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呆呆白日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群第5周# 写写写群第五周展示贴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6-7-17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2号 #立贴看书写读后感 #


曾经我是一个好孩子,看得了长篇书,做得函数题。

现在,被女儿的数学题难得抓狂和心力憔悴。在丰满的理想和骨干的现实之间,我最终选择了让步和放弃。龟缩在课堂的最后一排,沉迷在美剧的世界,或者游弋在课堂外,按时按点接送女儿。

熬啊熬,熬到了传说中的初中,据说可以步入我们熟悉的高数体系,结果依旧是被虐不断。依旧继续蹲壁角,吃面。

在和女儿同甘共苦中,有天带上了《儿童一百种语言》,随性翻翻。大概厕所文学和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了习惯,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啃完一本大部头了。

这本书缘起是朵米妈想出一期由一百种绘本组成的百种孩子的书单,宏大的工程,被我们几个下属拖啊拖,我觉得基本上要都要成朵米妈的夙愿了。

其实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有种《亲爱的天才》在手的感觉。放弃呢还是放弃呢还是放弃呢!!!!

翻开这本书,序言真是长的要命,作者,译者的,外加对瑞吉欧的一些诠释。真的差点把我吓死在序言上。

但在目录前,我接触到了马拉古齐的那首诗。我原以为一百种孩子已经是让人萌翻的标题了。没想到他的诗更萌、更纯真。

分享是美德,先上诗歌吧。

我买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第三版。但在网上查后,发现了另外一种翻译版本。索性两种都贴上了,各位自己鉴定吧。

第一个版本 由王坚红 尹坚勤等译
《不,就是一百种》

儿童
由一百种组成
儿童有
一百种语言
一百只手
一百种思想
一百种思维方式
游戏方式、说话方式
一百种,一百种方式
聆听,惊喜和热爱,
一百种喜悦
去歌唱和理解,
一百个世界
去探索,
一百个世界
去创造,
一百个世界
去梦想。

儿童有
一百种语言
(一百有一百)
但有人偷走了九十九种。
就是学校和文化
把他们身心分离
他们告诉儿童
不动手而思考
不动脑而行动,
只听不说,
理解力也毫无乐趣,
喜爱与惊奇
只属于复活节和圣诞节

他们告诉儿童
在已知的世界里探索
一百种中
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
他们告诉儿童
学习与玩耍
现实与幻想
科学与空想
天空和大地
理智和梦想
都是
水火不容

因此他们告诉儿童
没有一百种
儿童说
不,就是一百种


另一种版本

《不,一百种是在那里》

罗里斯-马拉古齐

孩子

是由一百种组成的。



孩子有

一百种语言,

一百只手,

一百个想法,

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一百种,总是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

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

一百种世界,

等着孩子们去发掘;

一百种世界,

等着孩子们去创造;

一百种世界,

等着孩子们去梦想。


孩子有

一百种语言,

(还多了一百种的百倍再百倍)

但是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

学校和文化,

把脑袋与身体分开。


他们告诉孩子:

不要用双手去想,

不要用脑袋去做,

只要倾听不要说话,

了解但毫无喜悦,

只有在复活节与圣诞节的时候,

才去爱和惊喜。


他们告诉孩子:

去发现早已存在的世界,

而一百种当中

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


他们告诉孩子:

工作与游戏、

真实与幻想、

科学与想像、

天空与大地、

理由与梦想,

不是同一国的。


因此他们告诉孩子,

一百种并不在那里。

孩子说:

不,一百种是在那里。


我喜欢第一版的翻译,虽然也有些缺憾。

书一共有五部分,共20章,第一部部分是背景和历史变革的介绍。从7章开始进入第二部分,应该是互动的教和学。从12章开始档案记录后的观察思考等。个人觉得从第二部分开始大概会是具有操作意义的观点。瑞吉欧简直是一个复杂的大体系,教育理念原则,管理体制等等。

读这本书,是因为当初和朵米妈关于一百种儿童书单的选书概念上的一些争执。期望能通过读这本找到选书的角度,但从现在短短的几张来看,没有发现一些线索啊。

倒是从第一天读的时候,我就想,如果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愚蠢如我如何才能聆听到并理解他们的语言。

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质,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们,不要作为父母强势介入,灌输等等,但孩子就是孩子,儿童就是儿童,如果教育是把孩子教成孩子,把儿童培养成儿童,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什么?

受不了。 不过为了不让自己中途而废,发帖存照。每看完一部分,来这里开贴吐槽放毒。

12#
发表于 2016-7-17 19:25:05 | 只看该作者
薛 18    妈妈,我今天有在很努力的练习
            自从15年上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的课程后,虽然一直也在使用如何说的一些沟通方法,可是使用这些方法时灵时不灵,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不能随时有用。所以也一直自认为学的不好,还需要再继续努力。
可是在周六的这个下午,让我对这个课程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6月底就给妞妞报了游泳的课程,可是却一直没有时间带她去。所以刚好下午有时间,就带她去学习游泳了。到了游泳池,一起学习的孩子一共有7个小朋友。
        所有的小朋友都是第一次学习游泳,所以要先练习把整个头部沉到水里,学会憋气和浮起来。教练讲了要领之后,就让小朋友自己练习,找到头沉到水里的感觉。然后教练再一个一个地指导。
        其实,作为妈妈还是有点担心的,毕竟妞妞是个洗头发的时候,水弄到脸上和眼睛上,都会一直叫的小朋友,今天让她把整个头都沉到水里,她是否能适应呢?她会不会对水有畏惧,不敢下水呢?虽然多有担心,但还是安静站在旁边,看她开始练习,也一直能忍住不去打扰她,她也开始慢慢试着把头放到水里,一开始只是脸蹭下水面,很快就出来,到后来可以沉下去更多一点,慢慢适应水的力度。后来轮到教练单独指导她了,教练跟她讲了呼吸 和憋气的方法,她跟随教练终于把整个头沉到水下去了,而且从3秒,到6秒,10秒,后来教练又教了,在水下憋住气,把身体浮起来,妞妞也慢慢练习了好多次。她自己竟然有一次憋住气浮起来坚持了有一分钟,而我也只是始终站在她从水里出来一眼能看到我的地方。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间,旁边有位双胞胎的妈妈,一直在指导自己家的两个女儿:“你应该把头伸到水下”“你要把手放下去”“赶紧练习了,看其他的小朋友,他都可以憋好久了。”“我送你来是为了学游泳,不是来玩的”有时候甚至有点接近于吼了。我在旁边听着,猛然想起了我以前,我以前也经常这样啊,对着女儿大吼。
       可是,今天我就没有在用了啊,而且,妞妞也学得很好,她自己客服了自己害怕的感觉,因为她跟我说:“妈妈,我觉得游泳其实也没我想象的那么难,还挺好玩的。”在我担心她的时候,我也没有表达出来,而只是站在她旁边,让她知道她是安全的。
后来,游泳课结束了,她又跟我说了句:“妈妈,我今天真的有在很努力得在练习。”她用了“努力”两个字,让我想起来番茄老师说他们家儿子“在努力得成长”。是的,这个就是如何说课程要最终教给我们的东西,让孩子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
如何说的课程很多人学了之后,也许跟我一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有时好用,有时又没有用,而且有时候甚至忘记使用,可是慢慢得形成了习惯,孩子也接受这种方法的时候,她会有自己的领悟,也许会是一些细节到我们会忽略的事情,但你能说学了之后真的没用吗?
13#
发表于 2016-7-17 20:56:09 | 只看该作者
019
                                                  致点点——关于生存

我在想写什么的时候,厨房里传来咚咚的声音,是女儿点点在切土豆,切得很慢,切得有点费劲,就听见菜刀和砧板碰撞的声音。
在一刹间,孩子忽然就长大了。
可以自己收拾书包,独立完成作业,帮我去超市买菜,给自己煮碗面,间或高兴炒上一个菜,出门可以自己列清单、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拖自己的箱子,背自己的包包,安排好零花钱……
有一天和我讨论为什么有的人要啃老的时候,我吓了一跳。这样沉重的话题,岂是一个10岁的孩子能懂的?她和我讲,人就是要靠自己的呀,小时候要靠爸爸妈妈,岁数大了就要自己养活自己,实在不行也可以去餐厅里打工去酒店里打工呀,也不用啃老啊。也许是她小时候刚学会洗碗的时候,我表扬她不错哎,会洗碗未来去餐厅洗碗也饿不着了;会把床单铺得很平整的时候,我表扬她很好哎,会铺床单未来也可以去酒店做个服务员了。
做为父母,我也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对的。在这个世界上,我想着生存下来是很重要的,大概是要先生存下来,才有机会生存得很好吧。
我没办法讲给她听,去洗碗铺床可能只够解决自己吃饱,搞不定上养父母下养孩子的需要。
我赞美她与日俱增的生活的本领,即使离开我,她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好。
14#
发表于 2016-7-17 22:45:09 | 只看该作者
吐糟一下自己的胆小症!
昨天终于鼓起勇气潮流一把,去弄了个眉毛,这可能是这辈子唯一敢去在脸上折腾的一下了。过程中其实一点都不疼,却紧张的一直手心冒汗,总感觉浑身痛。了解的朋友在一旁打趣到,看她没晕,肯定是不疼的,她晕针晕痛

不知道是痛点低,还是胆子小,真的对于这种事一直很怕,每次看电视,看到医生拿手术刀的,都得换台,因为看到就感觉身上在痛,看到那种打斗的场景也是,看别人刀突然砍下来,就觉得要砍到自己身上了,这是不是一种病,躺在那说给朋友们听,各个都笑的前仰后,这这这,我真的是痛。

想起两年前手术,那时候听说是全麻,终于松了口气,不然我要吓死的节奏。最后手术后,第一次换药,其实明明不痛的,却就是紧张到开始手脚冒汗,脸色惨白,差点晕倒在那,把医生吓个半死,后来每换一次药,医生笑一次,我就紧张一次,每次一想到痛就自己掐一下自己,可是那明明没有自己掐自己的痛。

这种病能治么
15#
发表于 2016-7-17 22:46:25 | 只看该作者
上边的作业,没备注编号,这里再发一条备注:
16号作业

点评

自己可以编辑原来的帖子的  发表于 2016-7-17 23:19
16#
发表于 2016-7-17 23:14: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98页见-大连旅行攻略》by 梓睿  打着出差的旗号,带着娃华丽丽的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机票酒店都是一周内订好。临上飞机前在携程上订了老虎滩海洋公园的联票。  北京至大连的航班较多,可选周五下班后出发。我带着老人孩子下午请了半天假四点多起飞,一小时多一点就到了。从周水子机场打车到酒店,半小时的路程。 我们没有住闹市区,定了公寓式酒店。方便又便宜.   day1周六:出门早餐,跟着老太太们找到了一个早市。酷,水果蔬菜海鲜应有竟有。果断买了一兜着水果做白天的补给。此后每天都去趟早市。爸爸一早的飞机,八点半也到酒店与我们汇合了。  九点出门稍晚点,原计划的老虎滩改道金石滩地质公园了. 打车到轻轨大连站前往金石滩。下车右手边的游客服务中心有正规往前景区的大巴,20块的车票无限次乘坐。每个景点都有站,把票保存好即可。  游客服务中心也卖联票,个人建议哈,带孩子出门不用那么赶,也不必每个地方都去到。留点念想,下回再来。我们没买联票票,直接坐大巴到东部线,去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门票70,各种奇石异景,山上山下的爬,分分钟拥抱大海。娃见了大海就踏浪玩,无比开心。   DAY2周日. 老虎滩海洋公园。打车从滨江路一路前行,直接能到。木质的步行道,沿山路而建,一侧是起伏的山峦,一侧是波光粼粼的大海。美翻了!海洋公园我们玩到下午三点就撤了。倒不是不好,只是各种海洋馆去的多了,总觉得有些雷同。游乐项目娃不玩。所以不建议买联票,不是每个项目都会去的,分开买不见得多花钱。 时间尚早,原路返回到了金沙滩,娃算真正的开心了。金沙滩人不多,听口音都是本地人,周末带着孩子来玩水。海浪拍打岸边,冲上不少海带,大家都在岸边捡海带。  DAY3周一, 棒槌岛。从软件园打车过去五十多,这距离算远的了。超好的地方,基本上拍婚纱照的首选地点。沿途几公里的景观让人目不暇接,太美了。据说这个景区经常接待国家领导人,高逼格!门票10,儿童老人半价,超值。 记得带各种游泳装备,食物。景区的管理很不错,非常干净。还有帐篷可以租,一天一百,我们租了一顶,累了进帐篷休息一下,惬意!海天相接,一眼望不到边~坐在海边,吹着海风,看着美景,瞬间幸福指数爆棚! 海边呆了一整天,娃很满意。五点半开始收拾返回,我们步行走到正门。鲜花绿地在夕阳的照耀下格外美丽,分分拍出大片!也可以选择景区游览车,十元。如果东西不多,建议走走,真的好美。 到南门后有公交,我们叫了滴滴,为的是回来再走一下滨海路,欣赏一下路边美景。专程走了一下星海湾跨海大桥,很棒的体验.  七月份大连的樱桃、大桃、蓝莓、香瓜、杏随便选!菜场上买的小鱼干是同事推荐的,可煎炒也可凉拌当小菜,一包十几块,我买了十多包送人,经济实惠,超值。 黄蚬子又肥又大,每天必点!我们到大连理工附近的康姐烧烤吃了一次海鲜烧烤,超赞!  三天旅行结束,完美收官。娃坐动车回京,我留下来开会,期待下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
17#
发表于 2016-7-17 23:27:02 | 只看该作者
06号 乐言爸

在写写写的环境下,看来我真的有望写完这篇十四张奇画的山寨文。

前文链接:
http://www.3yecao.org/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1765&pid=128678&fromuid=17167
http://www.3yecao.org/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1773&pid=128757&fromuid=17167

续:

她的话被JC叔叔打断了,我心想,这下完蛋了。
JC叔叔进来很诧异的打量了下房间,用奇怪的眼神扫了我一几眼,然后关上门离开了。我这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原来在一个很古朴的书房里,我俩分别坐在一把椅子上,很文艺范的说。我看到墙角里还有一架竖琴
她对我微微一笑,接着说:“你也看到琴了?”
我用五官在脸上摆了个问号对着她
她接着说:“我们都看不到,他却能看到,当然,现在还有你”
我在问号旁边加了一滴汗
她笑了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能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当然,现在还有你。我还记得他当时走过去双手做了弹奏的样子,是真的,他想,确确实实是真的。”
我打量了一下房间的书架,发现只有一本书单独放在桌面上,我把问号再次对着她。这一次她没有开口,我的脑海中却突然跳出了答案:这是林登先生的书房,他警告过她,让她不要靠近那本书。现在已经太晚了
我下意识的想走过去看看这本书,脑海中再次跳出她阻止的声音:不要!!
这下才意识到我已经同样能读到她的想法。
近段时间的各种离奇事件,已经让我见怪不怪了。只是恶趣的想着,这个互相读心的功能,会不会像两个自动回复的邮件设置不停的回答。

18#
发表于 2016-7-17 23:29:42 | 只看该作者
【3°布鲁因蓝】万物有灵且美
                           蓝茵茵

小的时候,我们住在离镇中心有点偏远的地方。
那是一个小山坡,周围长满了花花草草。父亲是医生,家就在医院的旁边。母亲是工商所的会计,单位离家不近,她得每天骑自行车去上班。几十年之后,母亲对当时我们家的印象是:周围蚊虫特别多,不管多热的天,一回到家就得穿上长裤。而我,则记得那是我记忆中快乐的童年少年时光。
屋前是父亲为哥哥们砌的一张水泥乒乓球台,球台边上种着番桃树、李子树、柚子树、桃子树,周围还种了玫瑰花、茉莉花,每到春天,各种花争相开放,夏天,果子开始挂满枝头。暑假长长的午睡中,总偶尔听到有孩子的说话声争吵声,不消说,那是周围村子的孩子来偷未成熟的果子的;屋角一小片茂密的竹林,风一吹过沙沙沙响。冬天的夜里起来上厕所,风吹过竹林呼呼的声音更清晰,若是正巧睡前看了武侠小说或者鬼故事,那是会更印象深刻的。屋后一片桅子花,夏天花开时,香气四溢。窗户底下野生着一丛丛的火炭母,火炭子成熟后甜甜的,可以吃。待到秋天,柚子熟了,番桃熟了,仅剩下的几只桃子熟了,父亲和哥哥们会拿着长长的竹蒿,带我到树下给我摘果子,我只需要仰起小小的脑袋,瞅着果子掉下来了就赶紧跑过去捡了起来放进篮子里。番桃每年都是丰收的,通常我们会分一些给隔壁邻居,再分一些给外公和舅舅们。那段时间,空气中飘荡着的都是甜甜香香的味道。
夏天的夜里,我们几个小孩子会拿着小瓶子抓萤火虫,玩上一会再放飞它们;最常造访人家的,是牛角虫(天牛)、臭屁虫、金龟子。一只虫子,足够我们看上一晚,玩上一晚。
后山上有很多小松树。我常常在傍晚,太阳将落未落的时候带了课本跑到树林里复习功课。一路上,听着鸟鸣啾啾,还会偶尔看到有两面针。春天,捻子花开,盛夏的时候便黑黑的成熟了。边走边摘边吃,嘴唇常常被染成紫色,可是往往不敢多吃,因为大人说吃多了会嗯嗯不出。最喜欢的还是覆盆子,酸酸甜甜的特别可口。冬天的小山,空无一人,可是偶尔会遇到猫头鹰先生呢!我喜欢那样的时光,感觉世界都是我的。
小山坡的脚下,是一个池塘,归属于隔壁的村子。开春之后,村民们会把小小的鱼苗放进池塘里,待到春节前,腊月二十五六,村民们就会选一个日子,把池塘的水放出来,再进去捉鱼。那真是每年的盛况啊,一连几天都会热热闹闹,家家户户都分到一筐筐的鱼,每个人都喜笑颜开。淳朴的村民们,还会把鱼送到我家,那时没有冰箱,母亲得把鱼杀好,炸过,这样,一直放到春节,要吃的时候再加上各种佐料烹煮,那便是春节期间餐桌上必备的“年年有余”了,是真的会吃到感觉“多余”。
上周,参加了小路自然教育中心的携助计划培训,在良凤江森林公园的路边看见一大丛火炭母,突然地就记起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些情景。尽管离开老房子多年,我依然清楚地记得那些花草树木,记得父亲带我去认各种草药。辣蓼,解毒消肿,常用于痢疾,胃肠炎,腹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火炭母,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虾钳草,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半边莲,治毒蛇咬伤等……
在父亲眼里,这些长在路边、水边、沟边的花花草草,都是宝。当地村民容易被虫蛇咬伤,极易生疮疥,而最便宜、效果也极好的就是这些随处可见的草药。小小的我,跟在他的身后记了很多,还用一个本子记了下来,可惜,年岁渐长,本子不见了,脑子里记得的东西也没有了。
唯一学会的,便是明白:万物有灵且美。
19#
发表于 2016-7-17 23:47:03 | 只看该作者

喜蛛的网

08号 小珠妈

[b]平凡人做不平凡事[/b]


   我参加的这是一个台湾妈妈们创办的故事剧团经验分享会,当她们一起走进房间,我就一直在观察,想看看那几个是台湾花格格故事剧团的成员,看不出实在看不出,全是普通妈妈的模样,像是每天出门就可以遇见的邻居、大街上不会多望一眼的路人。
先有一位个头不高,瘦瘦的妈妈(珍珍)带领大家玩戏剧游戏,一开口软软的,温柔的台湾腔。她引导大家有条不紊的做了几个肢体表演的戏剧游戏,看得出受过专业训练,比较有经验。大家嘻嘻哈哈一番游戏过后,气氛变得很融洽。
      接着是演说故事《拔萝卜》,我仔细研究了她们的道具,很简单。牛皮纸袋剪个洞把眼睛到嘴巴都露出来,盖住眉毛的纸袋部位粘上两条白棉花,顶部再粘一圈白棉花,这活灵活现就是老爷爷啦。老奶奶的是一个红底的花头巾,底下露出一些白色的发辫和刘海,谁扎上谁像老奶奶。老爷爷老奶奶招呼大家扮演着各种动物来帮忙拔萝卜,很热闹,大人孩子都玩的不亦乐乎。

      玩的有点累了,大家坐下聊聊天。

      一个妈妈(倩倩)拎来一个框框木箱,搁在桌子上,这是日式的纸芝居故事匣子,对着观众的是个木框框,后面是封闭的,一侧开口,木框后面是一张张画面,有滑槽,讲故事的人可以从开口的那侧把画面推进去和抽出来。倩倩开始用说演故事的方法来介绍花格格剧团。木框框里是一幅青翠的山景,有盘山公路,有小房子。小房子是凸起的画片,后面藏着一辆白色的小汽车画片上连着一条透明塑料片,倩倩用手捏着塑料片引导着小汽车开动,口里说着:“大概十年前的一个周二,这个妈妈开车送她的孩子去上学,嘟嘟,开到山腰的房子那里带上另一个妈妈和她的两个孩子,嘟嘟开到山脚下的房子再带上一个妈妈和她的孩子,然后她们一起去学校”小汽车画片驶离了故事匣子。倩倩拿出一个学校的的画片三角立牌,又变戏法一样拿出一个大个的小汽车,车窗是镂空的,看的见里面坐的是妈妈和孩子,这些妈妈和孩子是剪出的画片。倩倩继续说“这些妈妈把孩子们送到学校,和另一些妈妈们一起重新又上车,嘟嘟,她们翻山越岭到一个偏远的小学,去给孩子们演说故事,演说完了,她们开着车返回来。一路上翻山越岭,走高速,有时候会看见海,她们就很兴奋,嘟嘟,下午开回学校正好孩子们也放学了,她们就接了孩子们回家。”生动有趣的制片演说故事大家看的津津有味。为偏远小学讲故事这件事情花格格故事剧团的妈妈们做了12年,如今她们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学了。

      倩倩不断抽拉画面介绍着妈妈们自编自演的绘本故事,民间故事,和国外艺术家一起编演的故事。从剧照上可以看得出来,她们的演出越来越有水准。倩倩很兴奋地告诉大家她如何找到梦想社区,受到支持每年举办故事嘉年华,并得到资金去请世界各国的著名艺术家来参加故事嘉年华,她们和美国艺术家一起排戏,她们的戏获奖,她们获得教育部资金支持去偏远小学演说故事,她们获得政府的嘉奖,三位妈妈眼中都闪烁着光彩。倩倩激动地说,有位荷兰的艺术家,我很想邀请他来参加故事嘉年华,但是我们没有钱,请他的价格是很贵的,根本付不起,我也不认识他,只是写EMAIL给那个荷兰人的剧团邮箱,我说我们只能付的起机票和住宿还有一点点零用钱,但是我们很想你能来台湾参加故事嘉年华。结果那个荷兰艺术家写信回来说,可以来,差的钱他想办法,而且后来他真的找到三个赞助商出钱促成了他的台湾行。我们的坚持获得很多人的支持,这些支持也让我们更坚定的走下去。
      把一件事坚持了12年,把给孩子讲演故事这件事儿玩出国际化,她们很平凡,她们做的事真不平凡,她们的口号“右手拿锅铲,左手彩绘梦想”,她们做的真好。


不好意思,赶着交作业,回头再好好写。
20#
发表于 2016-7-17 23:49:59 | 只看该作者
20号的Carol
                   随 笔
  这个周末总算是特别的,娃儿放暑假了,我也可以带着她去找我爸妈---撒娇、偷懒、悠闲……不管怎样,我也放假啦!
  假期生活带给我最明显的感受是“慢”,很多事情可以慢慢来了。不用着急一大早闹钟醒来的一刻,就开始进入“战斗”的一天。每天神经紧绷,生怕一个松懈就会弄出什么“重大失误”。而现在不同了,悠闲地喝杯咖啡,赏一池莲,约好友谈个心、聊个天---家长里短、天文地理,都行啊!又或者像这会儿,来一次“突发性”地造访----午后游天坛公园。
  天还是很给力的,温度正好,太阳也蒙上了一层面纱,很适合户外行走。记得上一回游天坛,还是十多年前,一个冬天,一个人,背着一个包,走马观花似的。因为冷,也因为没伴儿,又或许因为没人给照相。这次的临时决定,倒是有点意外后的喜悦,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吧。
  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祈年殿”,如今还是。在人群中慢慢蹭到最前,排上半个小时的队,只为听上五分钟的讲解----也是极好的。总想有种穿越,穿越到那个朝代,让我隐在某个角落,看一场声势浩大的场面。变成什么隐藏呢?一只鸟,或一只蜂?不,不,那么庄重严谨的场面,恐怕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吧!最好就是化身为殿内一根柱子----缠绕金丝的楠木。据说都是一棵棵整树,从遥远的西双版纳运来的。天啊,那个年代,运若干参天大树,行几千公里……我仿佛看到了那车水马龙,尘土飞扬的场面……
  穿越回来,沿着中轴线,来到了回音壁。好些游客在回音壁的一面呼喊着,试着让站在另一面的人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了回音,甚是喜悦,于是均跑到回音壁中央上演一出出“情侣相遇”、“好友重逢”的“感人”画面。我微笑着欣赏这一目目场景,羡慕并感叹着年轻的美好和热闹!谁不都曾有一个爱闹的青春!
  再到圜丘,站在台阶上层中心的圆石上,传说是宇宙中喊声会最为响亮的一个地方,吼上一声,一扫心中的阴霾,多么畅快!
  有时候,计划好的事情并不一定有那么美好,反而像是这次“突发性”的一次出游,却别有一番感受和记忆----致我随性的一游和时刻想着穿越的脑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9-30 03:29 , Processed in 0.082600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