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7中级班第五讲个人作业贴:课后心得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7-11-3 10:56:43 | 只看该作者
C03 王宝华

笑! 大笑! 放声大笑!
玩!好玩!真好玩!
学习!认真学习!学以致用!学无止境!!
这是我对小六老师绘本戏剧课最直接的体会。完全没有停的一次课程,完全也不想停的一次体验,这一天的笑声比我一个月的还多,是有多欢乐,是有多投入啊。喜欢小六老师的课,玩中学,学中玩,受益良多啊!!
小六老师简介:音乐人,儿童剧导演,三叶草故事剧团艺术总监,教育戏剧高阶。编导的绘本剧多次获评委会大奖,获2010全国绘本剧邀请赛一等奖。
小六老师的课没有ppt,最多的就是让外行人觉得疯魔,内行人觉得入戏很深的各种肢体活动。第一印象就是自我介绍,完全打破常规,自己的名字加上一个动作,然后全场一起喊,第一次大家还有点放不开,第二次就很自然了,记得最深刻的,除了小六老师的那个霸气的“六”,还有就是小吱的那个“吱~”。这样让人印象深刻,很容易就记住队友,融入到集体环境中。
动作传递分三个层次:一个是模仿老师的动作;二是动作传递要看左边人的动作,不要盯着老师哦,不然会出错的;三是如何在绘本中进行动作传递游戏。我们在演练的时候,开始不熟悉,总是出错,不停笑场,超级欢乐。练习几次后大家都能很好掌握的,看来小六老师真是有备而来呢。
行走也是很有讲究的。可以在自由的状态中和不同的人打招呼,行走可以增加情感和速度。当群体在行走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改变行走状态。小六老师教给我们的如何分组,这个方法非常实用,在以后的故事会和其他团体活动中都可以用到。这个环节中很有意思的是,世界地图漫游打招呼,在每组中挑选几个容易打招呼的问候语,做一个动作。我们组选择的是日语,也是很成功的,其他组有法语的,英语的,还有四川话的,特别好玩。老师还用绘本《小墨鱼》为例,跟我们讲了打招呼中数字的运用,可以用肢体打招呼,用身体各个部位打招呼,比如头打招呼、脚后跟打招呼、手打招呼,屁股打招呼等等。这个在以后的故事会中一定会用到的。
接下来是数字1,2,3的训练。小六老师用1对多进行示范, 1,2,3,这三个数字,2用拍手代替,在实践的过程中特别好玩,大家经常出错,是大脑神经跟不上节奏啊。
Yes or No环节,所有人都特别入戏,是真的本色表演,欢乐玩笑中学习,大家都很开心!
情感四重奏,让我们在行动中体会快慢轻重,肢体语言果然是给表演加分不少啊。
下午开场便是集体舞热身,果然是热!拍手传递特别有意思,我第一次就错了,不过练习几次后就好了很多,大家也都特别适应,团队活动是分分钟考验人的反应能力呢。我特别喜欢后来的逆向思维训练,go,stop, jump, clap,本来以为会很难,但做起来似乎挺简单,关键还是要集中精力。在人体造型环节,我们小组搭建了一个深圳的地标-地王大厦,可能不是很明显,大家猜了好久才猜出来。然后是慢动作和照镜子,这两个环节特别有意思,慢动作我只是在电视里面见过,自己体验一次,发现特别有张力,很多东西无需太多言语,慢慢的,夸张的,然后效果就出来了。照镜子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同方向照镜子,第二是反方向照镜子,第三就是应用到绘本故事讲述中。我们小组表演的绘本剧,《已经说过晚安了》,我觉得特别成功,基本上把老师所讲的内容都用上了,最后的人体搭建中,我们做了一个烤鸭,哈哈,真是惟妙惟肖,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啊!!
最后一个环节的圆圈舞让我特别感动,每个人说一句对今天课程的感受,大家都是收获满满,受益良多,感谢美美的小六老师,让我从戏剧的层面体会到了绘本之美!
22#
发表于 2017-11-3 20:45:24 | 只看该作者
C10张玉凤
                                         《教育戏剧》之心得
                                            ----讲述者:小六老师
     这是一节生机勃勃的课,虽然时隔多日才来完成这个作业,仍然记忆犹新。
     那天一来到上课现场,小六老师说今天不记笔记,我居然有点惊讶,我也上了一回幼儿园,玩中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着实让我惊叹不已,把大家的脑洞开到极大,把大家的疲倦扫除,挑动了大家的四肢面部全身运动。
     首先以玩游戏比手势的方式,我们全体围着圈,手势传递以不同的手势代表自己的名字特征,小六老师起了个头,以数字六的手势,再来个横跨步,带动全体,一个接着一个,有阳刚的动作,有柔情的动作,我还是用了我平时的微信名,风儿比了个划浪线的动作。这一波游戏掀起了开场热。
再来个动作传递,模仿第一个开始的人动作,只能看自己左手边人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的传递,接到最后,全变样了,引来哄然大笑。
行走,随意的行走,让我们去观察,包含了行走的速度、情绪、造型,难度递增,难度递增显得好玩又有趣,全体行走,一个人改变行走方式,团体就变化,好像被控制了,呵呵,每次分组就来个抱团,我们分组做世界地图,其中一组就组团来各组旅游。
     这许多的游戏都可以融入我们的故事会,让故事会增添光彩,游戏1-2-3,也特别有意思,延伸为其他:刷牙(语言)----洗脸(动作)----梳头(语言)这样的几个来回,俩人配合或三人配合,很容易出错,就会引来全体的笑声。也可以延伸成:星星(语言)----月亮(动作)----太阳(语言),为了不出错,每一组配合的人,都卖力的表演,而且做动作时,也大方的表现,滑稽大胆的表演,让全体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再来个好玩的游戏,俩人配合,YES----NO,动作一样,表情却要不同,我和身边的故事妈妈配合,不准看电视---就看电视----快去睡觉----就不睡觉,因为时隔多日,其他人的表演词没能记住,实在可惜。
     上午快乐的时光结束了,下午的欢快继续,越玩越嗨,破冰游戏,超级好玩,所有人手牵手转圈,然后分开俩人拉手,分开两边,从第一对拉手的人开始,俩人拉起跳跃钻圈,玩的不亦乐乎,我着实无法描述这个游戏。这个游戏用在人多的故事会上,一定是非常活跃气氛。
      拍掌游戏,拍一下就是传递,拍两下就是返回,这个游戏都是可以收藏。最后的经典传授,让大家分组搭建城市标志,还让大家以慢动作表演,还俩人一组照镜子,我觉得自己表演的不是很生动,但还是鼓起勇气上了台。分组表演,把我们今天所学的都融合在故事里,我们组人才济济,选了本《打瞌睡的房子》的绘本,我刚好属狗,我主动上演了打瞌睡的狗,结合人体搭建,再结合慢动作。我们完成了我们组的合作。
        在最后结束时,我们再玩了一次破冰游戏,还让大家说出了今天上课的最大感想,大家都非常朴实的说出了心里话,这次的课真是让我们眼界大开,收益匪浅,大家都非常感谢小六老师带来别开生面的课。而我也在思考着我的所学,把它如何运用在我的故事会上。
23#
发表于 2017-11-4 17:52:08 | 只看该作者
学号:D08    姓名:曹永秀     草籽名:anda
用绘本演故事
主讲:小六老师
课后心得
   今天是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中级班的最后一次课了。由番茄老师“走!讲故事去!”的第一课到小六老师“如何演好绘本剧”的第五课,全部围绕怎么讲好、玩好绘本故事而展开,每一讲的展开的方式虽不尽相同,但都一样令人耳目一新,收获满满。
尤其是今天的绘本剧课程,令人大开眼界。很多同学都说今天的课程是绘本剧的启蒙课,我也不例外,而且让我进一步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
一开始,小六老师说因为是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不认识大家,每个人要来个自我介绍。。刚一听,不就自我介绍嘛,应该难不倒我们这些妈妈吧!?后来小六老师强调说要用一个全新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介绍,就是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要加一个能和自己名字相匹配的动作。这一下妈妈们都愕然了。没办法,硬着头皮也要上。于是,名字带“风”字的就做一个风吹过的样子;带“春”字的做了一个燕子在飞翔的样子;带“秀”字的做了一个俏皮可爱状;兔子妈妈双V手做兔子状……,动作雷同,扭捏,不自信。后来,小六老师说再来一遍,叮嘱大家放开一些。第二次大家做得自然大方了许多,而且有的还创新了。
后来,经小六老师总结了才知道,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就已经开启了绘本剧的培训,来两遍的这种一次适应,二次熟练的方式,在以后的绘本故事延伸或绘本剧中,很多的动作演练都可以采取。在后面的培训中几乎没有什么理论性地知识,全部都是在老师的三个层面下进行训练:一是讲解示范,二是模仿适应,三是实践熟练。
接着,小六老师带我们玩一个“动作传递”的游戏,规则就是:“手掌拍一下”动作传递,顺向传递手掌拍一下,如果有人拍两下,逆向传递,又有人拍两下再顺向传递,如此类推。游戏中有人因为没听懂规则出错,有人临场离开不知道,有人过于紧张而慌张,更是有人被干扰而错误……,小六老师说:“这是我们在绘本剧中要用到的动作游戏,首先每个人要专注听讲,理清游戏规则,既然是动作传递,那么就不被干扰的只需盯紧自己左边的伙伴”, 还真是小游戏,大含义呢!后面又按照老师要求的三个层面进行训练就好多了。
然后,小六老师还进行了以下的训练:
“一群人自由行走的状态下,和不同的人打招呼,增加情感和速度的表现,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改变群体的行走状态”—— 行走训练
“分为几个小组,其中一组人是旅行团,由一位团长决定出行的交通工具,用动作有声音展现出交通工具,到各个国家或地方去观光旅游,另外的每个小组自己定是国家或地方,设计出本地最有特色的欢迎词和动作,欢迎旅行团的到来” —— 创意训练
“1对多,1对1的进行语言、动作反应训练,‘星星月亮太阳’老师和我们1对多的演练交替说‘星星月亮太阳星星月亮太阳’,之后‘星星月亮太阳’中的‘月亮’用动作表示。然后两两一组1对1进行演练。发现用语言表达比中间加动作要容易些,连续演练三次后容易出错” —— 反应训练
“两两一组,词义相反,情绪一样。一个人说YES,一个人说NO,要表现出一样的情绪,可以通过声音和动作来强化。引申到同样事件,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比如:睡觉与不睡觉,吃饭与不吃饭,买与不买……”—— 情绪训练
“分成几个小组,各组自己选定一国家或地方的标志性图标或标志性建筑,用人体搭建的形式表示出来,越形象越好。后来又进行了《巨人的花园》的花园场景的各种游乐设施的搭建” —— 人体搭建训练
“1对多,1对1的照镜子训练,两两相对,正面照镜子,反面照镜子,然后根据故事陈述来做动作” ——慢动作介绍
……
总之,今天全都是在动与静、快与慢、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之中进行绘本剧的基本功训练。综上所述,我们的训练包含了:动作训练、语言训练、情感训练、人体搭建在绘本中的应用、数字在绘本剧中的管控作用、安静的游戏(寻宝游戏)、动起来的游戏(动作模仿传递,松鼠与猎人的游戏、)游戏中学会表达和表演、集体队形的创作、舞蹈暖场破冰、慢动作的介绍等等。
一上午的各种训练,从刚开始的扭捏,放不开到后面的收放自如,笑得人仰马翻。特别是在“情绪训练”环节,“同样事件,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比如:睡觉与不睡觉,吃饭与不吃饭,买与不买……”,我们一共有20个小组,除了有两组演绎的是一对情侣外,另外18组演绎的都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事件,真是“艺术源于生活”呀,平常那种张牙舞爪,彪悍的情形,真的要演绎起来咋觉得是那么的可笑呢?我和我的搭档演绎的是“我和我儿子之间关于吃青菜和不吃青菜的相反情绪”,演绎过程中我眼前就是我和我儿子的真实场景,我笑场了,无法控制,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演绎者,却让我有了一次“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体验。
下午,以组为单位挑选一个绘本故事,用上午学到的所有知识以舞台剧的形式演绎出来。大家用了30分钟的时间选剧、编剧、分配角色、彩排、呈现。没有让老师失望,紧张的编排加上就地取材,比如:绿领巾,雨伞,故事妈妈包,椅子,帽子等都用上了,《说过晚安了》、《我爸爸》、《打瞌睡的房子》、《我救了一只大王乌贼》等精彩绘本剧逐一呈现,博得一阵阵的掌声。
最后,老师让大家跳起舞蹈,走队形,每人以一两句来总结今天所学所感。大家说得最多的应该就是“感谢老师,演绘本剧好玩”!我们这些妈妈们都觉得好玩,孩子们一定更觉得好玩,那就让我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带个孩子们吧,让他们尽情的去演绎故事去体验人生。
24#
发表于 2017-11-4 19:10:23 | 只看该作者
C07 李红
《绘本中的戏剧》之心得

记得刚进入中级班学习的时候,心底默默地盘算着还需要爸爸腾出多少个周六一拖二来成全我的学习和成长。当时的感觉既期待又漫长。转眼就到了最后一堂课,真是无比惶恐和眷恋。

这堂课,小六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华丽的盛宴,这是我从来没碰触过的。新鲜、营养,关键还好玩。

首先是花样自我介绍。对我这种脸盲症和健忘症的人来说,无疑是开了一扇窗,让人耳目一新。目前为止开过的故事会,我还没有让小朋友们做过自我介绍。我的尴尬在于,就算孩子做了自我介绍我一般都记不住,索性不介绍。这样和他们互动的时候,不至于露出马脚,显得自己很傻。现在有了这个法宝,增加了心里的底气。当然,有了这个小技巧,并不意味着我、听众之间就能记住彼此的名字。但通过这个小游戏、小碰撞,可以削弱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可以活跃氛围、拉近距离、贴近彼此。

其次,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绘本。在动作的传递,情绪的表达,节奏的快慢,个人在群体中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小六老师采用循序渐进、逐层递进、细化要求、绘本实演的方式,让我们逐层理解肢体、情绪和节奏的交替运用。我在戏剧这块是空白,通过亲身体验,从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放松放开,以及对集体的融入,感受到的只有愉悦和酣畅淋漓。这就让我体会到,绘本不只是讲、玩、跳,还可以通过演来带动现场的气氛,传递感染力,以及让受众者切身体验绘本传递的内容及精神。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所有人蹦蹦跳跳围成螺旋形圈圈。先玩的游戏是每人说一句赠言,我一时恍惚不知道目的是什么,跟着别人对小六老师说了声谢谢。后面才知道这也算是小六老师收集大家对这堂课的反馈,也是她对自己的交代。有趣又高效,蛮别具一格的。最后围圈玩的是,每个人说说自己今天的感受和收获。不舍和伤感油然而生。

带着满满的感动和收获,践行“学以致用”。




25#
发表于 2017-11-4 22:28:33 | 只看该作者
A06-肖艳梅
第五讲 《教育戏剧与故事讲述》课后心得
主讲:小六老师(朱岁青)

中级班课程终于来到第五讲了,“教育戏剧与故事讲述”这个主题看着是既熟悉又陌生,“故事讲述”我们也许明白,但是“戏剧”却是陌生,如何将戏剧元素应用在我们平时的故事会中,这真是一个新的课题。
这是我第一次见小六老师,一袭红衣,齐耳短发,说话简洁明了却又让我们如沐春风,小六老师真是一位能量爆满的导师,接下来的一天课程她都是精力充沛的带领着我们在这个欢乐的戏剧体验中。
这节课完全没有PPT,没有排排坐,也没有按既定的中级班分组,所有课程中的表演组合都是用“抱抱好人数“的方式来自由组合,就是在我们在自由行走时小六老师报出一个数字指令,让我们随机找到自已身边的人组合在一起,这个分组方式让我们每一次都有机会和不同的同学组合在一起,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上午课程进行了如下练习:
一.介绍+肢体语言:一般活动的开始我们都要进行自我介绍,如何让介绍生动有趣又让别人留下印象呢?小六老师的办法就是在说出自已的名字时做一个能代表自已的动作,别看大家都是成年人,在第一轮自我介绍时都有点扭扭捏捏的呢,第二轮大家就比较放得开了,各种专属动作都出来了,成功的把自已推广了出去。
课后的第二个周末,我就把这个介绍方式应用在社区故事会上的开始上,孩子们都玩得很嗨,专属动作也是五花八门,孩子们在一片笑声中拉近了距离,认识了对方。
二.动作传递
1)模仿老师的动作
2)动作的传递要看左手边的人。
小六老师让我们实践动作表情传递:由小六老师开始做一个动作传递给下一位,后面的接着下去COPY,在前面传递几位同学还能还原得上,到后面就有点走形了,到最后一位同学接到的动作已经是风牛马不相及了,真是笑到肚子疼,小六老师提醒我们其实只需要认真看左手边的人,而不是看前面的人。
3)在绘本中进行动作传递的游戏。
如果是肢体动作比较多的绘本,我们可以用这种传递游戏,现场小六老师以《我爸爸》为例,讲述了传递的应用。
三、行走
1)行走可以增加情感和速度
2)感应,当群体当中有人行走,任意一个人都可以改变行走的状态。
这一段非常有趣,一开始小六老师只是让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自由行走自由伸展,然后是要加入情感与速度来表现着行走中的各种状态,同学们个个也都是影帝影后附身,各种状态演得活灵活现:有一家散步的,有小两口手挽手的,有刚下班行色匆匆,有边走路走看手机的,有久别重逢的...太厉害了!
三、世界地图漫游
1)荷兰问侯舞
这是一种集体舞蹈,适合用在一些大型的活动中,同学们手牵手都跳得欢乐又傲娇,仿佛置身一场宫廷舞会中。
2)打招呼的方式
这个阶段是语言的练习,通过世界漫游打招呼的游戏来练习语言,通过分组,每组设定国家地区、语言、打招呼的方式。我们组当时选的是广东,在游客光临时用粤语说出“你好”“欢迎光临”!
3)在绘本中的应用。
小六老师以《小黑鱼》为例,教我们用肢体语言(比如:头、脚、手)打招呼,真是生动有趣,希望下次我也能把这招应用到故事会中。
四、YES OR NO 一对一练习
1)相同的情绪用不同的动作表示,一个人说YES,一个人说NO.
2)相反的情绪,用语言代替YES OR NO,一个人说一个事,另一个人说不做。
到这个环节,同学们已经开始放飞自我的,都打了鸡血似的,各种精彩词语各种动作表情信手拈来,真是让我脑洞大开!
五、123数字游戏
123用语言代替,抽出一个词用动作代替,我和我的小伙伴选的词是“花、草、树”,抽出“花”来用动作表示,我的同伴很棒基本没有出错,而我有时有点反应不过来,真是惭愧要多练习。
下午课程如下:
一、集体舞
二、拍手传递
拍一下是正方向传递,拍两下是反方向的传递,这个游戏非常煅练大家的专注力和反应力,中间还是有很多同学没跟上拍子的。
三、逆向思维训练
小六老师用“走、停、跳、拍手”来训练大家的逆向思维。
四、人体造型
小六让大家分组通过合作搭建一个城市地标,和全体一起合作拾建《巨人的花园》中的游乐场的各种游乐设施。这个环节非常考验团队的合作协调能力。
五、慢动作
小六老师通过讲解《武士与龙》中的武士与龙战斗场景,请几个同学用慢动作的方式来演绎。
六、照镜子
小六老师让我们练习了:相同动作照镜子、相反动作照镜子、故事中照镜子,三个层次,加深难度。
七、分组表演
最后的练习是大汇演,通过抱抱好人数分组后,每组选一本绘本,把今天所学的内容运用上去。我们组选的是《晚安,大猩猩》,大家绞尽脑汁,也没能把今天所学方法的一半应用上,看来如何把戏剧元素应用到故事讲述中,真是一门大学问呢,得好好花时间去研究!

课程的尾声,到了告别的时刻,本来挺伤感的,小六老师却用了一个特别的告别方式,每个人对小六老师说一句话,每个同学都感慨万千,场面好温馨感人。
再见,小六老师!再见,中级班同学!相信我们在更美好的将来,一定会再-见!
(哎妈呀,写到这我都快要哭了)


26#
发表于 2017-11-5 00:26:05 | 只看该作者
(E04 曾淑娴)第五讲课后心得
第五次课是中级班课程最后一次课,学院组织了小六老师来给大家上了一节非常好玩的戏剧课—戏剧在绘本中如何运用。这节课让大家都在轻松愉悦中完成了学习,受益匪浅。
开场就不同,大家没有规规矩矩地一排排坐着听课,而是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个挨着一个坐;教案就不同,老师全程没有PPT,所谓的教案,而是口头阐述,边玩边记笔记;笔记就不同,这节课下来笔记不像之前的课程,记得密密麻麻,简单扼要,14句话概括了课程全部内容;
以往的课分组按照之前分好的组讨论,演绎,而小六老师的课把分组顺序全部打乱,大家自由组合,让我们和别的组员熟悉起来,这才是无界限的最高境界。一开始小六老师示范大家做的开场自我介绍,很多人都是放不开,慢慢地到动作传递时(先是模仿老师动作,看左手边人动作进行传递,到绘本中进行动作传递时)大家都开始放开演绎,各种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一点不夸张,笑到肚子疼。
戏剧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忘我原本的样子,把自己全身心投入进去,把“我”当做“她”。小六老师先是让大家在圆圈中各自行走,先是自由状态中学会和人打招呼,然后要求大家在行走中加进感情和速度,最后到群体行走中感应他人,任何人都可以改变群体行走状态一种进阶式的演绎状态,真心感应对方的动作,我觉得这是一种默契的培养,这是绘本剧中群体之间配合和团结,真正把绘本剧演的生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在学会行走状态中的感情流露后,小六老师带领大家玩起了世界地图漫游打招呼,这也叫荷兰问候舞。分组是按照听音乐自由行走来,其中小六老师带领的组员是根据其他每组讨论打招呼的方言、语言和动作模仿出来进行回应。接着小六老师提出了肢体打招呼,每个人在自由行走时可以用嘴,用手,当然还可以用脚,用屁股等身体的任何可以打招呼的部分,大家玩的不亦乐乎,接下来就是实操绘本《小黑鱼》,由浅到深,大家配合默契,最后把小黑鱼的绘本完美演绎出来,让人印象深刻,这就是绘本剧在绘本中应用的启蒙课。
小六老师还带领大家玩数字1、2、3的训练,Y/N”、情感四重奏,抱抱好人数,阶梯舞蹈、拍手传递,逆向思维的传递(go/stop/jump/clap)等等在绘本剧开场前都可以先热身的游戏,大家在紧张刺激中进行游戏,玩的真累。
绘本中还可以应用到的有人体造型,搭建各个城市建筑地标,演绘本《巨人的花园》里的游乐设施,大家集思广益,想出各种好玩的好搭建的比如北京鸟巢,埃及的金字塔,深圳的地王大厦,纽约的自由女神,在巨人的花园中有荡秋千,滑滑梯,跷跷板等人体搭建设施。在绘本剧中还有两个实用招数一是是慢动作,照镜子三层(正向,反向和绘本中的演绎)二是故事棒(叙述中有什么就出来,活动依照《小红帽》进行演绎)。
下午是大家的实操课,也是上午课的运用。六组演绎绘本其中几个场景,《我和爸爸》、《喵》、《我爸爸》、《我救了一只大王乌贼》、《我已经说过晚安了》《打瞌睡的房子》,大家把刚学会的人体搭建,慢动作运用地淋漓尽致,笑声不断。
小六老师的戏剧元素在绘本中的应用是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很好玩的一节课,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相关的体系课程学习,毕竟,学无止境。
27#
发表于 2017-11-5 01:34:5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次作业
D03 杨微
《教育戏剧与故事讲述》课后心得   
主讲人:小六老师
     这是2017级故事妈妈成长学院中级班的最后一节课。班班大人早早就交待说不要穿裙子,说这节课是体育课。我心里一直纳闷,戏剧课运动量在大也不会像体育课那样累吧。早早来到课室,做在第一排心想,今天一定要把PPT拍的清楚一些。接下来工作人员关投影并且让我们把椅子围成一个圆圈。这节课到底是什么内容呢?好期待快点上课。
    小六老师的课很累,各种实操游戏,动作传递、行走、集体舞、人体造型等游戏玩了一天下来大家都快累趴了。从来没有上过这么消耗体力的课。
    小六老师的课很欢乐这是欢乐的一天,大家纷纷化成巨婴,以最放松的状态一起回到童年。翻看布瓜拍的照片,各种滑稽动作、夸张的表情越看越欢乐,真是戏剧课程欢乐多啊。
    小六老师的课很脑洞,上课中各种组合自由发挥,临时组团人体造型搭建建筑物。各种绘本剧情节表演……大家绞尽脑汁构思情节,在用夸张的演技表现出来。
    小六老师的课很实用。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才发现真的太难太难了。在遇到小六老师之前我以不同的方式接触了戏剧。第一次是在班级活动开展过程中曾经组织过绘本剧排练,没有任何基础的我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后来有幸得到一位老师的指导,绘本剧的效果大大的增强了。我第一次意识到戏剧的学问可真是不少。第二次是在绘本精读课时接触了戏剧游戏人体搭建。第三次是满欣喜的去听了一位老话剧演员讲的戏剧基础课,结果……(老导演的课理论太多,实在是听不懂啊!)小六老师的这堂课解决了我的大问题,短短几个小时从理论到实操全部都是拿起来就能用在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个性的自我介绍在第一遍的熟悉之后玩第二遍时大家明显放开了许多,动作也收放自由了。在进行动作传递时要求只模仿左边人的动作,结果状况百出。在大家适应后小六老师又加深难度,在绘本故事中进行动作传递。接下来是行走,由自由状态中行走慢慢加入了速度、感情、动作。任何人都可以模仿别人的行走状态,任何人都可以改变行走状态。世界地图漫游,可以到别的国家或是国内的任何一个省。设定不同的语言与动作向远方的到来的朋友们问好,用身体各部位打招呼。最后选定最有特色的语言围成圆圈让大家一起感受招呼语言的魅力,上完课湖南招呼语“恰饭莫”一直回想在耳边。“Yes和No”由唱反调到到真实情感表达,在到说变就变。大家越来越投入,分组表演时大家很自然的把Yes和No带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大家表演了很多母子间、夫妻间的日常桥段,戏剧来源于生活这话说的太对了。慢动作和照镜子真是太好玩了,在进行故事会时很多绘本桥段都可以用这个游戏来俘获孩子的心。人体搭建,各组同学搭建了建筑物、巨人后花园和几本绘本场景,实在佩服大家的脑洞。指挥棒,在小六老师慢慢的讲述绘本时同学们跟据老师的讲述来表演绘本的情节。小六老师还用指挥棒对中级班今年的绘本剧《脑袋上的池塘》进行了指导,在表演木头反抗四个懒汉砍树时木头和懒汉们都发挥超常,效果很赞!这一天还玩了拍手游戏、寻宝游戏、集体舞等。结束时小六老师又带领大家跳了集体舞,由一个圆圈走成一个螺旋形,最后每个对她说一句今天课程的感受,大家都说了感激的话。在欢乐和感动中结束了一天的课程。
      楼兰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演技在社区或是班级故事会中演技是相当重要的,小六老师教授的方法和理念我一定要活学活用。让戏剧和阅读无缝对接,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与戏剧的美。

28#
发表于 2017-11-5 03:20:55 | 只看该作者
D04 杨鸣明
第五讲 《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课后心得  
讲师:朱岁青(小六老师)
                                                                                                                                                  
        故事妈妈中级班第五次课,在我对讲故事的认识里又开了一扇门。


一、自我介绍(动作+传递),参加者全体围成一个大圆圈,用动作介绍自己,重复两轮,第一轮适应到第二轮熟悉。令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方式!最后围成一个大圆转转,走走,走到一定的形状后大家都跟小六老师说一句祝福语。这个环节很棒,特别适合在大场合人多的情况下。

二、动作传递,看左手边的人动作,模仿传递下去。

三、行走。 在自由 行走状态中和不同的人打招呼,行走时增加情感和速度。再加上情绪的行走。行走在群体中感应,群体中任一人都可以改变行走的状态。

四、   世界漫游打招呼,通过抱抱好人数分组(在自由行走的状态中,老师说出数字,就按说出数字的人数抱团,多人或者少人,举手示意调整人数。) 分组后,每个组选择一个国家或者方言,确定自己的打招呼用语,一组跟着老师到处漫游,去到一个国家,跟着对方用同样的语言和动作打招呼。
五、身体各个部位打招呼。肢体打招呼,用身体各个部位打招呼,以《小黑鱼》为例,小鱼游啊游,有的用头打招呼,有的用手打招呼,有的用手肘关节打招呼,有的用脚后跟打招呼等。故事会中常可以用到。
六、123(一对一和一对多),第一轮,数字123训练,一对多,第2轮123中的“2”用拍手来代替,第三轮用语言,抽出其中一个词用动作来代替。

七、 “Yes和No”情绪 演绎,相同情绪下的yes和no,语言代替相反的情绪。
体验快慢轻重,情感四重奏。

八、蜗牛大圆圈及集体舞。全体围成圈后,领头者牵着旁边一个人的手走向内圈,这样一直走,然后再沿着外圈就走成两个圆圈,两个人相向站位。
九、逆向思维训练(go-stop-clap-jump),老师说go,就要做stop,如果说clap,你就jump
十、人体雕塑。每一小组搭建一个代表性建筑物,让是一看即知 ,现场搭建了自由女神、鸟巢、狮身人面像、地王大厦等建筑。根据《巨人的花园》,现场演绎如何在故事中运用人体造型和搭建。分组后搭建不同的游乐设施,如秋千、滑梯、小船、旋木木马,跷跷板。

十一、慢动作,以《武士与龙》为例,展示语言旁白下的慢动作。照镜子(相同动作,相反动作),故事棒Bond,wa sh等等,
十二、课程以蜗牛舞蹈收尾,每个人都对队伍中心的老师说句心里话。
        一天的课程非常充实,收获满满,感动满满!当对照着简单的笔记写下以上记录时,才发现课堂内容并未完全吸收,小六老师打开的这扇门内,有着无比丰富的内容等着我们去实践和开启,老师的那份行云流水便成了前路的一盏灯。
29#
发表于 2017-11-5 16:49:12 | 只看该作者
D06-毛思露
《教育戏剧与故事讲述》—小六老师课后心得


来到教室后就发现今天的课程布置得与平常完全不一样,原来一排排的凳子被围成了一个大圈,中间空出来了一大块的地方。在上课前,就听到有同学说 ,在上小六都是的课,越上越开放,一开始动作都不做不到,到后来,都会直接到地板上去了。说实话,这种表演类型的课程,我其实是有点怕的,放不开,也演不了。
但是一天的课程下来后,哇,真的拼了。小六老师各个课程环节的设计真的可以说是逼 着我不得不去参与进来。从最开始的学走路,到演绘本,到排绘本剧,我不断的在想着,如果是真实的情影下,我应该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想要功夫深,还是要勤加练习。
单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看,小六老师今天的课程内容还是设计得相当好的。
自我介绍 :加动作的自我介绍+传递,(包括模仿老师的动作,动作传递看左手边人的动作,及在绘本中进行动作传递的游戏)。这个部份的操作很容易上手,在现场玩了两轮之后,就找到不错的感觉了。用在以后的故事会或是游戏环节都很好。
行走:行走这个部份应该是在绘本剧中会用是比较多吧,虽然说每天都是在行走的,但是舞台上的行走还是需要带上很多不同的感情色彩进来,或者说是表现力吧,我觉得这个比较难,我总是觉得有点假。呵呵,自己就是找不到这种感觉。
打招呼,用肢体打招呼,用身体的各个部份打招呼。在这里有一个很常用而又有效的游戏又出现了,那就是分组游戏。这个游戏以前其实也有玩过,但是没有想到还可以把这个游戏用到故事会的环节中来。小六老师是特别强调这个游戏的用处很大。我想,用在人多的场合来互动应该很不错。
“1.2.3训练”,一对多,一对一等互动邀请方式。这个其实是在考反应的,看起来简单,但是事实在考的过程中,还是很容易会因为一不小心反应不过来而做错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的原因,明显会觉得有时会反应不过来。
“yes or no . yes ,I can .yes  yes ,but”.有在相同感情情绪下用,也有在不同的感情情绪下用。这块主要在围绕情绪进行互动。而这种情绪其实在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互动起来有时候有就更像是真实场景在上演。
人体搭建。这是个需要开动脑筋来想的环节,有些时候为也配合绘本剧的需要,不可以都用大道具,所以适当的是有一些人体搭建要用到。
镜子表演。这个部份是课程的高潮部份了,也是特别的好玩。更重要的是加入慢动作后,很多的动作就更具体效果了。
一天的课程下来,干货满满,收获非常的多。学习的过程非常的愉快,也期待着自己可以在以后的 故事会中,可以更多的应用起来这些方法。

30#
发表于 2017-11-5 20:38:11 | 只看该作者
戏剧活动在故事中的运用以及设计戏剧活动——课后感言  E02 厉小勤
小六老师的课让我对于戏剧的热爱提升了N个Level,以前和老公两人世界时,也会挑些戏剧去看,比如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还有《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只是作为对生活的调剂,没觉得是必需品。待到生了孩子,更多的光顾剧院,比如小橙堡引进的很多剧目《老人、云朵和小孩》、《奇幻农庄》、《魔幻泡泡秀》、《艾瑞卡尔黑光剧》、《疯狂幽默剧》、《捡故事的人》等,也是因为孩子喜欢,当然自己也是喜欢的。但是你要问我,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可以上台去演,我还是胆怯的,也是缺乏信心的。再问我,有没有想过自己写剧本?或自己当导演?那就是诗和远方了,比较遥远。
但是在小六老师的课程《戏剧活动在故事中的运用以及设计戏剧活动》后,我突然觉得,我和戏剧其实一直相伴,在和孩子看绘本的过程中,我们玩儿人体搭建,我们玩角色扮演,我们延伸讨论,这些其实都是踏足进了戏剧的世界,差别只在于,舞台小了些,人物少了些,道具差了点儿,感觉不正式那么一些。我开始为戏剧着迷,更多的带孩子出入剧场,甚至自己动手编写剧本,自荐当导演组织幼儿园家长们一起导演一场戏剧。
这节课干货太多,记录如下,以后续作为工具书反翻查:
1.      暖场舞:
1)     3-5个人介绍其打招呼的语言以及动作,大家围圈跳舞,聚向中间的时候,第一次说第一个人的问候语;第二次说第二个人的问候语,以此类推;
2)     所有人围成圈,先整体向左转两圈,然后整体向右转两圈;然后两两组合(一左一右依次推进组合)牵手并居高呈拱门状,后续依次跟进,先后自动列为内外两个圈;然后乘苏格兰舞蹈状,面对面的两人对面牵手跳跃在内外圈中穿梭;
2.      打招呼的方式:
1)     用身体各部位打招呼,用嘴巴,用额头,用耳朵,用肩膀,用胳膊肘,用手指,用手掌,用屁股,用膝盖,用脚踝,用脚底板,用脚趾,等等;
2)     小黑鱼的绘本游戏,两两打招呼,三个三个打招呼;以此类推;
3)     环游世界打招呼:每5-6个人为一个小组,各自确定一个国家一级打招呼的语言和打招呼的动作;其中一个小组作为游客,他们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乘坐不同的交通方式(使用肢体语言呈现),接收该国家特有的语言和肢体的招呼后,也学习其的方式进行回礼;
3.      暖场游戏:
1)     松鼠与窝、猎人:两人伸直双臂互相搭在对方肩膀上作为一个松鼠窝,一个猎人,一只松鼠,在被猎人抓到前,如果松鼠顺利逃进窝里,则他背对的窝的扮演者就成为一只新的松鼠,再次接受猎人追捕;
2)     123:初始123依次报数;接着该数2的人以拍手代替;然后分别以不同的物品代替123,如“太阳星星月亮”、该数2的人以拍手代替;
3)     抱抱好人数(不同数字的人数组合):先以2开始较为简单;然后逐步增加人数;
4)     拍手游戏:单下顺序传导,双下逆向传导;
4.      演绎基础及进阶:
1)     行走:随意行走;增加速度的行走;增加感情的行走;增加互动的行走(与他人打招呼);群体感应行走(当群体中有任何一人做出改变,整体群体将随之改变)
2)     照镜子:两人面对面或并肩,像照镜子一样表演出镜像动作;
3)     慢动作:追逐、打斗等;
4)     传递:
5)     YES / NO:动作一样,情绪相同,语言相反;
6)     YES , I CAN :情绪一致,递进
7)     YES ,BUT:轻重、快慢、情绪;
8)     逆向思维:go-stop;clab-jump
5.      人体搭建:
1)     巨人的花园——旋转木马,跷跷板,滑梯,小船;
2)     城市标志性雕塑:纽约自由女神像、北京鸟巢、深圳大梅沙、狮身人面像、深圳地王大厦。同学们的演绎精彩极了!
6.      搭建在绘本中的应用:
1)     小黑鱼:三只小鱼吐泡泡,四只小鱼吐泡泡,一只大怪兽来了,小鱼四散奔逃;所有的小鱼聚在一起,变成一只超大的鱼;超级大鱼吓跑大怪兽
2)     走出森林的小红帽
3)     武士与龙
4)     故事棒: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随机逐一出现(直接主动上场表演出当下的情节即可),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物越来越多,现场即兴演绎,最终故事结束
附件是我在幼儿园小班同学秋游光明农场时,组织的一个由爸爸妈妈表演的绘本剧“咔哒咔哒 哞”(因打字机不符合现代特征,特改成电脑,名字也改为“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哞”)。该剧已于11月4日表演完毕,虽多有遗憾不够满意,但是也算是我迈出的第一步,希望能够得到小六老师的指正。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哞 阳光C班秋游默剧剧本.pdf

554.81 KB, 下载次数: 3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9-29 02:39 , Processed in 0.067605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