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是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2岁之前的情感体验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不能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种暴躁的性格可能会跟随他一生,影响孩子的判断力、人际交往等。所以在12岁前教会孩子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比教会孩子认识多少个字更能事半功倍。但是由于很多家长对情商知之甚少,当孩子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时,没有把握这些“可教的时刻”,转而采用压制,忽视,甚至惩罚,导致了孩子情绪管理愈来愈差。 龅牙兔情商训练师提醒您,警惕以下四种对待孩子情绪的方式: ●交换型,即用有吸引力的事物使孩子终止某些消极的情绪。 如见到孩子悲伤时,马上去买孩子喜欢吃或玩的东西,只要孩子停止那种消极的情绪,什么条件都答应;或者不管孩子的情绪如何,刻意压制其情绪的爆发,甚至对他们说:"如果你想别人看得起你,最好把这些不好的情绪埋在心里。"
●惩罚型,即用责备、恐吓或打骂来终止孩子的消极情绪。 这类家长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情绪或发泄情绪的行为上,不去深究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甚至动辄以批评的态度对待孩子产生的情绪。就算有时主动了解原因也只是为了作出反应:"合理"的原因会得到谅解,稍微"不合理"的原因会受到责备,而非常"不合理"的原因会受到严惩。
●冷漠型,即虽接受孩子的情绪表现,却不作出积极的反应或加以引导。 这类家长不关心孩子情绪的变化,常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
●说教型,即不注意孩子情绪或行为的原因,反复埋怨或罗罗嗦嗦地说教一番。 这类家长的行为极易引起孩子的反抗或厌恶心理。
以上4种处理方式,都对孩子情商的发展不利,必须加以克服。龅牙兔儿童情商营建议家长,要想妥善处理孩子的情绪,提高孩子的情商,家长必须善于通过情感上的共鸣或移情作用培养孩子感觉他人情绪的能力。如看到孩子流泪,就能设身处地地想像孩子的处境并感受其悲痛;看到孩子生气,则感受到其失败或愤怒。家长接受并与孩子分享这种感受,会使孩子更有信心面对困难,因为孩子感到身边有可信赖之人的支持。家长不责备孩子,不嘲笑孩子的情绪,不主观地否定孩子的意向,不拒绝他们的要求,孩子就会让家长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要孩子觉得家长与自己的立场是一致的,就愿意与家长一块解决问题,接纳家长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