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西629 于 2019-5-7 23:55 编辑
J04 王玉香 第五课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法宝 作业 一、分享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和感悟 曾老师从为什么和怎么做两部分分析了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原因及法宝。为什么让孩子爱上阅读,从历史角度看,因为我们是故事人的后代,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从目标角度看,因为我们要培养终身阅读者,做“书之子”,让阅读像呼吸般自然。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呢?首先要了解孩子学习的三种通路:听觉型、视觉型和触觉型。观察孩子的特点,判断其是语言、图像、朗读还是操作敏感,这为孩子的阅读选择奠定基础,是让阅读更加有趣的基石。 法宝一:打开耳朵。孩子生来对父母的声音特别敏感,尤其听到妈妈的声音孩子有着天然的安全感与愉悦感。因此,父母抱着孩子朗读故事的感觉与声音,是孩子喜爱的行为方式。如王志庚在谈儿童的早期阅读启蒙时所说,家长要做好“朗读者”角色,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故事,传递情感。如此全方位刺激孩子,帮助其打开听觉思维。从孩子出生,我坚持给他读书、听书,我们非常享受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读。最近两三个月,他进入语言敏感与爆发期,我们尝试在读完之后让他大声朗读并录音记录下来。因此,书单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读物。 法宝二:桥梁计划,打造适合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既包括外在的物质的硬性布置如书架的布置、书籍的选择等,也包括软性条件如父母自身言行等。在致力于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性阅读环境,如家中书架布置可以绘本架与大书架相结合,尽量做到随手可以拿到书看,再如经常带孩子泡图书馆、参加故事会、观看绘本剧表演等等;另一方面,父母自身也要成为一位终身阅读者,做一个“读书人”,身教重于言传。 法宝三:说来听听,培养思辨精神。说来听听中,首先自己要做一位成长型的父母,终身学习,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与孩子在同频道。其次,善于做一个“倾听者”与“对话者”,倾听孩子才能贴近孩子;通过提问和对话,启迪孩子思考和表达,增进理解与尊重。最后,在对话中,加入仪式感,善于记录与重温回忆。 法宝四:不拘一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阅读中应不拘泥于某一种方式、某一个主题等。适合孩子、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与能力才是最恰当的。再者,虽然不拘一格,但是如果加入趣味性计划性会让行动更具条理性、可参与、可反思,更能持之以恒推进阅读,实现终身阅读者目标的培养。 这一课我不仅了解了阅读的方向性指引——培养终身阅读者,还明白了培养终身阅读者的四大法宝,四大法宝让阅读有了实际操作的遵循,使阅读更具趣味性、计划性,让阅读更加持之以恒。相信长期坚持,阅读必定如呼吸般自然,家庭阅读的氛围也会蒸蒸日上。谢谢曾老师! 附思维导图: 二、孩子今年的阅读计划(注意有趣!) 从SMARTI原则出发,结合我家孩子的特点,来制定计划。 (一)孩子特点分析: (1)年龄与性格:孩子年龄3岁10个月,性格比较偏安静、比较较慢热,有时候情绪爆发比较激烈,对于陌生人与环境都需要观察期才能融入。目前正是语言爆发期,喜欢车子、运动、绘画与手工,对数学与科学探究有一定的兴趣。 (2)目前需求:一是喜欢思考问题,爱发问与表达,对生命类话题有着一定的渴求;二是希望习得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技巧;三是喜欢天马行空编故事,发挥自己的想象。
(二)结合SMARTI原则制定的计划 1. S(具体)原则&R(相关性)原则,核心点是阅读中题材和选材的选择要广泛,注重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注重深度阅读与主题阅读,做到具体可操作。结合孩子特点,今年阅读计划中,我们选择以下绘本题材: (1)哲学类绘本:《长大以后做什么》《我不知道我是谁》《风到哪里去了》《自己的颜色》《尼古拉的三个问题》《失落的一角》《一片叶子落下来》《世界为谁存在》《为什么为什么》《大问题》《森林大熊》 (2)想象力丰富的绘本:深见春夫与大卫·威斯纳作品、《威利奇遇记》 (3)情绪类绘本:《菲菲生气了》《我变成了一只喷火龙》《我的情绪小怪兽》《爱哭的公主》《生气王子》 (4)生命类绘本:《活了1000万次的猫》《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獾的礼物》《世界上最美的告别》《当鸭子遇见死神》《独自去旅行》 (5)运动类:《皮卡西随身绘本:我们爱运动》《蹦》《好玩的自行车》《我爱跳舞》《鸭子骑车记》《小瓢虫骑车记》《我们的旱冰鞋》《谁跑的更快》 (6)社会交往类:《我是露露》、《爱上幼儿园》系列、《威利和朋友》《胆小鬼威利》《大英雄威利》《小黑鱼》《快乐幼儿园》 (7)绘画类:《点》《杜莱:艺术大书》《会说话的点点》《小小艺术家启蒙系列》《杜莱创意启蒙书:涂鸦大厨》《365个艺术创意》系列、东方娃娃杂志艺术刊 (8)科普类:揭秘系列、DK系列、《生命的故事》系列、东方娃娃杂志科普刊 (9)语言类:《中国童谣》《手指谣》《声律启蒙》 由于孩子特别喜欢思考和天马行空地想象,也进入了语言爆发期,我们准备精读哲学启蒙绘本、生命类绘本、大卫·威斯纳和深见春夫、中国童谣类。
2. M(可衡量)原则&A(可实现)原则,即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来设置范围和数量,让计划有可落实性。鉴于孩子3岁10个月,阅读能力方面语言发展比较好、不识字,阅读兴趣特别浓厚,对故事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能够自己编简短故事,对图像、表演比较敏感。今年阅读计划,我们打算每月观看一次绘本剧或者参加一次故事会,每天阅读3本绘本,周末做绘本延伸活动(如让孩子自己讲故事编故事、绘画呈现自己读绘本感悟等)
3. T(有时限)原则&I(有趣)原则,即在有限的时间内,趣味性完成阅读计划。我们阅读计划分成天、周、月、年三个块来推进,每周每月记录并小结,一年结束一次大总结。通过阅读成长树,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增加小小仪式感。一周一棵阅读树,每天阅读完一本书,就在树枝上贴上一片小树叶,每周完成阅读树就奖励一本有趣的书,每月完成则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买个小蛋糕庆祝一下。期待我们的树干变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期待一年结束以后,我们所有的阅读树拼接成一片小森林!(如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