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petre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杭州站#2015年户外故事会(家叶妈分部)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5-2-5 16:45:22 | 只看该作者
替天天报个,月月和天天,两娃参加。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08:39:52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1月主题——穿越2000多年,回归汉朝

   马王堆一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这次能来杭州,虽然是在比较远的良渚,依然成为我们一月份的首选,实属难得,千年一遇。
   当天隋同学穿了汉服前往,也是让小朋友们了解一下汉服的简单构成,对古代服装有个初步认识。在介绍马王堆历史的时候有小朋友听不住跑掉了,不过看其他小朋友的认真劲儿,我相信他们会回来滴 讲到盗墓者这个话题时,他们都回来了,以至于再逛展的时候我又重复讲了几次马王堆的发现历史,因为他们彻底被征服,“没有不爱故事的孩子”说得一点不假。
   走马观花的看展很容易,我们还是主张带着故事和任务去看展,一来有兴趣,二来有感觉,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染小朋友。这次是任务单形式,“找图片中的展品”,就跟爸爸去哪儿的找食材环节一样,不变的主题,各显神通 。显然这一招很管用,几个小朋友分头行动,满场飞奔,完成得非常出色。再根据他们找到的展品,讲述其中的故事,这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小朋友离开,个个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提出让我无法解答的问题,还好我有一招“你觉得呢”
   最后是临摹环节,这是我觉得看展览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所以这一整年的博物馆之旅都基本会有这个环节,带画本、带笔,这是每次的必备。不为画得如何,不为画了多少,只为留下他们自己最爱的那件展品。
    总结:努力学历史,争取不被问倒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08:40:10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2月主题——童话是怎么来滴
  
    二月份是过年月,时间非常紧张,给我的只有一个周末的时间,搜了下杭城的展览,安徒生展赫然首位,好吧,虽然展览小,展品少,但至少也还有几件值得看的,那就他啦,二月份的故事会就匆匆而定啦。
    为了减少小展览的枯燥,安排了彩绘环节,隋同学在CLUBMED玩过几次,自己动手还真是第一次,计划着是分批进行,彩绘的彩绘,不彩绘的听安徒生的故事,但事实证明这个确实非常耗时间,以至于等待时间过长,需要检讨,对不住各位等待的妈咪们,下次安排一定注意。当然效果还是非常令人惊艳的,带着自己喜欢的彩绘逛展。
    确实比我想象中还要小,一边走一边讲安徒生的出生和童话,半小时就结束了,楼下天井的场地正好给我们提供了场所,摊开几米大纸,大家往地上一趴,开始边剪边画边编故事,这样的场景家妈是很爱滴,就不知道各位妈咪们如何看了。本来这个应该花更多时间就好了,彩绘时间缩短,这样应该能玩得更尽兴,甚至可以他们自己编排故事。
    出门已是夕阳西下。
    总结:大部头、耗时间的活动只能安排一个,好东西慢慢体验。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08:40:26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3月主题——我与墨共舞之黄宾虹诞辰150周年纪念大展

    春风又绿江南岸,杭城最美是此时。虽然游人如织,但依然无法阻止我们故事会的步伐,一来是美丽的春暖花开,二来是黄宾虹诞辰150周年的国画大展。
    看画、品画的功力太浅,因此这次的重点还是在故事。第一个问题就是国画是什么?“国家的画”、“墨水画”、“毛笔画”,第二个问题国画是用什么工具画成的?“毛笔”、“墨水”、“水”、“水粉”等等,小朋友们给出了各种答案,非常可爱,也成功导入了今天的故事话题“毛笔”。看看毛笔的长相,摸摸毛笔的质感,闻闻毛笔的味道,听听毛笔的故事,我想这跟特殊的笔,应该已经在他们心中扎根。



    第二个主题是国画与西画的区别,很多小朋友听过《蒙娜丽莎的微笑》,但却不知道《清明上河图》,知道莫奈,但不知道顾恺之。这次展示的是《韩熙载夜宴图》、《捣练图》、《八十七神仙卷》与西方画册《伦勃朗画集》做对比,看画册耗时间,但是居然没有一个小朋友分神,不停地在找闪光点和发现点,这让我都很兴奋,把自己仅有记得的都统统抖了出来。同时也倍感压力巨大,小朋友们能把我问得只能百度,怎么滴也不能把信息传递错误了啊。所以只能尽量传递“美”,而忽略背景的弱项
   


   
   接下来就是进入展馆看展,黄宾虹的生平介绍在边看画边找画境中加入,感觉这样更能结合实际作品,小朋友们更听得进去,走马观花当然也就是走过忘过了。一路走一路找,小朋友们居然在山水画中找到了企鹅,海狮,哈哈哈,黄宾虹老爷爷肯定自己都没有发现过。



   最后是我们的水墨共舞,“西湖水画西湖”,这是何等的醉啊。大部分孩子都是第一次使用毛笔和水墨,还有宣纸这一特别的纸张。他们观察,体会水墨结合,感受纸墨变化,那种扩散的感觉让他们很惊喜。西湖在眼前,亦在手中……

   







    精彩插曲,这应该是所有家长都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们在完成画作后,在西湖边开始卖作品啦,而且还居然成功卖掉啦,真的是很感谢杭城的“爱心土豪们”,也非常惊讶他们的胆量,童年真好。下次再聚。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08:40:45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4月主题

与明清书画家面对面,四川博物院院藏明清书画作品展

    2015年4月11日下午13:00,浙江美术馆。难得杭城的蓝天白云,故事会显得异常舒畅。
    看完黄宾虹,看明清。又是西湖、又是邓石如、又是陈洪绶,让画展也就变得特别亲切。此次展览以明末清初文人书画家为主体,上衍明嘉靖时期书画藏书家、武汉汉阳知府的孙克弘,下至清光绪年间翰林院修撰的夏同龢,横跨300多年的历史,是浙江美术馆和四川博物院继“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后的再次合作,也是浙江美术馆建馆以来最丰富的一次古代书画展。那我们自然不能错过,撤展前最后一天立马闯进。



    故事从小小艺术家引入“看画要看里面有什么?不看像不像。看画要从远处看,不用拼命闻,不用上前摸”,从故事引入看画展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孩子免不了好动,但能做到基本的参观礼仪,也是受益一生的。
    展品丰富,跨度也较大,这次选了任务单形势,任务其次,看画是重点。这次任务单还是稍有难度滴,横跨三个场馆。除了关注画外,还增加了认字,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困难,意在对明清时代的画家有个印象而已。

     小草籽们做得很认真,每一幅都认真做过来,时不时会有不少问题,边看展边完成任务,费时费脑,但乐在山水间、字体间、鸟兽间。
   浙江美术馆有块非常赞的儿童区,这里可以尽情“奔放”,外加近期是国学普及,也是恰逢我们主题,“国学馆中玩国画”。这次的重头是陈洪绶,看陈洪绶的画册,听陈洪绶从小到老到成名的故事,同时学习陈洪绶的线条,“玩穿越”。小朋友们不需要画头,从肩膀以下开始临摹,画完之后添上“我们身边的人”,可以选爸爸妈妈、选朋友,任意选择模特。技术与玩融为一体啊。





11.jpg (46.11 KB, 下载次数: 162)

11.jpg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08:40:52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5月主题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08:41:01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6月主题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08:41:10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7月主题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08:41:17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8月主题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08:41:25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9月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9-29 06:51 , Processed in 0.06407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