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来试弄 于 2019-4-1 10:06 编辑
乐言爸老师的《观念/阅读的大脑与心灵——家庭中的全阅读思维建构》
第三课的作业: 1. 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2. 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学号:D17,姓名:张丹兰
整个微课堂,我听到最多的‘生存,连接’,我理解的是,结合李迪老师第一课《童年与阅读——儿童阅读新三观》,乐言爸的讲授,更多是分享阅读对大脑和心灵的力量,让我们看到,孩子要想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能力是最基础的润色打底,也就是生存和连接。
我很喜欢一个阅读达人分享的,她主张在阅读中“踮起脚尖”来读书,也就是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适当加大孩子的阅读深度,让大脑和心灵同步成长。
曹文轩老师说过,不曾发生阅读行为的大脑,发育是不完善的。
1、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我们家是四岁的女娃,喜欢看搞笑,交通、昆虫花鸟、环保,动物,科学,科普类绘本。爸爸因为工作性质,经常国内外出差,在家的时间少,但只要在家,都会坚持给孩子讲故事,玩桌游,最后爸爸主动要求,4月下旬不在国内,保证10本绘本的亲子阅读量,监督奖惩规则由小妞定。
在阅读规划制定之前,首先,我觉得家长自己要不断地学习并适应这个持续更新的社会,当我们形成保持好奇和探索的眼光,持续阅读学习的习惯,自然就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示范,这是我们能为孩子做到的第一件事情。 其次,我们要做孩子阅读的守门人,要注重阅读的层次和质量。也就是说亲子阅读,既要关注到孩子的兴趣点,也要有技巧地让他们发现不同类型的书籍有趣之处。
接下来分享我们家的阅读计划,也是一家三口坐下来开了个家庭会议的结果
一、让家庭阅读活动成为常规(在执行)
根据老母亲打小喜欢研究各类标签,阅读说明书的习惯,一直认为不只有书才是阅读材料,周边的环境都是孩子阅读的素材,常见的游戏有:
- 去当地的图书馆
- 一起读图文并茂的菜谱
- 在超市教孩子认读商场里的物品标签路边商店的名称等
- 在家里布置温馨的家庭阅读角,让孩子随时随地有成分阅读的机会和素材。
二、做好阅读记录(加入三叶草才养成的习惯)
很多妈妈喜欢给孩子列阅读计划表,让孩子知道自己阅读过的书名、作者、时间和阅读心情,还看到有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阅读存折’,也是很赞的。因为有“存取”功能,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理财意识,而在我们家,结合孩子的兴趣点,每个月一张,打印一份乐高小人为期30天的阅读计划表,每天完成阅读后就给乐高小人涂上颜色,并设有星星奖励,满30枚可以跟爸爸妈妈提一个要求。(网上模版很多,在小妞的要求下,新增了一个爱心计划表)
基本上学的工作日,孩子洗完澡,自己就会坐在阅读角的小沙发,先拿着绘本翻阅,等忙完手尾的妈妈过来一起共读,也是娘俩之间的默契了。
晚间阅读时间:40分钟(睡前还会关上灯做一些阅读交流,悄悄话)
三、帮孩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执行)
拿到一本书,读题目和封面,让孩子猜猜故事讲的内容,说说理由。 问一问关于书中人物的问题,飞波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抱怨了? 跟孩子讨论书中的人物性格,表达自己的看法,跟绘本建立连接。
四、亲子共读(在执行)
每周二是绘本表演日,老母亲都会像播音员一样站在黑板墙面前,大声播报今天讲的绘本书名,然后配合绘本有一些肢体动作,总之戏精本尊就是了,不要担心自己动作过于夸张,大声读出来,扮演角色、模仿主人公的口气和语调,这些都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上听你读绘本,最后鼓励孩子来参加其中一个角色的扮演。
最近,小妞的复诉故事内容越来越完整,还能加入很多自己的想象。
五、绘本与生活相结合(在执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孩子一起去看相关的电影或动画片,带孩子到绘本里的国家旅行。
如第一次进电影院看《寻梦环游记》,《你送我玫瑰 我送你什么呢》的西班牙之旅。
六、最爱童书榜(在执行)
每个星期日,把这一周最喜欢的书摆在书架的左边展示,取名,我的最爱童书榜。
七、参加绘本活动和开展家庭读书会(在执行和准备执行)
带孩子参加读书会,计划帮孩子创建一个小区的读书俱乐部,定期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开小小型的读书交流会,让孩子们可以一起读书,一起讨论。
八、阅读规划
主卧一面墙的书架(爸爸妈妈的书为主),房间飘窗的小书架(孩子的书),儿童房,还有阳台的书柜(孩子最喜欢呆的地方),书架从上而下孩子子够的着的第四格,放的都是当月阅读的绘本,中间放置小挡板,然后阅读完的绘本都按序放左边,以此类推。
这是没有上课前的简单阅读规划,上课后,也是作业完毕后,开始着手4月份的阅读计划表(回头补上)
人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困惑,而一本好书,可以让孩子在困惑的时候,找到一扇门。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硬把阅读发展为一种单纯的教育工具,否则也就失去了那种轻松自愿阅读的乐趣。
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如果孩子真能喜欢阅读、爱上阅读的话,那他一定会从中受益。
2、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风到哪里去了》
封面上的和面---画着的星星月亮、飞着的小鸟、飘起来的云朵树叶花朵甚至房子,真的很《海洋之歌》风格。 故事开始于太阳西沉,傍晚的玩耍时间也结束,睡前故事也已经完成,小男孩睡不着,思维仍然连绵不绝十分活跃,于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抛给妈妈。
“风怎么形成的?” “风从哪里来啊?” “为什么白天不见了呢” “太阳到哪里去了呢”、 “风停了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 “蒲公英的绒毛被风吹到哪里去了呢”、 “山到了山顶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
雨回到云里,成为新的雨 波浪退回大海,成为新的波浪 白天和黑夜,就这样玩着躲猫猫的游戏
而风,就是一种有魔法的空气啊 世界就这样循环的呢。 “妈妈,我也是一个爱提问的小朋友。”
作者和绘者以抒情的文字和丰富多彩的画笔完成了一次美丽的对万物循环链的礼赞,那么作为老母亲,继续维护着小妞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陪伴和等待她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