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组】2016故事妈妈成长学院首期初级班作业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6-5-21 14:44:07 | 只看该作者
G027

第三讲《从童书中读懂童心》作业

1.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
儿子出生前,我从未接触过三叶草,也从来没有接触过童书,甚至阅读都很少。儿子出生后,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我开始为他挑选童书,说实话,那时候真的很盲目,完全没有经验,就是简单的凭着感觉走。带儿子到书店里,看到哪本读哪本,根本谈不上精挑细选,当然也就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阅读计划。即使如此,儿子还是在磕磕绊绊中长大了,书买了很多,从最初的看图认物,简单的色彩线条,直观立体耐蹂躏的小布书,到现在集各类知识性趣味性的综合性图书,我明显地感觉到在为儿子读书的同时,自己的知识也在逐渐积累,阅读兴趣在逐渐增长。儿子最喜欢读《法布尔昆虫记》《神奇的校车》《一年级爱科学》等等,都是具有很强知识性及趣味性的书,这类书通过趣味的,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将枯燥深奥难懂的知识以轻松欢快,幽默浅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孩子接受起来特别快,而我也乐在其中。由于我是阅读引领者,我的情绪及表现力,不仅能带动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能让我自己从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坚持阅读,每天的亲子阅读已经成了我跟儿子每天最必不可少的事!
2.        哪本童书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看到这个题目,我脑海中首先跳出来的是《不一样的卡梅拉》!母鸡卡梅拉和她的儿女们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们不仅敢于幻想,更敢于去尝试各种各样别人不敢想的事情!我骨子里是个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冒险的女生,但童年时期,却因为父母的管教及自己内心的顾虑,从而丧失了很多尝试的机会。当我读到卡梅拉系列丛书时,自己内心潜藏的性格特质被唤醒了:原来,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精彩! 我希望自己能象卡梅拉和卡梅利多一样,勇敢去实现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同样的,我也希望儿子能像卡梅拉和卡梅利多一样,勇敢,坚强,富于探索和冒险精神!
52#
发表于 2016-5-21 15:56:06 | 只看该作者
G25

陪小孩子阅读,陪小孩子睡觉,似乎每天的晚上的节奏都是如此,时间不长也不短,每天大概一个小时,长期的坚持变成现在的习惯。如果非要说自己获得什么,就是获得与孩子之间亲密的关系,获得再次成长的机会。从一个懵懂的少女过渡到母亲的角色,从没有任何教科书,自己只能从一本一本的绘本琢磨如何解决小孩子的一些教育问题,生活的类似如何让小孩子坚持刷牙,这是一个拉锯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小孩是天生喜欢刷牙的,如果解决这个问题,我只能通过一本一本的绘本去解决,类似《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牙齿学校在里头》不断的洗刷小孩的头脑让她坚持刷牙这个良好的习惯,她获得了洁白干净的牙齿,而我从此不再担忧她牙齿的健康问题。 生活里总免不了会发生许许多多与小孩子突出的实践,而如果解决生气这个问题,我们也能从许许多度的绘本里看到答案,也许不能直接解决大家的冲突,但总能缓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爱总是能给你力量帮你解决任何问题。
53#
发表于 2016-5-21 22:30: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5月13日晚9:00 — 10:00
题目:《从童书中读懂童心》
讲师:米菲

作业:
请思考
1、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
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作业要求:不少于400字
作业格式:学号+正文
交作业截止时间:2016年5月21日24:00
G026吴晓丽
         听了米菲老师的讲座,受益良多!我不知道原来一本如此简单的毛毛虫隐藏着那么多深刻的含义!在听到米菲老师好听的声音在讲《快点,快点》和《上帝叫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的时候,心底酸酸的,我听到了孩子的心声,那样怯怯的,弱小却又努力的追赶着我的脚步,而我回应的却是不耐烦以及各种埋怨…的确,阅读好的童书,收获更大的是大人,从那字里行间,一幅幅图画中体会童心,看到自己,感悟,触动!
         一直以来,对于孩子的阅读书目,我都是带着目标性的,学知识,懂科学,培养与伙伴交往,培养优秀情商……各种条条框框,觉得只要这样把好书交给孩子,读给孩子,或者播放故事音频,我的任务便完成了,就是好妈妈了!随着在三叶草团队里更多的学习,我才发现,童书首先是给大人看的,大人从中成长了,再去带动自己孩子的成长。妈妈自身丰富,才能让孩子去感知世界的丰富!才能陪同孩子跳出思维框框,从另外一个视野去看世界!
         亲子阅读不仅与孩子有了良好互动,搭起一座沟通桥梁,更多时候,好的绘本给我们带来的感悟和成长也是巨大的!影响我的童书太多了,在这里我就说说一本比较印象深刻的《生气汤》,那是在星星老师的一个家长讲座上,当时作为故事达人上去帮星星老师给大家读这本书。我家里本来就有这本书了也读过给孩子听了,买的时候冲着“能解读孩子情绪”的目的去的,但是我觉得内容好短,太简单没什么可读性,而且煮汤释放情绪可不安全,呵!当时,因为是在讲座上,面对的是大人,而不是孩子,所以我有些紧张,也特别认真,仔细看着每一幅图,娓娓道来,慢慢的,我发现了好多之前没发现的东西,《生气汤》里面的妈妈,面对孩子的各种情绪,妈妈的状态,始终保持面容微笑,身体轻盈,完全接纳,这才是重点!我发现我才第一次真正地看懂了这本书!
          我发现我对童书的解读实在是太狭隘了,所以我现在每个月都争取时间报名福田站的新书试读,关注米菲老师的微博,多从线上读书会学习,只有我亲自把孩子的每一本书都认真品读过,我才有资格读书给孩子们听!
54#
发表于 2016-5-22 01:13:44 | 只看该作者
今晚讲:米菲《从童书中读懂童心》 作业:请思考1、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G012陈琳

谢谢米菲的分享!
我和孩子们一起读童书,从童书共读中收获很多,借读书又重新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成长道路,明白了很多道理。
很多好的童书都是成人的智慧,情感,经历凝聚出来的精华。他们过滤掉了恶的残酷。却把生活中爱,忧伤,离别,成长,及恶的真实用孩子可以承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很庆幸自己能和两个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享受这些美味的精神食粮。孩子们在读书中获取的满足是隐性的,有一天这些书量的积累会让他们在情感,生活中有质的体会。他们终将会和儿时的这些文字再见面,再共鸣。呵呵。他们的妈妈就是这样感受到的。
和孩子们共读绘本和童书,我的最大成长是变得更容易安静和反省。比从前更轻易的发现鸟语花香,柳英又长,生活美好的一面。
孩子从书中看世界,我何尝不也是重温这世界。以前忽略的,遗忘的被重新捡起来。我温故因而知新。
谢谢我的儿子们,不然我和绘本就没相识的机会了。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童书《尼古拉的三个问题》,让我也思考,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什么人最重要?一个人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那么他的人生基本没有什么遗憾。比如妈妈,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陪伴他们成长,哪怕住着草房,啃着红薯,只要有母亲的温暖,孩子们就会知足,他们的心就会如绿芽般健康的生长。如果没有这份陪伴,那是用多少后天的金钱和时间都无法交换回来的阴天。
《夏洛的网》,我的儿子们都听哭了,我也哭了。情感是很微妙的东西,是让你可以轻易享受并暗自快乐或忧伤的香料,因为这些香料才让生命的本质得以丰盈。
《爸爸带我看宇宙》是留在我脑海最久的画面,从温暖的家,风,冷,月光,到岩石,还有迎风的蓟草和蜗牛。月光洒在岩石上,风吹过脸庞和身旁。凉凉的感觉只要想起就一直在。
共读,共享,美好的不会失落。你不用碰到大圆满,而圆满,只要你想,它就一直在…
55#
发表于 2016-5-22 01:17:16 | 只看该作者
今晚讲:米菲《从童书中读懂童心》 作业:请思考1、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
G023 汪海
       每当有人跟我说,你的女儿从小就那么喜欢阅读,你这个当妈妈的功不可没?我都会告诉对方,其实,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与其说是我帮助了女儿成长,不如说是亲子阅读帮助了我的成长。 我觉得在我的成长之路上,孩子是我的导师,是她的到来,启发我不断地去学习。 也正是因为带着女儿阅读的缘故,我自己才有机会接触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 每一本书都像一位无声的老师默默地影响着我,让我感受到她的力量。
       比如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一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儿童敏感期的存在,也让我更加懂得尊重、理解和敬畏孩子在不同敏感期内的不同表现。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在未了解这些之前,我曾对仅仅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时画小纸片儿,表示要“嫁”给班级的一位男生的情况感到惶惑。但是,同样的事情,放到现在,我就能够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因为我知道,那是一个正处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正在发展她对“家庭”,对“爱人”的认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非但不能扼止,反而要帮助她好好度过这个阶段,因为,这关系到他未来的幸福。
        再比如,《如何说孩子才很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和孩子沟通,最有效的方法不是你说得有多漂亮,多动听,而是你有多积极地倾听。
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其实,在陪孩子阅读的童书的过程中,不仅孩子获得快乐,得到成长,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同样可以获得启发得以成长。 这一点,我相信有很多的妈妈跟我一样有着相同的体会。举例说明:
       绘本《敌人派》中的宝贝“我”有了一个叫杰米的敌人,”我“很郁闷的将这个敌人告诉了爸爸,希望爸爸能帮”我“一起来对付敌人。爸爸胸有成竹的告诉”我“有一种叫做“敌人派”的点心,具有消灭敌人的巨大威力。于是在“我”的满心希望中,爸爸制作成了敌人派,并说:要想敌人派发挥威力,必须要放下面子去跟敌人待在一起一整天的时间,而且要竭尽所能的对敌人好才可以。“我”为了早日消灭敌人只有厚着脸皮来找杰米,并且跟他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我”渐渐发现,杰米其实也没有那么坏,他甚至很有趣呢。而爸爸做的敌人派呢?也被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了......
“敌人”被以最好的方式“消灭”了!读完这个故事,我不得不佩服书中的爸爸的的智慧。他的智慧表现在:面对孩子的情绪,采取“共情”而非指责的方式,缓解孩子的愤怒,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对他情绪的接纳和感受的认同。
接着,不露声色地让从孩子一个“游戏”中,去进一步接触和了解所谓的“敌人”,使孩子有机会自己去发现对方的优点,并建立彼此的友谊。
这个故事女儿很喜欢,我也深受启发,并且会常常地想起它,它常常提醒我: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否能如书中的父亲一样智慧的去爱呢?
56#
发表于 2016-5-22 02:05:0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5月13日晚9:00 — 10:00
题目:《从童书中读懂童心》
讲师:米菲
G001
1、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
      很感谢去年我的朋友能推荐我入三叶草的故事妈妈成长学院群,起初对三叶草不了解,想法特别简单,就是能每晚和孩子一起听番茄老师讲故事。后面慢慢的了解了三叶草,参加了一些活动后才知道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从去年到今年的这段时间,跟着三叶草里的各位讲师及各位优秀妈妈们的脚步,俩孩子看了很多优秀的绘本,而我自己也看了很多之前不曾接触过的书籍,像番茄老师推荐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失控》《共读绘本的一年》及《朗读手册》这些书真的对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失控》,突然觉得书本就是在描写现实中的自己,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在我和我的孩子身上,看完这本书后我慢慢的懂得了怎么和孩子去沟通,能做到及时舒缓自己急躁的情绪,耐心的陪着孩子们一起玩耍。因为绘本,我和孩子们的共同语言也变得多了。米菲老师说的很好,阅读绘本读懂童心,不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而是为了自我更好地成长。
2、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菲菲生气了》这本书我和大宝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所以书中争抢玩具的现象也会出现在我们家,这时候大人经常说的就是姐姐的玩的时间已经够多了,现在可以给弟弟玩了,这种不带商量的语气,大宝很生气,每次生气就不说话。看完这本绘本后,大宝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不说话了,而是自己画画或者自己做手工,完成一幅画或者一个小手工件就会再很开心的跑到我们面前和我们分享。我感觉大宝看懂了书中菲菲从愤怒到宣泄、难过、再到平静的情绪,所以才不会像之前那样自己生闷气。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孩子的情绪也需要得到释放而不是一直隐藏。
57#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22:29:0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讲5月22日晚9:00 — 10:00
题目:《教育视野下的儿童阅读》
讲师:星星

作业:

你觉得阅读的意义在那里?
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很期待分享到你们亲子阅读过程中的难忘故事,结合我所说到的那几点,你可有共鸣?可有故事来呼应?

作业要求:不少于400字
作业格式:学号+正文
交作业截止时间:2016年6月3日24:00
58#
发表于 2016-5-22 23:57:53 | 只看该作者
G006
第四讲5月22日晚9:00 — 10:00
题目:教育体系下的儿童阅读
讲师:星星
你觉得阅读的意义在那里?
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很期待分享到你们亲子阅读过程中的难忘故事,结合我所说到的那几点,你可有共鸣?可有故事来呼应?
         刚刚听完星星老师的分享,非常受用。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阅读的意义在哪里?这个问题在三叶草的培训中好像都会有所提及,阅读的意义正如星星老师引用的惠特曼的那首诗中说的一样: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如果一个孩子在阅读的环境中长大,接触的都是优秀的童书,那这个孩子的人生也将是朝着好的方向前行。阅读的意义不是立竿见影 的,阅读是对一个人的修养,谈吐,甚至容貌的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我个人的感受就是,如果长时间不阅读,我就会觉得内心是空泛的,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是不知所措的,可是阅读能让我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更加泰然处之,在我心情暴躁的时候平复我的怒火,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尤其是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助我成长。
         星星老师说到的几点,让我印象很深: 1.童年时代读的书就像一本本寓言书。是啊,童书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意义实在太大,包括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孩子为人处事的态度,孩子的性格养成,和孩子童年时时候所接触到的东西都是有所关联的。拿我自己来说,小时候读的书除了语文课本,实在是少得可怜。看得最多的是那个时候在教育局上班的伯父给他的女儿订阅的《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刊》,上面有一些学生写的优秀作文诗歌,都是顺应当时那个时代的,比如学习赖宁,比如要拾金不昧等等,带有一定深圳的教育意议,真正趣味性的文章太少了。现在想来,我最反感的就是给孩子买类似的书籍。还是要多读优秀的童书。 2,阅读是最好的陪伴和成长。这个我是深圳有体会的,每天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的时光是最愉悦的时刻。特别是一个故事被孩子要求讲了无数遍后她自己拿着书就能讲出来的时候, 或者是你讲完一个温暧的故事孩子抱着你软绵绵地说妈妈我爱你的时候,或者好玩的地方孩子听得咯咯大笑的时候,还有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孩子突然提起那本书的时候,这一切都能让人感受到阅读带给我们共同的乐趣,阅读拉近我们的心灵。而我更是从给孩子们读书的时候了解了很多和孩子相处的更好方式。曾经在一个冬天的夜晚,给孩子讲着《团圆》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掉眼泪了,孩子的小手轻轻帮我擦去眼泪,说:妈妈,我好喜欢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讲《天空在脚下》,每次孩子们在哪看到一个可以走平衡的东西,都会说:天空在脚下;孩子生日那天,送给她一本书《你是我的奇迹》,孩子开心感动,给我写了一封信;读《青蛙和蟾蜍》,她会为两个朋友发生的事情哈哈笑......读《贝贝熊》,也是一本很好的育儿经,不仅孩子喜欢,我也收获不少;读《古利和古拉》,让人觉得平凡的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乐趣,它俩装扮成扫把和抹布的时候,孩子们乐得哈哈大笑;读《点》的时候,妹妹会觉得好好玩,一本简单又有趣的书。读《小鲁的池塘》让孩子学会了怎么去安慰一个失去了疼爱自己外公的同学。。。。。好书实在太多了,只恨自己读得太少。希望以后每天有更多的时间浪费在阅读这件美好的事情上。
59#
发表于 2016-5-23 15:51:11 | 只看该作者
G007
第三讲5月13日晚9:00 — 10:00
题目:从故事读懂童心  讲师:米菲
作业三:请思考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请分享;哪本童书曾经给你成长的力量,请分享

“蒲公英那么小,每年都有,孩子那么小,只有一次”!女儿上了二年级之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及前期阅读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孩子已经爱上阅读并且开始独立阅读了,但她依然在睡前习惯性的等候着妈妈与她分享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不同的是,这时候经常是孩子给我讲故事了,这种相互的陪伴是温暖幸福的。
龙应台说过,父母对孩子而言是有有效期的。而总有那么一天孩子会从父母的生命中分离出去。所以,在这有效期内,还有什么比陪伴孩子在故事王国里探险游玩来得更幸福快乐的呢? 亲子阅读过程中,我和孩子做了情感的交流,同时也督促我自己要跟上孩子的脚步,一起阅读,一起学习!

  <<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是我小时候喜欢看的书,看了无数遍,虽然现在对详细的情节有些遗忘,但是我还是依然喜欢这些探险,探索类的书籍。喜欢在新的地方,发现新的事物,也非常向往这样不断寻找,不断发现的生活。“小时候读的每一本书都是预言书“, 我发非常认同这种说法,很多初次接收的信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一生。

  我相信,只要用心,用爱,任何一本小书都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扎实阶梯,孩子向前走,我也不能落后!
60#
发表于 2016-5-23 21:58:38 | 只看该作者
G007
第四讲5月22日晚9:00 — 10:00
题目:《教育视野下的儿童阅读》
讲师:星星

作业:
你觉得阅读的意义在那里?
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很期待分享到你们亲子阅读过程中的难忘故事,结合我所说到的那几点,你可有共鸣?可有故事来呼应?

阅读给理想插上翅膀,阅读给生活奠定基石,阅读给生命增添精彩!

非常喜欢星星老师分享的惠特曼的小诗 《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从这首诗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自己走过的路,同时也自检在平日生活里,我的言行举止,我们夫妻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是否有正面的影响?之前经常探讨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有多大?求学,工作,婚姻,家庭,未来教育等等,都在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会走向哪里,但是在隐隐里,孩子都会按照自己的家庭模式,生活氛围,按照从小养成的习惯,天天向前走着。

“每个父母和孩子的相遇都是旷世奇缘”,这个说法非常新鲜,也很触动内心深处。之前有关“缘分”的说法大都是描述朋友,情侣,夫妻,今天第一次听到用“旷世奇缘”来形容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若无相欠,怎会相见?每个人在工作中自然而然的经营着和同事的关系,和朋友的关系:吃饭,聊天,聚会。但会不会遗漏了增进自己和孩子的关系?陪孩子阅读,陪孩子吃饭,陪孩子聊天?


“蒲公英每年都有,孩子那么小,却只有一次”。孩子在不经意中就长大了,今年看到的蒲公英,明年还可以看到一模一样的,但是孩子一天天在长大,在变化,总有一天会大到不再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可以在阅读中守候孩子的成长,你的声音,孩子的表情,身体的接触,一起经历的一个个问题,都是在共同见证相互的陪伴。每天付出10分钟来陪伴孩子,得到的回报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我做的还不够,陪孩子做完作业,弹完琴后,总是不能
满足他们“想讲很多页”的愿望。参加“三叶草”后,不管从任何方面对自己来
说都是一个鞭策。儿子经常说“不想天天做作业,要不然长大后就会像爸爸一样
天天上班,没有时间玩”,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在快乐轻松的氛围里面长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3 11:49 , Processed in 0.077009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