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9283|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春季)初级班第三课作业----G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24 20:46: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104122701 于 2019-3-24 21:18 编辑

2019(春季)初级班第三课作业——G组,2019春季初级班第三课乐言爸老师的《观念/阅读的大脑与心灵——家庭中的全阅读思维建构》作业贴已经发布。

第三课的作业:
1. 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2. 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要求:字数不低于400字,第一行写自己的“学号+名字”,本次作业提交截止时间是3月31日24:00,请各位同学尽快完成。
推荐
发表于 2019-3-31 13:14:27 | 只看该作者
学号:G02  姓名:方秀华
1.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我们家设有专属的书房,家里到处有他随手可拿到书看的地方,孩子从而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小时候我总认为陪伴孩子看书能够识字写字,获取信息就可以了,但并非如此。就像乐言爸所说的阅读并不是说看看书,能够识字获取信息,这就算叫阅读。如今获取信息或者知识已经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未来更多的需要,孩子具备的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这个当中阅读能力毫无疑问是基础建设。说着很对,当孩子慢慢长大了,发现陪伴阅读过程中,同时孩子更需要我们给与的安全感和引导,还有亲子互动,比如角色扮演,玩游戏,竞猜等等。一个人看书,就算内容再丰富都好,它都需要人与人去互动分享,没有了互动分享,它就会失去了阅读成长本身的意义。当后来渐渐意识到这些的重要性之后,在家里我的角色常常是陪读,和他一起挑书买书,共读各种各样的书,我家爸爸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出差,他在家的时候,角色是陪看陪玩,陪孩子看时事新闻、科普节目、运动等等,夫妻俩分工很明确。孩子前一段时间热衷于看动物类的书籍,有个老师奉劝说不要让孩子再看这一类的书了,这一类的书籍应属于低年级的时候看的,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偏向于看文学类的书籍,还列举各种优缺点....之前一直很纳闷和纠结这件事的,但当听完这次课后,我更加确定在看书阅读这件事情上面,我也是会趋利避害的,简单的说,如果阅读这类书可以让孩子感到快乐,收获更多的,我又何必去纠结哪个年龄该看哪些书去限制孩子阅读范围呢?优秀的绘本或者是儿童文学的作品固然要看,但我的前提是在孩子乐意感兴趣,身心愉悦的时候,我们会加上一些恰当的引导让他去享受,而非强迫性地去做阅读这件事。
结合孩子的现状,和爸爸协商制定了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A、作为家庭成员每一份子,我们都要使自己成为“参与者”,爸爸不出差的情况下,不能再是旁观者,由我们俩轮流为孩子读书,也可以与孩子互换读书角色,然后以交流体会心得,做游戏等等的方式,促进感情,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B、亲子阅读时间:一到五晚上9点30分到10点钟,共30分钟。
C、每周六下午和我一起去图书馆做义工时,整理收拾馆内的书籍。统计记录儿童馆哪一些好书最多人借阅,最受欢迎,与孩子共读受欢迎的书籍。
D、根据“阅享+”读书会设定的书单,与孩子一起共读,每周六晚上是“阅享+”的读书会交流活动,结束回家后与孩子根据当周的书本阅读再一次做互动分享。
E、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为读书笔记分享日,将好词好句都记录下来,在阅读中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2. 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有一次爸爸出差了,我跟孩子在图书馆做义工的时候看到了这本《和爸爸在一起》的绘本,作者是澳大利亚科里·布鲁克写的,当天晚上拿回家和孩子一起看书阅读。这是一本关于父爱主题的书,全书展示的是爸爸和孩子在生活中的种种,此书虽文字简洁,但温馨的画面却能够更加拉近爸爸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充满了爸爸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爸爸的依赖和仰慕。孩子听着看着,想起经常跟爸爸做的事情,书中描述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他平时和爸爸做的事情。虽然看似很普通,但让孩子觉得很快乐!突然两眼有点湿湿的,说想爸爸了,要给出差在外的爸爸打电话视频聊天。一聊了就是很久.....我体会到爸爸的陪伴带给孩子的快乐是我作为妈妈无法取代的。出差回来的爸爸也给孩子大大的拥抱,孩子也特别粘爸爸,看着这书,他就特别想爸爸,多希望爸爸可以不用出差工作,每天都能陪伴着他。这也是孩子为什么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我认为良好的亲子的关系是需要沟通理解与爱去维持的。父母对孩子一点一滴的爱,其实孩子是能够感受到,并做相对的回应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9-3-31 23:49:37 | 只看该作者
学号:G14      姓名:樊敏琪
1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计划。
我家宝宝现在2岁,在模仿阶段,我们大人平时在做什么,她也会去学着做,复制程度能达到80%,平时经常看书会注意力不集中,没耐心。所以我们制定的计划首先要要求我们协调和家庭的氛围制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另外大人要先以身作则,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机,尽量多的高质量的陪伴这样才能去影响孩子。然后,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量变会影响质变。保证孩子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好习惯,最好是在固定的时间,每天20——30分钟。不要一天读两个小时,然后剩下几天不读。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习,而且阅读量大的孩子词汇量和知识面会远广于同龄孩子。最后,亲子阅读的方式最好是演绎出来,会根据宝宝关注的点去做延伸,把书中的内容一起表演出来,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孩子阅读兴趣,集中宝宝的注意力。
 
2、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是很头疼的,想着到底该怎么写呢?因为我还没有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一本绘本,每次都是我在读绘本,宝宝在看和听。觉得宝宝的思维方式都在跟着我走。我觉得这知识我的角度,并不是孩子的。于是我这两天尝试了我让宝宝自己先翻绘本,去观察她的关注的点,让她来跟我讲绘本的内容,才发现原来宝宝看绘本的角度跟我们真的不一样!
我就举个例子吧,像《好饿的毛毛虫》这本绘本,因为里面有好多吃的东西。我就一直以为宝宝会对这些吃的很感兴趣,所以平时给她讲的时候会说,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毛毛虫吃了两个梨,星期三,毛毛虫吃了三个李子;……这样一直讲下去,然后会让宝宝数一下数,其实我也觉得我讲的很枯燥。这次我让宝宝自己看,然后试着给我讲,宝宝翻翻翻,翻到环衬页,看到满满一页都是五颜六色的点点,她就指着红色跟我说:这个是不可以走,如何指着绿色说,这个是可以走。我有点听不懂,问她什么意思,她说红绿灯。我才恍然大悟,毕竟才刚教她认灯,没想到她会记得而且会从书本上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宝宝再翻翻翻,翻到苹果、梨子那里,水果上面都有个洞,宝宝就用手扣那个洞,说虫虫爬爬爬。她想表达的意思是毛毛虫是这样爬过来再吃另外一个水果的。然后还会用眼睛透过那个小洞洞来看我,说妈咪看不到宝宝了,意思是说她已经藏起来了,她能看到妈妈,但是妈妈看不到她。她这样跟我玩起小游戏,也是令我觉得意想不到的。宝宝再翻翻翻,看到后面有只蝴蝶,她说猫猫钓鱼,蝴蝶飞飞,然后做飞飞飞的姿势,我瞬间知道宝宝现在想到了另外一个故事了,就是我平时经常跟她讲的“小猫和妈妈去钓鱼”,故事里面有说到,猫猫在钓鱼途中,有只蝴蝶飞过来找猫猫玩,然后猫猫放下鱼竿去追蝴蝶。宝宝的这些关注的点真的是之前没有察觉到的,现在真的是觉得在宝宝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可以是天马行空,都可以是有关联的,平时是我们家长干预的太多了,把很多东西都局限了。通过这个作业,更加清楚的知道该怎样从孩子的角度去读绘本了。
21#
发表于 2019-3-31 22:48: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号:G17    姓名:李玲 1.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丰富、书籍浩瀚的时代。如何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丰富阅历,一直是我们家长思考的问题。孩子除去在学校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外,课余时间的阅读无疑是另一个获取知识的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又是摆在我们家长面前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家作了以下计划: 一、读书目标: 1.让孩子明确读书方向,爱上读书。 2.让孩子掌握读书方法、技巧,学会读书,并自觉积累。 3.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习惯。 二、读书时间: 周一至周五以睡前半小时为主,周六周日保证白天半小时,睡前半小时。 三、读书预期成效: 读书时要认真,要做到能简单复述读书内容,能明白故事含义,能写简单的读后感想。爸爸妈妈要做到以身作则,读书时间不开电视,不干无关事务,要求能写出读书笔记、读后感。 四、读书奖励: 设计每月读书表格,每天按时、有效完成读书计划的,画一颗星。累计每月全部完成读书计划,奖励达成孩子的合理小愿望一个。希望 通过我们的亲子读书计划,能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其善良开朗,幽默自信的人格特性,也促进他在学习上的更大进步。  二. 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面对生死,作为我们的内心都是恐惧,孩子又会常常提问于我们:我从哪里来?我会去哪里?为什么要活着?死是怎么回事?《一片叶子落下来》里的一片叶子回答孩子所有关于生命的疑问。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童话,书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书中文字简单,寓意深刻,作者巴斯卡力亚说,这是献给所有曾经历生离死别的孩子,与不知该如何解释生死的大人。著名儿童文学家任溶溶老先生的翻译文字优美、情绪饱满,读起来感人至深。 关于生命和死亡,许多家长很少对孩子提及。但思考生命和死亡其实很重要,而且这也是每个孩子内心都有的需求。只有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才有可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20#
发表于 2019-3-31 21:43:14 | 只看该作者

G16 柴琴

作业1:
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孩子现在8岁,阅读非常广泛,各种书籍都有所涉猎,为了看书而看书,感觉有些囫囵吞枣。
小目标:能将看过的书做个读书摘要,并将故事情节讲述出来,录音。
大目标:能慢慢理解作者的逻辑,发现书的美好。

家长的帮助:
1、观察孩子的阅读状态,看孩子对什么书籍感兴趣、什么不感兴趣。找到那些点,让这些点成为她能获得满足的支撑点。看是否能协助她建立网络思维,兴趣更广泛更深入。
2、多和孩子讨论,看她是如何看书的?看如此快,是出于什么样子的想法?引导孩子找到怎么样看书是最舒服的,又能获得成就感,又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在阅读这块,让大脑始终保持支持。
3、营造阅读氛围。虽然孩子大了,也可以念书,讲解一些有深度的孩子感兴趣的暂时有些地方不能理解的书,增加亲子关系。
4、一定将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知行合一。

阅读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阅读一定可以带来成长与改变。
通过阅读,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业2:
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图书馆狮子》这本书让我感觉到狮子虽然打破了规矩,但是他也帮助了麦小姐。帮助人的时候,不管在图书馆还是在哪里,你都可以打破规矩,可不能无缘无故的打破规矩。狮子帮助了麦小姐,麦小姐也会和彬先生解释说:“我手臂摔断了,狮子有正当的理由,也是可以打破规矩的。”
狮子是一头乐意助人、愿意帮助人、遇到事情还会灵机一动的狮子。在狮子心里,朋友是第一的,哪怕冒着破坏规矩的风险。
不过假如我是狮子,我虽然也会像狮子一样打破规矩,但是我不会大吼大叫。我会找电话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说清楚地址。如果现场有医生的话,我第一时间找叔叔阿姨先给麦小姐看下伤势。
虽然规矩的麦小姐定下的,但是有正当理由,她也是觉得可以打破。
在麦小姐心里,只要不打破规矩,哪怕是狮子也可以过来听故事。
狮子还可以带着老虎,并用他们的语音交代好老虎兄弟“图书馆里面不能大声说话”等规矩,只要老虎不大吼大叫,就可以留下来和狮子作伴听故事了。
如果麦小姐不给狮子派活,狮子会无聊地在图书馆大吼大叫,刚好狮子的尾巴像鸡毛掸子,一下子就把书架上的灰尘扫干净了。狮子干活后,也很高兴,因为他帮助了麦小姐。
彬先生过于传统。他不应该告状,当狮子没违反规则的时候。
狮子和读者能相处的非常融洽。开始的时候,小朋友也害怕狮子,后来狮子经常给小朋友当梯子,当靠垫,慢慢慢慢地,狮子就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我觉得,动物与人类,原本就可以很好相处的。

图书馆狮子.jpg (1.78 MB, 下载次数: 877)

图书馆狮子.jpg
19#
发表于 2019-3-31 14:17:06 | 只看该作者
学号:G19,姓名:余乐

第三课的作业:
1. 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我有一对双胞胎孩子,一儿一女,男孩跟女孩的兴趣点不同,爱读的书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平衡一下我们家的阅读规划。
我想阅读规划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

(1)父母都要参与进来
既然是亲子阅读,就需要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进行,可以一起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孩子优秀阅读习惯的养成。可惜哦我们家一直都是妈妈一个人坚持做亲子阅读,爸爸并没有参与进来,我想经过这次课我会跟他好好谈谈,从细微做起,哪怕只有每天15-30分钟,坚持就好。我看过有文章说爸爸的阅读比起妈妈对孩子更有益处。特别两岁以下爸爸进行亲子阅读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结果显示孩子跟爸爸阅读时会更加投入,并有更丰富的产出。所以这一点我家要改进。
(2)        保证阅读时间
保证孩子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好习惯,最好是在固定的时间,每天30分钟到1小时,不要一天读两个小时,然后剩下几天不读。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习。我可以计划每天读3-5本书,或者精读2本,怕一本,只要仁认真读,孩子们认真听,持之以恒终会有效果。我们都知道量变会影响质变,在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阅读量大的孩子词汇量和知识面会远广于同龄孩子。
(3)做好阅读记录,每天读书了什么,可以记录下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阅读的能力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也避免一本书重复读太多次,没有新鲜感。
(4)多寻找名家作品
看看名家作品清单,同时看看别人的推荐,尽量少走弯路,精读好的作品。一年计划阅读至少200本书,那就意味着两天读一本,难度不大。我孩子还小,才2岁半,相信在我的坚持下,会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2. 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我的水果宝宝》
这本书从形状、颜色、叶子着手,用工笔细描一些常见的水果,画面鲜艳明丽,观察细致入微,创意新颖活泼,仿佛让孩子们置身丰收的果园,启发孩子们学会探索、学会观察。比如,小朋友要去寻找水果宝宝了,戴着帽子,挎着提包,拉着小滑车,这些都没啥。关键是,她的前面三只蜜蜂、两只蚂蚱在带路,而她的帽子上停着一只蝴蝶、一只瓢虫、一只蜗牛,这就很有趣、很有孩子的想象力了。这还不算,孩子小花裙子的口袋里,一只毛毛虫正探出半个身子,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孩子手拉的绳子上也停留着一只虫子。这些自然界中的生灵们,被有趣地展示在画面中,并且毫无违和感。除此之外,在后面的每页上,这些小虫子们都充当着发现水果的重任,带孩子去认识水果。

如果换做成年人,我们早把这些虫子啊、蜗牛啊、蚂蚱啊统统赶跑了。但孩子们不会啊,他们要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在接下来的水果宝宝“出场秀”中,作者用藏猫猫的方法,来介绍水果。先让苹果、草莓、香蕉、柿子、杨桃等水果露出一小部分,并配以简单的文字“喂!喂!喂!请问你是谁?”,并且不断重复这句话,整个绘本读下来,孩子们肯定都能记住这句话了。然后下翻一页,水果宝宝完整的出现了,它们有鼻子有眼的,再配以简单的文字“我是圆圆的苹果,吃起来又脆又甜!”“我是像五角星一样的杨桃!”把水果的主要特征都简单介绍了。作者的画笔细腻,细致入微,画面非常美好。

在阅读中不知不觉让孩子们记住这些可爱的水果了。
17#
发表于 2019-3-31 09:05:30 | 只看该作者
学号:G10  姓名:宋淑兰
第三课的作业:
一、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家庭现状:家有儿女、儿子读初一 女儿读幼儿园大班、我全职。
在儿子5个月的时候断奶,返回职场、婆婆帮忙带着儿子,有时候出差 顾不上家里 儿子的阅读更谈不上,婆婆带了4个月,老人自带的育儿观念我们也不赞同,只管儿子吃饱穿暖,里面有了很多心酸的事情、毅然放弃工作回归家庭。
          接过儿子自己开始带、虽然短短4个月,心里却觉着时间特别长,心里总觉着亏欠儿子,所以接下来陪伴多了,仅在玩的时间上,却少了阅读、在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发现阅读的重要性,开始陪伴阅读。
我与我家先生不断反思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换一种方式。
            虽然不是特别坚持陪儿子阅读,每次读几段,然后儿子自主阅读。
          儿子7岁的时候有了女儿,在儿子身上反思我们教育的问题、这时候开始寻找新的方法。
在女儿刚出生 看黑白卡,几个月就开始给看图画书,开始每天的亲子阅读。
            阅读成了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每天不间断。
当拿起书陪孩子阅读的时候 心会静下来,心在孩子的身上,在感受孩子对绘本的情感,心也在绘本故事里面。
         亲子阅读,我和先生谁有时间谁陪伴,我陪女儿、先生陪儿子聊天文地理,生物....... 每周至少一次全家在一起交流。  我家先生工作比较自由一些,经常给家人做美食,每天的饮食花样繁多、也喜欢陪家人。
            在阅读这件事情的来说,是一件静待花开的事情。孩子们喜欢阅读,通过阅读,他能够获得乐趣,慢慢的就会发现 性格 自信开朗,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越来越棒。
     我做故事妈妈2年以来 带着孩子做故事会、孩子们也跟着成长、成了小帮手、先生更是支持、每次辛苦的摄影工作都是先生来做。
而我和先生都是原生态家庭出来的,我们不断改错、学习新的方法 适合我们的、用到我们的家庭教育中。
家庭阅读计划:
1.阅读初级班 还没有阅读过的18本书
2.女儿 开始进行 科普系列的阅读
3.儿子 现在有自己的爱好、要求买什么样的书、科幻题材的,关于星球的、世界各地、等等。
4.我与先生、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继续阅读。
二、 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比如最近看的绘本
《杜噜嘟嘟》作者(法 )埃尔维•杜莱著作,
他的童书风格,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和高超的技艺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也被世人喻为绘本世界里的顽童大师。
    先生看到这套书 不同意在孩子这个年龄来阅读、觉着太幼稚了。 应该多读一些科普的的书, 爸爸和妈妈的意见有时候也会有分歧,我觉着只要是好的绘本,孩子喜欢就读呀。
当女儿看到书,陪她读的过程中,她发现,这个杜噜嘟嘟,长得是脑袋和肚子上分别有只眼睛,还可爱的戴着小皇冠,有时候耳朵还能拿出来,是一个细胳膊细腿的魔法师。那只萌萌的大眼睛望着你,她的嘴巴在哪里呢,她的声音怎么发出来呢,是不是有嘴巴 只是我们看不到。
           女儿发现 这是一本互动的书、玩起来特别嗨,捧腹大笑的书,说 有2本书也可以这么玩,妈妈还记得吗 想想、哪个什么 点点点、变变变,把书拿过来一看、作者是同一个人,。
。作者带领我们走进各种奇妙好玩的故事中, 这是一套阅读多少遍都不够过瘾的书,有一天女儿问:阅读为什么不如之前笑得厉害了,之前笑的肚子都疼了,因为书里面你已经知道了 也熟悉了呀。
       作者埃尔维•杜莱,让我们读的不仅是绘本,是故事,还是魔法力,创造力,无论是捉迷藏,还是大变身,还有感恩的拥抱,作者将这些全部融入到故事里,不仅仅让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得到快乐,还引起他们的好奇,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特别适合亲子阅读,如发现每一页杜噜嘟嘟身上衣服的颜色不同,还有一起去做动作拍手,吹口气、闭眼睛,指鼻子、一起念魔法咒语。与孩子一起互动,体会快乐,共渡美好的亲子时光,共同阅读。
16#
发表于 2019-3-30 15:02:42 | 只看该作者
学号:G05  何丽梅

一. 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家里有三个宝宝,平时很难各种兼顾,也很难平分我的爱,都爱都兼顾其实真的很难,就有时候读姐姐挑选的绘本,煮妹妹平时爱吃的菜,陪弟弟玩玩他喜欢的乐高,翻翻我需要看的书,以前的模式真的需要淘汰,听了乐言爸的课,当务之急需要制定更前面更严谨的计划为三个宝宝打好更坚实的基础。阅读对于我们家庭现状而言,真的是最廉价最真实的营养,一天没有汲取它就感觉一天没有吃东西补钙一样,不用再去羡慕别人的钢琴课,不用再去怀疑我的孩子们去过的地方那么少,见识会不会差很远,现今阅读会带给你更多得多的东西,好好做阅读爱阅读让孩子们有满满的自信和爱。计划如下:
1.        制定家庭短期读书目标;姐姐的目标是每两天读一个故事,能自己看绘本把她讲出来;妹妹每天自己看两本绘本,知道一本书大概讲了什么;弟弟可以每天翻翻书本,尽量不要各种捣乱,我每天读一两本绘本给孩子们听,去图书馆挑好半个月的绘本量,选好绘本题材,自己也必须每天阅读10页书,不断更新育儿知识。
2.        掌握阅读的方法;其实每个时期每个孩子感兴趣的绘本会不一样,姐姐喜欢画画我可能会更多分析画画的风格和线条,妹妹喜欢故事的情节读的时候更要声情并茂些,弟弟喜欢动物和汽车,那我就会留意他喜欢的,一起去发现他并让他读出他要表达的东西和想法,我的阅读方法都比较固定,孩子有什么问题就读什么样的书,比如姐姐就要上小学,近期就读《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3.        读书时间的安排,周一到周五晚上八点到九点半尽量的营造读书气氛,安静的听着故事,认真的写写字,不是为了追求多大的成果,而是慢慢的家庭有一种引以为傲的习惯,那就是阅读
4.        读书奖励,每月读得好读得多的孩子可以去超市或者文具店选购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奖励的最爱的贴纸。
5.        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有变动的更改阅读计划,前提是更有益。   

二.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一看标题我就想到妹妹有段时间好爱哭,好头疼,我就找了两本绘本《爱哭的猫头鹰》还有一本是《爱哭公主》。第一本讲一只小猫头鹰在森林里哭了,小动物们都奇怪谁在哭为什么一直哭,纷纷都来安慰小猫头鹰,但是小猫头鹰还是一直哭,直到妈妈的到来,他才没有哭。
第二本是《爱哭公主》这也是我今天要拿出来讲的。《爱哭公主》以小孩子的“公主病”、“挫折忍受力”、“情绪控制力”为主题,写成了温馨的小故事。 图画隐藏无数小细节,还有隐身在图画中的爱哭公主、国王、王后一家人,也是孩子们喜欢的颜色图案,王后为爱哭公主举办了一个粉红色生日派对,所有东西都是梦幻的粉红色。 爱哭公主发现一只黄色气球,“粉红色派对上不能有黄色气球!”她大哭起来。 她坐着哭、躺着哭、趴着哭、滚来滚去一直哭……小伙伴全跑了。 后来,王后又给她办了一次黄色派对,出现了一顶蓝帽子,爱哭公主居然没有哭? “深呼吸,123,怪怪东西看不见,哭哭脸变笑笑脸。”王后教导爱哭公主,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先念咒语让自己平静下来。还给了她一副特制的眼镜,希望爱哭公主能换个角度看问题。 看了这本书感触很深,妹妹她自己读了几十遍,她看着自己喜欢的公主那么爱哭,跟自己那么像,因为有点不是那样就对妈妈不依不饶,也会哭过之后想着说妈妈我不哭了,我都跟她说,你长大了,哭是可以的,但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遇到想哭你可以像爱哭公主一样深呼吸数数字,让自己不要哭的那么大声和那么久就好,后来经常讲讲这两个故事真的有些效果了,知道哭多了就没有朋友。有时孩子讲不通,分散注意力也没有用,我就让她哭一会,学会自我反省。如果宝宝一哭,家长便妥协,有求必应,反而让宝宝以为用这样的手段有神奇威力,能让自己得到满足。当宝宝哭闹不休时,我会深呼吸,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后,冷静地抓住宝宝的心情,再根据不同的状况巧妙应对。
                     
15#
发表于 2019-3-29 23:56:08 | 只看该作者
学号:G07  姓名:郑燕飞
2019春季初级班第三课《观念/阅读的大脑与心灵——家庭中的全阅读思维建构》课后作业

1. 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我家现状是:
孩子读初一,平时为了上学方便周一至周五都住在外婆家,只有周末会跟我们住。而我的工作周末是最忙的时候,回家已经是晚上九十点钟了,很累都没有什么时间与孩子交流。只有周一休息,除了放假,跟孩子的时间很少有重合的点。
晚上跟孩子讨论了一下,怎么做一份我们家的阅读规划。是不是可以共同阅读一本书?
他可以周末白天的时候先阅读这本书的一部分,我晚上回家后再阅读同一部分的内容,最后我们互相交流一下关于这个部分内容的各自想法及感受。
这也是在听课当中获得的启发。“关于阅读除了是亲子关系的一个纽带,也是非常好的和孩子沟通的渠道。”这样一来我们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可以聊,而这些话题是在很轻松的环境之下进行的,更能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虽然孩子慢慢长大,但是沟通却是更不可少的。有这样一个亲子阅读的时间,真好!

2.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怎么才算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理解绘本?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用孩子的感受去阅读一本绘本,然后有什么想法?
我试着去做,手边有两本绘本《不可思议的路程》和《神奇飞书》。我更偏向于《不可思议的旅程》。
当看到封面时,那红色的小船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睛,好漂亮的红色!前面那个城堡里会不会有危险,会发生什么事情,好紧张!
小女孩坐在台阶上的时候,感觉好可怜,都没人陪她一起玩。妈妈、爸爸和姐姐都有事做,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不知道该玩什么。哎!猫咪起身离开房间,它刚刚躺着的地方居然有一支红色的笔。
好神奇啊!小女孩居然画了一扇门,还打开走了进去。天哪!这是森林吗?怎么还有蓝色的灯笼和小彩灯?小女孩居然又用笔画了一条船,她想去哪里?
哇!前面有一座好大的城堡啊!小女孩居然进去了,还有士兵跟她挥手打招呼。她的胆子好大,都不害怕被抓起来吗?虽然他们看起来还蛮友好的哦。天哪!前面的桥断了,小女孩赶紧用笔在空中画了一个热气球。
天空中有一个飞船,一个建筑物连着一道门,还有一只紫色的大鸟在飞。啊,这个紫色的我好像在前面看到过,赶紧翻回到前面。
小女孩坐台阶上的时候前面有几个小孩在玩,还有另外一个小男孩手里就拿着那支紫色的笔,这只大鸟肯定是那个男孩画的。那个男孩在哪里呢?
啊!不好!那几个人要抓那只大鸟,他们想把大鸟抓到哪里去。笼子,在那个笼子里。不行,小女孩跳下热气球,要去救大鸟。她爬上梯子,她一把抱住鸟笼赶紧跑。大鸟终于飞走,但是后面好多士兵来抓。小女孩被抓住了,她的红色笔掉了下去,这下子可怎么办?
看,紫色大鸟叼着红色笔飞向小女孩,她赶紧用笔画了一条飞毯,跟着大鸟飞,飞了好远,飞到一棵大树下,那里有一个紫色的小门,大鸟和小女孩都钻了进去。那边是什么地方呢?
太好了!原来外面就是那个邮筒。拿紫色笔的小男孩看到大鸟回来,飞奔过来,可开心了。
你用红色画个圆圈,我用紫色画个圆圈,画个自行车,两个人一起去玩啦!
这个故事我喜欢,好神奇的笔,我也想要一支!

点评

A- 和孩子的沟通真好。 《旅程》最孩子想法,绝对是最后一句:我也想要一支!  发表于 2019-4-15 02:31
14#
发表于 2019-3-29 17:45:32 | 只看该作者
冰雪芯儿 发表于 2019-3-28 16:16
G20+李化炜

1.        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你家的问题,我家也有,因为在家的时间少了,阅读被压缩到只有睡前了,要不可以随时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6 07:27 , Processed in 0.11280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