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因
在我们家,手心,手背,锤子剪刀布,可以说威力无比,力大无穷。何出此言?说来听听?
别急,别急,听我慢慢说来。
在晓语很小的时候,就沿袭了这一传统。在讨价还价,实在是不上上下,都在拘礼力争,你坚持,我力争,按说:这也是好事。权衡再三,在谁也说不动谁的情况下,我们玩起了游戏——锤子剪刀布,这样的结果:你赢得理所当然,我输得心服口服。(哈哈,这锤子剪刀布也是心里战术哦,要学着去遄磨别人的心里。)
玩着玩着,感觉非常好玩,以至于这个游戏一直在我家沿袭至今。
记得晓语在2-3岁的时候,最喜欢出的是锤子。每次一开始,就出锤,因此每次必输无疑。偶也纳闷,就忍不住想探个究竟,问其原因,原来:在锤子,剪刀,布中,她觉得锤子最厉害,可以锤剪刀,也可以锤布。(小鬼说的很有道理)哈哈,做老妈的省事,你那么忠爱锤子,那我也布来布去,盖你锤子没商量。
慢慢的,小鬼觉得好像光出锤子行不通,老上老妈的当,得改变策略,终于,晓语开窍了,也能赢妈妈了,因此,有事,没事,还向妈妈挑战。偶是既高兴又偷着乐——你这小鬼,难道还不知道:妈妈就等着这一天呢?哈哈…,忍不住唱起:今天真呀真高兴,真高兴……
因此,一路玩下来,娘俩的水平有些难分上下了,而且,超级不能提的是——我家小鬼也经常赢老妈,(哈哈,赢老爸应该不在话下,昨晚就见证了。)赢了还不忘了刺激说:“妈妈,你怎么那么喜欢出剪刀,出布呀……。”吼,吼,……你这小鬼玩着玩着,真的开窍了,玩出窍门了——知道去揣摩对方心里了?!当妈的听了,是心花怒放,喜形于色呀!
记得以前,很久以前,我还愁我家闺女不吃蔬菜,水果,每天在吃饭时,总会给闺女上一课,这样的结果是适得其反,不仅蔬菜没吃啥,还得出:“妈妈,我感觉青菜不好吃,很难吃?比鸡腿薯条的味道差多了,你们为什么非要我吃?”我知道,我们说的再多都是徒劳,因为闺女根本对蔬菜类不感冒,不来电。现在好啦!不用我嘴巴唠叨,闺女是心甘情愿的吃,而且是吃得一干二尽,老妈天生爱吃素食,想吃都没门了,现在偶又得郁闷了:怎样才能吃到蔬菜呢?
哈哈,偶想啊:关键是要会玩,而且还要会变着法的玩。小鬼也会耍小技巧,还不能猜定对方出什么时,要么不出,要么出一跟手指,当看到对方出什么的时候,就非常有把握,很快出击,因此有时来三四个回合,都是同样的。哈哈,游戏好玩,所以我们越玩越来劲,越玩越会玩!
此话怎讲?说来听听!好,听我细细说来。
我们家,清炒大白菜,手丝包菜一上桌,可以毫不逊色地说:总是第一个吃完,因为现在玩锤子剪刀布是我们家的必修课,闺女规定:谁输了谁吃青菜。有几次,偶的运气超级背,竟然连续输给闺女,小鬼接连战胜,每次必定来一个“耶!”还扭起了小屁股!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老妈呢?吃着可口的青菜,觉得输给闺女值!超级值!百分百值!哈哈,偶是妈,让小鬼的运气背起来,应该不在话下,所以小鬼连续吃的机会是大大的有,偶有时实在嘴搀,筷子一伸,被拦路截住,只好干巴巴的望着小鬼,再次挑战。谁知小鬼再下圣旨:谁吃的青菜多,谁赢!偶听了,大捏一把汗,汗言;你这小鬼,蛮会盘算嘛?!玩的时候输了不要紧,输了有菜吃,那肯定是输的吃的多;赢了反而吃不了,肯定吃的少;为了不让自己输给老妈,改换策略,变输为赢。
你说,这方法好不?毫不疑问是肯定滴!当爹妈了听了此话,除了双手赞成,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有,有,感觉这方法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