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7752|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秋季)初级班第三课作业~D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9-10-14 19:5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茶水清清 于 2019-10-14 22:14 编辑

2019秋季初级班第三次课——乐言爸老师的《读书|阅读的大脑与心灵——家庭中的全阅读思维建构》

作业如下:
1 课前提问的解答
2 请结合本次课内容,谈一谈你对亲子阅读的理解,以及你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
要求:字数不低于400字,第一行写自己的“学号+名字”,本次作业提交截止时间是10月20日23:59。请各位同学尽快完成。


26#
发表于 2019-10-20 23:55:18 | 只看该作者
200902D09申艳
1、怎样带动爸爸参与亲子阅读?
乐言爸爸的答疑真是解决了很多妈妈的心病!其实心里是明白爸爸承担着更多的家庭支柱和对外社会责任的,但是看到“别人家的爸爸”时,总会忍不住去比较。那么,从现在开始,接纳、不强求,理解他参与家庭建设的精力与时间相对少的现实情况。在需要的时候,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他也能理解到我的处境。鼓励他多带孩子从事擅长的事情,多一些亲子时光。
2、请结合本次课内容,谈一谈你对亲子阅读的理解,以及你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
我带两个孩子坚持亲子阅读有些年头了,也一直在学习好的理念与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亲子阅读。一直在陆续记录亲子阅读的一些趣事与对话,每次翻看时,就感觉这是幸福的时光、美好的记忆,这是对亲子阅读的最初的感受。与孩子们一起读过的内容,在生活中重现或应用时,我们有时会对看一眼、有时会会心一笑,不用过多的语言,全在这默契当中。这是在亲子阅读中发现的“机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把书中的内容搬到现实生活中、把生活中不解的问题回到书中去找答案,亲子阅读就是我们探索世界的一扇大门!
课程中,老师讲到了“亲子在先,阅读在后”,我个人理解为尊重孩子的兴趣,以此为主线,辅以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这也将是我以后为孩子选择书籍的原则之一!


点评

B+  发表于 2019-12-20 17:28
25#
发表于 2019-10-20 23:52:38 | 只看该作者
201902D24吕晶晶
问题一:爸爸的作用
确实在现在,“丧偶式育儿”是个普遍现象,我们看平日带孩子的都是妈妈居多,在幼儿园能看到个爸爸家长参加活动实属个别,而在绘本阅读这一块学习的,爸爸更是宝,都是别人家的爸爸。但是爸爸在亲子阅读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有些绘本,还真的需要爸爸来读,例如科普类的绘本。男女性思维的不同,同一本绘本带给孩子的感受也不一样。我们家的儿子还不算大,特别喜欢爸爸给他讲读小库的《爸爸,然后呢?》这套晚安故事绘本,在天马行空中爸爸也能从中学会跟孩子交流的方式。但是,如果确实做不到呢?乐言爸在课上讲到让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不一定是阅读,而我们作为妈妈能做的,不是要求,而是给予鼓励。这个方式我觉得特别好。

问题二:谈一谈你对亲子阅读的理解,以及你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
我赞同乐言爸在课上提到的,亲子阅读一定是先“亲子”再“阅读”。松居直先生说过,绘本是没有用途的,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如果我们带着目的性、功利心、攀比心去和孩子做阅读这件事情,强迫孩子或者刻意而为之,孩子是能感受得到的,甚至会把阅读这件事情看成是任务。所以,阅读一定是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的,是一件润物细无声的播撒阅读的种子的事情。曾经,我也会带功利性地想着给孩子阅读多少绘本、获取多少知识、输出多少去给孩子读绘本。拥有不等于享有,只有真正的享有一本书,你才是拥有了它。现在的我,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沉浸在图画书的世界里,去享受图画书的乐趣。现在的我,希望身边这个小小人儿慢些长大,晚些识字,趁识字前多畅游在图画书的图画世界里。所以,今后亲子阅读的原则,一是愉悦的心情,二是轻松的环境,三是全然融入的心。共勉之!

点评

A-  发表于 2019-12-20 17:26
24#
发表于 2019-10-20 23:41:15 | 只看该作者
201902 D01 陈了



1 课前提问的解答

我在课前的提问是,什么是全阅读?听课后,我更想就乐言爸讲的另外一个点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乐言爸在课中提到: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我当时开着车听语音,听到这里真想把车停下高呼知音。这里想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说。

女儿一岁左右的时候,我接触到了蒙台梭利理论,便“迷信”上了蒙氏教育,到处找“纯蒙氏”的机构,想要孩子从小便接受最纯正的蒙氏教育,甚至开始考虑搬家到杭州,以便孩子可以上蒙氏小学。无奈“蒙氏园”是非主流园,其课程设置注定无法成为教育局认可的幼儿园。蒙氏园们往往隐藏在各高档小区的别墅里,不仅学费高昂,想要探园还需要有熟人引荐。

女儿不到两岁的时候,我们举家搬回深圳,庆幸的是,小区正好有一家蒙氏家庭园,于是女儿成为了一名蒙氏娃。然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对所在园所慢慢开始有所质疑,质疑的点在于:这不是一所纯蒙氏的园所,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和场所严重不足,这与蒙氏倡导的亲近自然相悖。

随着探园增加,我开始意识到,蒙氏教育并不是“全能”的,而我如此执着追求的纯正蒙氏教育,也许并不适合女儿。

直到女儿四岁,我终于下定决心转学到传统园。不是因为否定了孩子上的蒙氏园,也不是因为否定了蒙氏理论,而是因为——每一种教育理论都有其好与不好的方面,优秀的传统园集各家所长,不囿于某一理论固步自封,才是更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选择。

得益于两年左右蒙氏园里老师们的爱的浇灌,女儿进入新的幼儿园很快就适应了,如今她的大运动、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也庆幸自己当初的质疑。

最后想顶着锅盖声明:不是说蒙氏不好,而是说它并不完美,或者说,没有一种教育理论是“完美”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归根结底,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用爱去发现最适合孩子的。


2 请结合本次课内容,谈一谈你对亲子阅读的理解,以及你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

亲子阅读,亲子在先阅读在后。亲子阅读作为一种优质的亲子陪伴的形式,作为家长首先要意识到,阅读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我和女儿的亲子阅读是从孩子很小就开始了,一开始是布书、洗澡书,只能算作广义的阅读。到现在每天晚上都有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态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

第一阶段,我很少让孩子参与选书,只讲自己喜欢的,有时候一下子讲上十几本,有时候草草一本了事。我把这个阶段称为“阅读意识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我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由于惰性和观念,执行度不够。不过这一阶段也初步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为现在我们的良好阅读模式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我开始系统的学习了一些绘本阅读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日常阅读中,开始特别关注一本绘本从封面到环衬到封底的小细节,包括正文中的小细节。我把这一阶段称为“阅读较真阶段”。这种过于“较真”的方式,常常使阅读变成了一种任务,给我和孩子很大的压力。有时对于细节的过分探究,反而打断了整个故事的逻辑。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慢慢调整自己。

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这个阶段——孩子选书,我来讲,有字读字,无字翻书。现在我和孩子找到了最舒适的阅读模式,我们一起整理图书,给每一本图书编号、贴上标签,一起计划着今天我们要讲哪一本书,也会根据我们的状态随时调整书目,也会在读着这个故事时想到另一个读过的故事,赶紧再拿出来读一读。

比如今天晚上,女儿说:妈妈我是小袋鼠,你是什么?我说:那我就是袋鼠妈妈啊!于是,今晚我们的书目中有一本《Dose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女儿坐在用被子做成的“育儿袋”中,我们一起欢唱着书中的内容。


我不再强求女儿去寻找书中的细节,但是她总能在我之前发现那些作者藏起来的小惊喜。

我以后的亲子阅读原则就是——亲子和阅读,一个也不能少,因为我找到了让两者融为一体的那条路。

回到第一道题目中说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用几年时间找到了适合我和女儿的亲子阅读的方式,虽然一路磕磕绊绊,但每一步都是值得珍惜的,正如我们和孩子度过的每一天。


点评

A+ 很棒的实践和反思,娃很幸运。  发表于 2019-12-20 17:26
23#
发表于 2019-10-20 22:55:48 | 只看该作者
201902 D12 凌翠梅

1、提问:了解大脑底层规则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大脑的底层规则有求存安全第一的原则,大脑喜欢偷懒,能不用就不用,天然的趋利弊害。从而了解到我们的学习,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是一个大数据不断反馈,不断处理的过程,不要计较某一天某一次的得失,我们要眼光放长远,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比如,亲子在先,阅读在后;在阅读的过程给孩子建立些安全感;通过长期大量的阅读,使孩子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的能力变强;阅读习惯的养成。

2 、请结合本次课内容,谈一谈你对亲子阅读的理解,以及你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
     通过这次课程,之前有的一些经验得到了理论的支持,阅读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阅读能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帮助孩子建立价值观世界观。阅读与生活相辅相成。
     通过课程对阅读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及建立起了初步的体系。更明确了阅读的一些原则。
1、亲子在先,阅读在后,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
2、保护孩子的安全感,选绘本时也遵循孩子的安全原则。以及选择更为广泛的绘本内容,给孩子带来足够建立价值观世界观的材料。还能保持孩子的新鲜感,积极探索这个世界。
3、养成阅读习惯,使得阅读的习惯和快乐的感受挂钩打包。

点评

A-  发表于 2019-12-20 17:23
22#
发表于 2019-10-20 22:52: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902D19卢慧英  1、亲子阅读的培养,如何让爸爸参与进来? 答:亲子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前提,爸爸愿意参与到亲子陪伴与互动中,也是亲子阅读培养的关键,全阅读不仅仅局限于阅读书本,也包括阅读的安全感,调动多方能力。所以爸爸参与进来的形式也不必局限于阅读书本本身,进行游戏互动,打闹游戏,也是奠定全阅读的基础。  2 请结合本次课内容,谈一谈你对亲子阅读的理解,以及你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 答:亲子共读一本书只是亲子阅读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亲子阅读还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形式,包括角色扮演、情景再现,肢体语言,手工游戏等,从多方向去调动孩子的感官,让阅读的价值和趣味性放大化。  为什么有些孩子读了很多书还是觉得读了没什么用,像白读了一样?因为从大脑的“喜欢简单,讨厌麻烦,厌恶不确定”的行为习惯来说,共读一本书其实也是一种简单的行为,长期只做亲子共读的基础动作,对于孩子的大脑来说,也是简单不费力的工作,而如果涉及到查找故事创作的背景资料,设计与孩子的互动,拓展相关的情景与话题,对于家长的大脑来说,是件很复杂的工作,所以很多家长都停留在“亲子共读”的基础上,离“全阅读”还有很长的距离。  亲子阅读的门槛很低,低到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但是亲子阅读的水也很深,要做到有深度的“全阅读”,需要“好好思考”,避免让大脑趋利避害长期选择了简单的操作模式。

点评

B+ 所谓亲子共读的基础动作,实际上在阅读好书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并不简单的。我们当然可以尽量能够更深入,但不需要过度追求。  发表于 2019-12-20 17:23
21#
发表于 2019-10-20 22:24:25 | 只看该作者
201902D02郑秀颜

一、 课前提问的解答
    看了上课主题后我在想什么是全阅读?
    听了课之后知道了原来阅读并不是我之前所理解的那样:阅读书、刊、报之类(包括电子版)的,这只是狭义的阅读,全阅读是广义的阅读,还包括:看戏剧、电影,甚至在生活当中一些情绪的识别处理,这些都可以算作是广义的阅读范围,我们所说的全阅读就是应该把这些东西都考虑进来,因为在生活当中并不只是阅读。而且,这个阅读也不是一个孤立的、能够单独剥离开的东西,它必须是和生活当中其他东西是一体的。所以这个全阅读是多种形式,广义的一个阅读的概念。

    二、 请结合本次课内容,谈一谈你对亲子阅读的理解,以及你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
    我理解的亲子阅读是:妈妈或爸爸又或者爸爸妈妈一起陪着孩子一起共同阅读,孩子小不识字时爸爸(妈妈)读文字,小孩子读图;孩子大些了有识字量了,可以一人读一句,一人扮演一个角色来读,一起做些伸展的手工及游戏。这个阅读的前提是孩子是开心的、愉悦的,不能以父母的主观来要求孩子进行阅读。
   我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
   1、快乐原则,让孩子爱上阅读:亲子阅读时孩子是开心的、愉悦的,不能以父母的主观来要求孩子进行阅读。无论是过程和目标,阅读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在读书时,你和孩子都特别快乐,那方法就对了。把陪孩子读书当成送给孩子的礼物,而不是强加给孩子的任务,那么阅读就是快乐的!孩子就不会产生抵触阅读的情绪。选书时不强塞给孩子不喜欢读的“好”书!共读时,不提过多孩子不喜欢的问题。快乐原则,让孩子爱上阅读,同时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2、遵循自然发展原则,让孩子爱上阅读:遵循自然规律就不能心急,不能揠苗助长。不必强求孩子每天的阅读量,不给她定任务。我们的学习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是一个大数据,不断反馈、不断处理的过程,不要计较某一天某一次的得失,要眼光放长远,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做到静待花开,要相信每朵花都有自已的花期,有早有晚,就算不能开花那就静待长成参天大树吧,我们只要做好勤浇水、施肥、除害虫的工作就好了。但人的大脑是喜欢偷懒的,能不用就不用,所以遵循孩子的自然规律同时多带领孩子阅读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适时给出阅读指引去阅读各方面的、各种各样丰富的内容,给喜新厌旧的大脑丰富的刺激,来促进她大脑神经元的发育、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通过这些丰富的内容给她带来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为她未来成长的学习路上奠定良好基础。

点评

A-  发表于 2019-12-20 17:16
20#
发表于 2019-10-20 21:42:23 | 只看该作者
201902D16刘丽英
我们在孩子十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了亲子阅读,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有六年多了,对于亲子阅读,我个人认为是不太满意的,因为其实我一直就是给孩子读书,只不过是和孩子一起看书读书,这个就导致了和孩子缺少互动,然后比较少让他思考,就是把书本上的字给他念一遍,这个唯一的好处应该就是通过多年的大量的输入和阅读,他在五岁多的是后突然就开始大量的认字了,到现在一年级基本三年级以内的字都认识。然后就是词汇量比较丰富。所以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我们,这也是让我们能欣慰的地方了。现在孩子慢慢的长大,然后自己也不断的学习,然后和不同的父母之间的 交流,然后发现其实阅读真的不只是读书那么简单,阅读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在绘本中悟出属于它的道理,而且一本书多读几遍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很多时候一本书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多读几遍,体验每一次读的感受和体验有什么不同。
鉴于以前的亲子阅读都是给孩子读书,现在我认为不应该单纯的给孩子念,首先在读绘本的时候要有互动,比如拿到一本绘本的时候看到书名可以引导孩子一看到这书名有什么想法,然后让他也可以自己读一读,不认字的话可以看看绘画,通过绘画来了解绘本讲了些什么,可以自己试着编故事。认字的可以读完后自己用三句话总结下这本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想说的。这样在通过读绘本的时候不断的思考,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还可以不会单纯的只是听故事,他会学会总结和应用。

点评

A- 有反思非常好,不过也要注意,不要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不要为了互动而互动。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平衡点,有一个度。这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判断。  发表于 2019-12-20 17:15
19#
发表于 2019-10-20 16:33:55 | 只看该作者
201902D03 黄欢欢
1、什么是全阅读思维建构?
思考的过程是对新输入大脑的信息与脑内储存的知识经验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而思维模式是思考过程的路径和方法,所以思维模式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既有知识和经验是思维模式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会发展变化的,所以是有累积的过程的。而全阅读意为阅读的过程中,除了单纯的读给孩子听之外,还需调用全方位的投入各种能力,比如绘本插画的视觉美感传递、绘本内容的生活经验以及相关情感价值的判断等等,而不单纯的指读绘本。另外,正如同组学院所说,阅读内容也不是局限于书本,而是广义的符号转化——戏剧、电影等,甚至更广义的涉及到生活本身,这些都应该属于全阅读部分,通过全阅读去建立孩子的思维。
2、我对亲子阅读的理解,以及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
我家亲子阅读开始的并不是很早,但一旦开始了就不曾中断过,这就是我的基本原则。曾经跟孩子爸爸戏说,我活到这岁数,最终坚持最久的事情就是亲子阅读了。曾经看过一句话,人,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与灵魂必须一个在路上。我的童年旅行次数不多,课外书也只有寥寥几本,以至于我在见识上比同龄人真的短浅许多,也正因为在为人母后看到这句话,才激励了我要给孩子打造一个书香环境,毕竟除去读书,能够不走马观花的旅行,时间并不多,那么我们就从阅读开始吧,书中自有黄金屋,亲子阅读弥补了我童年的阅读不足也给了我孩子一个开阔的视野,所以坚持坚持再坚持!

点评

A-  发表于 2019-12-20 17:13
18#
发表于 2019-10-20 13:07:56 | 只看该作者
201902 D23 骆丽琴
一、什么是全阅读思维建构
何为全阅读思维建构?从乐老师课中我认为可以先了解什么是全阅读,再说何为全阅读思维建构。全阅读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调动了我们的视觉,还调动了我们的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方面。只有你全方面多维度的参与进来才是全阅读!而知道了何为全阅读我们就可以进行全阅读思维建构。从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建构全阅读思维,而不是只局限在一本书上。
二、我对亲子阅读的理解,以及我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
1.我对亲子阅读的理解:
虽然我还没有经历过亲子阅读,但是我希望未来我家的亲子阅读是一家人在一起阅读书籍、探讨问题的过程。不仅仅只是包括自己和自己的小孩,还包括自己的父母。只有全家人都投入到阅读中,那家里所营造的环境必然有助于小孩的阅读积极性。
2.我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
(1)控制情绪,保持家中愉悦的阅读氛围。让孩子有足够的兴趣参与进来。
(2)营造适合阅读的家庭环境。不能是自己在带领着孩子进行阅读而父母在一边开着电视玩着手机。
(3)设定专门的亲子阅读时间。在这一时间内只能阅读不能做其它的事情,时间不在于长短,而是要有做这么一个安排。
(4)购买丰富的书籍,避免电子书籍的阅读。电子书籍带来便利,但我认为他的弊大于利,不适合在亲子阅读是使用。
以上是我对亲子阅读的理解,以及我今后亲子阅读的基本原则。不是很具体,但我会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等到真正开始亲子阅读时将想法付诸行动。

点评

A-  发表于 2019-12-20 17:13
17#
发表于 2019-10-20 09:40: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何柳媚 于 2019-10-21 20:21 编辑

201902D27 何柳媚              1.答:全阅读是指在阅读当中需要结合语音、语意、视觉、以往的生活经验,情感表达以及道德哲学,综合运用多方面能力,全面高效阅读。 2.答:对于亲子阅读,我从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就开始了,最初只是拿起书本指读给孩子辨认,孩子盯着书本上的图案,经常大笑,似懂非懂的感觉。孩子长大一些后,孩子会关注绘本里面的故事情节,故事太长会分心,太短要反复读几遍,上幼儿园忽然发现孩子认识了许多字,有点惊讶。亲子阅读可以有效调节孩子的情绪,甚至改变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拉近孩子的距离,现在我和孩子阅读是一种奖励,帮妈妈做家务奖励讲一本书,自己洗澡刷牙洗脸也奖励讲一本故事书,孩子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的事情,习惯慢慢就培养起来了,会很珍惜和妈妈讲读书的时间,一般都能很安静的听妈妈读,最近阅读的时候会经常提出问题,打断妈妈阅读,这个时候我会停下来解答她们的问题,然后再继续,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有疑问,证明孩子会思考了会争辩了,有自我的思维方式,也提醒我要更加细心了,有一些科普知识读之前我都会先百度一下,以免出错。亲子阅读可以有效反映孩子在一个阶段的成长表现,促进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相处更加融洽。

点评

B+  发表于 2019-12-20 17: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10-14 18:11 , Processed in 0.057180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