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eyretree20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二期#第十六周(更新)作业帖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1-22 19:53: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甲老师《书语者》培训笔记
阿甲老师这次讲解的主题是在家和学校里共同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潜能,当然是结合《书语者》这本书来讲的。


安谙大大小小的调查了一下我们有多少人看过《书语者》这本书,举手的童鞋还不少呢,赞赞赞。

一开始阿甲老师就拿出了他讲故事的本领,从2006年他们开始实践《书语者》的经验开始谈起,谈到书中的“检视壁纸”,阿甲说这本书不是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而是告诉我们要去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去这么做!个人觉得这个总结的太好了,这绝对是对《书语者》的肯定啊。

接着阿甲老师先热心的回答了一位已经看完书同学提的几个问题。
第一问题是关于学校课程已经比较多的情况下,那么语文(阅读)的学习时间多久比较合适呢?(只记录下问题大概哈)
阿甲老师肯定这是一个好问题,他提出一点:现在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把语文和阅读对立起来,总会想着“课程那么多,哪有时间做阅读”。而实际其实我们的课程也是阅读的一部分。我们在课堂上是教阅读,而不是教教材,更不是为了考试。
阿甲老师在这里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位爱读很多书的小孩,他因为看很多书,已经认识很多老师课堂还没有教的字。老师有一次布置一篇作文,因为孩子们小,老师提醒孩子们写作文如果碰到他还没有教的字可以用拼音替代。结果刚那个看了很多书的小孩写了1500字的文章,然后里面有90%都是拼音。老师很辛苦看完,觉得孩子写的很好,他知道很多字孩子会写,但还是用了拼音,就问孩子为什么用拼音没有直接写汉字。结果孩子说因为那些字老师没教过(是他自己会的,老师课堂上没教过)。
这个例子多少有点讽刺我们的教育,孩子们到底要学什么,到底要怎么教,值得思考。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书籍文类的问题,是书中中外分类不一样的问题。阿甲简单介绍,并建议我们杂食,多看各类书籍。
第三个问题是有关于在阅读中字词习得的建议。阿甲老师说米勒(书语者作者)建议大量阅读,在阅读中习得。老师以实际案例作说明,如有一个“北京”主题的单元,孩子们教材中都是比较久远的文章,比如“2008,我们申奥成功了”这种现在孩子看了没有共鸣的文章,其实完全可以换成阅读其他诸如《中轴线上的北京》,《跟着姥姥去遛弯》,《北京的春节》等很好很有意思的文章,看的时候不用确保每个字都会写,能朗读就好,先享受书的内容,看着看着孩子自然就会了。老师这里也指出这其实又回到我们到底是教阅读还是教教材的问题。

接下来,阿家老师继续《书语者》这本书的讲解,这是老师的纲要。

跟着这个纲要老师一一展开。

理念
阿甲老师问:“如果一本书,你觉得很好,孩子们不喜欢怎么办?”
阿甲说我们要走一个“读者”的态度,读者就有不喜欢的权利,一本书不管别人说他有多好,一个读者就有说“我不喜欢这本书”的权利。
老师在这里还提出了他自己曾经有的一个疑惑,大家都在说阅读很重要,但是却重要到每一个小破事都可以占用阅读时间。今天我们要大扫除了,阅读课先停一下…诸如此类。相信我们很多家长老师也会有过如此的愤怒与无助。对于学校阅读有没有时间这件事,不是不可为,而是是否为之。
老师也结合分享了一些《书语者》以及他平时经验中觉得还不错的增加学校阅读时间的方法:
  ● 准备“紧急用书”,老师有事转身离开时孩子看会。
  ● 课前五分钟先讲个绘本故事,即可以让孩子们阅读,又可以维护秩序,听到故事孩子们自然就安静下来了。
  ● 调整上课时间,下午第一堂课孩子们都很困,校长直接压缩每节课时间,然后下午开课前先来15分钟时间讲绘本故事

期望
有期望有责任,帮助孩子指定一个阅读的计划,从而去完成计划。
老师这里也提到“规则”的问题,在规则下才是更大的自由。避免“有警察有交规,无警察无交规”的无约束,所以给孩子适当的期望,是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

读者
READ ARE MADE. 读者是被打造的。
不管我们是家长,是老师,还是阅读推广人,首先要确认你自己是否是一个读者,你要做的是把你内心的读者传递给孩子。

反思,检视壁纸
很多东西大家都在做,好像很好,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真的适合我吗?

展望:培养终身读者

阿甲老师最后又给我们介绍了米勒老师的一些故事,个人感觉阿甲老师真的很有研究精神。他肯定米勒是一个有常识的老师。当她作为老师,在用常规教师的做法去教学碰到问题时,米勒没有选择“大家都这么做”的坚持,而是开始作为一个有常识的人的探索,从而从一个新手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


讲完书,现实中碰到问题怎么办?

阿甲老师的建议

最后的最后,来张阿甲老师的图片结尾。

(不晓得贴图是否成功)

image.jpeg (40.41 KB, 下载次数: 275)

image.jpeg

image.jpeg (41.71 KB, 下载次数: 336)

image.jpeg

image.jpeg (58.55 KB, 下载次数: 288)

image.jpeg
12#
发表于 2017-1-22 19:54: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贴图不成功啊,不能贴到我想要的位置
13#
发表于 2017-1-22 21:43:35 | 只看该作者

发现经常出去也会看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印象中赚贫困一直是物质上的帮助,不过前几天却跟了整整一天的辅助困境学生的活动。那些小孩一开始都是拘谨的,不愿意多说话,然而,在社工的帮助下,他们都变得活泼开朗了起来,与此同时和自己的团队里的队友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讲课的社工是来自社工专业大四的学生,用了她所学到的一套专业的抗挫能力训练带着孩子们玩了一整天。第一次听说社工专业的学生,也第一次亲眼见证了抗挫能力训练。用一套系统的游戏方法带动孩子的团队意识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冷漠,拘谨的呆在属于自己的小圈子里,不怎么愿意和周围人说话。他们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或者是家境非常困难的学生,有着深深的自卑感。然而,在社工老师的引导下,他们渐渐地融入了集体生活之中,在抗挫训练中,他们越来越感觉到了集体的安全感,渐渐地内心深处有了依托。到了后来,孩子们都不愿意走了,看到孩子们开心自由自在的玩耍,突然发现这些孩子多么需要精神的引导。他们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在述说新年计划的时候,好多都打算下学期已久保存年级前三名。然而,他们的内心深处确实脆弱的,缺乏父母和家人的关注,担负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为了深入了解,我也混进了社工中,协助社工服务,当清扫会场等简单的工作的时候,也经常有孩子主动提出帮忙打扫。而且他们没等我答应就做了,手脚麻利。多么朴实的一群孩子呀!

这段时间,活动太多,都很少能坐下来精心打字。故事就是这样,正在构思,还没有想好从哪一方面着手表现比较好。是孩子们的改变,还是精神扶贫,还是抗挫能力训练?不过我想,还是从小一点的地方入手会比较好一些。
往往是这样,如果不实践很容易眼高手低,当第一次拿到独自要完成的任务,突然感觉自己菜了,竟然真的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真是三天不练手生,已经N年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了,真的快要变成领导调侃时候所说的,连总结都快要不会写的地步了?
算了,还是咬咬牙吃试着做吧。然而过年了,还有其他活动,基本上接下来的大半个星期是废的,因为被排满了。有空试一试,或许就像写作群一样,多连必究越来越好了。记得有一位朋友好像是为了写文案所以来的,好吧,希望努力不要白费,先想办法把这个做出来再说。

不好意思,最近忙晕了,一直都在外面没有静静地坐下来读书,写东西,不是这边跑就是那边跑,加班很晚,带孩子的时间了了,一切忙完回家倒下来就睡了,然后早起,第二天继续做各种杂活~
发现部门的人都各种加班,哎~~有点忙晕了,结果把作业写在过年的帖子里了。幸亏看到群里发的才知道原来应该写在这儿。感觉脑子明显不够用了。。。。。。
14#
发表于 2017-1-22 23:48: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02Vienna 回老家了,家里早晚很冷,大娃发烧了,我感冒也严重了,晚上咳嗽难受,鼻炎也犯了,右手指干燥开裂,想哭呀。还是喜欢深圳的气候,暖和。在家最开心的事就是与爸妈聊聊家常,看着俩小宝贝玩耍嬉戏,还有老妈做的美食。我想明年过年可否家人一起去旅行,但只能想想了,明年轮到去安徽陪老公家人过年。哎,不想那么多了,感冒快走开,身体变棒棒!

点评

快快好起来吧  发表于 2017-1-23 16:25
15#
发表于 2017-1-22 23:56: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童言记 某日,凑足三小女娃上班,闹矣。 小娃们屡发趣言,谨以此文记之。 一娃不爱穿鞋,屡脱之,其母发现,曰:我儿,鞋何在?娃曰,在桌下。其母怒:在那何干?开会?娃曰:然也,此谓之,鞋会。 一娃脾胃虚,其母为其做小儿推拿,两俩娃围观且模仿,且美其名曰,吾等小儿推拿科是也。 一娃喜毛绒玩具,乃携一毛绒兔,名曰艾尔斯,问其何意,乃曰:艾谓之吾爱此兔,尔谓之其有长耳,斯谓之耳有长毛,然也。
16#
发表于 2017-1-22 23:56: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童言记
某日,凑足三小女娃上班,闹矣。
小娃们屡发趣言,谨以此文记之。
一娃不爱穿鞋,屡脱之,其母发现,曰:我儿,鞋何在?娃曰,在桌下。其母怒:在那何干?开会?娃曰:然也,此谓之,鞋会。
一娃脾胃虚,其母为其做小儿推拿,两俩娃围观且模仿,且美其名曰,吾等小儿推拿科是也。
一娃喜毛绒玩具,乃携一毛绒兔,名曰艾尔斯,问其何意,乃曰:艾谓之吾爱此兔,尔谓之其有长耳,斯谓之耳有长毛,然也。
17#
发表于 2017-1-22 23:56: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童言记
某日,凑足三小女娃上班,闹矣。
小娃们屡发趣言,谨以此文记之。
一娃不爱穿鞋,屡脱之,其母发现,曰:我儿,鞋何在?娃曰,在桌下。其母怒:在那何干?开会?娃曰:然也,此谓之,鞋会。
一娃脾胃虚,其母为其做小儿推拿,两俩娃围观且模仿,且美其名曰,吾等小儿推拿科是也。
一娃喜毛绒玩具,乃携一毛绒兔,名曰艾尔斯,问其何意,乃曰:艾谓之吾爱此兔,尔谓之其有长耳,斯谓之耳有长毛,然也。
18#
发表于 2017-1-23 00:08:51 | 只看该作者
论生活的几种追求


今天带孩子回娘家拜年,因为农历年要回孩子爷爷家里过,所以提前给外婆家里拜年。期间,来到姐姐和姐夫租下的农场(养鱼养鸡养鸭养鹅种菜)玩,看着那一池碧绿的池塘水,水上木筏给孩子在水上戏水,池塘里自由自在游泳啄食青草的大鹅,还有岸边被孩子追得四处逃串的走地鸡,还有那正在喷洒水的一片一片的青草,仿佛就是一个农夫,让我们过着喧嚣世界外的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当时是不是看到不一样的景色但是有着我一样的感受发出来的感叹?

这是老公的理想田园生活,他一直想着退休就过这样的日子,而比我长2岁的姐姐,姐夫,早就可以做到了。要说姐姐和姐夫大富大贵,也算不上,姐姐是我们镇重点初中语文老师,姐夫就是打理他投资的牙科诊所和几栋出租屋过日,也确实不算什么富有,只是生活该慢下来,自己身体健康,生活有意思就行了。知足常乐。

一看我和老公,一直奔波在最快节奏的香港和深圳,也不知道是为了啥而忙忙碌碌,一年到头都是在路上,学习进修增值自己,见客户谈生意成交,管理下属让他们更好地为公司服务……等等,每天没玩没了,脾气和性情也随着琐事变得烦躁不安。这个时候,如果孩子闹腾了,那孩子就铁定遭殃了。我们一直说,那么努力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但是最后,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很少,我们给孩子的脾气却很多很多。老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是到头来,这是孩子想要的吗?这仅仅是为了孩子吗?

生活易还是不易,就看自己的选择。一向正能量的我,今天多了很多的感慨。







19#
发表于 2017-1-23 00:18: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昨个腊月廿三,一家四口在昆明与我母亲一起过了小年,席间聊起了老家每逢过年前必吃的一道特色美食——米羹。 父亲与母亲祖籍都在浙江淳安县章家村。1969年,为建新安江水库,全村人响应国家号召,各户举家迁移至全国各个安置地,我的父母跟随着祖辈来到了江西省的一个偏远小乡村安了家,这个村成了浙江移民村。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浙江人的智慧与勤劳,还带来了浙江的各色美食,米羹就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它的背后还有个传说。 据说有一年狮城干旱成灾,四处闹饥荒,百姓无米下锅。一位秀才想出一个办法,将每家每户米缸底剩下的米统一收集起来,混着水,用石磨磨成米浆,有的百姓家中还有点干菜,舍不得扔掉,于是加上干菜,加水一锅煮熟,做了个“大杂烩”。等煮熟了,打开锅子,顿时阵阵香味扑鼻。秀才用勺子舀了一瓢,偿了一口,不禁啧啧称赞:“好味道!”大家于是都争着你一勺,我一瓢地吃起这个“大杂烩”。   直到现在,淳安县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风俗,无论谁家做了米羹都会挨家挨户邀请过去,让他们自带碗筷来品尝一番。过年过节的时候,更是家家户户做上米羹,并以米羹待客。而我们村逢年过节做米羹的习俗也一直保存至今!
20#
发表于 2017-1-23 00:18: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昨个腊月廿三,一家四口在昆明与我母亲一起过了小年,席间聊起了老家每逢过年前必吃的一道特色美食——米羹。 父亲与母亲祖籍都在浙江淳安县章家村。1969年,为建新安江水库,全村人响应国家号召,各户举家迁移至全国各个安置地,我的父母跟随着祖辈来到了江西省的一个偏远小乡村安了家,这个村成了浙江移民村。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浙江人的智慧与勤劳,还带来了浙江的各色美食,米羹就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它的背后还有个传说。 据说有一年狮城干旱成灾,四处闹饥荒,百姓无米下锅。一位秀才想出一个办法,将每家每户米缸底剩下的米统一收集起来,混着水,用石磨磨成米浆,有的百姓家中还有点干菜,舍不得扔掉,于是加上干菜,加水一锅煮熟,做了个“大杂烩”。等煮熟了,打开锅子,顿时阵阵香味扑鼻。秀才用勺子舀了一瓢,偿了一口,不禁啧啧称赞:“好味道!”大家于是都争着你一勺,我一瓢地吃起这个“大杂烩”。   直到现在,淳安县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风俗,无论谁家做了米羹都会挨家挨户邀请过去,让他们自带碗筷来品尝一番。过年过节的时候,更是家家户户做上米羹,并以米羹待客。而我们村逢年过节做米羹的习俗也一直保存至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9-30 06:05 , Processed in 0.070873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