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G 组-2017初级班第五讲作业贴 [打印本页]

作者: aya93    时间: 2017-6-3 01:00
标题: G 组-2017初级班第五讲作业贴
三叶草故事家族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7初级班5月27日 20:00-21:00
第五讲“亲子阅读玩起来”
主讲老师:秋雪

作业: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要求:
1、详细记录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图文并茂。
2、论坛小组内作业贴回复,不少于400字。

3、作业截止时间6月9日23:59.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作者: 13416612183    时间: 2017-6-4 21:50


G16美青 小美姐
《古灵精怪动物园》玩起来(本设计在三年级亲子阅读推广活动中使用)
一、讲前阅读,理清要素,明确方向。
1.《古灵精怪动物园》是一本诗集。书中作者林世仁用50首创意迸发的童诗,创造了一个“古灵精怪动物园”,里边住着50个精灵、幻兽。它们既是幽默、奇幻、狂野的古灵精怪,也是你我的个性、优点、缺点的变貌。
2作者用诗告诉孩子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优点、缺点或情绪,都具象化,写成可爱的小怪兽,为它取名字,为它写一首小诗,再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内在的自己,这样就更能接纳、喜欢这些躲在我们心中的小怪兽吧。
3.孩子阅读本诗集会对诗中描写的一个个精灵怪兽特别感兴趣。但又会产生疑惑:这些精灵怪兽来自何处?接着孩子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我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单单属于我自己一个人的精灵怪兽,我要用诗用画来介绍它。
4.孩子在想象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大部分是漫无边际,没有聚焦点,这时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引导孩子聚焦身边熟悉的人、事、物,由此展开想象,创作具体的精灵怪兽,同时再引导孩子创作“听·写·绘”描述自己想象中的精灵怪兽。创作完毕后一起欣赏交流。
二、专题讲读,延伸创作,欣赏交流。
《古灵精怪动物园》有130页,作者用50首诗介绍了50种古灵精怪动物,还附录了多首小朋友的创作。我决定采用专题讲读方式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创作,分享。全书分三主题引领阅读。
一是“与《声音兽》同行”。听诗想象,感知“多多兽”的特点,快乐阅读“多多兽”系列想象诗;反思想象,反思“多多兽”与自己的联系,想象创作“听•写•绘”介绍自己的“多多兽”。
二是“ 给《吓一跳鸟》作伴”。听诗想象阅读,感知“不够兽”的特点,快乐阅读“不够兽”系列想象诗;反思想象创作,反思“不够兽”与自己的联系,想象创作“听·写·绘”介绍自己的“不够兽”。
三是“赏《矛盾兽》趣味”。听诗想象阅读,感知“矛盾兽”的特点,快乐阅读“矛盾兽”系列想象诗;反思想象创作,反思“矛盾兽”与自己的联系,想象创作“听·写·绘”介绍自己的“矛盾兽”。
专题阅读的基本流程如下,以第一主题阅读为例:听主题诗《声音兽》,感知主题诗介绍的精灵怪兽的基本特点“多”;共读本系列诗另两首,分析概括阅读专题介绍的精灵怪兽是“多多兽”;自主阅读本专题其他诗多首,深入感受“多多兽”特点;从生活具象出发,想象创作自己的“多多兽”并用“听•写•绘”描绘出来;欣赏“‘多多兽’听•写•绘”,认识自己或他人等。
下面是孩子创作的“古灵精怪动物”,共赏之!

1.png (805.44 KB, 下载次数: 153)

乐悠悠兽

乐悠悠兽

2.png (942.48 KB, 下载次数: 128)

啰嗦兽

啰嗦兽

3.png (766.33 KB, 下载次数: 184)

无脸兽

无脸兽

4.png (804.08 KB, 下载次数: 156)

喷嚏兽

喷嚏兽

5.png (1019.88 KB, 下载次数: 199)

吃货兽

吃货兽

6.png (771.37 KB, 下载次数: 175)

爱哭兽

爱哭兽

7.png (841.66 KB, 下载次数: 156)

囗囗兽

囗囗兽

8.png (912.15 KB, 下载次数: 139)

爱吃兽

爱吃兽

9.png (828.92 KB, 下载次数: 153)

多眼兽

多眼兽

10.png (761.96 KB, 下载次数: 197)

亲亲兽

亲亲兽

作者: 13416612183    时间: 2017-6-4 22:08
G16美青 小美姐
《古灵精怪动物园》玩起来(本设计在三年级亲子阅读推广活动中使用)
      一、讲前阅读,理清要素,明确方向。
      1.《古灵精怪动物园》是一本诗集。书中作者林世仁用50首创意迸发的童诗,创造了一个“古灵精怪动物园”,里边住着50个精灵、幻兽。它们既是幽默、奇幻、狂野的古灵精怪,也是你我的个性、优点、缺点的变貌。
      2.作者用诗告诉孩子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优点、缺点或情绪,都具象化,写成可爱的小怪兽,为它取名字,为它写一首小诗,再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内在的自己,这样就更能接纳、喜欢这些躲在我们心中的小怪兽吧。
      3.孩子阅读本诗集会对诗中描写的一个个精灵怪兽特别感兴趣。但又会产生疑惑:这些精灵怪兽来自何处?接着孩子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我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单单属于我自己一个人的精灵怪兽,我要用诗用画来介绍它。
      4.孩子在想象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大部分是漫无边际,没有聚焦点,这时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引导孩子聚焦身边熟悉的人、事、物,由此展开想象,创作具体的精灵怪兽,同时再引导孩子创作“听·写·绘”描述自己想象中的精灵怪兽。创作完毕后一起欣赏交流。
      二、专题讲读,延伸创作,欣赏交流。
      《古灵精怪动物园》有130页,作者用50首诗介绍了50种古灵精怪动物,还附录了多首小朋友的创作。我决定采用专题讲读方式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创作,分享。全书分三主题引领阅读。
      一是“与《声音兽》同行”。听诗想象,感知“多多兽”的特点,快乐阅读“多多兽”系列想象诗;反思想象,反思“多多兽”与自己的联系,想象创作“听•写•绘”介绍自己的“多多兽”。
      二是“ 给《吓一跳鸟》作伴”。听诗想象阅读,感知“不够兽”的特点,快乐阅读“不够兽”系列想象诗;反思想象创作,反思“不够兽”与自己的联系,想象创作“听·写·绘”介绍自己的“不够兽”。
      三是“赏《矛盾兽》趣味”。听诗想象阅读,感知“矛盾兽”的特点,快乐阅读“矛盾兽”系列想象诗;反思想象创作,反思“矛盾兽”与自己的联系,想象创作“听·写·绘”介绍自己的“矛盾兽”。
      专题阅读的基本流程如下,以第一主题阅读为例:听主题诗《声音兽》,感知主题诗介绍的精灵怪兽的基本特点“多”;共读本系列诗另两首,分析概括阅读专题介绍的精灵怪兽是“多多兽”;自主阅读本专题其他诗多首,深入感受“多多兽”特点;从生活具象出发,想象创作自己的“多多兽”并用“听•写•绘”描绘出来;欣赏“‘多多兽’听•写•绘”,认识自己或他人等。
      下面是孩子创作的“古灵精怪动物”,共赏之!



1.png (805.44 KB, 下载次数: 146)

乐悠悠兽

乐悠悠兽

2.png (942.48 KB, 下载次数: 156)

啰嗦兽

啰嗦兽

3.png (766.33 KB, 下载次数: 163)

无脸兽

无脸兽

4.png (804.08 KB, 下载次数: 184)

喷嚏兽

喷嚏兽

5.png (1019.88 KB, 下载次数: 186)

吃货兽

吃货兽

6.png (771.37 KB, 下载次数: 144)

爱哭兽

爱哭兽

7.png (841.66 KB, 下载次数: 139)

囗囗兽

囗囗兽

8.png (912.15 KB, 下载次数: 146)

爱吃兽

爱吃兽

9.png (828.92 KB, 下载次数: 167)

多眼兽

多眼兽

10.png (761.96 KB, 下载次数: 163)

亲亲兽

亲亲兽

作者: 梦梦    时间: 2017-6-5 18:19
G07东莞赵梦王莹 梦梦
                                             第五课“亲子阅读玩起来”
                                                                 主讲老师:秋雪

作业: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延伸活动

     之前和我家儿子也有玩过这本绘本,近来和中班的孩子读《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时,孩子对毛毛虫每天吃的食物及数量非常的感兴趣(一部分的孩子看过这本绘本)、在读绘本时,他们很好奇毛毛虫一天一天的变化,期待毛毛虫变蝴蝶,当毛毛虫真的变成蝴蝶的那一刻,有的孩子虽然知道结果,但还是“理所当然”的表现出兴奋的状态。
        这本书从它的内容、形式上,虽然比较适合2—3岁的孩子阅读,但是3—4岁的孩子也是爱不释手。看完这本书,还引发了孩子们对虫子的热爱,探索的愿望。有一天,我们去种植地,看到小白菜上面有小青虫,孩子非常的兴奋,强烈要求把虫子带回班上“供养”起来,观察虫子如何吃东西,期待它也能变成蝴蝶……在这过程中,孩子们还发现虫子走路时身子是一拱一拱,有的孩子会用手指来扮演毛毛虫拱身体的样子,有的直接趴在地下学习毛毛虫走路的样子。结合孩子的兴趣,以及根据秋雪老师关于阅读延伸设计要素,我进行了绘本延伸设计活动。其实这个绘本,我个人认为延伸活动的设计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比如活动一:观察活动《毛毛虫变蝴蝶》,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索愿望,我们在班上养起了蚕宝宝,每天有人负责为蚕宝宝喂食;活动二:音乐律动《毛毛虫变蝴蝶》,通过用肢体动作表现蚕宝宝变蝴蝶的整个过程。今天我主要以活动二来说说我的一些主要做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和孩子回忆故事内容,重点讨论、学习毛毛虫是怎样走路的?毛毛虫变蝴蝶要经过多长时间?这段时间毛毛虫要干什么?有什么变化?最后变成蝴蝶后有什么不一样?
2、物质准备:
故事、音乐(钢琴伴奏)+音效、图片、衣服等。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探索用毛毛虫吃东西、蠕动、蜕变等的动作表现音乐的情趣。
2、在图片以及语言表述的帮助下创编相应的动作。
3、用动作表示毛毛虫变蝴蝶的整个过程。
活动过程:
一、和孩子一起回忆故事内容
二、倾听音乐,探索音乐表现的内容
1、倾听音乐,猜猜故事里面有谁?在干什么?
2、配乐欣赏故事
毛毛虫跑到我们的故事里了,我们来听听?
出示绘本图片并讲述故事,加深对故事与音乐的理解
三、动作参与,进一步表现音乐
1、创编动作表现图片内容
我们做动作来玩游戏,你想编哪个图片动作?(吃东西、蠕动、蜕变)
2、全体小朋友听音乐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四、分组表演
苹果组——西瓜组——香蕉组——草莓组

wx_camera_1496650987099.jpg (53.75 KB, 下载次数: 144)

wx_camera_1496650987099.jpg

wx_camera_1496649951753.jpg (60.19 KB, 下载次数: 170)

wx_camera_1496649951753.jpg

wx_camera_1496650332650.jpg (52.27 KB, 下载次数: 123)

wx_camera_1496650332650.jpg

wx_camera_1496650150440.jpg (55.25 KB, 下载次数: 149)

wx_camera_1496650150440.jpg

wx_camera_1496650284790.jpg (46.91 KB, 下载次数: 134)

wx_camera_1496650284790.jpg

wx_camera_1496650361864.jpg (47.87 KB, 下载次数: 134)

wx_camera_1496650361864.jpg

wx_camera_1496650443814.jpg (60.15 KB, 下载次数: 160)

wx_camera_1496650443814.jpg

wx_camera_1496650500129.jpg (58.04 KB, 下载次数: 137)

wx_camera_1496650500129.jpg

作者: xixima    时间: 2017-6-7 03:52
G08  阿敏 回忆孙家铺子的月饼 看到这次的作业题目,马上想到的是十几年前,手机还没有那么普及,绘本也不多,但自己小时候每到节庆日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制作各种食物的温暖画面一直伴随着我,过年的饺子、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所以就在哪个中秋我们一家三口在决定自己制作冰皮月饼,在我小的时候,奶奶每到中秋节都会自己制作五仁月饼,模型是木制的,底部刻着花纹,月饼皮用猪油和着面粉,因为当时的物质缺乏,油蛋供应不足,所以制作出的月饼非常的硬,口感并不好。当来到广东第一次吃到冰皮月饼的时候,那种软糯细腻马上征服了我们,但冰皮月饼超高的价钱促使我们自己制作月饼,从工厂里买了一些做冰皮月饼的糯米粉,自己熬制绿豆沙馅、紫薯馅、南瓜馅以及蛋黄馅,四种颜色非常漂亮,然后三个人齐心合力制作卡片,爸爸画画,女儿写内容,包括出厂时间?保质期、制造商、设计者等等,收到四个冰皮月饼的朋友现在还记忆犹新,而我们一家三口整整忙了2天,成品并不多,最重要的是以后我们再也没做过,因为过程非常痛苦,真不容易,现在还有朋友到中秋的时候问是否再开张,都只能用大笑来回应,唯一觉得遗憾的是大家都没有拍照,这些也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回忆中。
作者: pengjunfang    时间: 2017-6-7 11:53
G05 彭俊芳 灿锐妈
第五讲 亲子阅读玩起来 ----秋雪
作业: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这一讲秋雪老师讲的是亲子阅读玩起来,如何根据绘本做阅读延伸,首先很感谢秋雪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生动精彩的课。其次刚好这段时间在做《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的延伸活动,起初不知道这就是延伸活动,通过听了老师的课,学到了很多。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有用各种方式让2岁的娃了解毛毛虫,有做一条毛毛虫边讲故事边在书中穿来穿去,有声情并茂的讲述书中内容,但后来想想我们生活中的蚕宝宝跟毛毛虫差不多,刚好同事家产了很多蚕子,顺势要了。
         《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延伸方案:
一、故事情节
     先跟宝宝再讲了一遍故事内容。这本书描写了一条毛毛虫总是不停的吃呀吃。星期一,它啃穿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它啃穿两个梨子,星期三,它啃穿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它啃穿了四个草莓,星期五,它啃穿了五个桔子,星期六,它啃穿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激凌蛋筒,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节萨拉米香肠,一根棒棒糖,一角馅饼,一段红肠,一只杯型蛋糕,还有一块甜西瓜,到了晚上,它就胃痛起来。第二天,毛毛虫又啃穿了一片绿叶,这回它好多了,也不饿了,变成一条胖嘟嘟的大毛毛虫,他绕着自己的身子造了一座叫做“茧”的房子。他在那里呆了两星期后就啃出一个洞洞,钻了出来,并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二、作者要表达什么?
这本书介绍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生长过程,他是一本认知书、科普书、数学启蒙书。从中也可以学到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能量,吃饭是补充能量,学习也是补充能量,总有一天也会由小小的蛋变成美丽的蝴蝶。
  三、与孩子一起讨论做延伸活动:养蚕宝宝
   1、与孩子一起准备蚕宝宝的小房子
   2、蚕宝宝的食物(一起摘桑叶)
   3、两个娃分工照顾各自的蚕宝宝
养蚕路开始。。。。
    在4月底 的一天,当我把上白条蚕宝宝捧回家时,两个小家伙兴奋的叫起来,立马夺了过去说要看看,此时的蚕宝宝刚出生,我跟他们交待了注意事项及怎么喂养,两个小家伙很小心的抱着各自的宝宝认真的看起来了。之后的每天时不时的盯着看半天,认真观察着蚕宝宝的一举一动,时而尖叫时而去摸两下、时而模仿蚕宝宝爬行的动作、时而模仿蚕宝宝快速吃叶子、时而看着吃过的叶子叫着好多洞洞啊!由于食物供应充足,也试验过看蚕宝宝吃不吃其他食物,由此他们也知道了蚕宝宝只吃桑叶。蚕宝宝每天变化很大,由小黑变小白,最后都变成了肥嘟嘟的一条,终于在5月21日第一条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陆陆续续其它的也开始了,不到一周上百条都结茧了,此时好激动。这个过程好奇妙,小家伙认真的盯着,知道蚕吐丝由S形慢慢变成&形,很有顺序节奏的建造自己的家,第12天,一早,小家伙又开始尖叫了,“有好多蝴蝶呀!蚕宝宝变蝴蝶啦!”别提当时有多激动呢!
    四、活动延伸总结
  通过养蚕宝宝,让他知道了蚕的生长过程,同时也普及有关蚕的诗句及相关知识。当再次跟小的讲好饿的毛毛虫时,他也更能领会其中的含义,讲起来更顺畅,也会滔滔不绝的发表他的想法。
  下图是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亲们,看了别激动哦,我家营养好,真是条条都肥嘟嘟的哦。







作者: G03吴丽绚    时间: 2017-6-7 14:06
G03 吴丽绚  第五讲作业
根据秋雪老师在课程里提到的阅读延伸设计要素分析: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根据秋雪老师的课堂讲述,学习了新的绘本欣赏方法,非常的喜欢,宝宝很高兴。下面来介绍我们这段时间经过学习后,读绘本的新方法。
小蓝和小黄是我们比较早接触的一本色彩知识的书。今天玩的第一本绘本,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小蓝和小黄》
绘本《小黄和小蓝》,作者李欧•李奥尼,内容十分简单,故事十分有趣:两个好朋友“小黄”和“小蓝”在一起玩,相互抱一抱后,变成了绿色,回到家,双方的爸爸妈妈都不认识自己了。于是,他们伤心地哭了起来,有趣的是泪珠又让他们变成了原来的自己。有趣、曲折的情节、常见的场景、变化的惊奇,让孩子对色彩的变化产生了好奇和兴趣。并借此为契机,进行延伸,跟孩子玩起了颜色变化的游戏,寓教于乐,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了故事和颜色的渐变。
小黄+小蓝=小绿
小红+小黄=小橙
小蓝+小红=小紫
小绿+小白=奶绿
小黄+小白=奶黄
学习颜色的渐变、融合.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7.jpg
第二本玩的绘本,《挠挠大怪物》
绘本《挠挠大怪物》。作者:爱德华·蒙松,全书从头至尾以孩子的口吻与一个大怪物对话,同时根据语言的提示,孩子用手不断去触摸大怪物、挠挠大怪物。在边说变挠的过程中,大怪物逐渐解体,同时又不断被组合成新的图形,非常有趣。这个过程既有互动的乐趣,也有战胜大怪物的满足,对低龄孩子还是一种语言能力的训练。
一开始,挠挠犄角……咦,犄角没了,变成了月亮(可以引导孩子对图形结构的想象),同时对着大怪物说“没法顶我了吧,大怪物!”再挠挠胳肢窝下的痒痒肉……咦,胳臂膊没了,变成了两棵小树,同时对着大怪物说:“抓不住我了吧,大怪物!”……最后,大怪物被挠得完全解体,同时又不断被组成其他图案:汽车,树林、房子……巧妙的设计和变化,这个过程,又好似让孩子经历一次勇敢的出征和挑战。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9.jpg
剪好形状,上好颜色。晾干啦。我们开始玩吧!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1.jpg
“哎呀!大怪物!你想把我一口吃掉吗?可是我一点也不怕!我还敢挠挠你的犄角……”
“没法顶我了吧,大怪物!我现在要挠挠你咯吱窝下的痒痒肉”
“抓不住我了吧,大怪物!再让我挠挠你的臭脚丫……”
“追不到我了吧,大怪物!我还要挠挠你的大门牙……”
“咬不动我了吧,大怪物!接下来是挠挠你的大肚皮……”
“这样你就吃不下我了吧,大怪物!还有你的大耳朵,我也得挠一挠……”
“听不到声音了吧,大怪物!你的鼻子我也是不会放过的……”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3.jpg
“闻不到气味了吧,大怪物!眼睛,眼睛,还有眼睛……”
“看不见我了吧,大怪物!”
“现在你只剩下个大脑门!走~开~吧!大怪物!”
“噢~~终于可以回家睡个好觉了……”
“别忘了,我可警告过你,如果你再敢来敲我家的门……”
“我就“啊呜”一口~~~把你吞掉!你这个大怪物!”
真的很好玩,以后还会多用这种方式找合适的绘本玩。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5.jpg

作者: F23张霞深圳    时间: 2017-6-7 22:59
F23 张霞          星星阿姨                         秋雪老师讲“亲子阅读”玩起来,实际上是引导我们如何做阅读延伸。阅读延伸的重要意义在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故事更加精彩地呈现出来,让阅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在社区给小朋友们讲《七只老鼠挖红薯》的故事。鼠爸爸给7只小老鼠准备了铲子,它们带着铲子来到农场,参加挖红薯比赛。大家努力地挖,终于挖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大红薯,赢得了挖红薯的冠军,地瓜非常大,聪明的老鼠爸爸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可以把大地瓜顺利地带回家和妈妈一起分享。  故事情节1:我自备了绳子、铲子和一只小布偶,讲到老鼠们用铲子做各种事情的时候就示范,让孩子们自己坐着铲子蹦、用铲子开电车、拿铲子当船桨。最有意思的环节,就是用铲子当缆车,让两个孩子一高一矮地拉着绳子,把铲子捆在小布偶上,将布偶放在绳子的高端,让它往下滑。孩子们争先恐后,轮流拉着绳子,要坐缆车,兴致高昂。  故事情节2:我还特意买了几个大红薯,洗干净,晒干之后一起拿去做道具。讲到动物们在吃红薯大餐时,我把红薯放到孩子们面前,她们每个人都闻了闻,做出一副吃红薯的样子,嘴里赞道:“好香的红薯呀,真好吃”。  故事情节3:最后,老鼠们坐着红薯船回家的情景,我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划船的游戏。小朋友们一个接一个蹲下来,双手做出划船的动作,围绕讲台,跟着我的节奏划了一圈。  那晚,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大家在一起就是在玩故事。这些形象、有趣的实物演示,配上生动的话语、讲解,让这个绘本故事展现得更加精彩。这次的故事会给孩子们很深刻的印象,她们见到我都想开电车和缆车呢。 通过这次让孩子们参与的实物演示的绘本故事,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她们都好喜欢星星阿姨带给她们的故事。                     
作者: Selena    时间: 2017-6-8 18:00
G09 余迎春 Selena
第四讲 亲自阅读玩起来  主讲老师 秋雪
课程作业:根据本讲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列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夏洛的网》读后延伸活动
   二年级的时候,可可看了这本《夏洛的网》,后来又看了电影,书也反复的看了几遍。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她看到蜘蛛,都会说那是夏洛。
   在她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俩讨论了一个问题,夏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蜘蛛?夏洛的网,又仅仅只是一个蜘蛛网吗?这本书的语言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
   刚看了书的前几章,可可说,夏洛是一只凶狠,残忍狡诈又吸血的蜘蛛。随着进一步的深入,她也一步一步的了解夏洛。当夏洛缓慢而又安静的死去,但是死之前,她拯救了威尔伯,实现了自己对朋友的承诺,同时也完成了她的最重要的作品,一个织得密密的囊袋,里面躺着她的514个儿女。 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为了帮助威尔伯,而拼尽全力吐出了最后的丝,结成了最后的网上文字,她一直鼓励威尔伯,可自己却带着对生命的无尽的眷念与不舍,离开了世界。而夏洛编织的网,则是一个充满了真情,关爱,正义,友谊,生命...的网。
    既然这本书的语言这么有特点,在一个饭后的晚上,小朋友们就一起玩起了“我们来配音”的游戏。通过游戏再来感悟一下每个人的特点,来更好的理解这本书。

游戏:我们来配音
游戏要求:选出书中的经典片段,小朋友选好角色来配音。
孩子们挑选了这样一些片段,在一个晚上游戏的时候玩起了配音。
片段一: “请不要杀它!”她眼泪汪汪地说,“这不公平。”
阿拉布尔先生停下了脚步。
“弗恩,”他温和地说,“你得学会控制自己。”
“控制自己?”弗恩叫道,“这是生死攸关的事,你还说什么控制自己。”泪珠滚滚流下她的脸蛋,她一把抓住斧子,打算把它从爸爸手里抢下来。
“弗恩,” 阿拉布尔先生说,“养小猪的事我比你懂。落脚猪麻烦大着呢。现在让开吧!”
“可是这不公平,”弗恩叫道,“小猪生下来小,它自己也没办法,对不对?要是我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很小,你也把我给杀了吗?”
阿拉布尔先生微笑了。“当然不会,”他说着,疼爱地低头看着女儿,“不过这是两码事。女孩小是一回事,落脚猪小又是一回事。”
“我看不出有什么两样,”弗恩回答说,仍旧抓住斧头不放,“我听到过那么多不公平的事,这件事是最最不公平的。”
阿拉布尔先生脸上掠过一种古怪的表情。他觉得自己也要哭出来了。
“好吧好吧,”他说,“你先回去,我回家的时候把这落脚猪带回来,让你用奶瓶喂它奶,像喂小宝宝似的。这下子你就会看到,对付一只小猪有多么麻烦了。”

片段二:
“…… 你今天上午在圆围栏里的成功,在很小的程度上也是我的成功。你的未来有保证了。你会活下去,安然无恙,威尔伯。现在没有什么能伤害你了。秋天的白昼要变短,天气要变冷。树叶要从树上飘落。圣诞节于是到了,接下来就下冬雪。你将活下来欣赏冰天雪地的美景,因为你对朱克曼先生来说太重要了,他怎么也不会伤害你。冬天会过去,白昼又变长,牧场池塘的冰要融化。北美歌雀将回来唱歌,青蛙将醒来,和暖的风又会吹起。所有这些景物、声音和香气都是供你享受的。威尔伯……噢,这个美好的世界,这些珍贵的日子……”
夏洛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威尔伯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噢,夏洛,”它说,“想到第一次见到你,我还以为你很残酷、喜欢嗜血!”
等它从情感激动中恢复过来,它又说了。
“你为什么为我做这一切呢?”它问道,“我不配。我没有为你做过任何事情。”
“你一直是我的朋友,”夏洛回答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通过这些配音活动,小朋友们再一次的获得了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谁是我们的夏洛?夏洛的网,这张充满了爱,友谊,正义...的网,让我们永远记住它。

303469092754981896.jpg (188.49 KB, 下载次数: 134)

303469092754981896.jpg

743607711573948027.jpg (207.48 KB, 下载次数: 150)

743607711573948027.jpg

作者: dannyqiqi    时间: 2017-6-9 09:44
第五讲“亲子阅读玩起来”      主讲老师:秋雪    5 月27日
作业: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G017      danny    奇奇妈
       对于这次作业,我心里没底。主要是延伸这一块难做,孩子一岁八个月,活泼爱动,喜欢奔跑,坐不住。听我讲绘本一定要跑跑跳跳,感兴趣的地方过来指指点点,用什么书,如何针对他特点吸引,做出趣味,我没做过,有些发怵。
       硬着头皮上,开始选的是《好饿的毛毛虫》,孩子对开头的点点和毛毛虫吃的水果,快速念完感兴趣。家里有蜡笔,想带着他画画感受颜色;也有水果,可以一一对应毛毛虫啃的食物。结果他把床单涂脏了,水果当球全扔了,延伸算失败了。
       第二次,我吸取教训,打算从孩子熟悉的物象入手,选择了《我爸爸》这本书,按照秋雪老师的方法开始初步尝试玩绘本.
  1.这本书讲了什么?
讲了一个孩子眼里爸爸生活的日常和小小娃认知中对爸爸的印象。
2.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作者用鲜亮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孩子眼中多面能干的爸爸形象(我觉得是男孩,才会更关注力量、跑步、强状等男性特质),通过细节展示和丰富的想象,也蕴含了孩子对长大的憧憬:成为爸爸那样强健的人。
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会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对哪里感兴趣?
孩子基本上都能懂,生活感很浓。和大胖子摔跤那个梗应该有疑惑。感兴趣的应该是熟悉的物象,如袜子、小狗、月亮、杯子等。
4.孩子听过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孩子听过后应该会想到自己的爸爸,里面有两处跑步的场景,他正爱跑,会尝试奔跑。
5.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来表达或尝试?
生活实践延伸。
考虑到孩子月龄小,尚不具备语言沟通能力,两岁之前认知和精细动作锻炼为主,妈咪我又没做过手工,沟通他又爱跑开的现实,决定以运动、模仿及手部运动为主:
在"爸爸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那一页,我对孩子说:"爸爸真了不起,跑起来飞到月亮上了,我们奇奇也能跑得很快,怎么跑呢?"于是孩子开心地在床栏跑圏圏,边跑边叫"爸爸";
在"会走高空绳索"一页,我准备了他的袜子和夹子,告诉孩子:"看,袜子都被夹子夹着,奇奇也来夹夹袜子吧"。他有模有样的夹起来,力气小了点,我握着他的手一起夹上了;
在"大猩猩一样强壮"一页,我对他说:"爸爸力气很大,我们奇奇力气也不小了,也能帮妈妈搬东西,看看能搬什么呢?"结果孩子搬起了一个箱子;
在"有时又像泰迪熊一样柔软"一页中,我对他说:"熊熊坐得真端正,它是怎么坐的呢?"于是他像那只泰迪熊一样端端正正坐下,并用手指告诉我熊熊的坐姿。
      简单的绘本延伸互动完成了。第一次做感觉形式很单一,这既和孩子语言理解力发展水平有关,也和我模式化思维固化、无实践习惯、生活经验单一有关,脑洞不够大。孩子可以静候花开,我对绘本的阅读理解和实践能力还需不断提升。

IMG_20170609_075625466.jpg (729.58 KB, 下载次数: 175)

IMG_20170609_075625466.jpg

P70608-114046.jpg (244.47 KB, 下载次数: 156)

P70608-114046.jpg

P70608-114441.jpg (163.46 KB, 下载次数: 162)

P70608-114441.jpg

P70608-114026.jpg (91.19 KB, 下载次数: 178)

P70608-114026.jpg

IMG_20170609_075640022(1).jpg (211.39 KB, 下载次数: 149)

IMG_20170609_075640022(1).jpg

mmexport1496970093388.jpg (109.09 KB, 下载次数: 156)

mmexport1496970093388.jpg

IMG_20170609_075656942(1).jpg (253.81 KB, 下载次数: 152)

IMG_20170609_075656942(1).jpg

P70608-114147.jpg (213.26 KB, 下载次数: 136)

P70608-114147.jpg

作者: wenjingxcj    时间: 2017-6-9 16:19
G04温静(桐薇妈妈

作业: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绘本《下雨天读后延伸活动
如果有一天,连孩子都失去一想象,我们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是很恐怖呢?这本《下雨天》,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新奇的世界。故事讲的是蜗牛、老虎、狗狗、人、恐龙、花猫,还有一个长着胡须的怪生物,它们对待下雨天的心情可都不一样,每个角色在下雨天干的事情都不同,最后他们又把这些不相干的角色全部凑在了一起,跟着跑到了云端上,全部变得开心起来,最后的封皮上,一个妈妈带着小朋友正在沙发上躺着,小朋友的手里拿着的正是这本《下雨天》。
看完后可以和大家聊聊感受?我们认为人应该在雨伞下躲雨的,但动竟然将这个界倒过来一样,坐到了云上的伞中迎风破浪去了。天空在他的脚尖,大地在他的头上。他不习惯抬头看天上白云飘飘,他喜欢低头时看见彩虹以微笑的姿势出现。王一梅的《书里的蚂蚁》和这本书也是非常类似。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线下场地安排,绘本透明玻璃杯(一个),泡泡洗手液、颜料、水
活动目标:
1、打开孩子们的想像力,没有任何标准答案,充份开发孩子们的想像力
2、根据插图来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培养孩子的思考和预测能力。
3、通过铅笔画的构图,如何理解这种绘画模式。
活动过程:
一、从作者开始了解这本书开始。
二、通过封面猜猜故事里面有谁?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和下雨天有什么关系呢?
三、讲述绘本内容,充份调动孩子的积极参与及想像力。
、结合自己想想下雨天你都会做些什么呢?还有其它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动物们又会是怎样的表现呢?一起说说看。
四、讲完后,通过实验,来体验下雨时雨滴透过去层,下来的感觉,打在玻璃窗上的现象。



作者: wenjingxcj    时间: 2017-6-9 16:22
G04温静(桐薇妈妈

作业: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绘本《下雨天读后延伸活动
如果有一天,连孩子都失去一想象,我们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是很恐怖呢?这本《下雨天》,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新奇的世界。故事讲的是蜗牛、老虎、狗狗、人、恐龙、花猫,还有一个长着胡须的怪生物,它们对待下雨天的心情可都不一样,每个角色在下雨天干的事情都不同,最后他们又把这些不相干的角色全部凑在了一起,跟着跑到了云端上,全部变得开心起来,最后的封皮上,一个妈妈带着小朋友正在沙发上躺着,小朋友的手里拿着的正是这本《下雨天》。
看完后可以和大家聊聊感受?我们认为人应该在雨伞下躲雨的,但动竟然将这个界倒过来一样,坐到了云上的伞中迎风破浪去了。天空在他的脚尖,大地在他的头上。他不习惯抬头看天上白云飘飘,他喜欢低头时看见彩虹以微笑的姿势出现。王一梅的《书里的蚂蚁》和这本书也是非常类似。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线下场地安排,绘本透明玻璃杯(一个),泡泡洗手液、颜料、水
活动目标:
1、打开孩子们的想像力,没有任何标准答案,充份开发孩子们的想像力
2、根据插图来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培养孩子的思考和预测能力。
3、通过铅笔画的构图,如何理解这种绘画模式。
活动过程:
一、从作者开始了解这本书开始。
二、通过封面猜猜故事里面有谁?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和下雨天有什么关系呢?
三、讲述绘本内容,充份调动孩子的积极参与及想像力。
、结合自己想想下雨天你都会做些什么呢?还有其它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动物们又会是怎样的表现呢?一起说说看。
四、讲完后,通过实验,来体验下雨时雨滴透过去层,下来的感觉,打在玻璃窗上的现象。



作者: G18陈娟茹    时间: 2017-6-9 17:59
G18  陈娟茹
亲子阅读玩起来
主讲老师:秋雪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听完秋雪老师的课,脑洞大开,原来亲子阅读还可以这么玩。平时自己给孩子读绘本的方式,实在是太枯燥、太乏味、太无趣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交作业的时候我没有办法以把书本的延伸方案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在此我先把一本书的延伸方案设计出来吧,待以后再和孩子一起演练、操作。
我想做延伸阅读的书是《拼拼凑凑的变色龙》。
一、        用白色卡纸画出变色龙,让孩子用喜欢的颜色涂画补充变色龙的身体。
二、        用各种颜色的卡纸画出其他动物的部分部位,并剪出来。红鹤的两只翅膀、鱼的四个鳍,狐狸的一条尾巴,鹿的两只角,长颈鹿的脖子,乌龟的壳,大象的长鼻子和大耳朵,海豹的尾巴,一顶帽子。和孩子一起体验手工的乐趣。
三、        让孩子根据不同卡纸的其他动物的部分部位,猜猜是什么动物?这种动物有什么特长?
四、        并让孩子自己动手往变色龙身体上贴,拼拼凑凑,看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变色龙。
五、        当怪物变色龙出现后,让孩子说说变色龙的愿望实现后心情怎么样?
六、        开始做减法,从变色龙身上一个一个的把不属于变色龙的部件取下来。让孩子说出动物的名字,妈妈来取部位,或是妈妈说出动物的名字,孩子来取部位。
七、        引导孩子假设自己是一只变色龙,想变得象哪些动物?有什么本领?
八、        用那些动物的不同部位,让孩子重新组装,看能拼成怎样的不同的怪物。
九、        根据动物的不同部位,让孩子模仿动物的动物或表情,让妈妈根据孩子的表演,来猜是什么动物。
十、        最后告诉孩子: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做自己,每个人都是非常宝贵的,没有人能取代别人,欣赏别人的长处,也尽自己的本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作者: 鼎羊羊妈    时间: 2017-6-9 20:25
G24黄国凤(鼎妈)
第五讲“亲子阅读玩起来”      主讲老师:秋雪    5 27
作业: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绘本《奥莉薇》读后延伸活动
《奥莉薇》
伊恩福尔克纳  /图    郝广才  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主题:童心童趣

故事概要:
奥莉薇是一只小猪。她最拿手的本领就是把别人累昏!她会穿上妈妈的高跟鞋、涂上口红,站在镜子前自我欣赏一番;出门前,会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穿一遍,看看今天穿哪件最美!如果天气晴朗,她就跟妈妈去海边,堆帝国大厦沙堡,把自己晒成一条大热狗!下雨天,就去参观博物馆,对着德加的名画《芭蕾排演》想象自己上台跳舞的模样。面对波拉克著名的画作《秋天的韵律三十号》,她对妈妈说:“我大概只要五分钟,就可以画一模一样的!”翻开书页,一起来看看奥莉薇充满活力的精彩生活!
图画赏析:
奥莉薇的性格像极了年幼的孩子,总是忙着探索周遭的世界。伊恩用白色当底,再用寥寥几笔线条勾勒奥莉薇的形貌,舍弃过多的视觉讯息,全书仅用黑、白、红三色,描绘出奥莉薇动个不停活灵活现的身形。
作者及画者介绍:
伊恩福尔克纳1959年生于美国康涅狄克州。他先后就读纽约大学及加州的大学,毕业后为《纽约客》杂志绘制插图,为纽约市立芭蕾舞团担任服装及舞台设计,还曾经为旧金山歌剧院与英国皇家歌剧院担任舞台设计。
《奥莉薇》原来是伊恩为他年仅三岁的小侄女亲手绘制的圣诞礼物书,后来的空前成功让福尔克纳陆续以这个角色创造出一系列的故事。奥莉薇的旋风令人惊叹。她俏皮的身影出现在全方位的周边商品上,从文具、玩具,到特别的饼干食谱、励志书,伊恩创造出的“奥莉薇”已经凭着她独特的魅力横扫全球书市,攫获了大小读者的心!
问题提问:
1.奥莉薇喜欢哪些活动?
2.奥莉薇和哪些家人住在一起?
3.奥莉薇从博物馆回来后,做了什么事情?
4.你觉得奥莉薇是个怎样的孩子?
5.你喜欢奥莉薇吗?你愿意像奥莉薇一样吗?
延伸活动:
1.孩子说一说奥莉薇都做过哪些好笑的事情?
2.孩子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生过和奥莉薇相似的好笑事情吗?
3.孩子说说自己还有哪些好笑的事
4.跟孩子一起找一找奥莉薇与大卫两个人物,在个性、行为等方面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大卫喜欢做的事和奥莉薇喜欢做的事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作者: zhangli    时间: 2017-6-9 21:23
G19  张丽

我们楼下几个小朋友开始玩“老狼老狼几点了”,后来我们在市图书馆的少儿馆发现了《老狼老狼几点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有这么个绘本啊。于是就开始借回来,设计阅读活动。
我们的设计活动重点是让强化孩子刚刚学会的认钟表。先让妈妈陪着读书,注意其中的几个关键时间点,配合到了关键点的几个对话。
7点钟,快起床;9点钟,上学了;1点钟,开饭了。

开始时,朵朵问,几点钟,我们说出是几点钟后,朵朵就说“起床了,上学了,开饭了。”
然后,我们加大难度:当我们说几点开饭?朵朵要回答出“一点”。并且要指出在钟表上的位置。开始时,朵朵分不清起床了,上学了,就在那傻笑,乱叫,后来明白了,要先起床,再去睡觉。

最后,我们把游戏改为:朵朵问几点钟,我们随机回答是几点钟。要求当我们回答某一个点钟时,朵朵要做出回应。比如起床了,就要做出伸懒腰的动作,上学了,就要背书包。当我们回答开饭了,朵朵就要大叫大灰狼大灰狼,然后绕妈妈跑一圈。活动很简单,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对时间的概念,有了很形象的认知。

作者: 独处的鱼    时间: 2017-6-9 23:22
G13 王媛媛--独处的鱼
2017故事妈妈初级班第五讲,秋雪老师带来阅读延伸演示,受益匪浅!

与小鱼共读童书时,我们也常常一时兴起,把阅读玩到绘本之外,有时是我引领孩子,有时是孩子给我启发,这些即兴的游戏,孩子总是兴致盎然,但我并没有太重视,经过秋雪老师的讲解,让我对阅读延伸重新定义,这是好玩又有意义的事情。

这次作业我想写写如何引导孩子走近芭蕾舞艺术,这是我认为最完美的一个阅读延伸案例。

作为世界三大艺术之一的芭蕾舞艺术,在几百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审美特点和艺术魅力,被世人所爱戴。我热爱芭蕾舞,观看芭蕾舞演出时,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

我对芭蕾的热爱,是因为求学时期有接触过芭蕾课程,而小鱼喜欢芭蕾舞,是因为绘本。

某一天,我们在书店遇到《跳舞吧,小雅》,一口气读下来,我们都喜欢上这册绘本,我们把绘本带回家,小鱼经常要求听,这是在我们绘本阅读中反复阅读最多的绘本之一,单单听我读不够的,小鱼简直就是小雅,她在听我读绘本时,就模仿起绘本上小雅的动作,摆出几乎一样的姿态来,鱼表演时,我做观众,鱼也经常拉上我一起摆成绘本上的样子。

当绘本《大脚丫跳芭蕾》的出现时,小鱼已经不满足摆摆样子了,这个故事讲述了贝琳达因为异常大的脚丫被排斥在芭蕾舞台之外,她勇敢坚持梦想,等到机会到来,成为大受欢迎的舞者。作者希望孩子面对事物表像时可以看到真正的内涵和价值,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不把嘲笑别人作为乐趣。被大脚丫图案启发,小鱼模仿时肢体更加舒展,她踮起脚丫站立,她旋转身体,她跳跃,她会把旋转和跳跃连贯起来。是该让她看看动态的芭蕾舞了,和小鱼的眼科医生确认看视频不超过十五分钟并不会导致近视后(过度用眼令眼睛疲劳才会伤害眼睛),我找了高质量的芭蕾舞视频给鱼观看,鱼被芭蕾舞迷住了。

当电影《了不起的菲丽西》上映时,我决定带她去电影院观看,爸爸特意抽时间陪同观影。影片讲述了小女孩菲丽西在小伙伴维克托的帮助下,逃离孤儿院勇闯巴黎的冒险故事。菲丽西始终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了不起的芭蕾舞者。菲丽西的芭蕾生涯少不了肉体的魔折和精神的历练,瑕疵和缺陷并不妨碍追逐梦想,影片末尾,菲丽西在熠熠生辉的舞台上腾空飞跃,菲丽西如愿以偿。这个不顾一切追求梦想的故事,打动了小鱼,她目不转睛的盯着银幕,全程不走神,这样的表现,在三岁多孩子身上,是电影的成功。走出放映厅,小鱼学着菲丽西的舞步,她跳过走廊,差点从台阶上飞下去,这是电影中的桥段啊。

从绘本平面到动态的视频和电影,小鱼对芭蕾舞艺术的热情不断推高,是时候带她看现场芭蕾舞表演了,奈何小鱼身高不够1.2米,还不能走近剧院观赏芭蕾舞演出,我留意着芭蕾舞演出讯息,希望有儿童专场,。前不久,终于等来了剧场看现场表演芭蕾舞的机会,来自日本的少年芭蕾大赏获奖者的访华表演,我带她去观赏,看着舞台上比自己大不一些的哥哥姐姐的表演,鱼喜不自禁,在演出间隙,她忍不住站起来旋转,她给每一个舞者鼓掌,她告诉我她喜欢看他们跳舞,她告诉我她要跳舞。

我也以为,芭蕾舞教室那扇门,是时候推开了,我给小鱼约了芭蕾舞体验课,从欣赏绘本到观看演出,再到拜师学习,我为小鱼和芭蕾的结缘欣喜,小鱼带着忐忑和期待来到了芭蕾舞教室,剧情往往在意想不到时给你惊喜,那颗热爱芭蕾的心,却害怕那天遇到的芭蕾舞老师,不舍和恐惧让她哭得梨花带雨。

第二次去到芭蕾舞教室,小鱼依然怯怯的,怕老师,老师允许妈妈陪小鱼在教室里,小鱼足足观看了一群小朋友的一堂芭蕾舞课,小鱼几次想从妈妈怀里站起来加入课程,课后,小鱼扶着把杆,“练”了几下“功”。

小鱼说,妈妈,我想在家里跳舞。好的,孩子,你内在的成长已经驱动妈妈引领你走近芭蕾舞艺术了,等你准备好了,《跳舞吧,小雅》和《大脚丫跳芭蕾》会继续带领你向前走。

童书是神奇的,让神奇延伸吧,用你的心。




作者: 溜溜的她哟    时间: 2017-6-10 00:16
好饿的毛毛虫

好饿的毛毛虫,刚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就觉得很好奇。这本书为何会是最受欢迎的书,一条毛毛虫,作者会怎么样来描写呢,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为何会用很饿来做标题,毛毛虫为何会这么饿?毛毛虫会吃些什么呢?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
我拿起来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就被书的封面吸引。那么大一条毛毛虫占据了整个封面,圆润的身体,从容的步伐,有力的拱起脊背,好奇的大眼睛圆溜溜的,哪里会是很饿的样子,明明是一条吃饱喝足出来闲逛的毛毛虫嘛。
打开封二,看到色彩斑斓的画板上留下了许多的圆点,心里还纳闷了,不知道作者的意图何在,后来才知道这是毛毛的足迹。
这本书的画风,我也说不上是什么风格。感觉像印象派的抽象画,又像雕刻一样,那么立体。心下想,这种画小盆友看得懂不,连我都要思考一下。直到我给儿子讲了后,我才发现,我远远低估了小朋友的接受能力,我讲一遍,他基本就听懂了,那时,儿子一岁半的样子。
儿子应该早就有了解毛毛虫,他很小的时候,大概3个月左右,就给他买了一个毛毛虫的毛绒玩具,很柔软,摸着很舒服。我是想着给他抱着睡觉用的,感觉很多小朋友都喜欢抱一个小动物睡觉,有安全感。我想着让儿子从小跟毛毛虫建立感情,这小子到好,到现在都没有建立起来。
毛毛虫的书前后讲了很多遍了,有一次我用火火兔把我讲毛毛虫的故事录下来,放给我儿子听,没想到他很喜欢,听了一遍又要我重放了好几遍。后来一听到放这个录音,他马上就去找毛毛虫那本书,讲到哪里他就翻到哪里。非常有意思。以后可以用火火兔多录一些我讲的故事,没有时间讲的时候,就放录音,这个方法不错。
听了秋雪老师的亲子阅读玩起来后,觉得延伸阅读喝玩起来确实是一件有趣又互动很强的活动。那就动起来吧,刚好家里有条毛毛虫,于是就选用了这本书。
我们做了一些道具,就是那些个水果和零食,具体步骤如下:
一、首先,我们先找到一个合适的纸皮箱,按照书上的造型一个一个剪下来
二、用画笔给每个造型涂上颜色
三、在造型里挖个洞,算是毛毛虫的足迹
四、讲的时候,一个一个造型拿出来

这样立体地讲故事,比单纯用书讲有趣多了。小孩的参与性强,互动多,对故事的记忆就更深刻。

webwxgetmsgimg (1).jpg (303 KB, 下载次数: 157)

webwxgetmsgimg (1).jpg

webwxgetmsgimg (3).jpg (449.31 KB, 下载次数: 142)

webwxgetmsgimg (3).jpg

webwxgetmsgimg (4).jpg (465.16 KB, 下载次数: 117)

webwxgetmsgimg (4).jpg

webwxgetmsgimg (6).jpg (318.58 KB, 下载次数: 151)

webwxgetmsgimg (6).jpg

webwxgetmsgimg (7).jpg (402.9 KB, 下载次数: 121)

webwxgetmsgimg (7).jpg

webwxgetmsgimg (8).jpg (316.57 KB, 下载次数: 142)

webwxgetmsgimg (8).jpg

webwxgetmsgimg (9).jpg (318.58 KB, 下载次数: 148)

webwxgetmsgimg (9).jpg

webwxgetmsgimg.jpg (325.55 KB, 下载次数: 124)

webwxgetmsgimg.jpg

作者: 周淑金    时间: 2017-6-17 10:56
第五讲“亲子阅读玩起来”      主讲老师:秋雪
作业: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G22周淑金    哲颖妈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故事会方案:

一、时间:2017年6月2日

二、地点:东城中心幼儿园中班级(1-3班分别活动)

三、参加人员:中班级的全体老师学生

四、故事内容:《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五、故事讲述人:G22周淑金

六、活动协助人员:老师负责秩序维护,另外一名家长帮忙摄影,另外邀请一位爸爸扮演大狗


七、故事讲述方式:

1、先给小朋友讲一下关于鼹鼠的知识:鼹鼠,身体矮胖,长10余厘米,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眼小,隐藏在毛中。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

2、先借用投影仪、PPT进行故事讲述

3、延伸活动:邀请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由孩子们主动报名表演什么动物

4、故事后知识普及:和小朋友一起讨论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什么样的。鸽子的嗯嗯是白色的,马的嗯嗯是像马铃薯一样大大的,圆圆的,兔子的恩恩是像豆子一样的

八、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诙谐和幽默,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熟悉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并进行初步的对比和认识。

IMG_7360.PNG (257.28 KB, 下载次数: 172)

IMG_7360.PNG

IMG_7361.PNG (252.04 KB, 下载次数: 152)

IMG_7361.PNG

IMG_7362.PNG (251.44 KB, 下载次数: 163)

IMG_7362.PNG

IMG_7364.PNG (275.57 KB, 下载次数: 164)

IMG_7364.PNG

IMG_7363.PNG (203.81 KB, 下载次数: 145)

IMG_7363.PNG

作者: 翎儿飞翔    时间: 2017-6-19 12:23
G01 翎儿飞翔

第一次听到真正意义上的绘本讲解,是在深圳参加青豆书坊的HTT的亲子沟通课讲师班的培训上。来自青豆书坊的绘本编辑瓜瓜老师绘声绘色的给我们演绎着绘本阅读的奥秘,尽管我以前一直和爱人一起给闺女做着亲子阅读,但那种阅读是按照我们正常的阅读方式来进行的,并没有将绘本阅读的魔力展现出来。
回家后,我便购买了青豆书坊的所有绘本和书籍,参加了三叶草阅读初级班的学习,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效果很明显,每次跟孩子读绘本时都是非常快乐的时光。听完秋雪老师的课,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杜噜嘟嘟这套绘本。这套书,是第一套闺女认为我讲的比妈妈讲的好听的绘本,她也非常喜欢拉着我给她讲,给其他小朋友一起讲。
《杜噜嘟嘟》是法国童书大师埃尔维杜莱的作品。一个头戴金冠的大眼睛,看似长的奇形怪状,他指挥着娃们闭上眼睛、拍拍手、念咒语、、走迷宫、挠挠鼻子尖、拉拉头发……对于孩子而言这不仅仅是听故事,而且还要跟着杜噜嘟嘟一起钻进书里,和这个怪家伙一起完成故事!
根据秋雪老师在课程里提到的阅读延伸设计要素分析:
1、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本书看似无厘头,许多家长可能认为并没有教会孩子什么知识,但这是一套非常好的亲子联结的游戏书,这个看似很无聊的故事中带来的是很好的亲子互动和联结。
2、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通过好玩的游戏环节,带动孩子一起参与进来,通过一次次的互动来加强孩子与阅读者之间的情感联结,孩子也可以从游戏中学习。
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会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对哪里感兴趣?
我家闺女4岁半了,从小接触的书很多,对于本书中基本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内容,她最感兴趣的就是书中的各种游戏,各种指令,并乐意互动和参与。
4、孩子听过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对女儿而言,这套书好玩有趣,让故事延续下去,怎样脑洞大开都可以,让想象力继续飞下去。四本书读完,孩子笑的瘫倒在床上,这也是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和情绪的好办法。
5、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来表达或尝试?
闺女特别喜欢自己编故事,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到一个场景就开始编故事,有时候尽管故事不一定很完整,但总的来说逻辑关系很清楚,不会胡编乱造。我们经常会轮流的讲故事,我们给她讲,她给她的同伴或者比她小的弟弟讲。 有时候碰到合适的绘本,我们也会做一些角色扮演,让孩子们自己来演绎其中的故事,尽管不是每一次都很成功,但大家都乐在其中。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