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2436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五期第四轮第六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12 09:5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的孩子们,玩具真是五花八门,声光电齐上阵。那天我在网上顺手带了两个我们小时候玩的小玩意儿,没有电没有机械装置甚至制作挺粗糙的,居然却很受孩子欢迎。本期我们来聊聊你记忆中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或者你现在带娃会给孩子制作的玩具,或者你对“玩具”的看法……

推荐
发表于 2019-3-14 12:40:51 | 只看该作者
家有男宝,5岁+。买玩具的事情,基本是爸爸在负责。家里满满的两个收纳柜里的玩具,印象中我买的不超过3个。
爸爸买玩具也是从雷区一步步趟出来的,起先买过一些玩具大几百块钱,可拿回家,因为玩儿法单一,过不了两天,新鲜劲儿没了,基本也就置之高阁了。丢了吧,可惜,毕竟品质不错,价格也不便宜;留着吧,实在想不起来玩儿,一年到头也玩儿不了几次。就这么形如鸡肋。
当然也有一些小玩具是百玩儿不厌的,隔三差五的翻出来就能玩儿上一两天,比如可以随意造型的扭扭棒,比如非主题系列的自主创意乐高,比如桌面游戏百变方块或冰激凌车;等等,这些玩具很好的激发了孩子的斗志,额能让他们享受到思考并获取成功的成就感,并且一环一环越来越难充满了挑战感,孩子们自然会很喜欢。
还有一些,实际上是非玩具,却也被当做了玩具玩的不亦乐乎,比如雨伞,比如凳子,在上了长毛朱老师的课后,我们在家里也玩儿起了想象游戏,最多的是被小鱼当做枪的雨伞,长长短短不同款,就会长长短短不同的枪,冲锋用,射击用,扫射用,投掷炮弹用等等,自己一个人就能high半天。
还有我们自制的一些玩具,比如用面粉做迷宫,用面粉加颜料做橡皮泥,用小木棍做枪,用纸片做数字游戏道具,自己捡起来树叶当做炸弹,这些,孩子也很喜欢,很多也是他自己临时起意想到的。
现在二胎了,如果还是男孩子,买玩具的经验会更丰富,而且毕竟家里已经那么多了,可以省一笔钱了;如果有幸是个女孩子,会不会再踩一些雷区还不知道,估计是逃不掉的了。
回想了一下自己小时候,又在办公室跟同事聊了聊,大家小的时候玩具更简单,但是我们的童年也一样充满了乐趣,挑冰棒棍、跳房子、丢沙包、拍划片、跳皮筋儿、抓子儿、叠纸枪、弹玻璃球、跳大绳;等等,每天一放学,写完作业,就在河边在巷子里在小伙伴儿的家里疯玩儿,不听到妈妈喊回家吃饭一般是不往回走的。我的强项是跳绳和跳皮筋儿还有跳房子,拍画片基本垫底儿。
好像那时候我基本没有一个玩具是爸爸妈妈买的,其实我们家条件一般,最起码不算穷,但是可能爸爸妈妈没有这种意识吧,反正印象里我是没有获赠过他们送的玩具的。反倒是爸爸先后买过好几副羽毛球拍,先是我和哥哥用的那种小小的拍子,然后换成大人的拍子,每到周末,先是我和哥哥一般还有爸爸在巷子里打球,然后慢慢聚拢一些邻居,有孩子有成人,没有边线没有球网的,仅有的就是两边两个人两个拍,中间一个球来来回回,也能一玩儿半天。那时候,我们的快乐和满足真的很简单。
细想想,我们更多享受的,是与小伙伴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即便没有什么玩具,但是仅仅一把冰棒棍儿,也能一起玩儿好久,这是游戏和陪伴的力量;而现在的孩子,比如我儿子,在家可能更多的是和自己玩儿,这时候,对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要求就更高了;当然,当他和小伙伴脑在一起的时候,也是简简单单的游戏就乐此不疲,这时候的他,也和我们的儿时一样,沉浸在群体陪伴和相处的欢乐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9-3-17 23:44: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娃爸出差,加上工作最近忙碌,各种事情加一起各种忙乱。早想去了写作业的一晃时间就过去了。 现在的孩子们实在是太幸福了,从出生开始就继续收到各种玩具,上了幼儿园办个生日聚会那收到的玩具就更多了。玩具一多选择就乱,选择一乱就难得珍惜了。想起我们小时候,没有玩具自创玩具。现在都还记得用纸折的正方向的我们老家叫“撇撇”。那个时候谁有一套细树枝做的“挑棒”,那真的是让人羡慕的。地上用粉笔画几个格子,就可以玩的不亦悦乎啊。 反观现在的孩子,玩具很多快乐反而少了,因为缺少同龄的玩伴。仔细观察,发现再好的玩具再多的玩具,都比不上天气好的晴天约上三两玩伴带上一个足球去草地上嬉戏。有时候没带球,路上掉的一个空矿泉水瓶也是个很不错的玩具了。 关于玩具怎么提供给孩子,记得娃小的时候也是有关注的。那个时候也觉得一次不要把玩具全部摆放出来,根据孩子发育的情况选择适合他那个阶段的几样玩具给他反复玩耍,等对应肌肉得到足够的锻炼后再去换玩具。有的时候把多的玩具藏起来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孩子也是会宝贝一阵子的。说起玩具,在这里推荐学龄前的儿童,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定巧虎,巧虎一个月一起,配套的玩具不仅很适合孩子当时的年龄,而且玩具的质量让人也放心。收纳的好的家庭可以大宝玩了留给二宝。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慢慢对玩具的喜好就趋于有自我选择了。有心的家长,可以多去观察孩子,及时给予他想要而又有益的玩具。要是爸妈能陪伴一起玩和探讨,那就更棒了。
14#
发表于 2019-3-17 23:27: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家是一位有9岁的女宝宝,孩子最爱玩的是芭比公主的换装游戏还有乐高积木,所以这些家里比较多,记得她在4岁的时候我们办了一张迪斯尼的年卡那一年大概我们去了5,6次迪士尼,每次去我们都要约定好只能买一件玩具,于是家里各种各样的公主换装,知道她的喜好。每逢他过生日的时候,朋友送来的也是各种的芭比系列。现在孩子大了还是比较喜欢玩换装游戏,常常独自一人,口里喋喋不休边说边玩很是尽兴。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玩的最多的游戏,不过是扇三角,弹弹珠,跳皮筋,跳房子,抓拐,沙包,那些游戏多是就地取材简单适合和小朋友一起玩,最喜欢玩的是一个摔泥巴的游戏,拿着一块泥巴掏成一个洞,然后往地下一摔,看谁摔的大再补,或者呢,是拿你的嗯,捏各种各样的小人、小动物、猫猫狗狗的,在太阳光下晒干,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过家家玩,很多很多的玩具都是取材于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现在的孩子的玩具在我那个年代是见了也没见过的。但是现在的孩子幸福感却远远不及我们那时强。我手比较笨没有给孩子去做过啥玩具,不过我们回老家的时候,一起带他一起到小河里去捞鱼,爬树,玩泥巴做雪人儿,教他跳房子,还有打沙包,跳皮筋,她倒是很羡慕我小时候的游戏。
13#
发表于 2019-3-17 23:18: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那会主要的玩具基本都是自制的: 1. 毽子。单是这毽子,材料就有很多种,鸡毛的,纸张的,塑料的,蚕豆叶的,红薯藤叶的。鸡毛的,笔记本基本都见过,现在市场也有买,大同小异。纸张和塑料,就是把它们剪成细条作为须,然后包裹一颗小石子,再用绳子一绑就成了。最简单的就是用蚕豆叶和红薯藤叶了。不过,由于这两是新鲜叶子,所以,不耐用。 2. 抓签。签子用约7-8mm宽,10cm长的竹片制作的,一头削成多种形状:红缨枪、圆形、锯齿形...,每种形状有5个根。把所有签握手里,往上抛,然后用手背去接住,然后再往上抛,用指尖去抓一根。抓到的签,看它一头的形状,计算分值。最后比分值多少。多的赢。 3. 铁环和弹弓 4. 抓子。圆溜溜的石子或鹅卵石。 5. 陀螺。用木头,削成圆锥形状,再找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上细绳。把绳子绕在陀螺周围,再使劲一拉,陀螺开始旋转。不停用绳子打陀螺,让它不停旋转。这是技术活。 6. 拉城和“踢”房子。这个都不用什么材料的 7. 跳绳 ……还有很多好玩的。 我好像没买多少玩具给孩子,主要是小车,工程车,手枪,都是比较稀松平常的小玩意。我和孩子爸都认为,玩具都可以自己做,买那么多干啥。
12#
发表于 2019-3-17 22:52: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没有任何兴趣班,也没有电子产品,周末寒暑假自然就是各种玩。自制各种玩具,跳绳,丢石子,跳格子,爬树抓昆虫,河里捞鱼,摘野果子,想来真是无忧无虑的童年。不过也有代价,没学过跳舞,没有学过音乐,没学过画画。想展示才艺,却没有拿出手的。所以,我不反对孩子能带着兴趣去学她想学的科目。当然这会牺牲她玩耍的时间。不过,用孩子的话来说,一起唱歌跳舞和画画就是在玩,享受过程很重要。  说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挑牙签”。手握一把牙签,摔桌上,在不碰到另一根牙签的情况解锁牙签,也就是那时玩出的专注力吧,现在做起事来的确不容易三心二意,也做不到。还有就是跳格子,画好的格子,一共10格,一格格挑战,正面扔,背对着格子扔,各种玩法变着玩哈哈。当然折纸编织也是日常在做的,就是很奇怪。以前很熟悉的现在都不会了,什么都要重头学起,这是跟记性有关还是跟熟练程度有关呢?也许这些技巧性的玩乐都不属于肌肉记忆,时间长了不碰应该就不会了。什么都是活到老学到老,持续性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11#
发表于 2019-3-17 21:53: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丹妈阿娇 于 2019-3-17 21:55 编辑

跟现在不一样,我们小时候的农村,是热闹的,是鲜活的,充满了灵气和味道。 跳皮筋,玩弹珠儿、玩石子儿、扇四角板、滚铁环、丢沙包、打陀螺、玩弹弓等,是几乎每天必玩的项目。同龄的孩子常常聚在一起,一玩就是一下午。除了皮筋和弹珠需要买,其他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乐趣无穷。我爸爸还给我们做过一辆扭扭车,我们会找一处斜坡,然后很嗨的抬起双脚,让车车带着我们飞速滑下。
如今,各种玩具都有,很少有人想着动手做玩具了,都是买现成的。 这次搬家,我才发现,我们家70%的东西都是丹丹的,其中玩具占的比例相当高。 买的玩具大概有:乐高积木、木质积木、塑料积木、多米诺骨牌、雪花片、磁力片、拼图、立体玩具手工书、小厨房、切切乐、收银机、冰激淋车、各种串珠、芭比娃娃、毛绒公仔、鹦鹉玩具、各种小车车、恐龙玩具、披萨、生日蛋糕……
虽然买了不少玩具,但几乎没有闲置的,每一种玩具丹丹都会玩得很投入。比如我炒菜时,她就用她自己的大平底锅,放进切切乐和各种串珠弹珠,不停炒;用冰激淋车和收银机,玩商店游戏,那个叫卖,很专业;给芭比娃娃各种换装;给众毛绒公仔讲课;用生日蛋糕,不断给家人和公仔们过生日;2岁多点就开始用剪刀,剪剪粘粘贴贴;用积木来搭建各种样式和风格的城堡,3岁以前的乐趣是,搭一会儿,推倒重来,如此反复。有一段时间沉迷于雪花片,不能自拔……
我们家爸爸时不时苦笑着说,我们家真是堪称垃圾回收站和树林。每张小纸片,每个冰棒棍儿,每一片树叶,每一根树枝,每一个大小石头,每一个鞋盒,搬家的时候都是当成宝贝打包带走的。
不管什么玩具,孩子除了启动大脑,专注去玩之外,懂得爱惜,玩坏了想着要怎么修好,也很重要。
10#
发表于 2019-3-17 20:45: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聊起童年的玩具,脑海里第一个呈现的是我哥小时候玩的滚铁环,每天早上哥哥背着书包,滚着他的高级铁环去上学,路上的男孩大多也滚着各式铁环,带着各种自制的玩具,如弹弓、橘皮枪...女孩子多是跳皮筋、跳房子、踢毽子...虽然简单甚至简陋,但都是自制的,如获珍宝,开始大人或者哥姐帮忙做,慢慢的自己也学着做,动手能力,爱惜物品的品质都要比现在孩子强很多。我家爸爸一直都秉承这一点,反对给孩子买玩具,能动手做的坚决不买,虽然和他有些理念不和,但大多数时候我也是认可自制玩具的。孩子在我们的影响下,二岁就知道拆了旧电动玩具的电机,想装在非电动玩具吊车上,自制能上能下的吊车。这还真是高难度,还好理工男爸爸三下五除二就给完成了。从那以后孩子经常自己折腾,虽然能力有限,很少成功,但他对自己动手去完成梦想这件事深信不疑。物质产品极度丰富的今天,更需要杜绝孩子成为塑料儿童,要在自然环境和自己动手的环境下成长,是父母需要倡导的理念。
9#
发表于 2019-3-17 19:40: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315写这个内容挺应景的,现在玩具参差不齐。造假严重。行业标准形同虚设,生产厂家、零售商为经济利益不作为。塑胶玩具用医用等废旧塑料回炉的,声光电玩具过度刺激听觉、视觉的,橡皮泥、水晶泥气味刺鼻……说起来心里就凉凉。我想不起小时候有什么特别的玩具,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天上学一路打着滑刺溜去学校,速度比夏天快一倍。那时没有那么多汽车,男童学大多数都会有一副滑板儿(割一块比脚大一些的木板,下面绑两条粗铁丝,用鞋带绑在脚上)一路滑到学校,天生缺乏运动细胞的我总是一脸羡慕。冬天的体育课都改为滑冰。小学六年我愣是没学会,脚冻到没知觉也不敢哭,因为眼泪会结冰那样更冷。冬天我们还会组团舔铁,比如滑梯,铁丝,单杠什么的,舔一下马上收回舌头,要的就是那种被粘一下的感觉。有次一个女同学运气不好,舌头粘在滑梯上冻住了,同学一拉她她就哭。她妈来之前她只能伸着舌头趴在滑梯上,后来不知用了什么办法下来的,舌头被粘下来一层皮,回家被她妈打了一顿,打那起好一阵子我们在没舔过铁。我最喜欢冬天爬到山顶顺着雪道滑下来。坐着往下滑那感觉真是太棒了,就是爬山太累。有次还偏离轨道,快到山根儿才发现下面有一大块挖成C形,刹不住车的我直接飞出去,那次摔得很惨,感觉尾巴根都裂了。小时候还玩抽陀螺,铁爬犁,打雪仗,淘雪洞,用粮食灌的口袋,用轮胎胶皮减的皮筋,弹弓,下河捞鱼,上山采花……好像都是在外面疯跑的多,在家里玩玩具的时间少,想想我小时候还是挺幸福的。
8#
发表于 2019-3-17 18:19: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几乎没有声光电的玩具,都是自制或者来自大自然。买小鸡小蚕宝宝养,或者池塘里面捞蝌蚪,每天去河边给它打水,换水换水草,又或者是跟同学们折纸。星星,东西南北,猴子爬树,千纸鹤,百合花,小船小飞机,一个东西南北都能玩一下午。再长大一些,就会彩绳编手链手环,或者用吸管编织成帽子,跟着妈妈学织毛衣,一到冬天就想要给自己织一条围巾,不过往往最后都是五颜六色花里胡哨,歪歪扭扭的一条小毛毛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10-1 10:27 , Processed in 0.057329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