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中级班第二讲故事贴:《基思.哈林》故事会方案和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michelle.soong 时间: 2018-8-30 00:07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中级班第二讲故事贴:《基思.哈林》故事会方案和总结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中级班第二讲故事贴:《基思.哈林》故事会方案和总结
故事会作业:
a、《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方案设计1份;
b、故事会图文记录及总结1 份(需要注明参与人数);
要求:
1. 10月31日24:00之前提交
2. 回帖请连续占两楼,第二楼先占住作为实操的总结帖,完成后再来编辑内容。
3. 回帖第一行请注明:编号+姓名+书名
作者: 花花爱小草 时间: 2018-8-30 01:10
E05欧群芳
作者: 花花爱小草 时间: 2018-8-30 01:10
E05欧群芳
作者: 谭红 时间: 2018-8-30 06:25
D08 谭红
作者: 谭红 时间: 2018-8-30 06:25
D08 谭红
作者: 跃跃星 时间: 2018-8-30 07:45
A06林晓纯《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一、
故事会地点:新港社区图书馆
活动人数:15人
年龄:3-6岁
二、活动目标(主题): 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们想画的。没人能评判它是好是坏,你们的作品只属于你们自己—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三、活动准备:准备15套黑色刮刮卡跟木头笔,iPad。
四、活动过程:
1、开场:
自我介绍:我是今天的故事妈妈—均宇妈妈。(因为较熟悉,所以破冰游戏环节省略,直接进入主题。)
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因为每次故事秩序较差,让小朋友自个说出规则)
认真听讲,注意不要吵闹,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哦!
2、绘本导入:
(1)封面:你们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呢?
这个男孩手上拿着什么呢?
介绍:这个男孩的名字是基思哈林,也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角,他非常喜欢画画,拿着画笔,一直画个不停。
旁边这幅是他用线条画出来的婴儿画。
平常你们喜欢画画吗?都会用什么工具画画?
(2)这本书是真人传记,是基斯哈林的妹妹回忆写作的。
基斯哈林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受欢迎与喜爱的美国艺术家之一,仅凭加单的粉笔线条,就创造了一种人人都能读懂的视觉语言。
(3)翻到书后面的人物简介,让大家看看现实的基斯哈林成长图片。
3、绘本解读:(主要让幼儿观察基思画画的内容)
承前页:你们看到了什么?(人?迷宫?)
P4-5互动:基思在考卷上画了什么呢?(不过我们平常考试可不能在试卷上画画哦)
P6-7互动:对符号表进行解说:左边是正常符号,右边是基思创作出来代替的符号。
P8-9互动:猜猜基思画的三只小猪在干嘛呢?
P12-13互动:这幅画,你们看到了什么?
P14-15互动:请小朋友模仿涂鸦墙上的动作?
P16-17互动:带观察寻找三幅粉笔画的趣味点。
P18-19互动:观察涂鸦墙的人物,像什么场景,在做什么?
五、延伸互动游戏:(iPad放映)
1、从网站上下载基斯哈林的其他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2、下载深圳城市的涂鸦墙给小朋友看看。
2、在黑色的刮卡上随意涂鸦,呼应主题:儿童只要画,画什么都是最好的。
3、画完后,请小朋友分享自己画的内容。
六、结束:书签赠送,留影。
作者: 跃跃星 时间: 2018-8-30 07:45
A06林晓纯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图文记录与总结日期:2018-9-22 17:00-18:00
地点:新港社区图书馆
人数:7人
年龄:2岁-8岁
一:记录
故事会前:
自从我在网上购买的贴纸收到后,准备故事会上奖励给小朋友的,哥哥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开故事会,可是,第一次他发烧了,故事会取消了;第二次,台风“山竹”来了,故事会取消了;于是,他每天都等啊等啊,“妈妈,我好想去开故事会啊,好想给小朋友奖励贴纸啊!什么时候才到星期五啊!”
终于,星期五来了,带着妹妹去接哥哥放学,哥哥兴奋地连每日零食都忘了吃,一个劲地问我:“妈妈,贴纸带了吗?”并约上了班上一小朋友去听故事会了,其实他约上的不只是一个,只是来的只有一个。
我们的故事会并没有提前做链接招募,都是小区现场吆喝的,刚开始我去吆喝挺不好意思的,但是哥哥每次吆喝的劲头深深地鼓舞着我,当他被拒绝时,我就安慰一下他。慢慢地,我也放开了,很随意了。
故事会中:
今日的图书馆一改往日的宁静,有好多小学生在看书。于是打了声招呼:大家好,今天这里有故事会,想要听故事的小朋友可以过来哦。
大家抬头观看,却没有过来。没关系,人多人少,我们的故事会照样开始。
“小朋友们,听故事的时候要怎么样呢?”因为每次讲故事,秩序并不怎么好。所以在开头时,想要借小朋友自己的口,说出听故事会的规则。
“要安静!”“不能吵闹”“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举手!”
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回答着。
“真棒,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大家看一看这个男孩,这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基思哈林,大家看看,他手上拿的是什么?”我开始从封面引入故事。
“笔~~”大小朋友们都回答着。
“笔,那你们猜猜他干什么呢?”我近一步引导。
“画画!”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啊,他拿着笔想画画,他是一个特别喜欢画画的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受欢迎与喜爱的美国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简单明了的线条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崇拜者。”简单介绍了作者的情况,翻到承前页。
“这幅画,大家看到了什么呢?”我请大家仔细观察。
“有好多好多的人啊!”
“迷宫!”
“动物!”
……
大家不停地靠近,找出画中的细节。
这时,吸引了两位低年级的小姐姐过来了,她们游离在垫子外,想听又不好意思靠近,于是招呼着一起过来。
我们就这样边读着故事,边找着基思作品上的有趣点:
当小学时代的基思编出一些符号,说每个符号都代表着一个字母,我们看着基思的画,一起来破解这些特殊的符号;
当少年时代的基思开着音乐,趴在地上画画时,三只小猪穿着比基尼站台上的表情,逗乐了现场的每一个小朋友;
当高中毕业的基思,伴随着震耳的音乐声,画出扭动的线条,我们不仅观察到了基思笔下扭动的人物,也观察到了街头,除了男孩正跳着流行的霹雳舞,连高楼大厦也在兴奋地舞动着;
当二十岁的基思来到纽约,画遍了这座城市,我们一起找寻,他画在了这座城市的哪些角落:墙上,人行道上,路灯柱子的画纸上,我们还发现,基思在不同的地方,画了许多爬行的婴儿;
当基思工作后,在搭乘的地铁站的墙面上,画了一幅幅粉笔画,我们发挥了想象力,一起来猜测基思的画:大灰狼在打小兔子;小偷在抓警察;他的头爆炸了,旁边的人被吓跑了……同样的画,不同的孩子,看到的是不同。
正如文中基思所说的,“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画就是什么。”
……
本来以为绘本较长,小朋友们会坐不住,但是出乎意料,基思.哈林的每一幅画,都让他们专注着。
故事会延伸:
绘本故事讲完了,“你们还想不想看看基思.哈林的其他作品呢?”看着他们对基思的画意犹未尽,我问。
“想!”大家热情很高。
于是,我掏出IPAD,把基思哈林的其他作品,一张一张地放给他们看。
大家看着画,一边看,一边聊,画的是什么,画里的人在做什么……
欣赏完基思的其他作品,我们开始动手画画咯!我告诉孩子们: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们想画的。没人能评判它是好是坏,你们的作品只属于你们自己—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哥哥给每一位小朋友发了一张黑卡和一支木头笔,大家趴在地上开始创作。
上幼儿园的孩子,拿到笔,立马在黑卡上画了起来,线条流畅;
而两位低年级的姐姐,则迟迟下不了笔,一直说:不知道要画什么。
于是,我鼓励她们: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们想画的。
终于,郑重地下笔,十分认真地画了起来。
其中一个小姐姐,还画了我呢:“阿姨卷卷的头发。”好开心哈。这么可爱的小人儿。
画好后,请小朋友们各自分享自己的画。大家想象力丰富,畅所欲言。
故事结束了:
大家合照留影,哥哥给每一位小朋友发了一张贴纸,小朋友们好开心啊,一再确认:“阿姨,是一张吗?不是一个吗?”
“是的,一张哦!欢迎下次再来听故事。”因为学校的贴纸奖励是一般是一个图案。
“那每次来听故事,都有贴纸吗?”小朋友问。
“每次都有小礼物,不一定都是贴纸的哦。故事会的时间是每周五下午5点钟哦。”我赶紧给故事会的召开时间做宣传。
“很好记,都是五,周五五点钟。”小姐姐说,她开始跟另一个小姐姐聊,下次要邀请上哪一位同学一起。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因为有了两个低年级小姐姐的加入,让讨论变得有趣多了,也活跃了较小孩子的思维。在故事会的讨论碰撞中,一向不爱动脑筋也不爱发言的哥哥,也多次说出自己的想法。
故事会总结:
1、因为大家都是坐垫子上,讲故事过程中,有的孩子会不断靠近,甚至是站起来,很容易挡住书,影响其他小朋友听故事。
2、在介绍基斯哈林的成就时,我翻到最后几页,进行介绍,因为没有把重点圈出来,以至于在介绍时脑袋有一点段落。
3、除了故事会过程中表现不错的给予奖励,故事会结束后,给予每个人奖励,可以提高孩子参加下次故事会的积极性。
作者: 陆米 时间: 2018-8-30 07:55
E06 廖鹭敏
作者: 陆米 时间: 2018-8-30 07:56
E06 廖鹭敏
作者: 颖妮 时间: 2018-9-11 09:11
C02马萍丽《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一、故事会时间:2018年9月23日上午10:30—12:00
二、故事会地点:南山君尚简阅书吧
三:故事会主题:让孩子感受艺术的力量,明白生命应该有所坚持
四、故事会选书:《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五、故事会主角:4~8岁儿童20名
六、故事讲述者:颖妮
七、故事会前期准备:
1)提前预告故事会活动,明确故事会主题(让参加的家长提前安排好时间),准备PPT,绘本延伸材料(纸,彩笔)。
2)故事会义工招募:
摄影义工:1名
秩序义工:1名
八、故事会流程设计:
一)自我介绍,定规则
二)故事会导入:
故事会前热身,一起唱童谣《我是一个小画家》
三)故事讲述:
(1)忠于原著,完整讲述故事。
(2)讲述过程中时候适当与孩子互动:
A、讲到高中时基斯的画获得一等奖,有人想买他的画,这里让小朋友猜猜基思的这幅作品买了没?觉得可以买多少钱?
B、讲到基思在地铁墙上空白的地方画的画时,引导小朋友们观察那3幅画说说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C、讲到基思举办画展,他的画全部售卖一空时,引导小朋友们观察那5幅画,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喜欢那一幅画?
八、延伸活动
(1)将后记里基思成长照片给小朋友看,并简单了解一下基思。小朋友,你们喜欢基思哈林吗?
(2)分享基思有名的作品让孩子欣赏,让孩子说说从这些作品上看到了什么?喜欢那幅作品?
(3)让孩子了解国外的涂鸦文化,找一些生活中的涂鸦图给孩子们看,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孩子们讨论在中国哪里可以涂鸦(学校,家里,公共环境的墙面可以吗)?想想我们可以在哪里涂鸦?
(4)将绘本环衬上基思的作品打印出来给孩子,让孩子在上面自由画画,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八、合影留念。
九、活动须知:
1、按时入场,准时参加活动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不得迟到早退大声喧哗,不遵守纪律的人员不予参加以后的故事会;如不能到场,请一定提前告知统计义工,取消报名,方便后续报名者递补。
2、各位家长负责自己孩子的安全。在活动场地不要跑跳;使用安全剪刀时不要挥舞;不要带锋利物品、玩具入场;不要在故事会场地内吃东西;
3、在活动场地注意卫生,离开时自觉清扫垃圾;
4、报名时请先征求孩子的意见,此次故事会适合4~8岁的小朋友。
作者: 颖妮 时间: 2018-9-11 09:13
C02马萍丽《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记录与总结
故事会记录:
参加人数:15位小朋友
摄影义工:MiuMiub 秩序义工:MiuMiub
本次的故事会一波三折,原本定在9月16日开展这次故事会的,让台风山竹给耽误了,于是延期至9月23日恰逢中秋节小长假,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我带着美丽的心情,提着故事妈妈包和电脑,早早的来到南山君尚五楼简阅书吧,想提前准备好现场PPT的播放设备等,可是书吧工作人员告诉我今天上午没有三叶草故事会,并且这个场地已经有人用了,我的脑袋顿时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我赶紧拿出手机看微信留言记录,并与南山站约场地负责人联系确认没有弄错,主要是书吧工作人员没有交接清楚,并且负责场地使用的工作人员也没来。管不了那么多了,故事会预告提前一周发布了,现在听故事的小朋友和家长们陆续来了,只能与现场工作人员协商临时找场地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眼看就要到故事会的时间,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一个可容纳15人的小场地(报名20人,个别突发急事来不了,实到15人),这时有家长与我一起搬椅子,临时搭建好故事会场地,时间刚好10:30到故事会开始时间啦!小朋友们井然有序的坐到座位上,虽然无法播放PPT,没有话筒,但一点也不影响小朋友们听故事的热情!
我按照事先准备好故事会方案流程,深情的投入到故事会中,自我介绍时,还没说完,就有小朋友就大声说你是三叶草故事妈妈颖妮阿姨,我有点儿吃惊,仔细一看,原来是经常参加我故事会的小朋友。讲故事前与现场的小朋友来个小小的约定:听事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发言时请举手,当看到我的安静手势时请立刻安静,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大声回答:好!
接下来导入故事会,请我家姐姐当小助手,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唱童谣《我是一个小画家》:
我是一个小画家,
一分钟就可以盖起高楼大厦。
一分钟就可以描绘我的家。
大自然的色彩任由我涂鸦。
我是一个小画家,
别人都这么夸。
美丽的图画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
我是一个小画家,
美好明天自己画。
祖国的建设更加需要你我他。
这个童谣姐姐还编了动作边唱边跳,小朋友也热情的边唱边跳很开心,他们很喜欢这首童谣。
故事会前热身完毕,进入故事讲述,首先给小朋友介绍了要讲的故事是《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作者凯·哈林,她是基思·哈林最年长的妹妹,绘者罗伯特·纽贝克是基思·哈林热烈的崇拜者,译者王雪纯。这是一本人物传记图画书,讲述的是美国20世纪著名涂鸦艺术家基思·哈林成长故事。
忠于原著,完整讲述,小朋友目不转睛的看着绘本(此时能播放PPT该多好呀!)并认真的听。讲到高中时基斯的画获得一等奖,有人想买他的画,这里我与小朋友们互动,让小朋友猜猜基思的这幅作品卖了没?觉得可以卖多少钱?小朋友仔细看了看绘本上基思的作品,有的说不要钱,有的说可能卖了8亿元。小朋友回答这个问题时,我观察到大部分说不要钱都是4岁多的小朋友对金钱没有概念,回答8亿的小朋友6岁多,通过询问了解到她平时有看过理财方面的绘本,对金钱有点概念。我及时回应孩子们,大家回答的都很好,接着往下讲,原来基思的那幅作品卖了,真的不要钱,他只想继续画下去,这里我把“他只想想继续画下去”重读,告诉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基思为什么不要钱了吧,基思只想继续画下去。
一双双小眼睛紧紧的盯着我手上的书,小耳朵认真的听着故事,讲到基思在地铁墙上空白的地方画的画时,引导小朋友们观察那三幅画说说他们看到的是什么?这时有小朋友说,那幅狗头人身的图是图中右下方的小人举起手来向狗头人身的大人求饶;那幅脑袋很大里面画着钱的符号图是他们一起做着发财的美梦很开心;下面那幅脑袋爆炸的图是发财美梦破灭了,他们都好伤心。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听了小朋友们的回答给了我很多启发,正如基思说“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画就是什么。”
讲到基思举办画展,他的画全部售卖一空时,引导小朋友们观察那5幅画,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喜欢那一幅画?小朋友已经进入了基思的世界,积极踊跃的举手回答,喜欢第一幅画的小朋友说画面对称,线条简单,很清晰的看出来时三个人,他自己也喜欢画小人。喜欢第二幅画的小朋友说左上角红红的爱心吸引了她,图上的人把木棍弄断会受伤,需要去医院(右上角十字是医院的标志),告诉她玩耍时要注意安全,我及时回应她很有安全意识。喜欢第三幅画的小朋友说这幅画像迷宫,很好玩。喜欢第五幅画的小朋友说这幅画像月饼,听她这么说乍一看,还真像月饼呢!孩子们的想象就是这么丰富,不同的人看了有不同的理解。我及时的肯定了小朋友的回答都非常棒,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前看不懂,现在跟着小朋友们一起看让我脑洞大开!小朋友听了更加有信心,又有小朋友纷纷举手,说自己还看到什么。由于时间关系,到这里需要控场,我跟她说阿姨很想听你说,但是由于故事还没讲完,后面在基思的作品欣赏里有这五幅图,到时候请你来分享给大家好吗?小姑娘欣然接受了。
故事讲完了,进入绘本延伸环节,小朋友还沉浸在基思的故事里,这时有小朋友问基思是真人吗?我回答他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基思是一个真实的人,这是一个人物传记绘本,讲的是真人真事。于是我打开电脑里事先做好的PPT文件,让小朋友来到电脑前看基思的成长照片,并简单介绍了基思,接着欣赏基思的一些有名作品,由刚才的那位小姑娘来分享她看到了什么,有的不用我讲,让孩子们自己讲,发现孩子们就是比大人会看图画和理解图画,每个小朋友都说的很好,大部分孩子都非常喜欢基思。
欣赏了基思的作品,我让小朋友了解了涂鸦文化,并找了一些国内的涂鸦墙图片及生活中的涂鸦图(我国目前最长的涂鸦墙“北京之墙”,深圳F518创意园涂鸦墙,幼儿园涂鸦墙,下水井盖涂鸦图片,配电箱的涂鸦等等)给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有的不仅仅呈现在眼前是一种艺术,还起到一定的安全措施(如下水井盖涂鸦,配电箱的涂鸦既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提醒大家请勿靠近避免危险)。接下来让孩子们讨论在中国哪里可以涂鸦(学校,家里,公共环境的墙面可以吗)?想想我们可以在哪里涂鸦?小朋友踊跃的回答,并且很有规则意识,在没有允许涂鸦的地方是不能随便涂鸦的,有的说可以在纸上涂鸦,可以在家里妈妈准备的小黑板上涂鸦,可以在家长允许的区域涂鸦,可以在外面捡回来的树枝或树皮上涂鸦……等等。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放心多了,之前我担心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回家后到处涂鸦给家长们带来麻烦,现在看来我的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讲故事前我拿着个大信封袋,给小朋友买了个关子,说收到基思的非常有价值的亲笔签名作品(绘本环衬的那幅给白图打印成A3大小),认真听故事的小朋友我将会送给他一幅,这招很灵,小朋友们基本全程都很认真的听故事和参与互动中呢。小朋友拿到这幅作品很兴奋,不过有小朋友来问我,说这幅作品好像是复印的呀,真是个机灵鬼呀!我跟小朋友们说抱歉,基思真正的作品是很难得到的,我以后多开几场故事会来弥补大家,这个故事从基思的身上看到了艺术属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所以现在我准备了彩笔,请小朋友们在这个复印的作品上继续创作,并引用基思的话告诉小朋友们:“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们想画的,没人能评判它是好是坏,你们的作品只属于你们自己!”于是孩子们就开始认真的画起来。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就到了12:00,非常认真创作孩子们没画完不肯离开,我答应他们拍完合照,我会留下来陪着他们,直到他们把作品完成。留下来继续创作的孩子们说,他们非常喜欢基思,也喜欢画个不停,从他们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基思成长故事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里发芽了。当一个孩子的心灵被他人的生命故事所触动时,另一个有故事的生命旅程即将开始,绘本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
故事会总结:
一、不足的方面
1、由于本次故事会因上次台风山竹耽误,延期至中秋节小长假,这中间有时间变化加上又缝节日,对于故事会场地没有一再确认,导致故事会当天场地被占用,需临时找场地。
2、由于是临时场地,无播放PPT的设备,延伸活动中的作品欣赏如果能用PPT播放效果就更好了,最后只能让小朋友们围在电脑跟前看。
3、每次故事会无签到表,个别报名的临时没来参加,占用名额,导致想听故事的没能成功报上名。
4、故事讲述技巧,还需要多听多讲多练习,做到收放自如,在以后的故事会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
二、好的方面
1、开故事会前反复的读绘本,做到把书读厚,同时也要练习把书讲薄的本领,在家里跟孩子讲不断练习,控制好讲故事的时间。
2、根据故事会方案做好PPT文件,提前30分钟到故事会现场准备好PPT播放设备及事会的前期准备工作。正是这么考虑提前到书吧,发现场地被占用,及时找到临时场地,避免耽误故事会时间。
3、遇到突发事件,不紧张,镇定下来想办法解决当前的紧急问题,这得归功于多次讲故事得到锻炼和充分的做好故事会方案准备,任何环境都可以讲故事。
4、忠于原著,深情的投入到故事会中,深深打动听故事的小朋友们,故事会结束后有位妈妈过来对我说:“虽然错过了看剧,但是记住了三叶草故事妈妈的热情。”并要求加我微信,拉她进三叶草2019故事妈妈初级班预备群。还有几位妈妈来找我把绘本拿过去与孩子一起又看了一遍说:“真是一个好绘本,真是一场好故事会,好期待下次的故事会呀!”
作者: 美芝麻 时间: 2018-9-12 16:43
D06 黄于蓝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18年9月9日上午10:00
活动地点:红立方青少年宫
活动对象:4-7岁儿童
故事妈妈:黄于蓝
活动主题:带着孩子了解认识和了解基思哈林这个人物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坚持的意义,同时引发孩子对绘画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画纸、投影或者大电视、笔记本电脑、翻页笔、小蜜蜂、桌子、画笔、颜料、塑料杯子、复印扉页25份、透明胶、
活动流程
一、自我介绍(小手工:黄色+蓝色橡皮泥,捏出三叶草)
小朋友们,大家长们。大家上午好。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三叶草2018年第七场的故事会。我是今天的故事妈妈黄于蓝。重复我的名字两遍的同时,说黄的时候拿出黄色颜料,说蓝的时候拿出蓝色颜料,第二遍说名字的时候侧重于字,混合两种颜料。对,没错,我的名字就是黄与(于)蓝,黄于蓝等于什么?等于绿。我最喜欢的一种绿色植物叫三叶草,说完在白纸上画出一个三叶草。(也可路边摘一个三叶草戴勇)
简单介绍组织:如果说四叶草是幸运草的话,那么三叶草就是一个会阅读的草,因为三叶草是一个公益的优质儿童阅读的推广组织。如果你们想听故事,一定要关注三叶草,如果你们有一个会讲故事的妈妈,那么一定要让你的妈妈进入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哦。
二、暖场活动
拿着刚才的画笔提问孩子: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用什么来画画?喜欢在哪里画画?最喜欢画什么?
今天我要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就是一个非常爱画画的人。(引出基思哈林人物的简单介绍)他的名字叫做基思哈林。
基思哈林是美国一个很受欢迎的涂鸦艺术家。他喜欢用简单的线条作画,还尝试用多种多样的材料作画,尝试在不同的地方和物品上作画。他非常关注儿童,他最出名的作品是发光的婴儿。
三、故事讲述
拿出图画书展示,指出发光的婴儿。对,这个就是发光的婴儿。讲解图书信息:标题、封面、封底、作者(基思哈林的妹妹)、出版社、出版年2017年12月。封底:“艺术属于每一个人”。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说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关于基思哈林成长的故事吧。
完整讲述图画书内容。用第三人称,讲别人的故事一样这个爱画画的男孩的故事给孩子们听。引导孩子观察图画后猜测关键内容。以基思不断长大的样子为线索讲出他的成长故事。(选取几个关键点提问)
第六页:故事进展到三分之一了。提问一:基思哈林怎么这么喜欢画画呢?他想做什么?他的画得奖了。这一等奖的话你觉得要卖多少钱?让孩子们讨论定价,最后说出内容:不要钱。进一步引发孩子思考。
第七页:这图画画的像什么?(由黑白人图引出基思用扭动的线条画霹雳舞)点到即止。
第十一页:五副画看到什么?大家猜这次基思哈林有没有收钱?(引出基思捐钱给穷孩子的行为)
第十六页:基思之前都没有回答,这次他终于停下笔来说:每一个人都需要艺术。回应封底的那句话“艺术属于每个人”。引导孩子说出“继续画个不停”。
四、分享及思考
1.听完这个画个不停的男孩的故事后,你喜欢基思哈林吗?你觉得基思哈林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的哪里一个故事最吸引你?为什么?
2.了解涂鸦文化这种街头艺术。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的艺术。(通过介绍引出延伸活动)
3.选几幅基思哈林的画,让孩子们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觉得怎样。
涂鸦文化介绍:
【哪里画】画在墙壁、车、站台、灯柱、地铁过道等
【画什么】(卡通)人物、景色、文字
【用什么画】丙烯颜料
【为什么画】宣传或者表达自我思想
【发展历程】国外:流行、城市涂鸦;国内:固定的涂鸦墙(北京、上海、广州)
【身边的涂鸦墙】深圳龙岗新亚洲学校后门的围墙、八意府后面的路边。深圳华侨城那边。说明国内公共规则。
五、延伸活动
方案一:复印扉页的基思哈林的图画让孩子去补充和把看到的图画涂色
方案二:在一块大的布料或者每人一块布料或者其他物品上用丙烯颜料画画
听完这个关于画个不停的男孩的故事,你们想不想也要尝试一下画个不停的感觉?接下来我们进入延伸活动的环节。帮基思哈林创作。这是基思哈林的画,这个空白的地方,你可以像及思哈林一样任意涂鸦。现在比较小的孩子可以找出你看到的图案,涂上颜色。
作者: 美芝麻 时间: 2018-9-12 16:44
D06 黄于蓝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活动总结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活动总结
秋天,真的是金色的。伴着些许的凉意,我们三叶草的草籽们正收获着内心的惊喜。
2018年9月9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今天是重阳节、今天是99公益日、今天更是我第一次在三叶草的站点做故事会主讲人。
早上七点半,我就出门了。回到办公室,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再认真完整的过了一遍整个故事会的流程安排,检查好要准备的物品都齐全了以后,就动身前往活动地点:深圳龙岗区红立方青少年宫。
活动开始前,我心里是没底的,甚至是担心的。担心这个中级班指定的作业绘本吸引不了孩子,毕竟《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美国的涂鸦画家的成长故事。而我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故事离孩子们很远,又缺乏趣味性,害怕孩子们都没有耐心听下去。于是,我在其他环节花了很多心思。但是故事会结束后,我发现,孩子远比我想象的要强大,是孩子让我把书读厚了。甚至故事会结束后,在我回家的路上,我都一直想着孩子们刚才给我的回应。
因为恰逢99公益日募捐的最后一天,开场前,我们龙岗站的站长艾艾简单的做了一个小动员,希望发动现场的新草籽加入我们的募捐行动中。很多家长听了以后就迫不及待拿出手机扫二维码关注、捐款并转发。接着艾艾又趁机推广了一下我们故事妈妈成长学院初级班,拿着《蝌蚪的诺言》的道具给孩子们展示了一翻,引起了孩子和家长的阵阵赞叹和期待。
在艾艾的铺垫和介绍后,到我出场了。第一次在站点讲故事,还是有点小紧张的。以前在社区和小区讲故事,代表的是个人,现在可是代表着组织啊。抱着一定不能给组织丢脸的信念,我带上微笑,站出来和孩子们亲切地打招呼。
首先,我结合我的名字和三叶草,用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开场。我准备了一杯黄色和一杯蓝色的水(用颜料和水调制的),还准备了一个空的杯子。因为我的位置没有事前准备桌子,于是我灵机一动,请了一位小朋友上来帮忙。我问孩子们:黄色加蓝色会变成什么呢?有几个大孩子已经大声的说出了“绿色!”。我接着说:嗯。那我们来看看。1、2、3!说着,就把两种颜料水一起倒入了空杯子,果然,变成了一杯绿色的水!孩子们还是觉得很新奇的。这样孩子们就记住了我的名字——黄于蓝。然后,我把这绿色跟三叶草做了一个连接。告诉孩子们我最喜欢的一种绿色植物叫三叶草,说着就在白色的画纸上画出了一片三叶草。跟孩子们分享说:如果四叶草是幸运草的话,那么三叶草就是一颗会阅读草。然后一边画一边问孩子: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平时喜欢用什么来画画?平时都爱画些什么?孩子一边看一边回答我的问题。(感觉这个提问应该再画完以后面对面提问更好。)
接着,借由画画,我引出了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翁,他也是一个非常爱画画,一直坚持画画的美国涂鸦艺术家。他的名字叫基思哈林。他喜欢用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地方和东西上画画,而且他非常喜欢和关注儿童,他最出名的作品叫《发光的婴儿》。
说到这里,我就顺势拿出了绘本《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指着书封面上黄色的发光状的婴儿图,告诉孩子们,这就是《发光的婴儿》,旁边站着的就是基思哈林。还顺便路透了一下,这本书是基思哈林的妹妹凯哈林写的。翻开书的封底,我想请一个大一点的孩子读出那几个字“艺术属于每个人”。但是现场的孩子最大的才二年级,还不能把整个句子读全,所以都没敢举手。但是有一个胆子比较大、比较活跃的男孩子大声的说:每个人!我赶紧肯定他:“是的,没错,每个人。艺术属于每个人。”我指读着说出这句话。为什么基思哈林说艺术属于每个人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进入了这个关于基思哈林的成长故事。
随着我郑重地读出书名,我们的故事会重点环节正式开始了!
我尽量忠于原作,用第三人称完整的把故事的内容讲述出来。以基思哈林不断长大的样子为线索讲出他人生中不同阶段发生的各个故事。其中选了几个关键点对孩子们提问,引导孩子们猜想和思考后,与故事内容行成反差和对比,进一步加深孩子对故事内容和情节的理解和把握。
在看讲到基思哈林的作品第一次获奖时,我问孩子们:这个作品你们觉得可以卖多少钱?现场的小拍卖,成为了这次故事会的一个小高潮。有的孩子说1元,有的孩子说100元,有的孩子说不卖,有的孩子说0元。对于孩子的出价,我都欣然接受了。然后用基思哈林回答的话揭示了谜底:“非常感谢!你们要是喜欢我的画,就把它挂在你家的墙上吧。——不要钱!”孩子们带着些许的疑惑和赞赏继续听故事。
讲到基思哈林用扭动的线条画出跳霹雳舞的人形时,我顺势让孩子观察了一下那副黑白线条的画,目的是让孩子发现基思哈林的画画风格——简单、抽象的线条。有个孩子说:不像跳舞。像个喇叭。我回应到: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啊。但是我点到即止,没有做太多的讨论,让孩子们自己去想。
故事在我引导中,沿着基思成长的年龄、时间、样子为脉络不断推进。在讲到基思在地铁画画时,我再一次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画中的三幅图,第一幅,头是狼形状的人形,第二幅是头很大里面想的都是钱的人形,第三幅是头越来越大爆炸了的人形。但是对于图画,我没有过多的解读他的意思,毕竟基思也说“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在讲到基思成名后办画展时,对图书中的五幅画,我再一次问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喜欢哪一幅?很多孩子竟然说喜欢第三和第五副画,那是我觉得我都没看懂的两副画。他们说看到了迷宫和月饼。是的,谁说是我们要教孩子们什么,其实很多时候是孩子们在教我们。如果你愿意弯下身子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和分享,你将获得另一次成长的机会。为了形成对比,进一步引出内容,我在这里又提问孩子:这次的画展这么多画卖出去了,你们猜基思这次要没要钱?有的孩子说不要,有的孩子说要。但是其实都是对的。因为基思哈林要钱了,但是最后他把钱捐给了吃不饱饭的穷孩子们。当时,我模仿基思哈林说出那段话的时候,我自己都有点哽咽了。虽然这本书我前前后后读了应该有30多次了,但是那天故事会现场我却突然深有感触。“昨天我没有这笔钱我也很开心,假如明天这笔钱没有了,我照样会开心。但是孩子们不能挨饿,我要把这笔钱给他们。”基思的爱心也唤起了现场家长和孩子的公益心。后来我想想,这个故事今天讲,也是蛮合适的。
最后,面对大家长久以来的“为什么”,基思终于停了一下笔,回答了他为什么画个不停的原因。当讲到“然后,基思转身回到街头,从衣袋里掏出一截粉笔”时,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基思。在孩子们和我一起读出最后一句“继续画个不停”时,我又仿佛真的理解了基思,他不管怎么样就是想画个不停。虽然他现在已经去世,但是他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我突然理解了基思从小到大由于热爱和在最后生病的生涯里渴望画画的心情。所以我说,是孩子带我把一本小小的绘本读厚了。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我要插播一下。当我讲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有一个男孩子突然提问我:老师,他现在还在吗?听到这个问题,我非常惊讶!他为什么会这样问?他问的实在是太好了。我回应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但是我要讲完这个故事以后再回答你。好吗?”我不知道是哪个点触发了他的这个疑问。其实当天延伸活动时应该跟他再深入交流一下,看看他的想法。无奈我的故事会经验还很浅薄,没能做到所有想到的。
听完了基思哈林的故事后,我还把后记里面几幅基思哈林的真人照片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下。同时回答了刚才那个男孩子的问题。当我问孩子们:你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基思哈林吗?很多孩子都说喜欢,但是有两个男孩子很大声的说不喜欢。其中一个就是刚才问我基思还在不在的男孩。因为要把控整场故事会的时间,主要还是由于我经验不足,我没有及时的回应这个孩子。我应该当时就问问他的想法,为什么不喜欢?但我记得我只是点头表示“哦”而已。
延伸活动之前,我在征求孩子们意见的情况下,加入了一段涂鸦文化的介绍。通过PPT展示,给孩子们了解了涂鸦文化画什么、在哪里画、用什么画,并且讲明了国内和国内对于涂鸦的不同公共规则。当孩子们看到我展示出来的立体涂鸦画时,个个都惊呆了。我适时地再引出基思的话: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都需要艺术。艺术给我们带来了美和乐趣,也许这就是基思说每个人都需要艺术的原因吧。同时我也跟孩子们分享了在深圳以及龙岗周边看到过的涂鸦,在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期待。
延伸活动我选择了让孩子们在图书扉页的基思哈林的画作上做继续创作,同时建议比较小的孩子可以选择把看到人形涂色。因为一开始,我给孩子们卖了关子,这是我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我说这里面有基思哈林值钱的亲笔签名(虽然是复印的),但是孩子们都非常珍惜,画完了以后都小心的折好带回家去。有一个3岁多的男孩子,估计已经成为基思的铁粉了,到我们拍大合照的时候,他依然在画,真的是“画个不停”了。在引导孩子们做自己的涂鸦时,我是带了各种我能收集到的笔:铅笔、钢笔、水笔、彩笔等,并用基思的话告诉孩子们:你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没有人能评价它的好坏,因为作品是属于你自己的。所以,孩子们都很放得开,拿到了画纸就马上进入创作状态。在观察孩子们的涂鸦时,发现有的孩子是很随意的大笔挥洒,有的是跟着临摹,有的是小心的涂色,有的是在人形上做填充创作,有的孩子涂色出来的人形还有互动感,有的孩子非常注重颜色的搭配,更有的孩子不想拘束,直接翻过来,在另一面白纸上画出自己的喜欢的东西。我觉得孩子们都非常的棒!这些都是你不去组织故事会,你不会发现的。
后面还有一个让我感动不已的画面。有两个男孩子,在我们欢送了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做活动总结的时候,他们两个拿着那本绘本一页页地认真翻看。我很意外,孩子原来对这本书是这么有兴趣的。这个故事离孩子并不远,因为这个距离并不是时空的距离。或许孩子在看到第一页那个婴儿图,听我说着“有一个男子他叫基思”时,他们就已经代入身份了。是啊,每个人都是这样成长的,而每个孩子天生都是艺术家,没有孩子不喜欢画画。
讲完这个故事,让我自己反思了很多。包括自己对一本书的认知不能太自我和固化,应该时时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一切。
我没想到这样一本人物传记类图画书的故事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思考和感动。结束后,我在草籽群里发了几张照片:是我今天早上来的路上,在路边看到我们街道旁边的变电箱被涂鸦上好看的风景的照片。我告诉孩子们,可以自己去发现,发现身边的艺术和美。群里很多家长反馈说,听完故事会回家的路上,孩子们看到有图案的变电箱都非常的兴奋。我知道,那一股兴奋和惊喜,一定与这个画个不停的男孩基思哈林有关。你们已经得到了这个故事的精髓,我感觉非常的欣慰。
同样,这个上午,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美妙。我暗下决心,这条讲故事的路,我会继续走下去,因为,不是我要去做感动孩子的事,而是孩子们感动了我。我希望在早期阅读推广的路上和孩子们再经历一遍童年!
-
298656353929116195.jpg
(438.32 KB, 下载次数: 1140)
-
842001657070055000.jpg
(228.99 KB, 下载次数: 1074)
-
918039571489947902.jpg
(135.34 KB, 下载次数: 970)
-
379999029945066293.jpg
(114.8 KB, 下载次数: 1147)
作者: Angel妈妈 时间: 2018-9-15 08:29
D02 吴兰兰
《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策划
一、主题:
让孩子感受艺术的力量,明白生命应该有所坚持
二、时间:2018-9-16 10:00-11:30
地点:新谊社区三楼阅览室
招募对象:12组亲子家庭(3-6岁儿童)
故事义工:吴兰兰
摄影义工:社工-素素
秩序义工:社工-彭海燕
三、故事会前材料准备:
基思绘本的PPT,几张典型画作的打印版,A4白纸,彩笔三盒
三、故事讲述
(一)开场
1、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来自三叶草故事家族的故事妈妈吴兰兰。今天我们开展的是亲子故事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2、暖场提问:孩子们喜欢画画吗?喜欢在哪里画?是每天都画吗?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艺术家,他画个不停,在一切可以作画的地方画画。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
(二)放《基思.哈林》的PPT,引出基思?哈林
1、人物简介
基思?哈林:20世纪街头涂鸦文化新普普艺术最标志性的人物。(新普普艺术:New Pop Art 写实主义/新达达)
他是卡通画家,图案画家,儿童画家,三色画家……(一边介绍一边展示画作)画法别具一格,平面、直线、直接、简单,连绵不断的空心图案,像孩子般纯真简洁。
2、逐页播放PPT,边讲人物事迹,边引导孩子观察基思画作。
(1)介绍发光的婴儿,也叫爬行的婴儿,基思?哈林的代表作。
(2)儿时基思,跟随爸爸画画,爸爸先画上一笔,基思也画上一笔。
(3)小学,试卷的空白处,信笔涂鸦。
(4)再大一点,邀请小朋友来家里游戏室画画。基思编译了一些符号。
(5)少年时代,边放音乐,边作画。
引导小朋友观察SEVEN图:请小朋友们找出都有哪些七?
(6)高中,画作得一等奖,免费赠送给一对夫妇。
引导小朋友欣赏得奖画。
(7)高中毕业到匹兹堡,街头流行霹雳舞,基思画了扭动的线条。
(8)送包裹工作,地铁黑板画。
引导小朋友们观察黑板画:满脑的钱→爆炸,反应当时社会人们的拜金主义?
(9)受邀去世界各地创作,办画展。但无论到哪里,基思都坚持画一幅公共壁画,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走访法国,基思在一所儿童医院的外墙作画——足足有六层楼高。
(10)自由女神像建成100周年,基思在一块巨大的乙烯基织物上把这座著名雕像的轮廓画了出来。然后,他请来900个孩子帮他一起完成这幅画。
“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想画的。没人能评判它是好是坏,你们的作品只属于你们自己!”
(11)基思走遍世界各地,进行创作。人们他为什么总是画个不停,无处不画?他停下笔,只停了一下,回答道:“我不停的画是因为有那么多地方需要用画去填满。我把画送出去,是希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画在每一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艺术。” 然后? 基思转身,回到街头,拿出一截粉笔,继续画个不停~~
(在此,也要和小朋友强调下,政府有专门的区域给这些街头涂鸦的艺术家,我们在家里也可以专门有一个区域给小朋友画画)
四、故事会延伸拓展
1、小朋友们畅所欲言,对基思?哈林进行品评
2、鼓励孩子自由想像,用线条作画,做空心图案画。
每个孩子三种颜色的彩笔,一张A4白纸
作者: Angel妈妈 时间: 2018-9-15 08:29
D02 吴兰兰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记录和总结
一、提要
参与人数:10组亲子家庭
时间:2018-9-16 10:00-11:30
地点:新谊社区三楼阅览室
故事义工:吴兰兰
摄影义工:社工-素素
秩序义工:社工-彭海燕
二、故事会记录
感谢社区社工们前期做的宣传和招募,以及现场的布置,现场很温馨。由于是亲子故事会,没有把家长和孩子分开坐,而是每组亲子围坐在一起。当暖场提问:孩子们喜欢画画吗?喜欢在哪里画?是每天都画吗?大家立马来了兴致,大家都很喜欢画画,有说在家里画,有说在幼儿园画,有说在培训班画……我又进一步引导,除了在纸上画,还在哪里画?有说家里墙上画,有说黑板上画,有说地上画……很自然的,引出了基思?哈林。对基思做了人物介绍,大家立马来了兴致。不仅对人物感兴趣,更震撼于他的画作。平面、直线、直接、简单、连绵不断的空心图案。一页页人物传记讲下来,再穿插些画作导赏。SEVEN图,孩子们发现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七:7只穿职业装的猪,7只手,7个鼻子,7个蛋,7只蜗牛……小朋友们一边回答,一边哈哈大笑。就这样在时而欢乐时而静谧时而深沉的气氛中了解基思哈林,欣赏画作。一遍遍的强调,基思画个不停,特别是最后讲道“我不停的画,是因为有那么多地方需要用画去填满。我把画送出去,是希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画在每一处地方,是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艺术。”不光小孩被感染了,就连现场的妈妈们也连连点头称是。更有小朋友,现场上台来发表即兴感言。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现场作画。给小朋友们留了家庭作业:根据基思的画作特点,创作自己的画。要求:用线条作画,空心图案画。
三、故事会总结
开场自我介绍时,有提到三叶草故事家族,有些妈妈对三叶草很感兴趣,就稍稍深入讲了下三叶草。故事会后,发展了一个来年初级班的预备妈妈。这个妈妈一直在幼儿园讲故事,为了早点加入三叶草学习,她很积极的参加了罗湖站点接下来的活动。很是欣慰。今后要多多宣传三叶草。
在欣赏高中获奖画作时,有小朋友的提问“这到底画的是什么?”,我自己也没完全搞懂,就把问题抛回给小朋友们。你认为呢?你们认为呢?小朋友们有的说是垃圾山,有说是玩具堆,有说是积木块,更有说是倒塌的永动机……虽说现场很活跃,但我自己也要多多备课,提高艺术素养,更充分的准备每一场故事。
-
合影留念.jpg
(76.96 KB, 下载次数: 260)
-
互动.jpg
(109.93 KB, 下载次数: 280)
-
IMG_20181030_144949.jpg
(545.16 KB, 下载次数: 315)
-
讲述.jpg
(121.89 KB, 下载次数: 284)
-
分享.jpg
(111.57 KB, 下载次数: 278)
作者: 绿野仙踪 时间: 2018-9-19 06:58
A02 唐双艺《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活动方案
时间:2018年9月22日
地点:宝安翻身社区工作站
年龄:3-6岁
人数:10对亲子家庭
摄影义工:深呼吸
秩序义工:社区工作人员1名
主题:感受艺术力量,坚持做自己
活动准备:彩笔,按照参加人数打印涂鸦素材
方案:
1. 暖场自我介绍 - 先自我介绍+现场参加小朋友们自我介绍(名字,几岁,喜欢做什么等)
2. 绘本故事讲述 浏览绘本封面,了解作者,讲述故事,穿插提问。
1) 为什么基思总是画个不停,无处不画?
2) 为什么基思把自己的画免费送出去?
3) 我们可以在试卷上画画吗?可以在公共场所的墙上绘画吗?
3. 延伸方案:模仿和涂鸦
1) cosplay基思画作里的人物动作形态,体会作者的思考
2) 基思画作涂鸦
作者: 绿野仙踪 时间: 2018-9-19 06:58
A02 唐双艺《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活动总结
故事开始之前心里没有底,人物传记形式的故事会,而且还是有关涂鸦的,比较偏门,心里有点担心。尤其是当老师也觉得很难讲的时候,心里觉得更加难了。
9月22日这天早早起来,准备好资料和物料,带着自己的孩子,便前往宝安翻身社区工作站。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讲故事,还不是很了解这里的孩子,也不了解这里的社工。
开场前,社工先介绍了故事老师:这是来自三叶草故事妈妈们家族,中级班学员,小艺老师,大家欢迎!并且规定了故事会的纪律。社工娴熟的暖场和故事会纪律安排,让我定心不少。故事正式开始讲之前,先通过一个小游戏认识了一下现场的小朋友,然后进入故事讲述环节。
我先介绍这本书是基思哈林的姐姐凯哈林给弟弟做的传记绘本,然后从封面带孩子进入故事,左边拿着画笔的是基思哈林,而那个跪着的婴儿发着光芒,是基思哈林的最著名的涂鸦之一,你们知道这代表了什么含义吗,大家思索状地摇头,那现在我们来看看基思的故事吧,也许你们能从中找到答案。我先将故事讲述了一遍,里面人物的对话,稍微变声模仿基思哈林,从小开始一直画个不停,听得很认真,也很专心,
故事的结尾就问小朋友:“为什么基思总是画个不停,无处不画吗?”
“因为他喜欢。”
“是的,他很喜欢,所以画个不停,最重要的是他认为‘艺术属于每个人’,所以他无处不画。”
“为什么基思把自己的画免费送出去?”
“在传播艺术,希望艺术属于每个人”
“我们可以在试卷上画画吗?可以在公共场所的墙上绘画吗?”
“不可以。”
“是的,我们不能在公共场所随便涂鸦,只有国家批准的地方,经过同意的地方,才可以涂鸦画画。”
我d“你们喜欢基思的哪幅画?”这时候大家七嘴八舌说起来,有的说喜欢“大象的纹身“有点说喜欢模仿街舞的那一幅画,还有个小男孩说我不喜欢基思的画,我便回应他说“嗯,这样啊,每个人喜欢的还真是不一样呢”同时,鼓励那些孩子发言,肯定孩子的表达,基思都说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
最后借着这个问题,展开绘本延伸活动, cosplay基思画作里人物的动作形态,大家玩的都很开心,大人小孩一起模仿。值得一提的是,在讲的过程中啊,有一个年龄偏大一点儿的小男孩儿说我不喜欢基思的画,而且在一旁躺着,不想融入到故事当中,但是在绘本延伸活动cosplay基思画作里面人物动作形态的时候,看到他眼睛发亮,我便请他做一个动作,刚开始的时候还故作矜持,当其他的小朋友模仿动作high起来的时候,他便开始蠢蠢欲动,开始模仿里面的动作。
大家活动了一下之后,进入涂鸦环节,“我们有基思哈林的亲笔签名的图画,哪个小朋友需要绘画,变身基思哈林,开始涂鸦呢?”大家纷纷举手,都很踊跃。发给大家彩笔和画纸之后,大家都安静的涂鸦起来。
没有想到最开始说不喜欢的小朋友第一个完成他的涂鸦,还兴致勃勃的继续模仿,因此得到额外的奖励呢。
最后大家拿着自己的涂鸦作品,一起合影留念。
-
故事讲述.jpg
(517.14 KB, 下载次数: 426)
-
cosplay 拷贝.jpg
(411.09 KB, 下载次数: 511)
-
涂鸦 拷贝.jpg
(506.92 KB, 下载次数: 471)
作者: Diana 时间: 2018-9-22 22:07
A01 周莹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贴一、故事会时间:2018年10月1日 下午15:00-16:00
二、故事会地点:沙井鹏程花园小区中心花园 大榕树下
三、故事会主题(预设):艺术属于每个人,未来的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故事会选书:《基斯.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五、故事会主角:5-8岁儿童 10-15人亲子
六、故事妈妈:周莹
七、故事会前期准备:
1)小区群和妈妈朋友群发消息——
各位邻居:
大家好!我是xx栋x楼的业主。后/明/今天(10月1日)下午3:00,三叶草公益故事会,在院子中间大榕树下。
故事妈妈:Diana
主题:关于理想
绘本故事:《基斯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地点:大榕树下
欢迎5-8岁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听故事!
什么都不需要准备,带上耳朵和眼睛就好了。
为预估人数以准备活动材料,请想要参加的朋友在下面报名(昵称即可):
1、
2、
3、
2)故事会义工:
摄影义工&秩序义工:1名
3)材料准备:
蜡笔,空白A4纸若干,奖励小礼品,
八、个人对故事的理解:
1)这是一本个人传记式的图画书,由故事主人公的妹妹来执笔创作,站在笔者的角度,通过创作这本绘本来抒发自己对哥哥的感情,让更多人、更多孩子了解基斯.哈林这样一位艺术家。
2)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榜样并不都是舞台上唱歌跳舞的闪耀明星;伟大的人不是一开始就很伟大,他们也曾经是个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什么事都做的很好,也不是一开始就能让所有人理解,只是他们不断在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九、故事会流程设计:
1)自我介绍:介绍三叶草,三叶草的三颗心:童心、爱心、慧心;
介绍三叶草故事妈妈
2)故事会导入:
- 展示绘本告诉孩子们这是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
- 告诉孩子们,图画书在看的时候要掌握小窍门,并不是从打开内页的第一页开始看,有时故事是从封面就开始了。
- 问孩子们:你们看书时注意过作者和出版社吗?有没有留意我们教科书的出版社都有哪些?
- 简单介绍基斯.哈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会儿来看。介绍作者,作者和故事主人公的关系:是作者的妹妹,非常了解作者的生活。及介绍为什么作者要创作这本绘本:为了要纪念自己的哥哥。
3)故事讲述:
a/ 当大家问基斯.哈林“为什么”的时候,我有时故意停顿,让孩子们帮我回答:“基斯哈林总是画个不停”
b/当讲到基斯和小伙伴一起创作符号来表示字母,用符号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时,问孩子们有没有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儿类似游戏的经历?设计一些只有小伙伴们才懂的暗语来交流,这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
c/当讲到基斯.哈林和100个孩子一起为纪念自由女神像而创作巨幅画作时,问孩子们是否知道我们讲故事当天是什么日子?(中国的国庆节)为后面延伸问题做铺垫。
d/让孩子们观察,书里的很多地方都有基斯.哈林创作的原画样式。
4)延伸活动:
- 游戏——请你从扉页基斯创作的小人造型中挑选其中的一个造型,表演一下。
- 问孩子们,为什么他要在不同的事物上画画呢?展开讨论。
- 请你想想,你长大之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请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十、合影留念。
作者: Diana 时间: 2018-9-22 22:08
A01 周莹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总结帖
一、关于故事会年龄和人数的设定。
原先设定的人数为10-15人,由于国庆当天许多孩子都和父母出行,因此并未达到设定人数,实际故事会人数为3人。
原设定年龄为5-8岁,实际故事会年龄为6-12岁。
故事会结束后,发现本书应该更适合小学及以上年龄的孩子,以为在讨论关于考试、学校、及步入成年后等相关话题时有相关经验,因此讨论话题能够更深入和拓展。
二、关于活动场地的思考(室内和室外场地对比)
室内 | 室外 |
活动空间有限 | 活动空间更大,利于互动游戏的开展 |
灵活性弱 | 灵活性强,孩子可以随时加入和退出 |
不受天气影响 | 受天气影响 |
有固定人数基数多时开展更合适 | 固定人数基数不多时,利于宣传三叶草故事妈妈和招募更多人 |
讲述效果更好,孩子们更专注 | 讲述过程要不断与孩子保持互动以保持孩子们持续的专注度 |
三、讲述过程中的互动
由于是户外故事会,因此增加了一些话题的讨论:
1、当讲到基斯.哈林在重要的考试试卷上作画时,问孩子们:你们会这么做吗?
由于都是有过考试经验的孩子,大家都异口同声的回答“不会”,脸上流露出:“这是疯了吗?”的表情。
接着问孩子:如果你这么做了,会这么样?
孩子们说:如果这么做的话,老师一定会狠狠的教训我的!
(思考应试教育中,对孩子兴趣的限制与禁锢;同时思考,基斯的这种行为,青春期时的我也做过——在数学测试的试卷上默诗;从书中的描述看,这样的行为即使在西方老师的眼中,似乎也是不太被接受的,可是老师不是批判,不是教训,是问学生“为什么”,然而学生是否回答——自愿,不会被请家长)
2、关于罚单的讨论:
当讲到警察因为基斯在墙壁上作画时让基斯“吃罚单”时,提问孩子们知不知道什么是“吃罚单”?
年龄偏小的孩子们不理解所谓“吃罚单”的意思,于是用爸爸开车出门找不着车位乱停车做例子,让孩子们理解罚单和罚款的意思。延伸了一下,问:你们知道行人过马路闯红灯也要被罚款吗?所提醒孩子过马路要记得看红绿灯,以免“吃罚单”。
3、关于涂鸦的讨论:
担心小朋友们不知道什么是涂鸦,举例:有的艺术家在地面上画上一个大坑,于是所有的人都不敢走过去,还以为是真正的大坑。类似这样在公共场合公共设施上的创作就是涂鸦。
四、下次故事会还可以跟孩子们探讨的点:
1、故事中有好几处,大家问基斯为什么,基斯没有回答。关于大家问基斯的几个“为什么”,可以让孩子们思考,如果自己是基斯,会怎么回答这些问题。
2、玩一玩游戏,让孩子们对照书后附录中的基斯作品列表,在故事中找找出现的基斯的作品有哪些,比赛看谁找得多。
五、展示活动过程和孩子们最终的作品
延伸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观察扉页基斯创作的小人造型,从中挑选其中的一个造型示范表演。
延伸活动中孩子们在表演。
孩子们开始创作未来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
被孩子允许展出的作品,获得“展出权”和孩子的亲笔签名。
孩子们的作品展示:
-
25131538381581_.pic.jpg
(475.53 KB, 下载次数: 475)
讲述故事4
作者: 马马马马小倩 时间: 2018-9-23 11:01
2018中级班 B04 马小倩
《基思哈林》故事方案
故事: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招募对象年龄:6-10
主题: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故事义工:B04 马小倩
时间:9月22 3:40-4:20
地点:斯可威图书馆
故事会流程:
1.自我介绍 ,定规矩
2.创意涂鸦图片引出我们的主角哈林
3.哈林简介
4.故事讲述,结合作者的真实经历,PPT补充作者如何将艺术融入生活创作,让孩子们欣赏作者的经典作品,猜测讨论作者的画作,作者的创作风格,以讨论问答的形式进行。在充分了解作者的坚持,以及一颗连接艺术与大众的心。
拓展:给孩子们绘本首页的图,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图出自己所看到的图画。艺术属于每个人,艺术不分好坏。
合影留恋,发放小礼物 (书签)
总结研讨:听取现场义工意见与反馈
作者: 马马马马小倩 时间: 2018-9-23 11:02
B04 马小倩
《基思哈林》故事总结
参与人数:10
本次故事会招募对象为咱们这里的学员,都是熟人,场地也是我们的教室,用起来得心应手。
不过他们很多都是刚上完一节课,然后直接过来的,已经有点疲惫。所以开场就玩一下小游戏让他们轻松一点。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们每个人看到的画都不一样,他们都积极的参与讨论,很出乎我的意料。故事讲完之后他们还拿起书一页一页的仔细翻看,认真欣赏绘本后面基思的作品,希望这位有趣的作家能走进你们心中,不仅仅是他的作品,还有他的精神。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故事会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 招募对象写的6-10岁的,不过有两个很小的baby,有点没有照顾到他们,临场能力需要再提高。
2. 图片欣赏部分,电脑突然抽风,不过最后在他们做延伸活动的时候被我修理好,给孩子们补上。
3. 这次没有义工,所以全程只能自己Hold,后面有几个同学提前离开去上下一节课,很遗憾没有完成故事。故事会还是要有人配合一下会比较好。
这次故事会和上次有点不一样,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们比较熟悉,让孩子们有种上课的感觉,老师和故事妈妈角色转换不到位。继续努力。
作者: wangyingthing 时间: 2018-9-25 23:51
B06 汪颖《基思·哈林: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1.确定故事主题,流程(预热,讲述,延申活动)
主题:欣赏基思·哈林的作品,理解坚持的力量
预热:《落叶跳舞》手当落叶跳舞
讲述:突出基思·哈林的生活主线;
突出他的画画状态的描述;
突出他画个不停的原因和影响。
延申活动:________个不停的___________填空
我们自身在做个不停,
我们读过的故事人物,他们做个不停什么
正能量的坚持。
2.联系活动地点,时间,人数
时间:2018年10月19日周五晚6:30——7:45
地点:百仕达四期2栋1楼乐读社区图书馆(联系乐读图书馆工作人员)
招募对象:2年级小朋友6-8人(发布群接龙)
作者: wangyingthing 时间: 2018-9-25 23:51
B06汪颖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总结
这是我经历过的最糟糕的故事会,
我们家弟弟不停的打岔捣乱,
姐姐专注得剧透,
她同学有不高兴的,不怎么高兴的,和太过于高兴的。
总之,现场几度失控,又被我拉回到正轨。
感觉小型故事会,就找自己想要的听众就好了。
好吧,还是从总结中求取真经~
1.准备工作不足,没有打印好基思·哈林的画,没有做成涂鸦的 开场或者延申活动;
没有在这个场地开设故事会的经验;
虽然《落叶跳舞》的手上舞蹈开场,很能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但是同学们很容易被周围的书籍干扰;
没有人带小孩,弟弟很想发言,就变成了打岔;
姐姐看过这本书,成为了全场最大剧透,但是她个人的熟悉,也帮她注意到了各种画中的细节,应该
是本次读书会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了。
2.我读《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一读时间轴,读人物故事如果对它的时间轴熟悉了,就如同熟悉了作者的写作
大纲,提纲挈领的写作方法也可以由此而来。
二读细节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思·哈林在每个阶段表现出来对画画的执着是不一样的。
很小的时候:爸爸教他学画
小学:试卷边缘信笔涂鸦(试卷涂鸦的好坏)
有时:邀请伙伴,画符号
少年时代:在音乐中画画,卖自行车画画
上高中时:得奖,赠画(如卖自行车和赠画对比让人不解)
高中毕业后:画霹雳舞,为老师不解
二十岁的时候:在纽约画遍整座城市
送包裹时:在地铁站墙上画
在生活的街区:画画收到感谢,收到罚单
画展上:画被售卖一空,捐出收益(地铁,街区,画展上的画的细节,和同学们读出的故事)
接到邀请:坚持画一幅公共壁画。邀请孩子画,不停画
基思·哈林还在哪些地方画画,他为什么画个不停——
我不停地画,是因为有那么多地方需要用画去填满。我把画送出去,是希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画在每一处地方,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艺术。
阅读以上细节的时候,有的问题有点琐碎,熟悉书本,兴致高的孩子(我妞和班上读霸),积极回答,和提问;其他孩子被书架上的书吸引,钻桌子底的都有。尴尬了。
3延申活动,______个不停的________句子填空。
自己有什么做个不停,我们读过的其他书的主人公有什么做个不停,其他名人呢?
大家回答自身问题注意力就回来了,发言很踊跃。很有个人色彩。有的小朋友回答家还和家长做这个句式填空。
4线上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
就打岔的问题,同学们给的主要解决办法,就是请打岔的小朋友当小助手。
这次故事会给我的思考很多,故事会并不总是欢乐的,也有吃一堑长一智的时候。
作者: 谢欣 时间: 2018-10-5 23:16
E02 谢欣 《基斯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小小绘本大智慧”,孩子天生喜欢故事,故事让孩子富有创造力、想象力,还能带给孩子许多人生的真谛,让故事开启孩子们思想的大船,在书的海洋中自在的遨游吧!
2. 绘本故事讲述——《基斯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30分钟)
绘本采用PPT作为展示,讲故事的同时根据情节和孩子们展开互动,以问答的方式为主
基斯哈林是一个将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变成了一生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故事结束后,以此做引导,让孩子们展开一次为梦想而画的创作。
作者: 谢欣 时间: 2018-10-5 23:17
E02 谢欣 《基斯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现场过程:
故事会如期而至,预计招募20人,实际到场20人,孩子们都按时到场,故事会按照预期时间7:30准时开始。
首先,再次强调了故事会的规则,在上次故事会时,和大家约定好当教室里声音太过嘈杂的时候,我们用一个特殊的方式让大家迅速安静下来。这个约定已经事隔一个月了,可孩子们都还记得,于是,我们先练习一遍,也算示范给第一次来参加故事会的孩子们。
接着,先让大家来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为了让大家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主题突出,并且不占用太多时间,我给了大家一个固定的句型:“我叫。。。,我的爱好是。。。” 孩子们在句型的引导下,很清晰并简洁明了的说出了自己名字和爱好,为接下来引出今天的故事而做了铺垫。
“接下来,沙鸥老师就要请出今天的故事主角啦!” 为了可以更吸引孩子们,我穿了一件带有基斯哈林卡通图的T恤,“大家看,沙鸥老师衣服上的这个人,就是今天老师要讲的故事的主角。”话音刚落,孩子们都目不转睛的看着我的衣服,同时,我手捧着绘本,“今天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人的故事,他叫基斯哈林,他的爱好跟我们在座的好几个小朋友一样,就是画画! 他不但喜欢画画,当他长大了以后,他还把他的爱好变成了他的理想和事业!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听一听基斯哈林的故事吧!”
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和孩子们增加了多处的互动环节,例如:基斯哈林第一幅画为什么不要钱?纽约在哪里?为什么要去纽约?为什么要在路灯下和墙上画?当讲过几页关于他总是不回答别人问题之后,再碰到有人问为什么,问在场的小朋友:“猜猜这次他怎么回答?”小朋友便会惯性思维的说他总是不回答,继续画下去。猜猜基斯在吃了罚单之后做了什么?猜猜他会把画展卖画的钱用来做什么?猜猜当所有人都在问他为什么要在不同的地方作画的时,他会回答吗?整场故事会伴随着这些互动问题,孩子们都听得很投入。
最后到了延伸活动,家长们帮忙把准备好的桌子搬出来,将所有孩子都聚集到会场中间,每个孩子拿到一支笔,在自己的所属的区域开始做画,主题是画出自己的梦想。在所有孩子都开始画起来之后,有个年纪偏小的孩子,迟迟不肯动笔,妈妈有些急躁,便在画纸上帮忙画了一家三口,然后让他自己涂颜色,妈妈为了让他快点画起来,不停的催促,我过去的时候,孩子害怕的一动不动,任凭妈妈怎么说就是不肯动笔。我弯下腰贴近他的脸,问他哪个是自己,哪个是爸爸、妈妈……开始的时候,孩子很警惕,不回答,后来开始用点头、摇头回应我,逐渐开始用手来指,但始终不肯说话,我知道,对于小小的他来说已经是突破,我为他点赞!其余的孩子们一边画,一边来给我介绍他们的梦想,有的想要做公主,有个想要开公司,有个要开坦克,有的要建一座城堡。。。。。。孩子们都沉浸在无限的想象中。
最后组织大家拍了大合照,整场故事会圆满结束。
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当天是周五,因为国庆节调休,所以第二天还要上学,本来是对招募有些担心的,但是当我知道招募发出后瞬间就报名人满了(20人),着实让我很惊喜。其实,我清楚的明白,孩子们报名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他们都喜欢听故事!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尽管如此,我还是相当感动!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能深深的体会到使命感,并能感受到责任的重大,于是,对于故事的准备,丝毫不敢怠慢。每次故事会下来的总结相当于给故事会进行一次复盘,目的在于可以再一次理清自己的思路,清楚的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到位,哪里做得还有待提高。
在本场故事会上,对于会场纪律的事先约定,有效的维护了现场秩序。老师说:“瀑布!” 所有听到的孩子一起说:“嘘。。。” 同时两只手做流水的动作。简单明了有趣的约定虽然是维持秩序的纪律,但像游戏一样就被完成了,孩子们都很喜欢且接受。
在准备故事会时线上与社工沟通,希望将画画用的纸贴在墙上、放在桌子上、摆在地上,任意让孩子们选择在哪里作画。但是到了现场才发现,墙上有固定的宣传栏,白纸贴上会凹凸不平,影响画画。于是,临时改了方案,将四张长条的桌子用白纸铺盖起来,直接让孩子们站在桌前作画,虽然少了一些不同地方作画的乐趣,但依旧让画画的环节井然有序的开展起来,也并没有扫了孩子们的兴致。很明显,当设计好的方案不能确定可以顺利实施前,需要有一个PlanB做备用,庆幸的是,本次故事会在设计方案时就想到了多个方案,最终选定 “让孩子们尝试在不同的地方进行绘画” 的方案。可实际上,这个方案却没能顺利进行,却误打误撞的实施了曾经放弃的方案,不至于当设计好的方案无法实施时慌了手脚。
在上次的故事会结束后,我分别搜集了来自义工妈妈(三叶草故事妈妈)、社工、来听故事的家长三方的反馈,用三明治反馈法来帮助我为故事会进行总结,这也是我作为学习进步的一种渠道,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这次我仍让计划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可是,故事会后搜集到的资料却大跌眼镜,能给出意见的家长寥寥无几,社工的反馈也迟迟未到,鉴于这样的情况,我在思考为什么?和义工妈妈交流后,总结原因是这个群体参与故事会的次数太少,家长们更关心的是希望故事会可以长久的开下去,当大家还没有参与过太多故事会的情况下,看什么都觉得挺好,提不出太多意见。于是,我决定将故事会进行到底!当他们参与得多了,自然就有了“审美能力”。 同时,也打算在下次故事会结束后,争取在现场直接和家长们聊聊感受和诉求或许会更有帮助和收获。
作者: 秋虹@三叶草 时间: 2018-10-7 04:53
A08 张秋红
作者: 秋虹@三叶草 时间: 2018-10-7 04:53
A08 张秋红
作者: 秋虹@三叶草 时间: 2018-10-13 05:28
2018中级班 A08 张秋红《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阅读方案设计
- 阅读用书:《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
- 目标:通过传记图画书感受“坚持的力量“和”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 对象:一二年级孩子
- 故事时间:50分钟左右
- 阅读设计:
1)开场:相见欢,用《从头动到脚》的模式进行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2)故事导入:国庆节话题导入,分享“我的国庆节活动” “你用什么方式庆祝国庆节?” 引入基思·哈林 庆祝美国国庆的胜利女神火炬像及其背景
3)基思·哈林 作品展示,引导总结作品的特点,引起对传记人物的兴趣,介绍作者和著作本书的动机
4) 完整分享故事《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
着重让小朋友从画面中发现和感受基思·哈林的作品内容
艺术家诞生、磨练、养成的历程故事,从四五岁开始跟随爸爸学习绘画起,就再也没有停下过画笔,他无时无刻不在画,到处画,画画是他的生活,也是他和世界对话的语言,是他生活的支点,也是他认识世界的坐标系。坚持自己单纯的初心,不盲目追随,即使生活困顿不被认同,他还是要把自己对世界的热爱借由创作与世人分享。
当一个孩子的心灵被他人的生命故事所触动时,另一个有故事的生命旅程即将开启!
只要真诚地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坚持心之所向,无论选取怎样的路径,都可以对世界做出贡献!
5)基思·哈利环衬页画面透析
仔观察细环衬页基思哈林画,模拟画中人物的动作
6)延伸分享:
基思·哈林 和 现实中的涂鸦画作 分享
了解街头涂鸦文化,生活中的艺术
7)创作
在选定的图纸上,像基思·哈林一样去创作,
分两组进行“家”和”学校“集体创作
基思·哈林说,艺术为众人存在。艺术是生活,生活是艺术。艺术是无法定义的,因为它具有许多无限的意义。艺术,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同,艺术是由观者的想法来定义的。
总结:
可圈可点:
1、准备充分,基思·哈林内容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讲述过程中各个点应对自如;
2、环境布置,故事的分享在小学的录播室,有点单调,我用小朋友的画作和基思·哈林的作品进行了布置,环境看起来很雅致,而且和主题相契合;
3、和同学们的互动效果很不错,小学生思维很活跃,故事的分享调动了孩子们的思维;
4、拓展环节设计,模仿画作动作和找出基思哈林作品,孩子们都特别踊跃。
需要改进的点:
1、这是第一次在小学分享故事,心底里无形中有个点就是,小学生长大了,需要多些内容沟通,需要深入些,于是乎犯了个小毛病,把故事分享变成了近乎语文课。。。 说教有点太多了;
2、自我介绍环节占用了时间,刚开始人数不是很多,加入了自我介绍环节,但后来人员陆续进来,一下子多了很多人,没有及时停止自我介绍,花了过多时间,影响后续的内容;
3、由于时间关系,最后集体创作的内容没有实现,很遗憾。
作者: joysunny6301 时间: 2018-10-15 17:52
特意来学习的,太棒了!写得也相当细腻!
作者: 甄莎911 时间: 2018-10-15 21:57
D01 甄莎 草籽名:艾杨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1、 故事会时间:2018年9月26日周三15:30—16:30
2、 故事会地点:滨河小学多功能教室
3、 故事会参加人员、年龄:6-8岁一二年级学生10—15人
4、 故事会主讲人:甄莎
5、 故事会义工:两名同学家长(一名负责秩序及分发纸笔;一名负责拍照)
6、 物资准备:网上购买A1白纸,水彩笔,开场活动PPT《从头动到脚》,《基思哈林》PPT,PPT在绘本页面开始之前加入六幅基思哈林的作品,绘本结束之后插入民间涂鸦作品。
7、 故事会主题: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魅力,并明白对自己兴趣的坚持
8、 故事会流程
故事会以《从头动到脚》开场,与孩子们之间建立联系。
开场活动后让孩子们观察基思哈林的作品,但此时不提基思哈林的名字,只是单纯的欣赏作品,“看到什么?”“你们喜欢哪幅画?”由发光的婴儿引出基思哈林,说明这本绘本是由基思哈林的妹妹所写,引出家庭对他的影响。
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讲述,以基思的年龄成长为一条线路,讲述小时候,小学时,中学,高中……画些什么,在哪里画,有哪些作品。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挑选几幅让孩子们观察,结合绘本最后几页对基思本人及作品的介绍,对绘本中出现的作品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对于基思两次出售作品进行对比,强调基思的善良和对儿童的关注。
绘本结束后欣赏深圳宝安西乡涂鸦村的民间作品,强调“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以合作绘画为结尾,分两到三组,每个小组自定主题,合作完成一幅画作,强调“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们想画的,没人能评判它是好是坏,你们的作品只属于你们自己!”
作者: 甄莎911 时间: 2018-10-15 22:01
D01甄莎 草籽名:艾杨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记录及总结
从中级班第一次课拿到基思这本书,一直到决心去讲这个故事,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始终对它产生不了好感,对于这种人物传记类的绘本,我的印象是“枯燥,无趣,没有故事性“,如果不是学习要求,我一定不会碰这类绘本。
9月26日周三,带着“我肯定讲不好“和”无论如何准备都不足“的忐忑,尝试着邀请了12位一、二年级的同学和6位同学家长,在学校的多功能厅开始讲述《基思哈林》。
故事会以米菲老师分享的《从头动到脚》开场,让刚刚下课的孩子们先活动下筋骨,我邀请每一位同学上台模仿一种动物的动作,虽然有些比较害羞,但台下同学相当配合,一个开场做下来,孩子们已经明显开放自在多了。
“刚刚我们活动了筋骨,现在要来活动下大脑啦!“我用PPT展示了几张基思哈林的作品,在每一张作品展出时都问他们看到什么?有的同学说”我看到一个小人“,有的说”我看到好多人在跳舞“,”我看到有的人在游泳“,”我看到那个人的头是一只手“……直到展示”爬行的婴儿“,我告诉他们”这幅画是基思哈林最著名的一个作品—爬行的婴儿,人们更愿意叫他发光的婴儿。“于是翻到绘本的封面,”这个就是发光的婴儿,旁边站着的就是基思哈林,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本《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是由基思哈林的妹妹写的。“适时对基思哈林的家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引出后面”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教他学画猫呀狗啊……“我用叙事的方式结合绘本最后几页对基思哈林本人和作品的介绍开始讲述,当画面中出现基思哈林的作品时,让同学回答他喜欢哪一幅,为什么?然后再对这副画所画的时间和场景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当看到《海岛女郎》这副作品时,同学们难得统一认为”这就是一些铁的叉子和螺丝嘛“。如果不是事先对基思哈林的作品进行了一些了解,我也实在看不出这是一个女郎。
在故事会中比较突出的地方是,基思哈林上高中时,他的画获得了一等奖,一对有身份的夫妇想要买他的画,这个时候我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会卖吗?如果卖要卖多少钱?”有的说不卖,更多说卖,“卖一块钱。”“卖9999。“”卖一千万。“”卖一万兆。“……大家好像在比较谁知道的数量更多似的,于是我赶紧把他们拉回来”我们来看看基思哈林怎么说。“他说”非常感谢!你们要是喜欢,就把它挂在你家的墙上吧---不要钱!“”为什么?他为什么不要钱啊?“基思耸了耸肩,他只想继续画下去。
很快基思应邀办了画展,他的画全部售卖一空,这次他卖得了一大笔钱,“这次他会要这些钱吗?”很显然因为上面的案例,这次有的同学开始拿不定主意了,声音明显没有第一次大,不过还是有同学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不会要的,他就是喜欢画画。”“我觉得他一定要,那么多钱呢!”……”无论你回答要还是不要其实都是对的。”“基思说,我在报纸上看到,有些地方的孩子根本吃不饱饭。昨天我没有这笔钱也很开心,假如明天这笔钱没了,我照样开心。但孩子们不能挨饿,我要把这笔钱给他们。”这句话一经说出,我的眼泪立马就流下来了(写到这眼眶又湿了),教室里鸦雀无声,不知道孩子们是被基思感动还是被我吓到?我没去问。
后面讲到基思无论走到哪都坚持画一幅公共壁画,在足足六层高的儿童医院外墙作画,邀请900个孩子帮他一起完成自由女神像建成100周年的巨型画作。同学们都被吸引了。
基思告诉孩子们,“画你们想画的,你们的作品只属于你们自己。”“我不停的画,是因为有那么多地方需要用画去填满,我把画送出去,是希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画在每一处地方,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艺术。”
故事结尾我把深圳西乡涂鸦村的一些涂鸦作品分享给大家。
孩子们一起读出“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通篇讲下来,基思的善良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甚至怀疑自己有点爱上他了,故事会结束我不停的在反思“为什么之前读了那么多遍都不能产生好感,讲了一次故事会就爱上基思?反差会不会太大?”后来我找到了答案,之前我反复读,满脑子想的都是故事会上哪个点适合展开讲,哪个点要轻轻带过,哪里适合做主题延申,哪里孩子们可能听不懂……我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的了解基思,了解这本书。
当孩子们问我“基思哈林还活着吗?”我在感到惋惜时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基思的喜爱,当他们得知基思死于艾滋病并发症时,又问“艾滋病是什么?并发症又是什么?”我是不是有必要请一个医学方面的朋友来讲一次。
故事讲完之后,我邀请同学和家长一起来画画,六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张大纸,合作完成一幅画,可以商定主题,也可以想画什么画什么。孩子们的积极性明显比家长强。刚开始还看大家有模有样的画了各种房子,车子,植物,冰淇淋……后来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基思哈林不是喜欢乱画吗?我们也乱画吧。”于是12个孩子每人手抓几支笔在纸上连绵不断的画……
时间到了,我问他们“你们这样画时是什么感觉?”“爽!”好吧,你们开心就好。
整个故事会做下来,我感受到了担心,感动,开心,最后又担心,这次是担心自己没有把基思那么好的一个人完美的表达出来。故事妈妈这条路越走越有惊喜,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走着瞧。
-
基思1.jpg
(247.39 KB, 下载次数: 562)
-
基思2.jpg
(261.56 KB, 下载次数: 607)
-
基思3.jpg
(256.18 KB, 下载次数: 653)
-
基思4.jpg
(260.28 KB, 下载次数: 586)
作者: Artinna 时间: 2018-10-18 14:48
C06姚婷(Artinna )
故事会记录: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故事会的地点,我选在了小区凉亭下,也从以往ppt播放换成了直接拿着书讲,拉进了和孩子们的距离。
故事会那天,我系上绿领巾,拎着故事妈妈包从家里出发,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最适合到户外给孩子们讲故事啦!我先是到相馆把环衬用A3纸打印出来,一如既往地提前半个钟到了故事会现场。
这次招募了五组家庭,不过有三组家庭分别因为孩子身体不适来不了现场。秋天气候比较干燥,孩子很容易因为季节变换的不适应出现感冒咳嗽的症状。
走在路上,孩子和我说,今天要帮我维持现场秩序,要当我的小助理,真是太贴心了。
到了故事会现场,因为是下午三点开始,小区内已经有孩子出来玩了,我还邀请了正在玩耍的两位小朋友加入我们的故事会。时间到了,我先跟孩子们做了个自我介绍,说我是三叶草故事妈妈小A阿姨。接着让四个孩子分别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他们相当踊跃,说他们的名字和喜好。我问他们知不知道接下来我们要干嘛?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小A阿姨讲故事"。孩子们的记性真的太好了,一下子就把我的名字给记住了。最后和孩子们玩了一个"yes and no"的开场小游戏。
故事会开始前,我和他们约定:如果有问题想提问,请一定要举手示意,不可以随意走动,因为会影响其他的小朋友。
说完,我说故事要开始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比了一个"嘘!"的动作,实在太可爱了。
进入故事讲述,首先告诉孩子这本书的名字叫《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以及它的作者、绘者、翻译和出版社。
告诉孩子们基思·哈林在当时的美国是最受欢迎与喜爱的艺术家之一,他在一个名字叫庫兹城的小镇长大,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三个妹妹,他喜欢画画,源于他父亲和当时流行文化的影响。
1-在讲到基思经常在试卷边缘的空白处信笔涂鸦时,孩子们都说,这样是不对的,不可以这样做,说完顿时就安静了下来,接着讲到基思邀请伙伴们到他家后院的游戏室里来画画的时候,有孩子说,"这样画才对,基思好棒"!
不得不说,这几个男孩,规则感很强啊。
2-讲到基思把自行车卖了的时候,我提出问题:大家猜一下,他爸自行车卖来的钱拿来做了什么?
有的说:我觉得应该基思拿来买了玩具,因为我就很喜欢玩具,我家里有好多的玩具车。
有的说:嗯,我也觉得是这样。
还有的说:他肯定是拿来买纸和笔,继续画画吧。
各抒己见,挺好的。这就是孩子最真实的想法,没有对错。
3-讲到基思在街墙画画时,眼尖的孩子们都发现了一名警察站在那里。
他们说,肯定是警察不让基思在那画了,提到"罚单",都问,什么叫做"罚单"。
我觉得要正面回答:就比如,爸爸妈妈随意把车停在了路边,如果被交警发现了,就要罚款,因为违规了。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对不对。
4-故事讲完了,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基思是个什么样的人?
有的说:我觉得他好厉害,画得太好了。我也很喜欢画画,我也是像基思·哈林那样,是个画个不停的男孩。
有的说:他很有爱心,因为他把卖画的钱给了吃不饱饭的孩子。
还有的说: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因为他画的画跟其他人不一样。
每个孩子说得都是有理有据的。
我把后记里基思·哈林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照片展示给孩子们看,跟孩子们说,这就是基思·哈林。
最后进入到延伸活动,将绘本环衬用A3纸打印出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纷纷问我,"你觉得我画得怎么样"?最后拿着各自的画来了个大合影。
总结:
1-因为临时有三个家庭未能到场,在现场邀请了两个四五岁的男孩,四个年龄相仿的男孩,在一起听故事,其中有一个孩子提出要去洗手间,其他孩子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去,故事断断续续地进行。有两个孩子没等延伸活动开始,就跟着父母离开了。以至于合照就只剩下两个孩子,而且讲故事的画面也没有及时记录下来。
2-控场、应变能力还是要加强,故事会多开展多总结多积累。
3-在绘声绘色讲述的过程中还是吸引了几位家长来围观,等故事会结束,有两位家长来找我,说,你平时给孩子讲完故事都是这么玩的吗?指的是延伸活动。加了好友,说下次故事会,提前告诉他们,他们带孩子来参加。
-
2.jpg
(431.52 KB, 下载次数: 609)
作者: Artinna 时间: 2018-10-18 14:51
C06姚婷(Artinna )
《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1-时间:2018.10.13 15:00-16:30
2-地点:天地峰景小区
3-主题:让孩子感受艺术的力量
4-参与年龄:4岁以上
5-故事会的流程设计:
1)自我介绍:我是三叶草故事妈妈小A阿姨
2)定规则:有问题,请举手
3)开场游戏:你说yes我说no
6-故事讲述
7-前期道具准备:画笔
8-延伸:将绘本环衬用A3纸打印出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作者: 王婷 时间: 2018-10-21 22:27
B09 王婷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一、时间:2018年10月21日下午4:00-5:00
二、地点:小区楼下凉亭或者滑滑梯旁边
三:主题:基思·哈林对画画的热爱
四、选书:《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五、故事会对象:4~8岁儿童
六、讲述者:王婷
七、故事会流程设计:
一)自我介绍
二)故事讲述:
作者: 王婷 时间: 2018-10-21 22:28
B09 王婷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记录及总结 比中级班的好多同学都落后很多,当大家在想着如何做好故事会热身、如何做好延伸阅读活动的时候,我还停留在去哪里找开展故事会的场地、以及如何大胆的出去讲故事上。
由于自己在中级班之前从未在外面讲过故事,所以,要我组织一场故事会,还真的是有难度的。整个讲故事的过程自己都紧张得不得了,这么凉快的天气还一直冒汗,一直到故事会结束。
我入住这个小区不到2个月,所以对于小区内的居民、孩子和周围环境都还不是很熟悉,只能硬着头皮、趁周末下午小面小孩多的时候,看能吸引几个小朋友过来了。由于凉亭那里比较暗一点,而小朋友注意在滑滑梯处玩耍,所以最终我选择了在滑滑梯旁边开展故事会。
还好,故事真的有魔力,即使是一个再差劲的故事妈妈,但故事本身对孩子们就有吸引力,当我说要给大家讲故事时,还是有5、6个小朋友围上来了,而且都听得很认真,看得很认真。正好我的预计也是有5、6个小朋友就够了,不然怕自己控不了场。 全程冒汗的故事会终于结束,基本上就是把书读完,不过比第一次故事会的进步是,现在跟孩子互动会多点了。
不足之处:讲故事的场地还是要再进行选择,故事会的的延伸活动没有加入。
-
微信图片_20181021190322.jpg
(414.86 KB, 下载次数: 587)
-
微信图片_20181021190332.jpg
(382.65 KB, 下载次数: 587)
-
微信图片_20181021190327.jpg
(282.15 KB, 下载次数: 626)
-
微信图片_20181021190337.jpg
(354.01 KB, 下载次数: 592)
-
微信图片_20181021190341.jpg
(337.37 KB, 下载次数: 579)
作者: 忘忧草 时间: 2018-10-21 23:07
A05 李芳芳 草籽名:贝妈故事会记录和总结
摄影义工:逍遥
秩序义工:然妈
参加的小朋友人数:9人
秋天来了,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带来些许的倦意。10月21日上午9点,小朋友们已经陆续来到了故事会现场。图书馆活动室里添置了投影仪和三张儿童桌,为我们的故事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故事会仍分为三部分,先由Anna负责讲英文绘本,再由我来讲中文绘本,最后是延伸活动。
Anna 讲的《up to go》,小朋友们边听边跟读,玩得不亦乐乎。
轮我上场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举手跟小朋友们说,我今天带了点小礼物来了,可爱的小书签。等会讲故事时,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将会得到小礼物哦。好,规则确定好了,孩子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小礼物了。我请了2个第一次来的小朋友来个自我介绍,并表扬书签。
接下来我问:你们平时在家爱玩什么呢?有爱画画的吗?示意举手。
“有”回答都很积极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也是一个爱画画的男孩。他的名字叫基思哈林。我们一起来读读。”
开始放PPT,让小朋友们看封面。
“看,他就是基思哈林,你们看到旁边的是什么?”“周围的竖线条是什么呢?”
“小Baby在爬”“发光”
是的,这是基思最爱画的“发光的婴儿”。基思从小就爱画画,而且经常是画个不停,所以他们家人还叫他“画个不停的男孩”。这本书是他的妹妹凯哈林写的。我们一起来读读。
环衬页观察,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有说看到了小人,看到了鳄鱼,狗等。
接着讲故事正文。说到爸爸经常陪他一起画画时,我问你们的爸爸会带你们做什么呢?有说画画,有说出去玩,还有说我爸爸经常出差,没空陪我玩。
讲到少年时代时,让他们看图片,基思除了画个不停,他还爱干嘛呢?有小朋友看到音符,想到了音乐。他们一起找寻那包含很多数字7的画,很开心。
讲到高中时候的画得了一等奖,别人买基思的画,你们猜要多少钱呢?有说很多钱,还有说要一块钱。
讲到画展时,他的画全部售卖一空,那他是不是有很多钱了呀?他会拿这些钱干嘛呢?有小朋友回答是,买更多的画笔和纸。我又问他们,假如你们有一大笔钱,你们会拿来干嘛呢?
“买好吃的”“把超市的玩具都搬回家”“出去玩”
“基思是拿这些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讲完故事后,让他们一起看后面的后记。“哦,真的有这个人呀!”
小朋友们一个个看他不同年龄的照片。当我说到基思小时候也爱看迪斯尼动画片时,大家都“啊”地笑了。
最后又一一地欣赏了基思的作品。
到了最后一个延伸活动了。我首先给他们看了我在红立方拍的基思的画,衣服,包,鞋子上运用了基思的画。再让他们讲解了几幅名画,看到蒙娜丽莎时,有小朋友说是达芬奇的画。我问他们,那你们知道达芬奇小时候学画画时,画的最多的是什么吗?鸡蛋。分享马蒂斯的《蜗牛》拼纸画,你们看得出什么吗?只要你们想画,画什么都行。
“接下来我们就来画画,等会我们要办一个画展,想拍卖画的也可以拿出来拍卖哦。你们画什么都可以,只要你们想画。如果能给我们讲讲你的画,我们更是欢迎哦!”
孩子们紧锣密鼓地开始忙活了。每个人都不一样哦,都很有创意。
来看看我们的画展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我们一起来个大合影喽。
故事总结:
1.总结前6次的故事会经验,感觉让小朋友自己去观察发现图片的时间不够,这次多让孩子们自己去读图。
2. 这次故事会的秩序非常好,有问题的小朋友都会主动举手。故事前约定规则。
作者: 忘忧草 时间: 2018-10-21 23:07
A05 李芳芳 草籽名:贝妈《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地点:石芽岭图书馆
活动人数:15人
年龄:4-6岁
故事主题:艺术属于每个人,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活动准备:PPT演示稿,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开场:
1.自我介绍
2. 绘本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平时爱画画吗?你们爱画什么呢?
今天我要带你们认识美国的一位著名的涂鸦艺术家。他的名字叫基思*哈林。大家看,这个男孩就是基思*哈林。这本书是他的妹妹凯*哈林写的。因为基思哈林从小就爱画个不停,所以他还有一个名字叫“画个不停的男孩”。大家看这个封面,这画的是什么?一个趴着的小孩,那一竖条是什么?这个是基思*哈林爱画的“发光的婴儿”。那接下来就看看这本书里面的故事。
3.故事讲述
小时候的基思哈林, 问你们喜欢爸爸带你们做什么呢?
上学时期的基思哈林。欣赏画
上高中时,基思的画获一等奖。有一对夫妇要买他的画,问他卖多少钱,你们猜他说这幅画要多少钱?
基思二十岁来到纽约。简单介绍一下纽约。纽约有自由女神。他开始画遍整个城市,不论墙上,柱子上,地铁站。人们问他:“你为什么要在这里画画?这些画的意义是什么呢?”你们猜他是怎么回答的?
他说: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画就是什么?
基思生活的那个街区,他也是画个不停。警察给他罚单,他交完罚单后仍然画个不停。
他举办了画展。所有的画全部售卖一空。有人问他:“你打算用这笔钱做点什么呢?”
要是你们有一大笔钱,你们想拿来干嘛呢?那你们想基思什么拿来干嘛呢?
基思到世界各个地方去创作。每到一个地方,他还是坚持画一幅公共壁画。看,这里他到哪城市了?你们看到了铁塔对吧?
在自由女神像建成100周年之际,基思请来了900个孩子一起完成一幅画。
有些孩子不知怎么画,基思就告诉他们:“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们想画的。没人能评判它的好与坏,你们的作品是属于你们自己!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基思继续画个不停。
4. 延展部分
还记得前面基思邀请了900个孩子跟他一起画一幅画时,孩子们问他,我不知道画什么时,基思是怎么回答他们的?基思说,只要是你们想画的,画什么都行,因为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我给你们看两幅画。这幅画是什么?这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小时候画的鸡蛋。他也是个画个不停的男孩,他小时候老师就让他画各种不同的鸡蛋。这幅画是什么呢?这是法国的著名画家马蒂斯在他晚年时期的剪纸画《蜗牛》。今天我想给你们办个画展,你们每人拿一张纸,画你们想画的。然后定上你们的名字。到时请小朋友来讲讲他的画。
作者: 溜溜的她哟 时间: 2018-10-23 14:39
A07 刘子漾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第二次作业(3)故事会方案
时间:2018年10月25(周四)
地点:家里
对象:3-10岁
人数:10
主题: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一、开场导入
拿两张照片,再加两张哈林的画来作比较,让孩子们猜猜看两种都是什么形式的作品。以此引入绘本。
二、故事主体呈现方式
讲述式+角色扮演
三、延伸活动
让孩子们画出或者捏出自己从画中看到的形象和图案
四、工具准备
1、白纸
2、彩笔
3、橡皮泥
五、协助人员
摄影1人
美工指导1人
作者: 溜溜的她哟 时间: 2018-10-23 14:40
A07 刘子漾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第二次作业(3)故事会总结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总结
2018年10月25(周四),故事会如期举行,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期,总体觉得还不错。
这次的对象主要是3以下的孩子,报名人数13人,实际到场人数有9人。虽然这个故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还有点生涩,他们都很认真的听完了。
一、以下说说这场故事会的可取之处:
1、场地布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一次的故事会前期,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布场时,我花了一点时间画了一些基思的画贴在墙上,营造出基思画廊的氛围,孩子们可以更好的进入基思的世界,近距离了解基思绘画的艺术风格。
2、讲述方式
这本绘本主要是讲述一个人物的生平,所以对三岁以下的孩子来讲可能会缺少一些想象的东西。没有其它以动物为角色的绘本那样对小孩有吸引力。所以在讲授方式的选择上,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首先我把自己打扮得有点像基思哈林的样子,还特意用毛根做了一副哈林那样的眼镜。想在形象上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
讲述时,我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叙述我自己的故事,甚至是现场表演出来。我觉得这样更容易把孩子带进故事里。
3、道具准备
在道具上,我准备了白纸、黑板、画板、纸箱、铅笔、粉笔、水彩笔、蜡笔等可以画画的材料。当讲到哈林随手拿出画笔就画时,我就从口袋掏出笔来随时示范画给大家看。这种方法我个人觉得很不错,可以真实还原基思的这个动作,比讲述出来更生动形象。
4、延伸活动
这次故事会的主题主要就是画画,所以的延伸活动的时候,我设计让孩子们共同在一张大纸上来画画。
因为讲述方式是角色扮演,我扮演基斯哈林来讲述故事,所以最后我就以基思的身份邀请孩子们跟我一起来画画。就像故事里发生的一样。这个感觉非常好,孩子们也开心地积极参与。现场可以看到,孩子也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大家挤在一起画的不也乐乎。
二、待改进的地方
1、开场导入
开场导入没做好。我是拿了一张我家的全家福照片和另外一张照片问孩子们这什么。他们直接说出我们一家人,没有说是照片,也许他们还没有概念。后来我又拿出一张画问,这个是什么时,孩子们也是回答画里的内容。也许孩子们还太小,分不出这两个载体有什么不同。
我应该拿出我画的基思的画,或者更好区分的画。
这个导入没有考虑孩子年龄和他们知识背景,所以效果不明显。
2、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讲述时,可以放得更开。比如说看到霹雳舞和街舞时,可以跳一段给孩子们看,做出更多形象的肢体动作,更好与绘本呼应,孩子们才能体会到画里那些动作的由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手舞足蹈的动作。
3、摄影
由于手机屏幕密码的原因,没有拍到故事过程互动精彩的照片。
作者: minmin310 时间: 2018-10-23 22:06
B02+阳敏+<<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方案设计
故事主题:欣赏涂鸦艺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
故事对象:5-8岁
形式:讲述
开场: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要讲的故事是关于画个不停的男孩,一个涂鸦艺术家,——基思.哈林。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书中主人翁的妹妹,她希望大家能了解画个不停的哥哥的故事而创作了这个故事。
故事讲述:
一、“涂鸦”一词的由来是怎样的?涂鸦是什么?
涂鸦的“涂”字是指随意的涂涂抹抹,而“鸦”则泛指颜色。按照中国的传统说法,“涂”和“鸦”加一起就成了“随意地涂抹色彩”之意。“涂鸦”一词出自一个典故。唐代诗人卢仝有一个儿子 名叫“添丁”,小时候喜欢用毛笔蘸了墨水在书上胡涂乱抹。所以,他的父亲卢仝写了一首诗《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把小朋友顽皮天真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出来。后来人们经就用“涂鸦”一词称随意写作或绘画,也用来比喻书画或文字幼稚,表示谦虚,以求指教。当西方街头“用各种颜色在墙壁上绘画”这种方式渐渐在中国流行之后,“涂鸦”则变为专指在墙上绘画的词汇了。
现在“涂鸦”形式,从最初简单的字体变形到加入各种图案、色彩、人物、植物、动物等多种元素的复杂绘画;而涂鸦的背景也不限于建筑物的墙面,甚至可以在公园的石头、车身、街角的电线箱等。
二、身边的涂鸦
我们先看看身边的涂鸦(已采集家附近的涂鸦作品),了解涂鸦到底是怎么样的?用投影或IPAD展示。然后来看看旅行时在看到的涂鸦作品(厦大芙蓉隧道),这个芙蓉隧道全长1015米,因为它隧道内丰富多彩的涂鸦作品而闻名,来厦门的游客一般都会来这欣赏涂鸦作品的风采。这里的涂鸦作品很丰富,有动漫形式的创作,有模仿名家家作的,有纯文字表达想法的,还有各社团的宣传作品,一一对应简单介绍。
三、绘本讲述和互动
绘本的扉页是基思的经典和代表作之----发光的男孩。
1. 基思小时候,和爸爸玩你画一笔我画一笔的游戏,从此基思爱上了画画再也停不下来;
P1-2请小朋友观察画的是些什么呢?
P3-4基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样做可以吗?
P5-6基思不止自己画,他还邀请小伙伴一起来画画,不止画平日里每个人都经常画的作品,还编出一套符号游戏,请大家用符号来玩问答游戏以鼓励在家和他一起画。
我们也可以试着跟爸爸妈妈一起玩符号游戏。说的话用画画来表示。
2. 基思少年和高中时段:少年时,基思声放着音乐在卧室画画,为了买美术用具还卖掉了自己的自行车;
P7-8观察这个时期,基思画画的喜好,这五幅图当中,你最喜欢哪幅呢?在这幅大页图中,基思放入了自己当时最喜欢的数字喔,请小朋友们仔细找找。
高中时,基思的画作获得了一等奖,真是让人开心和兴奋,还有一对夫妇很欣赏他的画想要买下来,基思却说“你们要是喜欢我的画,就把它挂在你家的墙上吧——不要钱!”
妹妹们很吃惊“为什么不要钱呢?”
小朋友们,基思这样做,你们觉得怎么样?如果你是基思会怎么做?
3. 基思高中毕业后,来到了匹兹堡的一所学校学习美术,他看到街头的舞者跳舞时奇特的造型,于是他把这些造型放进了自己的画作中,虽然老师们并不认可这样的画,可是基思很确信自己就是要画这样不一样的画,他继续画个不停。
基思二十岁时来到纽约,他正式开始了他的狂热涂鸦生活,墙上、灯柱上、人行道上都成了他的画纸,他画个不停乐此不彼;甚至他找到一个绝妙的画展之地——地铁站里的一排遣黑色纸板;于是,这里成了他最喜爱的作品展出地,地铁里来来往往的人都是他展会的观众,大家经常欣赏他的作品都能一眼认出作品的风格了。
基思把生活的街区里有一面长长的墙,下面全是垃圾,基思花了很多时间清走了这些垃圾,然后在墙面上画了一些方块形的笑脸和头朝下的跳舞的人形;附近居然纷纷来欣赏,可警察说不他没有得到许可就在墙上画画,所以得给他一张罚单;基思交完罚款,又接着画起来。
很快,基思开了画展,售卖出了所有的画,他成了一个大富翁,但他却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了那些吃不饱饭孩子们。
问题:基思这么做时,你觉得他是怎么想的?
渐渐地,基思成了一名受人欢迎的涂鸦艺术家,但他无论走到哪都坚持要画一幅公共壁画,并在自由女神像建成100周年之际,把雕像轮廓打好底,然后邀请900个孩子一起来完成了这幅画。
看看这里是不是跟基思刚开始和爸爸玩画画游戏的场面很像呢?展出时孩子们的心情怎么样?
基思继续创作,在更多的地方,更多的物品上,人们问他“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这样回答“我不停的画,…… 因为每一个都需要艺术。”
四、不同类型涂鸦作品欣赏
欣赏更多基思的作品,加深对基思作品风格的印象。
欣赏更多的涂鸦作品,动漫、童话、4D作品,涂鸦作品还可以与服饰相结合,展示类似图片。
回顾故事会内容,说说你最喜欢的涂鸦作品。
五、延伸手工:
马上要到中秋节了,我们将涂鸦和灯笼相结合——涂鸦灯笼制作。
1、A4彩纸一张,进行自己的涂鸦创作;
2、根据构图对折,两边留出5厘米,将中间部分剪成均匀的细条,;
3、将画纸展开后合笼,用双面胶固定住两边;
4,穗子制作:用另一张彩纸长边对折再对折,沿线打剪下来四分之一条,一边留出3厘米,剪成很细的条,然后后卷起来,用胶纸封住尾巴;
5、用彩纸封住灯笼上下的两条边,把穗子固定后,做一个提手,就完成了涂鸦灯笼。
作者: minmin310 时间: 2018-10-23 22:07
B02+阳敏+<<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图文记录
主讲人:阳敏 (叮咚) 2018年中级班学员
时 间:2018年9月22日下午16:00-17:30
地 点:布吉图书馆
参与人数:6人
布吉站图书馆一月一度的故事会开始了,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很接地气的艺术家故事。本次故事会图片欣赏部分很多,所以自带IPAD播放;故事讲述抱着绘本进行。
在故事之前先介绍“涂鸦”一词的由来,这样一个小典故,小朋友们听了之后很是亲切,听得都很认真喔。接着欣赏身边的涂鸦作品(从康桥二期走到丹竹头地铁站的那面外墙上的涂鸦),小朋友们有的兴奋的指着回答“我看见过,我看见过”,原来涂鸦就是这个呀,原来涂鸦就在我们身边;没见过的同学也不用失望,听完这个故事,让爸爸妈妈带你在户外的时候多多观察,康桥花园小区附近就有许多的涂鸦作品,你一定能遇上!我们再看看别的城市的涂鸦。
绘本第一节:基思在试卷上画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样做可以吗?上小学的小朋友都回答不可以,不然试卷会被做废的。看来老师们强调的试卷注意事项效果很不错呢。
请小朋友们观察基思少年时的作品的五幅图时,问他们最最喜欢哪幅呢?小朋友们各有各的欣赏,纷纷说出自己的最爱。请小朋友们在第一幅大图中寻找基思放入的最喜欢的数字时,小朋友们都围过来盯着图片,发光的小眼睛四处观察,兴致勃勃的就像玩一个寻宝游戏,最后你一言我一语,从相互发现的线索中合力找到了基思放进去的数字——7。
绘本第二节:高中时,基思的画作获得了一等奖,并把它免费送给了一对夫妇。小朋友们,基思这样做,你们觉得怎么样?如果你是基思会怎么做?有个小朋友回复我要收钱,因为这样我就可以买更多的玩具了。小朋友你真的很诚实呢。基思免费送画有他的理由,我们卖画收钱也是很正常很合理的喔。
绘本第三节:自由女神像建成100周年之际,基思邀请900个孩子一起来完成了自由女神这幅画作。看看这里是不是跟基思刚开始和爸爸玩画画游戏的场面很像呢?小朋友们对比观察这两幅图,发现了这两幅画的共同点:小朋友们都趴在地上,都在开心的画;是呀,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无比陶醉的表情,他们也和基思一样爱画画,他们当中有的小朋友很有可能将来就成为另一个和“基思”一样的艺术家呢。
在欣赏不同类型涂鸦作品时,小朋友们都忍不住围上来。
各自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我喜欢这个跳舞的女孩。”“我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刺猬。”“我喜欢这幅坐在二十层被子上的豌豆公主。”
在小朋友的一片热烈交谈中结束了绘本故事的讲述,进入了下一个延伸环节——手工制作涂鸦灯笼,刚好应衬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呢。
手工环节,小朋友们自己选好喜欢的卡纸后,就开心的涂鸦起来。
有的小朋友画嫦娥,有的小朋友画月兔,还有些小朋友各种线条圆圈搭配起来也很不错。
最后在大朋友的帮助下,将一幅幅的涂鸦作品变身为涂鸦笼;最后我们一起合影为这次故事会留下圆满的记录。
看小朋友们拿着自己动手制作的涂鸦灯笼多开心多神气,走在路上引来一众路人的羡慕呢。
总 结
一、画作欣赏部分内容较多,IPAD的屏幕太小,小朋们观察不到细节,下次可以考虑带个便携式投影仪来解决;
二、是否可以在街边的墙上涂鸦,这点未做明确说明和引导;
三、欣赏的涂鸦作品过多,未选出的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说明和欣赏,有点走马观花;
四、对涂鸦艺术的背书不够,对文本的理解有限,讲述方式过于平铺直叙,趣味性不够,可以在加入一小段符号游戏等。
作者: 周小玉 时间: 2018-10-24 06:52
A04周小玉《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地点:小蚂蚁悦读馆 活动人数:13人 年龄:6到8岁 活动目标(主题):一个小男孩 活动过程: 1、开场: 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因为每次故事秩序较差,让小朋友自个说出规则) 认真听讲,注意不要吵闹,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哦! 2、绘本导入: 封面:你们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呢? 这个男孩手上拿着什么? 介绍:这个男孩的名字是基思哈林,也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角,他非常喜欢画画,拿着画笔,一直画个不停。 旁边这幅是他用线条画出来的婴儿画。 平常你们喜欢画画吗?都会用什么工具画画? 翻到书后面的人物简介,让大家看看现实的基斯哈林成长图片。 3.绘本解读:(主要让幼儿观察基思画画的内容) 承前页:你们看到了什么?(人?迷宫?) P4-5互动:基思在考卷上画了什么呢?(不过我们平常考试可不能在试卷上画画哦) P6-7互动:对符号表进行解说:左边是正常符号,右边是基思创作出来代替的符号。 P8-9互动:猜猜基思画的三只小猪在干嘛呢? P12-13互动:这幅画,你们看到了什么? P14-15互动:请小朋友模仿涂鸦墙上的动作? P16-17互动:带观察寻找三幅粉笔画的趣味 “小朋友们,听故事的时候要怎么样呢?”因为每次讲故事,秩序并不怎么好。所以在开头时,想要借小朋友自己的口,说出听故事会的规则。 “要安静!”“不能吵闹”“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举手!” 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回答着。 “真棒,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大家看一看这个男孩,这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基思哈林,大家看看,他手上拿的是什么?”我开始从封面引入故事。 “笔~~”大小朋友们都回答着。 “笔,那你们猜猜他干什么呢?”我近一步引导。 “画画!”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啊,他拿着笔想画画,他是一个特别喜欢画画的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受欢迎与喜爱的美国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简单明了的线条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崇拜者。”简单介绍了作者的情况,翻到承前页。 “这幅画,大家看到了什么呢?”我请大家仔细观察。 “有好多好多的人啊!” “迷宫!” “动物!” 大家不停地靠近,找出画中的细节。 我们就这样边读着故事,边找着基思作品上的有趣点: 当小学时代的基思编出一些符号,说每个符号都代表着一个字母,我们看着基思的画,一起来破解这些特殊的符号; 当少年时代的基思开着音乐,趴在地上画画时,三只小猪穿着比基尼站台上的表情,逗乐了现场的每一个小朋友; 当高中毕业的基思,伴随着震耳的音乐声,画出扭动的线条,我们不仅观察到了基思笔下扭动的人物,也观察到了街头,除了男孩正跳着流行的霹雳舞,连高楼大厦也在兴奋地舞动着; 当二十岁的基思来到纽约,画遍了这座城市,我们一起找寻,他画在了这座城市的哪些角落:墙上,人行道上,路灯柱子的画纸上,我们还发现,基思在不同的地方,画了许多爬行的婴儿; 当基思工作后,在搭乘的地铁站的墙面上,画了一幅幅粉笔画,我们发挥了想象力,一起来猜测基思的画:大灰狼在打小兔子;小偷在抓警察;他的头爆炸了,旁边的人被吓跑了……同样的画,不同的孩子,看到的是不同。 正如文中基思所说的,“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画就是什么。” 故事会延伸:没有做 故事会总结: 没有什么经验、经常被孩子带走了,还好极时回到绘本中来,需要加强多学习
作者: 月牙儿 时间: 2018-10-25 00:37
B01 黄艳忠
《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绘本简介
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人物传记,也是一本适合孩子们的励志绘本。艺术家基思•哈林通过他的画笔和整个世界对话,他有强烈的愿望和大众分享艺术。所以他不停歇地在街头,在地铁站,在广告牌画画,强烈的色彩插图,加上基思震撼人心的原作,让这部人物传记平添了独特的魅力,展现了一个有趣的灵魂和这位画家对艺术的痴迷精神。
故事会主题
通过故事讲述,让孩子们知道艺术属于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
活动准备
1.奖励贴纸若干
2.活动材料:打印基思.哈林涂鸦纸、彩笔
招募对象
4-7岁孩子及其家长,15组以内
时间:10月12日晚上7:00
地点
首地容御图书馆
人员安排
需图书馆安排拍照和秩序义工各一名,如不能安排,现场邀请家长帮忙
流程设计
1)开场
1.介绍瀑布规则,当现场过于嘈杂时,老师说:“瀑布!” 所有听到的孩子一起说:“嘘。。。” 同时两只手做流水的动作,同时安静下来!
2.暖场游戏:自控力训练,抓手指游戏
2)绘本导入
1.封面:你们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呢?
介绍:这个男孩的名字是基思哈林,也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角,他非常喜欢画画,拿着画笔,一直画个不停。
旁边这幅是他用线条画出来的婴儿画, 也是他的代表作《会发光的婴儿》
2.这本书是真人传记,是基斯哈林的妹妹回忆写作的。
基斯哈林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受欢迎与喜爱的美国艺术家之一,仅凭丰富的线条,就创造了一种人人都能读懂的视觉语言。
3)绘本分享
1.完整讲述故事
2.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互动
3.故事结束孩子们强调涂鸦艺术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涂鸦
4)延伸互动
1.涂鸦文化介绍:介绍涂鸦文化;给孩子们观看基思的其他涂鸦作品以及其他涂鸦代表作
2.绘画活动:扉页的基思哈林的图画让孩子去补充和把看到的人形涂色
结束:奖品赠送,留影
作者: 月牙儿 时间: 2018-10-25 00:52
B01 黄艳忠
《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记录
这是第二次来首地容御讲故事了,为了充分的准备好晚上的故事会,上午就拎着故事包来到了活动现场。到达之后先和场馆负责人Jennie过了一遍流程,沟通了故事会中需要协助的地方,一起把PPT调试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开始画思维导图啦!
画图到下午5点左右后,我又将整个流程在心中过了两遍,故事会也在有些些期待,有些些忐忑的心情中来临了。
这次由亲子伴读成长营的涛妈开场,隆重的向现场的17组家庭介绍了三叶草以及三叶草的故事妈妈们。
轮到我上场了,看着排排坐着的那一张张期待的面庞,我所有的紧张都放下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说,做好你自己,用心的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吧,不是你在为孩子们讲故事,而是这么多可爱的孩子要陪伴我渡过愉快的故事时光。
今天到场的17位小朋友,年龄跨度有点儿大,有一两岁的小宝宝,也有小学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们,为了让在需要时现场能迅速安静下来,故事开始前和小朋友们做了一个有趣的约定,那就是当现场过于嘈杂时,我说:“瀑布!” 所有听到的孩子一起说:“嘘。。。” 同时两只手做流水的动作,同时安静下来!哈哈,这个规则也是和三叶草的前辈大小妈学来的,不得不说走进三叶草,我们就是走近了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经过几次的练习,小朋友已经掌握得非常好了,不由得份外期待他们在今晚的表现。
抓手指的暖场戏开场了,大小朋友们围成一圈,左手食指朝上,右手手掌平铺朝下,用左手食指抵在左边人的手掌下,而右手手掌放在右边人的食指上。规则就是当我提到”乌鸦“或”乌龟“时,所有小朋友要用右手去抓右边伙伴的食指,同时自己左手的食指要迅速逃离。当喊到第一次乌鸦时小朋友们没有一个成功逃离,又成功抓住小伙伴手指的,随着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惊喜的叫声越来越多,“老师, 我抓住啦!”,而游戏的难度也在我的故弄玄虚中增加了,小朋友也玩得越来越嗨了,我注意到一位没有参与到圈子里来的小宝宝也在边上和妈妈玩开了。真好,这些来自于中科院课堂上学习到的自控力游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故事会正式开始了,由封面导入,邀请小朋友观察,引出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基思哈林。故事循着基思的主线展开了,原以为传记类的绘本对于小朋友有些枯燥,可现场小朋友的表现真是令人震惊呀,从2-3岁到9-10岁,小朋友们全程高度集中,连瀑布规则都是在讨论环节,小朋友太热烈了,才需要偶尔用到。关于互动,考虑到内容较多,只设置了5个问题,可是对于每一个问题,小朋友给到的答案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视角,不得不说,小朋友们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呀,他们似乎比成人更容易走近绘本的内在世界。讲到少年时代的基思,小朋友们被三只小猪的作品乐得呵呵大笑,由于提前看过了作品的介绍,我知道这副作品的名字是“宾夕法尼亚最美的三只小猪”,当我问现场的孩子们时,孩子们的答案又给我了惊喜,有的说是在比胖的,有的说是在颁奖,是呢,小猪们的选美标准,说不准就是以胖为美呢!当讲到基思,成名之后举办画展,他的所有作品售卖一空时,画廊的主人问基思,打算用这笔钱做什么?基思的回答,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基思说,自己昨天没有这笔钱很开心,假如明天这笔钱没有了,我照样会开心,但是孩子们不能挨饿,我要把这笔钱给他们。画廊的主人吃惊的问为什么,而基思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对于基思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场的孩子们秒懂了,他们纷纷举手,说基思很爱孩子们,基思很有爱心,来到这里,我有意让节奏放缓,感受着现场流淌着的一缕温泉,从心里暖上脸庞,再开出灿烂的花来。
接下来的延伸部分,我们一起了解了中西方的涂鸦文化,欣赏了一大波涂鸦的美图。当孩子们看到基思的作品成为流行元素,闪亮在服装之上时,纷纷发出了惊叹,是的,孩子们,基思虽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作品就是他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延续。来吧,我们也来一起画个不停吧。孩子们纷纷拿起笔来,创作自己的作品,有的仔细的寻找着所有的人形,涂上了美丽的颜色,有的创作出了基思一样风格的作品,也有的天马行空地创造出了自己的装甲部队,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孩子停下手中的笔,大家都在画个不停!
艺术属于每一个人!我想这群可爱的听众们用他们专注的倾听、积极的互动、精彩的作品做出了完美的诠释!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活动里,我们一起将这本书读厚,一起在艺术的世界里感受美好!这次故事会听众有一、两岁的小宝宝们,有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们,当然还有我们用心陪伴的家长们,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专注,特别专注!看来,有句话说得不错,真正优秀的童书,适合0-99岁!
总结:做得好的是,准备很充分,控场也比第一次有进步。不足的地方是,不能做到边讲故事边用电脑翻页,需要义工在一旁帮助,我想以后的故事会中会碰上很多突发情况,单枪匹马也应该会是常态,得学习下如何一心多用。
作者: 心妍 时间: 2018-10-26 22:13
B08 王亚欣
《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方案
一、活动人数:5-8人
二、年龄:4-6岁
三、故事主题:艺术属于每个人
四、活动准备:画纸,彩笔,画板,基思的画
五、活动过程
开场:
1.自我介绍
2. 开场:《从头到脚》每个孩子表演一个
3、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画画吗?不同的作家不同画风,今天和大家认识一位很出名,但却非常很好玩、也很特别哥哥,他和你们一样,非常的喜欢画画。
4、故事讲述:
请孩子们观察封面,引出基思
讲述内容,停顿点:
1)、基思和朋友们沟通的符号,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读一读这些符号。不管孩子们读什么,夸奖他们和基思一样有创意
2)、自己画,请孩子们一起看,看看他们看到了什么,猜一猜他的自行车去哪儿了
3)、高中画得了一等奖,请孩子们一起看,看看他们看到了什么,猜一猜他的画卖了多少钱
4)、社区画画,请孩子们一起看,看看他们看到了什么,猜猜警察给罚单的时候基思会怎么做
5)、画展,请孩子们一起看,看看他们看到了什么,猜一猜他的画卖了多少钱
6)、医院画画,先请孩子们猜猜基思在干什么,然后引出故事
7)自由女神像,告诉孩子们:你们的作品只属于你们自己
8)、人们问总是画个不停,请孩子们猜一猜怎么回答,引出‘每个人都需要艺术’
5、结尾:你们喜欢基思哥哥吗?拿出基思的画,请孩子们欣赏。
六、故事延伸:每个孩子画自己想画的画,然后请每一个人上来展示,讲解自己的画,没有评判,只有欣赏和鼓励。
作者: 心妍 时间: 2018-10-26 22:19
B08 王亚欣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总结
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又担心内容对年龄小的孩子没有吸引力,所有一直没有如期开展。最近几天早上起来一直看大家的帖子,调整了心态,我需要首先自己享受这个故事,然后才能把它传递给孩子们。于是,提前一天,把整个故事和女儿讲述了几遍,书随身带着,休息坐公车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感受下基思本人和他的艺术带我我的感受。故事当天,因为临时加班,着急赶回来布场,准备好的画纸也忘在办公室,正懊恼的时候,想起女儿的小画册,就拿出来临时救场。因为地方限制,借鉴上次孩子大人多乱哄哄的经验,就约了4个小朋友。
故事会开始了,先请孩子们排排坐在铺好的席子上,然后和孩子们约定了讲故事时候的规矩:不能玩玩具,不能随意走动。首先和大家玩了《从头到脚》的小游戏,每人表演一个动作,显然孩子们的积极踊跃性太高了,特别是那个小男孩,每次都要抢别人的,最后我就请大家一起表演,称赞他们四种不同的小动物,这才完成。游戏结束,简单说了艾瑞卡尔老爷爷的画,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一位哥哥,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画画,而且他画的画非常的特别,你们想认识他吗?就引入了故事内容。
故事用第三人称讲述,有二个安静的孩子就特别专注,小男孩就总是坐不住,喜欢到处跑,我就用请大家自己看图说图的方式把他吸引过来,另外一个小女孩喜欢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玩,我就多请她跟大家讲她看到的。故事讲述有了半个小时,场面多次失控,不过孩子们的热情很高,喜欢参与,看画的时候观察的特别仔细,很多原来我没看到的都被她们找到了,特别的惊讶。
故事结束了,那两个专注的小家伙还有点意犹未尽,调皮的小男孩已经按奈不住想去玩玩具。我赶紧故弄玄虚的说:我们的故事结束了,但还有一个特备的环节,每个人画一幅自己的作品,画什么都可以,你们画的都是最棒的,艺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请二个小朋友帮忙发画笔,请一个帮忙发画纸,请一个做小队长让大家坐好。画画的时候因为画笔颜色挑选起了点小冲突,不过当孩子们开始画画的时候是非常专注的,画了有20多分钟,没有走动,都爬在地上非常认真。画完之后,请每个小朋友上场讲自己的画,孩子们真的是特别有想法,有个害羞的小女孩,她的画特别的丰富,放了各种元素进去,另外一个孩子用色特别的大胆,她把云大片大片涂成蓝色,说那是快要下雨了,但是又在旁边画了个太阳,说可是她还想在外面玩。那个小男孩的思维很活跃,画了很多东西,我家闺女老觉得自己画的不好,非常沮丧,我请她上来和大家介绍,把每个细节都描述了一遍,就开开心心拿着自己的画下去了。
总结此次故事会,最有感触的两点是,一是孩子少的情况下,有特别活跃的孩子,控场非常难,而且对自己不自信,觉得孩子们不喜欢,多次想放弃把故事讲完,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坚持结果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给孩子们和自己设置了太多的限制,通过这个坚持,自己的自信心提升了很多。第二个感触点是孩子们的想象力的丰富和情感敏锐,非常的感动。孩子们画画的过程中,自己完全从高节奏的生活状态中出来,安静地陪她们,非常惬意和温馨,这些孩子虽然经常见面,但今天又发现了她们不一样的一面。第一次静下来用心去感受一个生命,而不是把她们当作孩子。虽然以前这句话听过很多次,但是很少有慢节奏的状态让自己去体会。所以此次故事会自己收获了自信,喜悦和感动。
-
微信图片_20181026215850.jpg
(239.79 KB, 下载次数: 306)
-
微信图片_20181026213804.jpg
(219.42 KB, 下载次数: 311)
-
微信图片_20181026213947.jpg
(220.57 KB, 下载次数: 245)
作者: hairuo530 时间: 2018-10-27 00:04
D04 张晓薇 《亚瑟是个小麻烦》故事会方案
一、故事会书目:《基斯·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
二、对象年龄:8-9岁(6人)
三、故事地点:朋友的门店(龙岗布吉)
四、故事会方案:
1)开场:故事姐姐自我介绍、故事会环节介绍
2)暖场:准备了基斯·哈林作品贴纸,并在贴纸后面附有画画主题的绕口令,让小朋友们以击鼓传花的方式,依次选择自己喜欢的贴纸,念出内容,并简单自我介绍,最后让大家猜测今天的故事和什么有关,答案就在绕口令里,由此引入故事;
3)讲述故事:以提问、讨论的方式穿插于讲述过程中,适当停顿,让小朋友充分讨论发言。
4)延伸活动:延伸活动的重点是讨论、欣赏基斯·哈林的作品,大家分享对画的理解,其次是加上事先打印绘本环衬,让小朋友们画画、充分体验。
5)展示:小读者们展示作品
作者: hairuo530 时间: 2018-10-27 00:05
开场当然是做自我介绍啦,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我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坐在他们的写字桌前,以聊天的方式让他们知道我是谁,我们的故事会是做什么,毕竟我们还是第一次见面,而且不同以往,我们不是在教室,不是在图书馆,更不是在绘本馆,这只是一个门店的小隔间,是一个谈不上有阅读气氛的地方。
自我介绍后,悄悄地拿出了事先准备的基斯·哈林作品贴纸,并在贴纸后面附有画画主题的绕口令,小朋友们以击鼓传花的方式,依次选择自己喜欢的贴纸,挑选完念出内容,然后再简单自我介绍,这时绕口令已经让大家哈哈笑起来,气氛一如我想象的那么轻松愉快。最后让大家猜测今天的故事和什么有关,答案就在绕口令里,由此引入故事的讲述。
是的,这是一个与画画有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爱画画的男孩,而且他很不一般哦(展示书),他,可是一个画个不停的男孩。(他们开始笑封面上的图案,有的说很丑,有的说很奇怪,有点说画得很好。而这时候笑说丑的,在后面都发生了大反转)
在故事讲述中,我特地穿插了几个问题问大家(原打算视孩子们对讨论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程度决定讨论问题的数量,事实上,他们非常喜欢这种方式,所以我们在讨论上花了很多时间)。
①展示基思少年时期的画时,我告诉大家,其中有一幅是他送给妹妹7岁生日时的礼物哦,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细节,并推理出答案。
②“当这对夫妇想买他的画时,他并没有收钱,你觉得他是怎么想的?”
当讲到这一节,我把书合起来了,打算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大家可以讨论一番,结果孩子们先是七嘴八舌,没一会竟给了我一个统一的答案“因为他只想继续画下去”,我确信他们并没有看到书上的文字,但是他们说的竟与书中文字几乎一模一样。他们知道,他们懂基思。
③在讲述中针对在试卷上、地铁站涂鸦的环节,也让小朋友们讨论、评判,强调了公共秩序,不可乱涂乱画,告诉孩子们有专门涂鸦的地方。
④“你觉得在医院的外墙上画画会让生病的孩子们好受点么?”
有的说不会,有的说会,有一个小朋友说,因为如果你走进一个房子,里面什么都没有会觉得有点无聊,可是有画就不一样了。另外一个小朋友时候,画画会让他们比较开心。
⑤有人问基思,为什么你不停地画呢? 基思希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艺术是属于书的呢?孩子们说,“艺术是属于大家的”。我当时心里特别惊讶他们回答出这样一句话,一如原文所说,艺术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其实在讲述过程中聊的还蛮多的,包括基思的画的特点、对基思某幅画的解读,在此不一一列举了。孩子们的欢乐、喜爱,一直延续到延伸环节,我才刚拿出事先打印好的蝴蝶页,他们便纷纷问可以给我一张吗,拿到手马上画了起来。画着画着,其中一个只用勾线笔的男孩说,哎呀我画得好丑呀!他对面的女孩子抬头看了看说,不会呀,我觉得挺好看的。(互相肯定,因为讲故事时我们说每个人的画都有自己的特点)另外一个男孩,在故事会结束时还一直埋头在画,还告诉我说,这张画让我也停不下来了……
总结:
之前都是带低龄段的小朋友做故事会,但我希望自己可以以读书会的形式给自己一些新的挑战,所以这次组织听故事的对象是小学生(以前的邻居,他幼儿园时我也常常给他讲故事、借书给他看,这次要感谢小同学的妈妈帮忙组织、提供场地)。读书会的效果是出乎我意料的好的,在讲之前我有些担心这样的故事情节不够跌宕,又是传记类的孩子们是否有耐心听完,但他们不仅有耐心,还非常积极、热情。特别是故事会结束后一直问我下一次读书读什么书,还说他们的某某同学今天没来真是太可惜了。
其中有个小男孩读完故事说,只要心里喜欢一件事,坚持做,就一定一次会比一次成功的。事实上,我并没有想过多地去让他们总结,而是想引导他们打开心扉,以聊天的形式,多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一次的效果也达到了。所以,其实我的延伸活动重点是讨论,而后才是画画,以此来加深印象。但小朋友总结得实在超出了我对心目中的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印象,真是刮目相看。
要改进的是话题的设置,可以更有逻辑性,话题也要奔着同一个主题层层递进,才能真的聊出些内容来。另外一个是没怎么留意时间,大概是花了1个小时多一二十分钟,虽然做准备的时候环节蛮清晰的,但实践时对自己在各个环节各各用了多少时间有些模糊。
最后,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勇气了,把阅读推广到越来越多的场合,读书会可以不是在书店、在图书馆、在社区阅读角,无论地方大与小,我们都可以一起阅读。所以,从自己身边熟悉的有孩子的朋友的家庭开始,即使是再小的空间,即使如同这一次的读书会一样只是门店的一个小隔间,我一样可以带动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一样激发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一样把阅读的种子、快乐的种子播撒在这些可爱的心灵里。
加油!
作者: 轩阳麻麻 时间: 2018-10-28 15:37
A03钟燕丹——《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孩子》故事会方案
一、故事会信息:
地点:绿海名居凉亭
活动人数:10组家庭
年龄:3-6岁
二、活动目标(主题):
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魅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坚持到底!
三、活动准备:
1、手指操
2、三叶草贴纸
3、打印好基思哈林的画给孩子们做延伸创作
(提醒家长彩笔自备、做好防蚊措施)
四、活动过程:
1、手指操开场:
一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毛毛虫啊,爬呀爬~
两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小白兔啊,跳跳跳~
三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啊,喵喵喵~
四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小花狗啊,汪汪汪~
五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大老虎啊,啊呜~
2、自我介绍环节:
先介绍自己的名字,来自三叶草公益组织,有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加入我们。
接着先让小朋友自己举手上来自我介绍,有才艺表演可以演绎,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上来做个自我介绍,介绍完了给予一个三叶草的贴纸作为鼓励。
3、讲绘本:
(1)和孩子们讲好听故事的规则,故事会的过程中不可以随意讲话,随意走动,有任何问题都要举手。
(2)请出今天的绘本主角《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孩子》,先与孩子们介绍这本书的人物以及内容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主人翁的妹妹。然后指着书的封面,让孩子看图,猜一猜书中将要讲的故事是什么样子的。
(3)让孩子去看插画里有什么,比如当爸爸陪他们画画时,让孩子去找基斯哈林在画什么。
(4)在看图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去观察基思哈林的画,慢慢地了解到他的一种风格,一看画就知道是基思哈林的作品。
(5)针对基思哈林的事迹行为进行讨论,比如街头作画收到罚单,我们能否效仿,应该怎样解决?
(6)结尾读完总结:艺术属于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没有人可以评判你作品的好坏对错。
五、绘本延伸拓展:
打印绘本里面基思哈林的黑白画给孩子们进行二次创作,可以是涂色,可以是添加各种线条,如曲线、直线、蜗牛线、城堡线等。
六、派发小书签、大合照、玩动物蹲游戏
作者: 轩阳麻麻 时间: 2018-10-28 15:38
A03钟燕丹——《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孩子》故事会总结
一、故事会信息: 地点:绿海名居凉亭 活动人数:8组家庭(第一次在小区开展故事会,在坪洲新村站点三叶草们的帮助下顺利开展,并且得到了邻居的赞许,都说不知道我要开展故事会,下次一定要叫上他们,所以故事会准备阶段的宣传下次要更给力点。) 年龄:3-6岁 时间:2018年10月20日早上10点
二、活动目标(主题): 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魅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坚持到底!
三、活动准备: 1、手指操 2、三叶草贴纸 3、打印好基思哈林的画给孩子们做延伸创作 (提醒家长彩笔自备、做好防蚊措施)
四、活动过程: 1、手指操开场:(热身开场环节特别棒,这个手指操也很好玩,当我说出一个后,后面都是稍微停顿一下让孩子自己主动接上,然后我再继续演示,这个可以再接再厉) 一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毛毛虫啊,爬呀爬~ 两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小白兔啊,跳跳跳~ 三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啊,喵喵喵~ 四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小花狗啊,汪汪汪~ 五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大老虎啊,啊呜~ 2、自我介绍环节: 先介绍自己的名字,来自三叶草公益组织,有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加入我们。 接着先让小朋友自己举手上来自我介绍,有才艺表演可以演绎,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上来做个自我介绍,介绍完了给予一个三叶草的贴纸作为鼓励。(每个孩子都主动或者被动地上来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告诉他们,下次来参加故事会,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多个才艺表演哦)
3、讲绘本: (1)和孩子们讲好听故事的规则,故事会的过程中不可以随意讲话,随意走动,有任何问题都要举手。
(2)请出今天的绘本主角《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孩子》,先与孩子们介绍这本书的人物以及内容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主人翁的妹妹。然后指着书的封面,让孩子看图,猜一猜书中将要讲的故事是什么样子的。(在我介绍这本自传体绘本的时候,大人小孩都是特别认真地看着我听着我讲,而且当我告诉孩子们,书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时候,他们有点惊讶的表情,或许孩子们并非真的能够辨别真实与想象的东西,只是因为听到我这样说感觉很新奇一样,哈哈。) (3)让孩子去看插画里有什么,比如当爸爸陪他们画画时,让孩子去找基斯哈林在画什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绘画的内容,讨论孩子在家画画的情况。有个男孩说,我不会画画,不喜欢画画。我非常肯定地告诉他,听完我讲这个故事后,你会爱上画画,而且你会画画,还画得很特别,相信我。) (4)在看图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去观察基思哈林的画,慢慢地了解到他的一种风格,一看画就知道是基思哈林的作品。(与孩子们谈论基思哈林的画的特点,他们说有很多奇怪的人,还有狗。) (5)针对基思哈林的事迹行为进行讨论,比如街头作画收到罚单,我们能否效仿,应该怎样解决?(孩子们都一致告诉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应该在合适的地方上画画) (6)结尾读完总结:艺术属于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没有人可以评判你作品的好坏对错。
五、绘本延伸拓展: 打印绘本里面基思哈林的黑白画给孩子们进行二次创作,可以是涂色,可以是添加各种线条,如曲线、直线、蜗牛线、城堡线等。 六、派发小书签、大合照、玩动物蹲游戏 总结: 1.提前一周或者最少三天发布故事会信息,确保故事会信息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并且来参与。 2.准备好热身游戏很重要,可以是手指操、律动、大运动或者是调动气氛的操作。 3.讲好故事会规则,别迟到、别随意走动、别随意讲话,有问题请举手。 4.鼓励孩子们积极大胆参与到故事会中。 5.做延伸拓展的时候注意与故事相结合。
|
作者: 匡冬红 时间: 2018-10-29 00:55
D10+匡冬红
绘本《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18年10月11日下午1:40-02:20
活动地点:小学三年级教室
活动对象:7-9岁儿童
故事妈妈:咚咚(叶庆基妈妈)
活动主题:让孩子感受艺术的力量,明白生命应该有所坚持———了解《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人物.
活动准备:
PPT、画纸、笔、投影或者大电视、笔记本电脑、翻页笔.
活动流程
一、 约定故事现场纪律:不有大声喧哗、提问举手。
二、 自我介绍+介绍三叶草
同学友们,大家好。我是叶庆基妈妈,,也是我三叶草故事妈妈。也可以叫我“咚咚阿姨”(咚咚是个胆小鬼);介绍一句:三叶草是一个公益的优质儿童阅读推广组织,这个三叶草是一个会阅读的草(配合PPT展示)。
三、 暖场活动
提问学生:蓝色与黄色混合会变成什么颜色?答案:绿色或让水彩笔实验一下。来源绘本《小蓝和小黄》
引出基思哈林人物的简单介绍。
基思哈林是美国一个很受欢迎的涂鸦艺术家。他喜欢用简单的线条作画,还尝试用多种多样的材料作画,尝试在不同的地方和物品上作画。他非常关注儿童,他最出名的作品是发光的婴儿。【当新流行热销品:PPT】
四、 故事讲述
拿出图画书展示,讲解图书信息:标题、封面、封底、作者、出版社。“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完整讲述图画书内容。讲人物传记一类的讲。
五、 分享及思考
1.听完这个画个不停的男孩的故事后,你喜欢基思哈林吗?他的哪里一个故事最吸引你?为什么?
2.选几幅基思哈林的画,让孩子们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评价。
3.了解涂鸦文化这种街头艺术。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的艺术。
涂鸦文化介绍:
【哪里画】画在墙壁、车、站台、灯柱等表面
【画什么】(卡通)人物、景色、文字
【用什么画】丙烯颜料
【为什么画】宣传或者表达自我思想
【发展历程】国外:流行、城市涂鸦;国内:固定的涂鸦墙(北京、上海、广州)
【身边的涂鸦墙】深圳好多电箱上面都有。
六、 延伸活动
方案一:在一张大画纸上,让喜欢画的小朋友全部一起画自己想画的内容!
延伸阅读:《点》、《威斯利王国》、《跟着线条走》、《我爱美术馆》,《正方形》
[size=12.6666669845581px] 故事会总结:优点:孩子 年纪8-9岁比较大,他们能理解绘本内容,能够自主选择他们喜欢的部分 2、故事中提问,互动灵活。3、因为提前做了绘本学习,孩子提问没有尴尬。不足之处:50个孩子有点,声音没有那么大,并且照顾不了这么好多孩子 2、在孩子好奇的时侯,没有延伸,引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延伸最后时 间不够,这种环境中,应该在故事当中,让孩子读几句精华的部分,提高孩子们的参与性。
-
微信图片_20181029001652.jpg
(88.01 KB, 下载次数: 250)
-
微信图片_20181029001710.jpg
(126.63 KB, 下载次数: 264)
-
微信图片_20181029001719.jpg
(149.34 KB, 下载次数: 245)
-
微信图片_20181029001738.jpg
(121.35 KB, 下载次数: 287)
-
微信图片_20181029001745.jpg
(149.34 KB, 下载次数: 258)
作者: 2018吴银凤G17 时间: 2018-10-29 13:45
E09+吴银凤+《基斯.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作者: 2018吴银凤G17 时间: 2018-10-29 14:04
E09+吴银凤+《基斯.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2018年10月20日《基思.哈林 画个停的男孩》盐田党建书吧E09 吴银凤
地点:盐田党建书吧
主讲:E09吴银凤(馨妈)
协助:辅导员梁竟然
义工:家长义工拍照
参与人数:16组家庭
一、故事前准备:
1.开场游戏准备:水彩颜料黄色,蓝色,准备了三个透明杯子;
2.打印基思.哈林的画纸20张;
3.在故事中提及哈林拍卖画时,可以现在跟小朋友互动做一场拍卖会,价高者得一张画纸。
二、开场介绍:大家好,我是馨妈,很高兴再次跟你们见面,故事马上开始,跟孩子讲一讲故事过程中,有问题请先举手后再提问。
三、开始故事讲述——介绍基思.哈林是美国的涂鸦艺术家,他总是用符号来回应同伴们的疑问,他的一生都是在不停地画,而且他总说的一句话是:“艺术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让孩子们一起大声地读出这句话,接着跟孩子玩起变色游戏(一个装上水加黄色颜料的,一个装上水加蓝色颜料的,另一个装上清水,现场让孩子来猜猜会发生什么变化,邀请两个小朋友上来帮助把黄色水和蓝色水同时倒到另一个杯子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变成了绿色)顺便介绍了我们三叶草的logo也是绿色的,我们是一棵爱阅读的草——三叶草。
四、故事延伸:故事结尾,画画很有趣,也很神奇,可以让人安静、专注,可以让人开心, 我也非常喜欢画画,小朋友你们喜欢吗?接下来孩子就可以自由创作,没有人去讨论你的画好不好,美不美,像不像,因为艺术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
20181020盐田党建书吧E09吴银凤2.jpg
(267.82 KB, 下载次数: 359)
作者: 逍遥旅程 时间: 2018-10-29 15:30
E04 程瑾 《基斯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艺术属于每个人
1、主题:艺术属于每个人。标题有点大得吓人,不知道小朋友是否懂得。那好,咱先来熟悉下什么是艺术?简单的,给孩子们看几幅画:粘贴画、十字绣、版画、烫画、麦秆画;自由女神、埃菲尔铁塔、鸟巢等建筑;剪纸、精美陶瓷等手工艺品。。。。。。。艺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这些艺术品,都是由很多的艺术家给我们创作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这样的艺术家,他一生中画了很多画。他就是基思哈林。
2、热身;首先,做个游戏,大家相互认识下。打招呼。一般情况下,大家打招呼都是问:“你吃了吗?”用嘴说的,那这次我们就不用嘴巴,而是用肩膀或胳膊肘或手或屁股或膝盖或脚来给对方打招呼。大家先围成一个圈,我摇铃或击掌,铃(掌)声停止时,两人或三人一组开始打招呼用你老家的方言。
3、故事讲述。基思哈林画了很多画,他无时无刻不在画画,他在任何一个空白的地方画画,他用多种多样的材料作画,在一些随手捡来的废弃物品和画布上作画,也在公共设施上画画。他的画,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崇拜者,他的欣赏者从街头到画廊到博物馆等各个阶层的人。
提问:1)、他都在哪些地方画画?
2)、他都画了哪些画,能找出来吗?
3)、他画的画都捐赠了吗?卖钱了么?
4)、你喜欢他的画吗?最喜欢哪幅?
4、延伸活动。
秋天来了,地上很多落叶,我们可以来个粘贴画哦。看看别人的作品。
是不是很漂亮?
作者: 逍遥旅程 时间: 2018-10-29 15:30
E04 程瑾
《基斯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記錄及總結
对于这一次的故事会,我做了一个尝试。先不召集人了,直接到游乐场附近,拿着一本书,在那里看,然后填色,我看是否有孩子过来,因为好奇或喜欢。但大概过了10分钟,没有人来。也许玩滑滑梯的孩子们都比较小吧。后来,我看到有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棋盘上的棋子,于是走了过去,问他们是否要听故事。奶奶们开始比较防备,以为我是推销书的,一个劲地说,我们家有很多书,我不买书。我也着急地一个劲地解释,我不是卖书的,我只是给孩子讲故事的。她们都半信半疑。我开始问小宝宝们,喜欢画画吗?喜欢吃爸爸做的饭还是妈妈做的饭或奶奶做的饭。孩子回答,爸爸上班。奶奶在旁边补充,他们哪里有时间做饭哦。小妹妹要求先讲爸爸那本。等我讲完后,小妹妹又要求讲《基思哈林》。然后我便讲开了。此时,又来了2个小伙伴。
讲述过程中,孩子们对霹雳舞感兴趣。确实,霹雳舞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知道的人不多。当时,那可是风靡全世界啊。虽然如此,但孩子们听的也是很认真,不时回答我的问题。在知道哈林被开了罚单后,她觉得,是不是就不再画画了呢?当知道他还继续画,在医院对面的墙壁上画,邀请900个孩子来画,她们都感到很惊讶,眼里还露出向往的样子,也好想来一次这么大型的画画活动哦。然后,她们认真地找书中的图画,和后面的图画对照,每找到一个,就很高兴地拍手欢呼尖叫。当看到那个被钱袋砸中脑袋的图画,更是兴奋。孩子们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直接。当听说哈林的画要么送人了要么把画卖了但把钱捐出去后,眼里既是不懂又是渴望反正比较复杂。
讲述结束后,本打算是让孩子们捡树叶做拼贴画的,可惜天色比较晚了,公园里草丛多,担心蛇虫就免了。幸好带了几张填色的纸,给孩子们开始填色,就是扉页上的那些留白。各位都填得好认真,仔细地找出各个造型。
旁边的奶奶一直问,你说你们这是做什么呢?又不收钱,又不招收人(后来家长问,我们是不是办画画班的)。我趁机给他们讲了讲,咱是做什么的,也邀请他们以后来图书馆听故事。
总结:
1、这种走进人群的方式,我觉得可以推荐。不一定非要在固定的地方。偶尔换下口味也不错。
2、因为在户外,比较吵些。控场是技术活。
3、如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除了各种夸张的语言,还要有夸张的动作。
4、因为天色较暗,延伸活动做的不好。虽然孩子们最后都依依不舍,还想继续画。
5、最关键的,我想要做的延伸没有做。那一定很精彩。但愿下次有空重新讲过。
作者: Nana2018 时间: 2018-10-30 00:38
2018中级班C04 王秋娜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方案设计
故事地点:教室
活动人数:45人
年龄:12岁
故事会主题:感受艺术、体验艺术
活动目的: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绘本,也让他们知道艺术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艺术,我们本身就是艺术家。画个不停,对梦想的执着和努力。
活动准备:复印好基思哈林绘本的扉页,让孩子们准备好彩笔,画笔、颜料、彩铅等都可以,所有有各种颜色彩笔均可。
活动过程:
一、开场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人物的故事,问问大家感不感兴趣,以聊天的方式开场。
二、绘本导入
出示故事绘本的封面,让孩子们猜猜这个是谁?然后导入绘本故事。
三、讲解绘本
忠于原著,主要是讲述绘本的故事。先讲述基思哈林很喜欢画画,从小就沉迷画画,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绘本的美妙。然后讲到当他的画第一次获得一等奖被展出而且被别人看上想买的时候,他会如何开价。这里引出一个小高潮,让孩子们知道艺术是无价的。第二个小高潮是引导孩子们欣赏街头的霹雳舞和街头的涂鸦艺术。第三个小高潮是基思叫孩子们一起创作,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孩子们感受这种自由的艺术,属于每一个人的艺术。
四、活动延伸
1、让孩子们一起给绘本的扉页上色,小组合作,发挥创意。
2、个人创作一幅艺术画作
五、活动结束,留影留念。
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这个绘本和艺术的感受,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作者: Nana2018 时间: 2018-10-30 00:38
2018中级班C04 王秋娜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记录和总结
故事会记录:
参与 人数:45人
这一次的故事会,我还是选择在课室进行,这个学期给孩子们增设了阅读课,就是希望能让孩子们能更加重视阅读,也给出更多时间给他们阅读。这次的故事会就是利用我们的阅读课进行的。还没开始进行故事会的时候,就提前让他们准备彩笔和A4纸,孩子们很开心,还问我可以不可以带水粉。我说可以,明显看到孩子眼里闪出的光芒。
故事会开始了,先用基思哈林的封面来导入,因为之前故事会预告有提过讲一个男孩的故事,孩子们也就不好奇了。看到基思哈林和发光的婴儿的封面,有孩子猜到他是一位画家。也许是看到他拿着画笔了,这个我当时没有细问,是个失误。其实应该问一下,然后可以教孩子们看绘本要看细节。然而,我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基思哈林是一位画家,我说他是一位艺术家。我们一起来去了解艺术家的成长故事。
在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很认真,也许从小看得绘本不多,所以觉得好奇也觉得有意思。我强调大家只看图,听我讲,不看字。按照我在做故事会方案的小高潮,果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有孩子说出“艺术是无价”的时候,真是觉得太棒了。还有是街舞和街头涂鸦,让孩子们眼睛发亮,可能身边比较多中规中矩的行为和画作,所以对些很自由的行为和艺术觉得向往和称赞。
第三个小高潮,就是基思邀请小朋友和他一起完成画作的时候,从前面的故事发展,我们不难猜出基思是不会限制小朋友画什么的。所以有孩子也说出了基思的做法,但是当我肯定地再复述一次的时候,好多孩子“哇”出了羡慕的声音。由此可见,孩子们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体验,也希望自己的自由艺术创想能够变成现实。还有是有跟孩子们强调基思哈林总是画个不停,在后面讲述的时候,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用总是画个不停和我一起推进故事。
后来,在拓展的时候气氛异常热烈,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开始创作。结束以后,还有孩子问我,还有没有下次,很期待。我想,这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会的标志之一吧。暂且不说这个故事会有多么规范完整,但是孩子们喜欢那必然是有成功的地方。最后,在课堂加时的情况下完成了这次故事会的第一个拓展,小组合作,个人创作没有时间了,留给孩子们自由发挥了。
故事会总结:
这次的故事会,我明显感受到孩子们放飞的感觉,特别是开始拓展活动的时候。看来现在繁重的学业确实让孩子们压力山大。但是我们又无法改变现行的制度,也只能跟着考试和升学的指挥棒。然而,如何让学习快乐一些,那就要讲究技巧和方法了。阅读原本也是学习任务之一,如果阅读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那岂不是很两全其美吗?所以,这是努力的方向。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去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能够把这种快乐带给孩子们,我也很开心,希望更多孩子都拥有有故事的童年。
作者: michelle.soong 时间: 2018-10-30 15:10
E10静待花开
《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策划方案:
故事会主题选定:艺术无处不在,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时间: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
地点:海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招募对象:4-8岁儿童及家长(15个家庭)
故事会的流程设计
1、 引导绘本,《从头动到脚》,带着小朋友一起共读《从头动到脚》,让孩子们活动和熟悉起来。鼓励男孩子挑战高难度动作。
2、 背景资料准备:
l 基斯哈林的背景介绍
l 介绍新普普艺术
l 介绍涂鸦及准备涂鸦图片
l 准备整页的彩纸和彩笔
l 准备绘本里的白描页
l 准备霹雳舞视频
l 设备准备:投影设备
3、 故事引入
通过封面,提出“基斯哈林”是谁的问题,让大家先想想,然后进入故事讲述。
4、 故事讲述:
根据绘本上内容进行逐页讲述,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孩子们互动,请孩子联想自己家的实际情况。
问题一:第3页,打开第一张基斯的画时
提问:大家在这幅图里看到了什么?有人吗?有几个人呢?。
问题二:第8页,基斯设计自己的文字
提问:小朋友们来猜一猜,这文字有什么意思?
问题三:第11页,基斯受霹雳舞的影响,创造了手舞足蹈的人
提问:大家知道霹雳舞吗?(放霹雳舞视频)请小朋友看一下舞蹈的特点和哈林这个时间的画的相似点,画画要抓住所画物体或动作的最主要特点。
问题四:第14页,基斯在墙上的涂鸦
延伸:讲述什么是涂鸦,展示涂鸦图片,跟孩子们说,在外墙涂鸦需提前获得允许,强调图中的警察。
问题五:第15页,基斯的画展
延伸:基斯的主要画作展示,让孩子们总结基斯的话的特点,平面、直线、直接、简单,连绵不断的空心图案是他绘画创作的标志手法。他画的内容多为婴儿、小狗、不明飞行物等。卡通、图案、男性、三色。
问题六:讲述记者最后一次问基斯问题时。
提问: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基斯会怎么回答。
每次讲到“画个不停”的时候,语速放慢,着重强调画个不停。
5、 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们在一张大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画,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6、 合影留言
7、 人员准备:故事义工,摄影义工各一人
作者: michelle.soong 时间: 2018-10-30 15:10
E10 静待花开
《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记录及总结
由于上一周的超大台风,原定的故事会推迟了一周,正好赶上中秋节假期。虽然是中秋节假期,小朋友们还是早早就来到了党群服务中心。
故事开场前先来个热身运动吧。《从头动到脚》让每一个部分都活动起来,扭扭头,耸耸肩,向后踢腿,动动脚趾头……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接下来是静静阿姨带来的自传绘本《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一幅布满了线条的画拉开了故事的序幕,这画里有什么?基思哈林是谁?带着这个疑问,跟着静静阿姨一起去探访基思·哈林的一生。
基思·哈林是美国20世纪街头涂鸦文化新普普艺术最标志性的人物,平面、直线、直接、简单,连绵不断的空心图案是他绘画创作的标志手法。
让小朋友们感兴趣的是总有人问基思·哈林为什么,为什么画画不收钱?为什么捐款?为什么在医院外墙上画画,而对这一切,基思·哈林都不回答,他只是画个不停。
介绍了涂鸦和基思·哈林之后,小朋友们开始体验涂鸦的过程,在一张大纸上完成自己的创作。
写写写,画画画,有的画了飞机,有的画了动物,有的画了水果,还有的受了故事的启发画起的外星人……,故事会最后在大家共同完成作品后结束了,希望孩子们持续保持着画画的热情,保持对艺术的体验,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
故事会总结:
总结:
1、 运用课上学习的知识,按全故事会流程进行了策划。
2、 完成了背景资料准备及延伸活动准备。
3、 通过大量资料准备,让孩子了解涂鸦,了解基斯,启发孩子回答问题
不足:
1、人物传记绘本讲述不够生动,小一点的孩子注意力会游离。
2、由于假期,孩子相对较少,延伸活动以画画为主,有一个小朋友对画画有抵触,不肯尝试。下次应考虑少数孩子的需求,多准备其他形式的延伸活动。
3、孩子们年龄跨度大,准备了一些大龄孩子的内容没用上。
4、故事还需反复的讲,才能讲出自信和自如。
-
20180922 画个不停的男孩 海珠社区 E10 静待花开01.jpg
(266.02 KB, 下载次数: 455)
-
20180922 画个不停的男孩 海珠社区 E10 静待花开02.jpg
(219.32 KB, 下载次数: 431)
-
20180922 画个不停的男孩 海珠社区 E10 静待花开03.jpg
(232.78 KB, 下载次数: 483)
-
20180922 画个不停的男孩 海珠社区 E10 静待花开04.jpg
(258.67 KB, 下载次数: 515)
作者: 雨叶 时间: 2018-10-31 00:19
C10 叶文珍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图片记录:
总结:这次故事会是在自己的班级里由班级其他老师协助我进行的,由于跟孩子们之间都已经比较熟悉,所以开场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跟孩子们说要给他们讲一个爱画画的小男孩的故事,他们很开心,然后就这么开始了……整个故事会总的来说,纪律方面还是可以的,然后孩子们听得也很认真;其中,我提问孩子们:你和爸比妈咪画过哪些好玩的?你最想画什么?孩子们个个想要第一个把他的想法告知我,所以稍微有点乱;针对这点,下次故事会以及班级日常都要强调下举手发言这个纪律。然后孩子们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的:有说画鲨鱼的,有说画飞机的,有说画火车的,还有个爱莎迷小姑娘说要画爱莎公主……最后,延伸活动就是让孩子们去尝试把自己想画的东西画出来,可能是小班宝宝年纪比较小,还不能很好的画出自己要表达的东西来,但是他们画画的认真态度很不错,也请了个别的小朋友向大家展示了他的画;虽然宝宝们画得都很抽象,吾某人表示看不懂,但听宝宝们很认真的介绍自己的画,再认真看看,又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
作者: 雨叶 时间: 2018-10-31 00:21
C10 叶文珍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一、活动名称:三叶草亲子阅读故事会
二、活动地点:深圳市民治幼儿园小一班
三、活动时间:2018年10月10日
四、活动参与人员:小一班全体师生、故事妈妈(本人)、纪律义工和摄影义工(班级张老师)
五、活动准备:《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绘本、PPT、画纸和彩笔
六、活动流程:
1、分享绘本故事导入(音乐律动)
2、绘本故事讲述与互动
a. 你和爸比妈咪画过哪些好玩的?
b.你最喜欢你画的那副画画的是什么?
3、活动回顾
作者: 会飞的Dora 时间: 2018-10-31 01:27
E07 易蕊蕾 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方案
基斯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地点:翠海幼儿园大班
活动人数:35人
年龄:5-6岁
活动意图:带领着孩子体会画画的乐趣,引导孩子充分的表现自己的审美情感。
活动目标(主题):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们想画的。
活动准备:故事PPT、全开白纸、画笔
活动过程:
1、儿歌——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
2、聊天提问,小朋友们喜欢画画吗?你们都喜欢画什么呢?引出故事主人公--基思·哈林
3、介绍作者---凯·哈林,告诉小朋友作者是基思·哈林的妹妹
4、故事完整讲述,
5、讲述到基思街头舞蹈章节,请孩子表演自创舞蹈动作,活跃气氛.
6、故事结束,初步了解基思·哈林
故事延伸:
今天呢,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小基思,我们就画自己想画的,分小组合作,请一名小朋友在大白纸上摆造型,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其他的小朋友合作画好人形,并一起为人形画上自己想画的.
作者: 会飞的Dora 时间: 2018-10-31 01:27
E07 易蕊蕾 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记录+故事会总结故事会记录:
在故事前,我想了好几种方案来进行这场故事会,最后我还是决定选择了这一种,一来是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体验画画的乐趣,二来也是让孩子们体验一下合作的力量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故事我以儿歌的形式进行开始,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蜡笔的魔力的魔力吗?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声音告诉我(小蜡笔可以画画,画花,花动物等等。接着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告诉我我喜欢画什么。顺着小朋友都在说自己喜欢画的事物,那今天呢,我给大家带了一个画个不停的男孩。我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基思·哈林,然后有介绍了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基思·哈林的妹妹凯·哈林,画个不停?是不是很多小朋友有疑问?怎么会画个不停呢?难道他不用做其他的事情吗?那我们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基思·哈林是怎么个画个不停的。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虽然我看到小朋友们很认真,但是都是我一个人在讲,缺少了趣味性,讲到了基思画人形的时候,我请所有小朋友都起来表演。这样气氛一下就活跃了很多。故事讲完后啦,那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画个不停的基思·哈林把,我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基思·哈林。故事讲完了,今天呢,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小画家小基思,这时候延伸活动开始了,分小组画画,有的小朋友画画基础很好,画面非常好看,有的小朋友画画基础比较差,但他们也很积极参与在人形中画出自己想画的样子。这时我都会走到他的旁边赞美一下。小家伙们就特别的得意了。画完后,我们一起愉快的分享了各小组的画。
故事会总结: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是一本人物传记图画书,讲述的是美国20世纪街头涂鸦文化新普普艺术具标志性的人物基思·哈林。他的画法别具一格,平面、直线、直接、简单,连绵不断的空心图案是他绘画创作的标志手法。他画的内容多为婴儿、小狗、不明飞行物等。他的艺术人生也极具传奇性,从街头、地铁站一路到高雅的艺术殿堂,可谓一举成名。本书重点讲述了这位传奇画家的艺术精神,想要创造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大众文化,特别是他对儿童的关注,常常邀请孩子和他一起创造。他画的内容与构图也像孩子般纯真、简洁,因此他也有儿童画家之称。哈林的故事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发,能够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坚持走下去。在整场故事会中,孩子们在听故事内容的时候虽然比较认真,但是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感觉缺少了一些趣味性,所以在在基思画街舞动作人形的时候,为了带动气氛,我让孩子们都站起来动起来,这一点孩子们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其实我个人总结,这个故事我们不一定要一字不漏的讲给孩子,我们可以挑出书中的重点,还有一些能够趣味的东西出来给予孩子就够了,在延伸中,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由于人数较多,我们是分组合作.没有照顾到全部孩子都想摆人形的心理,但是孩子们在合作的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我想这种乐趣只有孩子们自己才知道,当然作为引导者也是被孩子们这种积极合作的态度所感动的,,看到每个小组的成品,孩子们特别的得意.就如我的这节故事会的目的一样.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想画的..
作者: MiuMiubb 时间: 2018-10-31 07:33
E01陈婧婷MiuMiu
【绘本:《基思·哈林 画不停的男孩》】故事会设计方案
一、计划主题:
1、主题:认识涂鸦艺术
2、适合人群:3-5
3、目的: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的怎么样都是属于你自己的。
4、预设地点:蒙特梭利幼儿园
二、准备人员
1、讲述人员(猫咪老师)
2、现场秩序义工(老师帮忙)
3、摄影、摄像义工(鱼妈帮忙)
4、活动记录义工(麻烦老师拍录像后我自己整理)
三、准备材料
1、《画不停的男孩》绘本/PPT
2、书本的音频/手机播放音频,《粉刷匠》音频
3、手工材料:基思哈林作品,水彩笔
三、故事会过程
1、开始先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森明妈咪,我还有个可爱的名字,喵喵喵,我是猫咪老师(让孩子们容易记得我),我呀来自三叶草故事家族的故事妈妈,我又来和小朋友们讲故事啦,
我们先来做个手指操,这首歌大家肯定知道)粉刷匠儿歌的舞蹈
3、接着讲带来故事
① 讲故事之前,先给小朋友们看一组图片,看看认不认识这是哪里?
(我们深圳市设计之都嘛,儿子幼儿园在田面村,村里就有设计之都,附近都有涂鸦,网上查找资料,田面以前的涂鸦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什么样子,我想着小朋友们对上学的路是否有留意过呢?拍了一些照片,给大家认一认)
② 介绍涂鸦艺术,深圳各区涂鸦(洪湖公园,宝安涂鸦村,华侨城创意园等等)因为在深圳本地的我们,我找的多些,希望家长以后能带小朋友去看看,香港涂鸦,也是上网找了几个特色的,下次有机会亲自去看看。
③ 介绍书名,然后说作者,介绍完作者我放了一张空白的ppt,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基思哈林会在白纸上画什么呢?一轮回答后,作品一出来,我发现孩子们眼睛一亮。
④ 接着故事开始,我把基思的作品放到了故事后面,选了特色的给孩子们展示。
4、接下来,绘画,放《粉刷匠》音乐
(1)准备好的基思哈品给孩子们画,我自己画了几个版本,给他们看。
(2)让孩子发现画纸有什么?
5、结束
一起拍大合照
作者: MiuMiubb 时间: 2018-10-31 07:33
E01陈婧婷MiuMiu
故事会后反思
这次来到幼儿园讲故事,分了组,这次是给casa班3-5的孩子讲,小一点宝贝,我打算下次找个适合他们的故事再来讲。这次邀请到鱼妈来帮忙,她说改进的部分有,语速可以更快一点,可以再抑扬顿挫一点,提问再少一点,然后控场要加强,的确控场是我还没领悟到的方法的,这学期新宝宝比较多,用的瀑布,可能没法理解,有点不奏效,有待加强。另外对于我的开场手指操,一来有点紧张忘记动作了,二来没准备图片,慢慢做分解动作,导致孩子们会跟不上,就没一起做,吸取这次经验,下次改进。
故事会准备前,依照李迪老师教的,主题性阅读,我画了思维导图,继续头脑风暴,不知道分的对不对,继续学习中~
思维导图后,头脑很清晰,我选择介绍涂鸦艺术,让孩子们自由创作属于自己的画,以幼儿园身边的涂鸦开始,让孩子们更深刻记住。
总体故事会来讲,还要继续加油,继续增加经验,希望用更好玩的方式去讲故事。
作者: 秋虹@三叶草 时间: 2018-10-31 10:48
A08 张秋红
作者: 秋虹@三叶草 时间: 2018-10-31 10:49
A08 张秋红
作者: 赵晓毛 时间: 2018-10-31 14:09
楼楼楼
作者: 啊呜 时间: 2018-10-31 14:09
标题: D03 姚冰冰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一、活动名称:三叶草亲子阅...
D03 姚冰冰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D03 姚冰冰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一、活动名称:三叶草亲子阅读故事会
二、活动地点:邻居家
三、活动时间:2018年10月30日晚上八点
四、活动参与人员:邻居家孩子(分别是小学四年级和幼儿园中班)
五、活动准备:《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绘本、拓展活动材料
五、故事会主题:艺术无处不在
六、活动流程:
1、介绍基思哈林
2、故事讲述(手机配背景音乐)
3、绘本故事讲述与互动,考虑到幼儿园小朋友对故事的兴趣,有些部分稍加带过。
互动:
a. 你喜欢哪个画家?你喜欢哪个流派?你画过哪些流派的画?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提问针对小学生)
b. 你们平时画画最喜欢画什么东西?彩虹可以用哪些办法画出来呢?(提问针对幼儿园小朋友且和拓展活动有关)
4、拓展活动
作者: 赵晓毛 时间: 2018-10-31 14:09
D09 赵晓毛 基思哈林故事会总结
10.30日上午,我在哈巴谷托班给孩子讲了基思哈林这本书----艺术属于每个人。
孩子本身对画画涂色不陌生,所以他们看到这是一本讲画画的书都比较兴奋,故事还没讲之前就开始说我爱画画我喜欢画画之类的画,我还觉得非常轻松,不用热身就可以直接进入讲故事环节了。但是翻开书页后,小听众的反应越来越淡,从聚精会神的状态到后面坐不住椅子,因为这本书的画风和故事、还有哈林的画对我的小听众来说有点晦涩难理解,那么我既定的主题---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也有点深奥,孩子没办法理解。所以在整体讲述过程中,压缩了时间,比演练时候少了快7分钟,设定的问题小朋友积极参与了几个简单的,后面的问题我看现场情况就没有抛出来。
孩子最后重拾热情的状态是拿出画笔,和他们完撞色游戏和涂鸦,他们还是更喜欢自己涂涂抹抹的过程,有老师带他们一起涂抹感觉非常的棒。当时老师在忙着维持现场秩序和整理卫生,所以没有拍上照片。
故事会结束后我自己重新整理了下思路,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有二:
1.故事会的年龄定位偏小,如果按照我定的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独一无二的自己这个主题,托班的孩子太小,不能理解;
2.如果是托班孩子这个年龄,可能要结合另一本画画主题的书来讲会更轻松,容易进行。
之所以造成这个问题是我在前期和老师沟通的时候没有沟通到位,再加之老师给的时间又比较紧,所以后面展开的不够充分,需要在下次故事会中避免。
作者: 啊呜 时间: 2018-10-31 14:10
D03 姚冰冰 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记录+故事会总结
D03 姚冰冰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图文记录及总结
日期:2018年10月30日晚上八点
地点:邻居家
主题:艺术无处不在
人数:2人
年龄:10岁&4岁
这可能算不上是一场故事会,但因为邻居受我记录在朋友圈的三叶草打卡和课程照片影响,邀请我去给她们家孩子讲故事,希望会讲故事的故事妈妈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考虑到10岁的小朋友一直有在学习绘画且成绩非常不错,于是便选了《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这本书。
一、介绍三叶草以及自己
(一)介绍三叶草和故事妈妈
希望能加深小朋友对三叶草故事家族和故事妈妈的印象,故事妈妈们真的“无处不在”。
(二)介绍这本绘本,介绍基思哈林这个人物。
(三)共读绘本,我手捧绘本,一左一右各坐着一个孩子。姐姐对书的内容很感兴趣。在我们互动聊到姐姐绘画时,姐姐告诉我,她目前正在学习的是儿童画,在水彩笔绘画为主。接下来,在读的过程中,我引导姐姐仔细观察书中的图画,有什么特点:姐姐回答:似乎很像她学过的缠绕画,都是以线条为表现形式。
(四)重点讲述涂鸦的部分,介绍这种艺术形式,涂鸦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开始出现在北京。最初的一批涂鸦者,在大拆大建的北京胡同里找到了自己宣泄的出口,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涂鸦也逐渐艺术化和商业化,它不仅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变迁,也在成为北京这样的城市建筑中一道新的风景。北京最主要的涂鸦集中地有以下几个:五道口(留学生创作),798工厂(艺术家等)。
(五)一起讨论,在户外哪些地方是可以自由画画表达的,例如:学校黑板可以画。用手机图片,展示了深圳个宝安西乡铁岗社区有壁画村,洪湖公园涂鸦墙,华强北九方涂鸦墙,梅林绿道涂鸦墙等等,艺术无处不在。
(六)拓展部分:因讲故事之前已经和两位小朋友沟通过,想要做什么拓展活动,例举了几个给她俩选择,她俩一致选择了<彩虹糖里有彩虹>,大概是因为有糖里的缘故吧。
(七)当然就是大家一起品尝彩虹糖啦,哈哈。
总结:1.故事会也讲了三四场了,希望自己可以少一点点紧张。
2.1对2,年龄差太大,真心是特别需要有些方法才能在吸引较大小朋友的同时也HOLD住小小朋友。
3.拓展活动比较简单,其实也可以再多准备一些不同的拓展活动。
作者: 赵晓毛 时间: 2018-10-31 14:12
D09 赵晓毛 基思哈林故事会策划
一、故事会主题
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二、故事会人群:3-4岁
三、哈巴谷幼儿园
四、准备材料
1、绘本
2、涂色卡片
五、故事会流程
因为听故事的群体年龄比较小,我没有很重点的介绍基思哈林这位画家是何许人也,没有对这部分进行展开。重点是让孩子们看到他一直在坚持画画,即便是看起来有点孤独没有朋友,不被大家理解也没有关系,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最重要。
这本故事书页面太多,只是着重挑出几页和孩子们分享,哈林小时候趴在地上画、少年时代在自己的卧室画画、高中时候哈林已经有了自己风格的画、墙面涂鸦、地铁涂鸦、和孩子们一起涂鸦这几页重点展开.
问题设计:
1.第二页,请问小朋友都在这画里看见了什么?(太阳、小狗、人、鱼、火鸡)
2.哈林的画得了一等奖这页,请问小朋友能观察到他的画都用了什么颜色么?
3.和小朋友一起画画,你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画画么?如果一起画画,你想画什么
4.哈林的妈妈让他出去骑车,他没有去,周围的人也不理解他,你们觉得他会不开心么?
六、会后拓展
1.准备了一些涂色的卡片,让孩子们自由涂鸦
2.准备了混色游戏,让孩子看到黄蓝混色、红蓝混色等等的小魔术,并鼓励孩子涂鸦
3.原计划准备一张大大的白纸,放在地上让孩子一起画画,老师说卫生难控制,没时间打扫,最后取消了这个方案,有点遗憾。
作者: yty150324 时间: 2018-10-31 18:57
标题: B10 童娟娟
《基思·哈林》故事会方案
一、故事会地点:多可兔童书馆
人数:八组亲子
年龄:3-6岁
二、主题:让孩子了解涂鸦是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基思·哈林的故事
三、故事会准备工作:搜集适合孩子们看的,生活中发现的涂鸦作品,网上搜集好玩的涂鸦图片,准备一张大纸画好三叶草图标
四、故事会讲述:1.请小朋友们一起看涂鸦作品,引出涂鸦的艺术形式
2.看基思的作品,引出故事的主人公基思。拿出书说出书名,作者等
3.讲述故事,互动点为:a.基思的话得了一等奖有人要买他的画,小朋友们觉得他的画卖多少钱呢?
b.基思的作品都画在哪里呢?
c.“独立日”结合国亲节来提问,告诉小朋友们国庆的意义等
五、故事会延伸:用准备好的画的三叶草的图标,请小朋友们给三叶草十岁生日画画,并告诉小朋友们“画什么都好,只要是你们画的,没有人能评判画的好坏”
作者: yty150324 时间: 2018-10-31 19:13
B10童娟娟《基思·哈林》故事会总结
故事开始前我简单的介绍了自己,介绍了三叶草故事家族,强调我们是“一颗会阅读的草”,一个推广亲子阅读的公益组织。然后跟小朋友们约定好故事会的纪律,请听的时候保持安静,请回答问题时积极回应。
接下来用我自己在网上搜集的一些适合孩子们看的涂鸦作品,引出我们今天讲的故事跟涂鸦有关牵出基思的作品,讲述他作品的特点,在哪里画,引导出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基思,介绍基思是现代出色的美国涂鸦艺术家,今天讲的故事就是关于基思的传记故事。拿出书解读书名,作者,绘者,翻译者。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主要互动的有以下几个地方:1.上高中的时候基思的画获得了一等奖,提问“小朋友们,你觉得这幅画值多少钱呢?”小朋友们积极回答有说“5块钱”有说“100块钱”等,回答完之后我再来给小朋友们讲基思说“不要钱”。为后面他的画展售卖一空,他捐出了所有钱给还在挨饿的孩子们这个公益的行为做铺垫,也跟基思说“艺术属于每个人”不光是有钱人相吻合。
2.讲到基思搬到了纽约开始画遍整个城市的时候提示小朋友们一起观察画在了哪里?基思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画就是什么?引导小朋友们一起观察画在地铁站黑板上的画,有小朋友回答说:“是一只大灰狼”,我给与肯定和鼓励。
3.重点互动是讲到基思请900个孩子帮他一起完成纪念自由女神像100周年时跟孩子一起完成了一幅他人生中比较重要的画作时结合现在正在放假的国庆节,提问小朋友“知道我们因为什么节日放假的吗?”小朋友们都清楚是国庆节。我接着解读了国庆节的意义,“是为了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这个节日的意义在于增强爱国意识,提高国人的凝聚力。大家在街上能看见什么呢?是的,飘扬的国旗,高挂的灯笼以及幼儿园的老师教我们唱《祖国祖国我爱你》。我们通过这些不同的活动,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爱。国庆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字又叫‘国庆日’‘共和日’‘共和国日’美国的‘独立日’等同于国庆节。”
4.整本书的讲述过程中,都在不断加强“画个不停”,语气上也特意一字一字读出来,讲到故事结尾提示小朋友们一起说“继续画个不停”。
最后问道“小朋友们,基思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大家都回答说“是个画个不停的男孩”。这次的故事会来参加的都是三岁半左右的孩子,通过这场故事会孩子们知道了基思·哈林一个画个不停男孩的故事,知道什么是涂鸦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也请家长带孩子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涂鸦艺术。
延伸活动的点也是来源于基思请孩子们帮忙画画,我准备了一张大纸张,中间画上了三叶草的图标,有十年字样。请小朋友们帮忙为三叶草的十周年画画,告诉孩子们记住基思说的话哦,“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们想画的”
因为故事,这个上午如此美妙,我们相约在一起,为孩子们有故事听的童年而努力,有妈妈帮我做摄影义工,帮我维持孩子们的纪律,还偶遇一起参加三叶草活动的草籽,有个小姐姐来童书馆借书被我讲的故事吸引了,自己跑过来参加了整场故事会。这些点滴都是因为故事遇见的“小确幸”
这次的故事会来参加的都是三岁半左右的孩子,通过这场故事会孩子们知道了基思·哈林一个画个不停男孩的故事,知道什么是涂鸦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也请家长带孩子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涂鸦艺术。
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上有点赶,参加的小朋友不多,用了麦声音有些大。延伸活动的时候有个小朋友还没画完因为想着赶紧拍照,结束的时候没有照顾到他情绪哭闹了一下,最后送他纸笔请他回去画。
作者: 橙子candy 时间: 2018-10-31 19:38
E03 陈洪娣《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方案:
主题:艺术属于每个人,没有人能评判你的作品。
时间:2018.9.15晚上19:50-21:00
地点:凤馨苑公益图书馆
招募对象:3-6岁儿童
流程:
1、手指谣(小白,小白上楼梯)
2、自我介绍,聊聊画画(喜不喜欢画画?在哪里画?用什么画?喜欢自己的画吗?)
3、展示基思·哈林的画给小朋友们看,引出绘本
4、一起来自由画画
5、在七巧板上画画,一起拼成各种图案
人员:橙子
摄像:萱萱妈
道具:基思·哈林的画的图片,七巧板的纸,拼好的图案模板
其他物品准备:音乐,画纸画笔,胶水。
作者: 橙子candy 时间: 2018-10-31 19:39
E03 陈洪娣《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记录和总结:
时间:2018.9.15晚上19:50-21:00
地点:凤馨苑公益图书馆
参与人数:9个小朋友
这次故事会选择了周六的晚上,大人和孩子都比较放松。凤馨公益图书馆比较大一些,有很松软的沙发,孩子们到了之后就很开心地一起玩了起来,大点的孩子就会看书。
时间到了,孩子们也差不多来齐了,请孩子们做到指定的讲故事区域,我们的故事会就开始啦。
首先,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请孩子们一一来到台前跟大家做自我介绍,参加过的孩子都可以很大胆的介绍自己,有一位新来的小哥哥还不愿意,我就告诉他等他愿意的时候再告诉我。本来打算让儿子带大家一起做“小白小白上楼梯”的手指谣的,碰巧当天他有事没来参加。我就问孩子们,有没有人会“小白小白上楼梯”呀,哇,马上大家就兴奋了起来,原来好几个孩子都会呢!我邀请他们给其他小朋友演示了一下,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玩了两次,哈哈,孩子们最后吃的可开心了!
吃饱了,就坐下来听故事啦。我拿出了几张基思·哈林的画给大家看,孩子们都好喜欢,有几张,他们觉得好简单,当我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大画家的画时,好吃惊啊!不过孩子们还是最喜欢找茬的,在几幅找不同动作的人的图片上,他们都找的好认真,找到后特别的自豪。然后我们就开始看绘本了。
整本书虽然有点厚,不过每一页都很吸引孩子们,他们都好积极配合,特别喜欢在每一页找一找基思·哈林在哪里?发现了自己能解读的画,都特别开心,感觉每一页都有宝藏。
看完了基思·哈林的画和故事,我们也开始自己创作吧,看看我们多认真呀,有人自己创作,也有人互相合作,根本停不下来……
看看我们的作品,多棒啊,艺术属于每个人!
故事会总结:
在故事会开始前,自己的心里是有一些顾虑的,担心孩子们对于看不懂的画没有兴趣,故事长了,会不会听不下去,还有在试卷上画画,不知道要怎么给孩子们解释这个行为。不过在故事会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并没有盯着这些细节,也没有觉得这些画看不懂,而是在每一页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特别是发现了基思·哈林,发现了有个人在做什么的时候,特别地开心,整本书都很吸引孩子。
在讲的过程中,由于有这些顾虑,导致自己不够放开,有点赶时间一样,没能让孩子们尽情欣赏每一页,以后需要主意,根据孩子们的情况调节。
作者: D22梁泳欣 时间: 2018-10-31 20:22
C08 梁泳欣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一、故事会时间:2018年9月21日
二、故事会地点:东莞市沙田镇第一小学二(6)班教室
三、故事会主题:艺术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我心中的艺术
四、故事会选书:《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五、故事会主角:二(6)班全体学生
六、故事讲述者:梁泳欣
七、故事会前期准备:
(1)故事妈妈准备PPT
(2)学生准备纸和彩笔
(3)邀请一名家长义工负责拍照:
八、故事会流程设计:
(一)自我介绍
简单介绍“三叶草”和故事妈妈,以新的角色进入课堂。
(二)故事会导入:
玩绘本中“迷宫”,观察“迷宫”的特点。
(三)故事讲述:
1.跟孩子们一起走进故事,完整讲述故事。
2.讲述过程中时候适当与孩子互动:
(1)讲到基思小时候和爸爸一起画画,提问“你和父母有一起画画吗?说说你们的一起画画的情景。”
(2)讲到基思在地铁墙上画的画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并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3)讲到基思带着很多小朋友在自由女神像上画画时,引导小朋友们说说“我想画什么?”
(4)讲到最后一页,“引导”学生想想“每介绍基思哈林一件事,都会说一句什么话为什么?”
九、延伸活动
1.根据绘本的封底“艺术属于每一个人”引出“我心中的艺术”,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艺术”为主题进行读写绘。
2.学生分享“我心中的艺术”。
3.优秀作品展示。
作者: D22梁泳欣 时间: 2018-10-31 20:25
C08 梁泳欣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图文记录
日期:2018年9月21日
地点:东莞市沙田镇第一小学二(6)班教室
人数:50人
年龄:7-8岁
每次故事会分为三个课时三个大环节完成,每课时40分钟,分别是共读绘本、创作故
事、分享故事。
一、共读绘本
(一)以新的角色进入班级
今天,在故事会前我便认真做好故事会的课件和方案准备,带上绿领巾和醒目的三叶草徽章,带着《基思哈林.画个不停不的男孩》和浅浅的微笑走进教室。孩子们看到我眼睛马上发亮,好像心里在想“这是梁老师吗?”我当然明白孩子们的心中所想,于是,娓娓道来地跟孩子们说起绿领巾和徽章的含义,我和三叶草的故事,从那时起,每一次的故事会我都是孩子们可亲可爱的故事妈妈。
(二)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简单介绍绘本封面,“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孩子们通过看绘本名可以知道今天绘本的主人公名叫基思.哈林。接着我又问“大家知道基思.哈林的职业是什么?”大家能从“画个不停的男孩”中找出答案。
课件出示蝴蝶页中的“迷宫图”,为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屏幕上走走迷宫,完了几次之后,大家基本发现了这个迷宫是怎么走都通的。接着。我引导孩子观察这张“迷宫”是由什么组成的,大家都能发现里面就是一个个坐着各种动作的“小人”,在引导大家观察这些“小人”有什么特点?让大家初次感受基思.哈林作品的特点。
(三)共读绘本
学生看着屏幕,我手捧绘本,用我最适合的声音和语调读绘本中的文字。当我讲到基思小时候和爸爸一起画画,引导大家观察基思和爸爸一起画画的画面,适时地提问“你和父母有一起画画吗?想想你们的一起画画的情景。”给孩子两分钟的思考时间再分享。
几乎讲到每一处,我都会引导孩子们观察基思的绘画特点,发现图画隐藏的“秘密”。讲到基思在地铁墙上画的画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这些画的特点,并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到基思带着很多小朋友在自由女神像上画画时,让学生代入角色,引导小朋友们说说“我想画什么?”我则代入基思的角色,给予鼓励。当讲到最后一页,“引导”学生回忆“每介绍基思哈林一件事,都会说一句什么话为什么?”总结出基思.哈林无论在哪个成长阶段,无论在何时何地,他只管画个不停。
二、创作故事
读到封底“艺术属于每一个人”,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到底什么是艺术呢?艺术又在哪里呢?孩子们心中的艺术又是怎样的呢?于是以“艺术属于每一个人”为主题就行读写绘作为拓展延伸。可以孩子们对“艺术”的理解非常懵懂,基于结合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我指导孩子们一切好的美的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可以很美的美术作品,可以是一件很漂亮的物品,甚至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孩子们动手画一画,写一写,偶尔举手向老师请教,偶尔小声跟同桌分享。非常期待大家的作品与分享。
三、分享故事
分享时间到了,孩子们一个个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课桌上,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自己的作品,我先让全班同学小组内分享,每个小组再选出一名同学上台分享。
邹紫彤同学分享“我心中的艺术”,学校莞草编织展厅里一个个作品,有人们在划龙舟,有惟妙惟肖的动物,有各种造型的小人……这些作品不仅赏心悦目,莞草编织还是我们学校的美术特色课堂,凝聚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心血。
石砚同学认为她心中的艺术是过生日是婶婶送给她的音乐盒,音乐盒是木制的,非常精致,音乐盒的声音非常好听,上面立着一只旋转的小鹿。石砚同学非常珍惜,把它放在最安全的地方。
梁永翔同学认为心中的艺术是跟妈妈一起加入正阳社工团队,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参加美化小区环境的活动,拿着夹子和垃圾袋到小区的广场、花坛、草坪捡起一片片被遗落的垃圾。分享完毕,同学们鼓起雷鸣般的掌声。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总结
本次的故事会第一次尝试在班级里进行,因为都是自己本班的孩子,正常故事会进行得比较流畅、整体把控比较理想。第一次以故事妈妈的身份走进教室,孩子们感到非常新鲜,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
《基思.哈林》这本绘本的文字比较多,在共读的过程中,我设计边读文字,便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绘本里展示了大量基思的作品,我只选取了其中四个地方跟孩子们互动,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导致孩子们对基思的哈林不够深刻,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便把《基思.哈林》放在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自由阅读。
对于阅读延伸如何拓展,跟小组的小伙伴讨论这本绘本可以怎样拓展,大家都认为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孩子的画或者让孩子们给作品涂上颜色。而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阅读课程模式的实际,以“艺术属于每一个人”为突破口,进行读写绘,创作故事,分享故事。艺术的含义真的很抽象,而我给学生的引导是一切好的美的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可以很美的美术作品,可以是一件很漂亮的物品,甚至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虽然学生你能发现一些美好向善的东西,可把美好向善的东西定义为艺术,是正确的吗?这值得我去好好反思。
作者: joysunny6301 时间: 2018-10-31 20:50
C05周美芬
《基思哈林》故事会方案
一、 主题:艺术形式---每一个人都需要艺术
二、 绘本选定:《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三、 适合年龄:5-8岁孩子
四、 故事会流程
(1) 自我介绍
携带能象征名字寓意的道具进行自我介绍
(2) 开场
短视频播放----涂鸦的嘻哈风格
(3) 简单互动介绍涂鸦艺术,引出当天的绘本
(4) 故事讲述
封面:介绍封面上基思哈林的作品和基思本人
故事讲述时,对故事中出现的基思作品,引导小孩子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 最后引出基思的话“你们看到的是什么,这些画就是什么”
基思高中时,画作获得一等奖,当有人想买他的画时,与小朋友一起互动:如果是你,希望这幅画可以卖多少钱呢?猜猜基思是怎么回答的?
当基思被警察教训时,与小朋友一起探讨适合涂鸦的场所,你所发现的身边的涂鸦。
(5) 延伸:
搜集一些身边的涂鸦照片,与孩子们一起欣赏讨论,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的美以及艺术是无处不在的。
复印书本内衬,邀请孩子们一起创作,可以给已有的形象用颜色装饰,也可以在空白处创作。
(6) 合影留恋
五、 故事会的人员安排
签到义工1名、现在秩序义工2名、摄影义工1名
作者: joysunny6301 时间: 2018-10-31 20:51
C05周美芬
《基思哈林》故事会总结
时间:2018年11月25日上午10:00至11:30
地点:横岗图书馆
2018年11月25日,微雨,9点多到了横岗图书馆。有了几次故事会,大家彼此之间多了一份熟悉。与横图的工作人员和义工一起布置了故事会的现场,结合前几次故事会的经验,这次我选择以PPT为主导,以免孩子集中盯着一本书,看得不是那么清楚。
开始前,豌豆妈给大家介绍了新书品读会,接下来我用魔法书给大家做了自我介绍,并问大家平常都喜欢画画吗?都用什么工具画画……问题一抛出,孩子们的回签非常踊跃,借此机会我引出了本次故事会的主人公基思哈林,并介绍了书本的作者和绘者。然后跟着小朋友一起,延着主人公的成长脉络,一页一页的观察和讲述绘本,读到有趣的地方,我和小朋友会进行一些互动,请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看到感受到的,到了后面的画面,小朋友几乎都了解了基思哈林的理念,以及他画个不停的精神,对自己看到的都欢欣雀跃地急着和大家分享。我很惊讶,孩子看到的跟我自己所看到的,有很大不同,他们总是能发现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们意犹未尽,我请家长和义工们帮忙布置手工的桌椅,我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搜集到的涂鸦照片,并介绍我们三叶草组织,邀请大家和我们一起拍祝三叶草生日快乐的视频。
到了手工环节,我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绘本的衬页,请大家把自己看到的形象涂色装饰,或者独立创作,小朋友们画得非常开心,到了要拍合影环节依旧恋恋不舍……
作者: 谭红 时间: 2018-10-31 21:48
D08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策划方案
一、 时间:利用一个中午午休的睡前时段或下午放学时间把托班的几个孩子召集在一起在家中讲这个故事。
二、 人数:3-11人
三、 年龄:7-8岁
四、 道具准备:白纸、铅笔、彩笔。
五、 活动目标:让孩子知道只要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定能达成所愿!
六、 开场白:因为中午孩子们必须要午休,下午放学后孩子们又要赶作业,时间安排非常紧凑有限,自己每天跟孩子们打交道也已经很熟悉了,所以把孩子们招集到一块儿后自我介绍这个环节就免去了,可直接开门见山开始故事的讲述。讲述之前可问问孩子们:你们有想过当画家吗?知道画家到底是怎样成为一名画家的吗?然后向孩子们展示书本封面,“这本书描写的主人公基思哈林是一位涂鸦画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成为一名有名的画家的吧!”这时如果有人问什么是涂鸦画家的话,可简单介绍下涂鸦画家的概念。
七、 展示封面时可让孩子们重点关注下封面上那个趴地上的婴儿形象与手握画笔的基思哈林之间的关系。
八、 关于故事讲述过程中与孩子们的互动:讲到哈林小时侯爸爸教他画画的经历时可问问孩子们平时有跟爸爸一起画过画吗?讲到哈林上小学时在试卷边缘空白处涂鸦时可以问问孩子“我们考试时可不可以涂鸦啊?如果那样做会有什麽后果?”讲到哈林在地铁墙面、房屋墙面、医院墙面涂鸦时同样可以设置一个类似的问题,以让孩子认识社会规则。
九、 延伸环节,视故事会的时间而定,如果是中午,肯定没有时间继续这一环节了。如果是下午,可每人发一张白纸让孩子们象基思哈林一样随意在纸上涂鸦,只要是自己想画的,画什么都行。
作者: F23张霞深圳 时间: 2018-10-31 22:38
D05 张霞
《基思.哈林一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一:故事会的安排
1.故事会时间:2018.9.4
2.故事会地点:华富街道图书馆
3.故事会适合人群的年龄:3~7岁
二:书本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美国涂鸦艺术家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故事。他无处不画,他把艺术带给身边的每个人。
三: 书本中涉及到的主题
仔细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找到多种主题: 1.有父亲对孩子们画画的引导,也有学校老师对基思的态度,这是教育类主题。
2.基思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跳舞的人形,他在地铁站的黑色纸板上画画,在墙壁上涂鸦等等,这些都是艺术类主题。
3.他举办画展,这是活动类主题。
4.基思要把他卖画的钱捐给贫困儿童,奉献爱心,这是品德类主题。
5.当基思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涂鸦时,多次被警察制止并交罚单,这是规则类主题。
6.基思从小到大就一直画个不停,始终在坚持着,这是成长类主题。
书中涉及到的主题有这么多,根据故事会听众的年龄,我选择了品德类主题。
四.故事会材料的准备
从网上买一卷厚的白色画纸,现场根据桌子的大小和参加故事会孩子的数量裁剪。
五.讲述过程(包含延伸活动):
1.故事开始,设计一个听指令传递糖果的游戏,拿到糖果的孩子需要表演节目。
2.因为整个故事都是围绕基思从小到大画个不停这根主线,我想到让孩子们一边听故事,一边画画。用手摇铃的方式进行听故事和画画动作的切换。
3.讲故事的人是现场的家长们轮流讲,每个家长讲一页,可以读,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讲述。
作者: F23张霞深圳 时间: 2018-10-31 22:38
D05 张霞
《基思.哈林一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记录与总结
活动时间:2018.9.4
故事会地点:华富街道图书馆
参加人数:26对亲子家庭
9月4日,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那是孩子们开学回来的第一次故事会。经过漫长的暑假,孩子们不舍地结束了自己的慢生活,投入到新学期有规律的生活中。他们对新学期的第一次故事会,充满期待。当然,星星阿姨是不会辜负小朋友们的。
宽敞的会议室里,一排排,坐满了听众,她们都是星星阿姨的忠实粉丝。没想到开学第一次故事会,这么多人,仅孩子就有20~30个,还有家长。看着这么多人来听故事,作为主讲故事妈妈,我非常感动。既然大家都是有兴而来,来了就是星星阿姨的客人,星星阿姨不会让你们失望而归。
一切都在按照星星阿姨的思路有序地进行着。我把孩子们按每3人分为一组,每组一张长桌子。为了活跃气氛,故事开始之前,我做了一个小游戏:传糖果。我用手摇铃下指令,按照座位顺序传递糖果,当糖果最终落到哪个孩子手中,那个孩子需要站在前面做自我介绍,并即兴表演,之后糖果才是他的。这个环节有个小插曲:有个小宝贝拿到糖果之后不愿再传递下去,直接就往口袋里塞,经过妈妈的劝说,宝贝最后还是将糖果传递下去了。
在传递糖果的同时,义工们帮忙把买来的卷纸裁成桌子大小,3人共用一张纸,每张纸画一幅主题画,由3人共同完成,目的是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合作精神。因为孩子们小,还不懂主题画是什么,我现场给了他们三个主题:关于购物广场的画,关于学校的画,关于公园的画。按照小组分配主题给他们。
由于现场没有PPT,我们准备了两本一样的书,由义工冰冰帮忙举着书给孩子们看图片,另一本书由义工月芽儿帮忙轮流递给现场的家长讲故事用。义工荆米莲帮忙拍照,我负责用手摇铃指挥节奏。我们四人分工合作,配合得非常默契,充分体现了三叶草中级班学员的凝聚力。当家长讲完一页,我稍做补充或者互动提问之后,就开始摇铃,让孩子们学着基思的样子,在音乐中创作。每次给孩子们绘画的时间大约2分钟,在这个时间里,轮到讲故事的家长可以预习。摇铃声音停止,孩子们停下手中的画笔,继续听故事。我的整个故事会就是在这样的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进行着。孩子和家长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当讲到基思要把卖画的钱送给那些贫穷人家的孩子时,我停留了几分钟和孩子们互动,讨论为什么要献爱心,怎样献爱心的话题,关于奉献爱心的主题就在这里突显出来了。
在家长讲述故事中的过程中,有几个家长表情丰富,语调抑扬顿挫,一听就知道是经常陪伴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的家长。故事讲述完毕,孩子们的画也基本上画完了。在故事会开始之前,我还担心:一边画画一边听故事的形式会打乱孩子们的创作思路。从最后孩子们的作品看起来,我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又和星星阿姨一起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夜晚。
这种故事会的形式,我以前是想不出来的,我以前总认为延伸活动只有故事结束之后才能开展。现在是中级班的课程给了我更多的灵感,让我带给孩子们更加精彩的故事,让每个听故事的孩子都在故事会中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
作者: 花花爱小草 时间: 2018-10-31 23:31
E05欧群芳
《基斯哈林》故事会策划
一、主题:学会做自己
二、绘本:《画个不停的男孩—基斯哈林》
三、时间:2018年9月27日16:30
四、对象:该校一年级学生
五、流程:
1) 问所有小朋友的爱好
2) 根据小朋友的爱好,引导他们说出如何坚持自己的爱好
3) 简单的描述就这点爱好所需要的工具
4) 讲述故事
5) 重点讲述基斯哈林对于画画的坚持,对于艺术的热爱。
6) 引导小朋友,识别图片中的人
作者: 拈花de微笑 时间: 2018-10-31 23:31
E08荆米莲 此楼删 作业在下一楼
作者: 花花爱小草 时间: 2018-10-31 23:32
E05欧群芳《画个不停的男孩—基斯哈林》故事会总结
一、 时间:2018年9月27日16:30
二、 人数:25人
三、 讲述地点:郴州市第39完小
四、 讲述人:欧群芳
五、 道具制作:欧群芳
六、 摄影:欧群芳
七、 故事会记录:
1) 问了所有的小朋友爱好,25个孩子,有20个小朋友喜欢画画
2) 跟小朋友也聊不完的话题,引发孩子好奇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 引导孩子学会观察画面,重点讲述了自由女神像和孩子们的巨型画
八、 不足与反思
1) .现场气氛热烈,次序维持不力,
2) 每次孩子多,发言的时间很长,延伸活动都是最后家长接人了才草草的交代一下。
作者: 拈花de微笑 时间: 2018-10-31 23:32
E08 荆米莲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中级班第二讲故事贴:《基思.哈林》故事会方案
《画个不停的男孩》9月4日参与了同学张霞老师在华富街道的故事会,9月11日作为主讲人单独在百花社区故事会讲了一次
故事会方案E08 荆米莲 《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方案
一、故事会目标:孩子们从自我行动中找到自信,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二、时 间:2018年9年11日
三、地 点:百花站点南天社区
四、主讲人:荆米莲
五、适合人群:3~7岁幼儿园
六、故事会流程:故事讲述、提问互动、含延伸活动
1、打招呼、自我介绍
2、约定规则:瀑布,和孩子们提前用游戏约定,成为朋友;
3、PPT故事讲述
4、提问及互动
5、活动延伸 活动工具:白色画纸、40支彩色画笔、奖品
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目标在于表达像书中的男孩一样,不在乎别人,只在乎自己想画就画,
作者: 拈花de微笑 时间: 2018-10-31 23:32
E08荆米莲【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中级班第二讲故事贴:《基思.哈林》故事会总结
活动人数:15人
首先,感觉我自己真正爱上了这本书,在讲故事的时候,就能眼里有光,非常自信能把这本书的好传达给孩子们。有了这份爱,在故事会的打招呼暖场都会开始激活,讲故事的过程中更是每一页都能与孩子很好的对话,走近他们心里,和他们一起读这边书,实际上我心里已经有书,非常熟悉,好像是跟着孩子们去看看他们对画面和文字的理解,然后和他们互动。爱上书再分享的感觉真的很好!
第二、这次故事会活动延伸比较成功
孩子们每个人都参与了画个不停,然后积极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忘了在方案里介绍,积极举手的小朋友是有小礼物的哦。画纸、画笔等工具也都我要在故事会前买好准备好的。充分的准备,对故事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第三、听故事的孩子们越来越多了,也是我们加上了三叶草故事家族的专业形象,专业向孩子们宣传阅读,邀请他们的爸爸妈妈参与到故事会中来,热情积极自信大方是我们在中级班课前课后学到的,和同学们切磋,也能感受到大家集思广益追求上进的精神,提高故事会质量,必然会给孩子们和家长带来更多的欢笑。这堂《画个不停的男孩》无疑非常适合我们的听众,来的人都依依不舍,回家还能带走自己的作品画,意犹未尽。
这也是我们故事会的目的。
阅读开心就好,爱上阅读就好!
作者: ShuKe0803 时间: 2018-11-1 00:20
C01 胡春红 《基思 哈林》 故事会
I 故事会方案
1. 故事会目的:
孩子们从自我行动中找到自信,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2. 故事会主题选定:
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3. 故事会流程:
a. 联系场地,义工协助。
b. 预先通知,现场通知,家长参与,孩子踊跃围观。
c. 大小义工协助,拍照和维持秩序。
d. 活动准备:画笔,一些人物身份的贴纸, 基思 哈林的画作品,
e. 人数: 不多于15人
f. 故事会内容
介绍基思的人物, 然后和小朋友探讨他们长大后的愿望是什么, 要如何实现这个愿望, 每个小朋友做一个记录, 并将愿望人物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 然后一起探索基思是如何实现这个愿望的. 从绘本着手讲述基思从小到大的画画方式, 从小爸爸陪伴, 给予足够的自由他画画, 请小朋友们来作画, 画不同的符号然后自己解释等.
g. 延伸活动
按照开场孩子们的愿望, 做一些相关的画. 给孩子们基思的画作涂色,凸显孩子们的专注度以及对于基思的画作线条的理解.
4. 故事会结束总结.
作者: ShuKe0803 时间: 2018-11-1 00:21
标题: C01 胡春红
《基思 哈林》 故事会
作者: ShuKe0803 时间: 2018-11-1 00:22
C01 胡春红 《基思 哈林》 故事会
II 故事会记录和总结
作者: 月牙儿 时间: 2018-11-2 15:50
B07乐永梅第二节故事会方案
《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活动方案(现场照片另附文件夹)
活动概述:本期故事汇将带领孩子们聆听故事,在故事中感受基思·哈林对艺术的热爱和贡献,感悟艺术属于每一个人,激发对艺术的兴趣。
活动地点:横州镇清江小学
活动时间:2018年10月10日(周三)上午9:00-11:00
招募对象:二年级孩子共20人
10月10日当天故事汇流程:
8:00 摄制组集中单位出发、布场
9:00—9:10 热场游戏
9:20—9:50 绘本故事讲述
10:00—10:30 主题延伸~涂鸦
10:40—11:00 采访孩子+结束语录制
工作人员安排:
统筹:邓德俊(兼拍照)
故事妈妈:乐永梅
主持人:曾凯智
摄制组:覃天财、李健健、邱水连
配音: 曾凯智
后期编辑:李健健
司机:覃天财
摄像组器材:
摄像机3部;脚架3个;内存卡各64g以上2张/机;电池各3个/机;监听耳塞3副。(由摄像记者各自负责)
挑杆话筒1个;挑杆1根;小蜜蜂话筒1对;小蜜蜂话筒电池3对;照相机1部;电池充满电。(由李健健负责)
故事会物料:
绘本1本;小蜜蜂扩音器2个;乐谱架1个。打印好的涂鸦画纸25张。(由邓德俊负责)
作者: 月牙儿 时间: 2018-11-2 15:55
B07乐永梅 《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记录
1、 片头
2、主持人出镜: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亲子故事汇》。今天,我们节目组来到的是横州镇清江小学。本期故事汇,故事妈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偶像级流行艺术家的故事。来,一起到现场看看
3、 【正文】听说,眼前的这棵大榕树是孩子们平时阅读的天堂,今天,我们的故事汇就在大榕树下开始啦!(镜头从树上摇下来)
4、 主持人现场主持:亲爱的小朋友们、老师们,欢迎来到我们的故事汇现场!《亲子故事汇》栏目是横县电视台今年新开办的少儿栏目,是一个推广儿童阅读、亲子阅读的公益性栏目,平时除了周末的时候会开设一些主题性的故事会,还会不定期地走进校园,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今天,我们的故事妈妈乐永梅也给大家准备了好听的故事!来,掌声欢迎本期的故事妈妈乐永梅!
乐永梅:小朋友们、老师们,上午好!
镜头:主持人特写+大景+孩子们的大景、特写+故事妈妈出场
5、 【字幕+配音】故事妈妈 乐永梅简介
6、【文字+配音+配乐】热场游戏
7、【文字+配音+配乐】绘本故事讲述
8、【现场】导入语:
9、【正文】《基思·哈林 画个不停的男孩》讲述了男孩基思,从小就爱画画,他不停地画呀画,最后成为纽约最出名的画家之一。然而,在基思看来,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人都能分享他的作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正文】这本图画书插图大胆活泼,将基思·哈林这位偶像级流行艺术家的一生和他的艺术造诣,生动传神地展现在小读者和年轻艺术家们的眼前。书里配有大量基思的手稿和画作,非常独特。基思·哈林的作品第一次获奖时,有人想买他的画。
11、【现场】孩子们拍卖作品的现场
12.【正文】基思·哈林说,艺术属于每个人,每个人都需要艺术。他不停地画,他到处画,从不停歇。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举办画展时作品很快售卖一空。
13.【现场】基思要把钱捐出去的那段现场讲述和讨论
14、【正文】基思成了偶像级的流行画家,他依旧画个不停,他邀请孩子们加入到涂鸦中。
15.【现场】基思告诉孩子们: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们想画的。没人能评判它是好是坏,你们的作品只属于你们自己!
16.主持人现场主持: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基思·哈林吗?(孩子们回答)为什么喜欢他呢?(孩子们回答)这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部分?(孩子们回答)基思·哈林说,没有人能评判你的作品是好是坏,你的作品只属于你们自己!大家想不想像基思·哈林一样画画?画什么都行,只要是你自己想画的。
17.【文字+配音+配乐】主题延伸
【快镜头+配乐】孩子们讨论+画画,各种特写
18.【作品展示】主持人让小朋友说说作品。看得懂的看不懂的都可以抽取几份,重要的是孩子能表述清楚。主持人要注意倾听,引导他们讲出心中所想。
19.主持人说结束词,所有孩子和作品出镜:一本书、一个故事,一次乐趣无穷的主题体验,我们的童年不一样!本期故事汇到这里就结束了。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如果想参加我们的故事汇,请让爸爸妈妈关注横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横县新闻,我们每周会在微信公众号推送招募信息、发布节目动态。期待更多家庭关注亲子阅读,感谢您收看本期《亲子故事汇》,我们下期再见。(小朋友、老师一起喊:再见!)
作者: 周小玉 时间: 2018-11-4 22:39
A04周小玉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地点:小蚂蚁悦读馆
活动人数:13人
年龄:6到8岁
活动目标(主题):一个小男孩
活动过程:
1、开场: 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因为每次故事秩序较差,让小朋友自个说出规则) 认真听讲,注意不要吵闹,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哦!
2、绘本导入: 封面:你们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呢? 这个男孩手上拿着什么? 介绍:这个男孩的名字是基思哈林,也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角,他非常喜欢画画,拿着画笔,一直画个不停。 旁边这幅是他用线条画出来的婴儿画。 平常你们喜欢画画吗?都会用什么工具画画? 翻到书后面的人物简介,让大家看看现实的基斯哈林成长图片。
3.绘本解读:(主要让幼儿观察基思画画的内容) 承前页:你们看到了什么?(人?迷宫?) P4-5互动:基思在考卷上画了什么呢?(不过我们平常考试可不能在试卷上画画哦) P6-7互动:对符号表进行解说:左边是正常符号,右边是基思创作出来代替的符号。 P8-9互动:猜猜基思画的三只小猪在干嘛呢? P12-13互动:这幅画,你们看到了什么? P14-15互动:请小朋友模仿涂鸦墙上的动作? P16-17互动:带观察寻找三幅粉笔画的趣味 “小朋友们,听故事的时候要怎么样呢?”因为每次讲故事,秩序并不怎么好。所以在开头时,想要借小朋友自己的口,说出听故事会的规则。 “要安静!”“不能吵闹”“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举手!” 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回答着。 “真棒,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大家看一看这个男孩,这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基思哈林,大家看看,他手上拿的是什么?”我开始从封面引入故事。 “笔~~”大小朋友们都回答着。 “笔,那你们猜猜他干什么呢?”我近一步引导。 “画画!”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啊,他拿着笔想画画,他是一个特别喜欢画画的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受欢迎与喜爱的美国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简单明了的线条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崇拜者。”简单介绍了作者的情况,翻到承前页。 “这幅画,大家看到了什么呢?”我请大家仔细观察。 “有好多好多的人啊!” “迷宫!” “动物!” 大家不停地靠近,找出画中的细节。 我们就这样边读着故事,边找着基思作品上的有趣点: 当小学时代的基思编出一些符号,说每个符号都代表着一个字母,我们看着基思的画,一起来破解这些特殊的符号; 当少年时代的基思开着音乐,趴在地上画画时,三只小猪穿着比基尼站台上的表情,逗乐了现场的每一个小朋友; 当高中毕业的基思,伴随着震耳的音乐声,画出扭动的线条,我们不仅观察到了基思笔下扭动的人物,也观察到了街头,除了男孩正跳着流行的霹雳舞,连高楼大厦也在兴奋地舞动着; 当二十岁的基思来到纽约,画遍了这座城市,我们一起找寻,他画在了这座城市的哪些角落:墙上,人行道上,路灯柱子的画纸上,我们还发现,基思在不同的地方,画了许多爬行的婴儿; 当基思工作后,在搭乘的地铁站的墙面上,画了一幅幅粉笔画,我们发挥了想象力,一起来猜测基思的画:大灰狼在打小兔子;小偷在抓警察;他的头爆炸了,旁边的人被吓跑了……同样的画,不同的孩子,看到的是不同。 正如文中基思所说的,“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画就是什么。” 故事会延伸:没有做 故事会总结: 没有什么经验、经常被孩子带走了,还好极时回到绘本中来,需要加强多学习
作者: E11酷鱼Tania 时间: 2018-12-30 22:46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画出你所想,画出你所爱
二、活动目的:
1. 激发孩子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2. 感受美国80年代的文化艺术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活动日期:2019年1月3日(星期四);
四、活动时间:下午15:55-16:15;
五、活动地点:宝安-前海国际蒙特梭利教育中心;
六、活动对象:2.5-5岁的孩子;
七、招募人数:13位孩子;
八、活动流程:
1. 开场活动:孩子们已经熟知丹妮老师每周一次的绘本课了,这是他们与我最亲密的时刻,所以无需做自我介绍,但这次打算用音乐做开场活动,会预先准备一首80年代比较轻快的街舞音乐,带着孩子们跟着音乐舞动;(5分钟)
2. 绘本讲述:先介绍书名和作者以及翻译者,还有出版社的名称,并强调这本书是根据真人真事绘画出来的,用第三者的口吻来讲这本绘本,在讲到一些成人对于他的质疑时要用比较夸张的语气,但随后要强调基思的淡定从容以及他对绘画的热忱和执着;(25分钟)
3. 拿出预先打印好的实质画作作品,让孩子们比对绘本里的图案;(5分钟)
4. 这本书里面涉及到街头涂鸦,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简单明了地说明,他是在当地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这样做的,我们在班级和在户外想要画画的时候,同样也是需要征询大人的意见,如果不被同意,大人或老师是会提供可以画画的本子或者白纸的。也可以和孩子们讨论有哪些地方是可以画画,以及可以在哪些材质上画画;(10分钟)
5. 绘本延伸:故事结束后,拿出打印好的黑白作品,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喜好来填色(15分钟);
6. 画好的孩子,帮助他写上名字和日期;
九、备注:
1. 预先准备好街舞音乐和音乐播放器;
2. 将基思哈林实际创作出来的作品打印3-4份,让孩子更容易看出绘画与真实的图片的对比,同时意识到这本故事内容的真实性;
3. 延伸物料准备:
1) 油画棒;
2) 彩铅;
3) 蜡笔;
4) 涂色纸14份;
3. 预先请其他老师帮忙拍照或者录影做记录用;
作者: E11酷鱼Tania 时间: 2018-12-30 22:48
2018中级班A10 酷鱼 Tania Magdalena
故事会记录与总结《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
故事会总结
一、活动主题:画出你所想,画出你所爱
二、活动目的:
- 激发孩子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 感受美国80年代的文化艺术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活动日期:2019年1月3日(星期四);
四、活动时间:下午15:55-16:15;
五、活动地点:宝安-前海国际蒙特梭利教育中心;
六、活动对象:2.5-5岁混龄的孩子;
七、到场人数:14位孩子;
八、过程记录:
- 开场活动:根据计划,我在孩子们午休起来后,播放了一首80年代比较轻快的街舞音乐,带着孩子们跟着音乐舞动;
- 绘本讲述:在开始讲故事之前,先介绍了今天的故事内容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和他的成长故事。接着拿出预先打印出来的基斯哈林几幅比较适合儿童观看的作品,请小朋友们先观察这三幅画有什么特别之处,和他们一起玩了“你看你说”的游戏,正好所有的孩子都能轮着近距离观看这些作品。一圈游戏结束后,孩子们基本也都进入状态了。
- 然后我拿起书开始介绍书名和作者以及翻译者,还有出版社的名称,用第三者的口吻来讲这本绘本,在讲到一些成人对于他的质疑时要用比较夸张的语气,但随后要强调基思的淡定从容以及他对绘画的热忱和执着,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听到他不理会他人继续画画的时候,都感觉到很有趣和特别,有些大孩子还能预先想到他的台词,接着在说到医院外墙的创作和自由女神像的百米画布时,好几个喜爱画画的孩子都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其中一个男孩问,那么高的地方画画,他不怕掉下来吗?我顺便解释了一下这个创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另外,在地铁画画的那个事件中,有孩子很直接地说出深圳的地铁时不可以自己在墙上画画的,其他的孩子也跟着附和,我也说明了一下在不同的时期和国家,相关的法律要求和限制是不一样的。我们还讨论了在深圳户外、家中、学校这些场合想要画画的时候,可以这么做,孩子们脑洞大开,想了不少的方法;
- 最后,我请孩子们一起看真实作品的照片,他们继续发出了惊叹声;
- 在延伸环节开始之前,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小小的家庭作业:回家问问自己父母—什么是霹雳舞。
九、延伸环节:
1. 故事结束后,拿出打印好的黑白作品,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喜好来填色,这个。 过程中有个很有趣的发现,班上的这些孩子,只看到4岁和5岁的女孩会很有意识地在涂色,并有颜色渐变或层次的变化,其余的男孩们无论什么年龄段都是在随意涂鸦的表现,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值得持续观察和记录的现象;
2. 画好的孩子,老师们帮助他写上名字和日期,临放学前都没有完成的孩子会自己将画放到了自己的书包柜的作品橱里,留待明天上学后继续涂;
十、故事会感悟:
- 孩子真的是天生喜爱音乐,而且音乐和舞蹈也是一个很好聚拢孩子专注力的一个前奏和方法;
- 这是我第一次在这群孩子们面前讲述一本和真实事件相关的绘本,孩子们的反应和应对一些国家文化的区别是,也显得接受程度很高。同时对于这些特别的小人创意都很喜欢,在接着的两天中,有位女孩曾在涂鸦的时候画出了小人的雏形;
十一、需要改进的地方:
- 下次需要打印出更高清的作品图片,以及找寻一些关于基斯哈林近期的作品和现照,让孩子们继续比对画者的人生变化;
- 下次布置回家的作业后,要再和父母进行沟通,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这种问答型的家园互动,因为第二天只有一位孩子记得回家问了妈妈,什么是霹雳舞,然后在团讨分享的时候,她感觉特别的自豪。我们除了直接和父母报备,也可以准备一些纸上问卷,请孩子带回去,这样更有实际感,可以让孩子体验调研的初级活动;
- 如果是社区的故事会,可以尝试带上一捆大白纸,请孩子画出自己扭曲的身体的轮廓,在继续做色彩创意;
-
0279F8B5-A956-4E5F-BEC4-46D2B29CBBB7.jpeg
(191.86 KB, 下载次数: 866)
-
0D56FE3E-AAFB-455F-8935-D63BACE5DD41.jpeg
(230.19 KB, 下载次数: 918)
-
E1334081-9173-44D2-8467-2B4B04F3C995.jpeg
(204.38 KB, 下载次数: 833)
作者: 谭红 时间: 2019-1-1 14:34
D08谭红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策划方案
时间、地点:利用一个中午午休的睡前时段或下午放学时间把托班的几个孩子召集在一起在家中讲这个故事。
人数:3-11人
年龄:7-8岁
道具准备:白纸、铅笔、彩笔。
活动目标:让孩子通过画家基思哈林的故事感受人性之美、艺术之美。
开场白:因为中午孩子们必须要午休,下午放学后孩子们又要赶作业,时间安排非常紧凑有限,自己每天跟孩子们打交道也已经很熟悉了,所以把孩子们招集到一块儿后自我介绍这个环节就免去了,可直接开门见山开始故事的讲述。
讲述之前可问问孩子们:你们有想过当画家吗?知道画家的生活是怎样的吗?然后向孩子们展示书本封面,“这本书描写的主人公基思哈林是一位涂鸦画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小时候和长大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吧!”这时如果有人问什么是涂鸦画家的话,可简单介绍下涂鸦画家的概念。展示封面时可让孩子们重点关注下封面上那个趴地上的婴儿形象与手握画笔的基思哈林之间的关系。关于故事讲述过程中与孩子们的互动:讲到哈林小时侯爸爸教他画画的经历时可问问孩子们平时有跟爸爸一起画过画吗?讲到哈林上小学时在试卷边缘空白处涂鸦时可以问问孩子“我们考试时可不可以涂鸦啊?如果那样做会有什麽后果?”讲到哈林在地铁墙面、房屋墙面、医院墙面涂鸦时同样可以设置一个类似的问题,以让孩子认识社会规则。延伸环节,视故事会的时间而定,如果是中午,肯定没有时间继续这一环节了。如果是下午,可每人发一张白纸让孩子们象基思哈林一样随意在纸上涂鸦,把自己对书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画下来。只要是自己想画的,画什么都行。
D08 谭红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会记录与总结
时间:2018年10月30日傍晚6.30-7.10
人数:3人
年龄:7岁
地点:家中
摄影义工:吴美珍
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抽个合适的时间在家中为自己托管的几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抽个合适的时间在家中为自己托管的几个孩子来几场小型故事会。孩子是现成的,可每天的时间似乎都是掐着点的,整天忙来忙去加上自己的拖拖拉拉,一个学期快过去一半时间了,也迟迟没有实现。
终于,10月30号傍晚,两位晚托的娃家长都来电说因故要晚一点来接娃,加上女儿刚好三个人。于是趁机问两娃“阿姨现在给你们讲本故事好不好?”女儿马上自豪地补了句:“我妈妈可是三叶草的故事妈妈哦,她很会讲故事的!“两男生欣然同意了,开开心心地和女儿一同围坐了过来。
《基思哈林》这本书其实他们都已在我家自己翻阅过了,但自己读跟听别人讲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感受。我书本一捧起来,两只小脑袋便自动探了过来。我问:你们想当画家吗?女儿和其中一位男生回答说:想!我趁热打铁:“那你们想知道画家小时侯和长大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吗?”已经读过几遍这本书的女儿忙抢着举手说“我知道,就是要整天画个不停,走到哪儿画到哪儿,一直不停地画”,我接上女儿的话语说到“书中这位叫基思哈林的男孩是一位有名的涂鸦画家,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吧。”于是便开始了故事讲述。
三个人的故事会是比较好控场的,7岁多的孩子理解能力也都非常棒了,很多问题我一问上句,他们立马接了下句。当讲到基思哈林在试卷边缘随意涂鸦时,我问他们如果咱们考试时这样做会有什麽后果?他们几乎都异口同声回说要被老师扣卷面分,得不了100了。哈哈,看来应试教育下的孩子对100分的考试成绩还是很在意的。整个故事的讲述过程几乎都按我预设的方案在进行,没有什么波澜起伏。 故事讲完后我试着问了下三个孩子基思哈林的故事中最打动他们的分别是哪一段?女儿回答说是基思在一所足足有6米高的儿童医院外墙上画画那一段,问她为什么,回答说因为基思这样做帮助医院生病的孩子快乐起来了。两个男生中一个回答说是基思把举办画展所卖的钱全部捐给了没钱吃饭的孩子,问他为什喜欢这段,回答说因为基思很有爱心。另一个回答说最打动他的是基思和伙伴在一条长长的街墙前清理出二十袋垃圾,然后在墙面上画画那一段,问他为什么?回答说因为街道变美了,附近的居民都很喜欢这些画,纷纷向基思表示感谢。
这本书的画面内容其实蛮丰富的,很欣慰一本书讲完之后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些至真至善的画面,不管这种烙印会在孩子的心底停留多久,我相信孩子们读过的每一本书、听过的每一个故事都会不知不觉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浅移默化影响到他们的成长轨迹,这也是我们故事妈妈存在的价值所在之一吧。
关于延伸环节,因为时间有限,加上是临时起意给娃们讲这个故事,娃爸还没归家,家里除了三个娃就没别的可拍照的人了。所以摄影义工也是临时致电小区一位关系比较好的妈妈。在等待对方到来的过程中抱着不浪费时间的心态,于是让孩子们根据之前自己对这本书的阅读记忆,在一张白纸上画上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画面,也可随意发挥画自己想要画的内容。娃们大笔一挥,立马刷刷画了起来。三个孩子画的内容都各不相同,但都很认真。讲完基思哈林的故事后,时间也差不多了,之前从来没有听我讲过故事的两位男生意犹未尽地问我:“阿姨,你以后可以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吗?”好吧,下一场咱们就来本《爸爸做的饭》吧,只要你们乐意听,只要时间允许。
-
06ed09a8d16c4c167de5720513bc25f.jpg
(152.37 KB, 下载次数: 824)
-
6178ed70b108224532e1dbfedf05438.jpg
(190.06 KB, 下载次数: 908)
作者: 甜甜糖豆 时间: 2019-4-29 15:14
本帖最后由 甜甜糖豆 于 2019-4-29 16:01 编辑
万分抱歉,之前的作业贴是新贴,不是回复的,所以重新贴过。给老师们,组长和班班添麻烦了。
B05 段军丽
课程作业之二- <<基斯.哈林>> 讲述方案
这是一个关于涂鸦,画画和一代成才的故事, 当然其中有些场景个人觉得可能会带歪小一些的孩子,比如在试卷上画画,所以这里可能要和孩子讨论这样做的后果.
故事会策划 -开场 一天下班路过十字路口时,发现小区门前的一些灰扑扑的电箱上都涂满了各种花朵,一个身着灰色服装的人,正拿着一个刷子,用调好的颜料,以一图一抹间就涂出了蓝天白云,还有风筝和美丽的花朵, 正在思考如何讲这个绘本,不由心中一动,想以此为切入点.
又转眼想到神笔马良的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开场,决定拿着一只毛笔来引导孩子,这支笔可以干什么? 写字? 画画? 刷东西? 然后带入画画.会不会这个故事太老了?选个新的故事吧
到底应该如何开场呢.好吧,又联系到最近在图书馆看到的另外一本绘本,最后决定就”点” 来同我们的"基思.哈林”来个故事会。绘本点关于树立孩子画画的自信心,老师的信任,可以让每个孩子树立起“我也可以”我的作品很棒的感觉。鼓励他们画和自我的信心。得遇这样的老师,何其幸运啊!
故事会年龄(3-6岁)
首先请孩子们画一个点,然后让他们签下自己的名字(如果不会签名),就画下自己的名字或者喜欢的一个笔画。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大小,边的画。然后把这些“作品”贴在墙上,画展。让孩子们讲讲自己画的是什么。然后肯定这个点是独一无二的。
其实我个人每次看到这本绘本,就觉得各种力量,想象力扑面而来。但是本身不是艺术出身,让我说出什么流派,什么画风,还真不敢多说。
那就先把绘本讲述一便,插问题:
1 你在我们周围哪里看到过涂鸦呀?地铁上?墙上?电梯里?大芬油画村?图书馆外边
2 你喜欢这些涂鸦吗?你觉得看到灰扑扑的墙好?还是这些涂鸦画作好?
3.基思哈林说的艺术属于每一个人?你觉的呢?
故事会延伸活动:最后让大家涂鸦故事会回顾疑问之自问自答:其实最好玩的是,孩子们反而对主角在卷子上画画感兴趣,还么上学的幼儿园孩子说卷子就是吃的吗?-:)好吧,卷子读幼儿园的孩子伤得起。
1. 读到基思哈林把自己的画作的钱全部捐出去后,有一个小朋友提出:我以后画画送给每一个我认识的人-😊
2.故事会的手工延伸画画时,指定主题给孩子吗?或者让他们天马行空的自由发挥?自由发挥发现有的孩子不知道画什么,如何画,最后变成集体画直线,圈圈啦。自我总结:对于小一些的孩子,最好是规定作什么,有模板,这样就不容易跑调,拉不回来。
3.除了开场小游戏,最好两个故事中间要有游戏,或者让孩子们动起来,活动一下,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没那么长的时间。
4.绘本的熟悉很重要,起码读个二三十遍吧。
故事会结束我们住得近的孩子们走路回家的途中,孩子们跑得很快,她们看到了了涂鸦的电箱(这个故事会有提到的). 反省: 首先你要讲的绘本你是非常喜欢的,熟悉的. 这样不会慌张其次,控场,两个故事会之间的控场能力,要用活动或者游戏把孩子们叫回来,回到故事中来.其实延伸也可以直接用绘本中的图案,让孩子们涂鸦,这样对于基斯.哈林的画风会印象更深刻.
P.S. 一插图片,居然说字数超过,不可以贴照片.
作者: 月牙儿 时间: 2019-6-24 10:18
操作失误,请忽略!
作者: wx_gEkSwkzP 时间: 2019-6-25 14:05
本帖最后由 wx_gEkSwkzP 于 2019-6-25 16:29 编辑
E08 荆米莲
基思哈林《画个不停的男孩》故事贴:故事会方案和总结
见本贴87楼88楼 以前用另一个微信已按时写了作业,今天以为需要补作业,其实是不需要补的
故事会地点:百花站点讲了一次,参与莲花一村党群中心讲了一次
活动人数:15人
年龄:4到8岁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