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03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批评与自我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0 17:5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岁半的孩子的迅速成长确实会让人有措手不及之感。当你习惯性的伸出呵护的双臂时,她会明确告诉你:“妈妈,不用你帮忙,我自己来。”;当你再想用模棱两可的语句敷衍她的提问时,她会一追到底不像以前那么好打发;当你因为她吃饭不乖忍不住嗓门加大语气强硬时,她会不满的嘟嚷:“我就知道你会来这一招。”,这就是今天的王逗逗。
      唯一能赶上春天的脚步的,估计也只有孩子成长的速度。
      逗逗真的是长大了,周末我们娘俩去逛街,刚出门时是手拉手,走了两步,逗逗要求:“妈妈,你搂着我的肩膀走吧!”才拐出路口,小大人又开口了:“妈妈,其实有时候我是怕你的。”我蹲下来:“怕妈妈?什么时候?”逗逗:“吃饭的时候。”停了一下又补充一句:“还有做作业的时候。”我看着她清亮的眼睛,半晌没吭声。
      吃饭是历史遗留问题,数次上演两败俱伤的结局。虽然现阶段逗逗的进餐情况已有明显好转,但是我并没有与时俱进的改变态度,而是得寸进尺的希望她好上加好。
      做作业则是新情况,每周从学校带回来的蒙氏教材的那本《粉红塔训练册》,老师要求在家做两页周一上交。寓教于乐的道理我心里是明白得很,对于3岁多的孩子,作业等同游戏。但是一落到实处,就希望她能严格按照训练册的要求认真完成。逗逗一旦不配合或是心不在焉,当妈的心中的那个魔鬼就开始变得很强大,最后就可能因为按捺不住而嗓门加大,心魔啊心魔。。。。
     《火星来的孩子》的那句感人至深的台词是:“有时我们忘记了,孩子只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就像外星人一样,拥有无穷的能量和无尽的潜力,他们带着考察的任务,试着学习如何成为真正的人类。”而我对此的理解看来只停留在感动的阶段。
      越来越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改变自己比塑造孩子真的难多了。我们身上都带有原生家庭留下的深深烙印,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是伴随着与自我做斗争的过程,战胜不了自我的挫败感常让我觉得很无奈也很辛苦,所幸逗爸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了极强的互补作用。他天性温和,加之对孩子的宠爱,逗逗常会瘪着嘴在他怀里找到安慰。就剩下我一个人独自困扰:批评和自我批评怎么就这么难呢?
     想起某天看到的这样一句话:“妈妈不优质孩子难优秀。”不由叹口气:当今想养个好孩子可真难。
     后来又看到这样一段话:“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解决思想矛盾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却不是同等的。相对来讲,更重要的是自我批评。一方面,没有认真的自我批评,也就不能正确对待批评,批评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另一方面,从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讲,外因(批评)只是条件,内因(自我批评)才起决定作用。因此,应当大力提倡自我批评。”
     得,看来往后咱家得继续大力提倡自我批评。而这个结论估计是我家逗爸最乐意看到的。
     然后,关于王逗逗引发的“我是怕你的。”的话题,最后有了这样的讨论:
     逗妈:“发脾气是妈妈不对,你可以提醒我吗?”
     逗逗:“嗯。。。。可是你发脾气的时候我都不敢叫你态度好点。”
     逗妈:“那,我保证以后不乱发脾气,但是你表现不好的时候,我可以不高兴对吧?”
     逗逗:“可以。”
     逗妈:“那我开始不高兴的时候,你就提醒我不要发脾气,怎样?”
     逗逗:“没问题!”
     说完了大眼睛一眨巴,堆上一脸灿烂的笑:“你真是我的好妈妈,我们亲一下吧!”

(2010-04-07)

2#
发表于 2013-6-8 17:47:15 | 只看该作者
要看什么破育儿书啊,看逗的成长日志就成了,都是实战经验
3#
发表于 2013-6-29 15:29:21 | 只看该作者
深有同感啊,向逗妈学习!
越来越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改变自己比塑造孩子真的难多了。我们身上都带有原生家庭留下的深深烙印,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是伴随着与自我做斗争的过程,战胜不了自我的挫败感常让我觉得很无奈也很辛苦,所幸逗爸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了极强的互补作用。他天性温和,加之对孩子的宠爱,逗逗常会瘪着嘴在他怀里找到安慰。就剩下我一个人独自困扰:批评和自我批评怎么就这么难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7-5 05:53 , Processed in 0.065515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