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缤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十一周 交作业戳这里!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6-8-28 18:53:44 | 只看该作者
薛  18   呆呆鸟历险记
     这本书写的是一只呆呆鸟因为自己懒,不想像其他的鸟儿一样,自己去学习飞翔,可是它又很想飞,又好奇地想要去了解世界,怎么办呢?它于是找了各种工具实现自己飞的愿望,它去过非洲,去过北极,最后在澳洲遇到一个朋友树懒,就定居在那里。但是因为一场火山爆发引起的火灾,呆呆鸟为了救树懒和自己,它终于学会了自己飞翔。
    呆呆鸟其实是个会动脑筋的鸟,沟通能力也不错,跟飞机沟通,跟直升飞机沟通,跟热气球沟通,让他们带上自己去世界各地。这样一只鸟如果自己学习飞翔,肯定是很快能学会,后来也证实了!可是是什么东西阻止了它自己学习飞翔呢?作者说的是呆呆鸟懒,不想自己学,我自己反复思考,真的是因为懒吗?是不是刚开始想自己学的时候,是不是因为妈妈觉得它慢,所以就直接背着它飞,奶奶觉得它学得太累,所以让它在自己的背上休息,最终有一天,它觉得自己不学也可以的,所以就丧失了学习飞翔的欲望!
    可是终于有一天,它离开了爸妈的怀抱,有了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在最危险的时候,它不得不自己飞了,否则生命都会有危险,为了朋友为了自己,它学会了飞翔!跟自己的一大群朋友一起翱翔在蓝色的天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8-28 19:29:2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17的作业


在现实与创想中游走--罗杰。米罗的绘本观


写在前面的话:

826日晚上的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主办,《幼儿画报》杂志社、深圳市三叶草阅读文化发展中心协办的《美丽绘本相约中国梦国际绘本大师中国行》活动顺利举办。主讲嘉宾2014年安徒生奖插画奖获得者,著名的插画家、作家、剧作家罗杰。米罗,和200多位受邀阅读推广人,分享了自己的绘本观。


【绘本是可视化诗歌】

罗杰自小热爱读书、热爱自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书与中国相遇,他认为中国是个非常迷人的国家。以书为媒介,他看到中国的瓷器、诗歌、自然风光。因此,在张鸣舟先生第一次将曹文轩老师的《羽毛》带给他,邀请他创作的时候,他欣然应邀。

《羽毛》是一个关于被遗弃的羽毛四处寻找自己属于哪只鸟的故事;然而,《羽毛》故事的背后又蕴藏着很多的故事。罗杰谈到,接受邀请时,正风博洛尼插画展在意大利举行。他把《羽毛》的故事放进背包,去参加画展、参观古老的教堂,看着穹顶上历史悠久的马赛克,却一直没有办法开始投入画画。直到坐在从博洛尼到哈弗亚纳的火车上,看着车窗外的风景,鸟儿在天空飞翔,他终于拿起了画笔,开始了创作。

很多插画家会去很多地方旅行采风,在旅行中创作。罗杰也是这样。在《羽毛》这本书中,罗杰去寻找了很多鸟类,呈现了不同的羽毛,有些甚至是完全想象出来的。在素材采风和收集的过程中,罗杰也在想怎样能够更好的使用这些素材创作。他决定在绘本中加入一些中国的元素,比如瓷器,尽管在曹文轩的原文中是没有提到瓷器的。罗杰认为,绘本创作不是单纯的解释翻译文字,因而他尊重文字作者,同时他更遵从自己内心和画纸之间的交流,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孩子。罗杰称这种创作为“可视化诗歌”。

再比如,即将在2017年出版的《柠檬蝶》,这是罗杰。米罗和曹文轩老师的第二次合作的作品。因为要在《幼儿画报》上进行连载,所以在未进行创作之前就被规定了尺寸。这通常和罗杰的创作习惯不同。罗杰带着《柠檬蝶》的故事去到新西兰,在新西兰的一处火山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个颜色,就是样书中黄色和绿色,这就是柠檬的颜色。罗杰收集了大量的蝴蝶,读了很多遍故事,不停的画。把每一页都连在一起,就像博物馆的墙,在中间设计了镂空的蝴蝶图案,透过光影就像蝴蝶在柠檬间穿梭。这本书本身就像一首诗歌,可以说,书就是一件艺术品。

【为自己而画,与众人分享】

有听众问罗杰,在创作时是否会在内心中设定一些特定的对象,或是有特别的话对他们说?罗杰说:”在我创作的时候,我是没有特定的对象的,我为自己而画。因为如果是为特定的谁去创作,我可能会存在偏见,失去内心的公正。我把创作看成是一个自己的秘密,我和画纸沟通;然后把这个秘密分享给大家,这很快乐!

罗杰说,他发现很多人小的时候很爱昆虫,可是长大了就害怕昆虫了,不愿意去接触;很多人小的时候画画,长大之后却不再去画。他在创作绘本的时候,就是希望通过书和画面能够让孩子爱昆虫,不惧怕。但在创作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会把绘本创作成什么样子,因此他需要和画纸沟通,这是很私密的过程,同时很需要内心的公正。当《柠檬蝶》样书呈现在第一个小读者面前式,他看到孩子爬在地上,把书卷成围墙的样子,透过光影和书中蝴蝶做游戏,这就像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这个时候可以感受到作者真正的快乐。

【最重要的是读者是谁】

有听众提问,有些关于死亡等严肃话题的绘本,是否应该给孩子看,是否太过严肃?罗杰认为最重要的是读者是谁。他在创作时花很长的时间去研究,并且根据读者去评估作品,严肃的话题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来呈现。罗杰认为,自然比绘者更有想象力,而现实比科技更有创造力。

在中国,几个世纪之前就有彩画书;现在,更是注重绘本的推广,重视孩子的阅读,引进了很多优秀的国际绘本。罗杰认为,中国和巴西是两个相距遥远的国度,两种文化通过两位作者共同创作的绘本,呈现在世界少年儿童的面前,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价值的事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8-28 21:07:09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第一手的报道啊~~小十七解我之渴矣~~多谢~~
14#
发表于 2016-8-28 21:08:10 | 只看该作者
草莓香猪 发表于 2016-8-28 18:53
薛  18   呆呆鸟历险记
     这本书写的是一只呆呆鸟因为自己懒,不想像其他的鸟儿一样,自己去学习飞翔, ...

是啊,对于父母家人来说,学会放手,真是太重要了。
15#
发表于 2016-8-28 22:37:1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下周大主教的12 emilyfool

忆故事妈妈成长学院初级班

说起我和三叶草结缘,还真得要从故事妈妈成长学院说起。

去年年末的时候我加入到三叶草QQ群,群里一直静悄悄的,我就这么等着“组织”的召唤,带我去发光发热。终于有一天,楼兰在群里吼了一句“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成立了,要开学了,谁愿意去做义工?”“我要去!”于是楼兰把我拉去了学院的义工群。刚进群,义工们就要开会,而且是在新书品读会之后进行。所以我们这些刚入群的义工们,本是没有资格参加新书品读会的,借着这个东风,让我近距离感受了一下三叶草人的认真、踏实和热情。我一下子就被这个“组织”吸引住了,决定以后要跟到底!

于是成长学院初级班招生一出,我马上就报了名。之后布瓜在义工群里召集组长和纪律委员时,我犹豫了一下也报了纪律委员。按我以前的性格,我是不喜欢当班干部的,如果要当也会选一个跟着大干部的,比如跟着组长的纪律委员,可能是有一点自卑心里作祟吧,总觉得怕自己当不好“头”。可是、可是,组长没报够人数,所以我们报名的原来都是组长😓好吧,既然自己自愿举手的,而且那个时候也想着找个机会突破一下自己,那就硬着头皮接受“组织”的安排吧!

我被安排在I组,“管理”着加上我自己有30人的小团队。当然了,在现在这个处处讲究平等的社会里,尤其是三叶草里,班干其实就是个干活的,没有人拿班干当豆包!那更好,我本来就是来干活的!我先是把我们组的组员微信一一都添加上,召集她们入群;然后开学典礼前的准备:统计人数、起组名和口号;协助纪律委员统计打卡和作业,这时才发现原来最辛苦最琐碎的竟然是纪律委员(好吧,我不能有幸灾乐祸的想法!);最后是毕业典礼上的小绘本剧的准备……就这么一路走来就到了毕业。

我们I组的组名是“有爱妈妈”,我们组真的和这个名字挺相符的。我们组的人都很热情,很团结友爱,很配合我和纪律委员的工作。首先,我们组的人都在既定时间内加入到小组群里;在起组名和口号时,大家群策群力起了好多个名字,最后民主的方式选出了一个最符合我们组的名字;在开学典礼上,我们是出席人数最多的一个组,心形站位也给了大家一个靓丽的展示;学习期间也都抱有很大的热情,经常在组里讨论;最后毕业典礼上要展示绘本剧,大家也都积极参与,有人提供练习的场地,有人精心准备道具,还有人出谋划策导演、编剧等等,最后我们组的演出也为我们组在初级班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们组毕业人数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是我们组是优秀小组,说明我们组签到和交作业的质量很高。还记得毕业典礼那一天我上台领奖领到手软-毕业学员、优秀学员、班干部和优秀小组。好吧,我从小到大没受过这种待遇,容我得瑟一下吧😄其实我到也不是炫耀,坦白说这个证也不一定值多少钱,可这是你喜欢的事情并得到了肯定,那就是很让人高兴自豪的一件事。我就是想说我真的跟我们三叶草人一样很认真、很投入地在做这件事。也许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所有三叶草人加起来的力量绝对不容小觑!

说了这么多,我似乎都没有提及亲子阅读,好像三叶草跟亲子阅读没啥关系似的。其实我想表达的是三叶草人是特别专业,特别无私,特别热情,特别踏实,特别有感染力的一群人。不管什么人,只要进到三叶草里就会不自觉的被感染,然后想要跟着一起做。三叶草人就是认真地在做一件事情-亲子阅读的推广,希望凭借我们的力量为中国的阅读尤其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亲子阅读贡献一份力量!难道你还不相信三叶草做得到吗?!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22:46:50 | 只看该作者
放手
By Jenny
       这些天有不少妈妈向我打听小学报班的情况,原来又到开学季了。
       我们家一年级的小蜜瓜,磕磕碰碰也算是顺利升级到二年级了。回首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如同现在这些妈妈们,各种的焦虑与担忧。四处打听学校老师的情况,纠结于语文班还是数学班,学习用品的准备等等。
        开学了,不停地刷微信、刷qq,只想着第一时间看到老师发的信息,上传的相片。兴奋、担忧、焦虑各种复杂的心情汇集在一起。
        而今,似乎淡定了很多。
        除了帮儿子准备了几十支铅笔和橡皮,拟定了一份读书清单,其余的事情就交给了他自己来处理。很庆幸,儿子自己也早早地整理好了书包,甚至把午休用品也打包好了,等着开学的到来。
       儿子忽闪着那双大眼睛,得意地对我说,你相信我能做到了吧!
       是啊,放手,只有适当的放手,放手你的爱,放手你的关心,孩子才能成长。
       而于我自己,放手,才能驱散恐惧和烦恼。从释怀的那一刻起,一起看起来似乎已经改变,焦虑和烦恼不复存在,内心的处境也截然不同。
       越能坦然接受一切,顺其自然,生活就越轻松自在。恢复了内心的宁静,变得更加的理智,才能拥有更多的真实与美好。


17#
发表于 2016-8-28 23:24:22 | 只看该作者
我家的云朵? 面包
云朵面包的故事还是几年前在电视上看过的,孩子们都很喜欢那些故事和那种画风。今年去逛上海书展时,番茄在万宁发现了一支画着云朵面包的牙膏,后来辗转到了乐言的手中。乐言爸信誓旦旦的告诉孩子,用这支牙膏刷牙后会飞起来。孩子们也期待着、老老实实的刷着。当时听到乐言爸讲这个故事时,感觉他太会忽(鼓)悠(励)人,但因为没买这个牙膏,这件事儿也就被当成段子听了、笑了。
上周某天,娘三个去逛天虹,在货架上我竟然发现有云朵面包的牙膏在卖。看到牙膏便想起乐言飞起来的故事,我拿着牙膏开心的告诉孩子们“这个牙膏很神奇,刷了牙会让你飞我只好起来”。他们都不信说我在骗人,还问我那个刷牙后飞起来的是谁,是不是认识的等等。看来孩子们还是善良又天真啊,小人儿的心中觉得如果是身边人、认识的人发生的事就一定是真实的?。
我说这个事就发生在乐言爸家,是的,就是那个年会时编段子“移动仓库秋雪家”的那个!那段三句半可是让燕子膜拜了很久的啊?!燕子马上相信了会飞的故事,央求我买一支。璁少却看上了旁边有送一辆很小很小的玩具小车的牙膏,对能飞的牙膏不感兴趣。回家的那个晚上燕子进门就要刷牙,为了保持能飞的神秘感,肯定不会让她马上刷啦? 。告诉她要等到睡觉前、刷好
18#
发表于 2016-8-28 23:26:53 | 只看该作者
我绝对不吃番茄 发表于 2016-8-27 23:39
《爸爸的头不见了!》看到书名,我想大家的感受第一是惊悚,接着是好奇,这个故事是恐怖片吗?再接下来 ...

好有趣
19#
发表于 2016-8-28 23:35:37 | 只看该作者

08 小珠妈 第十一周 母女间——《看不惯》

看不惯

我跟邻居聊天,口口声声,在和娃相处中有所悟,有心得,并认真嘱咐她,要尊重孩子的节奏,而不是一定让孩子按我们的节奏。
那件有心得的事情是这样的,暑假的一个早晨,近九点,娃终于起床晃到洗手间,又终于晃出来,把自己扔在早餐前的椅子上,支着肘入定,仿佛桌上啥都没。我心里暗暗发急,九点半有写字课,现在应该抓紧时间快快吃,争取多吃,最好吃完早餐。我招呼娃吃着,然后去厨房收拾,回头望望,她自岿然不动。走过去看,娃抓着个台历,若有所思,赶快提醒快吃早餐,她做耳边风。为娘的气就有点向上冒,暗忖,这会儿我大声嚷嚷也没用,人家起床气没消吧。继续厨间忙活,经过娃身后扫一眼,看她在指尖玩一支笔,早餐一口没动,压压火,去继续收拾厨房。厨间活儿忙完,再来张一张,看她开始在玩自己的手指,为娘这个气,呼呼地冒,深呼吸,还是压住,拿了洗好的衣服去晾,走两步回头对娃说:“十分钟后出门去上写字课”。我在阳台边晾衣服边想,我为啥生气呢?是看到她不抓紧时间,是看她没有做我想要她做的,又有啥办法呢,催多了讨她嫌,她也不会加快速度,批评她的话估计她又毛了,作起来今天别想去上写字课了。算了,眼不见心净,一门心思晾衣服吧,到时间就走,不吃早餐也饿不坏。晾完衣服,我说:“到点了走吧”。惊奇地发现,娃早餐吃掉一半,换好衣服鞋子,等在门边了。于是我悟了,很有心得,要尊重娃自己的节奏,抓大放小。
发表完感想的第二天,娃爸临上班前叮嘱,今天的任务是写作文一篇。
起床就有点迟了,我和娃约定,只在早上提醒一遍写作文。早餐时,我遵嘱提醒,她点头,吃完就去写。早餐毕,娃果真坐定书桌前,开始写,这是早上十点钟。
我四处收拾,偶尔瞄一眼在写作的小人儿,嗯,这姿势不太象在写作嘛?走上前一看,文章确实已开头,不过只写了一行半。小人儿在聚精会神的挑指甲缝,一根手指一根手指的挑,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挑着,我吸口气,忍忍,时间还很充裕呢,挑吧,也许人家打腹稿呢。
我把几间房间地板扫了拖了,再来看。嗯,不挑指甲了,开始剪指甲了,还不太会用剪刀给自己剪指甲,剪一点剪一点很小心。我清清喉咙说:“作文写了吗?写作文呀”“写了,写了,在写呢,等我剪完指甲写。”我伸头去看,本子上还是那一行半。我转身忙去了,好多家务要处理,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我再扫描过来,小人儿拿了本童话看的正欢,本子上依然是那一行半。我走过去严肃地说:“写完再看。”“嗯嗯,我看完这页”。终于放下书,仰头咬了半天笔,“我渴,妈妈给我倒杯水。”“妈妈,午餐吃啥?”“你不是刚吃完早餐?”“我问问,你可以晚点开午餐。”我继续和家务战斗,小人儿唤:“妈妈,我饿了,你可以做午餐了。”去厨房经过她的书桌,看见那一行半,还有摊开的童话书。我义正词严的要求她赶快写作文,小人儿点头。午餐端上桌,小人儿又提要求:“边吃边要听法布尔”“听可以,不能停止嚼呀,发现就关掉。”“好”于是听法布尔《昆虫记》。午餐已吃完,法布尔还没完,于是要求:“再听五个”“不行,只能听两个”“三个吧”“好吧,你自己掌握,妈妈得去忙了”“好的”。这三个故事好长好长,终于小人儿来表功:“我听完了,我守信用关掉了,我写作文。”过了一会儿“妈妈,我想吃桃子,给我削”“妈妈,我要吃冰粉,你给我做”。然后,小人儿,在零食柜东摸西抓,吃糖块。我过去书桌看看,还是那一行半。小人儿,端坐餐桌前,已拆开一包细长的饼干,换了在乐扣小方盒里,并指挥我:“妈妈,去洗个盘子”我压住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人儿麻利跳起来,翻碗橱找碟子,还拿了一个椭圆小碟,倒蜂蜜,捻起细细的饼干沾着吃,当然少不了助兴的图画书。我忍。终于吃完也看完书,我收拾餐具,她也坐回书桌前。我走去瞄,还是一行半。我火,我忍,尊重娃的节奏!我在厨间擦洗,试图转移注意力。一转眼,看见这家伙光着脚,又跑到零食架前,拎起一包棉花糖。“放下棉花糖!”我吼,体内的洪荒之力喷涌而出。小人儿,抓起作文本逃进内室,狠狠撞上门,反锁。
我为啥发火,是真的真的看不惯!这那是写作文的样子!!不过她这幅模样我很熟悉呀,那不是几十年前的我嘛!
后来,下午三点的时候,我进内室看见的还是一行半和厚厚的童话书,当然这也是我几十年前的模样。
20#
发表于 2016-8-28 23:38:57 | 只看该作者
014鱼鱼
                   姐妹
      昨晚正在洗手间洗衣服,突然听见客厅里传来大哭声,姐姐在哭,妹妹也在哭。忙出去看,先看姐姐,问姐姐怎么了,姐姐给我看她身上的伤,是妹妹咬的。安慰了姐姐一会,又看妹妹,问妹妹怎么也哭了,奶奶说是姐姐吼了妹妹,妹妹被吓哭了。原来姐姐一直在玩玩具火车,妹妹也想玩,就跑去垫子上。姐姐怕妹妹把火车轨道弄坏了,就把妹妹抱开打算换个地方给妹妹玩,妹妹急了张口就咬,把姐姐都咬破皮了,然后就发生了开头那一幕,两个都哭了。过了一会,我把妹妹抱着,妹妹不哭了,但是眼睛里还满含泪水,我让妹妹看姐姐,拿着妹妹的手摸姐姐的脸,代妹妹给姐姐道歉。妹妹这次轻轻摸着姐姐的脸,姐姐还是哭着,妹妹一脸懵懂。
       快睡觉时,姐姐和妹妹一起躺在床上,两个人又开心的玩在一起了。其实妹妹很爱和姐姐玩,一见姐姐就笑。姐姐大部分时候很包容妹妹,也愿意陪着妹妹玩。现在妹妹还小,还不太懂得和姐姐玩,随着姐妹两个慢慢长大,我想她们会越来越相亲相爱的。
        我生长在一个多子女家庭,我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哥哥姐姐们都很疼我,很多事也都让着我。我的四姐比我大七岁,为了带我她八岁才去上学。因为年龄接近,四姐一直对我照顾有加,从小直到现在。我们在一起也会吵架,也会有矛盾,但是都会很快解决,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姐妹亲情。血缘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等,血缘是连接着我们关系和感情的纽带。虽然和姐姐们不在一个城市,但是姐妹之情并没有变淡。虽然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子女,但是我们聚在一起时仍然会谈起小时候的许多趣事,让我们觉得我们永远是家人。
        家里的两个小人也许还不能体会姐妹的意义,但是我想以后她们也许会感谢妈妈让她们成为姐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9-30 11:28 , Processed in 0.058514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