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组】2016故事妈妈成长学院首期初级班作业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21:27:3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5月13日晚9:00 — 10:00
题目:《从童书中读懂童心》
讲师:米菲

作业:
请思考
1、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
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作业要求:不少于400字
作业格式:学号+正文
交作业截止时间:2016年5月21日24:00
62#
发表于 2016-5-13 22:19:15 | 只看该作者
B0419+从童书中读懂童心
1、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
     在亲子阅读中获得成长,这是豪无疑问的啊,孩子就是老天派来给予父母二次成长的机会的,没孩子之前,好像也没什么要学的,工作也能工作得挺好,生活也能过得挺好。有了孩子,明显感觉不学习不行了,跟不上她的成长,她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要赶紧翻书查资料;她读诗的时候要跟着了解诗的知识,她玩的时候要研究怎么玩。要一起读绘本,要学怎么看绘本,怎么有效陪伴,怎么沟通,怎么适合儿童心理。于是成长就没完没了了。
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图书馆的狮子》:
刚接触《图书馆的狮子》这本书时, 孩子大概7岁多的时候,大概二年级的样子,正是学校规律已建立并在进一步强化的时候。这本书里:图书馆来了一头狮子,大家吓了一跳。幸好狮子很守规矩,不吵不闹,孩子们很喜欢他,觉得他是馆内最舒服的靠垫。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安静的狮子不顾一切地大吼起来……看起来,狮子“闯祸”了,违反了图书馆的规则,只好离开图书馆,后来弄清楚事实真相吼叫是为了救人后,狮子又重新回到了图书馆。按孩子们平时受到的学校教育“在图书馆吼叫”肯定是不被允许的。
这本书给了一个机会,教孩子在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是可以打破规则的。这一点,对7-8岁的孩子来说,特别重要。
《威斯利王国》:
威斯利很孤单。他是这个文明社会里的异类-不喜欢披萨或足球,不肯剪和同学一样的发型。但是,学校的暑假作业给了威斯利一个绝妙的灵感:他要创造自己的文明──就在他家后院。从一粒种子开始,一个全新的世界诞生了-奇特又充满想象力的威斯利王国!
对,这本书给我的启发特别大,一个孩子在暑假里干着不务正业的事,瞎鼓捣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父母可以不吼叫,反而支持他的瞎折腾。在现今的这个社会里,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我能做的也不过是尽可能地支持孩子的各种奇怪想法,哪怕有时候我不太赞成,也给予尊重,给她一个可以探索的空间。
63#
发表于 2016-5-13 22:43:00 | 只看该作者
B014
根据你家孩子的特点,做一份适合他最近3个月阅读的书单。并阐述选择这些书的理由。
计划如下:
1家庭计划一起读的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柳林风声》,我们被书里面的美妙的语言深深吸引,这本书计划要把它读熟,把里面的部分选出来做文字游戏。
2孩子喜爱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刚买了一套注音版《植物大战僵尸》故事,让孩子有时间就读给我们听。
3孙幼军《小猪唏哩呼噜》拼音版系列,故事情节很有吸引。
4汇本故事《孩子应该知道的密秘》关于爱、生命、死亡、暴力、儿童的权利、毛发、大便、我们应该拒绝的——大人感觉难以启齿或难以说清的话题,幽默科学地讲给孩子听
5图书馆借入的书《创意玩绘本》《当鸭子遇见死神》,《我的昆虫日记》《卖爸爸卖妈妈》《勇敢布布的奇妙世界》《美丽的螺旋》《一个孩子的诗园》《挖地球》《怪兽大学》《意大利寻宝记》《揭秘二战》等

点评

总体还可以  发表于 2016-6-26 22:00
64#
发表于 2016-5-14 15:48:26 | 只看该作者
B011   米菲《从童书中读懂童心》
1、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
刚开始接触童书时,不可否认带有一种功利之心。是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从阅读中找到黄金屋。就像很多父母都是为了更好教育孩子而去学习成长,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学习成长,而是为了更好的去教育孩子,所以学习成长的动机是为了改变孩子,而不是改变自己。但慢慢会发现问题所在:带着改变孩子的心把学到的东西会变成一种说教和理论去传导,那么孩子是不接收的,只有把学到的东西自己成长出来,孩子才会跟着爸爸妈妈成长的状态自然跟着发生变化!自然成长!由此,当我也一门心思扎在童书世界,很纯粹地和孩子反复细阅每一本书时,我们之间,我们家庭找到了精神互通密码。特别当爸爸看到阅读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在孩子身上正常进行时,爸爸每天回家后,不再是手机,电脑了,也会陪孩子一起共读。

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那一定是大熊道格拉斯系列之《道格拉斯要抱抱》。那是我在三叶草南图故事会第一次讲述的故事,也是第一次在果果班级讲述的故事。因为此故事,果果爱上了各种各样的抱抱。喜欢主动给出差回来的爸爸抱抱或是向爸爸、妈妈索要抱抱,基本每周一次地频率,在睡前要来一个全家人一起所谓世界上最大的抱抱。她会说: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大最大的抱抱,就象大兔子妈妈和小兔子宝宝一样的爱。
幼儿园的孩子们也很喜欢。因为它,我将故事带入了班级,每周一讲,已近三年时间。
65#
发表于 2016-5-15 23:09:44 | 只看该作者
B013  米菲《从童书中读懂童心》
1、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亲子阅读,对孩子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是肯定的。同时,对于我个人,也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亲子阅读的方式,搭建了亲子沟通的桥梁。让我通过童书了解了孩子的思想和视角,帮助我更好地用孩子所接受的方式与其沟通。
   其次,通过童书的阅读,也增长了知识。从童书里,我们了解到和接解了过去不曾关注的领域,不曾了解的知识。
         比如,通过阅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我们了解了,为什么有某围棋机构会以“丹朱”命名,原来丹朱是尧的儿子,也是世界围棋界的始祖。
         比如,通过阅读《法布尔昆虫记》,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蜘蛛都会织网,有些蜘蛛是挖洞生活在洞里的等等;
         历史、科学、自然等领域的绘本阅读,常常都会让人脑洞大开,心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噢,原来是这样。
   另外,一些情感类,心理类的绘本,常常也会有治愈的功能,让大人通过阅读,内心也充满了阳光和力量。
   

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经典的绘本是跨越年龄的。”杨涤说,“绘本是 0 岁到 99 岁的人都能读的。”
    在亲子共读的路上,除了建构亲子关系,增长了见闻和视角,很多绘本故事也慰藉和触碰了我们的心灵。在绘本里,我们仿佛看见了过去和此时的自己,鲜活地存在于故事里的另一端。
《糟糕,身上长条纹了》大卫.香农的作品,其代表作有《大卫不可以》。这本书无论是故事或者画面都是上乘之作,故事情节有趣,画面色彩丰富。 故事讲一个叫作卡米拉的小姑娘,十分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因为其他的同学都不喜欢吃青豆,所以也不敢说出自己喜欢青豆的真实想法。开学前为了找一件让大家都喜欢的衣服,她试了40多套却没有一套令自己满意。然后当她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身上布满了条纹。各种医生专家都没有办法解决卡米拉身上的条纹问题,直到一位长老太太给卡米拉吃青豆。故事颇具戏剧性,在卡米拉坦承自己的喜好之后,所有的一切就像咒语被解除,在房间一阵天旋地转后,卡米拉恢复了原样。
    这是一个关于自我认同的故事。我们自打一出生起,就不是独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和家人一起生活,和老师、同学、朋友相处,与各种其他人交往。所以,我们常常做事,都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就像我们期待别人要考虑我们的感受一样。但是,如果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就会成为套在我们身上的枷锁,让我们不知所措,无法前行。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做真实的自己,也许不会让所有的人都喜欢自己,但会让自己更轻松更踏实。在不对别人造成侵犯和伤害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做自己。我们只有让自己成为这样的父母,才会影响到孩子也同样做回他自己。
    这是一本颇有禅意的书,原创绘本中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本。
    师傅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
    拿到种子后,本想第一个把它种子来。本找来锄头,把种子埋在雪地里。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有发芽。
    静想,我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于是选了最好的花盆,查找种莲花书藉,把花盆搬进了最温暖的房间里,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地种下了种子。静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它。
    安拿到种子以后,把种子放进布袋,挂在胸前。下雪的日子,清扫庙门;去集市为寺院买东西;日子和以前一样,做着斋饭,清晨早早去挑水,晚课后去散步。春天来了,安在池塘的一角,种下了种子。不久,安的种子就发芽了。

    本等不到种子发芽,愤怒地刨了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静的小幼芽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没几天也枯死了。
    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花的千年莲花轻轻的盛开了。

    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我们是本,是静还是安?
    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呀,你就是我手中捧着的珍贵的千年莲花种子,我愿意在你生根发芽的时节,给你提供阳光雨露的滋养,静静地等待你悠然地盛开在盛夏的某个清晨。
66#
发表于 2016-5-16 09:54:1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次作业 B21
答问题1: 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我也获得了成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所获得的比孩子还要多。因为很多时候我总是以大人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去判断或思考一件事情,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没有标准答案的,而我们大人又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去决定一件事情的结果。而不是以发自内心的声音去决定一件事情。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阅读越来越多的儿童绘本后,我发现这些绘本,都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以最简单、最直接、最真实的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一件事情,我突然就想,如果我们大人之间也能过如孩子般真实与友好,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少了很多的烦恼呢?慢慢地,我被绘本故事影响着、改变着,这种影响和改变也使得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烈。简单又幸福,这是多么棒的体验,多么棒的成长。我愿继续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成长下去!
答问题2: 给我成长的力量,影响最深的一本绘本书是《妈妈买绿豆》,这本看似特别简单,也没有深刻寓意的绘本,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主人公阿宝每天陪着妈妈去买菜然后回到家煮绿豆的情景。起初看第一遍时,我并没有任何的感触,当时觉得它普通到太过朴实的一本绘本,可孩子却特别的喜欢,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让我讲给他听。阿宝和妈妈上街买绿豆,一连串奇妙的情节就此展开……阿宝专注于绿豆,从买绿豆、煮绿豆汤、吃绿豆到种绿豆,作者把整个过程处理得十分生活化和趣味化,与母子浓郁的亲情相互映照,插画唯妙唯肖,细腻写实,牵动每个人的童心。而生活中的我们最缺少的是这份童心,希望在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仍然是一位童心未泯的家长!
67#
发表于 2016-5-16 10:35:53 | 只看该作者
B002
今晚讲:米菲《从童书中读懂童心》
作业:请思考1、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
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爬楼,米菲的声音回味无穷。她的几句话说的我心坎上了,”你自己不享受阅读的乐趣 你怎么要孩子沉浸其中   你自己过得都不快乐、幸福,怎么要求孩子快乐、幸福   读懂童心 是为了自我更好地成长 不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确实,正如米菲所说,
如果家长为了更好教育孩子而去学习成长,他们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学习成长,而是为了更好的去教育孩子,所以他们学习成长的动机是为了改变孩子,而不是改变自己,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第一次接触绘本是看到同学朋友圈分享的《一片叶子落下来》用叶子演绎了人的生命,很受感动。在读绘本的过程中《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让我懂得活着多重要,
   一开始我总觉得有些道理对孩子说半天都顶不住用绘本来的快,估计绘本孩子看后会能记住点,用绘本来告诉孩子道理。。。。。。听完课我才发现我的理解是错误的,我们得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情绪发展,在阅读的过程中共同成长,跟孩子一起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读,去了解童心。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继续读,为自己读童书。
    继续读,换个姿势读,我是个还没长大的小盆友
    继续读,别说你快点快点,但我真的该快点快点读
68#
发表于 2016-5-16 20:02:13 | 只看该作者
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亲爱的小鱼》: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总有一天,再也住不下小鱼缸。我会带你到海边,让你自由…我会在白天一直等你…我也会在夜里继续等待…看到你回来我会是多么的开心…我知道你也爱我,我让你自由,你却回来了。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我就觉得这应该就是最好的亲子关系。一开始猫咪温柔地看着小鱼给它喂食,流露出满满的爱。随着小鱼一天天长大已经住不下小鱼缸时,猫咪不是想着换一个大鱼缸而是选择大海,让小鱼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自在的呼吸,学着放手。即使放手但也不是永不相见,猫咪每天都在等待着小鱼。而小鱼最终也成长为一条金灿灿的大鱼可以载着猫咪远航的大鱼。为人父母不也是在付出、期待、松手、等待中一天天看着子女长大成人。那份爱那份期许那短暂离别后的重逢。
69#
发表于 2016-5-16 20:07:19 | 只看该作者
B016-1、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我所收获的可能比儿子所得到还要多。有时候即使不是在亲子阅读中我也会拿出儿子的绘本一个人静静的看一会儿。绘本中的童真、风趣、搞怪、寓意甚至无厘头都会让我会心一笑,这种感觉好比重返童年。在这纷纷扰扰的成人世界里重新体验童年的美好。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亲爱的小鱼》: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总有一天,再也住不下小鱼缸。我会带你到海边,让你自由…我会在白天一直等你…我也会在夜里继续等待…看到你回来我会是多么的开心…我知道你也爱我,我让你自由,你却回来了。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我就觉得这应该就是最好的亲子关系。一开始猫咪温柔地看着小鱼给它喂食,流露出满满的爱。随着小鱼一天天长大已经住不下小鱼缸时,猫咪不是想着换一个大鱼缸而是选择大海,让小鱼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自在的呼吸,学着放手。即使放手但也不是永不相见,猫咪每天都在等待着小鱼。而小鱼最终也成长为一条金灿灿的大鱼可以载着猫咪远航的大鱼。为人父母不也是在付出、期待、松手、等待中一天天看着子女长大成人。那份爱那份期许那短暂离别后的重逢。
70#
发表于 2016-5-17 00:40:45 | 只看该作者
B004   米菲《从童书中读懂童心》作业
1、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
是的,毫无疑问。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首先,我结交了一批爱阅读的妈妈,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其次,发展了我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热爱,所以不断地寻找各种学习资源。最后,亲子阅读架起了我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更知道如何去爱他,也更知道如何做一个好妈妈。

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你睡不着吗》
有一段时间,儿子上床后各种翻腾,经常要耗费一两个小时才能睡着,我陪着他睡觉,经常就陪得火冒三丈,最后大骂一顿,他才哭哭啼啼睡去。后来,我们一起读《你睡不着吗》,看到大大熊那么温柔、那么耐心,我真是惭愧不已。之后,每当儿子睡觉再翻腾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大大熊抱着小小熊站在月光下的身影。——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真正明白:绘本不单单是给孩子看的,而且,往往是成人学习如何为人父母的书。如果有人问我,你爱你的孩子吗?我当然会毫不犹豫的说“是”。可是,如果有人问我,你知道怎样爱你的孩子吗?我却不能理直气壮地回答。那么,如果不知道如何去爱,还是真爱吗?空有一颗爱的心,却爱错了,终究也会变成恨吧。
同样能让我有这种成长的反思之痛的书,还有《爱心树》。随手翻开一篇简介这本书的文章,都会有这样的文字: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一个不断索取的孩子,一个温馨而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然而,我却看到了残酷的错爱,爱错。我们总喜欢对号入座,说我们自己就是那颗不断给与的苹果树,我们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无私……然而,有没有人想过,为了成就你“伟大的美名”,那个孩子被你宠溺得只会索取;他替你背负了骂名,你却以为他得到了全部。——说来,真是残酷!而这就是我们“以爱之名”犯下的弥天大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3 00:15 , Processed in 0.087290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