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1104122701

2019中级班共读《朗读手册》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7 19: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D04何伟莲

《朗读手册》读后感


    首先感谢麦麦老师带着我们来共读这本《朗读手册》,在没有接触这本书之前,我还真不知道朗读原来这么重要,总是希望孩子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但自己从来没有给孩子创造 适合阅读的环境,也没有给孩子提供爱上阅读的方法。女儿已经上初一了,遗憾地错过了最佳培养期。儿子六岁,虽然现在起步有点晚,但还是希望有机会可以弥补一下。前言提到本书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让孩子爱上阅读,成为终身学习者。我们期待的就是希望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

   书中提到“有一位父亲,因为好玩,连续3218个夜晚为女儿朗读,从未间断”,这段文字给了我孩子爸爸很大感触,虽然不能每天坚持为孩子朗读,但孩子爸爸正在努力中。

   书中提到“每一个孩子,无论是幼儿,还是其他年龄段的,都像一块海绵,吸收着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提醒我之后日常生活细节中多多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书中提到早慧读者的家庭环境共有的四个因素: 父母定期为孩子朗读,家中有各种类型的印刷材料,孩子可以轻松地找到纸和笔,父母通过回答孩子无止境的问题,称赞孩子阅读和写作的尝试,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为孩子购买图书,写下孩子口述的故事, 以上四点我之前完全没有做到,但读了《朗读手册》后,我家目前已经在实践了。

    第四章朗读要领与朗读禁忌为我们提供了实际操作上的指导:提到读完一个故事后,抽出时间与孩子讨论。一本书可以引发思考,点燃希望,引起恐惧。只有极少数人天生会朗读,我们必须通过练习,才能轻松自如地朗读故事。做一个好的“引导者”,以身作则,除了阅读时间外,要让孩子亲眼看到你为了休闲而阅读,与孩子分享阅读热情,也提到不要让孩子负担太重,不能选择许多孩子在电视上看过或听过的书。

    第七章数字化学习的利与弊提到持续不断的上网会削弱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对于目前流行的数字化学习,不能盲目跟风。

    第八章电视和音频对培养读写能力的影响,文中摘录2005年《儿童与青少年医学》过度看电视的影响研究中指出,卧室有电视与卧室无电视的数学成绩相差9.8%,卧室有电视与卧室无电视的阅读成绩相差7.5%,值得我们家长深思。

    特别感动的是作者还单列了第九章父亲必读,让爸爸们为孩子朗读,让爸爸们也获得了第二次机会去阅读和欣赏自己童年时代错过的书。

    再次感谢麦麦老师,感谢三叶草故事家族给予我们成长的机会!
发表于 2019-11-17 19: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udonghua 于 2019-11-17 19:30 编辑


C06 刘东花

大声为孩子读书吧
---《朗读手册》读后感


   《朗读手册》的经典语:“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在孩子心里,一位读书给他听的妈妈比拥有无限的物质财富还让人羡慕。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妈妈给孩子读书的重要性。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因为父母或者老师给孩子朗读而改变孩子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成绩案例和数据,每一个案例和数据都让人印象深刻,甚至感到震撼,因为真的没有想到“朗读”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可以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改变。尤其是当我看到欧尼尔在学校改革中推行10分钟朗读而给学生们带来的巨大影响(P39),让我激动了好一会,而且忍不住马上拍给在乡村小学做校长的同学,向他推荐了“朗读”。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是用“朗读”这个方法点燃了孩子对阅读的渴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和兴趣。任何一个阅读技巧或者阅读方法,有哪个比孩子想要阅读更重要呢?

  书中用一个个提问,把读者因为不熟悉“朗读”而产生的疑问,一一列举出来。从为何要朗读,何时开始朗读,朗读的阶段和要领,在循序渐进的解答中,不管孩子大小怎样,不管家庭背景如何,不管家庭还是学校,作者都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作者知识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兼顾了,但书读起来却很轻松,很有启发性。我自己在看书时,恨不得马上跟着作者的方法立即实践,可惜我的孩子已经上高中,不需要我给他朗读了。在我看完书以后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本书一版再版了。作为一本指导书,非常好用。

  再好的方法,也需要坚持。朗读方法对于孩子爱上阅读虽然很好,但需要父母老师持之以恒地每天给孩子朗读,直到孩子爱上阅读,独立阅读。而对于朗读的禁忌,作者也给了非常详细的清单。

  阅读,并非孩子唯一需要掌握的技能。但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终生习惯,无疑是给孩子插上翅膀,让他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书充实自己,让书启迪自己,让自己有更宽广的视野,有更开阔的心胸和思路,在人生道路上多一个老师。所以,大声为孩子朗读吧!坚持为孩子朗读吧!让孩子爱上阅读吧!

发表于 2019-11-17 20: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01901J02si 于 2019-11-17 22:21 编辑

D06司艳娟
阅读之悦读之行
  《朗读手册》心得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走走停停终于把朗读手册看完了,内心中有一份窃喜,因为书中提到有些内容我曾经做过,更有幸的是加入了三叶草继续学习,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和同学们的熏陶下继续陪孩子们阅读.翻开《朗读手册》,印入眼帘让人难忘的一段话: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这段话将朗读推举到一个无与伦比的地位,着实让我很震撼。虽然自己目前没有能够拿出任何果效的证据去证实,然而,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在宝贝还小的时候,接触到这本书,聆听到朗读的重要性。看完《朗读手册》之后,我的那些零散的思维也得到了归整。并且,对于如何着手去制定自己适宜的亲子阅读也有了一定的架构。《朗读手册》不是一本机械式的技巧书籍,而是一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和案例,定焦在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上面。非常得益于作者的传授。
    大宝今年小学一年级,在学校10月份的第一次家长会上,一位从学校建校开始工作了30多年的老教师给所有一年级新生推荐了一本书《朗读手册》,当时我好惊喜,跟我们故事妈妈学院选的共读书一个名字,后来一看图片是同一本书,再次印证了我们三叶草的阅读理念和各位老师们的远见。感谢麦麦老师的带领和分析阅读,获益匪浅。开学的这不到半年,一年级的各种作业和节奏调整忙乱的很,课外阅读的时间比起幼儿园严重缩水,是否继续讲故事和进行课外阅读纠结了很久,后来经过和爱人的讨论,我们一致觉得课外阅读不全是老师的任务,甚至可以说主要不是老师的任务,因为教师承担了整个班级的整体教学任务,加之要为学校和学生家长及学生服务,也不能把所有的阅读时间都压在老师身上,相反家庭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补充力量,是否提供一个相关的阅读环境,父母是否是爱书的人,对孩子形成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亲子阅读、群体阅读在国外,早已流行很多年,在台湾,“故事妈妈”也走进了很多的幼儿园,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给孩子助力。同时我们也深刻意识到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不光是书本的交流,更是亲子之间情感的交流,尤其是大人各种压力带给自己的不稳定情绪很多,每次阅读的时候心情是最最平稳和愉悦的,同时,阅读也调整了我的情绪和压力,也许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了这样的一个仪式吧。还清楚的记得怀孕那时候,每天就开始读图画书和英文课本给宝宝听,跟宝宝说话。那个时候还没读过《朗读手册》,现在读来,如崔利斯说:读书给孩子听就像是和孩子说话,同样基于以下的理由:树立孩子的信心,带来欢笑,拉近彼此的距离;崔利斯提到了两条阅读定律;一、人类是喜欢享乐的。二、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通过朗读给孩子听,我们将愉悦的信息传输给他们,使得阅读这个事和他们的兴奋神经链相连接。而我们确定,人类都是喜欢享乐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会不断重复的去做,进而将阅读带进一个不断重复的模式。日积月累,孩子的阅读技能得到了训练,并且也得到了相应的愉悦。这看起来有点一箭双雕的韵味。
    目前持续在绘本馆带孩子们读书,在大宝班级践行阅读活动,1-2个月为孩子们做一次读书会,上周做了第一次阅读活动,一个班级43个孩子到场了21个,有15个孩子能坚持听完故事做完延伸活动,维持秩序用了很长时间,希望通过持续的阅读推进让孩子们对阅读更有兴趣,拓展孩子的想象力。
    希望自己在三叶草的引领下,坚持阅读,身体力行去影响和带动家长和孩子们。希望《朗读手册》的力量在心里埋下种子,扎根深入。


发表于 2019-11-17 21: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G02沈娅兰  《朗读手册》读后感



这是一本超过十年不断更新的书,就像前言里面说的那样,这是一本教“孩子”渴望阅读的书,而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朗读手册》。


朗读,通俗一点说就是讲,就是念,就是发出声音。每个小朋友都是喜欢听故事的,课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阅读的兴趣确是逐年下降,终身阅读者的目标更是看起来很难。这其中有什么原因?青春期和成年初期是人生中最忙碌的社交和感情时期,而现代社会多媒体的全覆盖又挤占了我们大量的时间,那么上网是不是阅读呢?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让读者不再需要深度思考,各种新闻角度和观点只需浏览接受。我们有多久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书了。各种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只读关键部分,或者从别人那里听说,或者依靠老师讲解。而这些都不能激发读者和阅读建立愉快的联系。


1985年的发布的一项名为《成为阅读大国》的报告中有两项论述很震撼,一个是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踏上成功之路,唯一且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大声朗读。一个是朗读应该在各个年级进行。朗读是最便宜最有效最简单的教育手段,只要认字就可以得心应手。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便是读的多理解力越好读得多知道的更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以上这些可以发现给孩子朗读最好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要播下渴望阅读的种子。


阅读时积累渐进的技能。父母给孩子朗读就像跟孩子谈话一样,可以安慰孩子给孩子带来欢乐,这样孩子就能把阅读和愉悦联系到一起。人类是追求快乐的,一旦阅读和快乐建立起关系,那么就能促使孩子不断阅读。阅读带来更多的词汇量,根据调查,到4岁的时候,专业人员家庭的孩子会听到4500万个词汇,而福利家庭的孩子只能听到1300万词汇。这些差异与父母爱孩子程度无关,只是有些家长有更好的教育观念,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除了拥抱,我们给孩子最不昂贵的东西——词汇,讲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有人说要给孩子朗读到什么时候才可以结束。启发孩子自主阅读也是目标之一,但这和朗读并不矛盾。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积极的听众,但绝大部分孩子都会慢慢习惯听大人读故事。在《为爱朗读》这本书中,父亲和女儿一起连续朗读了3218个夜晚可以很好的回答开始的问题:如果你愿意,可以一直朗读,何时何地何人。


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词汇和学习拼写,那么这么好的一件事会不会因为开始的太晚而没有帮助呢?可以肯定的说不会,孩子永远不会因为年龄大而不适合听故事。孩子很少是主动喜欢上阅读的,都是需要有某个人引导。当你朗读的时候,孩子会熟悉你的声音进而产生安全感,还创造了亲子之间的亲密纽带,并在孩子和书籍之间搭建了一座快乐的桥梁。他们可以通过这座桥,成长为真正的阅读者。


除了为孩子朗读,大人本身也应该做好榜样,让孩子看到你每天都在看书,让孩子可以看他喜欢的书,只要能经常阅读任何类型的读物都是值得的。经典,系列,漫画甚至杂志报纸都是阅读范围。


现代社会使阅读有了更便捷的途径,互联网,电子书等等这些数字化的工具给了我们很多选择。曾经有人预言电子书会让传统印刷物消失,但就现在看来,两者还是一个并存的状态。就我个人而言我很认可书中的两个观点:1.数字文本缺少纸质文本具备的固定的“物理标记”。简单的说就是你会记得你印象深刻的文字在书的哪个地方。2相比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更能刺激大脑产生情感共鸣和空间记忆。所以即使线上阅读如此方便,我依然愿意把我喜欢的书买回家。


发表于 2019-11-17 21: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西629 于 2019-11-17 21:59 编辑

F02王玉香
为爱朗读!
——《朗读手册》读后感

     蓝色的天空下,星光点点,月光皎洁,炊烟袅袅,父亲捧着书坐在孩子们中间,轻声朗读,孩子们仰望着父亲,专注地沉浸在朗读声中……看到《朗读手册》的封面,总会有一种特别宁静的状态,勾起自己无限的遐想。读完这本书,理清了自己在朗读方面的很多疑惑。这篇读后感,我想结合自己的观察、实践以及改变,聊聊一点点感悟。
     “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克兰·吉利兰”
     读到前言最后一句话,浑身的毛孔都竖起来了,仿佛心灵一下子被击中!深感一个孩子精神的富足的重要性、感慨亲子朗读的重要性!每每这个时候,我总是期盼——每天晚餐后,柔和的灯光下,我倚靠在宜家波昂椅子上,孩子坐在我的腿上,仔细地听着我读书,我们时而大声欢笑,时而低声吟诵。我们用朗读强化心灵的联结,共筑美好的回忆……岁月如此静好。


一 重要意义
     本书用大量篇幅、论据论证大声朗读的重要性,跟当今教育环境相映衬,这种重要性我们不禁会联想到孩子在求学过程中各种考试对阅读的要求。“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等声音充斥在耳边。而这本书,从孩子未来持续发展、成为终身阅读者的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让我们了解其中意义。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朗读可以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使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而非只是学校阅读者。“当成年人给孩子朗读时,他们也是在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火炬——阅读的火炬。”这种阅读的火炬,传递的核心是自主学习与阅读的意愿和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保持学习力的人,做一个学习型的人。诚如叶芝教授所言——教育不是住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朗读,点燃终身阅读这把火。
     其次,朗读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论述孩子在进幼儿园前需要掌握的技能中,作者以巨大的蓄水池比喻孩子的大脑中的听力词汇,论述听力词汇对口语词汇、阅读词汇及写作词汇的影响,听力词汇是基石。“所有的语言艺术都来源于听力词汇——因此需要有人来填满孩子的听力词汇库。”坚持朗读,则是不断在填充孩子的听力词汇蓄水池,为孩子说、读、写能力铺路。


二 如何做?
     在与孩子阅读、每日朗读的体验中,我慢慢感受到作者所说的“这本书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的,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如何才能渴望阅读?
     首先,家庭的影响力放在首位,家长应足够重视,家庭充满仪式感的朗读将为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奠定基石,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其次,确保在家庭阅读中,让孩子愉快地阅读。“人类都是追求快乐的。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人们会自愿地反复去做。”
     第三,持之以恒,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而孩子喜欢并且愿意模仿那些进行大量阅读的人。因此父母应以身作则坚持阅读、坚持为爱朗读。
     第四,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方面充分运用图书馆等公共资源,另一方面,可运用小技巧“3B”在家中进行布置,营造浸入式阅读环境。
     第五,注重朗读的循序渐进性、技巧性。例如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而分阶段进行;注意朗读的要领与禁忌;运用朗读最佳拍档SSR等。
     最后,选择合适的朗读书目,为孩子的阅读旅程、亲子朗读旅程护航。


发表于 2019-11-17 22: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C04 沈萍  《朗读手册》心得体会
朗读的意义
《朗读手册》这本书通过众多具体、可信的案例,指出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阐明了朗读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以上是我在百度百科里摘抄的《朗读手册》内容简介。这么说起来,好像这本书平平淡淡,不足为奇。实际上,它帮无数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身爱书人。读了这本书后,让我受益匪浅,尤其关于“朗读”这件事,我以前或多或少有些轻视,但读完这本书后,重塑了我对“朗读”的理解,重审了朗读的意义。
第一个问题,“朗读”究竟是什么?
百科上说:“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以前,我理解的朗读就是这样,“出声读书”,而且主体是阅读者本人,更多倾向于孩子、学生。
当这本书的“朗读”显然不是这个概念,而是“大声为孩子读书”。读书的主体变成了大人,孩子成为倾听者。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与孩子一起共读的"新型"的阅读方式,重塑了我对“朗读”的理解。
第二个问题,“朗读”的意义在哪里?
朗读的意义当然很多,比如:在朗读中,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词汇基础、创造背景知识、树立阅读典范、植入阅读渴求,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帮助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自觉掌握阅读技巧等。数不胜数,我想就以下两个方面具体阐述:提高阅读兴趣和帮助过渡到自主阅读。看似好像没有千米提到的那么高大上,但却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两个方面。
1.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很多人看这本书抱着自己的期冀,比如:怎么指导孩子朗读,在亲子阅读中如何进行朗读。但我们首先来看看这本书的目的:这本书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我们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的,远比我们要求孩子孩子学会的有价值得多。”如何引导孩子们喜欢阅读、爱上阅读,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通过书中的各项例子,我们知道了一个简单却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大声朗读,大声读给孩子听。大声朗读给孩子听能显著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爱上印刷物,并使他们能够在学业完成后,仍能保持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要做到这样,大声朗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才行。
2.帮助孩子过渡到自主阅读
一直以来,如何帮助孩子过渡到自主阅读,是我很大的一个困惑。读了这本书后,我目前知道的所有办法中,朗读是一个见效时间虽韭但持效时间更长的一个好办法。
以前,我们常常把自主阅读和朗读分开,但是二者可以兼顾。持续默读是朗读的最佳拍档。最开始,大声读给孩子听是给孩子建立阅读兴趣,把他们吸引到阅读的世界中来,孩子听力输入多了,自然会想要开始自己尝试,当他们开始和大人配合朗读或者自己朗读时,这就是自主阅读的启蒙。朗读的速度相对较慢,当孩子词汇、语法、理解力到达一定程度后,他们开始不满足于出声朗读的速度,这是开始教会他们持续默读,这就是孩子自主阅读的开端。可以说,朗读是孩子过渡到自主阅读的桥梁。
最后,我的行动。
这本书会有很多妈妈读,在家庭建立一个很好的亲子阅读氛围。我曾一度以为这本书就是写给家长看的。但,第二次仔细品读这本书后,我觉得《朗读手册》这本书更应该给教育工作者看。给孩子朗读是家长的责任,更是教师的义务。书中提到了“海绵效应“,即“每一个孩子,无论是幼儿,还是其他年龄段的,都像一块海绵,吸收着周围其他人的行为。
一个孩子,一旦进入“小一“,便踏上了学习这条不归路,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甚至回家也做着与学校有关的事情。试想,如果学校不推行适宜的阅读政策,老师不践行好的阅读课堂,孩子们将会慢慢丧失阅读的乐趣。虽然现在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但这个学习是否能培养孩子一生的阅读习惯、建立一生的阅读兴趣,很难说。这本书中其实提到了很多老师可以采取的方法来阻止悲剧的发生,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使他们毕业后继续阅读,成为终身学习者。所以在我自己的班级,我开始重视起给孩子朗读了,每个星期都想方设法地给孩子们朗读。脆利斯曾写道:“当成年人给孩子朗读时,他们也是在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火炬——阅读的火炬。”我希望我可以成为阅读的火炬手,播撒阅读的“火种”。
发表于 2019-11-17 23: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02飘凌叶 于 2019-11-17 23:11 编辑

G05 姚敏                                            为爱朗读——《朗读手册》共读心得

这是第二遍读《朗读手册》,虽然,这是一本关于朗读的书,但不可否认的是,我是“看”完的。不“读”的原因,是因为书里用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确实是一本不太好“读”的书,但正是这些事实与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朗读”的力量。

里面有个关于小女孩珍尼弗的案例最令我难以忘怀。她出生的时候呢,因为是先天缺陷,要住院七周,而她的父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天给她讲故事,大声朗读,就这样一直讲到七岁,到她上了小学一年级,她是全班阅读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而且她的词汇量特别丰富,这个故事,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其实是被诊断出患有唐氏综合症,而且医生说她是严重智障。四岁时进行智力测验,她的智商高达111分!而且她的社交能力特别好。这个故事让我非常震撼,原来,这么简单的朗读就可以让一个智商不足的孩子这么成功,“朗读”的力量这么强大,那么,这些正常家庭的孩子,如果能够尽早开始,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跟着《朗读手册》,让孩子开始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要求去学会的有价值得多。

有些数据值得关注:

通过对42个家庭长达4年,共计1300小时的拜访发现,到4岁时,专业人员家庭孩子会听到4500万词,工薪家庭孩子会听到2600万词,福利家庭孩子只听到1300万词,这3组孩子在同一天上幼儿园,但到那时他们之间词汇量的差距已高达3200万。如果老师希望帮助这些孩子赶上来,则需要每秒钟讲10个词,并连续讲900小时,才能在年底说完3200万词。单词量构造了不同的大脑,当这些孩子长到3岁时,专业人员家庭孩子的词汇量已达到1100个,而福利家庭孩子词汇量只有525个,他们智商分别是117和79。

当孩子开始上小学时,反复为他朗读同一本绘本(至少3次),孩子的词汇量将提高15%~40%。

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越聪明。

有些概念值得了解:
孩子大脑中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叫做听力词汇。孩子是通过听来学习说,如果这个词你没听过那你一定不会说。

那么丰富的词汇哪里来呢?积累词汇方面,口语交流(包括电视语言)明显不如印刷读物。

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作者吉姆·崔得斯,作为一个“好动”的孩子,非常幸运地拥有一对有远见的父母,选择了一种让他一生受益的方式“治愈”了他的好动症。而他,又再次幸运地遇到一位良师,这位九年级的英语老师,他的信任让这个“好动”的孩子成为一个“有天赋”的孩子。

读完《朗读手册》,合上书的那一刻,朗读声似乎还声声入耳,朗读魔力也渐渐蔓延全身。“为爱朗读”,让朗读的魔力继续扩散,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加入到朗读的队伍中来,享受朗读带带的欢乐和益处。

最后,还是以这首最爱的诗句表达对朗读和亲子阅读的热爱:

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兰克·吉利兰

发表于 2019-11-17 23: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01901B01 于 2019-11-17 23:49 编辑

B01李思涵
为爱朗读

                                                    ——2019中级班《朗读手册》共读心得

“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兰克吉利兰

这是写在《朗读手册》前言引语中的一首诗,也是最早在老版本中引用过的一首打动过我以及无数父母的一首诗。最早和《朗读手册》结缘是七年多前,还在孕期的我收到了一份来自老同学馈赠的特别礼物——一大箱20余本的育儿书籍。《朗读手册》就是其中一本,当时的我虽然只是对书籍粗略的读了一下,但是“大声为孩子朗读”的概念却深深根植在我的心里,可以说这本书成为我早期育儿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持并一直在身体力行的贯彻执行中。“当成年人给孩子朗读时,他们也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阅读的火炬——阅读的火炬”作者的这句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而书籍正是最直接的人类文明的结晶,还有什么比阅读来得更简单而高效呢?这次中级班共读让我再次有机会细细品读了这本书,对于书中列举的案例印象深刻,正如书籍导言中所说的,这本书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为爱朗读,让孩子因此爱上阅读,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终身阅读者。

一、放下功利与焦虑,回归教育的本质。

不可否认,现如今的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已经迅速膨胀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各种早教机构、学龄培训、兴趣班遍布大街小巷,教育培训机构的便捷与否甚至已经成为大家在置业问题上的一个硬性指标和选择标准。各种“虎妈”“铂金包妈妈”“推妈”的媒体文章铺天盖地,持续制造着恐慌与焦虑的蔓延。今年暑假时我回到内地省会城市的老家,发现小区里玩耍的孩子都是学龄前儿童,真正的学龄儿童的假期不是在补习班就是在各种兴趣班度过,那种我们习以为常的快乐悠闲的暑假似乎很难在这一代孩子身上看到了。隔壁二年级的孩子一整个暑假都在补习三年级的课程,原因是班级所有的同学都在补习,自己不补开学就无法跟上。种种教育的怪圈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不禁扪心自问,我们教育的初心到底是什么?《朗读手册》其实给了我们一些明示的道理和做法,让我们心里更加清晰坚定,学校课程的每一项内容几乎都是根植于阅读,因此阅读才是所有问题与解决的核心。这本书也让我拨开迷雾,在各种功利和焦虑中看清教育的本质——它创造的不是被动而是自主学习的人,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

▪造成孩子成绩差异的根源,其根本问题其实在于养育理念上的差距。“海绵效应”的理论为“有其父必有其子”“龙生龙凤生凤”的现实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同时也承认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其实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虽然“望子成龙”的期望是美好的,但是不切合实际的“推娃”或盲从攀比其实是“窃取了孩子的童年”。孩子最终会长成自己父母的样子,所以,如果你希望有一个不一样的孩子,就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 每年孩子有900小时在学校,7800小时在校外。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正确的做法是用倾听、热情和朗读亲自教育孩子、而不是让他们频繁地奔波于补习班。

▪世界上最棒的补习班就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为他们进行睡前朗读,慢慢地,如果孩子们觉得这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他们也会开始自己阅读。

为爱朗读,每晚30分钟,甚至在他们学会自主阅读后还是如此。

▪大声朗读更像是一种“保险”,可以提高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它可以保证孩子无论在求学路上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准备。

学校课程的每一项内容几乎都是根植于阅读,因此阅读是所有问题与解决的核心。

▪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孩子而言,取得成功的最佳途径就是成为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对父母而言,最好的教育投资就是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个终身阅读者。



二、关于线上共读的问题的思考。

10月18日中级班进行了线上共读的第一次讨论,对于“高年级大孩子的阅读方法”、“高三面临阅读与学业的冲突”、“孩子功课忙,没时间”等系列相关问题的讨论,同学们的头脑风暴产生了集体的智慧结晶。

1、首先应该明确阅读与学业/考试之间的关系,阅读力是一种最重要的能力,和学业紧密联系,不可或缺。两者并非是对立关系,非此即彼的。

▪“语文为王”时代,面临考试阅读为主的新变革,无阅读力,会面临看不懂题,更做不出题的局面;

▪高考分数是阅读积累的检验,课外阅读量大分数会越高,很多背景知识其实都是从课外阅读、实践中积累的。

2、认识上,应该予以重视,因为每个人再忙都会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挤出时间,忙其实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借口,潜台词是你的内心认为这件事情不重要不紧急。

另外换个角度,阅读其实也是紧张学业的有效放松,是一种解压,可以扩展思路打开视野。

3、兴趣上,保持持续的阅读兴趣最为重要。

4、习惯上,从小有朗读阅读习惯的、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作为一种习惯的延续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5、方式上,针对大孩子更应体现出平等和尊重,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原则。

▪可以一起制定一个有约定和仪式化的阅读计划,调剂学业;

▪给孩子朗读,引进家庭思辨、交流;

(互读、默读、朗读调剂进行,共鸣部分可以一起进行共读分享,交流讨论)

▪家长自己读到的好书或者有共鸣的章节可以推荐给孩子,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设立基金奖励,鼓励他们买书,也可以买书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每天抽半小时(固定时段)or抓碎片时间的利用,累积半小时。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阅读恰恰是最为珍贵的火种,让人类文明薪火相传,愿每个孩子长大之后都能拥有童年时坐在妈妈/爸爸怀里听故事的美好回忆,而为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坚持为爱朗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7 23: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C03 苏周竹    《朗读手册》读后感

     自从上了小学,就很少有时间能和孩子一块看课外书了。自从学了拼音后,儿子开始对带拼音的书籍感

兴趣,家里的绘本也就被搁在了一边,路过书店,也会有意识的买一两本带拼音的书回来给儿子,总觉得不管书的质量如何,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能顺利的拼拼音,认更多的字,然后自主阅读。有一次从当当上买了一套他最喜欢的恐龙故事书,很多时候都会看到儿子一个人坐在垫子上抱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有时我心血来潮的问他,要不我今晚给你讲个故事吧,被他拒绝了以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是觉得这样的情况,让我离他很远。后来翻开了《朗读手册》,才知道,这些情况的出现的,都是父母急于让孩子更快认字造成的。

     就好像从孩子刚刚迈开腿会走开始,我们就开始期待他能走得很稳,甚至还想着他要是不再要我抱多好
。当孩子的每天多一点能力每天更强大一点的时候,我们就盼着他能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多到不需要我们才好。可我们很多时候会忽略掉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联系,每当我向家人抱怨孩子多粘我的时候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趁着他还粘你的时候多享受当下,当他不需要你的时候,你想他粘你,都不可能了。毕竟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粘人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此刻不就是这样吗?抱他在怀里看书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今天他就能自己抱着一本厚厚的书不理我的自己看了,你想和他亲近的时候,他会说别吵,我在看书呢。我真心不想接受孩子离我越来越远,于是我重新拿起一套《哈利波特》安利给他,全文字的书,一开始让他有点发怵,觉得自己好像没把握能认识的字,然后我建议,我读给他听,孩子欣然同意。于是每晚,我们重新开始了阅读,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我们读完一章后,我们会就一个情景展开讨论,觉得哪里印象深刻就说哪里。上二年级了,词汇量比以前丰富多了,也能听得懂书里的故事情节,讨厌小哈利的表哥一家,对小哈利要上的魔法学院深深地向往。每晚读上20分钟,这20分钟让我们重新拉近了距离。

      正如《朗读手册》里说的那样,为孩子朗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超级婴儿,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孩子已经具备的潜能,创造亲子之间的亲密纽带,并在孩子和书籍之间搭建一座快乐的桥梁,我们可以通过这座桥梁,成长为真正的阅读者。

      我要坚定我自己,要持续为孩子朗读,这样待孩子长大后,可以骄傲的对别人他有一位读书给他听的妈妈。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想我也会很骄傲的。
发表于 2019-11-19 09: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朗读手册》读后感


     每一个孩子,无论是幼儿,还是其它年级段的,都想一块海绵,吸收着周围其他人的行为。当时读到海绵效应以及看到“幼儿家庭/行为调出目录”触动很深,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坚持做一个每天阅读的人!
      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兰克·吉利兰
       孩子的大脑中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叫作听力词汇。让孩子头脑中的堤坝得以突破,第一道堤坝是口语词汇,第二道堤坝是阅读词汇,最后一道是写作词汇。所有的语言艺术都来源于听力词汇,因此就需要有人来填满孩子听力词汇库。1万个常用词,语言交流只使用5000个基本词语,另外还有较少使用的5000个词,语文程度并非由1万个常用此决定,而取决于了解多少生僻词。印刷文字包含生僻词最多,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为他们朗读吧!
      孩子幼儿园老师反映说,你家孩子口才很好!从小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必然结果,有时偶尔讲出一个新词汇,很惊讶问他哪里听到的?孩子说那本那本书什么地方,讲着无心听者有心!最近发现一些问题,爸爸有时在讲一本内容很长的绘本时,读的久了孩子就会跑开,要不就看别的书,但通过朗读手册里作者举的例子给爸爸讲别停下来坚持讲完,通过观察在孩子看别的书或者做别的事情时,最后还是会被故事吸引过来。玩耍的孩子也会同时听故事,孩子可以听懂故事的程度和孩子自己的阅读程度是两回事。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大声朗读时,除了家长和孩子(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之外,你同时也将程度较高的词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最终他们会记住这些词,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讲故事之后的讨论非常重要,不过没要每次都讨论。在这件事上,我们有待改善。
      期待每个幼儿园里出现许许多多的薇薇安·嘉辛·佩利,给孩子进行朗读。每天朗读30分钟故事书给孩子们,半小时朗读后和孩子们互动问答进行交流,没有提示,答案也无所谓对错,也绝不要讲朗读的内容给孩子们考试。最近几年国家大力强调和政策的改变,让大家对阅读越来越重视,家庭、幼儿园可以做的就是将这个阅读的种子播种下,静静等待它开花……
朗读要领和禁忌
1.开始朗读之前,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与图画作者——不论你读过这本书多少次。
2.在第一次读一本书时,与孩子讨论一下封面的图“你认为这张图在说什么”
3.朗读要有始有终,一旦开始读一本书,你就有责任把它读完。
4.偶尔读一些内容较艰深的书,挑战孩子的头脑。
5.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定下心来,调整姿势,准备好心情,来聆听故事。聆听过程中,情绪是重要因素。“现在停下,安静,坐着,注意听。”这类命令的口吻无法创造良好的聆听气氛。
6.一本好的绘本所以人都可以欣赏。
7.在读完一个故事后,抽出时间与孩子讨论。一本书可以引发思考,点燃希望,引导恐惧,带来发现。让孩子表达出来。如果孩子沉浸其中,那就帮助他们用口语、写作或艺术创作的形式处理这些情绪。不要把讨论变成随堂测验,也切不可盘问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8.朗读切记不可读的太快,慢慢念让孩子将听到的内容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像。
9.当朗读到书中你某个关键的部分,可以停下来,小声的说:这里很重要。
10.根据数的内容加一些立体活动。
11.如果你是老师,不要认为每一本书必须要与课程有关,不要将文学局限在狭窄的课程范围内。
12.不要让孩子负担太重,选书时,考虑一下孩子的智能、社交与情感状况。永远别读超过孩子感情接受的书。
13.不要选择许多孩子在电视上看过或听过的书。可以先读完一本书,再带孩子去看书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这种方法能让孩子体会到文字比影响表达的更为丰富。
14.不要对故事内容强加解释。故事只要有趣味即可,不必要问原因,但仍有许多可讨论的话题。
15.别把书当成威胁——当孩子看见你把书当成武器时,对书的态度会由积极转向消极。
16.不要企图与电视竞争。

读完整本书总结出一句话:朗读!朗读!朗读!
感恩三叶草给我们这样的学习机会!感谢麦麦老师的带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2-14 19:16 , Processed in 0.068735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