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没抢到沙发呀。 参加第二次新书试读会了,受益非浅呀,感觉也很好,元老就是元老,呵呵,继续向你们学习 ![]() 气质的曾经,辛苦了! ![]() |
很不错的几本书,有时间一定看看,最近在看泽妈带回来的新书《家庭超级大书》 |
鼓掌,写得真好 |
~~~~“曾经”这名字很容易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传说啊~~ 哈哈,被你看穿了我的企图 ![]() |
哇,还是朵米妈厉害,果然几个元老都是文笔精湛口才一流的高手啊,且听朵米妈原版深度解读,更加精彩。当时朵米妈霹雳巴拉说了好多,我都记不完整,只能凭自己的理解一知半解记录下来了,讨论会让大家碰撞出很多火花,这样的讨论很棒。 |
关于《干将莫邪》,我想说的是,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有很多古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这些年代久远的故事经过岁月的淘洗,历经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冲击,有些已经焕发出完全不同的样貌。 比如小红帽,比如三只小猪,都已经有了超过上百种演绎。不同视角的改编,给这些陈年老故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一经引进,甚至可以迅速捕获异国读者的心。 究其本质,是随着儿童观的深入,这些绘本触及了人类生命中最本源的核心价值,也因此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反观中国的传统故事,在国外出版的少之又少,当然一方面有渠道的问题,但更大的原因还是文化差异和价值取向。 比如《干将莫邪》,两夫妻铸了两把好剑,藏起一把,交了一把,男的预料到自己将会被杀,就和女的一起给他们的孩子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个遗腹子尚未出生,就被赋予了复仇的使命,他的一生就是为了替父报仇,而他自己甚至也真的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委托侠客代为复仇,最后王被杀,侠客自刎,故事中的5个人除了莫邪一人毕生生活在丧夫丧子的仇恨和痛苦中,其他全死了。 这样一个故事,我们要传递出什么样信息来呢? 如果仅仅就是一个故事,我更愿意孩子大一些的时候直接读《搜神记》的原文,这些志怪小品没准还能唤起她研读古文的兴趣。而最关键的是,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孩子能了解,这就是当时当地发生的故事,有着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周遭环境,这个故事和现世是有距离的,隔着这段距离,就能产生新奇有趣甚或审美。 当然,孩子的神经其实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一本书也不能怎么样,他们从来也都能在想象与现实中游走。只是,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我更希望能够看到保留了精华而剔除了糟粕的中国传统故事,甚至,期望有更多的原创作者能够从我们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汲取幻化出更具时代特征的改编,其中,那些最接近人类本源的作品,将最能经得起时光的磨练,成为新的经典。 |
“曾经是非常敬业的文字义工。。”哈哈,这句话好有歧义哦,相信曾经是。。,以后也一定是。。![]() |
曾经是非常敬业的文字义工,现场拿着笔记本电脑,“啪啪啪”地飞快记录着,赞一个! 非常精彩及时的文字记录,为没到场的草籽们生动滴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9-29 20:31 , Processed in 0.061784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