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楚翔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春季)初级班第一课作业----K组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9-3-3 22:56: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erseyuankm 于 2019-3-3 23:27 编辑

201901K15袁雯 第一讲作业(《童年阅读新三观——现代家庭中的儿童观、阅读观和价值观》·李迪)
      课前,向老师提的问题有“童年阅读的儿童观是更接近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还是周作人提倡的‘儿童本位论’呢” ,在本节课找到了答案。
      李迪老师讲到了洛克、卢梭、弗洛依德、杜威不同的儿童观,课后也根据李迪老师的推荐,读了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第一部分),对不同的儿童观的有了进一步理解和比较。儿童观确实是三观的中心,阅读观(读什么、怎么读)和价值观其实都是以儿童观为核心展开和建立的。
       波兹曼书中写到,16世纪以前,是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印刷机发明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成人的概念被重新诠释,童年这个概念开始形成。印刷术让未成年人必须通过识字(教育)才能变为成人。随之而来的是,儿童不再是微型的成人,他们有自己的服装、有自己的语言……童年的形态变得具体起来。家庭也逐渐成为了教育机构,成人对未成年人的符号环境有了前所未有的控制力,儿童被要求掌握的知识,不仅构成了课程设置,也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定义。 这些要求儿童有超凡的自我控制力,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和镇定,而这与儿童的本性是背道而驰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儿童接受的始终是为了让他们“变好”的教育,也就是使他们压抑天然的充沛精力的教育。人们产生了一种想法,儿童是未成形的人,需要接受文明教育,需要以成人的方式接受训练,为将来能够应付成人的符号世界做准备。
      洛克的“白板论”推进了童年的理论,但他仍然要求注意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培养他们的自控力,还是把开发儿童的理性能力作为目的。认为只有通过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和对羞耻感的培养,儿童才能被改造成一个文明的成人。这个过程,没有“自然”和生物性可言。
      卢梭对童年的发展做了两个重要贡献。一是坚持儿童自身的重要性,儿童不只是达到目的的方法;二是儿童的知识和情感生活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我们必须了解他,才能教育和培养儿童,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与生俱来的坦率、理解、好奇、自发的能力)的人生阶段。儿童被比作一株野生植物,它的生长是有机和自然的。
      洛克和卢梭共同关心的是未来,但是如何对儿童进行文明教育,才不会破坏卢梭所描绘的童年美德呢?也就是说,如果来平衡文明的要求和尊重儿童天性的要求?
      1899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与杜威的《学校与社会》同年出版,他们两个人的观点结合起来,代表了从16世纪到20世纪童年旅程的综合和总结。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头脑有一个无可否认的结构和特殊的内容,他驳斥了洛克的观点,赞同卢梭,认为儿童的头脑不是一张空白的书写板,儿童的头脑确实最接近“自然状态”,必须考虑儿童的天性,否则会造成永久的人格错乱。但同时,弗洛伊德又驳斥了卢梭的观点,赞同洛克的说法,认为儿童和家长之间早期的相互影响,对于儿童将来成为何种成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理性教育,儿童头脑的热情可以得到控制,没有压抑和升华,文明是不可能实现的。
       杜威则认为,儿童的需求必须根据孩子是什么,而不是将是什么来决定。只要要求儿童有最全面的主张和成长,待时机一到,成人生活的纪律和文化自然会出现在成长起来的儿童身上。
      弗洛伊德和杜威澄清了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一直在发展的童年概念的基本范例:儿童作为小男生或小女生的自我和个性必须通过培养加以保存,其自我控制、延迟满足感、逻辑思维能力必须被扩展,其生活的知识必须在成人的控制之下。而同时,人们应理解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儿童天真可爱、好奇、充满活力,这些都不应该被扼杀;如果真被扼杀,则有可能失去成熟的成年的危险(想起了《巨婴传》)。
      20世纪所做的所有童年心理的研究,不论是皮亚杰、莎莉文、霍妮、布鲁纳或者科尔伯格,都不过是对童年基本范例的评论而已。
      有一点,中世纪的人们认为七岁以上的孩子就是大人了,而周作人认为六七岁前的儿童“幻想正盛”,看来七岁前后的儿童应该确有不同,这个值得进一步了解。
      李迪老师授课中关于“家庭文化”的建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示。之前我还从未明确过通过何种方式,建立怎样的家庭文化。我们正在做的是打造家庭阅读环境,不只让孩子每天有书可读,也不只是陪孩子读书,希望能在共同的阅读中,她能建立她自己。一起去爬一座山,感受一路向上后,居群山之巅的畅意,未曾壮游,怎知自由。学会做家务,能够打理好自己生活起居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自由。认识家庭成员,了解爸爸妈妈两个不同地域的人以及两个家庭不太远的故事。

点评

发表于 2019-3-10 01:26
22#
发表于 2019-3-3 23:09:03 | 只看该作者
K04裴瑞      2019(春季)初级班第一课作业
    听了两遍李迪老师的微课,收益匪浅。结合我提到的问题,有以下心得。首先李迪老师提到观念不正确,技巧其实是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的。这个观念也和我的育儿观不谋而合。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养育第一个孩子时,我也在不断学习各种育儿知识,但对待孩子,就会照着书本上说的那样,如果哪些没有按照书本上说的做,就感觉孩子就要被自己耽误前程一样,恨不得把孩子回炉重养的感觉。第二个孩子与第一个孩子差了12岁,我也过来不惑的年龄,整个心态就完全不一样,虽然一如既往的学习育儿知识,但不再纠结针对孩子的某个问题应该用哪个专家说的什么方法,而是领会育儿的理念,不再像对待老大时的这个不行,那个不许的,尽量放手,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大方向对了,就不必拘泥小节。说了这么多感想好像与读书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就是理念对了,一切都可以
     李迪老师提到的(维珍的新家)也是我认为育儿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原生家庭给孩子的环境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家长都有育儿焦虑,想要给孩子最好的一切,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妈妈,家里物品随手放的哪儿哪儿都是,给孩子报了十几个兴趣班,大家开玩笑的说她们每天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去上课的路上。但是这个妈妈还有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对孩子没有耐心,遇到孩子犯错就是数落和埋怨,在游戏比赛中孩子状态不好,就会急躁批评,强制要求孩子必须完成,并要力争第一。这样的妈妈,也许可以培养出一个成绩优异的神童,但是从小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好习惯的家长,并且情绪不被家长所了解,这样的孩子不会真正的拥有快乐人生。其实育儿理念尽在其中。关注,孩子,而非成绩;关注孩子,而非书。

点评

发表于 2019-3-10 01:27
23#
发表于 2019-5-7 22:18:19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课《读书|故事的魅力--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法宝》课后作业 K14
1、孩子今年阅读计划。
   在听课前给孩子选的书都是看着不错就买了,没有计划,没有记录,看就看了并不知道孩子理解的怎么样。下面是给两孩子的今年余下八个月的阅读计划。
①(Specific)具体  
  孩子一年级书单:前四个月已阅读悬疑小说《神秘探案》26本,科普类《大英儿童百科全书漫画版》10本,《中国神话故事》3本等等。孩子对文学类的书籍还不是很喜欢,接下来计划看书文学类6本《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蠢特夫妇》、《小乌龟是怎样变大的》、《魔法手指》、《水浒》、《稻草人》全是注音版。奇幻类《神奇书屋基础篇》看完喜欢再加购。传统《唐诗三百首》、《千字文》、《百家姓》、《给孩子读诗》。历史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5本以上。知识类《给孩子的编程启蒙》、《我的第一本地理启蒙》、《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青少年版》。传记类《天空在脚下》、《鞋子里的盐》、《怪男孩》。后续根据孩子兴趣再增加。
②(Measurable)可衡量
对孩子来奇幻、知识和传记类内容都比较少一天能看好多本,文学和历史类内容较多以每周看完一本,并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讲一段来衡量计划实施情况,另外传统类每天读15分钟时间来完成。
③(Attainable)可实现  孩子基本自主阅读,爱看书且速度快,会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由于兴趣班较多时间紧凑,接下来目标每天保证1小时以上阅读时间。午休半小时阅读进行中,睡前保证30分钟,争取调整好时间后早起看15-20分钟。
④(Relevant)相关性  阅读环境家里基本能做到随手拿书,针对孩子对文学类的书热情度不是很高,家里准备做一个新书推荐架放在玩具区展示此类书籍。另外每天在他愿意的情况下陪读,现在讲得太慢经常被嫌弃。
⑤(Time Based) 有时限  以6个月时间完成此计划。
⑥(Interesting)有趣 《神秘探案》是孩子第一次看完一个系列,有这么多本接近纯文字的书,自己非常有成就感。结合此点将在卧室贴一张大年度阅读记录图,用孩子最爱的汽车贴纸记录他看过的书,让他可以看到自己一天天的阅读成就。二是请他帮家里的弟弟妹妹讲绘本,以及给我们讲他在说中看到的故事。有时会让他给他的狗讲故事。三有时我会以很夸张的语气和表情给他讲故事。
24#
发表于 2019-5-7 22:40:35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课《读书|故事的魅力--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法宝》课后作业 K14
1、孩子今年阅读计划。
   在听课前给孩子选的书都是看着不错就买了,没有计划,没有记录,看就看了并不知道孩子理解的怎么样。下面是给两孩子的今年余下八个月的阅读计划。
①(Specific)具体  
  孩子一年级书单:前四个月已阅读悬疑小说《神秘探案》26本,科普类《大英儿童百科全书漫画版》10本,《中国神话故事》3本等等。孩子对文学类的书籍还不是很喜欢,接下来计划看书文学类6本《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蠢特夫妇》、《小乌龟是怎样变大的》、《魔法手指》、《水浒》、《稻草人》全是注音版。奇幻类《神奇书屋基础篇》看完喜欢再加购。传统《唐诗三百首》、《千字文》、《百家姓》、《给孩子读诗》。历史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5本以上。知识类《给孩子的编程启蒙》、《我的第一本地理启蒙》、《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青少年版》。传记类《天空在脚下》、《鞋子里的盐》、《怪男孩》。后续根据孩子兴趣再增加。
②(Measurable)可衡量
对孩子来奇幻、知识和传记类内容都比较少一天能看好多本,文学和历史类内容较多以每周看完一本,并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讲一段来衡量计划实施情况,另外传统类每天读15分钟时间来完成。
③(Attainable)可实现  孩子基本自主阅读,爱看书且速度快,会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由于兴趣班较多时间紧凑,接下来目标每天保证1小时以上阅读时间。午休半小时阅读进行中,睡前保证30分钟,争取调整好时间后早起看15-20分钟。
④(Relevant)相关性  阅读环境家里基本能做到随手拿书,针对孩子对文学类的书热情度不是很高,家里准备做一个新书推荐架放在玩具区展示此类书籍。另外每天在他愿意的情况下陪读,现在讲得太慢经常被嫌弃。
⑤(Time Based) 有时限  以6个月时间完成此计划。
⑥(Interesting)有趣 《神秘探案》是孩子第一次看完一个系列,有这么多本接近纯文字的书,自己非常有成就感。结合此点将在卧室一张大年度阅读记录图,用孩子最爱的汽车贴纸记录他看过的书,让他可以看到自己一天天的阅读成就。二是请他帮家里的弟弟妹妹讲绘本,以及给我们讲他在说中看到的故事。有时会让他给他的狗讲故事。三有时我会以很夸张的语气和表情给他讲故事。
笔记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法宝.jpg (169.06 KB, 下载次数: 880)

让孩子爱上阅读笔记

让孩子爱上阅读笔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6 20:53 , Processed in 0.07101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