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2242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一期第五轮第九周:三叶草,我记得__________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2-7 00:16: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年了。
关于三叶草,你记得什么呢?
请完成填空,写下三叶草予你最深的印象吧。
推荐
发表于 2018-2-9 01:15:32 | 只看该作者
三叶草,我记得

我记得,在港宝线下聚会时,
遇见一种满是图画的童书,
在朵米妈的引领下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我记得,刚知道绘本剧这样有趣的戏剧活动时,
懵懵懂懂组队参加,17个四五岁孩子组成的大队伍,
一路跌跌撞撞的登上舞台。

我记得,开始参加各种线下工作坊,
刚进入内地的王添强王sir,
从博洛尼亚带回原版《树懒的丛林》的方素珍老师,
一扇又扇的门在我面前打开。

我记得,三岁的璁在舞台参演《神奇校车》,
发着高烧穿着厚厚的恐龙衣服扮演小蜥蜴,
满台游走,自顾自的去舞台边和下面的姑姑打招呼,
最本色的演出最随性的参与。

我记得,为了在燕的幼儿园推广亲子阅读,
一个上午给大中小班讲故事
近一百个孩子在听
我哑着嗓子在讲。

我记得,多少个深夜,一群内心充满热爱的人儿
在布场、在开会、在写方案
第二天还可以早早的去现场、去上班
如同打了鸡血般的快乐。

我记得凤凰大厦、美日鲜
我也记得银鹰二幼、福田会堂
三叶草、草籽、闺蜜、姑妈、姑父
这都已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的十年,我陪着走过了八年
你的未来,将是我们的未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2-18 19:54: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过年也是闲,没什么邻居在家,也不用串门,亲戚家不在家的也不用去,只余下比较亲的,吃餐饭就回来,于我们而言,也不是太熟,吃饭的时候吃饭,其他时间不过换一个地方玩手机而已。年三十的鞭炮声也几没声,不象往年可以从凌晨响到天亮。天一直灰灰的,没什么工厂,也污染得厉害,回家前清好的手机内存,提不起心情拍照,也没派上用场。
16#
发表于 2018-2-18 19:49: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寂廖的农村 前些年回来,村里还挺多人,起码村里的小卖店有来来往往的人,在置办年货,买点饮料,买点鞭炮,买点吃食什么的。今年二十八也不见什么人,点爸说时间不对,可是到家后太闲,几乎每天都要找点理由,去小店走一遭,随便买点啥,路上、店里也遇不上什么人。偶尔大路上一两辆汽车飞驰而过。路边村上的麻雀倒是多,叽叽喳喳像在开会。点爸家那片,十余家,过年只有两家在家过年。其他家,丽条件的在外面买了房,有去县城的,也有去了镇上的,现在是去儿女家过年,再过些年可能也不回来了。
14#
发表于 2018-2-12 00:16: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听说三叶草
是5年前的一个夏日夜晚
溪溪同学妈妈提起
周末参加故事会
那时的我们
每周忙于户外
只能说缘分未到

第一次参加活动
是2016年的故事达人秀
第一次做义工
第一次听达人故事会
第一次发现讲故事可以很好玩
戏精从此开心了

第一次重新审视讲故事
是进了故妈学院
想要讲好一个故事
原来需要前思后想
左右踯躅
原来选一本好书
对孩子是那么重要
原来儿童文学
其实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样子

十年得遇三叶草
路很短
路还长!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2-11 23:49:40 | 只看该作者
在没有三叶草之前,一切记忆就像一个铺垫。
从大学时收集的好看的早期图画书,到有了孩子之后伴读的喜阅与困惑不解,到2007年被松居直招引,拐弯抹角的来到花木葱茏的央校,遇见李校、遇见星星、遇见王林、遇见花婆婆方素珍、遇见余治莹、遇见阿甲和唐亚明,遇见同样爱孩子又爱童书的这么一群人,埋下的种子,才一点一点在心里生长,终于在其后一年,冒出了新芽。且容我一周一周的回忆过去吧。

2008,三通电话
我至今记得忙乱工作中接到的那一通电话。远在北京的王林博士,问起深圳当时名噪全国的读书月,他看似漫不经心地说到松居直和蔡皋老师的一本新作《桃花源的故事》,这本在07年论坛上首次听闻的书已经在日本出版并入选了日本小学语文教材,韩国有引进,台湾有引进,但中国大陆却没有。桃花源记,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名篇,蔡皋老师也是本土优秀的老艺术家,然而中国人的作品,中国人的画作,中国大陆却……没有?我承认,当时就不淡定了。王博话锋一转,说自己可以有办法搞到蔡皋老师保存在日本的原画,问我能不能在深圳做一场活动,把这场活动放到读书月的系统中去。忘了这谈话是如何结束的,我只记得与读书月毫无瓜葛的我,找人打听来了时任深圳文体局副局长尹昌龙的邮箱,满怀雄心壮志地做了一份策划案,洋洋洒洒地附了一封长信,力陈图画书对儿童及对城市的重要性,虽然是对一个陌生人,但写完也没什么犹豫,立刻发送了出去。
(翻了下邮箱,不知为何没找到给尹的信,只找到了当时让我与书城白小姐对接的信件。除了一些措辞,主体基本都差不多,聊胜于无吧。
白小姐您好!  
     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我一直在寻找适合给低龄幼儿看的书。但是很遗憾的是,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普遍的图画书教育,在中国却非常匮乏。所幸近两年随着社会对幼儿早期教育的关注,一些非常优秀的国外图画书作品开始进入中国,一些优秀的中国作者也开始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崭露头角,创作了一批即使是在全球领域中都属于重量级的出色作品。
     虽然目前国内的图画书仍属于新兴的图书出版形式,但深圳也已经先知先觉的开始了市场推进,几乎所有的图画书业界人士都知道,深圳是国内包括北京、上海在内图画书发展最好的3个城市之一,其图画书先锋的角色远远超过其他所谓的文化大市。其中,书城开设的绘本专区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
     今年上半年,一些朋友在北京举办了蔡皋老师的绘本艺术展,展览非常成功,接着又被借到中央美院继续展出了一个月。蔡皋老师从事绘本创作28年,却是名声在外,她不仅是波隆那国际儿童绘本展的唯一中国评审,也是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中国分会的理事,在日本不仅出版作品颇丰,更入选日本小学教材,在日本各地举办过画展,非常受重视。但是因为国内的阅读习惯,在国内却鲜为人知,可喜的是,她的一些优秀作品经由国内一些儿童阅读推广人的努力,在台湾与日本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开始在国内出版了,继曾得过金苹果奖的《宝儿》之后,《桃花源记》也将出版在即,这实在是中国原创图画书作品界值得期待的一大幸事。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经说过,绘本是送给孩子幸福的种子,是将孩子吸引到书的世界最初级也是最好的启蒙形式。因此,如果能够在书城举办蔡皋老师的绘本原画展,不仅可以奠定深圳图画书先锋城市的地位,更可培育出更多的故事妈妈和书香家庭,培养出更多热爱阅读、善于学习的未来优秀市民,为书城及城市未来带来更深远的意义。毕竟,对书最原初的热爱,从他们开始培养,更加事半功倍。
    在这里准备了一些蔡皋老师的资料,绘本原画展览的策划草案,还有一些业界评述和蔡皋老师的个人感悟。这个方案已经得到了文化局尹局和读书月邱主任的认可,如果书城能够做这个活动的话,就可以列入今年的读书月活动,这将是读书月历史上第一个针对低龄幼儿举办的阅读活动。
    抱歉写了这么长的一封信,也许会耽误您的宝贵时间,但还是很希望可以有机会为书城尽一分力。在此感谢!
李迪

第二通电话是在几天后。
当时我正在忙活广东省政府改革开放30年的论坛,那天我正要去广州,在罗湖一个大巴站(为什么不是火车?忘了……),熙熙攘攘挤挤推推,一只脚正要跨上车的当口,电话来了。一把稳稳地男声:李迪么?我是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的邱建华。
什么?!这么快!
我们接到尹局转过来的邮件了,大家也研究了一下,觉得你这个活动很好,可以放进读书月的活动里。
哇——猝不及防!
我们正在做读书月的册子,现在呢,你需要尽快提供一下你们单位的名称和联系人。
啊?刚还沉浸在兴奋中的我晕了。
这件事,我没有什么单位啊……(我总不能用凤凰的名义啊……)我只是,一个个人……
啊?这下轮到邱主任晕了。那就麻烦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短短不到十分钟,从惊喜到失落,一场活动到底没能做成。

第三通电话是与星星。
当时也正要出差,大清早,忘了星星是打算要什么,在电话里跟他抱怨起这事。
我们还是把大家聚起来吧。是啊,这事单单靠个人,力量太微薄了。
于是我放下行李,回到书房,打开电脑,登陆QQ,建了一个QQ群。
等我从外地回来,群里已经有了十几个人,这些都是最早最早的草籽,这些人,有些至今都还在做着与阅读有关的事。
现在回想起来,这三个电话对三叶草的成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以为记。

下一周,说2009。




12#
发表于 2018-2-11 23:22: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三叶草,我记得  哪次展会上? 匆匆一瞥, 哇! 这家公益组织的Logo好漂亮! 阅读的,取名片一张。  摇晃的公交车上, 我电话朵妈还是朵妈电话我? 聊三叶草可以出书单, 又明白又不明白。  不知啥时也曾也网站上看贴无数, 悄不留言, 实在是在其他公益组织好好的, 有主业。  又过了好久, 离开了那家公益机构, 好像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 公益空窗期好久。  点一年级上学期家长会, 最喜欢的语文倒数第几, 艾玛! 必是方法问题! 解决之道在于向前辈请教, 三叶草最多教娃有方的前辈。  最快的方法, 一一做三叶草的义工。 就这样落草。
11#
发表于 2018-2-11 23:07: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三叶草,我记得
10#
发表于 2018-2-11 21:56: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E029婷 发表于 2018-2-11 20:49
20号的Carol

     三叶草,我记得这份缘

         04好人好梦
    结识三叶草  走进新天地
          和三叶草相识已经一年半年了。
          在此之前,我这个二胎妈妈的生活是被孩子充盈的满满的,没有一丝空隙,十多岁的大宝学习需要跟进,刚出生的小宝生活需要照顾。每日忙的焦头烂额,头昏脑胀,偶尔有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似乎都象中彩票般欣喜,象做小偷般惴惴不安。
          生活的转机往往就在一刹那间,那日偶然的机会走进了三叶草,也加入了“写写写”,于是,身边有了一群积极奋进,优雅生活,安静读书的伙伴们,似乎每时每刻“写群”都在进行着天南海北,天上地下,天文地理的看似胡侃乱诌,实则有主题,有内容,精彩纷呈,妙语连珠的思想碰撞。
          走进了一个圈,结识了一群人,开启了一扇门,闯入了一片新天地,虽然在群里说话发言的时候少之又少,但聆听和吸收新鲜词汇和思想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这一年多因为工作调动的事情,时而心乱如麻,时而心急如焚,时而又心如死水,等待是最需要定力和耐心,这时每每踏入“写写写”,看着大家还在按部就班的催写,变着花样的催写,我知道,世界在变,生活在继续,我是需要拿出该干嘛还干嘛的勇气和耐性的,三叶草的写写写如一股清心剂和一机一剂强心剂般注入心头,让我瞬间淡定了许多。不再使出浑身解数,拼尽洪荒之力,追逐遥不可及的未来,只把握当下,做自己满意之事,尽自己应尽之力。
9#
发表于 2018-2-11 20:49:17 | 只看该作者
20号的Carol

     三叶草,我记得这份缘
     一个晴朗的午后,手机微信“叮咚”一响,拾起手机一看,是女儿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条信息,“三叶草故事妈妈培训”的字样,跃入眼帘。那时的我,刚加入女儿学校里的故事妈妈群,对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兴趣正浓,可又困惑于自己的经验和胆量,又没有什么技巧和方法。这个“三叶草”会是一个机会吗?去吧,也许会有什么突破;不去,我还是之前那个没有变化的我,而我渴望一种改变。网上递交了资料……等消息……顺利通过……出门……参加培训。有时候,机会是从你一个小小的决定开始的,并付之于行动。开学典礼的那天,一群有共同志愿的妈妈们聚在一起,共读着三叶草的倡议书:“阅读是灯,照亮人生。亲爱的爸爸妈妈们,爱孩子,就陪他一起阅读吧!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童年种下一棵枝繁叶茂的阅读树!”我也许没那么幸运,找不到传说中代表幸运的四叶草,但我又是何其的幸运,遇到了一棵会阅读的三叶草。与三叶草一起,寻找更好的自己,珍惜并感恩着这种缘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6-29 00:19 , Processed in 0.066844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