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uangxi244 于 2020-6-4 11:58 编辑
A15 熊敏第六课作业
第六课作业 绘本好好玩——苏苏的“石头剪刀布”阅读延伸活动
★书目介绍:
书目名:《石头剪刀布传奇》The Legend of Rock Paper Scissors
作者(文):[美]德鲁•戴沃特 Drew Daywalt
作者(图):[美]亚当•雷克斯 Adam Rex
翻译:余治莹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参与对象介绍:
参与者年龄:6岁
参与者性别:女
参与者优势智能:说、唱、动、画、玩、演、情(小朋友各方面比较平均)
参与者劣势智能:推
★绘本延伸活动记录:
活动形式:涉及到拓展活动上苏苏每一样都非常的积极参与,考虑到与《石头箭头布传奇》这本书故事匹配的相关延伸,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拓展的活动:
(1) 手工制作——“动”“画”
(2) 剧场表演——“演”“玩”
(3) 录制故事——“说”
所需物料:纸胶带、吸管、废纸箱/硬纸壳、画笔、颜料、吸管、手机录音、剪刀、手工刀、胶水
活动过程文字记录:石头剪刀布的故事非常容易吸引孩子并切入她的直观感受,但是单纯的读完故事,互相玩玩石头剪刀布是不是太简单了一点呢?!于是下班以后开始我和苏苏的拓展之旅啦!
(1) 手工制作——
“石头剪刀布”卡通形象:
苏苏非常擅长绘画和手工,于是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入手,模仿绘本上石头战士、纸张小子、剪刀的形象做起了我们自己的卡通手工。在纸上画下对应的卡通形象并用彩笔涂上颜色,苏苏自己加了点创意,为剪刀做了一个蝴蝶结的领结,她说这说明是剪刀姐姐。
画好了卡通形象后,我们用记号笔在废纸箱上画下轮廓剪下,然后将纸张上画好的三个小卡通人物贴在了纸箱轮廓上,这样不仅更容易保存,不容易损坏,而且为后面我们的剧场表演也提供了更方便的道具。
“魔幻世界”绘画
看到群里老师们推荐,给苏苏买了纸胶带和绘画颜料,我们一起创作了一副石头剪刀布战士们生活的魔幻世界,因为用胶带分块了画纸,让苏苏似乎有了更多的灵感,不同的战士生活在不同的颜色区域。肆意的涂抹让苏苏非常享受整个创作的过程,而撕掉胶带时需要足够的耐心,这对性子比较急躁的苏苏来说是一个大大的挑战,不过她比我想象中完成的更好,细致而耐心。
(2) 剧场表演
做好了手工以后,苏苏像拿着宝贝一样,自己一个人模仿他们去说话。第二天,我提议和苏苏一起用这些做剧场表演,到了晚上,床就是我们的表演舞台,枕头就成了我们的幕布……
我们用吸管贴在制作的人物道具上,便于表演。石头战士的声音是粗粗低沉的、纸张小子的声音是细细而高亢的、剪刀当然是按苏苏的想法是一个小姐姐温柔的声音。一开始是我表演给苏苏看,用不同的声音展现战斗和想法的场景。后来苏苏也参与进来一起模仿,但是她更喜欢拿着人物道具假装自己是各个战士,满屋子跑跳打闹。
(3) 录制故事
苏苏从小就很喜欢讲故事,为苏苏开了喜马拉雅的账号,录了很多故事,《石头剪刀布传奇》是一本记忆点非常强的书,一拿回来,苏苏就拿着书给奶奶吧故事讲了两遍。后来对苏苏说,也许喜马拉雅很多小朋友也等着她讲故事,问她要不要录下来,欣然同意。于是就在APP上陪苏苏录制了她讲的故事,因为每天都比较晚,所以苏苏建议讲故事分为上中下三集录制,这样不仅录制了故事,也能早早的睡觉了!录制故事的时候,明显苏苏更有仪式感,对故事节奏和语调的把控也比对我们讲故事更好了。
照片/视频记录截图:(见附件图片)
活动反思:
三点收获:
(1) 延展的前提要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预判,任何一种技巧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对孩子的每一项延展应用到生活中
(2) 以前有时候对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某些不能达到的方面,会有点强迫式引导,不仅让孩子有更多的排斥心理,更有可能影响他在优势方向的发展
(3) 对孩子要有更多的肯定和支持,家长不仅要做好事前的各种自我拓展和延伸,更要在积累的基础上针对与孩子阅读的每个不同场景去随机应变,为孩子的延展活动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支持。
二点改进:
(1)因为工作原因,每天回家后都八点以后了,各项事情做完就已经非常晚了,一般会与孩子共读绘本作为一天的“完结”,现在对时间管理更加好了,安排好时间回家后一定会与孩子进行相关的延展互动,发现这比日常单纯拒绝孩子“陪玩”甚至更有效率,不仅让孩子快乐的享受拓展陪伴,时间上也更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时间计划去开展(因为你陪孩子玩这些“活动游戏”,孩子更快乐了,得到了满足更愿意听从你的时间安排)
(2)在每天晚上回家给孩子读绘本前,会在公司先查阅资料,做好事前准备。
一个行动:
(1)更加的了解和去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在自己还没有像老师一样那么多积累的时候,在每天回家前,对当天可能共读的绘本提前做准备,涉及一些延展场景。
(2)做好整理,对于每个发展方向,分别有哪些工具途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