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73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昔日重来】难忘的一课:画出心底的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1 16:4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几年前,我刚从学校毕业,来到一家中学做美术老师。
学校有两个美术专业的班,学生们除了考文化课,还参加了艺术考试才进来的,算是略有基础。
那时候,我其实比他们大不了几岁。混在他们中间,还真不容易把我这个小老师给挑出来。
也因为此,我和学生们的关系还算融洽,经常会有些学生跑来跟我谈心。
刚刚脱离学生的身份,就要当老师。
这时候才发现,之前自己学到的东西几乎瞬间蒸发了,站在讲台上,不知自己能掏出什么干货来。
一场旷日持久的自学开始了,除了艺术理论与专业,还找了大量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书看。
我承认,那段时间,是我求学生涯中,吸收力最强,吸收量最大的阶段。
由此也可看出,学习的效率,与为什么学习是有极强的关系的。
通过大量的学习,我开始强烈感到自己的无知。即使当年我拿到了毕业论文全届第一,但仍然无法掩盖大学生涯的虚无。只有在那一段时间,我才真正的认识到,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为了什么,它和我们是什么关系。这种认识的获得,就像一场艰难的跋涉,在无人带领的黑暗里,我只能靠自己摸索着向前。

有次上课,我拎了一台手提录音机。
带了三盘磁带。一盘比才的《卡门》,一盘恩雅的《牧羊人之月》,还有一盘《世界三大男高音圣诞演唱会》。
一进门,学生们看我不摆布景,也不做范画,只把录音机往讲台上一放,顿时好奇起来。
我说:咱们这堂课,不画别的,就画音乐。你们听到什么,就画什么。
按键按下。
《卡门》气势恢宏、激情昂扬的序曲喷薄而出,接着是安宁静谧、散淡悠长的《牧羊人之月》,最后,是多明哥、帕瓦洛蒂、卡雷拉斯欢乐诙谐、妙趣横生的圣诞小品。
学生们听得兴奋莫名,到画的时候,却下不去手了。
怎么画啊?!他们叫起来。
是啊。怎么画呢?
他们中有些会想办法的,跑到讲台边来看磁带的封面,希望能获取一些灵感;甚至有人提出,是不是画出他们的头像就可以了?
但是不行。
我规定了,不能用任何具象的图形,只能用点、线和色彩来表现。
当一名绘画者,学习绘画的目的只是在追求对现实世界的描摹,那与照相机何异呢?
绘画,是我们回归内心的一种手段,和写作、音乐、舞蹈或其他艺术表现一样,这只是一种形式。就像禅宗的公案中所说,我们伸出手指指向月亮,那手指并不是月亮,真正有光华的,是我们的内心,是我们用心去体会到的一切。
有些东西是难以琢磨的。比如情绪,生气、伤心、愉快、平静,有些感受,其间微妙的变化与交融,甚至难以用言辞和文字表达,但是音乐、绘画,有时却具有直指人心干脆而直接的力量。
我在黑板上画出了一条直线,这意味着什么呢?
平静。有学生说。
坚持!另一个人说。
执着!有人补充。
非常好!我继续在黑板上画了一团线团。这个呢?
好郁闷啊~有学生笑起来。
生气了!好纠结!想不通。莫名其妙!学生们此起彼伏的喊起来。
真好!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绘画的精妙之处,一幅好的作品,它是有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的,一条是作者的思绪,一条是观者的感受,有些作品就像一面镜子,你看到的是你,他看到的是他,它就像一条秘密的通道,让我们抵达我们的内心世界。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这样跟他们讲,他们是否能听懂,或者能够理解多少。
我只记得,那节课的尾声,终于有个女孩子站起来,她说:老师,我明白了。但是你带的音乐我听不懂,能不能换我们最喜欢的林忆莲啊!
得到我的许可,女孩子飞快的跑回宿舍,当她气喘吁吁的拿来一盒磁带的时候,其他的学生脖子都已伸长了。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不开启的门,善变的眼神,紧闭的双唇,何必再去苦苦强求,苦苦追问……”林忆莲凄婉的歌声响起,他们陷入了沉思。
未几,那个女孩拿起粉笔,在地上画起来。
我默默的听着,默默的看着,我知道,这可能是他们在这间学校完成的最奇特的作业。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和他们其实并无分别,我正是这样一个处于学习兴奋期的学生,急于和他们分享我所探究到的每一个发现,虽然这个发现在更宽广的领域已是我们尚未发觉的常识。
包括分享给他们的方式,今天看来,仍是有待商榷的。其实,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或者,在他们的那个阶段,是不是需要上这么一课呢?
一切都过去了。
我只记得当时我们的兴奋,这兴奋溢满了整间教室,甚至招来了巡查的教导主任,当他探头进来喝问:“你们老师呢?!”的时候,我从学生堆里抬起头来示意我在,那时候,我和他们忽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认同感,仿佛我们在一起,正在进行一件不愿被大人知道的探险,这种感受让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一年以后,我离开了这所学校,来到陌生的城市深圳。
令我欣慰的是,十年之后的教师节,我仍然可以接到他们发来的短信:老师,节日快乐。
2#
发表于 2013-4-12 09:13:22 | 只看该作者
绘画,是我们回归内心的一种手段,和写作、音乐、舞蹈或其他艺术表现一样,这只是一种形式。就像禅宗的公案中所说,我们伸出手指指向月亮,那手指并不是月亮,真正有光华的,是我们的内心,是我们用心去体会到的一切。
有些东西是难以琢磨的。比如情绪,生气、伤心、愉快、平静,有些感受,其间微妙的变化与交融,甚至难以用言辞和文字表达,但是音乐、绘画,有时却具有直指人心干脆而直接的力量。

这个月小妖班上进行美术主题,正好用这番朵米妈的感悟来和孩子交流啊~~
3#
发表于 2013-4-12 11:42:33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喜欢!!!没想到朵妈还是美术老师~
4#
发表于 2013-4-14 12:33:42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懂音乐,但是音乐跟画表现在一起,应该能看得见。
这两天都在不断讲《派克的小提琴》,给女儿学校文学社团讲过,给女儿讲过,给儿子讲过,给自己读了几次。

我不大爱这本书的文字,我只爱画面,那种让音乐可见可感可想的画面!

之前在学校老听到:文史是一家。
现在我在想:音乐和美术,也是一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9-29 02:49 , Processed in 0.049727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