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忆C 于 2019-12-29 18:32 编辑
学员:201902 – B11 ,杜晓娟
留住童年的美好—我的亲子阅读成长之路 中国当代作家王蒙老师在央视节目《一堂好课》讲了一句话“文学是对时光的一种挽留,文学就是要让你的青春不老”。那么,童年呢?童年的回忆是永远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能留住童年美好的最佳方式自然是亲子阅读。 很荣幸能从400名的报名者中被录取,成为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员的一名学生。从开学至今,时间飞逝,不知不觉间第八堂课结束,已是提交毕业论文之时。回想一次次的学习,所感所得颇多。 一、孩子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和孩子重走童年 以图画书为汇合点,让我和孩子有一段美好回忆。和孩子开始亲子阅读是误打误撞的结果,很显然我是幸运的。还记得第一课张红老师讲到图画书是成年人与孩子的汇合点,想想在和孩子坚持亲子阅读的4年多时间里,我们通过共同阅读和一起从文字与图片认知世界,我们一起通过书籍畅游列国、通过书籍了解古今。 每当孩子每天准时的守候着,等待故事时间的到来,那期盼的小眼神里在发光,面对这样期盼的目光首先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辜负这份期待,一起守护我们的约定。所以,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讲读技巧、开展家庭阅读会、延展小游戏,越来越丰富的项目,不管爸爸在哪里出差,不管出多久的差,家庭阅读会总不会停止,也正是因为这样,即使爸爸离开好几个月回家,毫无隔阂与陌生感,阅读目前真正变成了维系我们家亲子感情的纽带。 当然,还不仅仅这样,正如老师说的给了我们重走童年的机会。与孩子阅读的过程让我开始爱上了绘本,记得自己小时候也特别期待外公给我讲故事,觉得怎么都听不够,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光正好弥补了自己童年的渴望。当自己的内心再次被故事滋养,感觉到自己变得更柔软与坚强。 二、阅读不仅仅只是“读” 如果说阅读的行为给书籍带来了意义,那么“全阅读思维”又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亲子阅读的定义。 全阅读思维一词来源于袁老师的课程。在此之前,我也只是将阅读定义在读书、读纸质材料的狭隘理解。而广义的权阅读模式可以结合电影、戏剧等形式,有生活结合为一体的多种形式,在阅读过程中调用各方面的能力及生活经验,以及语音、语义,视觉、听觉等。 松居直先生的书中曾经提到过,好的绘本体验是五感先行,即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全阅读思维,帮助我们将阅读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不仅停留在眼前。因此,我们也尝试过许多的尝试,比如参观恐龙博物馆、感受一段音乐的旋律、体会诗歌中的语言节奏,结合实际的情况下让阅读变得更立体,体验变得更丰富。 三、坚持播散幸福的种子 以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纯粹的做着一件事,三叶草的精神影响着我,守护童年,永怀赤子之心;爱人如己,生命充满激情;喜阅善思,尽享智慧人生是三叶草童心、爱心、慧心的三心价值观,能成为故事妈妈成长学院的学员我是自豪的。但是,真正的以一个发起人的身份来实施公益还是第一次,各种感受颇多,也许我会选择放弃,会想多我一份不多、少我一份不少的心态来面对公益,但是当亲眼所见三叶草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价值观,我感受到的是三叶草的旺盛生命力,一簇簇的亲密无间,无处不在。 还记得一位同学的公益募集词写的“我得益于前一届同学的努力,所以我也要努力为下一届募集”,这不就是我们对公益的一种态度吗?尽自己所能,用自己的光和热为他人提供温暖。 也许我不再执着于是否为组织募捐了足够多的资金,不再执着于是否有更多的人关注于理解公益,未来的时间里,我将开始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开始,比如在小区开展公益故事会。 公益的根本在于自己的心,自己可做的事,它不需要惊天动地,贵在保持赤子之心,在于坚持!
最后,感谢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感谢各位老师!感谢各位义工!感谢B组的小组长和所有一起学习的同学们! 能和三叶草相遇、和大家相识,是一种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