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7510|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春季)初级班第二课作业——H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10 20:49: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ongH 于 2019-3-11 06:48 编辑

2019(春季)初级班第二课作业——H组,2019春季初级班第二课番茄老师的《绘本的前世今生——绘本百年发展史》作业贴已经发布。
第二课的作业:
1、课前提问的解答;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要求:字数不低于400字,第一行写自己的“学号+名字”,本次作业提交截止时间是3月17日24:00,请各位同学尽快完成。
22#
发表于 2019-3-20 13:31: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21 林菁 第二课作业: 最近一边在实践家庭共读,一边在看《绘本之力》,加上听完番茄老师的课,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关于绘本的新世界。对绘本的认识不再像以前那么零碎,变得立体了。从绘本的发展历史,绘本的各种形式,结构设计,到聆听绘本的声音,感受绘本里美妙的故事、生活……一切一切。所以说,绘本适合年龄是0-99岁,其实我觉得是没有年龄的限制。同样的一本绘本,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感谢番茄老师的分享,帮助了我更好的理解绘本。 图画书分析: 《我爸爸》&《我妈妈》 书中画面很丰富,文字简短,但是生动有趣,层层递进。孩子们都希望拥有这样棒的爸爸妈妈吧。作为母亲,我希望努力符合书中妈妈的各种品质和能力,不管我是谁,不管我的工作是什么,不管我的脾气性格怎么样,毋庸置疑的是,我将用我的一生,一切来爱我的孩子。我想爸爸也是这样想的。这套书中是常见的大开本,尽管没有翻翻书,触摸书那么有趣和互动性,但是通过图画和文字的相辅相成,书中的爸爸妈妈变得很立体很生动,孩子只需要看图画也可以很好理解,“像马吃的一样多”,画面是成堆的食物和马的脑袋,“像沙发一样柔软”,画面是一个大大的花的老式软沙发,看着就很舒服。 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点,《我妈妈》里,爱心在每一页画面都出现了,在妈妈的衣服上,在蛋糕里,连妈妈栽培的花朵也是爱心的,妈妈的花衣裳就是妈妈的标志,不管变成沙发,猫咪或是其他形式都能马上看得出妈妈的影子,妈妈有一双神奇的手能让一切的东西都长得很好,看看图画中妈妈衣服上的花都活过来了,都长的很好。《我爸爸》里爸爸的外套也一直贯穿着整本书,变成鱼,变成马,变成猫头鹰……都知道那就是爸爸,爸爸像鱼游的一样快,像马吃的一样多,像猫头鹰一样聪明。两本书的最后,都是爸爸妈妈张开双臂给了“我”大大的拥抱和爱。
21#
发表于 2019-3-20 08:40: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19 蒋海仙
1.课前提问的解答:
如何能更有选择性的给孩子读绘本?
给孩子读绘本这几年,虽然阅读过很多图画书,但是还是会觉得在给孩子阅读图画书的时候能更有选择性,对孩子的帮助会更大。所以,如何有选择性的给孩子读绘本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
非常感谢绝对不吃番茄老师给我们讲绘本的的前世今生这节课,真的学到了很多,让我对绘本的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系统的学习和了解,老师在课堂上分享的绘本也是特别有代表性的作品,非常喜欢。以后给孩子选书也有了更多的参考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今天分享我个人超级喜欢的精美绘本《鸭子骑车记》爱心树出品,大卫香农的书,看看封面就超级喜欢,整本书画面充满整个页面,色彩鲜艳,动物表情夸张,系细节描写到位,是一本非常棒的绘本。
先看封面
封面用靓丽的黄色写着书名《鸭子骑车记》,下面有一只鸭子,开心的骑着一辆自行车,嘴巴大张着,一个翅膀搭在车把上,另一个翅膀大张着,一只脚踩着脚踩,看着还有点够不着,很像刚学车的小孩子。一只鸭子骑自行车?太不可思议了,里面会讲的什么故事呢?
打开封底,和封面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颜色搭配特别阳光。
故事发生在农场里,一只鸭子看见一辆红色的自行车停在那里,突然冒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我会骑车?’这想法太不可思议了,鸭子怎么骑车?他一摇下摆的走到车子前,爬上去,骑了起来,开始骑的很慢,而且左摇右晃,可是很好玩。看着图片上鸭子张大嘴巴,很开心的样子,一定觉得很有趣。鸭子骑过母牛的身边,骑过绵羊的身边,骑过狗,猫,马,母鸡,山羊,猪,老鼠的身边,每个动物都有不一样的反应……可是当一群孩子们骑车经过,把自行车放在院子里的时候,动物们都瞪大了眼睛盯着这些自行车,他们在想什么呢?竟然也冒出了疯狂的想法‘要骑自行车,’这下可热闹啦,动物们都骑上了自行车……
最后,鸭子看着一辆红色的拖拉机在发呆,大家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这本书是我一直特别推荐的一本书,从宝宝开始认知开始就可以阅读的一本书,首先认识各种动物,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然后可以给孩子阅读绘本,再去发现绘本页面的小细节和动物的表情。整本书色彩鲜艳大气,孩子们都很喜欢

mmexport1553039802921.jpg (67.03 KB, 下载次数: 353)

mmexport1553039802921.jpg

mmexport1553039807920.jpg (71.27 KB, 下载次数: 299)

mmexport1553039807920.jpg

mmexport1553039812093.jpg (63.76 KB, 下载次数: 276)

mmexport1553039812093.jpg

mmexport1553039816811.jpg (62.16 KB, 下载次数: 293)

mmexport1553039816811.jpg

mmexport1553039821727.jpg (54.69 KB, 下载次数: 288)

mmexport1553039821727.jpg

mmexport1553039827119.jpg (71.05 KB, 下载次数: 275)

mmexport1553039827119.jpg

mmexport1553039831709.jpg (75.34 KB, 下载次数: 283)

mmexport1553039831709.jpg

mmexport1553039836977.jpg (81.36 KB, 下载次数: 280)

mmexport1553039836977.jpg

mmexport1553039841570.jpg (36.11 KB, 下载次数: 288)

mmexport1553039841570.jpg
20#
发表于 2019-3-17 23:56: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号:H10, 姓名:林冬蔚 第二课的作业 1、我提的问题是:绘本和童话故事书一样吗? 首先非常感谢番茄老师带给我这么生动的一课,同时也解答了我的疑惑。我小的时候,看了不少的童话故事书,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就不提了,说起印象最深刻的是叫《名犬拉西》,在当时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甚至感动的哭了,至今我偏爱牧羊犬跟这个故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在思考,这样一个故事对我的影响真的非常深远,甚至影响了我的三观。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应该是小学阶段。也许在我小时候读到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也许我没有接触太多绘本,但是我觉得不管是绘本还是童话故事书,想要传达的内涵都是一样的,相对童话故事书,我认为绘本更加直接,更能贴近小童的心理,专为儿童设计,童话故事书每一则故事常年累月都是不变的,而绘本则是随时时代的发展而再不停的变化,因此我认为二者有交集但是也有不同,多读绝对没错。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有一天》 [美] 艾莉森.麦基 著,[加] 彼得.雷诺兹,安妮宝贝译。 等我儿子真的理解这本书的意义,应该还要几年的时光。我给他读过几次,我读第一句的时候就已经热泪盈眶,也许是因为新手妈妈,感触良多,真的希望孩子能慢慢长大,时间能慢慢走,这本书很真挚,这种直击内心深处的文字往往最打动人心。这种第一称谓让人不由自主的就陷入其中,代入感非常强烈。我和孩子爸也讨论过这本书,孩子爸看了一遍之后,红着眼眶说,这个故事轻易没法读,真的太“可怕”了,他说我也会哭的。绘本真的属于孩子也属于成人。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带给人们的永远有一份感动,信念。

点评

B 只有感受而不见分析,遗憾  发表于 2019-3-20 01:07
19#
发表于 2019-3-17 23:55: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番茄给我们这么丰富的绘本知识,让我们对于绘本有了全面的了解。图画书的起源,

发展以及什么是图画书,怎么去选择图画书,让我们更有方向的去选购绘本。

课前提问的问题:怎么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绘本?
   
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书,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去给孩子选择好的书籍或者说

是合适的自家孩子的书。从老师的课上了解了很多。从内容上,形式上,功能上去选择。

比如我家宝宝比较喜欢玩,爱提问,爱幻想。就可以选择趣味性游戏性互动性比较强的书

籍。我家宝宝刚上幼儿园,正是建立规则意识,培养情商,哲学启蒙等等的时期就可以选择情绪类哲学启蒙的书籍。一般画面艺术感强,图文互补,真情实感,富有感染力想象力的孩子又喜欢重复阅读的也是适合孩子的书籍。

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爸爸和我》英国,大卫.卢卡斯

这本书是孩子喜欢反复阅读的书籍,英国大卫.卢卡斯文/图  林昕/翻译

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特别的简洁朴素,画笔单纯到只有简单的线条。整本书的图画都是没有边框的,,画面的刻意留白估计是读者开创想象的空间。
绘本的内页刻意说简洁到单纯了,可是又让你觉得不简单。蕴含的寓意似乎很深刻,童年应该是要充满乐趣和幻想的啊。在形式上,图画和文字好像很融洽,看似平平淡淡确实不可缺少的双方。故事是倒叙,一开始小熊无所事事,到爸爸陪他出去玩,发现一根树枝,于是他们奇妙的幻想之旅就开始了。
可能阅读基础薄弱,对绘本也了解的比较少,不能更全面的分析这本书,希望在三叶草能越来越进步,更好的陪伴孩子读书。

点评

B+ 分析可以再具体一些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9-3-20 01:06
18#
发表于 2019-3-17 23:3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藤萝_hGwzO 于 2019-3-17 23:41 编辑

学号:H15      姓名:姜京
1.课前问题:了解绘画书的前世今生对绘本阅读有什么作用。
    在深入了解和学习绘画书知识之前,我选书都只看书名和内容介绍,没有考虑作者、画者以及译者,不会去了解它来自哪里及其前世今生,更多的是听身边朋友的介绍和推荐,对图画书几乎没有“良莠之分”的概念。通过番茄老师的讲解,了解了绘画书的不同分类,了解了一本书的内部情节,图画与文字的比例结构,类型和体裁,都是创作者与插画师的智慧结晶,每一帧图画,每一个角色,每一行文字,都需要考虑小读者的阅读需求,也需要高超的创作技巧,这既考验作者对于儿童世界的理解,也考验编辑们的鉴赏能力。通过学习,我对绘画书有了更加立体的认知,以后挑选绘本的质量会越来越好,眼光会越来越敏锐。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简介:《猜猜我有多爱你》是2008年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材料为封面封底硬纸板,作者是山姆·麦克布雷尼,绘画者是安妮塔·婕朗。
    从绘画书的功能上来说,该书是一本睡前故事读物,充溢着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以相当温情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了爱的表达。这个故事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心扉。不仅是孩子,作为一个母亲,更是仿佛被一枝温柔的剑击中了胸膛一般,又仿佛要落泪,又仿佛要甜蜜地笑出来,感觉特别地温馨和甜蜜。
    从绘画书的插画上来说,以绿色为主基调,代表了爱和温暖的色彩,插面占整个页面的比例比较大,在空余的地方留白给文字空间,绘画配合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的动作来描述自己的爱意,显得特别分明、特别形象、特别有空间感和画面感。
    从绘画书的性情刻画上来说,也非常契合小朋友的性格特点,小孩子嘛,总是喜欢和别人比较,而这个小兔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小朋友的距离感,让孩子非常喜欢。小兔子认真的告诉大兔子“我好爱你”,而大兔子回应小兔子说:“我更爱你!”如此一来,不仅确定大兔子很爱自己,更希望自己的爱能胜过大兔子的爱。通过这个故事,让小朋友记住了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爱的表达,记住了小兔子的挖空心思和大兔子的深情表达。
    谢谢三叶草,谢谢本课番茄老师!

124.jpg (66.64 KB, 下载次数: 528)

124.jpg

timg (1).jpg (143.33 KB, 下载次数: 485)

timg (1).jpg

timg (2).jpg (111.97 KB, 下载次数: 487)

timg (2).jpg

点评

A- 分析还可以再深入一些  发表于 2019-3-20 01:05
16#
发表于 2019-3-17 23:24:04 | 只看该作者
H17熊小梅
作业一:课前提问的解答:
第一次接触图画书:是给女儿买了一套佐佐木洋子的小熊宝宝绘本,觉得绘本中的小动物圆圆胖胖特别可爱,后来在图书馆看到《再见,小树林》发现这样的书画面好美,也小贵,所以我判断图画书的标准就是画面要美能吸引我,这次感谢番茄老师的讲解,才能走近图画书知道什么是图画书,如何去品读与欣赏。
一、尝试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
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称的“图画读物”“图画故事”“连环画”“小人书”同一般带插图的书也不同,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就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而一般故事书中的插图只是使故事更形象直观的辅助手段。图画书是一种泛指,涵盖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既包括没有文字的无字书,也包括图画仅作为文字装饰的插图书,此外在漫画领域也会使用图画书一词,指代一些漫画作品,我们的绘本大奖的奖项多数以名字命名,如伦道夫.凯迪克,.凯特.格林纳威,他们是现代图画书的先驱,他们第一次把儿童作为阅读主体,以美轮美奂的画笔为孩子们创作,随着历史的推进图画书涌现出大量新的技法和风格,并向当代艺术创作靠拢,图画书不再受开本大小,材料,风格技艺工艺的限制,整体视觉层面,版本设计。字体设计和制作技术都到达到纯熟和精良。根据文字分书可以分为:无字书和有字书,从书的功能来看,它分为:有游戏性的书:布书、洗澡书;想象力丰富的书;有创意的书:翻翻书、洞洞书;有艺术性的书;故事有趣的书;儿童性教育的书;具有科学性的书;具有情绪治疗作用的书;儿童哲学启蒙书;感谢那些大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爱滋润孩子的成长也触动了成人的内心。
作业二: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二、读过的大部分绘本都是讲述孩子和妈妈间的亲情故事,这本《大猩猩》讲述单亲家庭小     女孩安娜的故事,她渴望得到爸爸的关爱,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既冷漠又严肃。父女俩吃早餐的时候,爸爸在看报纸,父女两人没有交流。在安娜过生日的前一晚,安娜想要大猩猩作生日礼物,得到的却是一只玩具猩猩。安娜感到自己被关在笼子里,像动物园里的猩猩一样。不过,当晚让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玩具猩猩变成了真正的大猩猩,并且要带安娜去动物园玩,故事从悲伤走向奇幻,在奇幻中安娜得到了各种满足感受到温暖,幸运的是最后故事拉回到现实,现实中的爸爸改变了,一切都变得美好。
   这是一本有字书,是一本想象力丰富和具有情绪治疗功能的书,文字和图画都是左右对称的。
1、封面: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一幅画,展示了小女孩安娜和大猩猩在星空下一起玩耍的温情场景,没有在内页中出现过。
2、前后环衬(胡蝶页)是深蓝色,给人一种忧伤孤独的感受,似乎预示着这本书的感情基调。
前扉页则是安娜和大猩猩亲吻的场景,这是截取书中的一幅画。两者的表情都很快乐,似乎预示着最终的结局会比较温馨快乐。
3、扉页:主人公安娜在画大猩猩的画,故事已经开始。
4、正文的最后一页:父亲牵着安娜的手,安娜牵着大猩猩的手一起走去动物园,没有了边框,只留下背景,深深地刻进了读者的内心,它与内页前面部分大猩猩和安娜一起去吃东西的背景遥相呼应,故事似乎结束了而对父女俩来说正是迎着阳光走向美好幸福生活的开始。安娜终于有了父亲的关注与陪伴,父亲终于察觉到了女儿的忧伤与孤单,还好一切都不算太晚,孩子是成人走向成熟的强大催化剂。
5、惊喜点:大猩猩玩具出现了,它带着红红的领结,看起来很亲切。当它变成真正的大猩猩后,竟然穿上了爸爸的衣服带着安娜去动物园,这时它俨然已经化身为安娜心目中的爸爸了。
在故事的结尾,作者终于给了爸爸一个近景特写,那就是爸爸扶着安娜的肩膀俯身下来亲切的问她要不要去动物园。而这时,爸爸的上衣则变成了和安娜同样的红色,细心的小朋友还会发现爸爸的口袋里装着一个香蕉,爸爸与大猩猩有了奇妙的关联。

0be0120cd15ad2787069e7b5d4d3a32.jpg (127.46 KB, 下载次数: 473)

0be0120cd15ad2787069e7b5d4d3a32.jpg

f17d2508bfd8b7477055156d1440886.jpg (78.61 KB, 下载次数: 475)

f17d2508bfd8b7477055156d1440886.jpg

88a9af65e99fadc477f1a6b6f024df9.jpg (372.42 KB, 下载次数: 482)

88a9af65e99fadc477f1a6b6f024df9.jpg

7c25d819007d82e41308038d5974bd3.jpg (105.39 KB, 下载次数: 470)

7c25d819007d82e41308038d5974bd3.jpg

0be0120cd15ad2787069e7b5d4d3a32.jpg (127.46 KB, 下载次数: 526)

0be0120cd15ad2787069e7b5d4d3a32.jpg

点评

A- 这本书非常有挑战,已经分析得很棒了,点赞,加油  发表于 2019-3-20 01:04
15#
发表于 2019-3-17 23:23:50 | 只看该作者
H04陈秀丽
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第二课:绘本的前世与今生—绘本的百年发展史

一.课前问题回答。
1.什么是绘本?什么是图画书?二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绘本就是图画书,在英语中叫做图画书,后来传播到日本,被翻译为绘本。
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文学类型。它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图画读物”“小人书”“图画故事”“连环画”同一般带插图的画也不相同。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承担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而一般故事书中的的插图是使故事更直观行的辅助手段。
2.怎么选绘本?
结合番茄老师的课程内容,我的答案是:
第一,从表现形式上来说,选择多种类型的书,例如洞洞书、触摸书、全景书、各种开本的书等;
第二,从获奖上来说,选择获得国际大奖的书,凯迪克大奖、格林维纳大奖、伯纽瑞大奖、安徒生大奖等;
第三,从功能上来说,游戏书、科学书、创意书、哲学启蒙书、故事书等都让孩子接触。
总的来说,就是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书都看一看,让孩子能接触全面而广泛的知识、不同表现和思考方式。

二、选一本书分析。
《100层的巴士》作者麦克•史密斯,译孙慧阳,于2010年创作,是一本16开的书。
1.本书从类型上来说,是一本图文结合的有字书。
2.从内容上来说,是一本创意性的书。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单层和双层巴士,居然还有100层的巴士!真是太令人期待了,它真得这么高吗?每一层都想什么样子?他是怎么建起来的的?在看到题目时,就让人的问题不断被激发…我家2岁的娃,和我一起看了网上的图片介绍,看到实物时,立马就把名字报出来。可见,这本书的内容多吸引爱新奇事物的娃。
3.从图画和文字的关系来看,是相互补充的作用。
例如故事正式开始,描述巴士司机的早起,如果没有文字,可理解的内容是喝东西、穿外套、上巴士,纯粹是正常的上班流程。而加上文字的精确时间表达,5:57,像往常一样喝完早茶;像往常一样,5:58,巴士司机穿好外套…图文中的刻板、一成不变的白开水生活即可表现出来。
4.封面封底是一个整体,跨页完成一幅画,色调清新明快,表现自由、热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100层巴士来了,巴士上的人表情愉悦,想搭车的人满脸期待排在公交站牌后,排了好长好长的队伍。天空上还有声音飘过“你想搭车吗?”没有拒绝,只有欢迎、自由和容纳。

5.扉页,已经开始讲述故事。左边页面红色双层巴士来了,后面的出版文字也跟着弯弯曲曲,就像巴士走过的路,右边页面是站牌以及排队的人,排队的小人每个都不同,有着引人猜想的动作或者服饰。后面页面的内容细节显示,确实小人都会有变化,这种细致观察真得很锻炼人,值得探究。

6.环衬,前环衬和后环衬是对比、发展的关系。前环衬整个画面是灰暗色,给人压抑沉闷的感觉,只有极远的远方有一个彩色亮点—红色巴士。后环衬的画面仍然同样的景色,但是整个画面是暖色调、蒲公英已经成熟要自由飞向远方、100层巴士在热气球的带领下去想去的地方。

7.内页,有跨页也有各自为政的表述方式,而最多的就是整合表达的方式,在跨页中分割为几个板块,每个板块表述不同的内容。例如下图,左上方为大家用修理工具在敲打;左中部分是敲打的成果—第三层巴士出发;左下方加上右上方页是闻风而来的人上车,把三层巴士装满了;右下方是大家齐心协力打造的第四层巴士。

而这幅图,是一个跨页整体表达,以地图的形式告诉我们巴士经过哪些地方,每过一个地方巴士有什么不同,每一层巴士的建造特色与经过地方一致。同时,亘古不变的是,无论谁想上车,都受到欢迎。巴士上的人,也不停地为巴士做宣传“要搭车吗?去哪里的都可以。”

这辆100层的巴士像一种身心疲倦之后的歇息之旅,是理想的桃花源之行,是人们对于忙碌规矩工作的打破,充满不可思议的想象。不去管什么样的能量可支撑100层巴士的运行,大胆把巴士设计成各种各样的样子,没有规定的目的,没有规定的路线…即使巴士的发动机坏了,也不是常规的解决路线去修理厂,而是早期伏线的热气球来帮助,情节首尾呼应,带着100层巴士继续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其中最让人惊叹的是,全景表现了100层巴士,真得很长很高,让小朋友和大人都惊喜不已。而有点让人觉得“麻烦”地就是,这100层细细探究起来,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

   这本书是一次疯狂的冒险之旅。我诧异的是,巴士司机决定改变的时间也是开始于星期二,为什么在西方的世界星期二这么疯狂呢?搜集的资料显示,星期二的单词是战神日的意思,代表了勇敢;而且在星期的创始中,星期二是随机的一天;或许是因为大卫•威斯纳的《疯狂星期二》,而把事情的始端发生在这一天。

点评

A 点赞,加油  发表于 2019-3-20 01:00
14#
发表于 2019-3-17 22:48:35 | 只看该作者
学号:H014    姓名:周士霞
第二课作业:
问题:怎样理解无字绘本?
首先非常感谢番茄老师带来的分享,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了绘本,不仅懂得了绘本的含义,了解它的起源和发展,更从基本结构和文本结构让我们懂得识绘本,最后的图画书分类让我对无字绘本的讲解有了新的认知。无字书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文字的绘本,依靠图画及图画间的结构设置进行故事讲述、情节呈现、情绪表达的一种图画书类型,让思维可以飞起来。

      今天我选了一本无字绘本《神奇的善意》,以色列作家乔拉▪迦米著绘,方素珍老师推荐.它是一部无声的纸上电影,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所以作者在图画以外的部分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是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图画书的关键,在前环称的这段话是作者写给读者的,它把我们带入了对故事情节的思考。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曾说,“孩子们善于观察并不善于表达。”所以在共读无字绘本的时候,我们要给与孩子足够的接纳和鼓励,帮助他们拥有表达的勇气,鼓励自由创作。
譬如书中没有人物场景设定,孩子们就可以自由发挥,激发创作热情。还有很多的细节,小男孩问妈妈要了钱就飞奔下楼,并没有跟妈妈说他去干什么了,每一幅画面就是电影的定格镜头,后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如果孩子是去做善事的话,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用适当的支持去鼓励他。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只有一些个别的地方有颜色,这些着色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指引着故事的发展方向。
       在故事的结尾就发生了奇迹,种子破土发芽,慢慢长大,而那个小男孩儿就是一开始给流浪老人分享面包的人,小男孩把蛋糕分享给了老人,老人把蛋糕分享给了小鸟,小鸟又把种子分享给了小男孩,这些善意的分享串联起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分享时可以流动的。另外男孩的窗户外绽放出的盛开的向日葵是第一页的枯枝,这都是情节上的铺垫,首尾两页相同的情景也是一种首尾呼应。
       这本书通篇在传递善意的分享,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小的时候能学会分享,长大以后能理解善良,做个好孩子才能拥有好朋友。

点评

A- 分析还可以更深入和加入关联性  发表于 2019-3-20 00: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6 10:21 , Processed in 0.088568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