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2225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五期第一轮第二周-我们来聊聊童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8-1-16 13:3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话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关于童话你有什么想法或者经历?说来听听吧!
14#
发表于 2018-1-22 00:27:54 | 只看该作者
ph1019 发表于 2018-1-16 14:00
以前,对童话耳熟能详,却未能深究。主教发来这个主题,就百度了一下,发现里面其实也大有文章,值得好好深 ...

求看你家娃的童话故事。发帖发帖!
13#
发表于 2018-1-22 00:14:2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童话,不夸张的说,我的童年感受基本为零,那个年代的农村,没有人带我敲开童话之门,包括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出现在语文课本上的童话都有什么来着?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吧,的确让我感慨颇多,但那也是在六年级了吧,实在不是一个初始童话的适当的年龄了。
我想童话之于人该是有一个敏感期的。像保罗·阿扎尔写的“当孩子们还不具备品尝赤裸裸的真实的能力时,将真理用适合他们幼小生命阅读的文字包裹起来,让他们在阅读中将其咽入肚中,岂不是所有父亲和母亲们最光荣骄傲的一项工作?这些还未经任何腐蚀的纯真率直的灵魂,总是饥渴的吸收着隐藏在书中的信息。看看当故事里的男女主角们还深陷在灾难中时他们的忧伤和紧张,再看看当幸福降临时他们的欢呼雀跃;还有在历尽坏人们的各种恶劣行径后,当他们终于获得了应有的惩罚时,孩子是多么的高兴。”
在未接触到现实的各种退让妥协不公平甚至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之前,孩子们从童话里看到的是善良战胜了邪恶,忠诚打败了背叛,勇敢牢牢的将怯懦踩在脚底,他们看到了美好的爱情,真挚的友情,紧密的亲情,以及即便是陌生人也可以鼎力相助互相信任携手并肩的美好和激情。这些美好通过一个个童话故事,就像一颗颗的种子种在了他们的心里,并逐步发芽,慢慢长大,占有一片空间。即便长大后的尘世是那么面目全非,可是美好的这一部分已经牢牢生根在他们的心里,就不会再轻易被那些俗世的真实所侵占,这些美好时不时的出来挠挠孩子们的痒痒,让孩子们又回顾到美好本身,回顾到那些温暖热情友爱和坚强,并带给他们心得力量和希望去面对并不那么美好的现实。
有人说,童话太假,结局一定是王子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人说,童话太虚,王子总是对公主一见钟情。是的,这是童话。简简单单的童话里并没有堆砌辞藻去说清楚一二三道明白四五六,但是我们看看童话的套路“让王子一见钟情的,必定是具备美好品质的女孩,比如温柔善良勇敢”,这基本也可以奠定“幸福美好生活”的基石了。这就是“从不对年轻的灵魂强行灌输,懂的在他们的心中抛下种子,让它慢慢的生长”,这也是“能提供给儿童们一种直觉又直接的知识形式的书,拥有某种简单的能令人立即察觉到的美德。他拥有能够激起颤动儿童灵魂的能,并将这种震撼注入衍生到他们的生命中去”,这也是“能够唤醒儿童敏感的心灵”。
让孩子们多听童话,多读童话,让他们自行摸索,让他们自行咂摸,让他们自行感悟到通话的套路,让他们的种子,慢慢发芽。

12#
发表于 2018-1-22 00:03: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个话题我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关于圣诞老人的话题,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开始对圣诞老人从深信不疑到有些许怀疑了,那我们到底要不要告诉孩子真相呢?  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很主观的认为等孩子略微懂事了,肯定要告诉孩子关于圣诞老人的谎言,告诉孩子真相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吗?但是随着豆豆逐渐长大,我已经没有这个顾虑了,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辈子让圣诞老人给她送礼物。  童话、圣诞老人我想都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处,都可以保持孩子的幻想,幻想世界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幻想人物和故事让儿童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有助于儿童更多地阅读,培养读书的习惯。幻想人物除了是孩子们崇拜、模仿的对象,还可以是他们好朋友,在幼年时期是儿童最重要的朋友,有助于他们成长,适应生活中的压力。打败大怪兽的奥特曼,骑扫帚飞天的哈利·波特,让万物冰冻的冰雪女王……正是这数不尽的幻想人物和故事,和现实世界一起丰富着的孩子们的童年。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已经足够大,已经有足够多的机会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可是唯独童真这种东西已经越来越难能可贵了,如果可以,为什么不给孩子留点自己的幻想空间呢。对着孩子说实话容易,但是用善意的谎言呵护孩子的成长可不容易。
11#
发表于 2018-1-21 23:22:41 | 只看该作者
                                                                      浅说童话
这周的主题是童话,一起来聊聊关于童话的认识和经历。

最说真的,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的文学体裁才是童话,童话、寓言和神话又有什么相同点和区别?下午坐在家里百度了一下,我才算是有了新的认识吧。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常常赋予无生命的东西以生命,大多涉及超自然因素的神怪鬼灵,、其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神奇、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而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神话是指叙述人类原始时期,也就是人类演化的初期所发生的单一事件或故事;承传者对这些事件、故事必须信以为真,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界的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反映人们对自然界的虚幻而有趣的认识。

童话、神话、寓言都是属于文学的一种题材,所描述的故事都带有虚构色彩,但三者受众对象、寓意有所不同。
(一)童话、神话、寓言的相同点。一是童话、神话、寓言都是属于文学写作的一种题材,均以描写故事为特征;二是童话、神话、寓言所描述的故事都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任何真实故事描写,都不能称为童话、神话或寓言;三是描写手法上,三者都要通过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二)童话、神话、寓言的不同点。一是受众对象不同。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而神话、寓言则适宜各种人群阅读;二是寓意不同。童话主要面向儿童,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寓言一般富有教训意义;而神话则表现出人类对超能力的幻想和愿望。
了解了上面的一些浅显概念,想想小的时候,我的童年的精神食粮还是比较贫乏的,我记忆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等的童话故事全部是来源于书本上的知识,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有幸认识了三叶草我才与孩子一起成长弥补我童年的缺憾。在与女儿共度的过程中王子与公主大多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即使过程有些艰辛,无论是来自亲人的遗弃、后母的迫害还是他人的恶毒诅咒,但是结局的美好胜过所有的一切磨难。在女儿小一些的时候她迷恋于无论公主遇到什么困难总有王子出现来解决她,她相信自己的王子也总会有一天也会骑着白马来到她的身边,而在去年十一期间,我们一起再读安徒生童话故事时,她会问“白雪公主为什么总是不长记性,总是上当“,”小美人鱼除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变成泡沫,就没有别的办法,除了王子,她还有奶奶、爸爸和姐姐,他们就不能帮她嘛,,为小美人鱼的离去难过好几天,也许孩子长大的长大就在不经意中,不过无论怎样,她更喜欢美好的结局。



10#
发表于 2018-1-21 23:20:13 | 只看该作者
童话世界的真与假
9#
发表于 2018-1-21 23:01:09 | 只看该作者
                      童年关于童话的零星记忆
洁非偶然
2018.01.21

“关于童话,你有什么想法或者经历?”咦,这是个我没有想过的话题。

从小课外书就非常非常少,那时看书也不会思考(呃,现在也没啥长进),加上看书都是囫囵吞枣,读过的书,我都没什么印象……汗!

童话?我看过童话吗?不是很认真去想,都想不起来。

百度了一下,发现《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经典童话。哦,想起了,这都入选了我们的语文课本,当然读过。可惜,我已经忘记了当时读这些童话时的感受,有没有被感动(记得当时是很喜欢《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只记得对总结主题思想这个环节一直爱不起来,虽然总结得还可以。

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学的时候,几年级忘了,在爸爸的卧室里发现了一本《一千零一夜》,放在一堆衣服上面。那时候课外书奇缺,但凡纸上有个字,我都会认真看一看。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读到这本书是如获至宝,那些故事太神奇了!好像是我刚看完一遍,书就不见了。那书肯定不是我们家的,因为后来再没在家里见过,可能是我爸从学校借回来的,好像他也给我们讲过里面的故事——奇怪的是,里面的故事我一个都记不住啊!只隐约记得整本书的起源是一个凶残的国王娶了一个美丽智慧的王妃,国王很喜欢杀人,美丽智慧的王妃一天晚上给国王讲一个故事,国王听得欲罢不能,下不了毒手。现在想想,故事的力量真是强大。我记得我后来还想再看那本书的,有没有问过我爸呢?也不记得了,小时候对爸爸又敬又畏,从来不敢提出要求。可能没问过。如果问过了,我爸竟然没想办法满足我看书的心愿,啧啧啧……就表现不佳了。

这两年陪玩看了不少绘本,也是童话吧,我很喜欢。2017年看过的最长的童话是《永远永远讲不完的童话》,Aya送给我的,真心感谢!一个开了头就停不下的故事,大爱!

童话里一切都有生命,一切生命自成宇宙,感觉生命真的非常神奇。走进童话的世界,总能体会到很多很多美好,有时甚至想到童话故事里逛逛。谁又能保证,我们不是正生活在一个童话世界里?

愿童话长存,愿向善向上的力量永在。

8#
发表于 2018-1-21 22:35:38 | 只看该作者
童话


小时候我很喜欢听故事,可是大人总是讲一些神仙之类的奇事,听多了就有点乏味了,后来接触到《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童话故事后,就特别兴奋。但那个时候的条件有限,而且大人会觉得看这类书是影响学习的,所以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阅读。

我女儿4岁多了,我好多次试着给她读童话,读寓言故事,她都没有任何兴趣,目前就喜欢恐龙、熊猫、车车和飞机等。我很疑惑,竟然有不喜欢童话的女孩,可能是还没到那个年龄阶段吧,但她时不时会对着镜子说:“魔镜,魔镜,你快告诉我,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对于童话,很多人可能都无法忍受让孩子去知晓其中的阴险恶毒,但其实孩子是有正确的判断的,他们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童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能锻炼孩子的判断力,保护和不断激发着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保持那颗纯净的王子公主之心。

最近在参与学院的《书,儿童与成人》的共读,作者阿扎尔专门大篇幅提到了安徒生和童话,我特别赞同。他说:“童话好像一面由水做成的美丽镜子,清澈又深邃。在它的深邃中,我们猜测着几千年来隐藏着的经验……当我们从童话中走出来的时候,我们和走进去时的那个自己相比,已经完全不是同一个人了……不由自主地,我们也变成了一出精彩的歌剧……”

7#
发表于 2018-1-21 21:05: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童话的一点小想法-艾艾

        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从前都是听老人讲故事。故事内容包括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甚至是妖魔鬼怪的故事。当一些文化人开始关注儿童这个群体,并且用学者的身份为儿童搜集、整理、书写专门给儿童看,适合儿童身心发现状态的童话书,便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儿童文学的时代。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传统的卫道士们又来侵占这一领域,试图用成人的思想和观点来控制儿童。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主意识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尊重他们个人的成长,一些先驱和大师们,为儿童们创作了无数的经典童话。新时代的我们能够读着经典的童话快乐成长,真是件幸福的事情。

       中国的童话起步比较晚,作品也不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蓝本的传统经典,并没有衍生出更多的童话故事。21世纪的中国孩子似乎都在看外国童话。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作者开始创作原创童话。 周五线上课堂分享的《桃花鱼婆婆》,我认为应该算作是原创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从构思到创作了几经修改,差不多花了三年的时间。书里面运用了很多的民族符号,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现代“巫婆”的故事,她到底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保护神?还是一个让人又怕又想靠近的神秘的孤老太婆?…发生在湘西大山里的故事,比起发生在大洋彼岸、几百年前的故事来,更贴近我们的文化,更能让我们产生思想的碰撞。

       期待越来越多的本土作家创作更多的原创童话,让孩子们品读着中国故事成长。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17:53: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对童话的纠结,对王子公主的忧虑,对未来的恐惧,都源于我对儿童的担忧,担心通话会让他们过分美化现实,当面对现实时是不是会有内心的震撼和崩塌?要不要告诉他们,不求回报的爱情并不一定有回报,善良不一定会有好报,作恶也不一定会有惩罚,就算是老师们说保留住内心的那缕阳光,在未来会成为强大的内心力量,这些都不足以解决我的疑惑或纠结,阿扎尔关于丹麦童话和安徒生的高度认可和赞扬,让我对童话的作用,和面对未来残酷现实的到来,有了别样的理解。童年是需要成人的呵护重视,《美丽人生》中与父亲在集中营里的苦难经历,反而让孩子停留在了游戏的美好世界中。就算最后父亲离世,孩子长大,集中营里那段属于父子的游戏时光,将会成为最幸福的回忆之一,也将成为支持他一生的坚强力量 给孩子们看通话,并不是让童年无知,或者让它忽略现实,而是将适合它的交给它。“理想主义的生活不是无法触及的未来,而是简单既可以被握在手中幸福。”换句话说,与其担心遥远未知的将来,不如关注当下,可以体会可以触摸的现在呢? 书中最后一句,北部和拉丁民族的不同态度,也可以在我们之中找到原型,一直在为成为成人做各种准备,对成人世界的法则做预演。有多少人拥有阳光、天马行空的童心与童趣?孩子,我有的你终究将会有,你有的我永远都不可能再拥有。
5#
发表于 2018-1-21 13:56:16 | 只看该作者
童话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关于童话你有什么想法或者经历?说来听听吧!
       童话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之一,关于它承载的任务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它就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故事,是推开儿童进入想象世界的一扇大门。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觉得它对大人一样有自愈性。最近女儿发烧在家,缠着要读书,正好我们这期写写写话题是关于童话,于是我就找出了《格林童话》《电话里的童话故事》《深蓝色的艾莉》童话故事立体书《爱丽丝漫游奇境》和《绿野仙踪》,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跟女儿一起共读,梳理着童话故事的框架结构,的确,它是富有想象力的,在每个主人公遇到危险时最后都能化解危险,他们利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战胜了邪恶的一面,最后得到了圆满的大结局,我想这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渴望圆满,渴望得到爱,渴望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渴望身边都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那么,回到我们现实世界中来,真的能事事都如此吗?非也。我自己也在慢慢探索中,同时也希望女儿内在觉醒力的唤醒,童话故事是打开我们想象力的大门,但是并不是所有你很努力的事都能有自己想要的结果,当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存在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接纳那个真实的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9-30 18:58 , Processed in 0.065683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