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ya9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组-2017初级班第四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22#
发表于 2017-5-26 23:33:52 | 只看该作者
   A27—陆频
作业: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说说你从中获得的思考与收获。
   A27—陆频
作业: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说说你从中获得的思考与收获。
最近与孩子共读的书可以算是李欧李奥尼最后创作的一本作品——《玛修的梦》这是一本讲述梦想的书。
首先,无论你生活在怎样的家境中,你都不可以放弃追逐梦想的权利。只有梦想才能照亮前行的路,才能让生活充满希望和色彩。
那么,你需要思考你的梦想是什么?对于孩子来说梦想可以是理想,可以从兴趣出发,从现实开始,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几个,但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光有梦想还需认识到实现梦想的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有自身能力的缺失,有外界条件的不足,还有机缘巧合的不同,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困难,迎难而上。
再次,当你有了梦想,认识到实现梦想的路上会有困难,便需要去追逐梦想,克服困难。就需要有翅膀,需要有动力,挥动翅膀的动力便是努力,便是信心,还有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鼓励,师长的教诲,这些都将成为前行道路上的无限动力。
我带领孩子们共同制作了梦想的翅膀,写上梦想,写下困难,写上解决困难的方法。其实现在的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成熟。
我们探讨玛修就是李欧李奥尼的写照,孩子们便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孩子更倾向爱思考的田鼠阿佛才是作者,有些孩子则认为,具有领袖气质的小黑鱼是作者,还有孩子认为特例独行的哥流尼是作者,我想,其实,作者李奥尼是把他身上的许许多多,虚虚实实的特质,融入到每一个作品的每一个人物特性中。而我更倾向,玛修,就是李奥尼。他的家庭,他的童年,他对绘画的热爱,他的家人,他的梦,一切一切都仿佛一部自传微小说,用唯美浪漫的笔触,用绚烂多彩的色彩的写出的最美的歌颂。
故事的魅力就在于此,小小的故事,可以通过启发和延伸,让讲故事的人自我深入探究,让提;故事的孩子,从此种下一颗希望智慧的种子,然后,我们浇灌,我们呵护,我们共同期待,花开。

        那么,和玛修一样,具有梦想的人物还有谁?是推行仁政的贤圣孔子,是发奋读书成为诗仙的李白,是执着飞翔梦想的莱特兄弟,是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是屡败屡试的大发明家爱迪生……

23#
发表于 2017-5-27 00:08:26 | 只看该作者
A01-曾永娇-阿娇

这是我的爸爸,他真的很棒!

我爸爸什么都不怕,
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
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
还会走高空绳索(不会掉下去)。
他敢跟大力士摔跤。
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我爸爸真的很棒!

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
游得像鱼一样快。
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也像河马一样快乐。
我爸爸真的很棒!

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
有时又像泰迪熊一样柔软。
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
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傻事。
我爸爸真的很棒!

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
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
他踢足球的技术一流,
也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
我爱他,
而且你知道吗?
他也爱我!
(永远爱我。)

这便是我家小朋友最近要求重复讲的故事——《我爸爸》
每次给她讲这个故事,她都会笑得在床上打滚。我原以为她只是简单地觉得这个爸爸的造型和动作很夸张很搞笑。

直到前几天有个朋友过来家里做客,小朋友主动说要给叔叔阿姨讲故事,从书架上随手取出了《我爸爸》,然后有模有样地讲了起来,让我惊讶地是,她竟然能引导别人去发现和思考,她能发现每一张图的细节之处。

比如打开第一页,她就问:爸爸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呢?挂在墙上的是什么呢?……
第二、三页,她会问,爸爸是用怎么把大野狼赶走的,让大家模仿爸爸的动作。还会提示大家在房子外面的大树下,有三只小猪和一个小女孩。
第五页,她会问,绳子上有什么东西。
……
且每页的内容讲得跟绘本上一模一样,这对于一个三岁八个月的孩子来说,实属难得她讲到最后,会把书抱在怀里,低着头,作享受状。

从孕期开始,一直坚持着亲子阅读,初衷是培养孩子内心的爱和表达能力,孩子给我们的惊喜远远不止这些……她有给别人讲故事的想法,单凭这一点,就让我们很欣慰。

平时,当孩子遇到一些困惑或迟疑时,我会试图去找相关的绘本讲给她听,就如米菲老师所说的,故事本身不知道怎么办,而是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孩子的人,她也会懂得引导的方式和方向。
坚持亲子阅读,为孩子提供养分,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24#
发表于 2017-6-9 09:56:05 | 只看该作者
A08-sunny-周美芬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有那么段时间,儿子每天都要求讲这本书,而且一讲就是好几遍,连稍大些的哥哥也常常被吸引过来。我以前并不十分了解绘本的奇妙之处,只是平铺直述地读出书里的文字部分。我知道孩子更关注的是里面的图画和妈妈的声音,而我忽略了他的好奇点。是孩子教会了我多视角地看待问题,继而发现绘本的妙处,使它成为了我和孩子之间的亲密连接!
每一次读这本书,哪怕是在不断的重复里,孩子都会有新的发现。第一次读时,书名就是最好的吸引,你能想象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吗?那咕噜噜的声音来自哪里呢?小精灵们是谁?这勾起了孩子对身体的好奇!绘本通过生动画面让读者深刻了解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小肠大肠的作用,食物对于身体的影响!还呈现了小精灵们之间和谐友爱的热闹场面!休息时各得其乐的惬意,遭遇困难时齐心协力,相互关怀,分工明确迎难而上!处处都在向孩子传递友爱互助和互相尊重!
我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绘本远比跟小朋友讲大道理凑效,我们有时候看似简单的指令,其实对于孩子来讲,都没有那么好理解,他们总是不断的问我为什么,而我认为这是规则你就应该遵守;就像我们大人了解了事情的表象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样!没法把它转化为自己潜意识里的东西。
讲述绘本也是非常讲究方法的,最好在讲述以前自己对其内容有个很好的甄别和系统的了解!在刚开始的讲述时,正如米菲老师所说,不要带着功利,妄想一下子让孩子学到些什么,而是要随着孩子的思绪,慢慢引导他的观察与兴趣!在我们向孩子释疑的过程中,引发了孩子来自自我的思考,这才能形成他自己的理论体系。
与孩子的相处,是一个互相成长的过程,愿自己不断成长,有陪伴孩子的过程里少些缺失!
25#
发表于 2017-6-20 14:05:47 | 只看该作者
A17  欧阳志荃  

米菲老师的故事知道怎么办,给我打开另一个关于亲子阅读的视野,在选择绘本和故事的时候,我们都带有一定的选择性,通过本次课程,有来新的选故事的和绘本的角度。

我和儿子都喜欢《安的种子》这本书,这也是家里购买的少数几本国内非常优秀的绘本,第一次看到是在小区的图书馆里面,一下子就被封面吸引来,打开来看了一遍,马上在当当晚上买了一本,收到后,仔细读了梅子函老师关于这个绘本的深层次阅读心得后,更加喜欢上来这个具备禅意的故事

这本绘本已经买了快两年了,每隔一段时间,我家大宝就会说,妈妈,今天我们读读安的种子,这个绘本的图画非常的古典,是以西安兴教寺为原型画的,古香古色的简朴寺庙里,师傅带了三个徒弟,本,安和静,师傅在冬天的时候交给三个小和尚没人一棵千年莲花的种子,吩咐他们去把他种出来。这这个阶段,我一本会问儿子,如果你也是其中一个小和尚,你会怎么做?还记得第一次他的回答是,妈妈,我会把种子种在阳台的花盆里面,和我黄瓜种在一起。因为在那个他4岁的夏天,我们一起在阳台上开垦了一个小菜园,种了黄瓜,向日葵,多读几次之后,他就会选择说我要像安一样的种莲花。小家伙对图片也很感兴趣,本用的锄头,静选的金花盆,安的小狗等每次都要看一遍,说出来。看到下大雪时候,本、静和安各自做不同的事情,本的种子冻死了,静忙着照顾他的小苗苗,而安则继续帮忙寺庙做常规的事物,煮饭,扫雪,集市上买东西。一开始就是看绘本,后来慢慢讨论寺庙的生活,讨论安做的米饭种有没有杂粮,讨论静的种子问什么会死?看到春天安种种子的时候,问问什么春天才种,会闻到关于气候和季节,温度湿度等问题,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一起在网上丁了一套《这就是24节气》的书,春夏秋冬四本,阐述四季的更迭。通过这本书,我们一起慢慢领悟了等待和耐心,知道要尊重自然万物的规律,要想完成一件事情,需要耐心和等待。这本书的共读,对我和爸爸也很有启发,因为孩子的养育阶段,难免会失去耐心和等候,每次看完我们也会一起讨论关于等待和耐心的问题,养育孩子也是需要这本书种所体现的禅意的。儿子也很喜欢这本书,他也知道很多时候需要有耐心和等待,慢慢的变得愿意等待了,总之,这是一本很好的共度的书籍,很感谢这次课程,让我们深度进入亲子共读的氛围,以后也会选择跟多的书来共读。
26#
发表于 2017-6-21 10:05:25 | 只看该作者
A11-袁洁


读《吃饱了,吃饱了》
By:洁yuanyuan
米菲老师的慢蜗牛生活家我一直关注着,每次看的时候,都感觉内容十分强大,很多绘本之外的介绍与感受,让人无法忽略,但是往往又从没有关注过。这次米菲老师的课程”故事知道怎么办“让我再次回想自己读书的初衷。
我们最近一直在读的两本绘本是《一园青菜成了精》和《吃饱了,吃饱了》。今天我想谈的绘本就是《吃饱了,吃饱了》,这本书是日本的长谷川义史的作品。全书围绕“吃饱了”三个字,有节奏、有韵律的带领我们辗转于一个个的国家,尝遍了各地的美食!对于作为吃货的儿子来说,这种带有各色美食的绘本,看起来秀色可餐,香喷喷的美味伴随着画面,四散开来,让人垂涎欲滴。在最初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儿子说:这是吃货的最高境界啊!儿子总结发言说:全都是猪猪,我是瘦瘦猪,妈妈是胖胖猪。
后来继续读这本书,开始只是听,慢慢的边看图片边读书,儿子自己发现了好多的小细节,每次从一个餐厅离开,一家人不仅吃饱喝足,还会带回去小小的纪念品,就像我们出去旅游,总会买些当地的小玩意一样。一路吃吃喝喝,也慢慢的认识了那些国家,在然后了解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在反复阅读中积累起来的。而现在,儿子也可以自己给家里其他人来讲这本书,还认识了很多文字,这些都是意想不到的收货。
那自己读书的初衷又是什么呢?我想,我最初给孩子读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可是慢慢的,我发现,习惯养成、识字......等等我需要孩子学习的内容,远远不如我们在一起享受睡前读书的美好时光来的更切实际。在这个时间,是我们展开想象力遨游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是我们或平静或激动的温馨时间。再次回想米菲老师课上的内容:”我们不是通过故事来教会孩子知识,而是通过读故事的时光来实现陪伴,来为孩子构建精神世界,让孩子学会爱,感受被爱。“让我们的读书不再功利,让我们陪伴孩子回到最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10-20 10:47 , Processed in 0.054221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