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01901E01梅霞 于 2019-3-17 22:36 编辑
201901E01郭梅霞
课前问的两个问题:1、图画书就是绘本吗?2、如何选择好的绘本?
1、学完后我才了解到图画书包含的内容很多,并不仅仅单指绘本。。。
2、对于有一定阅读功底的老师和家长来说,好的绘本确实是有选择标准的。而对于零经验的,能吸引孩子的就算是好的绘本,也可从获奖、故事内容、寓意,图文、出版社等方面去挑选。
于我而言第二课内容丰富,重温后整理如下,便于以后自己再翻看。
一、先来了解什么是阅读和阅读素养
1、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2、 阅读素养包含: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 2) 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意义 3) 能从阅读中学习 4) 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群体的活动 5) 在阅读中获得乐趣 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这本书中讲到,“如果没有听过故事,我们将很难进入自行阅读的阶段……所以,为孩子读故事正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位真正读者的必经过程……绘本是阅读新鲜人进入文学世界最自然的一个渠道。”——艾登·钱伯斯
了解了以上内容,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孩子不爱阅读?其实是他们的父母不重视阅读,父母本身可能就是从小没有听过故事,没看过图画书,那他们就不会为孩子去读故事,这样导致错过了最佳阅读期啊,待到孩子上了小学甚至是更大一些就较难建立自主阅读能力。但阅读能力还是可以培养的。
二、图画书阅读如何开展
图画书的欣赏,是儿童在早期阅读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的资源和手段,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系统而存在的一种儿童文学的形式。
图画书的阅读价值,体现在图和文的结合,营造出一个奇妙的故事世界。
优秀的图画书,保留和反映了本真自然的生命的感觉和异趣,以一种贴进儿童读者的图画语言,表现了个性化的视觉艺术,以一个从封面到封底的统一的完整的故事的体现的作品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图画书是成人和儿童之间的一个汇合点。
为亲子对话提供了现成的平台。
三、什么是图画书
1、从狭义、广义来说明了什么是图画书。 蕃茄老师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来讲解什么是图画书,这是一本简短的图画书,课后把这本书翻出来再阅读,又有不同的体会。 四、源起和发展 1658年,起源于西方,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世界图绘》,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早的带插画的儿童书。……直到 2000年,凯蒂·库皮尔和安托尼·洛夏尔作品《我看见的世界》是当时图画书推崇视觉语言潮流中的一部标志性作品。 图画书不再受开本大小、材料,风格,技艺工艺的限制,整体视觉层面,版本设计。字体设计和制作技术都达到纯熟和精良。 (由于时间关系,不再详细列出各发展时期...)
五、图画书的结构
材料不同、封面、封底、衬页、边框、内页
六、图文间的互相作用、关系、功能
1、作用:从内容上、形式上、时空上、叙事上、语义上各有不同,
2、关系:对称、补充、伸展或增进、对比、兼用
3、三种功能
区分功能:区分(文字充当多图版面上的造型载体)、
启示功能(文字帮助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图画)
补充功能(文字以“填补空白”“消除模糊”的方式对图画进行补充)
番茄老师列举了很多的绘本来讲解以上关于图画书的结构、图文,让我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只三小猪》《野兽国》《野兽国》《想象力》《疯狂星期二》《这不是我的帽子》《南瓜汤》《瞬间收藏家》《最后的胜地》《我的超级大笨猫》等等……哎呀,实在是太多了,暂不一一列举。
七、图画书分类,又可以从文字上和功能划分,
1、无字书、有字书;《小红书》《男孩与青蛙》
2、想象力丰富的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圆白菜小弟》《云朵面包》
3、有创意的书:翻翻书,洞洞书,触摸书等
4、具有艺术性的书:《黎明》《修伯特的苹果树》《黑兔和白兔》
5、故事书:《狐狸列那的故事》
6、儿童性教育的书:《小威向前冲》
7、科普类:
8、情绪治疗作用的书
9、一些特殊形式的书
番茄老师又列举了好多好多的书……童书的世界确实是无比丰富啊。
我选择来解读《好饿的小蛇》这本书
一、本书原著是日本有名的绘本漫画家宫西达也,他的绘本作品都深受大小朋友们的喜爱,
翻译:彭懿
开本:889mm*1194mm
出版发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版次:2007年5月第1版 2012年2月第8次印刷
二、全书加上封面、封底共18页,硬板包装。
封底左上角标注:蒲蒲兰绘本馆 适合2岁以上亲子共读
看到这本书时就觉得有点特别,书页开口在左边的,打开书是从左到右翻开,与大多数的书或绘本是相反方向的。封面有一条橙色的小蛇。
三、全书内容是跨页连贯的图文。
翻开封面后的扉页,直接就是图文了,有一大片树林,其中一棵树上结了果子,地上好多看起来像小土丘的还是石头的物体,还有一条橙色的小蛇,好像在散步的样子。
接着后一页是空白的,第三页才出现了绘本主题、作者、翻译。
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啊呜——咕嘟 啊——真好吃。
呈现在的图画是小蛇把苹果整个吞下去后,在它的身体里还出现了和苹果一样的形状。
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啊呜——咕嘟 啊——真好吃。
图画就是小蛇把香蕉吞下去后,在它的身体里还出现了和香蕉一样的形状。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小蛇陆续发现了三角形的饭团、紫色的葡萄、带刺的菠萝,结果都一一把它们吃下去了,到了第六天,小蛇发现了一结满果子的苹果树,你猜猜,会怎么样?有了前面几天连贯的文字,小朋友们大多数已经会念出啊呜——咕嘟啊——真好吃,果然出现的画面是小蛇把苹果树整个吞下去了,天啊,这是胃口多大的小蛇啊,这回它心满意足的笑了,结尾就直接到封底了,小蛇靠在小土丘旁边呼呼呼的睡着了。
跨页的图画,文字简单重复性强,小蛇身体正好在跨页上,显出它在散步的动感,有趣。
绘本色彩丰富,图画线条简单粗犷,像孩子画的一样,却又形象生动,很容易就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喜欢上它。
家长们也可根据小孩子的认知情况,从图文中给幼儿讲解形状、颜色,每种水果的味道等等,也可加入手工画画,橡皮泥制作等等更加有趣的活动。
完成这篇作业,实属不易啊。
感谢三叶草,感谢番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