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前卫眼镜2012 于 2019-5-19 11:25 编辑
L12刘燕霞
选择一本喜欢的书,为孩子设计绘本延伸活动的方案,并实践。
1.文字版作业至少需体现以下几项内容:
(1)所选书目;
我选的是《金老爷买钟》这本书,《金老爷买钟》是《母鸡萝丝去散步》作者佩特·哈群斯又一杰作,故事看似简单,却有着小小的悬疑和趣味盎然的推理思考,以及作者一贯的明快色彩与幽默内涵
(2)我对该书的理解;
1:选这本书的原因是儿子四年级了,目前对时间还是特别没有概念。比如:早上起床刷牙洗脸,他会在拿毛巾挂毛巾的时候给阳台上的花花浇水,刷牙的时候望着水杯发呆,吃早餐一个包子可以吃十分钟以上。写作业就更加了,每天折腾到十一点左右。看到孩子每天因为时间规划不当造成生活与学习的困难,我很焦虑。
2:选择这本书主要目的是想通过绘本这个桥梁来让孩子对这个抽象的时间有所了解和认识,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对每天的时间进行规划。 跟孩子读绘本时,儿子的理解是:从表面上看,好像每个钟显示的时间确实不一样哈,但是金老爷却没有动脑子想一下为什么每只钟上的时间都不一样。他说答案其实在书名页里已经告诉了我们,如果钟老爷把钟都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些钟都是准的。 姐姐接着说:对啊!把钟放在一块也好,用怀表去检验也好,就像是一种联结的作用一样。感觉就好像你在学习中,如果能把学过的知识联结在一块,把知识点连成网,才能提高你的能力。不然的话,学得再多,如果连不起来,那累死你也不会有收获的。 妈妈说:看来这位可爱的傻傻的金老爷,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的感受,而且让我们明白了时间会流逝的道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金老爷一而再,再而三地买钟,只是为了解决一个钟准不准的问题,似乎很不聪明,也很滑稽。那么从这个故事中是告诉我们:时间就如同流水一样,永远不会停下来等人
(2)延伸活动方案; 1:找出二年级语文课本《一分钟》这篇课文讲的是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我问儿子:你有没有因为和元元一样,想多睡一分钟,或者刷牙洗脸时在做其他事情?他还瞪着大眼珠对我说:很多大人都会赖床啊,我放假看到你赖在
床上玩手机。但是我确实经常想多睡一分钟,那是因为我真的太困了,真的想多睡一会····· 我一时语塞。 (反思:言传身教!我想孩子身上的很多坏习惯的源头就是家长平时生活状态的投射。)
2:与儿子女儿商议 ,用A4纸以漫画形式制作一本图书画。
3:剪纸游戏
(从当下做起:所以选择了规划周末两天课外活动与作业时间) 1 将一天24小时分割 2 想一下你自己一天内需要多少的睡眠时间 (提示孩子: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少保证10小时以上,保证身体健康)、 3 减去睡眠时间 4 白天日常时间分别:洗脸,刷牙,吃饭,课外活动,午休。 5 把早上9---晚上10点画一个表格。每个表格填入相应的事情,然后剪下。 6 看一看,比一比。活动时间过后,你还有多少时间完成作业
这里要说明:孩子学校班级给四年级分配了一块地做为学生在校的社会实践,孩子们自行成立了美化菜园小组。儿子是小组中的一员,同学们约好周六早上10点在另一小区完成这一项目。 我特别提问:你觉得小组在活动进行时会不会出现不和谐因素,而导致这个项目在今天完成不了呢? 儿子回答: 1:讨论的时候会出现意见不和而争吵. 2:在活动进行中,我们最有可能一边玩一边干活;还有可能直接不干活,在那边玩。那这样的话二个小时就完不成这个项目。 我回答:嗯,那如果发生这样的状况,你应该怎么处理呢?我只给你二个小时去完成这件事,因为下午我们还有图书馆的课,必须要去的。 在实践项目时果然碰到了问题:学校校园本来周末是对外开放的,但是今天学校里有篮球比赛,而且没有家长陪同,学校保安不让孩子进入。但做“西瓜勇士”的材料放在学校里,没有了原材料,一大群同学在一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没有想怎么解决问题,也不求助家长。而是选择回到同学家中看电视,吃零食,就这样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项目在12点时没有完成,儿子回到家里很不开心。(规划以失败告终) 4:画披萨饼做时间切割游戏
接着上面的贴纸游戏过后,又在纸上画披萨饼游戏。每完成一个科目的作业,就在饼上涂上颜色。每一项作业做好预估时间,前提是既要保证质量还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4、实践后的反思及总结 小学生时间效能感“非正常”偏高,倾向于高估自己做事的效率,总认为可以晚一点做作业,一定能很快做完的。小学生尚未能形成清晰明了地时间价值感,不能深刻地意识到时间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因此很难发自内心的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我深深地知道时间管理是孩子自主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否较好地安排时间,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对孩子发展影响很大。这种影响不是暂时的,是累积的。 1:首先要自己要做到不拖拉,让孩子以妈妈为榜样 2.提示孩子当下你有几项事,比如要完成 穿衣 洗脸 刷牙 吃饭 穿鞋 3.目前你做每一项花多少时间, 合计多少 4.你觉得哪里可以改进 怎么改进(比如不看花) 5.改进后可以节省多少时间 6. 坚持一段时间有啥心愿 7·可能会碰到什么障碍和困难?希望获得谁的什么帮助? 内外的逻辑是: 1.了解当下的情况,找到原点 2.就期望值(目标)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这个尤其需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发展状况来设定,不能让爹妈的完全覆盖娃的 3.讨论方法和路径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及风控方案 4.验证及试错 5.再调整路径重新开始循环 我的反思:在孩子成长的几千个日日夜夜里,作为家长,在他们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在他们最需要你引导的时候,你做了什么? 在孩子懵懂无知时,你可曾经常和他进行游戏阅读,陪孩子一起开启探索世界奥秘的大门? 在孩子背着书包开始上学的时候,你可曾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让他的求学之路更平坦? 当孩子学习上遭遇困难挫折时,你可曾抚慰过他受伤的心灵,助他越过障碍,坚定前行? 当孩子取得成功时,你可曾给他一个鼓励的拥抱,使他更加信心满满地浇灌梦想之花 我现在可以很自信的说:“我有,而且我还会坚持,因为我深深地知道 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爱和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