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38272|回复: 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9中级班第三讲故事会作业帖(叶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15 15:38: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104122701 于 2020-1-13 21:45 编辑

关于故事会方案设计的要求如下:
1、每个学员找一本图画书,做一个故事会方案,提交前可小组讨论改进方案。
2、11月4日24:00之前提交
3、回帖第一行请注明:组号+书名
关于故事会图文记录及总结要求如下:
1、400字以上
2、需注明参与人数,要求3个孩子(含)以上听众,3张(含)以上照片。也可以用小组讨论方案做故事会实操,写总结反思。
83#
发表于 2020-1-15 10:4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赖丽君 于 2020-1-15 11:48 编辑

C02赖丽君
                                     《叶限》故事会


绘本基本信息

作者:【美】路易·爱玲

绘者:【美】杨志成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4


绘本特点

1、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灰姑娘”故事,改变自唐朝笔记小说《酉阳杂俎》,比西方已知的最早“灰姑娘”故事早了1000年左右。

2、三次凯迪克奖获得者、华裔绘本大师杨志成用古典美学重塑中国民间故事。

3、画面采用粉彩和水彩,构图如同中国折叠彩绘屏风,鱼的意象借鉴中国太极图。


故事会安排

活动时间:20191220日下午
活动地点:万科小区
活动主题:善有善报
活动形式:讲述
活动用书:《叶限》
参与对象:3-8岁小朋友
参与人数:3

准备材料:A4白纸、彩笔若干;


故事流程

1、导入:你们有听过灰姑娘的故事吗?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2、讲述故事:

1)封面:介绍书名和作者,引导孩子说说在封面看到了什么?

2)故事内容:该绘本故事性较强,文字较多,所以主要以我的讲述为主。

3)“寻宝”的乐趣:故事讲述后,引导孩子们发现:“你们发现这本绘本每一页有什么共同点吗?有什么东西在每一页都出现了?”然后,带领孩子在每一页上寻找鱼在哪里。

4)讲述鱼在中国的寓意。

5)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鱼帮助叶限?为什么后母和姐姐最后被石头砸死了?

3、拓展:

画鱼,一起来许愿。

故事会反思:
不得不承认,我读《叶限》的时候,一直找不到感觉。如果讲述者对这个故事缺乏理解与热爱就去讲给孩童听,是缺乏敬意的。
所以我查阅了资料,然后反复去细读这本绘本,才慢慢体会倒杨志和老先生用“中国画风”讲“中国故事”的用心良苦。
但是,把这本文字如此之多,画面又饱含隐喻的绘本,带到三至六岁孩童中去, 我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不过,我们小组的东花姐姐说了一句话,让我放下了心中包袱。“你就是在讲述一个民间故事给小朋友听,想那么多干什么?”是呀,我们会给绘本无数的解读,但有时,对于那么小的孩子,其实,把故事好好讲给他听,不就够了吗?是我们以为自己有太神奇的力量了,想用一本绘本就去让孩子明白隐喻,想用一本绘本就让孩子拥有对比文本的能力。好好讲故事,就足够了。不要指望一阵春风带来春天,春天一定是在日日夜夜悄无声息的风雨中来到的。
我没有事前去招募,直接带着绘本来到小区楼下,几个小朋友凑过来,故事会就开始了。讲的过程,有一个孩子突然问,怎么还没结束?对于一些平时很少听故事的小朋友而言,《叶限》也许是一个考验,但是我庆幸的是,她还是没有走开,静静地听完这个故事。我想这就是故事的魅力吧。
所以,在这场故事会,我所获得的的不是流程操作方面的反思,更多的是讲故事人的心态。我没有去招募,因为我提前预设了太小的孩子会坐不住,可是,事实证明,本来要去玩的孩子会被故事吸引过来,想要早点去玩的孩子仍然会为了故事放弃暂时的玩耍。
下次,不管遇到什么绘本,我一定要提前招募更多孩子。这才是故事妈妈的初衷,为了让孩子能听更长时间的故事,为了孩子能听不同层次的故事,为了孩子能一步一步拾级而上。一个从没听过故事的孩子当然会坐不住,可,这不就是故事妈妈要走出去的目的吗!




1.png (640.96 KB, 下载次数: 303)

1.png

2.png (650.66 KB, 下载次数: 315)

2.png

3.png (571.81 KB, 下载次数: 340)

3.png
82#
发表于 2019-12-6 12:5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谢慧琴 于 2019-12-10 08:31 编辑

F07谢慧琴
故事会记录与反思

   我们提前到达深圳市党群中心,我和大小宝走台彩排,表演叶限的故事,豆爸自愿做义工。
   10:00故事会准时开始。
   首先介绍我们三叶草故事家族,是家庭阅读公益组织,是优质家庭阅读引领者。
我们的使命:
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童话、
最动人的故事滋养我们的孩子,
柔软孩子的心灵,
彰显孩子的灵性,
放飞孩子的想象,
呵护孩子的童真。

      环节一:亲子表演,我家两个小朋友很给力。
      环节二: PPT讲述。
     《叶限》作品解读:包括书籍封面、出版信息、内容简介、作者及相关作品、创作背景、作品解析、解读方向、讲读方式  。  
文字作者:美国 路易.爱玲,图画作者:美国  杨志成     翻译:常立  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叶限的故事来自《酉阳杂爼》,它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笔记小说。书创作于唐朝(公元618-907年),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秦朝(公元前221-206年)以前。叶限的故事基本上与欧洲常见的灰姑娘童话相同。

带着你们对灰姑娘的了解,我们一起来听听,中国版的灰姑娘,叫《叶限》,当当小侦探,把故事的发生、经过、结果找出来。
讲述故事内容,出示故事起因于结果的图片,提问:故事怎么发生的,经过哪些片段,结果怎样?(小朋友自由回答)
故事的起因是“叶限的爸爸娶了2个老婆,叶限的妈妈和爸爸相继去世后,后妈来照顾叶限”。经过“叶限有了好朋友一条大鱼,后妈杀了鱼,后妈带女儿参加节日庆典,留下衣服破烂的叶限在家里,神奇鱼骨帮助叶限变出礼服和金鞋,叶限参加节日庆典”结果“金鞋落下一只,得到金鞋的国王寻找鞋子的主人--找到叶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恶后妈和继姐姐得到惩罚”

    环节三:总结
剖析故事教育道理
1.  叶限听后妈的话,让她做杂活,而且没有新衣服穿,你们发现叶限有什么优美品质了吗?(小朋友自由回答)
小结:尊敬长辈、勤劳、善良
2.叶限每天只得到够充饥的食物,却总能找到食物喂食大鱼。叶限和大鱼的感情怎样?她有什么优美品质(小朋友自由回答)
小结:叶限重情谊
3.叶限没有得到后妈的允许去参加节日庆典,可她还是去了,她这又是什么品质呢?(小朋友自由回答)
小结:抓住机会、实现理想
4.大鱼帮助叶限实现参加庆典的机会,并且告诉叶限不要掉金鞋,不然漂亮衣服就没有了,那大鱼有什么优美品质呢?(小朋友自由回答)
大鱼:乐于助人,不求回报
5.国王带着金鞋四处寻找能穿下这双鞋的人,身心疲惫还不放弃,王子有什么优美品质?(小朋友自由回答)
小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6,讨论:觉得后妈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
小结:后妈虽然不喜欢叶限,可她很爱自己的女儿呀,所以让叶限做很多杂活,不让自己女儿做,那是她爱自己女儿的表现,只是后妈还没有学会怎么去爱别人的女儿,没关系,我们可以给后妈一点时间去学会爱别人。生活中也是这样,后妈其实并不坏,只是她还在学习怎么去爱别人。
     环节四:活动延伸:1.手工小鱼制作。2.给叶限设计树叶裙子。




IMG_9713_调整大小.JPG (464.13 KB, 下载次数: 297)

IMG_9713_调整大小.JPG

IMG_9715_调整大小.JPG (496.93 KB, 下载次数: 284)

IMG_9715_调整大小.JPG

IMG_9763_调整大小.JPG (657.3 KB, 下载次数: 326)

IMG_9763_调整大小.JPG

IMG_9769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321.07 KB, 下载次数: 276)

IMG_9769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81#
发表于 2019-12-6 12:2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谢慧琴 于 2019-12-6 13:03 编辑

F07谢慧琴

《叶限》故事会方案

一.故事会主题:
善恶有报
二.故事义工:
故事讲述义工:豆妈
摄影义工:春江
三.招募年龄要求:
3-12岁儿童
四.时间:
10月26日10:00-12:00
五.地点:
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
六.故事会方案
1.故事会形式
互动分享+故事讲述
2.内容提纲
环节一: 互动分享
结合西方“灰姑娘”故事引出中国“叶限”。
先通过观看小视频,再用几个问题来引导小朋友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有一个童话故事里面的人物,天天穿着灰衣服,她是谁?(灰姑娘)。
2.你对灰姑娘了解多少? (灰姑娘的妈妈去世了,爸爸找了后妈来照顾灰姑娘,同时后妈也带来2个女儿。经过爸爸去城里给三个女儿带礼物,灰姑娘要了榛树枝—收到王子舞会的请柬。榛树枝上的小鸟帮助灰姑娘参加舞会。结果水晶鞋落下一只,王子寻找鞋子的主人—找到灰姑娘,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环节二: PPT讲故事互动分享
带着你们对灰姑娘的了解,我们一起来听听,中国版的灰姑娘,叫《叶限》,当当小侦探,把故事的发生、经过、结果找出来。
讲述故事内容,出示故事起因于结果的图片,提问:故事怎么发生的,经过哪些片段,结果怎样?(小朋友自由回答)
故事的起因是“叶限的爸爸娶了2个老婆,叶限的妈妈和爸爸相继去世后,后妈来照顾叶限”。经过“叶限有了好朋友一条大鱼,后妈杀了鱼,后妈带女儿参加节日庆典,留下衣服破烂的叶限在家里,神奇鱼骨帮助叶限变出礼服和金鞋,叶限参加节日庆典”结果“金鞋落下一只,得到金鞋的国王寻找鞋子的主人--找到叶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恶后妈和继姐姐得到惩罚”

环节三:总结
剖析故事教育道理
1.        叶限听后妈的话,让她做杂活,而且没有新衣服穿,你们发现叶限有什么优美品质了吗?(小朋友自由回答)
小结:尊敬长辈、勤劳、善良
2.叶限每天只得到够充饥的食物,却总能找到食物喂食大鱼。叶限和大鱼的感情怎样?她有什么优美品质(小朋友自由回答)
小结:叶限重情谊
3.叶限没有得到后妈的允许去参加节日庆典,可她还是去了,她这又是什么品质呢?(小朋友自由回答)
小结:抓住机会、实现理想
4.大鱼帮助叶限实现参加庆典的机会,并且告诉叶限不要掉金鞋,不然漂亮衣服就没有了,那大鱼有什么优美品质呢?(小朋友自由回答)
大鱼:乐于助人,不求回报
5.国王带着金鞋四处寻找能穿下这双鞋的人,身心疲惫还不放弃,王子有什么优美品质?(小朋友自由回答)
小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6,讨论:觉得后妈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
小结:后妈虽然不喜欢叶限,可她很爱自己的女儿呀,所以让叶限做很多杂活,不让自己女儿做,那是她爱自己女儿的表现,只是后妈还没有学会怎么去爱别人的女儿,没关系,我们可以给后妈一点时间去学会爱别人。生活中也是这样,后妈其实并不坏,只是她还在学习怎么去爱别人。

3.延伸:
1.手工小鱼制作:先讲手工方法,再发放材料。
2.角色扮演
邀请几个小朋友角色扮演:叶限,大鱼和继母。体会感知叶限的心理活动。


80#
发表于 2019-11-4 23:4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来试弄 于 2019-11-5 00:03 编辑

B05张丹兰+《叶限》
活动时间:2019年11月4日上午
活动地点:微信共读群
活动主题:《叶限》共读
活动形式:绘本拍照群分享+3个问题讨论
活动用书:《叶限》
参与对象:4个妈妈
参与人数:4



当我拿到这本书,自己先读了一遍,然后在给家里5岁半的女儿读的时候,发现了共读的困难,因为从孩子的角度无法理解《叶限》这本书的文字,最后简单以“西方的圣诞老人”和“中国的”财神爷“,”西方的超人“和”中国的孙悟空“来解释“西方的灰姑娘”和“中国的叶限”的关系。



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合点给身边的孩子讲这本绘本,于是在微信小组组织了3个爱好文学的妈妈,共读了这本书。

我个人是更喜欢原文,原文作者达到一个高超小说家的艺术境界,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故事、主题,因为不需要像《左传》一样,严格的纪录史实,就给了小说家更多的发挥空间,情节更为丰富、情节更曲折引人入胜,人物更具生动的风姿。作者在塑造情节时,依然沿用了《左传》的人物刻画手法,“对比的手法”。我们一直都说:“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学家,没有人不受《左传》的影响。”确实如此。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对比”中,引导学生来阅读分析,是我们研究“史学”重要的切入方法。首先可以用“叶限”和“后母生的姐妹”做对比,她们的生活状态,吃穿衣服做对比,然后是“叶限”和“后母”做对比;后面是“叶限”和嫁给的“国王”做对比,为什么贪婪的国王第一年向鱼骨要到了珠宝,后面什么都要不到了。这里就包含了“作者段成式的价值观”,对人物是褒,是贬、是赞扬是讽刺呢?作者的价值观就渗透在人物的塑造过程中。既使你把古文每一个字的意思,每一句都解释给学生听,有时候读大学的大学生也听不懂,为什么?就是因为上下文包含着作者深刻的价值观,映射在故事情节中。王阳明说,东海南海,同心同理。那就是说,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一定有人类共同认可的心理诉求。这时候,就可以继续深挖,对比,“叶限”和“灰姑娘”,作为优秀的文学传统,(所有优秀的小说都起源于神话,这就是创作的基础,包括《红楼梦》),这个经典情节影响了《傲慢与偏见》的作者,影响了《简爱》的作者,给予了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以深厚的创作精神源泉。


图片无法上传ing




79#
发表于 2019-11-4 23:33:28 | 只看该作者
E02  米群  第三次作业

故事会:《叶限》
活动时间:2019年10月28日19:00
活动地点:布吉某舞蹈教室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故事讲诉+对话补充
活动用书:《叶限》
参与对象:5-7岁小朋友
参与人数:6位小朋友

三、故事会目标:
1、引导孩子通过看图分析人物的表情、性格。
2、展开想象,补充书里没有写的对话内容,锻炼孩子编故事及口头语言的组织能力。


故事会流程:

1、导入
首先聊有关《灰姑娘》的故事情节作为导入,记住灰姑娘善良、继母恶毒、掉鞋子、捡鞋子这几个点。再介绍我们中国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的类似故事——《叶限》

2、故事讲解
接着拿绘本给孩子们讲完《叶限》,讲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看杨志诚老师的画。

3、延伸活动
情节/对话补充
讲完故事后,问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哪里
接着便让孩子来补充故事中可能会出现的对话内容
孩子们想出来的对话还是很有意思的:
我还是逃跑吧,再也不要干活了!
小鱼小鱼,我以后再也不吃鱼了,你快出来吧!
我好可怜,我想妈妈。
我才不要被发现呢,我要快跑!
结婚?好羞羞!



总结反思
故事很长,年纪小的孩子觉得无趣,几次都开小差。
而且这个主题我也一直犹疑不定。讲善良?讲亲情?最后索性不突出主题,就是讲故事+扩展故事。
看图画是我的弱项,这方面也不懂得影响孩子。

      

78#
发表于 2019-11-4 23:1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02糖莲子 于 2019-11-7 10:26 编辑

C01玛芮秀
故事会《叶限-----中国的“灰姑娘”故事》复盘及反思       关于《叶限》这本绘本,对于低幼来讲,绘画风格比较不容易接受,孩子们基本上都被迪斯尼里的灰姑娘,深深的印刻在脑海里了,所以对于中国的灰姑娘非常的陌生,有的小朋友说这个灰姑娘一点都不好看。其实我的内心是有些隐隐的忧伤的。这么多经典的绘本都没有机会进入到孩子们的眼中,世界里。虽然有很大的失落,但是相似的故事情节依然可以打动小孩子们的心灵,当他们知道心爱的鱼儿被后妈吃掉的时候都非常的伤心。有的小朋友甚至于说,这个后妈太坏了,要打死她之类的话语,在延展作鱼骨头的时候,他们真的非常的用心去绘画。甚至相信他们画出来的鱼骨头,是一定会有魔力的。可以帮助到灰姑娘。这也许就是孩子们的世界吧。我都不忍心告诉他们此鱼非彼鱼。但愿童话一直可以围绕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来填满他们纯真的童年。
       其实在每一场的故事会里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状态,无论是讲故事的内容,还是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都是非常的慎重的。但是一直都不是很满意,感觉自己一直都是形式大于内容。在提问环节,不能很好的引导孩子们进入更深一层次的思考。希望自己在不断精进绘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像番茄老师一样,信手拈来,如同行走的绘本百科一样,给孩子们带来更多更美好的阅读体验 。我和小朋友约定的每周一期的故事会,已经开始在孩子们的生根,发芽啦。每到周三,就是我的幸运日,看到他们背着小书包,一个个如期而至。这一刻,我真的觉得,我正在作的,和未来想要坚持的,是一件美好的事。

IMG_20191102_104624R_mh1572662868008(1).jpg (588.21 KB, 下载次数: 112)

IMG_20191102_104624R_mh1572662868008(1).jpg

IMG_20191102_102753R_1_mh1572663031187(1).jpg (1.12 MB, 下载次数: 139)

IMG_20191102_102753R_1_mh1572663031187(1).jpg

IMG_20191102_155036R_1(1).jpg (1.02 MB, 下载次数: 146)

IMG_20191102_155036R_1(1).jpg

mmexport1572758669915_1_mh1572769930519(1).jpg (1014.04 KB, 下载次数: 124)

mmexport1572758669915_1_mh1572769930519(1).jpg

mmexport1572758678509_1_mh1572769898672(2).jpg (825.79 KB, 下载次数: 131)

mmexport1572758678509_1_mh1572769898672(2).jpg

mmexport1572769820235_mh1572769973676_1(1).jpg (432.68 KB, 下载次数: 126)

mmexport1572769820235_mh1572769973676_1(1).jpg

96d356b96db9df3108eca4542d416dc(1).jpg (1.19 MB, 下载次数: 141)

96d356b96db9df3108eca4542d416dc(1).jpg

69971f82ba9ee85a3d0e93d2c92e5b0(1).jpg (1.27 MB, 下载次数: 138)

69971f82ba9ee85a3d0e93d2c92e5b0(1).jpg

e9e91ff21d08ad61a74e87a82b44212(1).jpg (1.47 MB, 下载次数: 123)

e9e91ff21d08ad61a74e87a82b44212(1).jpg
77#
发表于 2019-11-4 23:1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02糖莲子 于 2019-11-7 10:47 编辑

C01玛芮秀
故事会《叶限-----中国的“灰姑娘”故事》设计方案
参加人员:4岁-5岁    5名
协助人员:思思老师
时间:10月30日  周三晚   5:00-6:00
地点:趣味盒子艺术工作室
1、作品解读:包括书籍封面、出版信息、内容简介、作者及相关作品、创作背景、作品解析、解读方向、讲读方式   
文字作者:美国 路易.爱玲,
图画作者:美国  杨志成     
翻译:常立  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路易 爱玲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萨拉 劳伦斯学院,并获得惠洛克学院的研究生学位。  杨志成,出生于中国天津,在上海长大,十几岁时去了美国。他毕业于伊利诺州立大学建筑系,后来又转到洛杉矶艺术学院学习广告设计。他创作的作品有《公主的风筝》、《七只瞎老鼠》、《雪山之虎》、《狼婆婆》等,曾3次获得美国凯迪克图画书奖。
   常立:童话作家,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叶限的故事来自《酉阳杂爼》,它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笔记小说。书创作于唐朝(公元618-907年),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秦朝(公元前221-206年)以前。叶限的故事基本上与欧洲常见的灰姑娘童话相同。
2、故事时长:45分钟
3、故事流程:
1)导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你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灰姑娘吗?你们想知道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她养的那条鱼为什么会有魔法?你们也想拥有一块那样的鱼骨头吗?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
2)讲述:逐一画面和孩子观察小女孩和大鱼在一起时候的神态,鱼身体的颜色变化,小女孩从一个可怜的灰姑娘变成一个美丽的小公主,都经历了什么曲折的故事。
3)结尾:灰姑娘多亏了有鱼和鱼骨头的帮助,她才能不饿死,才能最终遇见自己的幸福。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个像叶限一样神奇的鱼骨头呢?那现在我们就开始自己来画一根神奇的鱼骨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它涂上颜色。当你们想吃好吃的时候,跟它说说,止不定就有奇迹出现哦。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4、故事会的延伸活动:
画神奇鱼骨头,画了然后涂颜色。又单独作了鱼骨头许愿手链。
76#
发表于 2019-11-4 22:03:31 | 只看该作者
A06 周见清 《叶限》
人数及对象:5人,3-6岁孩子
时间:某喜宴等待开宴期间

目标:
1.老师带读绘本,了解《叶限》故事梗概
2.孩子们读完故事后,做手工制作自己的大鱼,感受阅读延伸活动的快乐

物料:正方形混色彩纸14x14cm1袋,可粘贴小眼睛1袋,胶水1,小剪刀3

活动回顾
教师导入:你们见过鱼吗,在哪里见过?
(孩子指责不远处),”我在那里见过有鱼“。
老师:你们见过会变魔法的鱼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条神奇的鱼。我们试着在书里面找一找这条鱼藏在哪里。

开始朗读故事,阅读过程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
例如,平时大鱼平时见到叶限才会露出来,现在后妈想骗大鱼出来,你猜猜后妈有什么办法呢?有个孩子就提出,她可以去穿上叶限的衣服。

在了解叶限可以向鱼骨许愿时,问到孩子,“你猜叶限会跟这条大鱼提什么愿望?”有孩子说,“想把后妈边走,不用叶限做这么多活;想变出漂亮的衣服……”

”国王想找这一双鞋子的主人,这只鞋子的主人一个一个来说太慢了,你觉得有什么办法?“
讲完故事,回问大家,这条鱼有什么神奇的魔法呀?有人说,鱼变出一块石头来,让那两个坏人被砸到,有人说鱼给叶限漂亮的衣服,让他变成一条美人鱼(大家看到叶限穿着蓝色长摆衣服时,觉得叶限变成美人鱼),有人说鱼让叶限不用跟他后妈和姐姐生活在一起,干那么多累活。”你想有一条自己的神鱼吗?“孩子们大声说想,于是开始教他们开始做手工鱼。做完这条鱼的时候,有孩子问,做完鱼之后要做什么?我回到,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写下放进去鱼肚子。也可以把这条鱼作为祝福送给今天结婚的新郎新娘,也可以送给家人。孩子们做完鱼时,还想到做鱼身上的装饰,因为午宴开始,于是请他们饭后自由继续做。

后续。
上午做完鱼,下午还跟孩子们一起,还有新的孩子加入,于是请听过故事的5岁孩子拿着《叶限》给没听过这个故事的孩子重新讲这个故事,孩子开始有点怕自己记不住,后面很顺利地借助画面和认得的个别字眼讲完一次。(后来晚上见到其他孩子,这个孩子又兴致勃勃地再给其他孩子说了一次这个故事)

这次,先做完的孩子提出想给大鱼加个背景,她说这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所以她选了蓝色的纸,把鱼贴上,还用笔画上了波浪。后来,孩子又提出,如果能再加一条带子能把这幅画提起来就更好了,于是我帮忙剪好带子,教他们贴上去。还有孩子想把很多不同的颜色也用上,于是我提醒,可以用碎纸、或者任何形状的纸,继续拼贴。孩子做完,把”袋子“往脸上一放,突然觉得很像面具,于是给每个孩子拍了一个面具照。

在这个过程里,会发现讲故事的时候,孩子在某些时候觉得有点无趣,那个时候我就发现,把太多注意力存放在自己把完整故事讲述上,于是开始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去观察内容,例如鱼藏在了哪里呀?里边的这些人哪个是叶限,她掉了一只鞋子掉在哪里了?发现书中的细节。他们提出要做背景的时候,就顺着他们,鼓励他们尝试用一些不同形状、颜色,甚至撕的方式产生形状;也不一定要拼某个东西,也可以是把这些不同的颜色的纸往上面贴。有一个孩子每想到一个点子,就会把手上的材料分给每一个人,你们也做吧,然后其他孩子就一起做起来了。弄完之后。提到我们要收拾东西,刚好有个孩子找到一把小刷子,小朋友就把地上的、桌上的碎纸给收拾起来。考虑孩子用剪刀还是非常利索,所以鱼鳍、尾巴等小配件是我帮忙剪的。

如果再来一次,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加一些更夸张的语气,让孩子更有角色代入感,猜想情节发展。而为什么做大鱼,或者,做完大鱼,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上,可以加上引导,如果自己有一条神奇大鱼,会长什么样,教孩子们基本制作方法后,鼓励孩子加上自己喜欢的造型;然后问孩子,如果你有一条神奇大鱼,会想大鱼帮你实现什么愿望,孩子说出愿望,老师/家长帮忙记下,或者孩子画在小纸上,放入鱼肚子里。不过有点困惑,孩子会不会问,这样做会实现吗?或许会开启一个新话题……

晚上有个突发状况,有个孩子在做大鱼时,一直没法集中注意力,我示范一步停一下,但她一直拿着纸问我“怎么做”。我尝试停下来再开始,但她会马上望向其他地方。她的爸爸妈妈会说,她就是这样不听人说,没法集中注意力。这种情况,我发现没法同时兼顾几个孩子,当时的处理是请她先等一下,带其他正常跟的其他孩子先做,然后单独教她。这个孩子背后是生理,还是其他缘故,我一时没法得知,也可能跟这个孩子没听到前面的故事有关,看到其他孩子有大鱼,所以想做大鱼。但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下次,可以请她爸爸妈妈在旁边耐心教,做她的支持。如果可以,也希望有机会观察,了解这个孩子更多特点。

面具.jpeg (141.84 KB, 下载次数: 97)

面具.jpeg
75#
发表于 2019-11-4 21:4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第三杯茶 于 2019-11-5 01:52 编辑

A01 钟碧莲

《叶限》故事会反思

故事会时间:2019年10月27日 16:00-17:00
故事会地点:成都阿福童体验馆
面向儿童:5-12岁 (公益书屋,孩子自由来去,不便专门限制年龄)
参与人数:7人  (5-6岁3人,7-10岁4人)
故事会主题:中国“灰姑娘”的故事
义工招募:
签到义工1人(大学生志愿者) 秩序义工1人(大学生志愿者)、拍照义工1人(阿福童馆工作人员)

故事会场馆在成都的一个老小区内,是成都百特教育(NG0)和当地社区共建。社区提供场地,百特装修、配备图书和管理。馆里只配备了1.5个工作人员,有书了,就缺绘本教师。因此,我主动请缨来馆里做长期志愿者。根据馆内娇娇老师说,
开馆1个月,孩子人数不固定。根据日常了解到的信息,孩子们多由老人隔代养育,行为习惯有待引导。

故事会安排在下午4点,我按时间点到达的。老师告诉我,有几个孩子中午不愿意回去,就在馆里等着我。一听,非常感到,但也有些担心。长时间的等待是非常消耗心神的,接下来的1小时故事,情况会怎样呢?



馆里有2间教室,1间放电影和做活动,1间是图书室,我选择了图书室。事后我有一些后悔。

1、忽略图书情况
在图书室,可以席地而坐,氛围好一些,但《叶限》这本书,文字太多,图太少,孩子们听我干巴巴读,幼儿园的3个孩子很快没有耐心,就走了。同时,影响了整个听故事的氛围。孩子就是孩子,不会掩饰。这也是未来会经常遇到的挑战。古典艺术画风,需要仔细观察,大图更为合适。 我是拿着书讲的,读文的时候,书面向我多一些,孩子观察图受影响。 孩子的古老故事的氛围和想象受影响。

2、忽略教室情况
开讲后,才发现教室门关不上。隔壁活动室孩子的嬉笑打闹声传递过来,影响听故事的感受。2个大学生志愿者才大二,还不知道如何坚定有礼地跟孩子们沟通,隔壁孩子多次2间教室来回穿梭。

3、是否不强调“灰姑娘”会更好?
现场调查,只有1个孩子听过“灰姑娘”的故事。做两个故事的比较,需要两个故事都讲一遍,然后进行对比。这对孩子们来难度颇大。 我临时选择不做对比,但一开始又根据互封介绍了这是中国版的“灰姑娘”,骑虎难下。

在现场,我发现4个小学生的状态不错,尤其是2位男生。我读故事的时候,从他们的神情中感受到他们自己在想象故事的画面。这大概就是民间故事的魅力。这种长文,是否可以先用“听”的方式,让故事本身的魅力把孩子带入故事中,听完之后,再观察图画和讨论呢?

4、故事背景资料,我查了很多,发现如《我的图画书论》中所写,图画书中,关于作者的介绍太少。杨志成先生是享誉中外的图画书作者,他的资料还能找到些许。路易·爱玲的资料,便只能从当当网中去查找了,只言片语,不全面。
资料查了,也做了导图,我想带着孩子们去解读图书,做比较,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这次故事会,我的感受是不要把孩子一次喂太饱,消化不了。

5、图画书艺术表达赏析,任重道远
《叶限》这本书之所以特别,除了比西方的早,还因为杨志成先生艺术表达手法的特别。”折叠彩绘屏风“,折叠感贯穿所有图画,很好理解,彩绘屏风,需要有屏风图来做比较才比较直观。PPT和投影、实物才能比较好地感知。

总体上,这次的故事会让我很受挫。需要根据上面的情况进行改进。
1、故事会提前至下午14:30,不让孩子等太久。
2、提前30分钟到,布置场地,与大学生志愿者做好安排,比如如何引导孩子们安静,不随意串门。后到的孩子安静地进入教室参与。
3、孩子年龄跨度太大,进行年龄分场次。4-6岁,7-10岁。
4、下次,还是采用PPT,大图,利于观察。
5、多准备一个拓展方案。 讨论不下去的时候,改手工、绘画、复述、戏剧等,都是可以的。先让孩子们感觉故事会有趣、好玩,再追求如何让孩子深度走进图画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10-17 09:15 , Processed in 0.065468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