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11041227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春季)初级班第三课作业----F组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9-3-31 15:34:42 | 只看该作者
F08 余春江

1.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我的弟弟现在正上初中,处于青春叛逆期,也有所谓的中二病。觉得家人的言语对他来说都是耳旁风,不仅唠叨还很烦,开始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自己做决定,不管对错不想家长插手。容易受周边环境影响,沉迷游戏。基于他的以上种种现状,制定计划如下:
1.不间断的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关于情绪管理,心理发展变化,生理变化及正确的人生观建立等不同内容的书籍,让弟弟进行每天空余时间的小片段阅读。可以在他有兴趣的地方多和他聊一聊,听听他的想法。
2.每月一谈的家庭会议,主要针对于弟弟的学校及家庭表现方面来讨论,以疏导谈心为主,少批评,多鼓励,避免孩子自尊心受挫。
3.半月或一月一次的频率和老师沟通,结合孩子的在校表现来确定家庭会议的中心内容。
4.大家都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可以全家一起出门,简单的逛逛花鸟市场,压压马路,也不要整天窝在房间里。最好能一起出门运动,打打羽毛球这类需要多人参与的活动。
5,。当家长的尤其应该做好,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应该拿起书本阅读,而不是拿起手机,沉迷追剧或者打游戏。

2. 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设定小朋友的年龄在3岁左右。因为此年龄段的小孩开始懂得一些简单道理,也是有着旺盛求知欲的时刻,并且很听家长的话。《响屁蔫屁》 就是一本很好的科普类图书。画面简单,语言文字朴素好懂。小朋友也正是对这些十分感兴趣的时刻。

小朋友的角度看绘本:
1.人为什么会放屁?
放屁是一个人正常的生理行为,代表人的身体健康,只要人活着,肯定要放屁。
2.为什么有的屁声音很大但是不臭,没有声音却正好相反呢?
放屁的声音大小和闻起来的气味与自己吃的食物有关。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吃红薯,豆子,蔬菜类的就会放响屁,因为植物类的食物好消化,会在身体里产生很多气体,喝了汽水也行,吃面条也是,因为吃的时候会吸入很多空气。如果只吃肉人不容易消化,堆积在体内久了之后容易在体内产生臭气,就会放蔫屁,特别臭,这也是提示我们最近的饮食不均衡,需要少吃点肉啦。肉食动物放蔫屁、臭屁,草食动物放响屁,没什么臭味。
3.我们可以随便放屁吗?
放屁是正常行为,不要硬憋着,但是也要注意场合,比如人满为患的车上,密闭的电梯里,不通风的场地等。如果这时有人偷偷放屁,那所有的人都要倒霉啦,估计大伙要被熏晕过去了。
4.有人在公共场所放屁,我们可以嘲笑/制止他吗?
放屁是生理行为,一般不受控制,但是有时闻到不好的味道,大家都难免不舒服。所以建议有预感自己会放臭屁的小伙伴们,最好可以去到洗手间或者秘密的地方哦。嘲笑别人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做好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点评

A- 初中的娃确实需要更多的从非阅读的地方切入,情绪和情感方面好了,然后再来谈阅读的事情。  发表于 2019-4-25 14:47
12#
发表于 2019-3-31 18:01: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F596366345 于 2019-3-31 23:14 编辑

2019F014——冯艳芬
一·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1.周一至周六每晚8点30分至9点30分为家庭读书时间,周日白天上午9点时间段为本周读书总结时间,周日晚上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2.每周末陪孩子一起逛书店,到图书馆选书。
3.多提供各种书籍的种类,国学,科学,历史,故事绘本,等让孩子接触知识面多元化的学习。
4.要注意精读和广读的比例,从孩子的喜爱出发。激发阅读的热情。
5.希望通过我们的亲子读书计划,能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其善良、开朗、幽默、自信的人格特性.
6.休息日、大假期,可根据时间自行增加阅读时间及阅读书目。
二. 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花婆婆》读后感    在万物复苏,花香四溢的春天,我和孩子再一次共同阅读了一本叫做《花婆婆》的书,她使我们顿觉温暖,我和孩子深深的被它唯美的画面所吸引……故事从主人公还是一个小女孩开始,讲述了她一生追寻和传播美丽的爱的故事。作者用敏感而又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面,主人公花婆婆带领我们走进一个花的世界,让我们身心都沐浴着花的芬芳,这是心与心的碰触,是对”美丽“的热爱与向往! 这是一本可以净化人们心灵的好书,它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几许纯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花婆婆一样怀着一颗美丽的爱心,努力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那么美丽将无处不在,花婆婆选择用种花来装点世界,我们可以选择做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有心就一定能给我们的世界带来美丽。”花婆婆“是美的化身,爱的使者,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花婆婆“。比如教书育人的老师,比如疏导交通的交警叔叔,比如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比如默默无闻的民工叔叔,比如……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却都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的人!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尽一点微薄之力,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为了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让我们都加入到”花婆婆“的队伍中来吧!”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相信你在给予爱的同时会收获更多的爱。



点评

B+ 计划可以再多考虑一下孩子的需求。  发表于 2019-4-25 14:47
13#
发表于 2019-3-31 18:25:27 | 只看该作者
201901F12 郭美玲
     家有俩宝,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说的就是我家。姐姐5岁半,九月即将上小学,一直由我自己带着,从一岁开始亲子阅读,一岁九个月能自己翻书看,而且把自己看哭。弟弟三岁,主要由奶奶带,经常不在身边,亲子阅读极少。马上要将老二接回家了,为了提高姐姐的阅读能力,培养弟弟的阅读习惯,针对我家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阅读学习规划:
   1. 腾出小卧室作为姐姐的房间,安置儿童书柜,为姐姐营造安静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避开弟弟的干扰。逐步加入桥梁书,引导自主阅读;
   2. 目前已办理少儿图书馆和另外两家绘本馆借书卡,每周换书一次,每两周带俩娃去一次书馆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确保家中书籍常换常新;
   3. 坚持每晚睡前故事,因为俩娃的阅读习惯、水平相差太大,就低不就高,尽量选择简单、容易互动的绘本故事,带动弟弟的阅读兴趣。尝试让姐姐给弟弟讲故事;
   4. 发挥爸爸在自然、科普、历史方面的特长,请爸爸带孩子们读科普类书籍,全家一起观看纪录片,组织全家出游,在自然生活中验证书本知识,拥有一颗热爱自然的纯净之心。

    尝试从儿童的角度,理解绘本《哇——呜!》
    这个题目确实有点难,泯灭了童心的大人,要从孩子的角度理解绘本,真心不容易。与我家小姐姐交流的过程中,大概有了一些想法:

    《哇——呜!》的封面很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红色T恤衫绿色条纹裤子,手臂高高举起的小朋友出现在画面中央,狮子、大象、猴子、鳄鱼、熊……一圈动物四散奔逃,好像是被小女孩用魔法甩出去的。再看小女孩眯着眼,咧着嘴,光着脚丫子,一副得意又快乐的模样,仿佛能听到她兴奋地吼叫:哇——呜!
只看画面,故事内容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小女孩一次次变身,一会是狮子一会是猴子,一会又变成鳄鱼,她在楼梯上奔跑,戴妈妈的帽子做鬼脸,穿大人的鞋子,总之把家里闹得天翻地覆。而妈妈呢,只是温柔地提醒她,还和小熊一起搭高塔,和小象一起躲猫猫,还被突然出现的小象吓一大跳,面对不吃蔬菜的鳄鱼宝宝,也没有发脾气。温柔体贴宽容充满爱,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而且呢,还是很有办法的妈妈,“鳄鱼不喜欢被抱着上楼,但是我知道有人喜欢。”小女孩又变回来啦!睡前故事和晚安吻,小女孩睡着了,美好的一天结束啦!这就是小朋友心目中最开心的家庭时光,无拘无束,天马行空。
   在最后一页,睡梦中的小女孩又变身成了小企鹅,明天的故事又开始啦!这是一本很好玩的绘本,读起来没有任何压力,笑一笑乐一乐,单纯的快乐,就这么简单。
14#
发表于 2019-3-31 21:04:49 | 只看该作者

学号:201901F01沈萍
第一题: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由于本人无小孩,所以以下阅读规划为虚拟。
   (一)规划对象:以一个6岁小孩为主要对象,父母为次要对象。
   (二)阅读目标:     1.培养阅读兴趣,爱上阅读。
     2.逐渐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
   (三)阅读时间:每天至少15-20分钟。(一定是有大人陪伴的阅读,可以是大人给孩子讲,也可以是各看各的。但阅读期间一定不能受很多事情打扰,如:电视、手机、与阅读无关的谈话等。)
   (四)阅读书目:
     这个不太好定,毕竟每个小孩喜欢的书目类型可能不一致。由于6岁的小孩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也有自己的阅读定向了,希望可以让他自己可以到图书馆、书店中自己选择一些。有一定识字量后,可以阅读一些桥梁书。
   (五)阅读方案:
     1.视情况每个月或每两个月建立一个不同主题的阅读奖励机制。比如:“抓海盗”——剪3个小人警察分别代表爸爸、妈妈、小孩,再画一个海盗放在终点,如果3个人每天都有读书可以一步一步登上船去抓海盗,如果有一天没有坚持,就要小人就要回到起点。谁最先抓到海盗,谁就赢了,也可以获得奖励。再如:同样的方式,换成了“爬山、马拉松、抓小偷”等等不同的场景,也可以结合小孩最爱看的一些书本中截取一些情景,如:“
    2.与小孩一起搭建舒适的家庭读书角。父母和孩子一起布置、选择书目、小书架、小沙发等等。
    3.每个月带着去一次图书馆或书店,自己去选择书目,体验借书、还书的流程,尊重珍惜每一本图书。
    4. 阅读后跟小孩一起聊聊天,根据孩子的喜好来定夺聊天方向与深度。
    5. 结合读书的书目,适当做一个属于家庭的“阅读笔记本”,大人和小孩一起设计封面、一起定主题等。记录的方式有以下:用“圆圈图”画出一本书中最喜欢的情节。用“眼睛图”画出最爱的人物,用“泡泡图”画出对某个人物的印象。用折纸折出故事中喜欢的动物角色,折一本翻翻书,一起回溯活或拓展故事,一起看故事变成的动画对比不同等等。此外,也可以带着到现实中去体验感受。
    6.可开展“家庭故事会”等活动,每一期请一个人来讲故事,也可以请小孩的好朋友来参与。

第二题: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这一题其实给我很大的启发,因为我时常觉得大人的点和孩子的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大人更趋向于把事情复杂化、深度化。当孩子喜欢或不喜欢有时候很简单,也许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什么功利心,但基本上都是书里的某个人物、形象、情节或者其他在他的情感中引起了共鸣。因此,我们的眼光并不能代替孩子的眼光,即使我们看到的是同一本书,但我们看到的也许是不同的点。
     比如:我有次给学生们讲了一个绘本叫《我的朋友好好吃》。本来我以为这会是一个比较无趣的故事,因为这本书的画风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觉得不太唯美;另外也觉得故事情节也很简单,可能一下子就讲完了。但最后这堂课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讲故事的过程互动非常好,这也是最近最出乎我意料的绘本了。
    《我的朋友好好吃》的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鳄鱼妞妞是个健康活泼的小女生,可是她竟然和一群小动物成为了朋友!妞妞的大嘴巴里不仅有尖牙齿,还有一个大秘密。虽然妞妞严守着这个秘密,但是野狼当前情急之下的脱口而出“他们都是我的,都是我好吃的朋友!”听了鳄鱼妞妞这话之后,小动物们再也不敢和她玩了,直到有一天,飞来一只老鹰,那鳄鱼妞妞会吃了她的好朋友吗?......
这次,我尝试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本绘本,分析他们喜欢的原因:
    1.《我的朋友好好吃》的画风粗旷,以大块平涂的方式勾勒出人物角色。这种方式大人来看也许觉得过于粗糙,但这不正式儿童自己画画时随意的笔触吗?这呈现出了儿童画应有的质朴童趣,所以孩子们看起来很有亲近感。另外,整本书的色彩明亮,小鸡的明黄色、大野狼的深紫色等等细腻表现出每个角色的个性。另外,画面多层次的色彩变化,可以更轻易地将故事的氛围烘托起来,让人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2.《我的朋友好好吃》故事情节在大人看来可能习以为常,已经是套路了,可是小孩子还是深陷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大野狼、老鹰来吃动物的情节反复,让故事一次又一次走向高潮,但每次重复中新的变化又会引起惊喜,比如:鳄鱼妞妞赶走大野狼时不小心说出了心里话,却引起了小动物们的害怕心理,当她再次赶走老鹰时,却引起了误会,大家都害怕妞妞也很伤心,但当妞妞张开大嘴巴时,小鸡平安无事,大家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也不害怕妞妞了。这些情节反转在讲故事的时候时候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每个人都在猜大家对妞妞的反应,也在预测下一个故事情节是什么,当预测成功后,孩子们都十分兴奋。这可能就是乐言爸在课上讲的阅读对孩子的影响,“翻开下一页是否和他脑子中设想的一样意味着他可以预测、掌控世界。”这是他们安全感建立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3.在最后讲完《我的朋友好好吃》后,我没有问“好朋友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怎么建立好朋友之间的信任感?”之类的问题,而是顺着故事结尾,鳄鱼妞妞说:“趁天黑前,我们回家吧!不知道今天晚餐吃什么……”问孩子们:“如果你是妞妞,你会怎么办呢?会吃你的好朋友吗?为什么?那怎么帮助妞妞不吃好朋友呢?”孩子们给出的答案都很暖心,比如:“不能吃好朋友,因为吃掉了好朋友,以后就没有人跟妞妞一起玩耍了。”、“不吃好朋友,因为好朋友不是拿来吃的,我们要保护它们。”、“妞妞可以给好朋友拍照,然后吃照片。”、“好朋友们一起给妞妞做一个大大大大大蛋糕,吃饱就不饿了,也不会想吃好朋友了”…… 我想,他们一定是在故事中感受到了“真善美”才会说着这么多温暖的话,不用点明,他们慢慢拥有了爱自己、爱别人的能力。这样的好笑互动,也许也是孩子们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之一吧。

1.jpeg (24.72 KB, 下载次数: 827)

1.jpeg

2.jpeg (71.06 KB, 下载次数: 966)

2.jpeg

3.jpeg (76.08 KB, 下载次数: 884)

3.jpeg
15#
发表于 2019-3-31 21:10:19 | 只看该作者
2019F13 高婷
听了乐言爸这次演讲,让我很受启发,我们家其实阅读的氛围不错,我和爷爷都是爱看书的,但是爸爸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用手机,导致孩子一直以为爸爸爱玩手机。我和爸爸还有孩子,打算制定阅读计划如下:
1、        全家人每天定下在晚饭后读一本书,爸爸或者妈妈陪孩子读一本绘本,或者是她爱看的其他书。
2、        每月去一次图书馆,每月去一次书城。
3、        如果孩子在平时问了为什么,就去找相应的绘本,和她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4、        回到家以后除了工作尽量不用手机,也多看看书,除了给孩子做做榜样,也给自己各方面充充电。
5、        在阅读的过程中,注重寓教于乐,比如,阅读了关于植物的书,就去植物园多走走、看看,让孩子接触一下现实事物,更加认识到书本知识的作用,有利于自我学习。

孩子喜欢《跑跑镇》,印象最深的是爸爸和妈妈跑跑跑,撞在一起,变成了爸爸妈妈和宝宝,汽车和梯子跑跑跑,撞在一起,变成了消防车,蓝色和黄色碰撞到一起,变出了绿色,孩子就是喜欢这种直接又有趣的变化过,就像变魔术一样,真是神奇,原来事物是有这样和那样的联系的啊,还可以变来变去,孩子举了个例子,正方形和三角形撞在一起,变成了房子;山楂和筷子,变成了糖葫芦。
16#
发表于 2019-3-31 21:24:33 | 只看该作者
  通过第三课的学习,总结出家庭现状。
   我家情况是妈妈一人主要带大宝今年4岁半,二宝2岁半。二宝经常在姥姥姥爷家。大宝的行为习惯以及父母的行为习惯做好了,二宝就会跟着家庭流程走。
爸爸经常不在家,基本上一个月回来两次。所以接下来1、家庭计划是:妈妈每天带大宝读书,学习,聊天。爸爸回家负责带倆宝运动,通过生活发现自然,通过自然发现图书!并且灵活运用趋利避害,不论何时,何事,要以孩子的优点为基点,来引导孩子!今天我明白了,其实孩子的优点是什么,与父母的引导是相互链接的。
阅读规划,目前老大以从行为习惯类图书慢慢转变为哲学类,故事类图书,并且持续热爱科普类图书。
2、从孩子的角度理解绘本:《长翅膀的蛋蛋龙》
蛋蛋的家是厉害的龙族,他的爷爷能喷火,应该是一言不合就喷火吧,那样谁都不敢欺负它了,还可以喷火消灭怪兽,真厉害啊!爸爸是世界上个头最大的龙,蛋蛋站在他的肩膀上一定可以看的很高!哥哥姐姐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如果有这样的哥哥姐姐,其他小朋友一定很羡慕我。妈妈更厉害,尾巴还能救人,大家肯定都很喜欢她!可是只有蛋蛋是最弱小的。蛋蛋很自卑,好可怜啊~但是蛋蛋的妈妈很爱她,因为蛋蛋的妈妈告诉蛋蛋说他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它的名字还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大家一听他的名字就知道它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但是蛋蛋还是很伤心,我理解他,因为它也飞的没有小鸟高,也不像小蚂蚁一样能钻进地底下,也不会搭房子,和我一样。在爸爸妈妈面前,什么都不行。做什么都不好,真倒霉!并且我和他有一样的名字,我叫宝宝!我讨厌别人这样叫我,听起来我就像个小宝宝一样,可是我已经四岁半了,我不是小宝宝了,我都会自己切菜了,虽然动作很慢,经常被妈妈嫌弃。哎,感觉我就不像是家里的一员,做什么都做不好,还总是会被爸妈吵。
突然,森林着火了,蛋蛋应该很害怕吧,大步跑回家让家人出来救火,这和我把水杯打碎到地上的感觉应该一样吧,很害怕,但是又要赶紧告诉妈妈。蛋蛋的家人出来救火了,可是大家对熊熊大火束手无策,妈妈的尾巴扫过去火势会越来越大,爸爸个头太高根本碰不着地面,爷爷只会喷火而不会救火,原来厉害的人也会遇到没办法的时候啊!看来火和妈妈说的一样,真的很危险!就在这时,蛋蛋全身都感觉不一样,浑身的鳞片变成了蓝色,嘴巴里喷出了冰柱,将火给熄灭了。森林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哇塞,这蛋蛋真是太厉害了,太不可思议了。它竟然拥有超能力,原来再弱小的人也有有用的一面!蛋蛋真是太棒了,比它的家人更厉害呢,还能熄灭大火,真酷!如果我也可以像蛋蛋一样就好了。
17#
发表于 2019-3-31 21:44:08 | 只看该作者
2019F21 周春艳

1. 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美慧已经到了学龄阶段,我们考虑拓宽她的阅读面。经协商,在每日绘本共读之余,增加一部长篇小说、一套系列作品、一本科普类书籍、一本诗集、一本历史类书籍,每周增加一次短篇群文阅读,一篇古文。
2. 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手指,嗖——》这本书是两年前三叶草新书品读项目发来的,当时只有4岁半的美慧就非常喜爱,因为互动性比较好。没想到这次打卡选书美慧又把这本书选了出来。
这本书是一本可以用手指参与互动的一本书,妈妈不仅可以讲故事,还能把手放进书里,成为书的一部份和听故事的小朋友碰触。小朋友也愿意尝试把小手放在里面动一动。故事的情节是一个探险内容,两只可爱的小猪被手指狐狸带到了恐龙世界,认识了很多恐龙,恐龙有大有小,有温驯有凶猛,和两只小猪一起经历心情起伏。最后两只小猪被一只大鸟救了回来,安全感十足。
18#
发表于 2019-3-31 23:27: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F11纪宏 2019春季初级班第三课乐言爸老师的《观念/阅读的大脑与心灵——家庭中的全阅读思维建构》 课后总结:用发现的眼光去阅读,用心去阅读,得到的感受是直接的,内发的。用脑阅读,则是从大脑到心灵经过了一层传递之后才会产生感受,认知在先,由认知而产生的感受在后。而前者,是认知与感受同步的,或者说在意识中是同步的。当然,所谓的用心读和用脑读的区分不是绝对的,用心阅读同样需要大脑的参与,只是相对来说,它更偏重于心灵的感受。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阅读,.阅读的越多,破除的屏障越多.阅读会教给我们过更豁达的人生,也教我们过谦卑的生活. 1. 结合孩子的现状,和家人协商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规划 答:“让阅读成为全民自觉的行动!”“让书香中国激活五千年文明!”在新浪微博搜索“全民阅读”,话题阅读量超过7600万次。家庭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然而,家庭阅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怎么选择适合的图书、如何和孩子沟通,都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 家有两宝哥哥六岁,弟弟一岁半。亲子阅读一直在路上。我们家的阅读计划 (1)挑选合适的幼儿读物,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我们的卧室有三个图书架便于每晚孩子和我们共同学习。客厅和客房都有移动书架孩子们可以随时拿到书、看到书。 (2)创设集体阅读时间,每晚洗漱完毕一家四口就开始了亲子阅读陪伴,时间1个小时。 2. 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一本绘本 答:简评《我的水果宝宝》转载→_→ 对于我们成年人司空见惯的水果,孩子们特别是6岁左右的孩子是怎样观察认识的呢?不同的成年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但我想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角度和态度应该是一致的。比如这本《我的水果宝宝》绘本,就尝试从孩子的视角来观察水果。 本书作者台湾超强人气画家陈丽雅,从形状、颜色、叶子着手,用工笔细描一些常见的水果,画面鲜艳明丽,观察细致入微,创意新颖活泼,仿佛让孩子们置身丰收的果园,启发孩子们学会探索、学会观察。可贵的是,作者的视角和完全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 生动有趣,与这个世界、与大自然亲和相处,是作者传达给儿童们的理念,也是给父母们的启发。比如,你看这页,小朋友要去寻找水果宝宝了,戴着帽子,挎着提包,拉着小滑车,这些都没啥。关键是,她的前面三只蜜蜂、两只蚂蚱在带路,而她的帽子上停着一只蝴蝶、一只瓢虫、一只蜗牛,这就很有趣、很有孩子的想象力了。这还不算,孩子小花裙子的口袋里,一只毛毛虫正探出半个身子,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孩子手拉的绳子上也停留着一只虫子。这些自然界中的生灵们,被作者有趣地展示在画面中,并且毫无违和感。除此之外,在后面的每页上,这些小虫子们都充当着发现水果的重任,带孩子去认识水果。 如果换做成年人,我们早把这些虫子啊、蜗牛啊、蚂蚱啊统统赶跑了。但孩子们不会啊,他们要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 在接下来的水果宝宝“出场秀”中,作者用藏猫猫的方法,来介绍水果。先让苹果、草莓、香蕉、柿子、杨桃等水果露出一小部分,并配以简单的文字“喂!喂!喂!请问你是谁?”,并且不断重复这句话,整个绘本读下来,孩子们肯定都能记住这句话了。然后下翻一页,水果宝宝完整的出现了,它们有鼻子有眼的,再配以简单的文字“我是圆圆的苹果,吃起来又脆又甜!”“我是像五角星一样的杨桃!”把水果的主要特征都简单介绍了。作者的画笔细腻,细致入微,画面非常美好。 亲子读书可给孩子营造一种读书的环境,促进孩子读书的兴趣,可以学习和了解课堂之外的知识,还可以使知识的积累,增深了并能帮助和丰富孩子加深了实际运用能力,还利于加快孩子们知识学习的速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5 17:10 , Processed in 0.078438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