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八个镜片的眼镜、一条裤腿的长裤、几十只特别小的鞋子、长得惊人的靴子、两个分叉的手套,长长的口罩、身子长长长长的T恤……这些好像都错了。可是,真的错了吗?看似与众不同的日常用品,放在我们常见的东西中间,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被判断为错误。但是,用在蜘蛛、海马、毛毛虫、鸵鸟、螃蟹、鳄鱼、龙等动物身上,一点儿也没有错! 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我们的对错到底是否有一个标准呢?是否需要来评判呢?我想在这里最好的诠释是,凡事无绝对。 绝对的对,绝对的错,都是不存在的,任何的对错判断都是有条件的,只是这个条件是什么?人们通常判断对错的时候,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判断标准和条件,因为才有了对错之分。这样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们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可以来判断对错,或者说,在判断的时候,是否需要在意对错呢?这些标准是否重要呢?甚至对错是否重要呢?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特别是在对待孩子成长的时候,对错真的很重要吗?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的试错过程,没有尝试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去判断对错。我们的对错判断,又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呢? 这让我想起一个画画的故事,一群孩子对这讲台上的一个杨桃画画,大家的眼里杨桃的形状不是五角星的,但某个孩子的座位上看到的就是一个五角星,无论是画成杨桃还是画成五角星都没有对错,而只是角度不同的结果。如果单纯不分青红皂白地判断对错,只会造成伤害,而对孩子的反正认知于事无补。 《错了?》这本书,我想也是提醒我们,在不同的时候,或者不同的动物身上,看起来是荒诞的东西,却是那么的自然和正常,毛毛虫这么多脚,不就得穿这么多只小鞋子才够吗?蜘蛛有八只眼睛,他如果要带眼镜的话不就得带8个镜片的眼镜嘛!一点都不错。如果一味地不根据实情要求一致的话,两个镜片的通常眼镜就不适合蜘蛛带,而两只的小鞋子也不够毛毛虫穿。所以,在这些时候,我们通常惯用的判断反而是错的。 那到底我们是否需要判断对错呢?对和错这两个字的标准就要看你是站在哪个角度的。你站的角度不同,肯定得到的答案也就不一样。因而,我们不能武断地下结论判断对错,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大多数时候,对错也不需要绝对地判断,主观的想法很容易有偏差或者片面,很多事情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可比性,我们无需判断,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百花齐放,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 《错了?》这本书的故事讲述角度,给孩子们和家长们都能带来启示,让我们在看法问题的时候,有不同的角度,更容易去理解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和做法,求同存异,而不是一味苛求对错,一言堂。这样的角度无疑在思维方式和角度上能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