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27901|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四期第一轮第五周作业帖——最近读的一本书的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25 08:3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里是写写写第四群第一轮第五周的作业帖。最近你读了些什么书?有没有某本书的某个章节或某段话引起你的共鸣,勾起你的思绪,撩起你写写写的冲动?
赶快来写写写,与大家一起分享所读所感所思吧

推荐
发表于 2017-4-25 16:17: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6号楚贤妈   张玉凤                                  让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
      近日一直坚持亲子阅读,如果要说哪本书哪个章节哪段话给予我共鸣,我一时想不起来,但昨晚故事妈妈初级班番茄老师,讲得如何选书,勾起了我的共鸣,特别是那个小故事,因一个幼儿园过早让孩子认识字母,让孩子把A就认定是A,把O就认定是O,本来这个O可以是鸡蛋,也可以是球,犹如折断了天鹅的翅膀。我非常认同及有很深的感触。
      绘本里的故事及意义,也许在很多年后,孩子早已记不住,在我不知道的哪天,孩子成为一个设计师,曾经的色彩及风趣的气息,会侵染会出现在他的设计里,会有熠熠生辉的生动和诗意。这些侵染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要耐心地等待。这段话令我如此感动及振奋。
      我两个孩子的教育,我在儿子的亲子阅读中,更偏向文字及益智书籍;女儿的亲子阅读,更偏向绘本及色彩的陶冶;儿子的自主阅读是没问题,但稍缺乏想象力;女儿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我给予她的绘本,色彩的侵染,造就了她在画画时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
       记得有一次去深圳市内参加会展活动,她见一个姐姐在画漫画人物,她被深深地吸引了,她一直没下笔,我欲催她走,可她不愿走,后来终于提起了笔,原来她一直在观察,她咻咻地画了起来,她画出来的人物虽不及姐姐们端正,可在她们的基础上,给予这个漫画公主画上了不一样的膨膨裙,还配上了不一样花卡,眼神及嘴型也有所改变,俏皮可爱。 还有一次画了一副爱心画,我们一家人的头都是爱心的,衣服也是爱心的,整个颜色的搭配非常鲜亮,让我感觉暖暖的爱意,这特有的创意很让我惊喜;再有一次用水粉画两棵树,一棵是绿树,一棵是红树,两棵树的树枝交叉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爱心,女儿和儿子解析说绿树是爸爸,红树是妈妈,爸爸妈妈相爱的爱心。
       那一次幼儿园布置了一个画画作业,就是升小一了,画出你心中的小学,女儿画出了她心目中的小学,是书本小学。她说我的小学在书本里,我走进书本,就能见到我所向往的小学,这种感觉就像童话故事一样充满惊喜。当然,这样的小学没让老师采纳,没能如愿挂在展示板上,但我对女儿无限的想象力,给予大赞。
       我觉得我女儿就是拥有双翅的天鹅,拥有双翅的天鹅一定是振翼而飞,天空将留下她彩色的童年。我定会耐心地等待,她熠熠生辉的那天。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7-4-29 21:44:36 | 只看该作者
08sunny
小王子
很多的推送里都会提到这本书的某段话某个章节,在大家总结的读后感里,我也曾有过灵魂的共鸣。我从没有试图记忆的习惯,但文字在心里流淌过之后,总会有少少的质变,我想这应该是一本极有意思的书。于是怀着很大的期许买回来,可是读完一遍,却觉得好感不过是自己的错觉。书本内的文字很简洁,情节很普通,一遍之后我还真没有什么感悟,觉得更适合孩子。可是有那么些书,是需要投入地去理解的,当我慢慢地有些看懂了它,理解了小王子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仍要回去自己的星球,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了那么些定论。生活是细水长流的日常,但在每一个不假思索的日常里,恰是我们追求的真谛。
我很认同书里的这句话:“我的那朵玫瑰,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会认为她和你们是一样的。可是,她单独一朵比你们全体更可贵,因为我给她浇过水,因为我给她盖过罩子,因为我给她用屏风挡风,因为我给她身上除过毛虫, 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她的夸口,有时甚至倾听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7-4-30 23:11:52 | 只看该作者
15Eva
       6月15 日,很快就要到了,那是半年前定下的目标——职称考试。有严重拖延症的我,最近才开始行动,却遇上岗位调整,到了陌生的岗位压力不小。最近看的职称考试书籍内容很贴切现在的岗位工作,有助于开展工作。关于青少年和老年人工作领域的章程内容,是我现阶段面临的问题,通过学习和对比,让我更了解孩子和老人的困难和想法,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完成这个目标后,下半年给自己暂定了另一目标,希望今年能实现这两个大目标,慢慢的理出自己的职业规划,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30#
发表于 2017-4-30 21:45: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小时的地铁,因为一本书,感觉五分钟就到沙井了。遇见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就像邂逅一位爱人,不知时日匆匆。         开始读《解忧杂货店》以为是悬疑破密故事,通常推理片都是灰冷的,而它是暖色系的。         三个小偷因为误闯杂货店隔着几十年的时空帮过去的人解忧,因为做了一件感觉很伟大的事所以不能再过现在卑鄙的生活了。一个女运动员在癌症爱人与奥运会之间无法选择,寻求杂货店解忧却并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呀,不过倒也是获得了重生。还有准备和父母一起太忙的孩子,寻求杂货店解忧却走了和店老板所提的截然相反的道路……         人生虽然充满际遇,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可能改变你的人生,但是说到底,都是自己的努力。        三毛说过,请相信上天的旨意,发生在这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一样是出于偶然,终有一天,这一切都会有一个解释。         
29#
发表于 2017-4-30 21:13:55 | 只看该作者
作业写到第四期,时间依然是大问题,但对于记录,已不再为作业而做,距离写作的距离也没有改变,但心境已经不同。
每天陪着鱼宝宝,最近读的书,自然离不开童书了。
因为报名参加了教育展的故事达人选拨,读童书的目的就不仅是因为孩子,要从为数可观的是故事中选一个出来,很有难度,反复斟酌之后,我选了日本绘本大师加古里子的作品《嘿呦嘿呦 嗡嗡嗡》。
《嘿呦嘿呦 嗡嗡嗡》是新接触的绘本,要讲好这个故事,需要下一番功夫,对于24小时在岗的全职妈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更是一个挑战,就如我加入“写写写小组”初衷是一样,我试图借力文字,在琐碎中活出些许超凡脱俗。
我一遍又一遍的翻阅绘本,一次又一次的和孩子讲这个故事,经常孩子走开了,我还讲着,我自己被这个故事感动了,也被激励了。
《嘿呦嘿呦 嗡嗡嗡》是一个富有哲理,与现实生活紧密连接的故事,说的是在一个人人都热爱音乐的国家里,原本幸福快乐的生活遇到了不测—恶魔拿走了人们乐器,失去乐器,对于酷爱音乐的人们,是致命打击,人们想尽办法,用锅碗瓢盆制造乐器,让音乐再次响起。
做好的乐器又被恶魔夺走,但并不能阻止人们热爱音乐,对音乐的执着,让大家再次聚集,寻求出路,人们脑洞大开,把动物召集起来,动物们发出各式各样的声音,不就是一曲交响乐嘛。
恶魔没有就此罢休,连动物都抢走了。生活中的挫折往往接踵而至,让人喘不过气来,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对音乐的热爱不减,音乐就会再次响起。
没有了乐器,我们还可以放声歌唱。
太阳照常升起。
风继续吹。
孩子总会带给我们希望。

这一篇,写给当下我的我们:鱼爸爸,鱼妈妈,鱼宝宝。
28#
发表于 2017-4-30 20:54: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是10号泽妈,最近心情很浮躁,估计肝火旺盛,哈哈!好几本书都是被我看了一点点,搁在一边,每次准备好看好的,就有事情被打断了。关于读后感
想写 <<风妈妈,云朵怎么啦?>>
那天朵米妈说,今晚有一个讲座,有空欢迎大家前去参加,说今晚有惊喜,我看看时间,有空就去了,那晚就是《风妈妈,云朵儿怎么啦》这本书的作者:郑枫,发布会,我当时很好奇,主题是:风妈妈梦孩子,好诗意的主题,风妈妈的能量到底是怎么的呢?这个梦孩子何等的阳光心态?
原来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单亲妈妈,离了婚,她带着孩子和母亲去了大理,当时手里只有8万积蓄,可是她能码字,哈哈,对啦,她是文艺女青年,这种洒脱地放下工作,离开这座城市,拖着小的带着老的,钱又不多,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几把刷子,是很难行得通滴。而且,好在,她深圳有房子,当她小孩上小学的时候,可以再回来深圳,孩子在大理生活后变成非常开朗,听孩子的介绍说是上了一所种菜园的幼儿园,替我娃好生羡慕。。。。。。


《风妈妈,云朵儿怎么啦》  是故事集,每个故事里都好暖,有好多好多的爱,很美好的画面,像诗像清风像暖阳,读着每一个故事,都会心情舒畅,在你很累的时候,读读,立马放松下来,好有魔力的一本故事集。
书里讲到了宇宙,地球,太阳,月亮,星星,云朵,风,天空,世界的尽头,田,彩虹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31个月亮》:由一句古诗开篇:海上生明月,讲到月亮家庭一共有31个孩子,所以就有了31个不同的月亮,从满月排到小月牙儿,它们每天轮流值班,那最小的那个因为消瘦,所以特别优待,不用每个月都上班,大概两个月上一次班就可以了。。。。。。以这样讲故事的方法,告诉我们的孩子,月亮为什么每天都不一样,也是非常妙赞的方法。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好我那天上班特别累,给孩子读完这个故事,我笑了,舒心地笑了
还有这个故事《云妈妈的孩子们》:讲到星星是云妈妈的孩子,泽宝听到这个,评价,这是乱说的,根本不是这样的,但是听故事的劲儿还是非常足,一面辩论这个作者说错的,一面又听着我细细地读着作者的魔力文字故事,听完又哈哈笑,笑里藏着美好的感觉。
27#
发表于 2017-4-30 11:49:22 | 只看该作者
4-丫丫妈
本期主题:最近你读了些什么书?有没有某本书的某个章节或某段话引起你的共鸣,勾起你的思绪,撩起你写写写的冲动?
最近还真没有读书,最近一次读书还是在火车上,读的一本小说由美国的纳塔莉·巴比特创作的《不老泉》,但是终归是好看,没有什么引起我的共鸣。
到是最近看过的一场电影,让我印象深刻,感触良多。索性本期就不按照主题来写了,下次等看到有共鸣的书,再补写上了。

To be here now!(活在当下!)——《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使命吗?我每天都很开心,开心就是意义吗,全部的意义?不,不可能这么简单。然后没就没有然后了,开心不再,感觉这辈子太短了,我到底做了什么,我玩过游戏,吃过东西,还挖过泥巴,可是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别的了。”非常简单的开场白,但也是贯穿全剧的中心思想,用第三人称的表述,也切入了观影人的心。
      本片讲述的是一只狗轮回了5次,在经历了不同主人,不同环境,甚至改变了品种的情况下,凭借着记忆和气味,再次寻回了第一个主人身边的故事。影片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也许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正在经历的事情,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故事,并非一帆风顺,也没有大起大落,只是在经历。
      作为一只狗,一只宠物,不能自由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可是它并没有抱怨,接受生活所带来的一切酸甜苦辣。贝利的第五世,当那对贫穷的青年男女用个链条拴着它,在那个院角日晒雨淋这么多年,它从来没有放弃,从来没有埋怨,从来没有悲观,不管条件多恶劣,它都认真的吃着,认真的活着;尤其是面对男青年开车把它抛弃在公路上的人性冰冷时,它却乐观地把人性冰冷逆转成了新的生机。这就是狗,永远活在当下的狗,永远最务实的狗。
      题外话:曾经非常喜欢狗,总想养一只,可是家里的大人总是不给,尽管成人了也工作了,却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喜欢,去真真实实的养一只,看过这个电影后也算是明白了自己为何不轻易的养狗,真是觉得如果自己只是出于喜爱,万一中途出现变故,倒还不如看看就好。
      思维简单,求真务实。再经历了总总命运多舛之后,上帝又让幸福降临在了这只狗的身上,找回了老主人,并帮助老主人找到了幸福。面对生活的困境,偶尔失落,在所难免,但要始终认清楚,接受它,了解它,解开它。就像电影最后的独白:“所以当了几辈子狗,我终于明白了,首先要开心,只要有可能,就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舔你爱的人,对过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只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这就是狗的使命。”
26#
发表于 2017-4-30 08:34: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草叶

这期的主题是说说最近看的书啊?最近看了什么书?想想应该是《说来听听》,一本关于阅读讨论的书了,这本书如果放在以前看应该不会有这么深的感受,没有时间没有感受也就只是看看而已,现在随着知识的积累,内心迫切的想要提升,也就慢慢的开始看儿童理论的书了,慢慢也就看得懂其中的道理,也开始对其中的一些理论有些心得了.
《说来听听》这本书,很随意的一个名字,里面的文字就像我们聊天,闲话家常,看着不会有压力!关于大家一起来发言,这种集思广益的行为的确将我们对一本书的认知与理解拓展到单兵作业时无法达到的境地。团队中每个人都各知道一部分,但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当团队中每个成员各尽所能、互助合作时,绝对比个人更能挖掘文本的意义。这段话关于说,关于输出,关于讨论,让我想起三叶草的品读会,关于绘本,我是认识三叶草后才真正学会了看绘本,大家坐在一起各抒己见,不同的知识背景看到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切入点让我们了解了不同的只是,偶尔我们为作者点赞,偶尔我们对设计感慨,总是各有不同,也正是因为有了讨论才会更有收获!成人尚且有这么多的感受这么多的观点,那么孩子若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其实她们能带给我们成人不一样的视觉,孩子的切入点纯真,不拘一格,总能让我们眼前一亮!喜欢读书时的讨论,喜欢讨论后的提升,喜欢一群人一起看书。

25#
发表于 2017-4-30 07:46:42 | 只看该作者
16 汪汪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读《草房子》有感
最近一直在反思,现在读书,大多比较功利,很难再静下心来细细读一本书,是时间不够?还是人心浮躁?也许兼而有之。改变,必须要从现在开始。
和笨猫一样,读《草房子》的初衷,缘于高级班的共读书要求,一周时间读完并且要在课堂上与阿宝老师讨论,于是匆匆忙忙开始了阅读。
《草房子》全书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分几章来细细讲述一个人的故事,最后汇聚成为主角桑桑六年难忘的小学生活。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每一段故事都仿佛曾经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历历在目。然而,最让我触动的,是红门才子杜小康的故事。杜小康出生小康之家,从小优越感十足,却不骄不躁,学习好人缘好还有号召力,可这一切却因为家里突遭的一场变故而烟消云散。以前光鲜的所有原来也不过是建立在殷实家底上的附属品,给他带来的是毁灭性的打击。最难忘的是他和父亲倾尽所有到芦苇荡养鸭的那段,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的一切,“既困扰、磨难着杜小康,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他在芦苇荡里学到的东西,远比同龄人在学校里学到的要多得多。不禁想孩子的教育,现在的生活大多富足无忧,孩子们最最缺乏的就是挫折,然而挫折能给予人的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我们应该怎样教会含着蜜糖长大的孩子们这些道理?值得深思。
24#
发表于 2017-4-30 00:33: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面对这个题目,迟迟难以下笔。书籍时而似我的密友与恋人,时而如我的敌人与死对头。大部分时刻,我会爱死它,沉浸书的世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充实令我感觉良好,万分自得;但不少时刻,我又恨它,感觉自己始终寻不到将书籍与生活结合的路径,有点精神洁癖。特别是在图书馆工作十年,对书籍钝感力日增,有时候忘了最初喜欢的初心。
   上进的妈咪们都在谈论具体的书,最近我看了《偷书贼》。情节曲折纠心,代入感很强的小说。美丽的小女孩对文字的力量也是着迷又害怕,却依然忍不住沉浸其中。后来,文字拯救了她的生命,也令她和犹太人的故事抹上人性与知性的阳光。是的,书籍是阳光,虽然时而灼眼,却挡不住它们或智慧或感性或戳人心房的力量。害怕它的力量,只因一懒,二享乐,三惰于思考。人不动,再有益的书籍也是轻风拂面,吹吹即过。
   上天赐我小奇宝。有了他,我开始认真阅读,下决心不再浅尝辄止浅翻书,每本书,要留下我深深思考与实践的痕迹,挤掉水分,汲取干货,指引生活。只有感悟过、思考过、互动过、实践过的书才是真正我的书。做枚阅读深耕者,我的目标,在路上。
23#
发表于 2017-4-30 00:24:47 | 只看该作者
小紫菜 发表于 2017-4-27 17:48
13  宸宸妈
跌倒,也是一种成长
    前期看了龙应台的温情三部曲《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 ...

孩子有犯错的权利,有摔倒的权利,有受伤害的权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9-30 00:06 , Processed in 0.06119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