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皮皮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一期第八轮第8周】陪伴 OR 健康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9-3-17 23:55: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好不容易登陆上来
12#
发表于 2019-3-17 23:57: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上山种下一棵树》 今天的日子,讲一本关于种树的绘本故事似乎很应景,种树的绘本不少,《在肯尼亚种树》《是谁在种树?》《植树的男人》《好奇猴乔治种树》《和春天一起去种树》《大树,告诉我》《一棵橡树的两百年》......很多很多,但都不是我想要讲的。 《上山种下一棵树》这个书名估计很多人以为就是一本关于种树意义的书吧。我们一起在一个植树节的日子里,看看这本书吧。 作者之一,畠山重笃,194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日本宫城县渔民,“爱牡蛎森林之会”的负责人,京都大学野外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1989年以来,一直倡导并参与“森林是大海的恋人”的植树造林活动。作品《渔民的植树造林》获小学馆儿童出版文化奖和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日本(海水)纪行》获日本随笔作家俱乐部奖。另有作品《魔法师—铁》《森林是大海的恋人》《从里阿斯海岸走来》《牡蛎礼赞》等。果然和自然,和种树有渊源。 接着我们来讨论一下种树的话题,种一棵树,需要什么?我这时候想的是罗大里的诗“ 做一张桌子, 需要木头; 要有木头, 需要大树; 要有大树, 需要种子, 要有种子, 需要花朵; 做一张桌子, 需要花一朵”不过怕话题扯得太远,没有跟孩子们说,孩子们纷纷给出了答案:需要种子,铁铲,泥土,水,肥料,阳光和空气。真的挺全面的。看起来大家都很知道种树。 《上山种下一棵树》X 接着我们来看书里是如何种树的,看封面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以为树是树,鱼是鱼。那为啥要把树叶和鱼画在一起呢?小朋友的答案明显脑洞大而有趣。因为种完树去钓鱼呀,哈哈哈,好吧,种完树累了咱是可以去钓鱼的,不过明显作者不想大家都种完树后去钓鱼。我提醒孩子们注意树叶的形状,有几个反应快的孩子立马想到了树叶的形状和鱼的外形很像哦。孩子都各自点头,认为非常有道理。当然,作者这么做还有另外的道理,我们要一起从书里找到答案。 《上山种下一棵树》  故事是这样的:海边的渔夫们认为森林是大海的恋人,为了让海洋充满活力,大家开始上山种树。 上山种下一棵树,松鼠、狐狸、猫头鹰……还有哪些小生物可以获得食物或藏身处? 当树叶、果实和枯枝掉落地面上,会为土壤增添哪种养分? 落进土壤里的雨水,会把这些养分带往什么地方? 小溪、稻田、河川、海滩,住着哪些生物? 大海中的森林是什么样子? 书里讲了一种营养成分, 黄腐酸铁。这种物质随着腐烂树叶和水一起来到了泥土里,然后和水分子,流到地下,汇集成小溪大河和大海。最后在浮游植物吸收了,浮游动物也就吸收到了,再转移到小鱼大鱼,再到人和动物的身体里,最后回归大自然。 《上山种下一棵树》 《上山种下一棵树》 《上山种下一棵树》 书的开本结构很有趣,大的展开页有普通页面3倍宽,窄窄的页面只有1/4或者更窄。各自体现了不同的状态,树林里,泥土里的动物,水里游的鱼虾蟹们,都很逼真。黄腐酸铁的结构和对话特别吸引孩子们。生命的生生不息循环,大自然多么神奇。 从树到人,人类的生命延续也像一棵大树,每个家庭都有一棵家族树,我们怎么来感受这来自家庭的生命生生不息的延续呢?当然就是画一棵自己家里的家族树。孩子们都画得很有成就感,唯一有点遗憾的是,部分小朋友觉得自己不会画画,选择只写文字,单纯只有文字的家族树没有这么生动吸引人。不过让孩子们去感受生命,传承,生生不息,这也许就足够了。 我们上山,种下的不只是树。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00:00:36 | 只看该作者
陪伴
皮皮陈刚    2019年3月17日

陪伴,对于我来说,之前是非常容易达成的状态,现在却是需要付出努力才可以达成的小目标。
为此,我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之后,逐渐适应,不断与云钊尝试达成新的平衡,希望可以尽量多陪伴他一些,可以让他能吃好一点运动多一点。几经努力下来,我可以陪伴他的时间增加了不少,自己用来学习和调适的时间也有所增加,还可以晚间准备材料,早起为他准备当天中午的饭菜。云钊非常开心,我猜想,当他在吃我准备的午餐时,是可以感觉到我的爱意的吧。他的情绪和状态很平和,我也很开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1 17:15 , Processed in 0.060846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