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04 于 2019-6-15 00:53 编辑
201901K04裴瑞 我的亲子阅读成长之路 ----与爱相伴
致敬三叶草公益阅读。三叶草故事家族的注册性质 是民非(民间非赢利组织),就是说三叶草可以接收捐赠,可以有收入,可以有赢利,但是这些赢利是必须和只能投入到公益事业里来。
2019年2月23日,我加入了2019年三叶草春季初级妈妈班。学习了:迪老师《儿童阅读价值新三观》、张红老师《绘本的前世今生》、乐言老师《阅读的大脑与心灵佳通中的全阅读思维建构》、李迪老师《选书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之初级篇》、曾芳老师《爱上阅读的法宝》、麦麦老师《玩书/绘本好好玩—居家也能玩的阅读延伸活动》、楼兰老师《公益小家与大家----我们的公益观》、静老师《三叶草岗位大招募》。循序渐进的学习,使我获益良多。
一、怎么来读图画书呢?
第一:不要一开始就选择知识性的图画书,尽量先选择一些符合孩子年龄的有趣的图画书。松居直说: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的“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而一味的灌输知识会让孩子反感。
第二:很多妈妈喜欢针对孩子的阅读进行提问,来检验孩子的阅读效果。我以为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讲故事的一个大忌就是把故事的意义给说破了,孩子都不喜欢被说教,哪怕这个故事再好。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吧,好的故事会进入到孩子的心里,内化成他们自身成长的一部分,就像小巫老师说的,像是涓涓细流滴滴渗透到泥土底下,吸收的过程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但是功效确实巨大的。
第三:重视亲子阅读。我们讲的再好,也不如妈妈讲的动听啊。想象一下孩子倚在母亲的肩头;像小袋鼠一样坐在母亲的怀里;并排靠在床头,头聚在一起,共同欣赏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文字。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母子之间,父子之间情感也在联结。孩子不仅收获了阅读的快乐,更有父母陪伴的快乐。图画书在这样人与人的关系中才更加富有生命。图画书作为连结人与人的纽带才更有存在的价值。
二、儿童观的发展?儿童观是阅读导向,阅读观和价值观相辅助。
第一,儿童观。波兹曼书中展示,家庭不仅仅是生活,也逐渐成为了教育机构,成人对未成年人环境上的控制,和儿童被要求掌握的知识,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定义。这些要求儿童具有超凡的自我控制力,以为着精神高度集中和镇定,而这与儿童的本性是背道而驰的。如果背道而驰,儿童接受的始终是为了让他们“变好”的教育,而非他们自主的“变好”,当好与坏在一念之间,谁能时时刻刻盯着孩子们是否“好”呢?卢梭提出,一方面坚持儿童自身的重要性,教育儿童不只是达到目的的方法;另一方面儿童的知识和情感生活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我们必须了解他,才能教育和培养儿童,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儿童被比作一株野生植物,它的生长是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所以,儿童新观是,首先改变孩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尤其是在现代,孩子们成为家庭中心,孩子们的教育自然被重视,合理和适度的规划;另外,在孩子大脑细胞突触发育黄金阶段,阅读对孩子大脑网络的搭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第二,阅读观。 通过阅读对孩子成长帮助巨大,尤其在语言文字表达和创意与想象,知识架构建立方面。“重点在读不在屯,不撒讲错怕不讲,贵在吸收不在多,关注孩子而非书,换个时间继续读。”尤其谈到在孩子阅读时,关注孩子问题的回应,和孩子情感的连接,是亲子阅读的重点。关注孩子的关注点,以提高阅读质量。
第三,价值观。 儿童教育要更多回归家庭,以儿童为中心,营造家庭文化。也是我认为育儿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原生家庭给孩子的环境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家长都有育儿焦虑,想要给孩子最好的一切,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妈妈,家里物品随手放的哪儿哪儿都是,给孩子报了十几个兴趣班,大家开玩笑的说她们每天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去上课的路上。但是这个妈妈还有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对孩子没有耐心,遇到孩子犯错就是数落和埋怨,在游戏比赛中孩子状态不好,就会急躁批评,强制要求孩子必须完成,并要力争第一。这样的妈妈,也许可以培养出一个成绩优异的神童,但是从小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好习惯的家长,并且情绪不被家长所了解,这样的孩子不会真正的拥有快乐人生。其实育儿理念尽在其中。关注,孩子,而非成绩;关注孩子,而非书。
三、未来规划
其实选书家长一般会参与选择,但是一切好的学习习惯也源自于兴趣,有兴趣才会更专注更持久,所以,让孩子参与选择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可以和孩子结合,互动起来吸引孩子的兴趣。针对家长选的书孩子不感兴趣,也不要强迫,可以家长自己声情并茂的读一读,很多时候,孩子会被吸引过来,有些有系列动画片的,也可以借助这个来先吸引孩子对故事的好奇,再适时拿出书,书上出现了自己熟悉的动画人物,这时,孩子很容易被绘本吸引。关于选书,我的习惯是,首先入目会觉得第一感觉喜欢,题目是孩子可能会感兴趣或者我就很感兴趣的,最好上面印着凯迪克大奖啊,或者蒲蒲兰绘本啊等等这些更能加分项。
1、亲子阅读。每天晚上8点以后,所有成员都放下手机或其他工作,到睡觉之间是我们亲子共读时间,因为很好的抓住了孩子阅读的敏感期,孩子现在很热爱书籍,跟书成为了好朋友。继续通过这样的形式养成孩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让他的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
2、家庭阅读会。在周末的家庭日开展家庭阅读会,每个家庭成员对于本周阅读的书目分享心得。目的是在阅读中提高孩子对书的理解力。
3、好书品赏日。每月的第一个周日开展好书品赏会,要求家庭成员在品赏会上各自推荐一本书,并为大家展示书的特点。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比如优美的语言文字、美丽的插图绘画欣赏。
用心付出,小爱变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