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曾永娇-阿娇
《当鸭子遇见死神》 作者简介: 沃尔夫·埃布鲁赫
1948年出生于德国的乌珀塔尔,后专攻平面设计,为多家杂志绘制插图。 1985年,埃布鲁赫绘制的第一部绘本《不想飞的鹰》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后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一只想当爸爸的熊》等,现任乌珀塔尔大学艺术系教授。
沃尔夫的绘画风格结合了拼贴、彩色铅笔和油画的多种表现方式,使画面的艺术效果更加鲜明而强烈。他的艺术手法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关注和模仿,也对后来的儿童插画风格的发展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他的作品题材多元,有富于童趣的滑稽故事,也有对死亡和生命意义探索的深刻主题,旨在鼓励孩子和父母、教师一起进行交流和思考。
获奖记录:
1993年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2003年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插画特别奖;
1998、1999年荷兰银铅笔奖,2003年荷兰金铅笔奖;
2000、2004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插画奖;
2006年凭借他对儿童文学的毕生贡献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生命没有回程 ——《当鸭子遇见死神》书评
拿到这个绘本时,被封面上鸭子的样子吓到了,鸭子的整个身体拉得直而长,看上去就有点伤感,扉页的暗红色的郁金香也给人一种鬼魅的感觉。看完后,就更加没有勇气给女儿讲,它触及了我的泪点,一讲就会心痛到哭。 我女儿两岁半的时候,我试着给她讲《走过那条宽宽的河》,也忍不住哭了,孩子那会儿问:“小兔子去哪儿了?是死了吗?”,那时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就说它变成小鱼游走了。
《当鸭子遇见死神》,这是一个关于生命、 死亡和友谊的故事,作者对图片大幅度的削减更凸显其深刻的内涵。作者将人们生活中尽力回避、难以面对的死亡话题,通过诙谐幽默的故事表现出来,让我们读者通过鸭子直面死神的经历,去学会接纳、思考和勇敢面对“死亡”这个字眼。仿佛一出富有哲理的双人舞,沉默的死神和聒噪的鸭子在一支暗红色郁金香的陪同下翩翩起舞这最后一曲。作者用纹理独特的材料、柔软的笔触和简约的色彩来勾勒人物。这两个具有独创性的人物形象与白色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空屋中静静欣赏这场表演。
“从树上向下看,池塘就在那里,那么安静,又那么寂寞。等我死了,池塘就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吧。鸭子想,没有了我,池塘会很孤单的。”曾经很多次,我都在想,若我离去,我的家人和好朋友们怎么办,他们要怎么做要过多久才能缓减那种阴阳两隔的痛,但其实就跟鸭子一样,是我自己内心不舍和不忍。死神哲理性的“等你死了,池塘会陪着你一起消失”一句话,让鸭子释然了。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常听的一句话:“人死如灯灭,万事归于无。” 死神开始一直都是微笑着的,但当鸭子死后,就难过了,但又用一句“这就是生活”马上平复了情绪,继续去陪伴狐狸兔子等。 我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经历过生离死别,那种想念又不得的绞心般的痛,是会伴随一辈子的,这或许也是我至今都无法直面死亡的原因。 这种离别放在爱情层面来讲,如果有一方认为对方离开了自己会过得不好,那就说明是TA自己放不下,谁离开了谁,世界照样运转,对方一样会有新的伴侣,会有自己的生活,会过得很好。
人从一出生就伴着死亡,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我们要用心生活,爱惜生命,珍惜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每一天,享受在人世间的每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