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Song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春季)初级班第二课作业——A组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9-3-17 18:49:21 | 只看该作者
A06  王惠
1、阅读绘本有何作用?绘本的最初发展历史?
阅读的作用包括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取信息。同时,阅读也是一种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阅读能力是学习一切科目的基础,而绘本则是培养孩子成为独立阅读者的开始。绘本的价值体现在:图文结合,营造出一个奇妙的故事世界,绘阅读是亲子汇合点,亲子沟通的平台。1659年捷克的教育家出版了一本带插画的书。1845年德国儿童医生博士出版《蓬蓬头彼得》。19世纪诞生了“凯迪克奖”,该奖的考量点是绘本作品是否寓教于乐和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1922年“纽伯瑞奖”诞生,后来“格林纳威奖”又被推出。1928年,《一百万只猫》问世,本书是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20世纪50年代,日本大量出版图画书。如今,市面上的图画书不受开本、材料、风格、艺术等的限制,大大提高了视觉层面。图画书又分为,有字书和无字书。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十二生肖的故事》的作者赖马先生于27岁那一年出版了他的一本绘本《我要变成喷火龙了》。这本书一出来就获得好评,从此他成为了专职的图画书创作者。赖马先生几乎获得过台湾地区所有的重要图画书奖项,而且连续三年登上成品书店畅销书榜图画书类第一名。赖马先生创作的绘本有他自己的鲜明风格——第一、有趣;第二、他反复强调:“我的绘本反复阅读会发现很多细节”。此外,赖马先生是一位现代作家,他创作的作品必然带有当下时代的特征。比如说《十二生肖的故事》里面的很多元素都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结合,在传统故事里融入现在细节,中东方文化里也有西方元素。

点评

B 课前题答得不错,分析不足。  发表于 2019-3-18 23:35
12#
发表于 2019-3-17 19:09:20 | 只看该作者
A19 李萍萍
第二课番茄老师的《绘本的前世今生——绘本百年发展史》 第二课的作业
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田鼠阿佛》作者美国李欧·李奥尼,文图,阿甲翻译。
作者李欧·李奥尼可谓是才华横溢,不受拘束的天才艺术家,他的故事往往都是用最简单的故事揭示深刻的道理。《田鼠阿佛》是我接触的第一本书,也十分喜欢的一本。简单的白色打底画面,清晰的文字编排,画面的整体感很强,画面的颜色感由色彩丰富到灰暗再到当阿佛带出他收集的东西时颜色逐渐出现变化,感觉又重新看到了希望,就像阿佛带给他的家人希望一样。
首先,封面一只棕灰色的小田鼠,微微笑着举着一棵绿色赶红色花朵的花枝,让人感觉这是一只十分有趣的小田鼠。
前环衬,整页纸张布满的都是田鼠阿佛的名字Frederick。
扉页,田鼠阿佛背对着我们蹲坐在石头上做什么呢?
在一片草地的旧石墙边住着田鼠一家,我们看到画面上除阿佛以外所有的家人都在忙活着准备过冬的粮食,而阿佛总是闭着眼睛 蹲坐着做他自己的事情。他说在收集阳光,采集颜色,采集词语。他的家人虽然也有少许不满但是还是没有太介意阿佛的行动。知道冬天雪花飘落,阿佛一家躲进了洞里过冬,储藏的粮食日渐减少,大家想起了阿佛的采集。阿佛给家人带来了金色的光芒,他们心里感觉暖和起来;阿佛讲诉:蓝色的长春花,常在黄色麦田里红色的罂粟花,草莓从中的绿叶子。瞬间冬天变得五彩缤纷了。阿佛款款而谈的带来一首四季的诗:谁在天上撒雪花?谁融化地上的冰块?。。。。。。大家一起鼓掌喝彩称阿佛为诗人!阿佛微微笑着,红着脸颊说我知道。
阿佛对于自己的肯定与自信,做出最好的自己。我们在物质需求的同时,精神力量带给我们的是不能被替代的。



点评

B+ 内容描述多,分析少  发表于 2019-3-18 23:38
13#
发表于 2019-3-17 21:19: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01901A02 于 2019-3-17 21:53 编辑

201901A02Alice-曦 2019年春季初级班第二课 3月10日晚20-00时,番茄老师为2019初级班带来第二课:《绘本的前世今生——绘本百年发展史》,关于什么是图画书、图画书的起源和发展、图画书的结构等等关于图画书的一切秘密进行的详尽讲解,让我们对阅读绘本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受益匪浅。第2次课的作业如下: 1、课前提问及解答 我的提问是绘本与图画书的区别?         我家的孩子已经长大,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对这些美妙的绘本喜爱的同时也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谢谢番茄老师此次给大家带来这么多关于绘本的知识,让我对所提问题已有所了解。         番茄老师说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活动。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视觉材料主要包括了有文字和图片、符号等等。阅读素养,包含了五点:第一,是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第二,是能够从各种文章中构建意义。第三,是能够从阅读中学习。第四,可以参与学校及生活中的阅读群体的活动,第五,在阅读中获得乐趣。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这本书中,作者艾登钱伯斯说,如果没有听过故事,我们将很难进入自行阅读的阶段,所以为孩子们读故事是帮助孩子们成为一位真正阅读者的必经过程,绘本是阅读新鲜人进入文学世界的自然的一个渠道。独立的阅读者不光是可以自己看,懂字面滴意思,了解这个文本所表达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自由自我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是我们希望孩子们可以做到的啊,成为一位自主的阅读者,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位独立的阅读者必经阶段,就是从绘本开始。图画书的欣赏是儿童在早期阅读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的资源和手段,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系统而存在的一种儿童文学的形式,那图画书的阅读的价值呢,体现在图和文的结合营造出一个奇妙的故事世界。优秀的图画书保留和反映了本真自然的生命的感觉和一种贴近儿童读者的图画语言,表现了个性化的视觉艺术,以一个从封面到封底的统一的完整的故事的体现的作品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什么是图画书,从狭义来说呢,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图画读物,或者是图画故事,连环画,小人书。同一般带插图的书也不一样,在图画书中呢,图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也承担着叙事、抒情表达等的任务,而一般的故事书中插图只是故事的一个更形象,更直观的一个辅助的一个手段。那从广义来说呢,图画书是一种范畴,它涵盖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包括了没有文字的无字书,也包括了有图画,仅仅作为文字装饰的插图书,以及有一些漫画书也是可以把她并到图画书一起。 我理解的是绘本与图画书的区别在于绘本通常有独立的绘画著者,图画有个人风格,画面即情即景,可单幅成画。而平时看的图画书,即有图有文的书,尽管这些书的画面非常有趣,但是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只是一类具有文字系统功能的图画。书中的话不具备语言功能,不能从图画中让孩子想像更丰富的内容。绘本则好比儿童看的一部电影,它既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节的特写,既有极其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暗藏着起、承、转、合的节奏设计。绘本中的每一个图画绘画都是经过精心构图所得,并且与简单的文字相呼应。绘本是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阅读的书,并且都能从其中得到不同的启迪。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番茄老师通过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也是在我们初级班的必读书的50本里面滴其中的一本。从结构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详尽赏析。虽特别特别的简短,人物特别少情节也简单,但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并结合绘本百年发展史新的变化,例如结构、文字和图画是怎么来布局等等进行了分析。通过作者画家们不断探索,让我们的图画书变得越来越丰富和有趣,让孩子不自觉的就爱上了阅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通过本次学习,我重点想对绘本的内容和结构组成进行分析。《我爸爸》、《我妈妈》是姐妹篇,分析如下:  1、故事内容描述: 讲父子亲情的书不少,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这样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热爱和崇拜。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像太阳一样。 《我妈妈》这本书里的妈妈和以往布朗书里的妈妈形象很不一样,她不像《动物园》里的妈妈默不作声。不像《朱家故事》里的妈妈愁容满面……而是体形富态、充满爱心、笑口常开。  《我妈妈》和《我爸爸》撰写文字的手法非常相似,两本书都是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爸爸和妈妈。  2、绘本的完整结构包括: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封底。  我们在阅读绘本时,阅读绘本正确的方法是从头到尾阅读,不遗漏任何一个部分。 因为绘本的每一个部分都藏着信息。有些绘本,在阅读时如果漏掉其中某个部分,会导致读不懂绘本。  一、封面(腰封)  封面是一本绘本的外观,上面注有书名、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绘本的封面通常是一幅和内容相关的图画,但是也有的绘本封面和封底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图画,需要把二者联系起来联系起来看。绘本的故事从封面就开始了。  《我爸爸》的封面  二、蝴蝶页(环衬)  环衬是最容易被漏看的,创作者精心设计,图画颜色往往与讲述的故事十分吻合,与正文故事息息相关。前后环衬遥相呼应,有时还会升华主题,甚至说出故事之外的另一个结尾。环衬有时还会起到“幕布”的作用,有时则为故事营造氛围,提供暗示。  《我妈妈》环衬 《我爸爸》环衬 《我妈妈》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爸爸》的姐妹篇,秉承上一本书的风格,塑造了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妈妈形象。《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而《我妈妈》的环衬则是“我妈妈”身上那件缀满五颜六色小花的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  三、扉页  扉页又叫主书名页,就是环衬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图书的书名、著作责任者(作者和译者等)以及出版者的名称。除了上述文字信息,绘本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这些图画的作用可不容小视。  扉页告诉你谁是主人公,除此之外,有些绘本的扉页还会设置一些小小的悬念,还有的扉页,头一次看时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当你读完整个故事回过头来再看时,就会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   《我爸爸》扉页 四、正文  扉页后面就是正文了,是绘本的主体,也是读者最关注的部分,不会忽略。  五、封底  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有时是这样,有时却不是这样。有些绘本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
14#
发表于 2019-3-17 21:24: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901A02Alice-曦
2019年春季初级班第二课
3月10日晚20-00时,番茄老师为2019初级班带来第二课:《绘本的前世今生——绘本百年发展史》,关于什么是图画书、图画书的起源和发展、图画书的结构等等关于图画书的一切秘密进行的详尽讲解,让我们对阅读绘本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受益匪浅。第2次课的作业如下:
1、课前提问及解答
我的提问是绘本与图画书的区别?
        我家的孩子已经长大,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对这些美妙的绘本喜爱的同时也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谢谢番茄老师此次给大家带来这么多关于绘本的知识,让我对所提问题已有所了解。
        番茄老师说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活动。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视觉材料主要包括了有文字和图片、符号等等。阅读素养,包含了五点:第一,是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第二,是能够从各种文章中构建意义。第三,是能够从阅读中学习。第四,可以参与学校及生活中的阅读群体的活动,第五,在阅读中获得乐趣。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这本书中,作者艾登钱伯斯说,如果没有听过故事,我们将很难进入自行阅读的阶段,所以为孩子们读故事是帮助孩子们成为一位真正阅读者的必经过程,绘本是阅读新鲜人进入文学世界的自然的一个渠道。独立的阅读者不光是可以自己看,懂字面滴意思,了解这个文本所表达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自由自我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是我们希望孩子们可以做到的啊,成为一位自主的阅读者,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位独立的阅读者必经阶段,就是从绘本开始。图画书的欣赏是儿童在早期阅读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的资源和手段,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系统而存在的一种儿童文学的形式,那图画书的阅读的价值呢,体现在图和文的结合营造出一个奇妙的故事世界。优秀的图画书保留和反映了本真自然的生命的感觉和一种贴近儿童读者的图画语言,表现了个性化的视觉艺术,以一个从封面到封底的统一的完整的故事的体现的作品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什么是图画书,从狭义来说呢,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图画读物,或者是图画故事,连环画,小人书。同一般带插图的书也不一样,在图画书中呢,图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也承担着叙事、抒情表达等的任务,而一般的故事书中插图只是故事的一个更形象,更直观的一个辅助的一个手段。那从广义来说呢,图画书是一种范畴,它涵盖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包括了没有文字的无字书,也包括了有图画,仅仅作为文字装饰的插图书,以及有一些漫画书也是可以把她并到图画书一起。
我理解的是绘本与图画书的区别在于绘本通常有独立的绘画著者,图画有个人风格,画面即情即景,可单幅成画。而平时看的图画书,即有图有文的书,尽管这些书的画面非常有趣,但是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只是一类具有文字系统功能的图画。书中的话不具备语言功能,不能从图画中让孩子想像更丰富的内容。绘本则好比儿童看的一部电影,它既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节的特写,既有极其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暗藏着起、承、转、合的节奏设计。绘本中的每一个图画绘画都是经过精心构图所得,并且与简单的文字相呼应。绘本是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阅读的书,并且都能从其中得到不同的启迪。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番茄老师通过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也是在我们初级班的必读书的50本里面滴其中的一本。从结构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详尽赏析。虽特别特别的简短,人物特别少情节也简单,但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并结合绘本百年发展史新的变化,例如结构、文字和图画是怎么来布局等等进行了分析。通过作者画家们不断探索,让我们的图画书变得越来越丰富和有趣,让孩子不自觉的就爱上了阅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通过本次学习,我重点想对绘本的内容和结构组成进行分析。《我爸爸》、《我妈妈》是姐妹篇,分析如下:
1、故事内容描述:
讲父子亲情的书不少,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这样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热爱和崇拜。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像太阳一样。
《我妈妈》这本书里的妈妈和以往布朗书里的妈妈形象很不一样,她不像《动物园》里的妈妈默不作声。不像《朱家故事》里的妈妈愁容满面……而是体形富态、充满爱心、笑口常开。

《我妈妈》和《我爸爸》撰写文字的手法非常相似,两本书都是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爸爸和妈妈。

2、绘本的完整结构包括: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封底。

我们在阅读绘本时,阅读绘本正确的方法是从头到尾阅读,不遗漏任何一个部分。
因为绘本的每一个部分都藏着信息。有些绘本,在阅读时如果漏掉其中某个部分,会导致读不懂绘本。

一、封面(腰封)

封面是一本绘本的外观,上面注有书名、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绘本的封面通常是一幅和内容相关的图画,但是也有的绘本封面和封底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图画,需要把二者联系起来联系起来看。绘本的故事从封面就开始了。

《我爸爸》《我妈妈》的封面

图(略)……

二、蝴蝶页(环衬)

环衬是最容易被漏看的,创作者精心设计,图画颜色往往与讲述的故事十分吻合,与正文故事息息相关。前后环衬遥相呼应,有时还会升华主题,甚至说出故事之外的另一个结尾。环衬有时还会起到“幕布”的作用,有时则为故事营造氛围,提供暗示。

《我妈妈》环衬
《我爸爸》环衬
《我妈妈》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爸爸》的姐妹篇,秉承上一本书的风格,塑造了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妈妈形象。《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而《我妈妈》的环衬则是“我妈妈”身上那件缀满五颜六色小花的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

三、扉页

扉页又叫主书名页,就是环衬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图书的书名、著作责任者(作者和译者等)以及出版者的名称。除了上述文字信息,绘本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这些图画的作用可不容小视。

扉页告诉你谁是主人公,除此之外,有些绘本的扉页还会设置一些小小的悬念,还有的扉页,头一次看时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当你读完整个故事回过头来再看时,就会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

《我爸爸》扉页
四、正文

扉页后面就是正文了,是绘本的主体,也是读者最关注的部分,不会忽略。

五、封底

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有时是这样,有时却不是这样。有些绘本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


u_2329116421_179785583&fm_173&s_7B9D678E1953EDCE02.jpeg (70.03 KB, 下载次数: 453)

u_2329116421_179785583&fm_173&s_7B9D678E1953EDCE02.jpeg

u_1680723634_2089205008&fm_173&app_25&f_JPEG.jpeg (34.88 KB, 下载次数: 464)

u_1680723634_2089205008&fm_173&app_25&f_JPEG.jpeg
15#
发表于 2019-3-17 21:25:51 | 只看该作者
201901A17黄子晏
第二课番茄老师《绘本的前世今生--绘本百年发展史》
一、课前提问的解答:
1.什么是绘本?一词来源于日本,又名“图画书”对应英文“Picture Book”。图画书是文章也说话,图画也说话,文章和图画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同一个主题,它还具有书籍所具有的功能。这些功能被充分利用,使它们完美地协奏,在结构中充分运用变化和展开的效果,使主题被丰富、满意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图画书”
2.绘本的起源?19世纪,人类发明了彩色印刷技术,应运而生出现了一位致力于为孩子提供精美彩色插图书籍的出版家爱德蒙•埃文斯(Edmund Evans,1826-1905)他不仅制作了许多插图童书,还培养了三位现在公认为“现代图画书奠基人”插画艺术家:沃尔特•克莱恩(Walter Crane,1845-1915);凯特•格林纳威(Kate Greenaway,1846-1901);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1846-1886)。
二、番茄老师讲到独立阅读:“如果没有听过故事,我们将很难进入自行阅读的阶段”,这正是我一直要坚持陪伴女儿阅读绘本的目的,我希望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通过阅读培养自我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她能够从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获得乐处等良好的阅读素养
    女儿选了本这几天都在看的《逛了一圈》作者:美国/安•乔纳斯(图/文),这是一本黑白相交映的绘本,色调为纯黑纯白,作者用了科技似的视觉空间魔法,引领小朋友进入惊奇的,黑白颠倒旅程双体验;作者再辅以简单的文句告诉小朋友这一路上沿途风景和所见所闻,让孩子在书上就仿佛领略到了一处处不同的风光,安静的田野,忙碌的乡间公路,城市的繁华,暴雨的迷离,让孩子刚刚看过一遍的沿途风景产生了神奇的变化,如果把书倒转过来,另一段旅程又将重新展开;在我与女儿阅读绘本时女儿对这本书产生了及大的阅读兴趣,在与女儿阅读中就能感受到她对图上想象的乐趣,从而拓展了孩子想象思维,通过这本书充分表达了番茄老师课上还讲到的:“绘本是阅读新鲜人进入文学世界最自然的一个渠道,运用语言文字和插画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点评

B 笔记和提问的答案很不错,不过绘本分析内容太少了,遗憾  发表于 2019-3-18 23:45
16#
发表于 2019-3-17 21:27: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901A02 发表于 2019-3-17 21:19
201901A02Alice-曦 2019年春季初级班第二课 3月10日晚20-00时,番茄老师为2019初级班带来第二课:《绘本的 ...

此贴排版已乱,无效,请楼下跟贴为准,谢谢楼主大人!
17#
发表于 2019-3-17 22:06:38 | 只看该作者
A18林丽婷
     感谢番茄老师给我们上了这么精彩的一课,让我对绘本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画书,而是要通过图画加文字去深入了解它所表达的内涵和能给读者带来什么体会!不要因为看书而读,过后没有启示!听完这课感觉现在读绘本附有灵魂和共鸣!
        
1)怎么引领孩子读图文绘本?
   通过番茄老师介绍绘本的发展史,了解到图文绘本的结构框架,图和文之间的配合,更好阐释这本书的内容,从而从简单到深入去了解绘本,甚至更好的给孩子读,从而让孩子爱上阅读!就像老师说的: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活动。在与孩子共读中把阅读当成一种亲子间的互动。
      图画书还是成人和儿童之间的一个汇合点,为亲子对话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平台,并了解熟悉儿童的思维心理,发展自身的观察,想象,思维以及审美的能力。

2)孩子喜欢反复读一本喜欢的书,需转变这种习惯吗?
       阅读素养中讲到要从阅读中获得乐趣,我想孩子对一本书的执着就是最大的乐趣吧,乐此不疲,反复琢磨着!每一次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希望这能成为独立自主阅读的习惯!

解读《爱心树》
1)简介
《爱心树》是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编写的一本轰动世界文坛的经典之作,又名The Giving Tree,译为一颗不断给予的树。讲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大树给予了一个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小男孩,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

2)内容介绍
     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适合所有的年龄。以前不懂得只是一直向父母索取却觉得理所当然,直到现在成为父母的那份默默的付出,所以特别值得向辛劳的爸爸妈妈们推荐。小男孩的角色多么想当年的自己!
  一个男孩儿幸运地遇到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一棵树喜欢上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也很喜欢这棵树,经常到大树下玩,饿了,爬上树摘个苹果吃,累了,在树下打个盹儿。但隨著时光流逝,孩子渐渐长大了,经常对大树进行索取,大树每一次都欣然地答应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男孩。大树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儿一生,为他创造了一生。男孩儿曾因成长而离开,但他在生命的开始与结尾都和大树为伴,为此,大树幸福不已。
      这是一本不分读者群的经典图画书,绘图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文字简洁、明了,略含幽默、讽刺、忧伤的气息,在整体氛围上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

 3)从孩子角度出发
孩子或许会想:妈妈不就像书中的那棵伟大的树吗?而我们不就正像书中那个只索取不回报的小男孩吗?再想想平时,妈妈出于关心唠叨我们几句,我们就发火,难道妈妈不唠叨,不受这个气不可以吗?可以,当然可以,妈妈只是关心我们,我们要懂得珍惜,选择爱妈妈!不让妈妈担心。

4)从父母角度出发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给予”的故事。人们更多的是把树看成为母爱的化身。是啊,如果不是爱,又怎能让树奉献了一切还无怨无悔呢?书中读到最让人潸然泪下的就是那句“树很快乐”树枝被砍光了、树干被砍断了,已经牺牲到了没有什么可牺牲的份儿上的树,依然还是那么一句话。身边多少父母都是如此默默守护,只为给孩子最好的关爱!当看到结尾处那个被唤为男孩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坐在树桩上,“树很快乐”那几个字又一次跳入眼帘时,又有几个人能不感动呢!就是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感动!

  封底上的一段话,恐怕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解读了——“这是一个温馨的故事,略带哀伤的感动,慰藉人们的心灵。
       阅读的理解需要人生体验来支持。我自己就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才更加理解父母对自己的那份爱心,才更加理解“给予”二字的崇高含义。
      只望在与孩子的成长陪伴道路上,不是一路的付出和给予,而是相互的理解,孩子能够懂事,大人能够回归童真,一起成长!
        爱有多深,人生就有多沉!
18#
发表于 2019-3-17 22:21: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901A15漆玲   一、课前问题,什么是绘本?通过番茄老师的课学到很多,绘本就是指图画书,英文名称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目前优秀的绘本多数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不仅绘画精美,而且内涵丰富。绘本阅读使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是不能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来获得的。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使孩子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创造力和想象力无限扩大。二分析绘本《原来妈妈也有起床气》,这是一本情绪控制的亲子绘本,讲的是每天都有起床气的7个孩子,每天都在妈妈的微笑和歌声中被催促着起床吃饭,妈妈还每天给他们的玉米盒贴上了不同的标贴,但孩子们从未看过;直到有一天妈妈也有起床气了,孩子们才发现这一切,他们开始为妈妈做些事,自己早早起床准备早餐,去花园给妈妈采一束鲜花。给妈妈的早餐上贴上很多标贴。还跟妈妈保证,以后不会乖乖的,即使一下子做不好,也会一直努力下去。妈妈开心地笑了,从此大家都开开兴兴的。这是一本打开本绘本,由法国西尔维·德玛丘斯写,比利时埃丝特勒·米恩斯画,梅静翻译。封面都是书中内容,7个顽皮的孩子在玩耍。翻开第一,凌乱的衣物和玩具,可以想象妈妈每天地辛苦,接着妈妈起床后对着歌唱的小鸟微笑,一切似乎都是这么美好;画面切换到7个孩子的房间一切都变了,叹息,抱怨,咕噜等声和妈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后来换成妈妈的起床气,再到孩子们的醒悟,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
19#
发表于 2019-3-17 22:5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01901A08红 于 2019-3-17 23:01 编辑

A08  谢彦红
  一、课前提问是关于大童孩子如何陪他们阅读的问题。番茄老师在课程里讲述了什么是阅读,为什么要陪孩子阅读,绘本和图画书的发展过程、绘本书的结构、图、文和分类等。听完课对阅读绘本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突然发现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学习,应该学习的是大人。不论什么时候孩子都需要榜样的力量,所以我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爱学习的妈妈的榜样。   
二、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最闪亮的星星》是国际大师情商教养绘本馆系列书之一,作者比利时的艾菲.尼森,他是比利时广受欢迎的童书作家,为儿童创作了大量作品,深受小读者喜爱。绘画是荷兰的艾拉·凡·林丁赫里森,曾在格罗宁根的密涅瓦学院学习插画,喜欢绘画和书籍。绘画风格呈现出了多样性。
                       故事讲述了罗宾生活在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妈妈给他生了一个弟弟叫本杰明,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但是弟弟却得了重病去世了,家里每个人都很悲伤。妈妈告诉罗宾弟弟去了星星上,离月亮很近。于是罗宾想要造长长的梯子,造火箭去弟弟哪里,但是大人们告诉他没办法做到。罗宾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老师,老师非常理解他,他们一起画了一幅画,画上写满了罗宾的祝福和心愿,然后把画系在一个红色气球上放飞了它,罗宾希望爸爸妈妈能快乐起来。奇迹终于发生了,妈妈重新焕发出光彩,爸爸也开始吹起来口哨。妈妈还告诉罗宾,他很快就会有个弟弟或者妹妹了。妹妹出生后非常漂亮和健康,罗宾说她一定认识本杰明。罗宾每天晚上都会像月亮说晚安,会朝着最亮的那颗星星送出一个飞吻。他相信一定是月亮读懂了他的心愿,弟弟本杰明也在守护整个家,他的蜡烛一直在壁炉上燃烧着。罗宾一家再次沉浸在幸福之中,直到永远!         
     《最闪亮的星星》绘本是一种适合3-6岁儿童阅读的图画书,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颜色以浅蓝色为主,偏向童真,明亮,干净,透明是智慧的颜色,具有艺术性、文学性、文字与绘画和谐共处等特点,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另外在解读绘本时,挖掘最佳契合点,激发想象创造。
      这是个悲伤但是结局很美故事,它让孩子明白并理解亲人逝去后,该如何面对及如何走出悲伤。有抚慰心灵的积极意义。让我们懂得了爱与被爱的幸福!!




20#
发表于 2019-3-17 22:56:20 | 只看该作者
201901A01 贝壳     
第二课番茄老师《绘本的前世今生--绘本百年发展史》
   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称的“图画读物” “图画故事” “连环画" “小人书",同一般带插图的书也不相同。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就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而一般故事书中的插图只是故事更形象直观的辅助手段.
         《阿婆的空中菜园》赏析  
  这是一本极具中国元素的绘本,封面和封底是一个整图,一位满头白发的阿婆,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双眼笑成弯弯的弧线。她双手环抱,上面尽是黄瓜,西红杮,白菜,辣椒,萝卜,还有开心的小虫子,小老鼠,蚂蚁,七星瓢虫,蝴蝶也来凑热闹,一只顽皮的黑猫更是想伸出爪子想抓住点什么,封底的公鸡站在背篓上欢唱着丰收的喜悦,一块充满着生气盎然的菜园景像出现在眼前,仔细一看标题,原来是《阿婆的空中菜园》
   扉页用简单的线描动感的速写出了整个从播种到丰收的各个劳动场景,翻到书页名,我们看到了绘本故事的场景图,密密的高楼,绿意植物垂直挂着,顶上更是满眼绿色。喔!原来是“阿婆的空中菜园”!
   翻开故事的正文,看见阿婆开窗,出门,下台阶,动作迅速的往画面的右方奔去,让你迫不及待的想追随阿婆的脚步飞快的去到下页,从第一个跨页开始,阿婆就处在一个“动不停”的忙碌状态,每翻一页那个热爱土地,热爱种植的勤劳品质的阿婆让你忍不住要跟着她在园子里转悠,发现各种不一样的菜园生活,在阿婆眼里,不管是西红杮,小白菜,还是鸡,鸭,猫在她眼里都是她的孩子,她都能好好的照顾好它们。
   中间的跨页,图满了起来,茄子,南瓜,西红杮,辣椒都热闹了起来,再翻页,整个菜园的场景图出现在眼前。丰收的喜悦,阿婆想到的是这些菜送到各家各户,左邻右舍,从图中大家笑脸中读到了一份和谐和那一份亲近。阿婆亲手种的蔬菜,也成了召唤儿女回家的法宝,阿婆的厨艺也是孩子们心中最美的味道,还物尽其用的做起了泡菜。看着最后一页阿婆幸福的躺着泡脚的样子。我的心中也充满了幸福感,阿婆就是一个福气满满的老人。
   书中的配文用的是歌谣式押韵的文字,简洁有力,让你不由自主跟着摇头晃脑的念出来。
     这样的阿婆,其实就在你我身边,虽然她很平凡,但是她却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依靠自已的双手劳动,珍惜自已身边的一切,就能真真正正的感受幸福,再将自已拥有的东西分享出去,更能收获更大的幸福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6 11:00 , Processed in 0.08900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