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入冬,但珠海依然秋意浓浓。在这秋高气爽的好时节,我们来到了有着170年历史的古村落——金鼎会同村。让孩子们在户外读诗、解字、奔跑! 人员到齐后,我们来到位于会同村村口的莫氏大宗祠,故事会将在这个祠堂展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故事会开始之前,依旧由老草籽们先来给大家说说听故事需要注意的事项。 自我介绍当然也是不可少的,让大家相互认识,同时也锻炼孩子的勇气! 第一环节是为你读诗,由美丽与智慧兼得的乐乐妈妈带孩子们为孩子们带来诗经中的《蒹葭》。 《蒹葭》(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家长和孩子们准备很充分,有带手抄的,有带《诗经》的,并且在读诗过程中我发现已经有可以背诵的,这份认真让我感动。孩子们和乐乐妈一起将诗读得抑扬顿挫、松驰有度,如涓涓流水润泽着我们的心灵! 中文的《蒹葭》读完后,我们临时决定让家长上来用粤语朗读。马上有爸爸妈妈举手报名。在他们练习期间,乐乐妈给大家放了歌曲《在水一方》,这首歌的歌词是由琼瑶根据诗经《蒹葭》改编的,读完了诗后再来听,别有一番韵味。音乐播完,由四位家长用粤语朗读,不少孩子饶有兴趣的跟读,无论读得如何,这份好学的精神值得表扬! 第二个环节是非常受欢迎的邦爸解字环节。这次的字分别是“会”,“同”。在会同村开故事会,了解“会”和“同”的由来,邦爸真是用心良苦! 会, hui,从亼从曾。亼(ji) ,人一口,为合;曾,下面是日火,上面是冒气的食物。 最早的“会”和吃有关,以前的人也会聚在一起吃东西,后来大家想,不能光为了吃聚到一起吧,那就开会吧。“会”字回上“火”字旁,指一种烹饪方式,也是和吃有关的。 同,甲骨文(凡,众人夯地的多柄夯桩)(口,劳动号子),造字本义:众人在兴桩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略有变形。多柄夯具叫“凡”;众人喊着统一的号子、用“凡”夯地叫“同”。 所以这会同村的名字寓意很好啊,有吃有住~今天真的长见识了。 第三个环节是奔跑吧,孩子们! 首先让孩子们自己组队,三人一组,并选出组长接任务卡。大多孩子与相邻而坐的孩子迅速组队成功,有个别小朋友落单,经协调全部组队成功并选出了组长。林成妈给各组长派任务卡,并介绍任务规则!个别不识字的小小组长怎么办?放心,都配备了有识字功能的父亲或母亲一枚~ 任务开始了,孩子们非常兴奋,但此刻更重要的是保持清醒,思路明确,行动力强!第一个任务是找到图片的地点拍照上传,并回答这是在哪个祠堂,它旁边还有哪两座祠堂。很快各组就顺利完成了任务,奔往下一站!
第二个任务是找碉楼,我们这一队组员是丫丫(组长)、萱萱、KK。其中KK年龄较小,跟着两个姐姐小跑前进。姐姐们完成任务心切,奔走的速度太快以至于KK和我们这老胳膊老腿的妈妈们追得好辛苦。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会主动去问路人,后来总结了经验要问当地村民,不要问游客。经过一番寻找,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二个任务的地点——会同北碉楼!
根据同样的方法,我们分别找到了第三个任务点老屋咖啡,并且孩子们进去问老板咖啡馆的联系电话(任务之一);第四个任务点青瓦时光乡村餐厅;第六个任务会同南碉楼;第七个任务青瓦时光的指示牌(挂在杆子上的老式单车)以及我们集合的任务点:莫如恩纪念中心。这个地方比较隐蔽,在一个小巷子里面,我们差点就错过了这条巷子,还是孩子们机灵,她们去问一家糖水铺的老板娘,这才没有走冤枉路,我们组第一个完成所有的任务,KK全程努力跟上姐姐们的步伐,不愧是小小男子汉!
其他组成员也都陆续到达了集合地点,林成那一组虽然到得比较晚,但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村子细细地游览,心态不同,收获不同! 这次的故事会动静结合,大人孩子都收获满满!相信多年后一起回忆起这段往事,你我都会嘴角上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