齿警察,让孩子知道每天刷牙的重要性,要是没有的牙齿警察,牙齿就没有人保护了。再一个很形象,细致的描述了补牙各拔牙的过程,让孩子知道是如何给牙齿看病的。

本图画书中的文字是对对图片很好的补充,更好的帮助阅读都去理解图片中的内容。

点评

A- 很认真,不过就是介绍感受多而分析太少了  发表于 2019-3-20 20:50
20#
发表于 2019-3-17 23:51:27 | 只看该作者
L08号  聂琼  第二次作业

   跟大宝一起亲子阅读五年,二宝阅读一年,却从来没有思考过绘本从何而来,有何发展和变化,绘本的图文关系,和绘本封面,封底,扉页中蕴藏的秘密。听了番茄老师的课,不禁重新审视绘本和我们阅读的方法,希望能让孩子从阅读中收获更多。
  尝试分析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
  文/图:菲比 吉尔曼
  封面是浅蓝的底色,草地由绿渐黄,空中几片落叶,可爱的小男孩和慈祥的爷爷手牵手,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自然的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发生在小村庄的温馨故事。封底介绍了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描述了充满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        封底有小老鼠一家的图片,暗指书中老鼠一家的故事。
  书中的内容看着很简单,却描绘了两个家庭的故事。约瑟一家和老鼠一家。书的内页很特别,主要画面是约瑟一家,而页面的下方却是老鼠一家,让我们阅读的时候忍不住多看几遍,一遍看约瑟,一遍看文字,一遍看老鼠一家。孩子的眼光总是更犀利,阅读时会发现很多我注意不到的细节。美丽的毯子为什么越来越小了?丢掉的部分去哪里了?原来是被小老鼠一家拿去做床单,窗帘,桌布去了。
  书中的爷爷,慈祥而睿智,把一块毯子象变魔法一样变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最后纽扣不见了,却变成了约瑟笔下的故事,变成了爱留在了孩子的心里。
  书中的画面真实而细腻,小镇的面貌和人物栩栩如生,让我们身临其境,似乎跟着约瑟一起来到这个温暖的小镇。
  读完这个故事,心里总会暖暖的,孩子会微笑着仰起小脸说,“爷爷真的好厉害。”而我,会自然的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想起小时候自己珍爱的玩具,想起那些象约瑟一样慢慢的不见了的物品,还有一些慢慢的淡忘的事和人。
   我想,这应该就是阅读的魅力了。

点评

B+ 多点分析就好了  发表于 2019-3-20 20:48
19#
发表于 2019-3-17 21:46:49 | 只看该作者
L04 张勤

一、关于课前问题解答
我课前问题是关于为学龄前孩子讲绘本,是照书里的文字读出来还是变成更浅显易懂的语言读给孩子?因为有些绘本用词讲究,孩子不好理解,经常会打断问什么意思。这次课堂内容没有涉及,暂且放一边,我自己目前的做法是先照着书本读一遍,然后针对某些词汇再解释一次。

二、找一本图画书具体分析

孩子三岁多时曾经非常喜欢看《阿迪和朱莉》,虽然她大字不识一个,却可以根据画面完整讲述。书的封面可以看到一头小狮子和一只长耳朵兔子在草丛中,画面和谐,并没有想象中天敌的你追我赶。初次见到这本图画书,我就被它的内页吸引,独特的分页设计一度让我产生错觉:是不是书被撕了?正在考虑我该怎样为孩子讲这种书,是讲完狮子的所有前戏然后再讲兔子呢,还是上下对照一起读,还没等我考虑清楚,孩子就自己翻页了,那我就随着她的步伐讲好了,哈哈

两个小主人公登场的时候,阿迪在摇摇马上玩耍,朱莉坐在宝宝椅上,不过面前的饭碗已经打翻,地上一片狼藉。这俨然就是自家娃的日常嘛!天黑了,狮子爸爸和兔子爸爸正在为孩子们讲故事,淡黄色的背景墙和台灯显得格外温馨,宝贝们床头都刻着爱心以及“LOVE“字样,暗示这是两个同样温馨的家庭,也侧面透露这本图画书是和英童书Love系列。狮子家在地上的山洞里,洞外的树枝上,鸟爸爸和倒挂的蝙蝠爸爸正在为他们的宝宝讲着睡前故事。兔子家在地下的洞穴里,不远处可以看到老鼠爸爸和刺猬爸爸也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这场景像极了我们三叶草所推广的家庭阅读模式。

接着往后翻,狮子爸爸教阿迪生存本领:如何安静地走路、凶猛地吼叫、抓兔子。当阿迪发出小猫叫声的时候,看得出爸爸一脸无奈。爸爸教育它、传授本领时,他要么呼呼大睡,要么和蝴蝶玩耍;爸爸教他如何走石头路时不发出声音,它干脆把小石头都捡起来抱在怀中。看到这里,一个淘气小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

兔子爸爸教朱莉狮口逃生本领:如何分辨细微的声音,如何躲开狮子,朱莉则在一旁穿着红色高跟鞋和小老鼠品茶,俨然一个胆大爱美的小姑娘(孩子说朱莉穿的是妈妈的高跟鞋)。同时,小老鼠的出现也为后续做了铺垫。爸爸教它听微小声音的时候,朱莉一脸夸张的表情逗的孩子哈哈大笑。

它俩同步学本领时,上下分页设计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小朋友对画面的理解。当爸爸觉得它们学有所成了,同意它们去草原闯荡,虽然妈妈们还有些担心。这心态像极了我们自己:孩子长大了终究要放手的。阿迪和朱莉走了很久,都迷路了,它们误入一片甜果园。通往甜果园的路上下两页合起来就是完整的页面,朱莉在右下角----路的前方,阿迪在左上角,紧跟朱莉,但它俩还没相逢,为后面的“不期而遇”自然过渡。

吃饱喝足,然而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它们一路狂奔跑进附近的山洞躲雨。这时,阿迪和朱莉相遇了,页面合二为一。画面中部用了大片蓝色背景,映出两只小动物的影子是黑色的,洞顶长短不一的钟乳石和地上凹凸不平的倒影可以感受到山洞里漆黑一片。阿迪和朱莉此时并没有站在一起,中间隔了安全距离,两只蝙蝠倒挂在上空,也是相隔同样距离。当一只小老鼠爬过阿迪的尾巴,阿迪吓得大叫,一把抱住朱莉,勇敢的朱莉安慰着阿迪。此时画面上两只蝙蝠也挨到了一起,仿佛也惧怕这只小老鼠(孩子说这只老鼠是朱莉的宠物)。

雨过天晴,它们顺理成章在一起玩耍,在甜果园里打水仗,成为了好朋友,并且教对方本领(在孩子们眼中便是游戏),还互赠礼物。天快黑了,画面中出现了两条岔路口,阿迪和朱莉各自带着对方的礼物回家了,内页又被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讲述它们回到家后的情景。阿迪给爸爸妈妈演示新学的游戏:兔子跳,狮子爸爸看到都快晕过去了,一手扶着脑门,狮子妈妈也惊讶地捂着嘴巴。而兔子爸爸妈妈听到狮子吼吓得都钻到桌子底下了,桌上的茶杯都被可怕的吼声震得东摇西摆。睡觉前孩子们给爸爸讲狮子兔子成为好朋友的故事,并且各自抱着对方的一撮毛说晚安,这里的睡前故事与与书开头相呼应。

封底更好玩,阿迪和朱莉给对方打电话,他们脚下延伸的细线绕啊绕,仔细一看正好组成他们的英文名,图画书结尾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他们依然想念彼此,互约时间再次出游……

这本图画书的作者是陈致元,图文搭配和页面设计的呈现方式交错穿插,丰富了故事的表现形式。整个绘本内容有趣,并且充满幻想,别样的友情正体现了孩子们单纯的内心:只要付出真诚,天敌也可以成为朋友。

点评

B+ 介绍和感受非常认真细致,就是分析太少了。根据要求是各个角度的分析  发表于 2019-3-20 20:47
文无定式,讲故事也无定式,有些可以自己语言,比如无字书,有些就读文中的字,都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发表于 2019-3-20 20:45
18#
发表于 2019-3-17 21:05:08 | 只看该作者
L组17号  何艳阳  第二次作业

最近工作确实比较忙碌,好不容易忙中偷闲听了番茄老师的课,受益颇多!显然,老师们的课听一遍是不够的,确实值得反复聆听和学习!

《鞋子里的盐》
和女儿共读这本书时,读到乔丹打赢了一场比赛,我们俩个拍手称赞,很开心。其实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是一件很享受、很有意义的事。工作虽然忙碌,但在努力坚持每日必给女儿读绘本,少则一本,多则三本及以上。
《鞋子里的盐:迈克尔·乔丹》是由美国迪洛丝·乔丹和萝丝琳·M.乔丹撰写,由卡迪卡·尼尔森绘图,本书介绍了“鞋子里的盐”是极富想象力的谎言,但妈妈这个善意的谎言给了小乔丹希望和梦想,促使其努力练球,从而重拾信心,打赢比赛的事故。其实,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会遇到高大的对手,怎样去面对这个障碍呢?乔丹以坚持为法宝,持之以恒,正是超越自我的典范。在困难面前,乔丹妈妈以沟通技巧和爱帮助孩子直面挑战,引人思考。
本书的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都贴合儿童的视角,画面出现天空蓝、球衣红、树木绿、黑夜暗,还有最后画面定格在乔丹长大后跃起投球灯光闪耀的光芒时刻,一方面很有上进感,处处体现出向上拼搏的力量; 另一方面,画面出现的败球时候的失落、妈妈温暖的祷告、乔丹坚持的练习、爸爸理性的分析等等,让听故事的同时充满着代带入感。
故事中我们看到乔丹被高个子马克截球,尽管小队友们并不认为输比赛是他的责任,乔丹也常常感到自责和内疚,认为都是自己身高的问题。
乔丹问妈妈怎样才能快快长高?妈妈说,在鞋子里撒盐。尽管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但也暂时疏导了小乔丹的情绪。但是妈妈也没料到几个月过去小乔丹竟一点也没长高吧!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候乔丹的爸爸出场了。他首先肯定了乔丹的努力,接着说:“长得高一点儿或许能让你打得更好,可更重要的是毅力、决心和尽最大的努力,这些才能使你成为真正的赢家。”是呀,一个天才,靠的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如果个子没有长高,你又真的热爱篮球,那就用更加勤奋的练习,更持久的恒心去克服自己的缺陷吧!那时,你收获的远比个子高的好处多得多。
喜欢乔丹的妈妈细心温柔充满着爱,也喜欢乔丹的爸爸,理性、善于分析并且懂得引导。细心的妈妈更易觉察出孩子的敏感、迷惘、自卑等情绪,理智的爸爸能看透问题,给出正确的指引,这两位父母的关怀和教育是乔丹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点评

B+ 细节分析没有看到哇  发表于 2019-3-20 20:44
17#
发表于 2019-3-17 20:06:35 | 只看该作者
201901L07 发表于 2019-3-14 11:09
L07号学员骆丝
      绘本的前世今生,听完番茄老师解说之后真是受益匪浅,也让我重新对图画书有了 ...

L19号 李文莉

《不一样的卡梅拉——我爱小黑猫》

《我爱小黑猫》是2006年21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法)约里波瓦著和(法)艾利施绘。该作品讲述了小鸡卡梅拉和火鸡皮洛克生下了一只粉色的小鸡——卡梅利多,卡梅利多意外的结识了一群外星鸡,和它们一起寻找太阳的时候遇见了小黑猫的故事。

小鸡卡梅利多和他的伙伴们在钓鱼的时候,小胖墩钓到了一只小黑猫。没有人愿意收养它于是卡梅利多和他的妹妹决定收养它,并给它起名叫“落汤鸡”。小黑猫到鸡舍后,受到了很多的冷嘲热讽,以及不公正的待遇。大家总把一些自己不知道事情推到小黑猫身上,卡门和卡梅利多总是保护小黑猫,帮助它成为一只勇敢的猫。只有卡梅利多和他的妹妹站在小黑猫的一边。小黑猫长大了,和小鸡们告别,它去周游世界去了。
突然有一天,有三个无恶不做、好吃懒做的强盗来到鸡舍进行打劫,它们疯狂地抢着鸡蛋。忽然间,鸡舍的门开了,一个威武雄壮的大黑猫出现了,它和田鼠们英勇地搏斗,把田鼠们打的落花流水。最后大黑猫胜利了,它就是“落汤鸡”。

故事是围着小黑猫讲的,像小黑猫一样勇敢,要学习小黑猫,勇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不为小事争吵。在朋友有困难时一定要贡献出自已的一份力量。
像卡门和卡梅利多一样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去帮助他们,不能以貌取人,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热心的帮助,只有这样,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才会伸出援助的手去帮助你.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珍惜朋友,不应该歧视他们。

如何对待弱者,也是孩子世界常常遇到的问题。小黑猫的出现,使小鸡的集体中出现了两派,一些小鸡欺负小黑猫,一些小鸡保护小黑猫。当孩子欺负弱者时,要让他知道,自己有一天也可能会成为弱者,就像小胖墩一样。

16#
发表于 2019-3-17 19:4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ris_wumi 于 2019-3-17 23:13 编辑

L21 李晓虹

2019春季初级班第二课番茄老师的《绘本的前世今生——绘本百年发展史》

作业:
1、课前提问的解答;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题。课前提问的问题

在本课前,我提了两个问题。

1.图画书是不是都是32页?

这个问题,我已经得到了答案。有这个疑问是因为我在看《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提到的,图画书被设定在32或40页之内。读到这里时,我就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给一本图画书规定了页数。是不是超过这个页数范围的图画书就不是图画书了呢?现在我理解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大家约定俗成的认为图画书只有32页。而随着图画书的发展,这种约定俗成已经被打破了。不仅表现在页数上的变化。对于开本、材料等都变得多元化了。

2.漫画书是不是属于图画书呢?适合多大的孩子读?
这个问题,我想我也得到了答案,首先,漫画书是图画书的一种。至于适合多大的孩子来看,要看漫画书的内容了。不是成人漫画,孩子看来也无妨。如果就我认为内容不好。那么找到可以替代的书,来引导孩子放弃见容不好的书。

第二题。一直以来,我都喜欢日本的图画书。画面直白,清晰,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找了一本,悠悠小时候很喜欢的一本书,来做这个分析。

《喵呜》 作者 宫西达也。这是一本16开的图画书,讲了一个温情的故事。页数:27页。


首先,看封面和封底。

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联合构成了一副画面。一只大大的猫,张开大嘴,露出尖牙。猫的对面是3只小老鼠。这三只小老鼠是背对读者,没有表情的展现,对于一只猫这样张牙舞爪的,小老鼠,是害怕?是恐惧?不得而知。

接着,是环衬。这本书的环衬是黄绿色。(手机拍照,灯光不好。有色差)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让人知道这不是一个血腥的故事。


下面是,书名页。


书名页画着一个树干上挂着一个黑板,黑板上呢,画着个大猫头。这是故事的前奏。是在上课吗?那是谁在听课呢?

接下来,就是正文了。故事开始了。第一个跨页


原来是小老鼠们在上课,老鼠老师在讲猫,而在右下角的书桩后面,有3只溜号的小老鼠。画面温馨,和谐,由远及近。

第二个跨页


镜头拉近。直接拉到不听讲的三只小老鼠身上。现在再想想封面的三只小老鼠的背影,应该就是这三小只吧

第三跨页


出现一只大猫,喵呜一声。这里是大猫第一次叫 喵呜。大猫的体型很大,与三只小老鼠形成对比。这里就可以看到前面小老鼠上课没有听讲的结果。见到了大猫却不认识。

第四跨页


此时,画面转向,从大猫背后看过来。可以看到小老鼠害怕的挤到一起。

第五跨业


大猫与小老鼠都面对读者。小老鼠像认识了新朋友一样的问大猫的名字,大猫非常心虚,脸都红了起来。画面分别展现出大猫和小老鼠的表情。

第六跨页


镜头拉到大猫的近景。小老鼠约大猫一起去摘桃子。可以看出,大猫即想吃掉小老鼠,又想吃桃子。大猫在转着眼珠,想着坏主意。

第七跨页


这页不像前面是一个跨页,一个画面。在这页,共有两幅图。一幅是大猫带着三只小老鼠去桃林的路上。另一幅是大猫和小老鼠在吃桃子。
这两幅画面是个承接的关系,说明的事情发展的一个经过 。这两个画面都是非常和谐,感觉大猫和小老鼠是好朋友一样的。

第八跨页

同样的和谐,吃完了桃子,好朋友们回家了。注意下,三只小老鼠却拿了4个桃子。而这桃子似乎比小老鼠还大。

第九跨页


可以看出这个跨页正是封面和封底的那幅图。大猫凶相必露,喵呜 一声说我要吃了你们。这是大猫第二次叫 喵呜 。刚刚还是像好朋友那样相处,那小老鼠会害怕吗?

第十跨页



不明所以的小老鼠想必是没有害怕,他们三个一起学起了大猫的叫声。这一页,画面中没有大猫,只有三只小老鼠张大嘴巴学大猫的叫声

第十一跨页



大猫被这三小只鼠给搞蒙了。为什么这三只小老鼠不害怕呢?大猫正在犹豫,不知所措的时候,小老鼠却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的,把带回来的桃子送给了大猫一个。

第十二跨页


镜头从大猫这边从上向下。小老鼠在听说大猫有4个孩子的时候,决定把摘回来的桃子全给大猫带回家给孩子们吃。听到小老鼠把摘回来的桃子都送给了自己,大猫叹了一口气。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猫放弃了要吃掉这三只小老鼠的念头吧。

第十三跨页



大猫抱着桃子往家走了。三只小老鼠,在远处挥着手。这里,大猫又说了一声喵呜。

最后一页



没有任何文字,只是三只小老鼠的背影,在冲着远处大猫的背影在挥手。

这本书,文字就是画面的补充。每页的文字都被放在了不影响画面的地方。文字把画面说明的更加生动。

书的名字叫《喵呜》,大猫在故事中,一共三次叫了喵呜。第一次刚出场的时候,这一声叫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 ,逞一下自己的威风。确实给小老鼠吓了一跳。第二次是在摘桃子回来,喵呜一声,同样也是逞威风。可这次却一点没管用。第三次是小老鼠约大猫再去吃桃子,大猫小声的说了一句喵呜。我觉得是同意的意思。大猫心里已经把小老鼠们当朋友了。

小老鼠对待大猫是无知者无畏。大猫刚开始对待小老鼠是想吃掉他们。接着是想吃了桃子再吃掉,到小老鼠拿出真心对待大猫,大猫从心里默认小老鼠是朋友。真心对待别人是可以得到回报的。

微信图片_20190317200917.jpg (200.65 KB, 下载次数: 520)

微信图片_20190317200917.jpg

点评

A+ 点赞点赞,非常棒的分析,有很多自己的看法,这点最重要  发表于 2019-3-20 20:40
15#
发表于 2019-3-17 19:36: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是黑白的,童心是彩色的 L05 张静  很高兴听番茄老师讲绘本的百年发展史。 课前我曾问道中国绘本的发展。虽然课程上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但课后的在线答疑环节,番茄老师在回答某个同学的疑问时却提到了,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开阔,打破地域的限制,应该更世界化。这句话对我有很大的启发。网络及其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全球的文化开始更快的融合,无论是生活模式还是文化领域都更加趋同。不过,作为中国人,传统的文学故事,历史文化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气质,给我们的人生打上了底色。所以,还是希望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经典画本,精彩的故事素材能通过更加新颖,更加世界化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的孩子面前,让文化能如血液般一脉相承,用中国的智慧和文明去滋养我们的后人。也更希望我们的经典形象都能走出中国,影响并滋养全世界的儿童。  本次作业我想谈谈《路边花》。 《路边花》 「加拿大」乔纳诺.罗森 文 「加拿大」西德尼.史密斯 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我是个唯美主义者。吃的,喝的,用的,看的,听的,玩儿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审美第一。书也不例外。 每次买书,我都会直观的先看书的封面,颜值高,构图好,看起来很有趣的书是第一选择。每次和孩子一起看书,也会惊叹于绘本构图的精巧,用笔的流畅,配色的精妙,立意的特别。但惊叹后也不会有更多的思考。番茄老师的课给了我更详细的看书,理解书的方法。让我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比如《路边花》一书。购买时,黑白色的封面上小女孩儿红色的身影打动了我。买来后发现是本无字书。 绘本是用图画说故事的艺术,好的绘本能让读者不用看文字,光看图也大概知道故事在说什么。无字书就是这种用图来讲故事的绘本。或者可以叫他作文字的图画。整书不着一字却可以让人完全沉浸在故事中,并被深深的打动。 《路边花》虽然是个黑白色为主调的书,但它依旧是一本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色彩书。整书用色彩贯穿了整个故事。 书中前期的色彩比较单一,大面积的黑白色调将成人世界的冷漠,疏离,麻木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小女孩珍妮这抹亮丽的红色,热烈,生动,使这个形象顿时从周围的二维平面形象中,脱颖而出,变得立体生动,有血有肉。 珍妮随爸爸一起走路回家。途中,爸爸一直在忙着自己的事,街上的成人们或忙忙碌碌,或麻木疲惫,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与身边的事物完全割离。而小女孩却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水果,出租车,花裙子、路边的野花,化妆品店漂亮的各种瓶子。随着孩子的目光,这些物体都有了色彩。而当珍妮和爸爸穿过街心花园时,全书的色彩逐渐温暖丰富起来。到了孩子生活的区域,书中所有的内容都有了颜色。原来书中的色彩是根据小女孩珍妮的视线和情绪流转逐渐渲染的。到了自己生活的地方,热情的邻居,可爱的狗狗,挚爱的亲人,一扫前半本书中冷淡的色调,整个氛围都温暖起来。 而珍妮一路上采集的路边各种颜色的小花,被她默默地送给死去的小鸟,公园里的流浪汉,邻居的狗狗,妈妈弟弟,还有自己。这些星星点点的色彩,笔墨不多却凝聚了全书最单纯的美和最纯洁的爱。 珍妮在灰扑扑的世界里发现了色彩,发现了美,然后把它传递了出去。 这本安静美好的无字书,用色彩的转换提醒我们要学习观察生活、关注身边、重拾审美的眼睛。 另外这本书在构图上也很灵活,整页图案,跨页图案,小宫格各种应用使绘本灵动有趣,充满故事性。 很感谢这次培训,让我们能更有效的看书,感受书,而写作业的过程也是自我认知和情绪梳理的过程,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又往往会发现很多日常没注意到的细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5 14:20 , Processed in 0.095793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