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2024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写写写第二期第十二轮第六周(20190401-20190407)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6 20:03: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周请大家来写写你印象深刻的父子/女时光?看看自家爸爸在养育中有缺位吗?
11#
发表于 2019-4-8 09:05: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拔牙记  原创: 笑微鸟  候鸟飞流年  昨天 不是小朋友拔牙,是我去拔牙。 这几颗智齿带给我过很深刻的记忆。 最深刻的一次是当年高二,口腔发炎连带中耳炎,一个下雨的早自习,我实在难以继续忍受,请假要去看医生。但回镇上有点来不及,二姨当时处于轮休中,于是陪我去看医生,医生看了看牙,没说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长了智齿,医生有看了看耳朵,确诊是中耳炎,但我到现在还想起当时牙疼的情况,总是怀疑当时医生没看到智齿。 再一次,临了过年,本来决定去拔了,医生说过年不能吃好吃的了,多难受啊,要不还是等等?连我妈也来劝我,我那时候也是高中,虽然老大不小,但完全没有医学常识啊。我竟然也接受了这个荒谬的理由没拔。 转眼18年过去了。 这18年,不是没疼过,不过每次忍一忍,似乎也就过去了,直到最近每次中午吃了饭都要反复漱口,然后自己检查发现智齿上疑似有黑洞。然后没过几天,牙根连带耳朵根一并疼起来,长大嘴巴都很费劲。 很疼的时候立马预约了拔牙。 前两天又不疼了,又想取消。 但照照镜子再看看,还是拔吧。 口腔护理一定也是有遗传的吧,自我记忆起,老爹老妈的牙就没好过,虽然老妈一直强调牙口要好好注意,不然影响了吃啥都没有了。可是他们也并没有从小盯着我们刷牙,我甚至到了很大还有晚上吃甜食的坏习惯,这也成为我对孩子刷牙这件事情上分外严厉的缘由。虽然智齿和牙齿护理关系一般,但因为护理习惯不好,我的牙偏黄,所以就抗拒看牙医,于是就是悲剧的循环,越不爱看牙医,牙齿越糟糕,洗牙洗的越少,牙结石越多,越担心被牙医批评。 所以拔牙也是很犹豫的,怕一大把年纪了还被年纪轻轻的牙医提醒说洗牙洗少了。 果不其然,一个年轻的男医生,为嘛几次看牙都是男医生呢,拔完我才明白。 北大深圳医院,周末人不多,去了很快排上,医生很年轻,但很亲切,叫每位患者的名字,说话很有热情。先帮我人工检查,说有食物残渣在智齿上。拍片完了之后给我看,说我的智齿长的很强壮,估计比较难拔。我问“很疼吗?”,他说:“打麻药不疼,就是我得费点劲儿”。我噗嗤笑出声来。 缴费拿药,边看小说边等着,很快就轮到了,护士指着椅子说,“你请坐”,哇塞。我心里想,公立医院现在服务态度这么好。医生旁边还有位患者,女孩子很年轻,说自己牙疼,医生检查一下说,“暂时看不出什么明显的问题,要不你先到外边等一下,等我帮这位拔完了,再仔细帮你看”。嗯,这位年轻的医生说话很得体,不管他拔牙水平咋样,至少沟通能力真是一流的。 终于要开始了,麻药推上,细细尖尖的针扎到牙龈上,痛的我眼泪流下来。五分钟左右开始拔牙,我脑海里浮现出《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的画面,我眼睛闭着,也能感觉到医生拿着的拔牙工具沉甸甸硬邦邦,固定,撬动,我感觉有个类似螺丝的工具在拧动,兴许是我的表情太过狰狞,医生护士停下来问我是不是很疼,因为还没开始拔。我嘴巴张着,咕哝着说了一声,有一点。护士安慰了一下,然后继续,护士帮忙固定,医生用工具拉动。 中间门诊门被推开,疑似另一位护士走进来问这位护士工作上的问题,两人聊了好几句,医生继续努力,护士还拿着小锤子咚咚咚的敲了几下,很重的往下敲击感,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牙齿是人体最坚固的地方了。似乎到了一个关键步骤,医生停下手让我休息一下,然后他问我“我看你拿着北大的帆布袋,你是北大毕业的啊?”,我嘴巴长着,赶紧点头,他又说“我是10级的,8年制,在北大本校待过一年,住农园对面那个26号楼的宿舍”,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农园那些好吃的饭菜,但出于礼貌,我用我无法闭紧的嘴巴说“那你好厉害,学医很辛苦,我是硕士考进的北大”,这几句都没说清楚,因为实在发不出更多声音了。还好,医生尽快开始了最后一轮攻坚战,而我在心里默默推算出这位小伙子今年大概27岁,去年毕业,独立执业估计不超过一年。算完了,又感觉医生的工具在使劲往下用力,隔着一口老牙,我都能感觉到医生用了很大的力气。压动结束,医生轻描淡写的说出来了,现在拔上面,固定位置,痛,用力拔,痛,第二次,小痛,第三次,出来了。2分钟不到,相比下牙的20分钟多,这简直闪电般快。 看了看染血的牙齿,哀悼了两秒钟,感谢医生“用力”拔牙,女医生估计力气不够啊!对面前年轻的男医生肃然起敬。 不管是不是因为年轻小医生执业经验短,热情尚未被一日复一日的重复和繁琐所磨灭,我都尊重和感谢这样用心为病人服务的医生,尤其是在标准流程之外可以和患者愉快的沟通,专业不代表推人千里之外。8年辛苦学医,理论落到实践成为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病患,病患的学历文化经济等水平都参差不齐,时间久了,难免倦怠。在我有限的求医生涯中,也遇到过公立的妇产科医生朱素君,永远微笑,永远不急不躁,永远随意和你聊上几句,在我看来,这些可能比技术多好,更重要。 我反而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触到这种平凡而又具体的生活。
10#
发表于 2019-4-8 08:41: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家是兄妹二人,我出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尤其是妈妈。在妈妈的心里儿子才是最重要的,按照她的理解我就是一个配角,有了我不是想要也不是意外,是那个年代提倡一对夫妇一对孩儿。确是爸爸让我觉得我还是这个 家的孩子,记忆深刻的是我上高中的时候,一个夏天的夜晚,在家里爸爸给了我一个出去的眼神,我就跟着他出去了,他带着我去吃烤肉串,当时的心里真是暖暖的,现在回忆起来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同样的记忆是童年时爸爸外出打工回来带个我和哥哥的好吃的,进程之后给我买我爱吃的烤鱼片、烧鸡、鸡心,现在看来这些食物很平常,但是在80年代初期那可是绝对的美味!现在爸爸偶尔来我这里也是会给我他记忆中我爱吃的美食。
9#
发表于 2019-4-8 08:16:45 | 只看该作者
目前来看,基本应该是不缺失的。但是,工作的繁忙还是会对孩子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我家先生也是在尽他可能的提供他最大的陪伴了。早上会送大宝小宝到学校上学,周末的空余时间,会带孩子去骑车,打球。户外的运动类活动,他会全包照顾好,我们俩算是一个主内, 一个主外吧。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一路学习,一路摸索前行。
8#
发表于 2019-4-8 00:32:5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假期,陪孩子看了电影《寻梦环游记》。
这部动画片,用一个特别温馨的故事告诉我们逝去的人与活着的人的关系。
从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照片一直挂在姥姥家的八仙桌后的墙上,还有去世的姥爷的照片。过年的时候姥姥家要在八仙桌上摆上灵位,插上香炉,各色果子吃食要摆好,过年的饺子要先盛出几个敬先人们。我只知道这是祭祖先,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对于我们的意义又是什么?
其实看完这个电影,才发现,古老民族的文化都是相通的。电影里墨西哥人把祖先的照片排在灵坛上,是不是就像古代中国人把祖宗的灵位放置在祠堂里?不过,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是对祖先的尊重,对家族的传承,我们要知道自己来自哪里,源于何处,不论走到哪,都不能忘记了根在什么地方。我们只需要去遵守和遵从,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而这个电影中的故事,恰恰诠释了我们缺失的这一点。放置祖先的照片,是为了让后世子孙不会忘了他,不会忘记他曾经给予的爱。而他们也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愉快的生活。而当子孙们不再记得他们,他们将会彻底烟消云散。
作为子孙的我们,要记得祖先们,记得是他们的爱为我们创造生活,记得是他们的爱使得家族得以传承。而我们,终有一天,也会进入那个世界。
所以,要努力生活呀,爱家人,爱生活,爱生命。不枉此生,才能让后世记得我们,不忘了我们,这样我们才能在另一个世界永生,因为只有爱才可以让我们永生。
7#
发表于 2019-4-7 23:29: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和她父亲关系很好,爸爸一直特别宠她,两个人喜欢在一起打打闹闹。我一直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孩子爸爸特别细心,正好弥补了我的这一方面缺憾。比如上周孩子不小心被自己家小狗咬到了,没有破皮,只是有红血丝,我看了下,着急做饭,以为没什么就安抚了下孩子继续做饭。孩子爸爸听到了,就放下正炒的菜,去百度了下,然后带孩子去洗手,吃饭饭还带孩子去医院。去了医院才知道,其实狂犬病的潜伏期有15年,而且是不治之症。当时后背发凉,如果没有重视,我自己都要后悔死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9-4-7 23:08:04 | 只看该作者
宝爸其实是个好父亲,但有时候需要学习方法。孩子属于古灵精怪型,爸爸属于沉稳内敛型,比较被动,受他自己父亲影响,温和派,有时候“降不住”孩子,在情绪疏导方面需要改变传统方式,学会接纳孩子,引导孩子而不受孩子情绪牵制。爸爸在孩子面前温柔有余,权威不够。相信凭借爸爸努力学习,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亲子关系。
5#
发表于 2019-4-7 22:31:31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体弱多病的我跟着爸爸去比较远的地方求医问药。刚上小学的我得了鸡胸,小时候缺乏营养,只能用土方郎中那套方子来治疗。依稀记得老爸带着我坐轮渡穿过家乡的绿水河,郎中也是个严重的鸡胸患者,只是苦于不可逆,已经无力回天,但他的医术却救无数孩子于病发初期。中药味浓烈敷于胸前,一个月的治疗期也让我错过了最佳上学时间。上了小学后,不久又是甲型肝炎,求医问药,又是老父亲带着四处奔波。好在医治及时,不久后都康复了。每到放学晚回家,天黑还没到家,老爸都会骑着自行车往学校的方向去找我,也不问我为什么还没回家。小时候的家庭氛围比较凝重,家人之间的交流不多,这也是我现在性格冷峻的原因。
4#
发表于 2019-4-7 21:22: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eliu 于 2019-4-7 21:35 编辑

在我们家四个孩子的心目中,老爸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说实在话,从小到大管我们姐弟四个的时间真的很少,但是他就是有那种威严,不用说话就能让我们哆嗦的存在。小弟说现在的孩子就是缺少这种对长辈的敬畏之心,特别是我们这些80/90后的子女。老爸这一生都是在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做榜样,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干一份活得一份劳,从不浮夸、一生都在经营自己的小生意。小弟说,你问老爸这一生有没有后悔的事情,他肯定说没有,因为什么都是尽了自己的努力:努力孝敬父母、努力帮助弟弟妹妹、努力栽培子女、努力关爱孙子。虽然他说的少,做的远比说的效果好。

印象最深的要数送我去念高中的那件事吧。很遗憾的我的中考成绩很差,只能读县里的四中,很多平时成绩远不如我的都去了一中、二中。老爸跟我说,那好歹也是你自己考上的,不是还有很多人没考上高中的嘛,好好去上吧!去报名的那天还特地帮我背了床被子,提了他工作时特宝贝的那个大包给我装衣服,一路送我到宿舍安顿好。其实,从家里到学校也就十分钟的中巴车时间,原以为他不会送我的,或者让老妈送我,结果他居然自己来了。当时特别感动,都说父爱如山,那一刻我是真切地感受到了!
3#
发表于 2019-4-7 16:16: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长时间缺位,偶尔诈尸,一诈尸就添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11 11:03 , Processed in 0.06341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