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aya9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 组-2017初级班第五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6-9 14:21: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03 邓玉秀 浩哲妈妈                                         
《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的阅读延伸。
作者:[德]维尔纳.霍尔茨瓦特   
         这是一本关于动物粪便的书。嗯嗯就是便便,书中透过一只倒霉的小鼹鼠,寻找到底是哪个坏蛋“嗯嗯”在他头上的过程式,轻松愉快地让我们了解:原来每一种子动物的排泄物形状都不同,什么样的动物就“大”什么样的“便便”,我们也从书中得到更深一层的认识。而最后小鼹鼠找到那个“嗯嗯”在他头的坏蛋居然是靠专吃大便的苍蝇帮忙。书中透过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带领小朋友认识各种动物的大小例,满足小朋友对屎尿屁的好奇心,帮助孩子健康的认识大小便相关常识,是一个有“味道”的绘本故事。
        儿子一开始听到这本书名,觉得很搞笑,怎么会有这么用便便做书名,一边不停的摇头大叫太恶心啦,一边又不自觉的拿起书先翻看起来。看完书,突然想起我们订的巧虎有一期就是关于便便的,于是我们又把这本《食物变便便》的书翻出来一起重新读了一遍。   
        我们跟着巧虎参观了消化道,先来到胃,看到里面有胃液分解食物;然后到小肠,看到小肠绒毛正在吸取营养成份;最后到大肠,这里有点臭,因为大肠会吸收食物的水分,便便在这里形成。   
        我们认识了消化器官:嘴巴—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知道了我们为什么会放屁?是因为没有消化的食物在体内发酵,而且吃东西的时候又吃进了一些空气,当这些空气排出体外时,就变成了屁。因为有食物消化有味道,所以放出来的屁就变成了臭屁了。   
        还一起分析了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拉出来的便便会不一样呢。 金黄色,像香蕉一样的软软的是正常健康的。拉肚子时的便便是稀稀的甚至有泡沫。水喝少了或者上火便秘了,拉出来的就会粗粗硬硬的,甚至像羊粪球一样一粒粒的。有时便便的颜色也会因为吃了有颜色的食物而发生变化。这时儿子突然兴奋的大声说:“对了,有一次我吃了红色的火龙果,拉出来红色的便便,你们还以为我拉血了呢。”对哦,好像是发生过这种事情。当时,还把我们吓了一跳呢……
         最后我们决定一起用超轻粘土尝试做做各种便便。于是,儿子做了书中狗便便,鸽子便便,兔子便便,马便便还有他自己的便便。这几天,儿子每次拉完臭臭都会叫我去看一眼,先研究一下颜色形状是否正常……

IMG_7743.JPG (160.2 KB, 下载次数: 75)

IMG_7743.JPG

IMG_7746.JPG (145.42 KB, 下载次数: 63)

IMG_7746.JPG

IMG_7747.JPG (153.08 KB, 下载次数: 54)

IMG_7747.JPG

IMG_7749.JPG (68.33 KB, 下载次数: 63)

IMG_7749.JPG

IMG_7750.JPG (97.29 KB, 下载次数: 74)

IMG_7750.JPG

IMG_7748.JPG (130.34 KB, 下载次数: 105)

IMG_7748.JPG
12#
发表于 2017-6-9 14:48:54 | 只看该作者
F21  罗娴  

作业:根据本讲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这次我选了安野光雅的《帽子戏法》作为活动书。

第一步:了解书本内容:在进行活动之前,当然是要先读懂,读透这本书。这里我就直接套用秋雪老师的课前理解四大问了。

1、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本书讲的是,如何通过已知的信息,去推理出未知的信息。
2、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仔细思考,你就会发现线索。
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会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对哪里感兴趣?
有可能会觉得推理过程有点难,而不愿意进行思考。
4、孩子听过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会想尝试自己完成推理过程。
5、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来表达或者尝试?
用实物演示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尝试或理解。

第二步:制作活动方案:如果只是通过语言来表述,孩子的立体思维没那么强,会被不同的角色弄晕方向,所以不妨用实物演示,以“猜猜猜”的游戏方式玩一玩。游戏只需要三个角色,以及五顶帽子。

第三步:制作道具:幅子相对简单,用纸张就可以折出对应的帽子。至于角色,因为家中只有我和小家伙,我们就选了玩偶作为玩伴。


第四步:活动开始。小朋友作为影子,两个玩偶分别扮演另外两个角色。刚开始只有两个角色、三顶帽子时,小朋友很容易理解,反应快速。后来扩至三个角色、五顶帽子时,推理的步骤增多,小朋友就要花多点时间进行思考。玩得多了,孩子的推理的速度也就加快了。


13#
发表于 2017-6-9 23:07: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20周娟第五课作业
宝贝最近一直都喜欢新买的《brown  bear  brown what do you see》
这本书主要讲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认识小动物。书中利用一问一答的重复句式引出不同的动物以及老师和孩子们。图片则是经典的拼凑画,一开页一种动物,不同颜色展现,简单明了,非常适合小宝宝的早教。
宝贝喜欢听家长读这种重复句式,为了更好引导孩子,我们还会问宝宝小熊的眼睛在哪里,青蛙的嘴巴在哪里,猫猫的胡须在哪里等等,宝宝也会下意识的用手指给我们看,即使弄错了我们也高兴,因为这是孩子和家长互动的一个好的开始,最起码我们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愿意和我们一起进行这样的互动。
鉴于宝贝小,活动设计很简单,利用家中的玩偶,和宝贝进行问答互动。
参与的小伙伴有小熊熊,小狮子,小猴子,小鸭子和小狗狗,还有妈妈和爸爸。由妈妈开始问宝宝小猴子在哪里,再由爸爸模仿小猴子问妈妈小鸭子在哪里,依次类推。过程中宝贝拿到自己认识的玩偶会开心的笑,看看摸摸摇摇咬咬,我们拿到玩偶也会亲一亲或者逗一逗宝宝。虽然简单,但是也很开心。中间宝贝也有注意力都在自己手中玩偶的情况,我们也会让宝贝多一点时间,慢慢引导宝贝继续玩。我想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孩子开心,看到家长们拿着小动物玩偶时候的各种表情语言模仿估计真的太搞笑了。类似这样简单的互动可以随时进行,简单方便操作,宝贝也开心。在宝贝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会继续学习探索,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方式来陪伴宝贝。

IMG_2455.JPG (69.34 KB, 下载次数: 63)

IMG_2455.JPG
14#
发表于 2017-6-9 23:17:09 | 只看该作者
H17何海丽 第五次作业

延伸要素:
这本书讲了什么?
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孩子听了故事觉得那里不懂或那里感兴趣
孩子听过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表达或者尝试?

《乌鸦面包店》这本书讲了在泉水森林的“乌鸦面包店”里,四个健康可爱的乌鸦宝宝出生了。为了照顾小乌鸦们,乌鸦爸爸和乌鸦妈妈常常忙得照顾不上店里的生意,因此店里生意渐渐变差,家里也越来越穷。不过,随着小乌鸦们的健康地长大,他们一家齐心协力,让家里的生意变得更红火。
  我个人觉得作者可能想表达很多现实存在的家庭状况,很多家庭确实因为添了宝宝,需要带宝宝而手忙脚乱,从而影响工作,导致家庭经济水平下降。很多父母因此而变得脾气暴躁,家庭气氛变得紧张。而书中乌鸦爸爸和乌鸦妈妈的乐观、以及之后一家人齐心,共度难关的精神让人有些震撼。作者是否是想把这种精神传达给我们的父母,而孩子阅读这本绘本呢,更关注的是后面一家人做的面包种类及后面的闹剧。
  孩子听这个故事对面包的花样比较感兴趣。

第一步:首先和孩子一起就着“读就好”的原则,和孩子一起看绘本。

第二步:用超轻粘土和孩子一起做各种各样的面包,做好后,在和孩子一起玩卖面包的游戏。
15#
发表于 2017-6-9 23:17:34 | 只看该作者
H11郭倩-台风麻麻
第五课 亲子阅读玩起来
作业: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我的宝宝10个月零9天了,平时我们最常翻的书就是《鹅妈妈童谣》,中文版英文版换着来,重复的频率比较大,现在小台风一听到一些熟悉的歌谣就开心的笑起来。这周我选取了其中一首《小蜘蛛》(Itsy Bitsy spider)来陪孩子一起“玩儿”。
Itsy Bitsy spider
The Itsy Bitsy spider
一只小蜘蛛呀,
went up the waterspout
爬到水管上了
Down came the rain
哗啦大雨下呀,
and washed the spider out
蜘蛛冲出来了
Out came the sun
太阳露出脸那,
and dried up all the rain
雨水全晒干那
And the Itsy Bitsy spider
这只小蜘蛛呀,
went up the spout again!
重新上水管啦

这首童谣是为手指操创作的,讲了一只勇往直前的小蜘蛛不停的爬呀爬爬山水管的故事,特别适合大人和孩子一起用手指模仿蜘蛛爬行,边唱歌边做手指操,不仅好玩还能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性、协调性。
通常我会边唱边做手指操给小台风看,先用左手的大拇指尖碰右手的中指尖,然后再用右手大拇指尖碰左手的中指尖,双手交替,从中指到拇指,模仿蜘蛛走路的样子……
看着妈妈的手指像在跳舞一样,宝宝就会非常开心的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指一起摇来摇去,似乎在模仿妈妈的动作。随后我就把认知读物上面的蜘蛛图片找出来让他看一看、摸一摸,告诉他这就是蜘蛛的样子;有时用自己的身体扮演蜘蛛,四肢是蜘蛛的四条腿,在地上边爬边唱;用很高很尖的声音演唱,扮演小小的蜘蛛;用很低很醇厚的声音演唱,扮演大大的胖胖的蜘蛛;甚至和孩子爸爸一起扮成蜘蛛比赛谁爬得快……宝宝看着这欢乐的一切,似懂非懂,但脸上的笑容是藏不住的,这些表演一定给他带去了无限乐趣。
接下来就主要是麻麻的功课了,因为宝宝还小,现阶段我们的阅读目标就是给宝宝带去快乐,其他的则是麻麻自己在努力提高“玩转”绘本的知识和能力了。针对这首《小蜘蛛》,我翻开法布尔的《昆虫记》,把第三卷关于蜘蛛的讲解和描述全部细读了一遍,了解了“蜘蛛的迁徙”、“蟹蛛的世界”、“我的邻居圆网蛛”、“蛛网的几何学”,蜘蛛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它们与生俱来的超强织网能力简直就是完美的设计师,融汇了力学、美学、几何学等等的学科知识。我多想把这些都讲给小台风,带他走进蜘蛛的奇异世界,宝贝快快长大吧,我们一起去探索美妙的未知!




微信图片_20170610000220.jpg (62.87 KB, 下载次数: 54)

微信图片_20170610000220.jpg

微信图片_20170610001703.jpg (35.26 KB, 下载次数: 54)

微信图片_20170610001703.jpg

微信图片_20170610004214.jpg (293.5 KB, 下载次数: 59)

微信图片_20170610004214.jpg

微信图片_20170610004223.jpg (187.83 KB, 下载次数: 56)

微信图片_20170610004223.jpg
16#
发表于 2017-6-9 23:20:23 | 只看该作者
H27裘雪姣
三叶草故事家族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7初级班5月27日 20:00-21:00
第五讲“亲子阅读玩起来”
主讲老师:秋雪
作业: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要求:
1、详细记录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图文并茂。
2、论坛小组内作业贴回复,不少于400字。
3、作业截止时间6月9日23:59.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在没有听到秋雪老师讲课之前我的绘本阅读延伸比较随意,毫无思路。听课之后我知道怎样做阅读延伸活动。阅读延伸设计要遵循以下五点要素:
(在我们读完一本绘本后,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本书讲了什么?
2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会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是对哪里最感兴趣?
4孩子听过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5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孩子来表达或者尝试?
我今天主要以《不学写字有坏处》为例来谈谈我的阅读延伸。
《不学写字有坏处》由台湾儿童作家方素珍著,由画家江书婷绘图,历经两年半时间,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调整才得以完书。
1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不爱写字的小女孩小珍珠看到小虫因为不会写字,而表错情会错意,即使她讨厌写字,最后还是乖乖地回去写作业。
2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如果孩子把写字当成压力,学习就会变得不快乐,不如先让孩子乐意亲近书本,自然而然的认字。。。。。。告诉孩子写字很重要。
3孩子第一次听这个故事大约是一年级,被书中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对于虫子们会错意,她也是笑得很开心。
4孩子听后,知道写字的重要性。其实这也是我选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女儿是很爱看课外书的,就是不爱写字,写作业,我想通过让孩子看书中虫子不会写字会带来什么后果,来让孩子认真学写字。
5今天又和孩子重读一遍此书。孩子有个重大发现,发现小珍珠是女孩,我问她是怎么发现的?她说:“以前以为小珍珠是男孩,今天发现‘她’才知道是女孩。
至于玩转绘本,我们是经常会做手工,如粘土、剪纸、折纸、画画……
今天我们同样做了粘土-毛毛虫小姐、小珍珠、切叶蚁、
这是部分照片,头一次传,顺序有点乱。我们做完粘土人物后,就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任何学习都要有学习动机、乐趣、成就感和鼓励。所以身教是最重要的。
18#
发表于 2017-6-10 00:02:41 | 只看该作者
H22 龚杭
第五讲主题:亲子阅读玩起来
作业: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曾经看到过各种关于玩绘本的帖子,但实际操作并不是太理想。听了老师的课,我了解到一个以前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延伸阅读的意义: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书的内容。
先说一个失败的例子,曾经玩过比较有名的那本《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就是打印出卡片,让孩子跟着音频排序。但这本书对她来说已经简单了,所以玩了两次就没兴趣了。很多玩绘本的帖子里看似列举了很多玩法,其实更多的是让孩子记住单词,例如拼图、涂色什么的,和书本身的内容联系并不紧密,这样算不上是好的延伸。
在读《牛津阅读树》的时候,为了帮助孩子记住书中的人物,我根据书的内容做了小道具,孩子果然很感兴趣,并且很快就记住了书中的五个人和一条狗的名字,并且能把他们区分开来。而在阅读故事的时候,她甚至自发的用人物进行分角色表演。

在表演了牛津树以后,她对分角色表演越来越感兴趣,我们又玩起了《小猪和小象》。虽然道具非常简单,就是随便拿的玩偶,但孩子非常开心,一遍又一遍的要求我和她一起饰演不同的角色。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中,她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比如小猪和小象各自的想法与感受是什么,小猪和小象之前纯洁美好的友谊是怎样的。

今后,我会根据书中的内容,和她一起延伸更多生动有趣的内容。



19#
发表于 2017-6-10 00:12:44 | 只看该作者
H14 梁朝霞 烁涵妈

书名 《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撒哈拉沙漠求生记》


这本书非常的生动有趣,里面配了很多精美的漫画,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孩子几乎是一口气把它阅读完了,然后意犹未尽的和我讲述里面的故事。从沙漠中的骆驼谈到金字塔,再从金字塔到仙人掌,再到滚滚黄沙。。。

看到他的兴致那么的高,于是和孩子一起共同阅读这本书,猎奇沙漠的神奇世界。看一看沙漠里千奇百态的动植物和变化多端的气候,摸一摸仔细观察沙漠里形态各异的石头,探讨学习沙漠生物的特点.


通过秋雪老师的讲课,让我想到不仅可以和孩子 一起阅读,还能把阅读玩起来 。

阅读完以后我们还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沙漠生态景观,把孩子眼里的沙漠都用橡皮泥和小玩具摆起来,让他身临其景



还和孩子一起画下了沙漠中的各种事物






最后还让他穿上阿拉伯服饰感受异域风情,想象一下在这看似贫瘠的土地上是如何建立起了千年的历史文化,现代社会的人们又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6 13:49 , Processed in 0.11153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