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2285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六期第二轮第二十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1 09:3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虹@三叶草 于 2019-4-1 10:10 编辑

主题一:
“一只小袋鼠走着走着竟然飞了起来!”
请以此内容为引线,大开脑洞,续写你的“会飞的袋鼠故事”,题目自拟。

主题二:
继续“做自己就很酷”,麦克·巴内特 & 乔恩·克拉森新作《圆形》书评;

主题三:
清明时节缅怀先烈,正是生命主题分享的好时机,这个节日,你计划怎么和孩子聊这个话题,抑或你们是怎么安排的,一起聊下吧~

以上主题任选其一或其二,写作要求字数不少于320,提交时间截止2019年4月8日凌晨1:30




推荐
发表于 2019-4-7 23:54: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雁儿 于 2019-4-7 23:56 编辑

09 大雁儿


                                                         会飞的袋鼠故事
      在一个丛林里,生活着袋鼠家族,小袋鼠奇奇就是其中的一只,奇奇有袋鼠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兄弟姐妹,一家人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一天,他象往常一样在丛林里玩耍,找吃的,走着走着竟然飞了起来!哇,这是什么情况,奇奇的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慢慢的飞离了地面,比小草高,和小树一样高,最终飞过了树,太神奇了,他突然觉得太开心了,我居然会飞了,哇,我一定要好好的抓紧时间去看一看这个世界。他使劲的蹬了蹬腿,居然可以加速上升,渐渐的他和小鸟儿一样高了,小鸟儿看到他就好奇的围了过来,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这是小袋鼠吗,这是小袋鼠吗,他居然也会飞,太神奇了。”“是的是的,我是小袋鼠,我叫奇奇,我也会飞了,可以和你们做朋友吗?你们可不可以带着我飞呀?”“好呀好呀,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小鸟们欢快的答复说。于是,在小鸟儿的带领下,奇奇可以围着自己居住的这片丛林开始转圈,“哇,真的是很不一样呢,我居住的地方是这么的美,这么的大,有小河、有绿树,还有这么高这么高的山,我太爱这里了,我一定要告诉我的兄弟姐妹们,我们的家是这样子的,天空是这样子的……真是看不够啊。”奇奇在天上飞了一圈又一圈,努力记往自己这方家园的样子,然后才恋恋不舍的回到了地面,赶紧跑回家,拿出画笔、颜料、还有纸张,开始在纸上画出他刚刚看到家园的样子。不一回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袋鼠,他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七嘴八舌的问奇奇,奇奇一边画画,一边告诉了大家自己的经历,大家都惊讶极了。不一会,奇奇就把画画好了,那是一幅很大很大的画,袋鼠们都看得目瞪口呆,大家终于都知道了自己的家乡有多美。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9-4-4 19:16:08 | 只看该作者
11静待花开【书评】圆形
、绘本介绍
作者:[美]麦克·巴内特 文,[加]乔恩·克拉森
文   作者:麦克·巴内特
美国著名图画书作者,作品包括《山姆和大卫去挖洞》,《狼、鸭子和老鼠》《穿毛农的小镇》等。
2013年,由麦克·巴内特撰文的《穿毛衣的小镇》获得凯迪克银奖:
2015年,《山姆和大卫去挖洞》获得凯迪克银奖。  
图 作者: [加]乔恩·克拉森
出生于加拿大,现定居美国加州洛杉砚。
2012年,自写自画的第一本图画书《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获西奥多·苏斯·盖泽尔奖银奖。
2013年,《这不是我的帽子》,获美国凯迪克金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等共计20多项奖项。
乔恩·克拉森成为自凯迪克大奖创奖以来唯一同时拿下金、银奖双料殊荣的作家。
2013年,《穿毛衣的小镇》获美国凯迪克银奖。
2015年,凭借《山姆和大卫去挖洞》幢联两届凯迪克银奖。
译者:杨玲玲,彭懿
彭懿:博士,儿童文学作家及研究者。1958年出生于沈阳。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及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文学博士。现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幻想小说及图画书,著有《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读》《宫泽贤治童话论》《走进魔法森林——格林童话研究》《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等学术著作,及《我捡到一条喷火龙》《欢迎光临魔法池塘》《老师,操场上有个小妖怪叫我》《蓝耳朵》等幻想小说。他曾与众多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一起,四处讲演,努力在中国推广和普及图画书,《中华读书报》就曾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题为“一个人,一本书和114场演讲”的长篇报道。他那部被赞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一本填补空缺的图画书论”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获得了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畅销十万册,是家长和老师研究图画书的必读书,倍受好评。
杨玲玲:彭懿的夫人,英语翻译家。毕业于上海中医大学,曾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研究幻想儿童文学。译作有《彼得•潘》《鬼妈妈》等多部。。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二、内容简介:
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在瀑布外面玩捉迷藏,圆形说“不可以躲在瀑布后面”,正方开说好,三角形问“为什么不行?”。当圆形说“因为后面很黑”,正方形说好,三角形说“我不怕黑”。然后将圆形数完数再次睁开眼睛,正方形告诉她三角形进到瀑布后面山洞里去了,于是圆形也来到山洞寻找三角形,她打到三角形了吗?她又遇到了什么?最后三角形为什么怕黑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三、书评
《圆形》这本书作为是两位作者形状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这个故事里,三个形状第一次都出现了。从故事内容上看,讲的是三个小伙伴做游戏的故事,当圆形说“不可以躲在瀑布后面”,正方开说好,三角形问“为什么不行?”。当圆形说“因为后面很黑”,正方形说好,三角形说“我不怕黑”。这时,我们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三角形后面一定会跑到瀑布后面去。果然,当圆形睁开眼睛时,正方形就“告状”说三角形跑进山洞了。后面的故事有些意想不到,特别是圆形说“我不该这样说的。你是我们的好朋友,只是每次都叫人担心。我们都爱你,三角形”时,突然一双眼睛从圆形后面出现了,同时,圆形的眼睛看向左边(后面),此时读者一定跟正方形一样心生疑问,“呀,那原来的眼睛是谁?”然后,三角形和正方形狂奔出去,读者的心跳也跟着一起加速了,里面的形状到底是谁呢?文中最后也没有给个答案,也许是个形状,也许只是双“眼睛”也许……从情节上,这一篇依然是个好故事,依然是个开放性的结尾,留给大家无限的想像空间。
从“人物”性格上,三本书描绘的同一形状性格是一样的,三角形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活泼好动,顽皮且聪明。而正方形相对来说是个内向,守规则的孩子,从简单的对话就可以看出来,当圆形说了游戏规则,正方形说:“好。”而三角形说:“好耶! ”似乎能感觉到三角形边跳起来边说“好耶!”当圆形说,“不可以躲在瀑布后面。”正方形说:“好。”三角形则问:“为什么不行?”当圆形说,“因为后面很黑。”正方形又说:“好。”三角形却说:“我不怕黑! ”这里看出来正方形是个乖乖的孩子,别人告诉的他都全部接受了,而三角形喜欢挑战,喜欢提问,喜欢在自己亲身去尝试,像极了我身边的调皮男孩子。两个形状不同的性格怎么分清哪个好,哪个不好呢?
圆形依然是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当她刚找到“三角形”的时候,她责备他不什么每次都添麻烦,而当“三角形”沉默时,她又马上改口说“我们都爱你”像极了我们身边那些善良温暖的孩子,她们总是能察觉你的辛苦,及时给予体谅。而当他们跑出来以后,圆形也帮那个未知的形状说,“说一定她是个好形状”呢。这与《正方形》里她一直在赞美,发现别人的长处的特点很契合。
更搞笑的事,这个故事里穿插了三角形后来说:“我现在怕黑了! ”似乎也解释了第一部《三角形》里,为什么正方形挡住光线,三角形吓的要命的原因,原来这三本都是有联系的。
整本书读大来,承袭了两们作者一贯的风格,反转的剧情,开放式的结局,幽默的情节,让读者在读完有了更多的讨论空间和扩展方向。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各个形状,讨论一下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无论好与不好,做我们自己就好。也许这就是作者最后想表达的吧。
这是一本很好玩的书,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会从中得到乐趣,你也来诠释一下你心中的形状故事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9-4-5 13:3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nmin310 于 2019-4-5 13:34 编辑

04  叮咚
主题一:袋鼠飞行
发现自己的想像力太穷极,要写飞行怎么也没有思路。
想了半天就开了个头:疯狂星期二继续上演,继青蛙和小猪们开启了夜间飞行旅程之后,这一次轮到袋鼠了。然后,我就编不下去了。
好在那天和娃去医院回来路上,和娃一起编了个:
一天,有只袋鼠和一只乌鸦在聊天(别问我为什么,因为我也不知道他两咋能遇上的),袋鼠说:我也能飞。乌鸦开启嘲讽技能:神马?你也能飞,那母猪都能上树了!袋鼠说:你别不信!于是,从此袋鼠开启了魔鬼训练,每天跑跳百公里,一个月过后,它就成了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了。可是这样还远不够,于是袋鼠找了一处小山坡,学习滑翔;半个月后,它就能真的滑一小段了。滑翔时看到平常的景物变了,这感觉太好啦,滑翔就这么爽,要是能飞那不是更美!于是袋鼠拼命练习,这一天,它滑翔了好长一段,然后跌落在一个大山洞入口。摔得四脚朝天,背痛腿也痛,那了就去山洞里歇一会吧。于是,它走入了山洞,山洞里不远处白白一片,走近一看,全是羽毛,于是它找来好多绳子将羽毛编织成一个大翅膀,并安装在自己的身上,这次它真的能飞了,飞到半空遇到乌鸦,乌鸦吓了一跳,没看到前面的树,“啪唧”摔了上去,袋鼠一顿狂笑,结果袋鼠的翅膀也松了,于是,袋鼠又掉到了山洞的入口,袋鼠又走回了山洞……这一次袋鼠会怎么办呢?
主题二:《圆形》读后感
看不到新书,只能PPT解解馋,感谢静班放粮解馋。因为看过一套三本中的两本:《三角形》和《正方形》,所以对最后一本《圆形》有着很多的猜测和期待。

【封面对比】
三角形和正方形两本的封面,都是形状们双眼看着前方;而圆形这本,圆形的眼珠是向左边转动的,难道圆形比三角形还调皮?三角形的标题和它的家着色为冷色调的蓝色,正方形的标题和它的家着色为暖色调的皮粉色,那圆形会是什么色呢?封页上标题可以看到是生机勃勃的嫩绿色。
这次的故事的开头并没有照搬前面两本书的套路,虽然也都是先介绍主角,但跟着介绍的并不是它们的家,这次在介绍完圆形后介绍的是圆形的瀑布;乍一看,这瀑布好美好眼熟;再细看,绘者特别加上的藤蔓明显透着一股花果山的气质呀;接着往下看,嘿,瀑布后面还有个洞,没错了,准是绘者太喜欢美猴王的家所以直接把搬到了自己的作品里了。我想拿到绘本的读者看到这里都会会心一笑吧!

【故事情节和联想】
简单好玩的故事:大家一起玩捉迷藏,说好了规则是不能躲瀑布后面;此时三角形在这里说的有句话有点怪“我不怕黑!”在《三角形》那本书里,三角形虽然天不怕地不怕可他就黑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带着疑问,继续往下看。一二三,游戏开始,才说完三角形就直奔瀑布后面去了。这里看到了那个熟悉又值得深思的现象:越是禁止越是流行!
三角形说自己不怕黑时,圆形没有多加理会,直接无视开始游戏;这里,是本书一个重要的伏笔,为接下来的剧情打稳了基石。可是,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来看,如果把三角形比喻成孩子,那么此时我们要看到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并且要切实引导孩子认识真正的世界,一味的说教,孩子根本就不会信服;如果不采取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和排解他心中的疑问,那么孩子就会用他们的方式去探索,不排除这些方式会伴随着一些危险性,也不排除这些方式体验过后所带来的后遗症(三角形从此怕黑)。不过,打破规则是好亦或坏?
《圆形》交待了三角形怕黑的缘由,这本更像前传。这本书相较《三角形》《正方形》,更能让读者有参予和想像的机会;山洞里那个神秘的形状,在看完书后,我们都忍不住要去猜想一番;一本好书就是这样,不止情节精彩,还会启发读者自发的去思考和想像。
记得看完《正方形》后,有书评说圆形就像一个包容聪慧的妈妈,我深表认同;但也忍不住想,这位妈妈难道天生就如此豁达智慧?这个疑问在看完《圆形》后得到了解答,因为从《圆形》到时《正方形》,可以看到圆形的成长。这本书中的圆形在三角形捣蛋之后,虽然恼怒但还是去救它,一直到没什么光线的地方,圆形一路虽然没找着三角形,但它始终没放弃好友,最后到完全黑暗,它还在呼唤着三角形。此时,好不容易看到一双眼,它用了三个“否定疑问句”开启了盘问,这点跟我们找熊孩子时的心情太像了,“你都跑哪去啦?你为什么到处跑啊?妈妈都找不到你,担心死了!”一番本能情绪宣泄之后,圆形立刻自省了(怀疑圆形学过儿心理学,学过正向表达),迅速改用肯定的正面的表达,将自己的担心换了一种让对方更易接受的方式加以表述。听到这些,果然三角形从黑暗中现身了。这一段堪称正向表达的完美示范。也正因为圆形在此先有了这一段心理上的转变,才有了后来对正方形的无条件包容和鼓励。

【图文】
本书的水墨山水式画风让人欢喜,留白更添国画韵味。关于图画书中“图文合奏,图画书中文字和图画相辅相成,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些概念在看完P19-30后会理解得更清淅和深刻;六大开页的全黑底色,只有两双眼或三双眼变换着大小;光看图或光看文字都看不懂,图文结合,就会看到这个“黑色”幽默;这一段太精彩了,似小剧场场景不变,但一次一次推进紧凑的剧情,几经反转急转直下,让人跟着一起紧张跟着忍俊不禁。
【参与性&开放性】看了这本《圆形》,终于知道三角形为什么怕黑了,这本应该算是前传。这本书与《三角形》《正方形》不同的是,它让读者有很多参予和想像的机会;对山洞时神秘形状的想像,在看完书后,我们都忍不住要去猜想一番,一本好书就是这样不止情节精彩还会启发读者自发的去想像。

【人物特性】
三角形:是个小调皮,天不怕地不怕,生活怎能少了恶作剧;玩耍就是生活的全部,爱玩会玩,不过有时会不小心玩出火。
正方形:天然呆的外形,内里也是天然呆的。懵懂的它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外界好奇但会慢三拍,圆形无条件的鼓励和期许能唤醒了它的内力。   
圆形:善良、待朋友团结友爱,自省能力强大,保持对外界的开放性、对不熟悉的事物接受度高,是个不可多得的智者。来,圆形,让我们交个朋友吧!

主题三:清明
心里一直惦记着,所以您未曾离开和走远。
奶奶,我爱您!我想您!
好几回我在客厅擦地,似有目光追着我,就像小时候您拎着水桶拿着水瓢脸上带着慈爱的笑默默在原地看着我一样,忍不住回头一看却没看到您;但我相信,您一直都在!

难得勤快一次,三个主题都写几句!表扬自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9-4-4 15:59:57 | 只看该作者
03 马小倩
'袋鼠飞起来了‘
《AHCHOO》
AHCHOO …国王打了个大大大大的喷嚏
袋鼠飞走了
考拉飞走了
风筝飞走了
小孩飞走了
袋鼠飞到了书上
考拉飞到了书上
风筝飞到了书上
小孩飞到床边坐着听爸爸讲《AHCHOO 》的故事
AHCHOO …国王又打了个大大大大的喷嚏

清明节计划
1.随意出行
车票紧张,买到哪就去哪,这是我和老公的想法,然后就被安排了,明天出发去福州。在此之前从没有去过福建,今天老公发给我一个plan,难得我家彪哥愿意安排,我就负责跟着走就好啦。
2.《一页纸工作整理术》
之前看过番茄老师推荐的《一页纸创意思考书》,很喜欢,刚入手了《一页纸工作整理术》,旅途中看起来。
站好节前最后一班岗,带上好心情,出去浪!
5#
发表于 2019-4-5 15:45: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gyingthing 于 2019-4-7 21:50 编辑

写8汪颖  
主题一:
“一只小袋鼠走着走着竟然飞了起来!”
请以此内容为引线,大开脑洞,续写你的“会飞的袋鼠故事”,题目自拟。
袋鼠的滞空时间比较长,它觉得自己飞起来也是很正常的。。。我喜欢一本《小乔逃走了》,这个里边的袋鼠,把妈妈的袋子弄得很糟糕就逃跑了,我只记得这个片段了,但是后来经历了什么又重新回到妈妈的怀里呢?忘记了。
这个题目也让我想起《疯狂星期二》,这天是周二吗?反正今天是清明节。是谁让袋鼠飞起来的,《百变马丁》会去查明每次变身的原因吗?袋鼠为什么会飞,长飞短飞,飞的时候高不高兴,高兴之余会不会深究自己的飞行原因,之后会换其他动物飞行吗?


主题二:
继续“做自己就很酷”,麦克·巴内特 & 乔恩·克拉森新作《圆形》书评;

初看《圆形》的时候,我一直逃离不了《正方形》和《三角形》书中的情节。为什么作者要给圆形一个瀑布,有水的地方,它不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吗?怎么还会赞方形给它开凿的小水洼呢?三角形是因为这次瀑布历险才怕黑的吗?   看它们仨就同看《老友记》一样,一帮搞事情的老熟人。
在《圆形》里,讲的是三个老友捉迷藏的游戏,圆形提议捉迷藏,但不要到瀑布后,因为后面很黑。同样是面对圆形的提议,方形回答时,一字一顿,就显得比较刻板,而三角形的回答就跳脱顽皮,莽撞可爱。我在给孩子故事时,方形向圆形抖露三角形踪迹时的那一眼傻呆愣的短视,把孩子逗得捧腹大笑,这个梗爆破得孩子懂就好!山洞里,圆形责备三角形的话,是小朋友最不喜欢听的,我家的小听众,如果听到批评,可是想把对方打上天的。而圆形就是那么会自圆其说,马上自己给台阶,原谅的黑暗中的那对沉默的眼睛。到三角形出现是,突然气氛掉入到悬疑恐怖片中,最好笑的是脑补它们拼命的奔跑,磕磕绊绊,气喘吁吁,都来了。而圆形让大家闭眼感受山洞中的形状又是一个开放的结局。大家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自己的喜好,继续延申。这个故事,三个抽象形状各自都有十分鲜明的性格特点,故事短,但逗笑的包袱抖得十分有力度。结局总不可说破的高深样子,总让人回味无穷。好像中国的群口相声,捧哏,逗哏故事说得一张一弛,吊人胃口,大巧若拙,这就是这个故事最有魅力的地方。

主题三:
清明时节缅怀先烈,正是生命主题分享的好时机,这个节日,你计划怎么和孩子聊这个话题,抑或你们是怎么安排的,一起聊下吧~

以上主题任选其一或其二,写作要求字数不少于320,提交时间截止2019年4月8日凌晨1:30




6#
 楼主| 发表于 2019-4-7 07:01: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虹@三叶草 于 2019-4-7 23:30 编辑

01 秋虹
一、会飞的袋鼠这个题目我酝酿了2周,草稿打了6、7遍,还是有些失败,像个孩子一样思考,像个作家一样写故事,真的很有难度~  虽然没有写成功,几个思考的点罗列下吧~
1、袋鼠为什么会飞?这是铭哥哥的答案,袋鼠原本就会飞,它的育儿袋原本就是它的翅膀,张开来硕大无比,飞行速度很快也很酷,但因为坏蛋老鹰把袋鼠可爱的宝宝丢不见了(这个过程没有理顺)袋鼠妈妈从此后收起翅膀把小宝宝一直抱在怀中,生怕再丢了,慢慢翅膀就变成了育儿袋,袋鼠再也不飞了。。。
2、袋鼠和妈妈闹脾气,一怒之下飞奔而出,走着走着竟然飞了起来,翅膀带它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有神奇的游乐园,神奇的超级市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再也不用担心被约束了,肆无忌惮毫无节制的小袋鼠在神奇的国度里完全变样了,成了一个圆滚滚的球,爸爸妈妈都认不出它了,不要它了,一下子把小袋鼠吓哭了,原来是一场梦啊~
3、 小袋鼠会飞了,毫无来由,就是会飞了,袋鼠界的奇迹,但它一点也不开心,因为它和别人不一样,总有异样的眼光和评价飞来,其他的小袋鼠都不和它玩了,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觉得会飞的袋鼠有病/异端邪说/不祥之兆,会飞的小袋鼠逃离了这个消极的群体,找到了飞翔的新朋友,感受“做自己就很酷”后,又回到了袋鼠家族!
4、小袋鼠捡到一直神奇的魔法棒,实现了自己想“飞”的梦想,但在飞行中,遇到了无数麻烦和危险,最后感觉还是踏实地走最舒服,当然睡在妈妈的育儿袋中更安心。

二、书评
本周计划有点忙碌,没来得及看新书和写书评~  准备下周的读书会,脑瓜里无数绘本飞出,想要和家长们分享哪个好书,思来想去还是想分享《正方形》,这本书对我的触动还是蛮深刻的~ 下次把这个书评好好整理出来~

三、清明
这个假期有点乱,我现在正趴在河南老家的床上,捧着笔记本在赶工~ 计划不如变化大,临时有事安排我回老家,没有票就在app上抢还真抢到了,广州-信阳-南阳-许昌-广州,短短几天,我跑了这几个地儿,累的同时看到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的劲头,或许所有都值了!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赶上给两边的爷爷奶奶上坟。。。清明到家已经很晚了,老人家不让去,按老家习俗“早清明晚十一”,清明节只能提前不可以推迟~ 老人家的规矩必然要遵守,只得来日方长吧~
7#
发表于 2019-4-7 15:38:40 | 只看该作者
19  娜娜

这次的写写写,其实挺想好好写写书评。可是自从上次的书评那么认真写,觉得自己写得还行,那这次也必然不能随便应付。所以综合实际,还是谈谈这个假期的忙碌加班生活吧。

说说这个清明假期吧,听起来三天的假期,其实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是趁着假期好加班,想想也是挺悲哀的。第一天加班,第二天上午跑医院,下午加班,第三天加班。真真正正地加班。也是做了不少事情。希望忙碌的四五月的快点过去。

还有说到这个清明,我觉得自己对爱与恨,情与怨有了深刻的体会。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是不怨恨别人不抱怨别人,其实也是爱自己放过自己。

清明,想念爷爷!愿在天国的爷爷安好!奶奶现在状态不错,爷爷请放心!
爱爷爷,一直都爱。爷爷也爱我们,爱是可以超越的,是可以永恒的......
8#
发表于 2019-4-7 20:32: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02 曾任  离乡背井出来深圳打拼的我们,面对清明节拥挤的车水马龙和一票难得的情形也只能一声长叹。父母和亲戚朋友在老家也帮我们打点了长辈清明扫墓各种事项,我们也就乐得清闲的在深圳带着娃玩耍,以致给娃一种错觉,清明是个可以玩耍的假期。  这个清明节前夕正好赶上去幼儿园给小朋友们举行故事会,清明节之际,都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死亡这个话题。孩子可能会问起,“人为什么要死亡?”“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此时,我们该如何回答?让孩子过早接触死亡这个话题,是否会引来悲观和绝望?对于幼儿的死亡教育有意义吗?也许,清明节可以成为死亡教育的契机,让孩子正确面对,既不感到害怕,又能感受到生命的宝贵。  所以我就想用”生命教育绘本“为纽带,让孩子认知、接纳、释然“老、病、死”,将生离死别柔缓地、坦然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通过图画和故事来学习承受生命中的无奈,从而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珍爱世界。  我选择的绘本是《 獾的礼物》,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故事我们讲的很悲伤而是把重点放到了獾乐于助人的品德上,我想关于死亡的长隧道还是留给孩子们自己解读吧。
9#
发表于 2019-4-7 23:21: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5美意      每逢清明,家里的男人们都会长途奔袭回乡祭祀扫墓。也借机探亲访友,重拾记忆,记住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可见,清明不光是祭祀扫墓、怀思先祖,也是在寻根心底的那抹浓浓的乡愁。追思清明,留住乡愁。      即使回去也是睡酒店,吃餐馆饭,每年也是一定回去祭祖。而回去过年,离我们却越来越远。我们有14年时间都没回去过年了吧。所以更能够体会清明的意义。      而这个时间,满田野盛开的油菜花总会让人回忆起年少的时光。走马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已经绽放,春暖花开的三月,金黄灿灿的季节,祭祖,和家人一起感受最美的心情和风光,一起扫黄。      孩子们这个时候总是最开心,走在田埂上,唱着小曲,而我们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10#
发表于 2019-4-7 23:4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锦上添花 于 2019-4-8 00:18 编辑

20 张小锦

主题二:
继续“做自己就很酷”,麦克·巴内特 & 乔恩·克拉森新作《圆形》书评;

     上一次的书评,我没有关注到,这一次,认真看了题目,返回去查找了关于麦克·巴内特 & 乔恩·克拉森形状三部曲的部分内容,虽然前两次书评没能跟上,但是这一次,先自学一些吧。
     凯迪克奖双人组 麦克·巴内特&乔恩·克拉森 携手创作“形状”三部曲,《三角形》是三部曲之首.部 -做自己就很酷,《正方形》是第二部!尊重孩子原有的“形状”!
   【关于作者】
     作者:[美]麦克·巴内特 文,[加]乔恩·克拉森
     文   作者:麦克·巴内特
     美国著名图画书作者,作品包括《山姆和大卫去挖洞》,《狼、鸭子和老鼠》《穿毛农的小镇》等。
     2013年,由麦克·巴内特撰文的《穿毛衣的小镇》获得凯迪克银奖:
     2015年,《山姆和大卫去挖洞》获得凯迪克银奖。  

     图 作者: [加]乔恩·克拉森
     年出生于加拿大,现定居美国加州洛杉砚。曾经参与电影《功夫熊猫》等的制作。
     2012年,自写自画的第一本图画书《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获西奥多·苏斯·盖泽尔奖银奖。先后获得2011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图画书”和2011年美国《出版商周刊》年度“最佳童书奖”。
     2013年,《这不是我的帽子》,获美国凯迪克金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等共计20多项奖项。《出版商周刊》评选为2012年度十大绘本。
     乔恩·克拉森成为自凯迪克大奖创奖以来唯一同时拿下金、银奖双料殊荣的作家。
     2013年,《穿毛衣的小镇》获美国凯迪克银奖。
     2015年,凭借《山姆和大卫去挖洞》幢联两届凯迪克银奖。
     待进一步阅读完这三部曲,逐一补充绘本简介内容和书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12 17:03 , Processed in 0.070979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