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405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组】2017故事妈妈成长学院初级班作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7-3-27 17: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G组学员在此跟贴交作业

作业要求:
每次线上课程后提交作业,按导师要求规定撰写,字数不少于400字。
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下次讲座前一天。
例如:第一讲3月26日,第二讲4月8日,第一讲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4月7日23:59

作业格式:
第一行:学号姓名草籽名(切记)
第二行:作业正文


2017届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一课:
3.26周日 20:00-21:40
第一课 童年·阅读·三叶草
第一课作业:
1、思考题:何为亲子阅读中最重要的主体?书?讲述者?抑或孩子,请用简要的文字表述出来。
2、你的家庭书是哪一本?为什么会是这本书?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1#
发表于 2017-4-10 00:00:00 | 只看该作者
G13 王媛媛 独处的鱼

来自李迪的启迪

我的孩子三岁九个月大,在她几个月大时,我们开始翻阅绘本,这是在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就业之后,我开始阅读的“无用的书”,因为孩子我才会读这些书(绘本),在选择绘本时,内容和图案需要适合孩子的当下,同时我也喜欢,才会带回家来,亲子共读中,孩子,我(讲述者,书,都是重要的主体,缺一不可。在孩子懂得简单的表达后,我们是一起选择绘本的,这以后的阅读过程中,九非常顺畅,我只需要要结合孩子当下的情绪,她的兴趣点来调整节奏和方式。

对于本身有亲子阅读习惯的我来说,第一次课最大的收获是作业的第二题,所以这次作业的标题是来自李迪的启迪。
原本两个自由的灵魂,在我们有了共同的孩子之后,过上了我负责育儿,他负责事业,聚少离多的生活,每每团聚时,争相表达对方不在身边发生的事情,无论凡俗还是实事,无所不淡,在对自己,对彼此,对家庭,关于未来,我们都能达成共识,保持一致,唯独没有谈到“家庭书”这个话题。

如此重要的“家庭书”我们竟然忘记了交流!

因这次作业,我们才开启“家庭书单”,家庭书单里,今天会提到两本书:《鱼就是鱼》和《士人风骨》

为什么会选择《士人风骨》作为家庭书呢,他说,我想借用书中的二段话:“什么时候中国人能够真正不卑不亢的以平常心对待世界一切强于我或弱于我的国家,即充满民族自信又虚心学习他人长处,既懂得保持民族精华,又能以开阔的胸怀对外来思想和文化,吞吐自如,那就是我们民族真正在精神上健康成熟的时候。
实际上,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悠长的历史中,在一种制度下形成的,渗透到民族的血脉中的集体记忆,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这种源远流长的传递有很强的韧性,在刚性的制度变革之后,还会长期存在,制度的变革和实施总是靠人来做的,既是人就有思想。

《鱼就是鱼》,我和孩子一起度过的第一本进入我们的家庭书,李欧.李奥尼的作品,我是偏爱的,这本鱼,简直就是给我孩子而作,我的孩子小名就叫鱼,她生活中见惯的乖孩子能干孩子优秀孩子不一样,她细腻敏感,慢热,高冷,情感丰富,与生俱来的安全意识,对新环境及陌生人的谨慎,都让她给人留下内向,胆小的印象,但她对音乐有着惊人的感知能力,她的观察能力常常让我惊喜。《鱼就是鱼》给了我们启示,即便孩子一直“内向”下去,我们全然接受并保护她的特质,不去改变她,我们为之欣喜,鱼就是鱼。

感恩三叶草!感谢李迪的分享!我的家庭在第一次讲座中就收获礼物,宝贵的启迪!

20#
发表于 2017-4-9 21:35:57 | 只看该作者
G04温静(桐薇妈妈)
1、思考题:何为亲子阅读中最重要的主体?书?讲述者?抑或孩子,请用简要的文字表述出来。
我认为在亲子阅读中,书、讲述者、父母或讲述者、孩子这三个因素存在着相互关联,缺货一不可,都属于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讲述的过程中,会随着讲述的变化,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环境的影等响等多种因素,不断的切换主体,其中的某一个主题会显示略为重要,但其它几个也都是不同程度的重要。比如,在我们早期希望通过阅读来渐渐赔养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时,如果孩子对书完全不感兴趣,那么这时的主题,就是父母或者讲述者,要设计一个技巧,能够吸引住孩子,慢慢的开始引导到书的故事中,这时讲述显得重要些,那么选怎样的故事,如何选书,什么样的情节才能吸引到孩子,此时,选择什么样的书做为载体,些时书作为主体之一就是突显来它的重要性,当孩子慢慢接受,在讲述的过程中,他会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问题,这时孩子作为吸收者会占据主题。所以这三个因素相辅相成,互相联系。
2、你的家庭书是哪一本?为什么会是这本书?
我们家庭书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家庭书,比如现在我们一家都在读的一本是《来喝水吧》,不管是三年级的姐姐,还是不是2岁的妹妹,都特别喜欢看这一本书,每个龄阶段的关注点不同,但是这本书仍能吸引到不同年龄段的喜欢,确实是一本神奇的故事。
这本书之所以是我们的家庭书,是因为他可以带给9岁的姐姐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每一页都要细以仔细观察才能找到世界各地的动物,另外他还是一本环保书,通过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到最后水完全没有了,大自然遭遇了破坏,而且还有一幅通过图画手法,告诉孩子们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让很多动物已经灭绝等等。对于妹妹来说,锻炼了观察能力,小小年纪可以找出很多隐藏在图画中的动物来,另外也通过数数来建立数量的感觉。那么,前一段时间我们还一起读了《逃家小免》,还有《猜猜我有多爱你》、《我不怕打针》、《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等等,每一本书在亲子阅读中,不论是做父母的自己,还是孩子,都享受着这个过程,孩子们的反应也带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我们将继续陪伴阅读下去,也谢谢三叶草,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指导我们更专业的去阅读!谢谢!
19#
发表于 2017-4-9 14:29:19 | 只看该作者
G15 杨洁  阳阳妈
2017年故事妈妈学院第一讲  童年.阅读.三叶草      
                                                主讲人:李迪                        
1.何为亲子阅读中最重要的主体?书?讲述者?抑或孩子?            
       听了李迪老师的课让我明白自己在亲子阅读的路上走的是有多盲目,感谢遇见三叶草,感谢三叶草给我机会能加入到初级班和老师们学习。我想亲子阅读是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一方面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语言及心理发展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感情并和孩子拥有共同语言。但真正在亲子阅读中最重要的主体我觉得还是孩子,虽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在孩子小的时候想要为低年龄段的孩子做亲子阅读这件事,我们就要考虑到孩子这一阶段的特点,例如是不是爱撕书咬书,在一起阅读的时候能持续多久,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等等这些我们都是要考虑到的。大一些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我们作为家长是不能要求孩子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非要她看一些我们自认为对她们有用但她们并不感兴趣的书,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我认为在亲子阅读中真正的主体是孩子,我们在陪伴阅读的过程中只起着帮助,引导的作用。
2.你的家庭书是哪一本?为什么会是这本书?
      对于家庭书,我想是会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而改变的,现在我的孩子还比较小,对于她的养育和教育我还在不断的摸索中。但是我认为现阶段我把《接纳力》作为我的家庭书,我自身性格比较急,看见孩子的不正确行为就喜欢说,有时还喜欢直接代替她去做,我对于家里其他成员有时也是这样,当然在我读了《接纳力》一书后,我明白自身的问题,也懂得了去接纳别人的意见和优缺点,对于孩子也在努力增加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共情她的感受,并且我明白了只有我自己去改变,她们才会更好。当然,等孩子更大些了,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时,我的家庭书也会随之而改变。我也希望通过在这里和老师们学习,能让我更加的进步。
18#
发表于 2017-4-9 00:22:16 | 只看该作者
G20张喜妹   微风扑面
2017届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一课:
3.26周日 20:00-21:40
第一课 童年·阅读·三叶草
      亲子阅读,是孩子的事,孩子的阅读体验,也只能是他自己的,这种体验好不好,家长说了不算。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到快乐和进步,孩子才会生发出对阅读的内在渴求。我们不能带有功利性目的去亲子共读,比如为了让孩子认字、学知识,为了完成学校老师的作业等。或是期待孩子能读懂读透每本书的意义,期待孩子读完后就能成长一大截,于是忍不住进行深奥地分析,忍不住说出我们的期待,最后也许还忍不住埋怨孩子不开窍。这种情况下的亲子共读,属于一种为了读书而读书的阅读,还达不到谈阅读体验的高度。如果阅读这么沉重,孩子迟早会被压得不想前行。书的内在意义一定会影响孩子,只不过这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很多书可以从小读到大,但每一次阅读,孩子的收获都不一样。理解和感悟的浅与深是相对而言的,不必苛求一个才几岁的孩子以研究性视角来阅读,这既不现实也没必要。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没有人可以一步到达最高峰。作为家长,应该只带领而不掌控,只关怀而不强势干涉,多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以“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原则。可以根据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图书,以帮助孩子及时地解决情绪情感上、同伴交往中、行为习惯上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以及性格、气质特点等,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图书,这样既可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促进孩子某方面的发展。在什么时间读、读什么、读多少、怎么读都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尽量去满足孩子的需要。所以亲子共读的主体,应该是孩子,而不是家长或者书。家长只是引导者,只是孩子要完成阅读所假借的辅助工具,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尽量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将绘本故事展示给不识字的孩子,帮助孩子获得充分的阅读体验。
      我的家庭书可以说是《贝贝熊》系列丛书,因为这是女儿小时候最喜欢的一套书,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睡前我或是她爸反复给她读了无数遍。读这套书时也成为了我们家庭的欢乐时光,另外这套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女儿行为生活,看完了妈妈生日那本,她说也要做早餐到床上吃,妈妈你什么时候生日呀?甚至现在女儿迷上烘焙,都可能是源于小时候看过的贝贝熊。
17#
发表于 2017-4-8 09:12: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G24    黄国凤   鼎妈第一个问题: 谁才是这个亲子阅读当中的主体。是书,是孩子还是这个讲述者?

       我认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才是亲子阅读的主体。
       孩子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他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那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无非是去支持他的成长,为他的成长,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支持。  
       孩子年龄越小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如海绵一样的全吸收型心智。他对周围的这个环境所提供的大量的信息,都是毫无障碍地接受下来。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非常有趣有意思的读物,让他体会在生活当中不能体会到的东西,让孩子保持大脑当中活跃的广泛的连接,完成自我建构,自我成长。
       阅读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当中并不像吃饭睡觉这样是一个生活性的事情,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发育和成长。  所以当我们在给孩子推荐一本书的时候呢,  我们首先一定要相信孩子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然后以他的当时当下的需求为重要的目标来选择书,帮助她,建立这个兴趣,让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尽情的去品尝阅读的乐趣。  当孩子能从阅读当中获得满足,获得快乐。那他的兴趣就会增强,就会不断的去重复这样的行为继续获得满足,从而形成阅读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主体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读书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跟孩子讲一个故事,把这个书上的字儿都给念一遍这么简单。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有这种情感的交融。我们会关注到孩子的反应,他在这个阅读过程当中,他关注的点在哪里?我们是不是给与了他及时的回应?这个应该是最重要的东西。 因为书呢,相对来说只是一个载体罢了。无论它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在我们打开来跟孩子共同阅读的时候,它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亲子交流的这样一个契机给到我们。
       当我们通过这样一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他真正感兴趣的点在哪里?他当下所遇到的困惑,他的感受,他希望了解的内容,通过这本书的共读,希望和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都可以从这样的一个阅读亲子阅读的过程当中获得。
       之于孩子,当打开一本书的时候呢,妈妈来了,轻声细语的,很好的感觉来了,好听的故事也来了,这会给他带来一种很舒服很美好的感受。那这种感受会帮助他认为书是一个好东西。
       所以说,亲子阅读它并不只是简单的读一本书。在这个当中你的语气,你的声调,你的表情,你的情绪,你和他在一起的姿态都非常重要。  因此我会认为,亲子阅读并不是读一本书,而是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相处的一段非常完整的亲子时光。 在这个亲子的陪伴当中,我们会有情感的交融,会有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的人生经验的传递。那同时也因为我们的共读,我们会和孩子建立一种就是彼此之间才能够领会的语言密码。我们自己呢,也能够从和孩子的这种共读当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受到非常大的滋养,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认为,亲子阅读最重要的主体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第二个问题:你的家庭书是哪一本?为什么会是这本书?
       我家的家庭书是: 《西尔斯的亲密育儿百科》
        该书的核心理念是:亲密育儿法(Attachment Parenting),提倡通过母乳喂养、和宝宝同睡,用背巾背着宝宝,及时回应宝宝需求等方式让父母和幼儿及早建立亲密关系,给足孩子的安全感和满足,让孩子在充满关爱的环境里长大。
       而我的宝宝刚好是个恨不得24小时粘我身上的高需求宝宝,这本书给了我育儿的指导,让我很愉快从容地享受着对宝宝的照顾和陪伴,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母乳喂养,经常抱孩子,和宝宝同睡。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些具体的术上,更重要的是它的道:它传递的是一种态度,关注孩子满足孩子成长中的物质与情感需求。鼓励自己去摸索方法,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孩子亲密相处,要沟通不要控制,放松心态去面对很多问题,顺从本能,建立信任远比行为控制更重要。
      我家高需求的育儿阶段那两三年很快就过去了,但这些爱与信任会陪伴我女儿一生!  目前我女儿很有安全感,内在非常清晰。



16#
发表于 2017-4-7 21:06: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G017  赵丹妮   danny
1、思考题:何为亲子阅读中最重要的主体?书?讲述者?抑或孩子,请用简要的文字表述出来。
       在我的理解中,亲子阅读是目的导向和过程导向的结合,在书、讲述者、孩子三者互动中,始终要将孩子放在中心地位。因此,三者中最主要的主体是孩子。
      李迪老师在讲课中提到,在对书籍的选择上,除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段还应符合孩子的个性异同和心理需求,一本绘本或童书,它的幽默和缤纷色彩会带给成年讲述者愉悦的心情,但归根到底,它的存在是为孩子服务的,要使孩子能从中收获快乐、知识和成长,它本身就应适孩子的特点,孩子喜欢才是一切的根本。我觉得这是亲子阅读互动、亲子阅读方法实践的基础。
       讲述者需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和自觉,也许无法完全做到,但应时刻提醒自己观察孩子对书的反应和欢喜度。尽量不要生硬加入成年人主观要求的道德要求和知识训练。当然,这一切也是有必要的,但还是要以孩子的视角为考验标准,在喜欢的前提下润物细无声地加以提升。
     因此,我觉得亲子阅读中最重要的主体是孩子。

2、你的家庭书是哪一本?为什么会是这本书?
       "家庭书"的提法还是第一次听说,就我的理解,既然是以"家庭"作为书的定语,首先该本书应发挥亲子共读的功能,承载着美好的回忆。孩子爱,父母也能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体会到家庭之情,亲子之乐。其次,家庭书应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家庭的状况而变化,但到一定阶段,应确立一本或数本"精神之书",多是经典读物,不随时间而变动,全家人一起常读常新,这是树立良好家风的必要之举。
      我家孩子年纪尚幼,活泼爱动,不到两岁。找到他感兴趣并能愉快互动的家庭书并不容易。一岁之前,婴儿时期最爱《蹦!》单纯地听我和他爸爸这个发音就会乐好久,会努力做出"蹦"的姿势乐起来,玩得很开心;现阶段最爱《我爸爸》,一定要我和他讲好久,灯、小狗、爸爸的奔跑、月亮、袜子......很多熟悉的物象令他兴奋不已,拉着我们在家里看实物,学着书中的样子跑步,小熊坐坐等。这两本书带给我们家庭的欢愉和孩子的乐趣会陪伴我们很久。我觉得是目前婴幼儿阶段难得的"家庭书"。
15#
发表于 2017-4-7 10:16:56 | 只看该作者
G02 梁旭 默默
听过李迪老师的课,感受颇多,给儿子读书近六年,从不懂得听到安静的听,再到不停的问问题,每一个变化都值得怀念,而期间,也是喜忧参半,一开始可以记住整片故事并讲述,后来可能也是因为故事太长了,就拒绝输出。对于李迪老师的作业问题其实并不知道怎么去回答,想法比较泛泛杂乱。
1,对于亲子阅读的主体,个人觉得书,讲述者和孩子都属于主体因素,一本好书是基础,一个好的讲述者可以生动准确的将书的内容和基本中心思想传达给孩子,帮助和引导他们去聆听和分析故事的内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给孩子讲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的引导而已,尊重书,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可以在朗读完之后,加以与小朋友间的讨论,甚至和家长之间的讨论,都会在轻松的情况下分析的更好,能够让画面更有三维效果。情景感更生动。
2、家庭书的概念没有太多,都是在不同阶段有着不一样特别喜爱的书,《我爸爸》《我妈妈》,还有在对自己从未见过爷爷而纠结的时候,《爷爷变成了幽灵》也成功的帮他分离了这种焦虑,《安的种子》和《石头汤》也对我们影响很大,在内心种下了爱的种子,知道友善与坦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是多么重要,所以更倾向于把这两本书作为家庭书,大爱无声,静静的培植吧,静待花开!
14#
发表于 2017-4-6 23:02: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G12-刘玉莲-溜溜的她

一、谁是阅读主体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确实让我思考了一些时间。谁是阅读当中的主体,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辩证的看。也就是说,看在哪个时间段。因为,不同的时期,阅读的主体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成人的话,我觉得阅读者就是主体。如果是说给小朋友读,那么我觉得小孩就是主体。当然,有人说亲子阅读,其实是双方在这个阅读过程当中建构的一种亲子关系。但是在我看来,在小朋友还需要大人读给他听的阶段,小朋友是书本的主要受众。在这个阶段,无论是作者还是阅读者,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以小朋友的接受程度,接受的范围,以及他的兴趣来阅读。如果是说小朋友他不在状态,或者说他们没有兴趣,那么这种阅读就没法继续。同时,我们在选读绘本的时候,也是要根据小朋友接受的程度来选择,否则,我们选择高年级,或者说稍大一些的小孩书籍来读给低幼的小孩,那就有可能就听不懂,或者不感兴趣。又比方,我们选择地低幼版的故事来读给比较大的小孩的话,那么他对这种故事也是不感兴趣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阅读对象是主体。 二、家庭书 家庭书,这个概念,我是第一次在三叶草开学典礼上听到的。在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我确实疑惑了一下,我真不知道什么是家庭书,是家里每个人都喜欢阅读的吗?还是,对我们家庭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我拼命的搜索 ,我的家庭书到底是哪一本。到目前为止,似乎好像还没有发现对我们家庭有非常重大影响的一本书。但是前一段时间,我确实买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我们大家都喜欢去读的一本书,就是《为孩子读诗》,这是我偶然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的信息。这本诗集编辑了世界各国比较知名的诗歌,然后配上插画。我的儿子他比较喜欢看这个诗集里面的插图,而我呢就比较喜欢声情并茂地朗诵里面的诗歌。此外,孩子的爸爸,他也喜欢朗诵。所以,我们经常会拿到这本诗集读给孩子听。孩子呢,他也喜欢听我们朗诵,同时翻看里面的插画。久而久之,我有时背诵了某首诗歌,我儿子就知道去拿这本诗集给我。因此,我觉得在目前这个阶段来说,这本书应该算是我们的家庭书吧。
13#
发表于 2017-4-6 20:21: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G22周淑金 哲颖妈

(一)何为亲子阅读的最重要主体?是书吗?还是讲述者?或是孩子呢?         亲子阅读的三个基本元素有大人,孩子,还有书,三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相互促进。          书作为亲子阅读的一个载体,起着关键作用,孩子在不同阶段要选择不同类型的书。         讲述者用声音传达的不仅仅是书中的内容更有共同的经验和话题,彼此加深了解,成为连接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我认为孩子是亲子阅读中最重要的主体,根据孩子的心理状态和理解程度来选择书,而不只是根据年龄,根据孩子听书的反馈,大人要调整故事的讲述方式方法,每个环节都应该是灵活多变的,不能硬搬套路。 (二)我的家庭书是《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作者彭懿,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是一本让人迅速入门并马上想拥有的书。从形态到表现,透过实例告诉你如何从头至尾阅读一本图画书。
12#
发表于 2017-4-4 21:10: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g21 殷樱 长沙
1、亲子阅读最重要的是孩子和大人之间的互动沟通,这种互动产生的愉悦感妙不可言。我很喜欢在讲述的过程中,儿子与我分享他最喜欢书的哪个角色,他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那样的过程总是让我很欢喜。我会忘掉最初规划的是向他传递什么的初衷,而是与他一起在书中寻找他所感应的情感。这样很好,很自然。2、所谓家庭书,每个年龄段,我儿子喜欢的都不一样,从很小《噼里啪啦》系列,后来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安徒生,格林,似乎儿子总有很喜欢的那么一篇,可以反复讲很多遍,记忆里有一本书叫《饿狼妖怪快滚开》,讲了哼唱一段时间,感觉儿子都能背出来了,他有时还会一个人默默的演练赶走饿狼妖怪的动作,可能自己有时也会做恶梦,书教的方法让他觉得很实用好操作。3、提问。大儿子8岁,与《百科全书》、《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他更喜欢《植物大战僵尸》系列、还有一些动漫,引导似乎不够成功。小儿子15个月,讲过几本了,似乎不喜欢。还在摸索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4 13:49 , Processed in 0.078316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