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386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群第五期第四轮第九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9-4-1 08:2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丹妈阿娇 于 2019-4-1 08:22 编辑

昨天有个邻居在群里说,她儿子班上一位男孩,被妈妈凶了几句后,就离家出走了,家人都急哭了,庆幸几个小时后找到了。
我们曾经都是孩子,都任性过,叛逆过,甚至都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甚至行动。我自己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也离家出走过……
本周,咱们来聊聊你曾经的离家出走,或者你身边的离家出走,以及如何防范和引导自己的孩子远离“离家出走”。

9#
发表于 2019-4-8 14:51: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娃生病,看急诊。我简单聊几句。如果不是习惯性地拿离家出走作为一种要挟的手段的话,那么,我觉得通常离家出走可能有两种:第一是实在无法沟通,家已经是一个让人窒息的地方,那么,离家出走能让人冷静一下,透透气;这是最主要是注意自己的安全;家人也应该关注到这一点,最起码要让离家出走的人感受到你对他的安全的在一,除非真的不想过了;第二,内心该有多么的崩溃多么的无奈,才会想到离家出走?这时候,除了安全的考虑,应该想到离家出走这个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情感需要。一切行为背后均有心理因素在做支撑。这应该是家人除了安全问题之外,应该最重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离家出走是愤怒之下的冲动或是理性选择;但是借此举动,为自己争取一个理性沟通的机会,保证两个人能够有一个充分的沟通。
8#
发表于 2019-4-7 23:54: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说起离家出走,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我在家排行老三,家里的孩子多了爸爸妈妈工作忙,我不是一个最受宠的孩子,因家庭不富裕,好吃的也总留给弟弟,新衣服也是哥哥姐姐们先穿小了才有我的份,记忆中有次和弟弟发生争吵打架,劳累了一天的妈妈没有心思听我的哭诉和委屈,还责怪我没有没有带好弟弟,备受委屈的,我很想离家出走,但是能去哪儿呢,也只有想想算了。 成家以后把有一次真正的离家出走,我一个人在单位宿舍里住了2天,期间 也没有等到老公的道歉电话,周末以加班为由仍没有回家,快下班时接到老公的电话却是问我何时才回家吃饭,晚上吃什么,原来他根本不知道我是生气了,已记不得生气的缘由,估计事情并不是很大所以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老公的懵圈却是让我一直记忆深刻,这世上最可恨的也许莫过于如此了吧。
7#
发表于 2019-4-7 23:50: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没有离家出走过,故意吃药算吗?有一阵子觉得爸妈特别偏心,就吃了一种药,药瓶上写着调节神经用药。吃了以后发现是那不是药,是我们穿项链用的塑料珠子。后来给我爸妈写了一封信,控诉他们太偏心,凭啥老大就活该让着老二。我爸妈看了信之后没揍我,现在想想他俩也是好家长,至少能听取子女意见,而且没有揍我。
6#
发表于 2019-4-7 22:50: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从来没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因为离家出走没钱没吃的,小小年纪的我其实很害怕离开家,也许是没吃过什么苦一想到离开家风餐露宿,爸妈一直灌输的外面的世界很危险,想都没想过离家出走。不过每当他们要求我按照他们的愿望或者要求去做的时候,我时不时会想要也许哪一天羽翼丰满了,就一定要离开,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的决定,作为妈妈现在我也会想怎么才会不重蹈覆辙,让孩子能自由些,能更尊重她们,如果我能倾听她给她选择和互相沟通商量的机会,离家出走肯定不会是她的选择。
5#
发表于 2019-4-7 22:43: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对于离家出走,我这个人还是比较现实的,和老公生气了有恶狠狠地出去过,但回来基本上也差不多整理好自己情绪了,或者回来再继续吵,总不能难为自己呀……不过也干过拿自己要挟人的傻事,事后感觉真是脑子坏掉了才干那些事情。 我自己脱离父母前没考虑过离家出走,还是比较乖的,而且身上没有钱,从来也都是父母骂我的份,心里也只能默默生气,上大学以后才开始顶嘴。 娃要从小预防吧,主要是心理上要注意理解他,希望和娃不要产生太严重的代沟,这样至少他不太讨厌一个能理解他的妈妈。另外希望他能够自我调节情绪,不要生隔夜气,也不要拿自己当赌注。目前来看他自己待一会儿能自我调节过来,希望长大以后的压力也可以承受。
4#
发表于 2019-4-7 22:38: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说起离家出走,第一反应: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可细细想来,青春年少的时候似乎也有过一两次出走的念头,为了啥不记得了,应该都是小事但当时对我来说又算天大的事,那是什么?……哈哈哈,成长的经历总有磕磕绊绊,如今已经不会在意了。但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社会环境变了,孩子真正独自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差,抗挫能力也差,尤其学习压力大,不适应社会生活,他们不了解学校家庭以外的世界,芝麻大点事,略微批评一下就受不了,甚至会采用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处理,比如出走,也让家长更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教育孩子。窃以为,家长和孩子孩子要能顺畅沟通,彼此相互了解,要能为对方着想,前提就是要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多陪伴,多关爱,不要有功利心,发自内心的如此孩子,自然不会演变出极端的冲突。
3#
 楼主| 发表于 2019-4-7 21:05: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80年代,尤其是在农村,很多家庭中的老二都是被忽视的,但我这个老二从小被长辈们各种宠,甚至连重男轻女的外婆,对我都宠爱有加,在那个几乎每个孩子都挨过打的年代,我爸妈从没打过我凶过我。 可能是因为太受宠了,有一次,我爸因为一件事错怪我了,凶了我几句,我一生气就跑出去了,躲到离家比较远但又能看到我家的一座山上的一棵杉树下,因为那是我爸第一次凶我,就想让他着急。我爸妈到处找,边找边叫我,都找不到。等到傍晚,看他们实在着急得不行,我自己也有点害怕了,也饿了,就撅着嘴自己回去了。从中午到晚上7点,一个人在山里待了大半天。 回到家虽然还不服气,但看到爸妈那么着急,其实心里挺内疚的。不过我相信丹丹不会倔成她妈当年的样子~~ 从我们80、90后这一两代人开始,几乎人人都受过高等教育,育儿观念普遍理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及时表达情感和情绪,可是问题小孩却也不少,这一点还是值得我们反思。
2#
发表于 2019-4-7 15:22:02 | 只看该作者
  【2018年2月23日星期三】“简单”《小小“大”艺术家》不简单

爱,是什么?
是蓝天拥抱白云,
是大树欢迎小鸟,
是爸爸妈妈陪我
到处玩……
这是一位一年级孩子第一次诗画创作课的现场创作作品,竟然颇有赋比兴之势!在这首诗左边画着蓝天白云、大树小鸟,小草小花,还有笑眯了眼一家三口,图文无比契合。看到这作品,我一边惊叹孩子的理解力,感悟力与创作力,一边庆幸自己的相信与放手——没有做任何指导,只是带领孩子阅读了几本关于爱的绘本,玩了一个用手势判断“爱”与“伤害”的游戏,便放手让孩子以“爱”为题创作独一无二的诗画作品!正如童书界的顽童与国王汤米温格尔所说:“你只需要给孩子一个‘放大镜’,花点时间,孩子们就能从书中得出自己的发现——探索是人类的本能。”没错,只要大人从心底里相信孩子,一个个都会变成“大家”!
《小小“大”艺术家》的作者汤米•温格尔,人们这样形容他“他用连上帝都嫉妒的顽皮和想象力,‘把小读者带到了前所未闻的想象之地’,也征服了整个地球的儿童教育界与童书界。”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所有读者”。每一位读者只要一看到《小小“大”艺术家》都会浮想联翩:封面上的玩具猫和玩具鸟如此栩栩如生,究竟是谁之大作?小小“大”艺术家究竟是谁?这些艺术玩具又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封底仿佛给了一些答案——献给每一个天生就是艺术家的孩子,这与题目契合,看来创作者是“孩子”,是“天生就是大艺术家的孩子”!蓝蓝的环衬,那是自由的天空,这是否暗示着孩子的创作环境呢?扉页除了书名之外,一只玩具小狗蹲在地上,神情专注,仿佛在等着主人或同伴归来,连地上的香喷喷的骨头都它被完美的透视了!究竟是怎样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如此惟妙惟肖的艺术品呢?
文字故事特有吸引力!“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天啊,拉飞•巴马科和爸爸妈妈搬家了。”拉飞为什么会因为搬家特别兴奋呢?这里有好朋友等着?就是游乐园旁边?猜想会有很多很多,但没想到竟然是“拉飞终于有地方可以痛痛快快地捣鼓那些木工玩意了”,原来如此。看来,拉飞便是封面艺术品的创作者了。可是他为什么要做这些玩具呢?原来 他到了新家没有朋友,便自己给自己做朋友:猫朋友、狗朋友、猪朋友……接着邻居金加入,给这些朋友设计了款式不一的时装。他们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做了很多很多“朋友”,直至多到堆满了房屋,堆满了院子,堆满了门口花园,吸引了更多的朋友加入创作行列。招来了卫生官员和消防队被要求治理整顿;引来了记者,受到赞扬;招来了博物馆长,给他们办了一场出色的展览,一举轰动成为品牌,出售作品,创立工作室。多年后,金成为一个顶级的时装设计师,拉飞成为一名著名的雕塑家,他们成为一生的好朋友!文字故事非常流畅,层层递进,逐渐推向高潮!高潮到后,又突然生变,横起波澜,进而又峰回路转,另有发展,收获大圆满结局。文字故事既有顺风顺水之时,又有一波三折之候,蛮吸引读者。另外,故事充满正能量,给予读者放飞理想,实现理想极大鼓励!
插图同样精彩!从头至尾,拉飞与金的脸不从未露出沮丧的表情,只有一次正面描写拉飞对要搬去博物馆展览收藏时的依依不舍。搬家时,拉飞满脸兴奋,时而双眼发光,时而专注帮妈妈装碗橱,时而沉醉鼓捣那些木工玩意儿;拉飞生日时,收到爸爸妈妈的小礼物——一个小钻床,他爱不释手;感到孤独时,他微笑着给自己造几个“朋友”——一只狗和两只猫;邻居金要求加入创造行列时,他笑着欢迎,然后一直快乐地和金一起造出更多我们难以想象的“朋友”;他们不断冒出新主意,不断地迎接“新朋友”,堆满了后院,堆满了花园,吸引了更多孩子,大家一起创造了更多更多的“朋友”!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不管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不管是动物“朋友”,还是植物“朋友”,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甜甜的微笑,眼里都闪着宝石般的光彩!看着他们,读者仿佛听到了他们的欢声笑语!也许是作者从不愿意孩子受到伤害,故毫不吝啬把阳光般的笑容赋予书中的每个人物!就算是卫生官员与消除队员出现在拉飞家门口要他们清理“破烂东西”时,拉飞有家人陪着,背对着读者,只让读者看到拉飞有家人的支持,没让读者读到拉飞惊愕的表情! 而且下一次立即得到了媒体的大力支持:孩子创造了艺术!这两个疯狂的小家伙!破烂是个好东西!垃圾变成宝贝!同时又犀利批判:官僚主义推残孩子的创造力!
插画中还细致表现了拉飞父母对保护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作出的巨大努力。搬家,让拉飞有地方可以痛痛快快地捣鼓那些木工玩意儿;相信拉飞,让拉飞帮助装碗橱;坚持在拉飞生日时,送给拉飞喜欢的木工器材;给拉飞创造木工玩具的充分自由,如时间,朋友;让自己和拉飞的“合作伙伴”成为朋友,一起去郊游,支持拉飞和金拣“破烂”;带拉飞和金到废品收购站去找材料;支持孩子办艺术作品展……这样的支持,最终让拉飞成了著名的雕塑家,金成为顶级的时装设计师,他们两人成了一生的好朋友!读者读到这,若是孩子会渴望自己的会有和位飞一样的爸爸妈妈;若是爸爸妈妈,会渴望 自己变成拉飞父母那样的父母!
当父母和孩子都有同样的渴望时,小小“大”艺术家将会无处不在!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大艺术家,只是给成人的“自以为是”隐藏了色彩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11 14:17 , Processed in 0.064058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