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写写写第四期第五轮第二十周作业 [打印本页]

作者: 2018初级班L20    时间: 2019-1-7 13:14
标题: 写写写第四期第五轮第二十周作业
写写写第四期第五轮第二十周作业
(交作业时间:1.7-1.13号)
针对之前频频出现的占座事件,有地方出台了地方法规来约束这些行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大家可以看下这个链接
本期的作业是:针对本应该约定俗成的规定,或者说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规矩,要不要严格遵守?(也包括本群的作业群规),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作者: 2018初级班L20    时间: 2019-1-9 07:04
L20         先说声抱歉,自从出了题后,我就开始纠结了。人是不是应该活的不要凡事太认真了。        无伤大雅的事情应该是怎样都行的吧。其实我一直都挺拧巴的。明明自己是一个较真的人,却经常在生活中被叫做老好人,看似随和,却又拧巴。看似认真,却不开通,不灵活。        就像上周的题目,其实我是故意拖到周一才交的,就想让大家讨论群规,但是大家却都很默契的没有说。现在我想明白了,我们走在一起,本就不易,本心就是想着相互扶持走的更远,坚持的更久,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近看明兰传,也是经常感触好多,家族、个人,人活的真的不易,该灵活的时候灵活,该认真的时候认真。        高铁占座事件不同,人和人的相处,本来就应该是互相包容,互相理解的,没有了互相的一厢情愿,自然就会触犯到别人的利益。        再次感谢大家的宽容,让我能够不断的认识自己,察觉到不一样的自己,谢谢你们,感恩一路相随!
作者: joysunny6301    时间: 2019-1-13 19:00
08sunny 针对本应该约定俗成的规定,或者说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规矩,要不要严格遵守? 规定在没有被推翻或者修正前,就是约定,必须严格遵守,这是对自己的要求,这是对其他人的尊重。元旦刚过,我已经很意外地收到了两张罚单,当然从情理上来讲,我确实没有干扰任何人,但是打破规定,不是以有没有给他人造成损失为标准。之所以约定俗成,那肯定是基于一定的目标,过程里不是每件事都那么重要,对结果有直接的影响,但并不是影响的细微可以是我们打破规则的理由,遵守规则,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是对规则权威的尊重。真有不合理的地方,大家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未被正式采纳前,我们都应该严格地遵守规则。 说说我们的群规吧,首先制定是合情合理的,原本大家就是为了共同成长的目标才有代价加入的,每个人对规则都心知肚明且心甘情愿,那么我们有何不遵守的原因呢?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退出,但留下的应该坚持,这是我们对团体内每个人的激励,这才是抱团取暖的意义。我们或许都有些从众心理,但是只有那个人做好自己,约束好自己,目标才不会遥远,愿大家一起加油。
作者: 溜溜的她哟    时间: 2019-1-13 20:12

01 溜溜
关于占座

我自己本人不喜欢占座这样的行为,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做这样的事情,我也是偶尔为之。除非是有很多座位多的,我可能就会占一个,如果座位很紧张,我就会自动把占的位置让出来。因为觉得这样很不好意思。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我觉得规则是最大的自由。我前不久到了泰国走了走,泰国的道路很窄,跟香港差不多。马路上有摩托车,有突突车,有私家车,也有的士。但是我在那里呆了15天,当中没有看见一起大小的交通事故,虽然有点小堵车。

但是,回来深圳第一天就碰上了交通事故,虽然是擦碰。深圳道路基本都还挺宽的,是什么导致的呢。我个人觉得,一是大家不太喜欢守规矩,见缝插针,见机行事,喜欢我行我素。
二是,我觉的大家比较急躁,不愿规巨的等待,也不太喜欢仁让。

人类社会,没有绝对的自由。在规则的约束下行走,是最大的自由。

作者: 家有臭屁宝    时间: 2019-1-13 21:13
10泽妈作业:

百度一下:规则

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
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它存在三种形式:明规则、潜规则、元规则,无论何种规则只要违背善恶的道德必须严惩不贷以维护世间和谐;
明规则是有明文规定的规则,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局限性;
潜规则是无明文规定的规则,约定俗成无局限性,可弥补明规则不足之处;
元规则是一种以暴力竞争解决问题的规则,善恶参半,非道德之理的文明之道。
规则依附条件:生活的需要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相继废立。

存在的原因
规则存在的原因是因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利益存在矛盾,规则存在的意义就是最大程度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意义
从广义上讲:规则是斗争(不论大小)结束时,进入稳定状态后人们所形成的观念(在人们潜意识中)。成文的规则的目的是以潜意识中观念的方式维持稳定

我的看法和理解:
关于占座:火车上那么多人,如果大家都不遵守一票一人,一票一位的制度,那么整个火车会引起爆乱,引发不可收拾的局面,那么遵守乘车的规则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一种公平体现,况且现如今买票也非常容易,需要外出,提前订票就好,如果车上的人都下车了,你可以趁有空位坐下,不占据别人的权益,是可以的,这个公交车上的让座(礼让)不是一个概念。

关于规则:想到了2个案例:
第一个期末考试的时候,有8-9个孩子因为英语考试期间讲话,影响了其他孩子的考试,甚至有孩子还和监考老师顶嘴,
在这样的公共场所里,不遵守规则,违反秩序,影响别人,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不文明来定义的~

第二个案例:
家庭中,我们经常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作为家庭中的规则,通常是为了改善一些习惯而定相应规则,但,经常会一段时间发现,习惯已经养成了,这个规则就需要改进优化,或者废除;也可能习惯仍然没有达到预期,规则不想再继续了,需要重新协商重新制定,或想其他办法等。这样的家庭小集体中的,影响的范围更小了,这样的情况,没有遵守规则,是容易协调好协调的。

规则是否要遵守,我认为要,特别是你不遵守规则影响更多的人,那就是罪过了……
作者: 张玉凤    时间: 2019-1-13 21:40
6号  豌豆妈              约定
      一个尊守约定之人,必是有素质之人。
      我们写写群每周的约定,就是完成写写,完成是我们的约定;坚持是我们共同的信念,提高写作是我们的追求,也将是我们意外的收获。
        有许多不用明文规定的约定,例如尊老爱幼让座、开会不在下面说悄悄话,这些都是一种个人素质及修养。
       记得我早早赶地铁上班又携带两娃上学,常常会有彬彬有礼的男士,或私文可爱的女生,叫我家孩子过去坐。我们虽然也很希望有座位,但感同深受一大早赶地铁上班着实不易。有时候碰到打磕睡犯困,歪着脑袋靠在柱子或椅背上,偶尔眯缝着眼睛瞄一下周边,见到我们上地铁,也速速起身让座,我常常婉拒。因此一上地铁见无座位,我会选择离座位远点的地方,以免别人起身给我让座。我想我多站几个站就到了。因为常常受人礼让,见一些孕妇或抱婴者、年长者,我们也自然感同深受的礼让予人,也许这就是一种传递。
         有些约定也需要制度的监督及落实,例如开会不能讨论,那是一种对人尊重的体现,可是我们时常管不住嘴,那主持会议人生动带动了参会人的注意力,或严谨要求参会人员必须遵守会场约定。常常有人私下讨论,窃窍私语,整个会场给人的感受会是如何?或是整个会场连一根针掉落都能听到声音,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生活中有太多的明文规定,自我约定,慎独之举更显各人素质。
      
作者: carrie_xiaomr    时间: 2019-1-13 22:11
03笨猫

相信最近大家都被高铁占座新闻刷爆了新闻圈,近日《北京青年报》连续报道,一名男乘客在高铁上霸占女乘客座位,自称“站不起来”,经列车长和乘警劝说无果,导致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务车厢。事件相关视频曝光后,引发舆论关注,男乘客受到网友的谴责及“人肉”。男乘客工作单位被扒,导致中国社科院、中科院等多家单位躺枪,其本人也已不敢出门。23日,铁路部门回应媒体称,列车工作人员处理此事过程中言语和应对方式得当,目前尚未有具体规定可以参照处理“霸座”行为。
      每个人都免不了有出门在外的时候,有时候互相帮助可以让旅途更加的有乐趣,遇到要换座位的,在不妨碍自己的前提下,换换也不会损失多少兴致。但是一定要遵守最基本的秩序,车票上印的座位号是让人们对号入座,如果按照这位男乘客的思维,那要座位号有什么用,上车后每个人都乱坐,列车的正常秩序肯定混乱,甚至可能给其他人带来安全隐患。
      社会运行除了法律的支撑外,社会公德也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社会公德建立在每个人的道德基础之上,近几年社会风气日渐败坏,有很多人认为是从2006年的彭宇案开始的,十几年来,每次有“见人跌倒无人扶”的惨剧发生,“彭宇案”都会回到公众视野。从一开始,这桩简单的民事纠纷,能够上升到事关道德滑坡、司法不公的公共事件,是因为案件在关键证据、法官职业素养存在重大失误。以至于在十几年之后,很多人仍然对“不是你撞的为何要扶”耿耿于怀。
      娘化也是最近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近些年来,许多人认为社会上“阴柔之风”盛行,“娘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在青少年中蔓延非常快,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很多人认为,“阴柔之风”盛行让人缺少了“阳刚之气”,在网络上还出现了“拯救男孩”的说法,希望能够培养男孩的男子汉气概。如今,“娘化”现象在青少年中影响很大。如果青少年过于沉迷在“阴柔之美”中,审美出现“一边倒”的态势,那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我们即要通过法律对道德提供保障,比如 2017年《民法总则》,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对见义勇为的行为,提供了坚实的保护。也要通过合理引导社会正能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

作者: D22梁泳欣    时间: 2019-1-13 22:46
14 梁泳欣   关于占座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大学时间的一次坐火车的经历。那会好不容易买上一张寒假回家的火车票,终于挤上了火车,对着票上的座位号找到自己的座位,有个阿姨正坐在我的位置上,我说这是我的位置,那个阿姨立刻理直气壮地说,座位是她的,我买的是假票。那时还是个小年轻,比较怕事,只是出示我的票给她看,试图证明是我的。后来怎样也记得不太清楚了,最终我是有坐回自己的位置的。后来想想,这个阿姨应该买的是无座,她怕我也是无座骗了她的位置。其实在铁路高峰期,买到无座也不错了,我们都希望有空座位可以坐一下,当别人表示座位是他的时候,会立刻让出。如果要是今天的我遇到那种事,我一定不会忍让,纵容那种漠视规则的人。

作者: 陆米    时间: 2019-1-13 23:19
https://mp.weixin.qq.com/s/zIwz-oxx0jyg48H3r52DRQ
作者: 绿野仙踪    时间: 2019-1-13 23:25
一般的巴士或者地铁,众人出行当中,太累了、不舒服、或者路程太远了,想占个座无可厚非,只要遵守秩序,不哄挤,我认为是再正常不过了。当然遇到老人幼童和孕妇,一般要求是主动让座,如果你确实太累了或者不舒服,我觉得不让座也可以理解,还是不要安上道德的枷锁。高铁票有明确的座位号码,不同于一般的公交车,这就是有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规则就应该遵守,如果人人自行一套,那岂不是乱了套。
前段时间看到一长沙女的,不讲道理占着别人座位,还胡搅蛮缠,真是觉得害臊,给我们湖南人丢脸。现在立法了,占座给予处罚,真是大快人心,就应该如此。毕竟买票之前你是同意要站票,既然同意了,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胡乱说了点自己的想法。



作者: pkf213    时间: 2019-1-13 23:35
11雨竹
     遵守规则——自觉的考验
     昨天带孩子们在香港海洋公园玩。我带大宝玩完别的项目来找爸爸和小宝,爸爸带着小宝在排队观光塔,我就一起排队,但是爸爸抱着小宝在前,我在后,S形队伍折回时我碰到爸爸和小宝,而且爸爸和小宝已经开始要上塔,我好想钻过去和他们一起,最终也没有,只是和孩子逗玩了一会儿。2岁5个月的小宝和爸爸走时回头给我说:“妈妈,我们先走了,要排队哦”。那刻真的很汗颜,还好当时只是想了没有做,不然以后怎么教育孩子。
   小时候妈妈经常带着我插队或者混车票,被发现时妈妈还会理直气壮的争辩几句,当时小小的我总觉得很丢脸。所以长大后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事,做什么都规规矩矩排队。
    我们总是教育孩子玩耍时要好好排队,耐心等待。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做到,又如何去教育孩子。我们在等绿灯时那停下来的动作、耐心排队时的那份安静、给有需要人士让座的那个举动,小小的孩子们都看在眼里,也将形成他们未来世界的一部分。
  所以我觉得规矩就是要遵守的,要自我约束自觉去遵守。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大家都想怎样就怎样,这世界得乱成什么样?
  敬老、爱幼、礼让、按顺序排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我们自觉遵守,世界才会更美好!!!
作者: crowne2000    时间: 2019-1-13 23:40
约定,是需要自律的。一个共同的约定,并不是依靠法律,而是因为共同的遵守。比如让座位,更多的也只是道德层面,而不是法律成面。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就是关乎素质,当事人是否愿意进入到这个公共约定的评判体系而已。
作者: 3099513096    时间: 2019-1-13 23:41
9号 川轩妈

印象深刻的占位事件

       记得十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假期后返工旅程,我上车后发现自己的位置被占了,我找乘务员解决,占位的乘客采取一不理睬、二不回应、三耍赖的态度,后来乘务员板着脸对那位乘客说:“你要是不遵守对号入座坐回自己的位置,那我们拒绝你乘坐,请你下车。”那时正值春运,一票难求,而且大部分都是赶着回去上班的,所以那位乘客才勉强走回自己的座位,当我要坐下去时,邻座的年轻男士拿着自己的票对照着行李架上写着的座位号说:“哦,好像我坐的才是你的位置,刚开始我上来了看到邻座有人坐,我想着相邻的位置无所谓,所以就没跟他理论,现在我们要不要调换过来?”我说不用了,于是就坐下来,就这样,我与这位素未相识的年轻男士拉起家常,了解到彼此的家乡后他还挺熟悉我家乡的,而且还有好几位同学,他一说名字我都认识,因为都是我同学的哥哥,于是话题越来越多,越聊越投机,而且我们要去同一个城市,工作的地方也距离不远,一路上分享彼此的小零食,互留电话号码……后来经常联系,然后就拍拖,最后成为现在的老公。被占位的不愉快完全被这样的姻缘掩没得无影无踪。
       哈哈哈,好像偏题啦!我申明不支持和认同占位,个人遵守乘座公共交通工具对号入座,既保证自己的安全和权益,又不影响别人的出行计划和心情,维护公共秩序。
       关于群规,最近觉得有些同学并不是很严格执行,特别是按时完成作业者没有按要求发红包,有些没发,有些就发一个,大家也觉得在一个群里没必要去追究,我想因为大家都明白红包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一个鞭策按时完成作业的手段,所以希望大家自律一些,尽量按时完成作业,实在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无法完成作业,那就该发多少金额和多少数量的红包,按群规来,让我们自觉维护写写写这个小群体的规则吧,愿我们在一起走得更远!
作者: dannyqiqi    时间: 2019-1-13 23:43
    看到今天这个题目,我和第一位妈妈想法相对一致,更多的是考虑到规则的灵活性。它的灵活,不在于可执行或不执行这样是与非的情况,而是从制定开始群体的情况,执行过程中的实际考虑,是否而完善和变动的可能性。毕竟,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最大的不变是变化。
   具体到占位,如果有急救等危急情况出现,强行占位,是否一定不可取?如果二者就占位已经达成默契一致,司法是否一定需要强行干预....很多情况,都有待商榷。
    在我看来,规则是为普通大多数的,一般资源拥有者保证利益,但也有些情况,很多人因为事件等因素并不拥有一般人的时间、经济、社会权益,冷冰冰的规则,是否可以为他们开一道暖阳的口子?其实,边执行边调整规则,不失为一条好路子,我们也是一直这样做的。
作者: 秋虹@三叶草    时间: 2019-1-14 00:07
07秋虹
有句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江湖的规矩,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人,或者说不只是人,还有一些动物,它们都有一个群体的话,都会有它约定俗成的规则。在这个群体内,如果想要保存自己的安全状态,他必须要懂一定的规则,不能遵守规则的肯定要被吞噬掉,像一个小动物,如果他不知道怎样去遵守,自然界的规则的话,那自然会被淘汰掉。所以在进入一个群体之前,就自然要遵守这个群体的规范模式,如果不能遵守那么,或许就面临扫地出门。
我觉得遵守规则,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当然,人都有惰性,有时候,比如说交作业,没有被按时完成,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惩罚机制不够,或许是大家对这个事情还没有把它放在一定一定的高度,所以我们会拖拉,会在最后一刻完成,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规则,如果没有完成,我们按我们的规则来操作。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我觉得我们大人一个很大的责任,就是教会孩子了解一个地方的规则,并且遵守它。这是孩子的保护自己的一个方式。
遵守规则,遵守一个约定俗成的习俗也是一样的道理,就像我们去任何地方去旅行,首先我们会先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为什么要去了解这些,这也是我们遵守当地潜移默化的规则,与他人良好相处模式的前提。
如果不能够遵守规则,那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不管何种程度的惩罚,这是对遵守规则人士的尊重和平等,也是更好促进规范系统推进的办法~
当然,必要的时候,适当的打破规则也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人性和法制相融合的产物吧!凡事没有绝对的对和错,都有一定的执行条件。说起这个点,我想起来的就是《图书馆狮子》这本书,它对规则的施行和条件有很好的阐述,孩子们也特别喜欢!


作者: Diana    时间: 2019-1-14 01:46
17 Diana
素质的好坏,在于你我
关于佔座的问题,我比较有发言权,原因是因为我经常出差要坐高铁,时常碰到没有座位,想要休息一下的朋友,也尝试过没有买到票只一路站过去的滋味。
但我觉得占座还是换座,怎么反应决定因素不在对方,而在自己。想要整体社会的道德水平提高,首先是要转变我们自身思考这个问题的立场。
凡是在列车上遇到需要帮忙换座位的情况,没有特殊情况我都会同意,有一次甚至连车厢都换了。因为同理心思考,如果是我,我也更愿意跟自己熟悉的人坐在一起,大家共行一路,出门在外还是多多与人方便,我记得好几次对方都主动帮我放置行李箱,这是互相释放善意。
占座的事情也遇到好多次,印象深刻的有两次:
第一次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看穿着打扮应该是个普通工人阶级,黝黑起皱的皮肤,粗糙的双手拿一盒泡面,应该是买了站票。
我见他双手端着泡面实在不方便,让他就坐在座位上先吃完之后把座位让给我,感觉他想立刻站起来让我座位,于是我就对他说我要去上洗手间,然后就朝车厢连接处走去了。
他先是吃完泡面,见我还没有回去就接着坐在位置上;坐了大约5分钟,可能是感觉我差不多快回来了,就起身把座位给空了出来。
第二次是最近,对方是一个女孩,我上车的时候她正趴在座位上睡觉,坐在旁边座位上的男人看出我找得座位就是他旁边的位置,适宜我叫醒她然后进去坐。
我轻声说:“没事,让她睡一会儿,我站一会儿。”
可是我们的交谈声吵醒了她,她站起来揉揉眼睛,我对她说再睡会儿没事,她说不必了就把座位空了出来。
其实当我们改变对待他人的态度,他人也会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你,然后本来可能发生的争吵就会变成可能结交新朋友的契机,这不是能一举两得吗?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