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2413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三期第一轮第十周作业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23 14:51: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眼已经进行到第十周了!时间过得好快。坚持到这儿的亲们,继续坚持下去吧。
本周主题不限,大家随意,有感而发就好。
15#
发表于 2017-5-28 20:42: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上次听了星星老师的课程之后,就对他的理念很是感兴趣,于是就立刻在当当买了星星老师的书籍,但由于进来一直比较繁忙,没能及时阅读,直到迎来了端午假期,才真正的开始本书的阅读,从翻开书本第一页起,就深深的被星星老师那真实的故事,实在的讲述所吸引,书中星星老师讲出的很多教育问题,每天都在身边发生,那样真实那样实际,作为家长的我也如老师所说,总是在两难中纠结反复。  同时又好羡慕那些遇到星星老师的孩子们,在小学最初的几年,如果可以有这样尽职的老师带孩子进入书的世界,那将是一生的财富。  只是羡慕好像也不能改变什么,我想我要庆幸自己可以遇见三叶草,可以听到星星老师的课,可以看到老师的书,看过书籍后更加明确了我对孩子的阅读需要做的辅助工作,那么就利用假期把书读完,之后新的月份新的开始,带着孩子开启精读之旅吧!
14#
发表于 2017-5-28 16:31:07 | 只看该作者
无题
B01   高兰
     近来在追剧《欢乐颂2》从第一季开始就开始觉得自己与樊胜美相似。但是一点,母亲不为过,父亲有而只是放在心里。表面上还是说着都一样。
我家姐妹三人,大的是姐姐,老二是哥哥,老三是我。按道理我是最小,应该是享受宠爱的。我感觉自己从小就早熟一样的。心痛父母辛苦,从小的时候就会想办法赚钱。春天是摘茶叶,夏天是网鱼,变成火焙鱼卖掉。而到后面得到的钱都是给到了妈妈。姐姐不读书以后也没有出去做事,直到嫁人。她习惯了开口找人要钱,而我从小就会自己想法赚钱,从来不会开口找父母要钱。所以古话说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话也许真是对的。从不开口找父母要钱的,父母从来不会主动给钱,而我姐哪怕嫁人了,还会找爸妈“借钱”而这个借从来都是有去无回的。而我,从开始出来上班,一直都没有开口要过一分钱,在长沙上班时,工资卡我拿折扣,我爸拿卡。记得有一年准备去报考技术学校,计划着存了多久的钱,可以支撑我读完书出来。很兴奋的把工辞了,到银行去取钱,结果,在银行柜台上,工作人员告诉我帐面只有十八块。。。那一下子,没有工作,没有住的地方,那种巴凉的心情不是用言语表述的。我立马回到家问爸爸:银行卡上的钱不见了。爸爸轻言说:我有用,拿了。不能说什么,第二天默默的出来找工作。学习的事情先放下吧。
      到后面决定从长沙来深圳,临行前想把钱准备多点,问爸爸:能不能借点钱给我?爸爸回:这么大个家要吃喝,我没有钱!我又是不能说什么,拎着行礼与朋友一起来深圳了。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钱了,给家里打电话,爸爸的手机是关机的。那一下的心,是酸的。
      谈朋友结婚,在2006年,爸爸开口的礼金是六万。对大丁,他是不满意的。认为可以找到更好的,但是我执意。六万是我在深圳的积蓄,我给。一分的回礼都没有。自己的爸爸,我也没说什么。后来:有人告诉我,2006年她结婚时,用二万在深圳买房。。。能体会我现在那个悔吗?
      2011年时1月,小丁出来了,为方便带孩子在深圳买了一套农民房,十几万一次性付款。爸爸在这个时候同我说:你哥要订婚,“借”五万。我咬牙拿出来。同年五月说:你哥要结婚,你要再拿二万。我说:能让我喘口气吗?我买房,装修,哥订婚。这是一下子多少钱啊。不能到十月的时候结婚吗?至少让我可以有几个月时间啊。不行,你不拿这钱,我不认你这个女儿!你深圳买那个房子有什么用啊,你怎么不拿十几万回来起一幢房子啊。。。。心真痛啊!借钱寄回去。结婚酒过后,爸爸说:你怎么不在礼金本上上礼金啊?天啊,我已经拿了几万啊,这钱有还吗?还要上礼金。争吵爆发了!不欢而散!
       小丁二岁的时候,哥的孩子出生了。爸妈带着小丁和我哥的孩子一起到深圳。所有的费用我出,再每个月给2800元的生活费给他。等到我哥的孩子一岁时,嫂子要把孩子带回自己身边。爸妈只要带小丁了,这时候,我爸爸坚持不再留在深圳了,要回长沙。这时候有种“兔死狗烹”的感觉。如此我只能把小丁送到他爷爷家。小丁小时候皮,不受爷爷的喜欢。让他一直受到不平的待遇。一直到现在,小丁对爷爷的感情都不好。每次打电话总是说:妹妹(小叔的女儿)让人带去玩了,我一个人在家。。。那种恨就由然而生。我不再对父亲有任何的亲近。以往,总是每个月给钱打到我为他准备的卡上。现在不再给一分钱。回去就只是带从香港买的补品。父亲有次通过母亲说:不要买东西,给钱让他自己去买。我冷笑:嫌弃连东西也没有。妈妈知道内心有愧,不再说什么。
      亲情不是说断就断,只是事别做太过。我自认对得起任何一个亲人!
     
13#
发表于 2017-5-28 15:39: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D08 心妍 人到中年工作生活少了很多激情,多了无助和彷徨。最近2年一直在思索未来的人生方向,可也没有头绪,于是细细梳理自己的愿望清单,然后给它们排序,记录开始的时间和自己渴望达成的状态,希望有生之年可以一一达成,这样才不辜负如此美好的生命。 在我的清单里,健身和读书是一定要长期坚持的。对于我来说,就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一起抓,缺一不可。常和朋友闲聊时说:运动中的人是不会抑郁的,好身体是一切希望的开始。团体的运动更能体会到快乐,也会让你重新认识,希望我的健身之路可以一直坚持下去,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3年,5年,10年,1辈子…… 读书的好处,相信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对于我来说,在我孤独的时候默默地陪伴着我,在我难过的时候给我安慰,在我无助彷徨的时候给我希望,在我烦躁怨天尤人的时候给我平静,希望它可以陪我到终老…… 孩子的教育和夫妻感情的经营,如果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开展,我想,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吧……
12#
发表于 2017-5-27 16:29:13 | 只看该作者
随便说说
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咔嗒咔嗒的落键声犹如一只乱入的小兔子,把原本七上八下的心搅得更不安宁了!两天前职业生涯上还充满了选择,窃喜一下来了三个改变的机会;可突如其然来的急停,一切又变得不可预测了……
好吧,这事先搁一下,还是说说孩子这周给我的小惊喜吧。周二是孩子的钢琴课,这次还课的质量很糟糕,不管新曲还是旧曲都有很多瑕疵,我第一反应是不是身体状态不好,就像去年出水痘那晚正好也是琴课,孩子完全不在状态。出来后我唠叨着“你看平时实打实地练不到一个半小时,几次下来就露马脚了吧。”孩子没有说话,只是自己闷着头走路。临睡前,孩子开口说话了:“我也觉得今天弹得不好。妈妈,你说这次和上回生水痘那次哪个弹得更不好?”怎想我们娘俩想到一块去了。孩子虽然没有当即回应我的训导,但不意味着她不在思考;第二天,孩子也就着她认识到的问题,开了“练一小时琴”的“药方”。
这件小事也让我反思在孩子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困难该如何作出反应。一刻不停的碎碎念未必能够直导孩子心底,让她心领神会;给些时间空间由她自由“呼吸”,也许更能神清心澄。我一直觉得,孩子有了向上的“内生力量”,你想让她不好都难。
                三期12小马夹
11#
发表于 2017-5-27 13:56:15 | 只看该作者
01-apple
       
        我一直觉得孩子胆子小,因为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爱说她什么都好,就是不太爱发言,不太表现,所以久而久之,我也就这么看她了,经常跟人聊天也这么说。然后她自己也这么认为了,上课就更不发言了。
        昨天,她们班主任来家访了,老师说,她各方面表现都挺好的,这学期进步很大,尤其是写字,进步最大,就是上课不太积极,不太举手发言,然后我就很赞同的说,是呀,是呀,胆子很小,从小就这样。老师说,你不要这么想她,她胆子哪里小了,刚刚我跟她过来一路,她一直说个不停,平时在学校碰到也会跟我聊天,去年我们班还没有图书漂流的时候,她每个星期都来我这里要给我背诗,去年一台戏上台表演也是表现很棒的,你不要过早的给她乱贴标签,她不胆小,只是上课不太积极,不太爱表现,有些孩子天性不爱表现,不要太过紧张。
        这番话,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几天,我也一直在反思,尤其最近的一件事情,班上调座位,结果她和一个最调皮的孩子给调在一起了,那个孩子真是人见人头疼,据我们孩子自己说,上课莫名其妙就一脚把她的课桌踹开,说你妨碍我了,要不就是他自己的作业本被水杯弄湿了,然后就故意把我们家孩子的给打湿,要不就是不停的碰她,跟他讲话......刚开始她跟我说妈妈我烦死了,我没意识到,后来有一天,她一个同班同学的妈妈跟我说:“我们家孩子今天说,妈妈你跟那个谁谁的妈妈说一下,让她妈妈跟老师讲一下给她换座位吧,她每天都被同桌搞哭,一个人趴桌子上哭”。我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那天我跟孩子聊了很久,我说你跟老师反映了没有,她说数学老师老是不让我打报告,我一报告她就说上课不要老打报告,我说那你跟班主任说,她说我说过了,老师把他叫过去批评了,回来他还冲我吐口水,我说你说明你的想法没有,你是想调座位还是仅仅需要老师批评他,她说我没有说,我只是跟林老师报告了,我说你下午跟林老师说说你的想法,然后晚上回来,她很开心的说,林老师说我们不能都嫌弃他,再给他五
天时间,如果不行就给你调座位。第二天中午回来,她说,我几天又去报告了几次,反正他一惹我,我就去跟林老师说,一直到她给我换座位。接下来几天她都是开开心心的,直到第五天兴冲冲的回来说,我换座位了。好吧,这次的事情完全是她自己解决的,中途听到他们同学说的一些关于她怎么受欺负的话,我曾经想去跟班主任聊一下的,后来想了下,忍下了冲动,先看一下,结果呢,她自己不是解决的很好吗,这怎么是胆小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呢。
        成长的路还那么长,我们做家长的要学会镇定,不能焦虑,有些问题真的是焦虑的家长自己假想出来的,就像我们家孩子,凡是认识我们的都说你孩子不胆小啊,为什么我一直会有这样的焦虑呢,其实追根究底,是自己不够自信,生怕自己现在的疏忽会给她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没有人长大的路上是一帆风顺的,家长的面对问题和困难的勇气和态度,才是孩子最好的依靠。父母修炼的路也还很长,我们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吧。
10#
发表于 2017-5-27 13:40: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姨婆已经96岁高龄了。 在杭州读大学时,我和表哥几乎隔一个星期就会去她家一次,要是两个星期了还没去,她肯定会打电话叫我们过去,然后就做一桌子菜,说我喜欢吃鱼,表哥喜欢吃虾,似乎每次都少不了这两样菜。回家过年前,总是会塞给我们一个红包,即使后来读研究生了,也是如此,说只要是学生就还是小孩。刚来杭州时,姨婆也将近80岁了,可是身体很硬朗,天气好时经常去黄龙洞爬爬山,顺便罐一瓶山泉水回家烧水喝。 毕业后,我离开杭州来到了上海,因为户口没落上,当时为了方便就把户口落在姨婆家,没想到因为这给表舅添了不少麻烦,结婚、生孩子都要用到户口本。后来,我觉得这也挺好的,因为用到户口本时,难免要去杭州一次,这样正好也看看她老人家,不然,基本上也不会特地去她家一趟。印象中的姨婆,总是那么健谈,每次我都是坐在沙发里听她讲话,讲上个半天。自从3年前,我户口落好后,我就没去姨婆家,平时过节时打电话问候一下,直到去年过年时表哥说姨婆身体不如以前了,终于凑好时间我们两家去了杭州,那时她已住在大女儿家,虽然95岁了,可是,眼不花耳不聋,说话思路也清楚,中午去外面吃饭后,她坚持走到6楼途中不休息,那时真是佩服老太太的身体。 今年五一过后,打了个电话给她女儿,说姨婆从清明节前住在护理院一直没出来,有时候甚至连自己儿子也认不出来了。当时听了挺惊讶的,才半年功夫,身体竟衰弱得如此之快。于是上个星期约了表哥一起去看她。路上,我想起已经去世的奶奶,还有外婆她们去世前瘦弱的身体以及空洞的眼神,那种风中残烛、油尽灯枯的脆弱,心中不免悲伤。还好,到医院后,姨婆竟然回想得起我来,脸上虽然苍白,但是精神还可以,坐在走廊的沙发上聊了不短时间。临走前,她还嘱咐我们下次再来看看她。我想,人老了,大概都是怕寂寞的吧,所以特别希望别人来看她。 愿她剩下的时间里能够安然度过。
9#
发表于 2017-5-26 22:36: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人们总是说熊孩子太调皮,喜欢捣乱,爱折腾大人。事实上,在生活中有一些“熊大人”,总是以“逗”孩子为乐,看着孩子们出丑,然后自己在一旁乐开怀。这种连孩子自尊心都不顾的人真烦人。  一些大人的逗孩子行为,甚至导致悲剧。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一个特别宠孙子的爷爷在酒桌上经不起亲戚朋友们夸,都说他酒量大,以后孙子也是一个酒仙,他还乐在其中,不听儿媳妇劝阻,硬是用筷子蘸酒给孩子喝,结果把孙子喝成了植物人。        
      有些老人经常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经常喝这个酒,一直到现在还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其实每个宝宝的体质都不一样,有的孩子体质比较好,可能没事,但有些孩子自身免疫力差,可能出现酒精中毒等症状。就像三个人同时在雨中散步,其中有人感冒了,有人不感冒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无论宝宝体质好坏,最好不要冒生命危险,如果有问题,谁也承担不起责任。

      记得老大一岁多那会儿,因为工作太忙,也因为太年轻,育儿知识太浅薄,把老大放在爷爷奶奶家,周围好些个邻居来打麻将,经常逗孩子说“你爸爸妈妈不要你咯!”等等的话,然后儿子就哭着鼻子跟人争辩说“不是的,我爸爸妈妈是去上班啦!”,邻居们看孩子哭了就更乐了,变本加厉的逗孩子,说“你爸爸妈妈就是不要你了!要不然怎么没来接你?”,儿子气得两眼泪汪汪地去推那人。我知道后毅然把儿子接回来单位。慢慢的发现,那么小的孩之子真的是不能离开父母,更要远离那些“熊大人”。所以,生完老二,坚决不让爷爷奶奶带回老家。  

      现在的自己,虽累但无怨无悔!感恩我的父亲母亲,不辞辛苦的帮忙带外孙外孙女!在我们家,最感动的是,所有老人从来不干涉我和先生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偶尔给些建议,但还是尊重我们自己的决定。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家人们健康平安!  

       2#   Bambi米妈



8#
发表于 2017-5-26 17:36:04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初夏(小小说)

人到中年,或不用到,三十几岁算是一生中的初夏时节,正是结婚十年左右,一般是事业稳定或者向上的时候,感情却走了下坡路了。

恋爱时看到的所有美的地方,一概消失殆尽;而彼时看不到的劣行和习惯,也日益疯长,好像冲到你面前,拨开你的眼皮,叫你处处看见,无法避开。

往地铁口涌入的人群中,挤着往前赶,仿佛你不走快点就不像这个城市里的人一样。踏上电梯阶梯前,照例是小步快走几步抢在旁边汇入的人流之前,一副急吼吼要迟到的样子,其实离上班还很早。也不知道为何这样,好像很表面化,不知道这是不是别人说的装样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何时开始了这样的表面化,只是当意识到时,一心惊恐,脑后从脖子根爬上成百上千只蚂蚁似的。

深圳的天气这样好,一大早的天蓝得不真实,绿也绿在这初夏的时候,心里只嗔道:是不是那跛脚的油画师傅用错了颜色,不调一调就这样原色上,假假的感觉。凤凰木开花的季节,定睛在这一大团一大团的绿色和红色上,好比照相机聚焦,周围的背景都模糊了一圈。池水中的波纹一浪一浪晃动着,那个圈越来越大,晃得眼睛生疼,直至最后撑不住,闭上了眼。可是眼帘中又有一副黑色幻境中的画,那红色绿色变成了一团团亮色的色块,一阵阵晕眩。每天都是踏着这样的步子去上班,是怎样晃动的心灵世界?

宜梅真的是晕眩了,倒不是这清澈的美景,而是昨夜夫妻又一场仗。孩子已经八岁了,这些年的光景,熬到今天,每每想起自己为何这样坚持下去,竟然恨起自己,因为每次都拿孩子当自己妥协的因素,为了孩子不离这个婚。

宜梅的丈夫在小区做保安,外人不知道为何现在宜梅这样漂亮,倒找了个保安?其实宜梅以前也是在工厂上班,普工,只是产线上流水的作业,已经让她厌倦,一朝走出去做了公司的前台,虽然都是站个定点,但是和人打起交道来,比在生产线上对着那些死物要有趣得多。在公司久了,从前台做了行政助理,慢慢到今天的主管,成日对着公司大大小小上上下下所有人员的薪酬。而她的丈夫,以前是保安,现在是爱上赌博的保安。

做这个薪酬主管,也不是看了没有心痛的时候,这个高了那个低了,同是一个部门,好像工作也差不多,为何有这差别,也是宜梅悟出来的。各自来的时候的学历,经验,工作的能力,当然有KPI这种影响的数据指标,排除出去,当然还有她所感受到的,这个人大家喜不喜欢,处事圆不圆滑,嘴巴会不会说,领导马屁会不会拍。当然这一次比起来,宜梅看到自己的工资表和高人对比时,总是一句心里话:会做人,会做事。总是做人排在前头的。

慢慢的大家也知道她丈夫对她不好,因为下雨天早上来偶尔也带着墨镜,为了遮住那眼角的青紫。农村里出来的宜梅,内心里还是有一片纯净的,是这些城市里混久了的无法达到的境界,就是因为无法达到,所以也就有人觊觎。宜梅的老板看中了这份纯净,对她不知道是真的好,还是假的好。应该是真的吧,我也没有什么,图我什么呢?宜梅开始时这样想。

待到那爱赌博的老公看到自己的老婆精神面貌极好地去上班,又经常买些以前不舍得买的食物回来给孩子,其实已经风声扑面而来了。于是吵着闹着打着,吓坏了孩子,自己也在绝望,可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这种三从四德不见得被社会磨灭多少,自己的父母年轻时不也是打打闹闹,不也是一辈子不离婚?到后来,逼着宜梅给自己还赌债,即便看着宜梅换了打扮的风格也不甚在意了!总归是夜里值班的保安,和夜里加班的办公室主管,似两条并行的轨道,没有什么交集。那孩子也是看惯了,练就了一副强大的心态,不到打得桌仰椅翻绝对不会声张。可是这样一个男孩子,今后要找什么样的女朋友呢?会不会从爸爸这边传承了家暴就不得而知了。

在这个城市里,两千万人中没有亲人,没有旧友,只有那满载怨恨的方盒子和这生意场上的方盒子。内心的感应器渐渐承接了灰尘,宜梅不去擦拭,因为没有用。老板这边没有未来,能瞒得住老板娘已经是上上签了。是向了老板的这边,弥补了保安那边的缺失,无论是金钱上的,还是心灵上的。家里那边,当着孩子的面不会提离婚,将来他也不会随便和老婆离婚的。宜梅的一厢情愿好像是她的家规似的,刻在心里的门楣上。

这初夏的深圳,烈日炎炎,为何心里面却是暗无天日的?从这初夏到明年开春,不知道还有多少次无奈和妥协的轮回。

写写写三期 04-Anna
7#
发表于 2017-5-26 15:51:07 | 只看该作者
湘宁妈 发表于 2017-5-26 13:32
#20-湘宁妈
主题随意,最喜欢随意了,可以写点当下的心理情况,写点最近困扰自己的事情。
湘湘马上要上一 ...

拼音放假的时候可以提前学习一下,因为现在小学学得实在太快了,你们那边情况不知道怎样,我们这里基本上一个月把拼音学完,这个又是很基础的东西,掌握不好,后面一直好麻烦,我是深有体会,想起来还是头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9-30 13:28 , Processed in 0.05903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