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fang22 于 2019-3-15 15:54 编辑
B09席芳
一、问题自我解答 我儿子7岁,非常痴迷奥特曼、铠甲勇士等动漫作品,每次去书店选书,他总是先去翻阅这些题材的。我对此很无奈,只是对他说妈妈不给你读这些书,你可以自己看。所以这次课程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绘本的多样性,是我之前远远没有了解的,给孩子读绘本时也是侧重于文字的内容,而忽略了图画的互动。于是当儿子上小学后,会很困惑于是否还继续给他读绘本还是按他自己的意愿让他去看那些动漫书。 我找到的答案就是继续给他带读优美的绘本,选择不同种类不同题材的绘本,同时跟他积极沟通后,了解他喜欢奥特曼确实是一种英雄情结,他崇拜英雄。我可以从正向的方向积极引导,寻找他感兴趣的其他代表英雄的内容去替代。最近他就喜欢让我给他读动物百科,我会讲解很多动物中英勇凶猛、有计谋的故事,他还是很喜欢听的。 二、分析绘本《石头汤》 《石头汤》源自欧洲传统的民间传说,有很多版本,这个版本设定故事发生在中国,里面有很多中国元素。三个禅师的名字福、禄、寿也是很有佛教色彩的符号。 在结构方面: 1、绘本的材料是普通纸张,横开本。 2、封面和封底是分割的。 封面是仰视角,圆圆的形状对应文中煮汤的锅,三颗石子在中间位置,围着露出三位和尚和小女孩的脸。让人很好奇他们到底在看什么,同时配合题目《石头汤》,让人非常期待打开绘本一探究竟。 封底是水墨晕染的群山,若隐若现,还有一株苍松斜立。充满了神秘和禅意。 称页是群山森林的背景渲染,显示出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 3、内页 图文自由布局,紧密结合的。
在图文方面: 1、图画风格是写意的,有很多特殊的寓意,很多需要借助文字来启发读者思考和想象,而图画非常直观细腻的描绘了剧情,但看图画也能够理解故事的发展。图文的结合,充分展示了其中的寓意,让人深思。 中国水墨风格的晕染图画,风格特色是大量留白。文字大多以偏小的格式布局在图画正下方,这样的特点是保留了原画的留白,视觉效果很舒服,也有种神秘的感觉。
2、在叙事上,文字和图画相互补充。例如最后汤煮好了,村民们聚在一起。文字是这样讲述的“他们拿来米饭和馒头,拿来桂圆和甜饼,他们端来了香茶,点亮了灯笼。大家坐下来一起吃,他们已经很久没在一起欢宴了,甚至没人记得,以前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欢宴。”短短几句话,读起来感受到喜悦下的辛酸、困苦下的乐观向上、曾经被麻木压抑的善良淳朴。而图画中最为突出的是几盏大红灯笼,红的耀眼,一下子就展现出喜庆。蜿蜒的长桌,男女老少围坐两侧,满满当当,充满了整个页面,显示出全村出动的规格,不看文字就会去思考,在中国文化下,这样全村的聚会规格一定是有什么盛大的事发生和庆祝,他们多久会举办一次呢?
最后送行的时候,远景是长长的拱桥,近景是垂柳依依,垂柳在中国文化中自有“送别”之意,村民们远远的挥手,简单几笔勾勒出依依惜别。再看文字,村民们说“你们让我们明白了,分享使人更加富足。”这是全篇,我最触动的一句话,也是点睛的一句。和尚们说“再想一想,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看到这,会忽然会想起开头介绍中提到的这个村子的人们经历的苦难,人们变得麻木,不敢相信别人甚至邻居,幸福对他们来说一定是想都不敢想的。可结果呢,真的像和尚们说的那样,幸福其实很简单。
文字是图画的递进,启示,帮助理解。 最后一页,云雾缭绕的村庄,墙头趴着一只黑猫。猫让人感觉灵动自由,忽然觉得这个村庄有了生机。好想再翻回去看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