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皮皮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一期第二轮第三周】我为什么而坚持?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6-11-16 23:56:32 | 只看该作者
11月16日 你仪式感了吗?

今天去以前的公司办交接,同事说了一些感谢的话,感觉像追悼会上的盖棺陈词,不由笑了,本不要这么客气的。又提到办完交接后,找个大家都在的机会一起聚个饭。本来公司离家好远吃完饭回家好晚了想拒绝的,转念一想,聚一下也好,相当于完成一个仪式。
接下来, 借着这个机会,我就从这个6年多的角色地里正式退出了,于我,是一个旧的结束;另一个同事,即将正式开始这一个新的角色,于她,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有了新的定位,她不再依赖于我,我不再牵挂于她,彼此独立又远远支持,也挺好的。

生活里也有好多这样的仪式,
家人生日了,买个蛋糕买点鲜花,庆祝一下,祝福过往!
开始一项运动了,买件喜欢的衣服鞋子,鼓励一下自己,要加油哦!
达成一项小目标,给自己准备点好吃的或者买点小礼物,犒劳一下自己,感谢自己的努力!
......

把一件简单的事变得不一样,变得有意思。
把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味起来,年老的时候也多点回忆。
你仪式感了吗?
12#
发表于 2016-11-20 06:49: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04   好人好梦
13#
发表于 2016-11-20 07:04: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zixiao791025 发表于 2016-11-20 06:49
04   好人好梦

04   好人好梦
       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生活除了诗,还有远方。
    一直在不停息地奔走在学习培训的道路上,专业的、非专业的;网上的、面授的;公益的、收费的;公费的、自费的;有用的、无用的;有点饥不择食、来者不拒。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折腾自己,折磨自己,摧残自己,走到今天,我突然脑洞大开,有些明朗了,原来我只是希望遇见更好的自己,希望拥有自己的玫瑰园!
  
14#
发表于 2016-11-20 20:32:37 | 只看该作者
【3°布鲁因蓝】被逼与装逼


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年,每一天都向我展示崭新的一面,让半老徐娘的我应接不暇。
某天,问我:妈,家里有没有《查令街十字街84号》?
有,要看吗?
要。等我看了再借给同学。
啧啧,以前你可不看这种书。
嘿,这可是装逼利器!
拿书来装逼,我也是醉了。于是告诉他,还有很多可以在同龄人面前“装逼”的书,比如《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比如《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比如卡尔维诺,博尔赫斯……
然后少年悠悠地说:妈,我都是被逼的……
我大吃一惊,被逼得如此心甘情愿也是青春期特有的么?
从小,大人就教导我们,凡是用“被”字的句子大抵都是被动句,比如“大哥,我被打了”,“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我被老师罚抄作业了”,被字句在我心中可不是好句子,尤其是当“被”与“逼”相遇,至少意味着非主动,不情愿,甚至是反感。
可是“被装逼”是这么快乐。
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少年一进了家门就往书房里冲,自动自觉坐在钢琴前练琴?
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少年学会了淘宝,自己给自己挑衣服鞋子?
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少年开始偷用妈妈的丝塔芙洁面乳,企图扼杀脸上偶尔冒出的痘痘?
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少年在手机上下载的音乐你完全听不懂是哪国语言?
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少年喜欢上了双截棍,有事没事甩两下?
原来都是“逼格”惹的祸啊!
15#
发表于 2016-11-20 20:49:47 | 只看该作者
一曲欢乐地城市人际悲歌
《小丑的烦恼》观后感

喜欢玛雅,是从2014年《小屁孩的烦恼》开始的。
那是一部层次非常丰富的戏,孩子们在台下笑的前仰后合,妈妈们却在旁边默默的流泪。从那时起我对一部优秀儿童剧的评价标准就又多了一重,儿童剧不仅仅是儿戏,不仅仅是热热闹闹,能否让不同的人GET到不同的点,才更能彰显剧目本身的功力。
《小丑的烦恼》是《小屁孩的烦恼》的姊妹篇,和小屁孩一样,这是一部让孩子从头笑到尾的戏,但其文化意涵,却更加深沉而悲怆了。小丑,在现时的彼岸欧洲,实在不是什么好词,好在中国的文化中小丑形象并未受到什么冲击,对大家的观感也无丝毫的影响。
但是小丑文化,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可谓意义深远。
摇滚音乐家大卫宝儿说,我是小丑,我是所有人。法国艺术家伯纳·布菲早年以画小丑成名。小丑这个主题,简直是现代艺术家必修课。塞尚、毕加索,都塑造过经典的小丑形象。

《蝙蝠侠》自问世以来,小丑被称为“美漫中最具魅力的超级反派”。而小丑这种文化中的强势地位在中国也不遑多让,戏曲行当中,曾有“无丑不成戏” 的说法,不但在中国戏曲中是起源最早的一行,演员进了後台,也要丑角先行, 丑未开面,其他演员都不准动。就连唐明皇当年创设梨园时,每有演出,都亲自扮演丑角,所以丑行的特权特别多。
说这些,其实是说,因为小丑这个角色本身附着了太多的文化意义,又具有超强的搞笑爆点,实在是一个高明的角色定位。

舞台布置好,是一个由彩色箱子围合成的圆。由于舞台不够宽,箱子们围成了个椭圆,但这又如何呢,舞台上的世界和现实一样是不完美的。
黄色的小丑出场了,这个带有偏执意义的颜色,确实像极了吹毛求疵的处女座。很显然,他是这片领地的统治者,或者说,是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他兢兢业业的摆布着那些箱子,小心谨慎的维护着它们之间微妙的差距。
蓝色的小丑,则是一个规则与秩序的破坏者。她就像来自蓝色文明的挑战者,不断的探索着黄色小丑的底限。她把所有的箱子都搞乱了,不仅挪动了位置,甚至还高高地摞起来。她嘻嘻哈哈,在追逐间随手拉拉扯扯,一切都乱了。
黄色小丑被迫改变了原有的格局,试着按颜色归类,再实打实的摞起来。可是在蓝色小丑不断的干扰下,新秩序拉锯,世界逐渐由大一统分成了两个阵营。
这种僵持混乱的局面中,粉色小丑出现了。他的出场是背对观众的,怯生生,慢吞吞,有点不情愿的,投身入这个充满了力量角逐风雷激荡的新世界。
粉色小丑手里抱着一个精致的小箱子,它有六种颜色。而其他的那些巨无霸箱子们,都只有一个鲜艳而霸气的纯色。相对于这些庞大、固执、无可变通的大号同类,这个六色的小箱子就像一颗开有七窍的玲珑心,鲜活,敏感,美妙,容易受伤。
他是有渴望的,粉色小丑悄悄打量着周遭,小心地调整着手里的箱子,谨慎地放在颜色匹配的大箱子上面。然而这种讨好是不被接受的。黄色小丑的大吼,蓝色小丑的怒喝,让他在这个世界里不断被驱逐,屡屡碰壁,流离失所。
这当然是不舒服的,他们也尝试着改变。建高塔,搭机器人,三个人的关系逐渐开始了微妙的合作,或者说,三人一度成为了共同的利益相关者。
接着,箱子机器人生了一个箱子宝宝,接着,又生了一个。黄色小丑和蓝色小丑,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
他们如痴如醉地怀抱着各自纯色的小箱子,不再看粉色小丑一眼。他们亲吻着怀里的小箱子,温柔地轻轻拍着,一脸的幸福感,让粉色的小丑羡慕极了。
他想,不如我也生出来吧。
他真的做了。
他放下手里时刻不离的六色小箱子,仿佛毅然决然,放弃了所有。
他趴在地上,把自己挤进箱子机器人,一点一点,挣扎着,和那些纯色小箱一样,把自己艰难地生了出来。
然而,对他来说挫骨扬灰似的重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黄色和蓝色小丑都怀抱着自己最爱的小箱沉醉着,粉色小丑所做的这艰难地一切,他们根本没看见,而且,也毫不关心。
精疲力竭地粉色小丑颓坐在机器人脚下,在箱子与箱子构建的狭窄角落,他抱着膝盖,眼神穿过报告厅拥挤的观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的头,靠在机器箱子妈妈的怀抱里,仿佛找到了一个依靠。他的面容,终于舒展了。甚至,还带着微微地笑意。
然而,一场世界大战才刚刚开始。
黄色小丑和蓝色小丑为了安顿好自己的宝宝,开始构建自己的家园,箱子的争夺战立刻硝烟四起。
战火很快蔓延到了粉色小丑的家。
咚——的一声,六色小箱子被其他小丑随手一丢,正好落入了粉色小丑的怀抱。错愕间,头顶的、身后的大箱子被一件件地掠夺。
粉色小丑茫然四顾,被强拆的家园已分崩离析。
舞台的两端,蓝色和黄色小丑都搭起了豪华的宅邸,而粉色的小丑,则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头枕着那个仅有的小箱子,粉色小丑躺下了。
过了一会儿,他重又爬起来,把那个仅有的小箱子,放到了资源相对较少的蓝色小丑的箱子上。
然后又回到舞台中央,默默地躺下,这次,他已经一无所有,他只能枕着自己的手臂。
哀婉地音乐响起,好一曲城市人际的悲歌……
事情一向是愈演愈烈的,蓝黄的国界上,已建起一座柏林墙。
然而,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一张沙发,明白地再现了资源争夺的激烈和解决之道。
椅子,一向是权利的象征。只是这次,它归了粉色。
三个人重新坐在了同一张椅子上,资源依旧是短缺的,宝贵的小箱子只有两个。
纠结了一小下。粉色小丑首先把自己最心爱的小箱子给了蓝色小丑,黄色小丑看了看,默默地把自己手里的箱子递给了粉色。
粉色再让,蓝黄再推,三个人,两只箱子,无法达致地公平与均等使资源快速的流转起来,只是这次,不再是掠夺,而是给予与分享。
大家似乎形成了默契,直到这种共享与相互的照应已深入骨髓,箱子就不再需要了。又是粉色小丑,把那些小箱子们都放在了身后。
世界终于和谐了,三个小丑一起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全场沸腾。

现实的世界,真能这么和谐么?
剧后,跟玛雅聊起这个戏,说起他们曾开车一小时,从上海最繁华的商贸中心,抵达什么都没有的所在。留守儿童、务工人员子弟,他们把戏送到这些孩子的面前。她说:“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们看见了,我们在关注着他们。”是的,有时候,关注,就有很大的意义。
关于小丑的人物设定,玛雅说起大部分儿童剧,简单而生硬地二元论,把人分为好人坏人。“其实,”她说:“我们都是好人,但有些时候我们也会做不好的事情。”粉色的小丑也好,蓝色黄色也好,他们何尝不就是我们或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呢。
剧目终了,观众们和演员对谈。
有孩子问:小丑们为什么要抢箱子?玛雅答:你没和小朋友们抢过东西吗?
有位妈妈说,她在剧中看到了一个家庭,爸爸妈妈出了矛盾,只有孩子才能拯救调停。
你看,好的戏剧和好的书一样,能建构不同的意义。
这是我爱《小丑的烦恼》的重要原因。


链接1:
白脸小丑( White face )典型的白面小丑,脸的底色是白色,眼鼻口则会用红或黑色,其他的装饰会用不同,颜色来点缀,白面小丑的眼鼻口大小会和一般人相同。
彩面小丑( Auguste )典型的傻瓜,底色是红色及白色,眼鼻口的形状是巨大的口和眼都有阔阔的白边。
乞丐性小丑( Tramp/Hobo )这一类小丑,主要是当年美国煤炭火车被淘汰后,火车的驾驶员转行当小丑开始的。这些小丑是会有胡子、胡须、雀斑、沧桑感、秃头,但却很爱打扮。最常扮演的角色是流浪汉或无业游民。


链接2:
小丑
作词:孙仪 作曲:刘家昌
掌声在欢呼之中响起
眼泪已涌在笑容里
启幕时欢乐送到你眼前
落幕时孤独留给自己
是多少磨鍊 和多少眼泪
才能够站在这里
失败的痛苦 成功的鼓励
有谁知道 这是多少岁月的累积
小丑
小丑
是他的辛酸 化作喜悦
呈献给你
掌声在欢呼之中响起
眼泪已涌在笑容里
启幕时欢乐送到你眼前
落幕时孤独留给自己
是多少磨鍊 和多少眼泪
才能够站在这里
失败的痛苦 成功的鼓励
有谁知道 这是多少岁月的累积
小丑
小丑
是他的辛酸 化作喜悦
呈献给你
Music
是多少磨鍊 和多少眼泪
才能够站在这里
失败的痛苦 成功的鼓励
有谁知道 这是多少岁月的累积
小丑
小丑
是他的辛酸 化作喜悦
呈献给你










16#
发表于 2016-11-20 21:08: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三周       昨天公司举行徒步十二公里的活动,在报名之前,考虑到妞妞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真不知道是否能坚持下来,所以也是犹豫了好久,跟妞妞确认她如果能坚持下来,我们就报名去参加!        最终我们还是决定去参加徒步,徒步的路线是,从科技园到深夜湾,途径红树林,再到欢乐海岸,经过京基百纳,最终又回到科技园!        可是我们9点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遇上了大雨,于是我们决定还是坐公车到红树林,从红树林开始走,但是没想到公车站点一直穿过了整个红树林海岸线,几乎都走完了,于是我们在下车后,往回走,结果就成了跟大部队背道而驰,我们越走越远,就在我们快到第一签到点时,工作人员已经撤离了!但是我跟妞妞还是坚持走完了这差不多六公里,然后继续往前,去赶第二签到点,恰好碰到同事的自行车,带了我们一截,到达了第二签到点!后面的行程中都还比较顺利,几个小朋友也边走边玩,剩下几公里的路也显得没有那么远了。          由于一开始的决定就错了,导致在徒步的过程跟别人是相反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好几次都想着要放弃,可决定既然要走,虽然是第一步错了,下面的就把它纠正过来,怀着这样的想法,才走完了红树林海岸线,也许这种决定比一开始正确的坚持更要让人纠结些,不是吗?
17#
发表于 2016-11-20 22:19:26 | 只看该作者
为孩子讲故事
by Jenny
        看到本周的命题《为何而坚持?》,我心里就犯嘀咕。
         坚持,自己似乎最没有资格说,已被将坚持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先生鄙视得体无全肤。说实话,这么些年来,除去工作相关的事务,让我坚持下来的事儿还真不多。比如考注会,考建造都是考了两门实在考不动了,搁置而放弃;比如跑步吧,自从怀老二后就不再继续,这两天才重返健身房;就拿眼前写写来说,也是欠了好几次作业。
        仔细想想,也就每晚为孩子讲故事读书算是这些年来一直坚持的事儿了。
        起初为孩子讲故事,纯粹只是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温暖时光,每每看见孩子为故事里的人和事所吸引感动时,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我看来阅读是件浪漫的事儿,每周末都会带着孩子去附近的书吧享受一茶一壶一本书的美好时光。我们各自看着自己喜欢的书,偶尔一起谈论书里的人物,彼此之间为某些话题据理力争,而后会心一笑。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喜欢说教,讨厌大人们的絮絮叨叨,但他们都喜欢听故事。用故事去感动孩子,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18#
发表于 2016-11-20 22:59:39 | 只看该作者
20号的Carol
  这周的命题作文是:我为什么而坚持?大主教的一番话说得真好!“总有一些坚持让我们自己感动,总有一些坚持让我们强大,总有一些坚持让我们做更想做的自己……”那么,是什么让我坚持?我又为什么而坚持呢?
  思绪把我拉回到了小时候,那会儿正在学校舞蹈队跳舞。年纪小,还不懂得什么叫坚持,只知道老师要求每天放学后,必须来“舞蹈房”压腿、下腰,练习基本功。乏味的练习,一遍又一遍重复着,没有想象中绚丽的舞蹈排练,也没有期望的造型花样,觉得跳舞是件好没意思的事情!可是老师说:坚持,把基本功练好了,才能为以后跳舞搭好架子。果然,我们这些扎扎实实练了一整年基本功的孩子,在往后的舞蹈排练中,很容易掌握动作的要领:身体柔软、姿态优美。参加几次市里的舞蹈比赛,也是硕果累累。
  中学那会儿,有个语文代课老师,她让我们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题材不限,只要坚持每周都写就好。一开始我不知道它的意义何在,只是老师交代的作业,不得不完成,可如今它已成为了我的习惯,也可以说是爱好。习惯写写东西,写心情亦或只是做些简单记录。这个习惯和爱好更促使我有幸进入了“写写写群”,并现在还在进行着。
  上班后,坚持每天早上早起,到宿舍楼顶上读读背背英语。没想着为了什么,就觉得不能让口语退化。可后来,因为偶然的机会,又凭借良好的英语口语基础,我获得了一个很好的职位。
  现在,陪着孩子长大,做了全职妈妈,坚持的事情更加多了。每天上学、放学,再陪着上各种兴趣班……有时候,会跟孩子讲“坚持”的力量,可孩子并不理解,但她却已经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坚持”做一些事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比如,有一次我跟她说:我每周都在坚持跑步,你有一直在坚持的事情吗?她很骄傲地说:有啊!我说:是啥?她说:写作业啊!好吧,这也是一种坚持。
  我也常常会想:我到底为什么要坚持?但没有想出具体答案,可能“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有些事情的意义,在坚持的过程中就体现出来了,也许我们更想看到的是结果,可也许有些事情就是没有结果,只因我们一直在坚持的路上。

19#
发表于 2016-11-20 23:30:41 | 只看该作者
16号沉淀
我为什么而坚持?起初看到这周的命题,真的是觉得自己好像一直没有坚持什么,好像日子总在一段段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坚持了什么?

可是看着这题目,细细想来,一路走来,看似不经意的,都是自己坚持的一次次的选择,因为坚持而有了现在的生活,因为坚持,带着女儿一起在阅读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因为坚持,遇到了那么多的美好的人,美好的事,享受着属于我们的美好时光。

也许起初的开始,就算到现在,可能都没明白坚持的意义,但是却在无形中,生活中一直在坚持着,这就是生活的过程。在我们以后的路上还会继续坚持。。。。。。
20#
发表于 2016-11-21 00:03:3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做故事妈妈

    女儿上小一后,班级每周五下午上课前的20分钟是故事妈妈进课堂时间。小一开始,女儿就希望妈妈能够去当故事妈妈讲故事,那时候一方面二宝还小,没太多时间,另一方面确实也没太多经验去给那么多孩子讲故事,所以一直没有去讲故事。当看到三叶草开办初级班培养故事妈妈的好消息,我报名参加了。为了女儿的心愿,也为了能让自己学到更多讲故事的技巧给更多的孩子讲故事。经过三个多月的线上听课及每天打卡,我顺利毕业并拿到了毕业证书。
        转眼女儿升入了小二,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仍在继续,我报名了本周五那期进课堂讲故事。首先确定了要讲的故事是绘本《今天运气怎么那么好》。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我反复看了好多遍这个绘本故事,给女儿讲了好几遍,并提前做好了PPT。周五下午,我和女儿一起进了教室。看到教室里那么多稚嫩的面孔,说实话还是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当故事妈妈呢。向同学们问好之后,就开始讲故事了,讲故事过程中同学们都很安静,聚精会神地听。故事讲完了,提问环节,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都很积极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2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离开之前我对同学们说:“我今天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呢!因为我认识了你们,感谢大家支持我”。离开教室后我总结了下自己的表现,只能说表现一般吧。比如提问环节,没能走到发言同学身边把话筒给回答问题的同学用,以致于有些同学声音小没办法让全班同学听见,对于互动的效果有影响。另外受时间限制对于绘本内容没能更好地延伸。不过第一次做故事妈妈,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肯定,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机会去锻炼,我也会做的越来越好的。感谢三叶草,让我学以致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9-30 22:44 , Processed in 0.057929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