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组】2016故事妈妈成长学院首期初级班作业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6-6-3 22:12:53 | 只看该作者
G023  汪海
第四讲5月22日晚9:00 — 10:00
题目:《教育视野下的儿童阅读》
讲师:星星
作业:
你觉得阅读的意义在那里?
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很期待分享到你们亲子阅读过程中的难忘故事,结合我所说到的那几点,你可有共鸣?可有故事来呼应?

最近听了好几场关天儿童阅读的讲座,主讲人又都无一例外的引用了惠特曼的《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这首诗。其实,老早以前就接触过这首诗,但在把它与儿童阅读联系起来之前,我真的没有如此深刻地理解它,受到它的启发和教诲。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到底我的童年里,看到过些什么,经历了些什么?我现在的“什么”又是童年的“什么”留下的印记呢?我重新审视自己,回顾过去……我发现,这首诗就如米菲老师之前在解读《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时提到过的,毛毛虫变成蝴蝶后,我们从她的彩色的翅膀上面看到它之前吃过的各种食物的颜色,这就是童年经历在你的生命中留下印记。
说说我在自己的“翅膀”上的发现。
童年,我是周围小伙伴中为数不多的能拥有课外书的孩子,《小猕猴》《东方娃娃》《小学生学习报》《故事会》以及许许多多的小人书,让我成为了一个打小就拥有独立思维的人;从爸爸的那台肩挎式的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一定就是促成一个从来没有在普通话环境生活过的孩子,一上到大学就敢于到学生会面试广播员并取得成功的直接原因;而妈妈在近40岁重新转行学习机械操作时,手捧书本孜孜不倦,苦思冥想的画面则是我成年后,遇到挫折时常常想起的画面……
如果说,这些都是我的“翅膀”上的暖色斑点,我不得不说,我的“翅膀”上还有一些晦暗色彩。
小时候,面对我的哭泣,劳累一天的妈妈总会喝令我停止,我想,这或许就是我当了妈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接受我的孩子的眼泪的原因。过去,不能容忍孩子把她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总是把她从外面捡回来,摘回来的东西,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清理掉,是因为,我忘记了,曾几何时,我也不只一次地因为妈妈扔掉我的“玩意儿”哭得泪眼汪汪……

还好,有童书,所幸,遇到绘本。
《愿望树》,一棵“实现”小熊所有愿望的树,一本引发我内心愧疚和反思的书。
已经记不得那天大宝做了什么让我如此生气了,怒气冲冲地吼了她,她哭了,哭得很伤心。当她强忍着泪水,提出要“抱抱”,我竟然生气没有理她,还不停地给她讲很多地大道理。当晚,恰巧读到《愿望树》,不知为什么,一边读一边已经开始回忆白天发生的事情了。在宝宝睡下之后,又再读了一遍。啊!同样是面对一个有情绪的孩子,熊妈妈是怎么做的呢?接纳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空间,让他去发泄情绪,让孩子体会情绪的自我修复过程。我们要做的,只是在一旁悄悄地观察,在他需要时候提供帮助。
另一个故事。
阿力想要收养小伙伴的蜥蜴,可是担心妈妈不同意,于是,给妈妈写一封信,妈妈又给阿力回信。在来来回回的书信往来中,妈妈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并意识到,收养宠物需要担负起的责任、宠物长大之后的困扰以及解决办法,宠物将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能使自己的宠物与家中的其他人和谐相处。《我想要大蜥蜴》中,妈妈的形象虽只见其字,不见其人,但却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智慧。这个故事启发了我,当我觉得和孩子在有些事情上不能很好地沟通时,我也常常选择用书信的方式去沟通,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
真的,我知道,我的“翅膀”上真的有许多“晦暗”的色彩,以前我不能接受,甚至憎恨。还好,有童书,所幸,遇到绘本。慢慢地,我了解,这也是我的一部分,学着接纳自己,就像学着接纳孩子一样。
感谢绘本,感谢孩子,也感谢我自己!
72#
发表于 2016-6-3 22:22:40 | 只看该作者
G023  汪海
第四讲5月22日晚9:00 — 10:00
题目:《教育视野下的儿童阅读》
讲师:星星
作业:
你觉得阅读的意义在那里?
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很期待分享到你们亲子阅读过程中的难忘故事,结合我所说到的那几点,你可有共鸣?可有故事来呼应?

最近听了好几场关天儿童阅读的讲座,主讲人又都无一例外的引用了惠特曼的《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这首诗。其实,老早以前就接触过这首诗,但在把它与儿童阅读联系起来之前,我真的没有如此深刻地理解它,受到它的启发和教诲。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到底我的童年里,看到过些什么,经历了些什么?我现在的“什么”又是童年的“什么”留下的印记呢?我重新审视自己,回顾过去……我发现,这首诗就如米菲老师之前在解读《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时提到过的,毛毛虫变成蝴蝶后,我们从她的彩色的翅膀上面看到它之前吃过的各种食物的颜色,这就是童年经历在你的生命中留下印记。
说说我在自己的“翅膀”上的发现。
童年,我是周围小伙伴中为数不多的能拥有课外书的孩子,《小猕猴》《东方娃娃》《小学生学习报》《故事会》以及许许多多的小人书,让我成为了一个打小就拥有独立思维的人;从爸爸的那台肩挎式的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一定就是促成一个从来没有在普通话环境生活过的孩子,一上到大学就敢于到学生会面试广播员并取得成功的直接原因;而妈妈在近40岁重新转行学习机械操作时,手捧书本孜孜不倦,苦思冥想的画面则是我成年后,遇到挫折时常常想起的画面……
如果说,这些都是我的“翅膀”上的暖色斑点,我不得不说,我的“翅膀”上还有一些晦暗色彩。
小时候,面对我的哭泣,劳累一天的妈妈总会喝令我停止,我想,这或许就是我当了妈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接受我的孩子的眼泪的原因。过去,不能容忍孩子把她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总是把她从外面捡回来,摘回来的东西,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清理掉,是因为,我忘记了,曾几何时,我也不只一次地因为妈妈扔掉我的“玩意儿”哭得泪眼汪汪……

还好,有童书,所幸,遇到绘本。
《愿望树》,一棵“实现”小熊所有愿望的树,一本引发我内心愧疚和反思的书。
已经记不得那天大宝做了什么让我如此生气了,怒气冲冲地吼了她,她哭了,哭得很伤心。当她强忍着泪水,提出要“抱抱”,我竟然生气没有理她,还不停地给她讲很多地大道理。当晚,恰巧读到《愿望树》,不知为什么,一边读一边已经开始回忆白天发生的事情了。在宝宝睡下之后,又再读了一遍。啊!同样是面对一个有情绪的孩子,熊妈妈是怎么做的呢?接纳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空间,让他去发泄情绪,让孩子体会情绪的自我修复过程。我们要做的,只是在一旁悄悄地观察,在他需要时候提供帮助。
另一个故事。
阿力想要收养小伙伴的蜥蜴,可是担心妈妈不同意,于是,给妈妈写一封信,妈妈又给阿力回信。在来来回回的书信往来中,妈妈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并意识到,收养宠物需要担负起的责任、宠物长大之后的困扰以及解决办法,宠物将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能使自己的宠物与家中的其他人和谐相处。《我想要大蜥蜴》中,妈妈的形象虽只见其字,不见其人,但却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智慧。这个故事启发了我,当我觉得和孩子在有些事情上不能很好地沟通时,我也常常选择用书信的方式去沟通,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
真的,我知道,我的“翅膀”上真的有许多“晦暗”的色彩,以前我不能接受,甚至憎恨。还好,有童书,所幸,遇到绘本。慢慢地,我了解,这也是我的一部分,学着接纳自己,就像学着接纳孩子一样。
感谢绘本,感谢孩子,也感谢我自己!
73#
发表于 2016-6-3 22:54:58 | 只看该作者
G024
         自从有了小孩后,阅读的意义变得不一样了。以前阅读是为了提升自己。总说,阅读是最好的内容品。阅读了,就会有内在美,有气质,于是常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读物。从开始的流行杂志,到后来的健康书籍,只要喜欢的,都收入囊中。只要一有空就读。后来,参加工作后,以为工作的关系,开始读一这与工作有关系的书。这时,阅读的意义在于,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有时,读专业书,有时,读人际关系的书。后来,谈恋爱了,有开始读起,初中时,最爱的言情小说,天天让自己在现实和幻想中自得其乐。这时,阅读的意义在于联系。对比一下,书中的那些人物,对待恋人的方法,处理事情的敏感度提高了。天天读着,感觉自己成了书中的主角,希望自己也这么幸福着。后来,要生儿育女了,就开始读怀孕相关的书,这时,阅读的意义在于孕育生命,很期待包包的到来,充满想像,充满期待,充满好奇,巴不得让自己变得像超人一样'待到宝贝出生,自己就能什么都懂,什么都做得很好,是个伟大的爸妈。等孩子出生后,阅读的意义又变了。我觉得有孩子时,阅读大都为亲子关系而准备。讲故事给孩子听,自己讲一句,孩子讲一句,自己读一段,孩子读一段。慢慢地,孩子会自己读了,然后,帮助孩子渐渐理解字词的意思,与孩子一起边读边玩,一起欢乐。与孩子一起读绘本,一起演绘本,一起做绘本。当发现孩子在性格,习惯方面有不理想的地方,就找绘本给他看,让绘本帮助孩子自愈,让绘本在孩子的心里种下幸福的种子,让绘本带给孩子欢乐,让绘本帮助孩子成长,让绘本与孩子的生活相链接,孩子更自信,更自律,更阳光。孩子跟爸妈的关系也更融洽。孩子不敢单独睡觉。看了《小老鼠漫长的一天》后,慢慢地对我们说,要自己睡觉,不拍夜晚了。孩子不刷牙时,让孩子看《小熊不刷牙》,孩子刷牙更自律了。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绘本在陪着孩子成长,阅读变得更有趣了。
          我感动于星星带给我们的诗。是的,开始我们给孩子读什么,孩子长大后就会看到影子,我选择绘本给孩子阅读,就是因为想在孩子的心里播下幸福和真,善,美的种子。现在孩子每天都争取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如帮助他人得。我想'以后也会继续让孩子读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74#
发表于 2016-6-4 00:28:0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讲5月22日晚9:00 — 10:00
题目:《教育视野下的儿童阅读》
讲师:星星老师
G001
作业:
你觉得阅读的意义在那里?
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很期待分享到你们亲子阅读过程中的难忘故事,结合我所说到的那几点,你可有共鸣?可有故事来呼应?
听完星星老师的课,感觉对孩子的共处意义又多一些了解,正如说到他喜欢的龙应台先生的话:“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么小却只有一次。”不是第一次听、看到这句话,但是这次的印象最为深刻,既然只有一次,童年不能重返,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珍惜和孩子的相处时光。由于不是全职妈妈,所以我陪孩子的时间不是很多,有点愧疚。尤其是大宝,大宝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到读书的年龄才到我们的身边,错过了很多相处的时光,以致于到孩子上了幼儿园还对我很陌生的状态,通过后来亲自阅读及慢慢的相处,我们的关系好了很多,每晚阅读后还能讨论许久,放学后也能和我分享在学校的见闻。小宝是从小跟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和大宝的性格很不一样,他会很粘父母,很会撒娇,不懂得分享,乱发脾气,以自我为中心。通过绘本《菲菲生气了》《胆小鬼威利》系列,小宝慢慢的有了变化,慢慢懂得和大宝分享食物及玩具,再到会分享给爸爸、妈妈及同龄的小朋友,生气时不再一味的大喊大叫,乱扔东西。大宝也从刚刚开始爸爸妈妈阅读她听,到自己读书,再到读书给爸爸妈妈听,这些都是很大的进步,对于妈妈来说,这就是阅读最基本的意义。杨绛先生说过“阅读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星星老师在讲课中也说过只有对童年读过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庆幸还在孩子的幼年时期赶上了亲子阅读的末班车。通过阅读如星星老师所言:阅读愉悦了自已,愉悦了孩子,快乐了人生。
75#
 楼主| 发表于 2016-6-4 23:41:45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讲6月4日晚9:00 — 10:00
题目:《跟着绘本一起玩》
讲师:秋雪

作业:
选择一本绘本,设计一个切合自己孩子的阅读延伸活动。
1.书名:
2.孩子年龄
3.延伸方案
①设计方向
②所需材料
③延伸形式
④详细方案

作业要求:不少于400字
作业格式:学号+正文
交作业截止时间:2016年6月9日24:00
76#
发表于 2016-6-5 00:10:35 | 只看该作者
G024
作业:选择一本绘本,设计一个切合自己孩子的阅读延伸活动。
1.书名:
2.孩子年龄
3.延伸方案
①设计方向
②所需材料
③延伸形式
④详细方案
           我选的书名是《猜猜我有多爱你》。
           孩子的年龄是七岁以上。
           我的延伸方案前,我会先解读绘本。绘本故事是一只大兔子和一只小兔子的对话。大兔子和小兔子在睡觉前的对话。小兔子让大兔子猜猜,自己有多爱大兔子。大兔子猜不出来。小兔子伸手,倒立,跳上跳下,去到小河对岸,去到月亮。小兔子尽自己的能力去表达自己的爱。大兔子每次都回应小兔子,自己的爱比小兔子多一倍。最后,小兔子累得睡着了。大兔子仍然表达自己的爱。孩子读后,会把大兔子解释为自己的妈妈。知道绘本里的他兔子像自己的妈妈一样爱自己。了解到小兔子的可爱,大兔子的温柔。但仍然不会去联系生活情况。
         设计方向:表达自己的感觉。感受亲子间的互相关怀。
          所需材料:卡纸,剪刀,彩色笔。
          延伸形式:手工绘本(魔术书)
          详细方案:
           1.与孩子共读绘本,在读的过程中,保持较慢的速度,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大兔子与小兔子的浓浓情意。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指图,让孩子进行复述或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图上的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动作,表情,心里想的话。这样的读要层层推进,越读越引导要越深。让孩子在读中,练习怎样出迷来猜爱。让孩子在阅读中先感受语言的魅力
          2、让孩子读给家长听。开始,不要求读得准确,只要让他大概复述就好。慢慢地,让孩子复述完整的故事,练习表达方式。
          3、做手工绘本。先拿出一张卡纸,折出上下和左右匀称的对折线,三条。把纸打开,对折后,剪开中间对折的两条对角线,剪出中间的位置即。拿出另一张不同颜色的卡纸对折两次后,剪下两个长方形。把长方形的纸编查到,第一张剪好的卡纸里。魔术绘本就做好了。这时,我们可以在对折好的魔术书的外面,写上书名如《猜猜我今天的心情》,然后在内页里,写上各种表表情。让孩子进行选择说话,然后,变出另一个内页,写出自己心理话。亲子手工绘本。就做好了。延伸活动也结束了。
77#
发表于 2016-6-7 11:42:15 | 只看该作者
G022
作业:选择一本绘本,设计一个切合自己孩子的阅读延伸活动。
1.书名:
2.孩子年龄
3.延伸方案
①设计方向
②所需材料
③延伸形式
④详细方案
          我选的绘本是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孩子的年龄是三岁以上的幼儿。
          根据对绘本的解读,我设计出以下多元的延伸方案来和孩子一起玩绘本。
          设计方向:方案设计得尽可能的有趣多元,照顾到不同喜好的孩子。
          所需材料:复述该故事的故事袋,关于星期的儿歌1首(the week song),制作毛毛虫项链的手工材料,数学worksheet一张(根据给出的数字贴相对应数量的圆形贴纸),制作水果毛毛虫的材料,绘本主题多米诺骨牌一盒,蝴蝶 life cycle 作业纸一张(根据先后顺序把剪下来的图片贴在相应的数字上)
          延伸形式:语言,音乐,手工,运动,数学,美食,桌游,游戏,自然科学作业纸
          详细方案:
           1.故事袋复述故事。
           2.颜色和星期相关儿歌。
           3.做毛毛虫项链。
           4.毛毛虫爬爬比赛。
           5.数学作业纸。
           6.水果毛毛虫拼盘。
           7.绘本主题多米诺骨牌桌游。
           8.掷筛子画毛毛虫。
           9."蝴蝶的一生"科学作业纸。
          以上的延伸方案,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年龄进行选取和适当调整。
78#
发表于 2016-6-7 15:22:5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讲6月4日晚9:00 — 10:00
题目:《跟着绘本一起玩》
讲师:秋雪


G017:
作业:选择一本绘本,设计一个切合自己孩子的阅读延伸活动。
1.书名:《亚瑟有点烦》
2.孩子年龄:6岁
3.延伸方案
①设计方向:这是一套反映亲子间的日常琐事的绘本。我的想法是设法换位思考,与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与父母都体验一下真实生活中对方的感受。
②所需材料:画笔与画纸,及母与子的好心情。
③延伸形式:与孩子共同制作手工绘本《我们有点烦》
④详细方案:
A 妈妈深度阅读绘本
B 与孩子亲子共读绘本
C 与孩子互换角色朗读绘本,孩子朗读妈妈部分,妈妈朗读孩子部分。
D 讨论:问问孩子他是否喜欢亚瑟的妈妈?为什么?
E 与孩子聊聊在他自理,做功课,玩耍,入睡和吃饭等方面经常会发生的场景,聊聊这些日常琐事里开心事或者烦恼事。
F 引导孩子把其中三至五个生活场景画出来。
G 讨论:每当发生不开心的事时,你喜欢妈妈怎么做?不喜欢妈妈怎么做?
        妈妈也说说希望孩子怎么做?不希望孩子怎么做?
79#
发表于 2016-6-8 14:05:35 | 只看该作者
G016
1.书名:《小猫钓鱼》
2.孩子年龄:3岁半
3.延伸方案
①设计方向,先讲一遍故事,通过手工游戏引导孩子认知颜色形状数字等
②所需材料:儿童钓鱼工具,画纸,彩笔,剪刀。
③延伸形式:语言,手工,数学,游戏,涂色。
④详细方案
1.        先给孩子讲一遍故事。小猫钓鱼讲的是一只小猫和妈妈去钓鱼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三心二意的却埋怨钓不到鱼,当它专心的坐下来一心一意的钓鱼时,很快一   条大鱼上钩了。
2.        故事讲完后用钓鱼工具钓鱼。通过钓鱼训练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3.        找对应的小鱼并数一数图中有几条鱼,并指出对应数字。四种不同形状的鱼中分别包含了圆,三角形,半圆,长方形四个形状。
4.        把卡片中的蓝色长方形剪下来。
5.        认识“猫”“鱼”两个字并学会读fish,cat。
6.        涂色,通过涂色训练专注力。
以上是我的故事延伸活动方案,想了几天最终决定选择《小猫钓鱼》,脑洞不够大,绞尽脑汁才设计了这个简单小游戏。
以下为方案图片说明


未标题-1.jpg (43.34 KB, 下载次数: 186)

未标题-1.jpg

4.jpg (23.38 KB, 下载次数: 199)

4.jpg

5.jpg (46.64 KB, 下载次数: 203)

5.jpg

3.jpg (52.96 KB, 下载次数: 213)

3.jpg
80#
发表于 2016-6-9 00:26: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讲6月4日晚9:00 — 10:00
题目:《跟着绘本一起玩》
讲师:秋雪

作业:
选择一本绘本,设计一个切合自己孩子的阅读延伸活动。
1.书名:
2.孩子年龄
3.延伸方案
①设计方向
②所需材料
③延伸形式
④详细方案

作业要求:不少于400字
作业格式:学号+正文
交作业截止时间:2016年6月9日24:00
G026吴晓丽
        书名《幸运的内德》
        孩子年龄:7岁
        延伸方案:
     一,设计方向:
     这次选择了与孩子共读这本书,是个偶然,本来是弟弟拿过来要我讲的,刚好哥哥在旁边,他就一起听了,这书他看过好几次了,都会背了,只是一直没有过延伸,每次都是在讲到内德幸运到达他参加的舞会上就表示此书结束。延伸真是个技术活,除了对绘本的深刻理解,读透,设计还要适合听众,好难执行。这次读完这本书,大家都意犹未尽,气氛不错,于是决定继续~~
     二,所需材料:
   各种颜色的小方形纸,笔。
    三,延伸方式:
1,由故事延伸开来的天马行空想象故事大接龙,可以用自己身边的具体的例子,也可以想象,把故事继续往下编,“幸运的是~~”“倒霉的是~~”
2,书里面图画采取了彩色和黑白的交替,来表示幸运的~倒霉的~,同样联想到情绪,和孩子继续深入探究,各种情绪给你的感觉和联想到的图像画面感,比如灰色,亮黄色,蓝色,火红色……
   四,详细方案
     1,和孩子一起继续往下编,我说倒霉的是舞会上突然停电了,大家开始尖叫奔跑。孩子说幸运的很快灯又亮了,我说倒霉的是大家都找不到内德了,孩子接着幸运的是在一个角落找到他了,我说倒霉的是内德的衣服都皱巴巴的脸上还有个鞋印…孩子乐了,接不下去我们再交换,或者延伸自己身边的例子,我觉得这样给了孩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对于他这种比较容易有消极想法的孩子来说,是有好处的。
    2,我们在不同的颜色纸上写下各种情绪,如悲伤,快乐,愤怒,幸福……等等,然后两人轮流抽取情绪签,抽到哪一种情绪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描述出来,可以是具体的事情,也可以是自己的感受,比如,孤独,我感觉自己一人独自坐在一艘小船上,在黑夜里慢慢飘远……比如,满足,妈妈带我去吃我喜欢的冰淇淋,我觉得很满足,等等。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好的延伸,但是我会努力根据孩子的不同状态,而随时去调整,完善,从而达到更加优良,亲密的亲子共读品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3 05:09 , Processed in 0.081278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