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朋友平时对画画兴趣一般,这次我准备了各种齿状的刷子及各色颜料,让孩子自己选择画小火车的轨道。
小朋友选择了两三个不同的刷子来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告诉我哪里是铁轨、隧道和城市。
3. 如何让孩子感受速度带来的身影。本来我想让孩子用玩具汽车在颜料上快速驶过,看车辙的变化,但感觉不是很直接。后来看到孙莉莉老师写的该绘本的一篇导读里面提到了一个速度及色彩游戏:就是把乒乓球放到一个盒子里,里面有颜料,通过乒乓球的运动造成色彩的变化来感受速度。这个游戏大半年前和小朋友玩过一次,孩子不是很投入。我决定这次再试一次。先准备了盒子、皱纹纸和乒乓球,奈何颜料多了之后,乒乓球滚动速度很慢,加上有皱纹纸增加了阻力,更是没法快速晃动。后来我去掉了皱纹纸(本来是想可以把皱纹纸拿出来直接呈现色彩的变化),直接在盒子里挤颜料,颜料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先后加入了黄色、蓝色、红色、绿色。然后把乒乓球换成了小弹球,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结果。
孩子抓着纸盒子快速晃动,然后小球在纸盒内壁产生了很多颜料的运动轨迹;有时候弹球因为有颜料粘连,粘在盒底不动,小朋友发现大力拍打盒壁,球就会滚到另一端,所以纸盒两内侧也有了弹球撞击盒壁留下的痕迹。这个活动孩子很喜欢,虽然他还不能清楚表达太多,但感受到了速度带来的色彩变化是和平时用画笔、刷子玩颜料时截然不同的。
这次活动的设计让我有很多反思,好的绘本在读过之后会给读者很多延伸空间去发挥及探索,就像这么一本低幼的绘本,其延伸活动还有许多可能,诸如针对各种颜色或是各种车厢的用途。此外也让我自己更清楚地认识到延伸活动设计的多样性,完全跨出了手工的范畴,而且可以兼顾自己孩子的需求,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绘本,非常感谢秋雪老师的分享。
作者: lucy-lhf 时间: 2017-6-9 10:04
三叶草
作者: lucy-lhf 时间: 2017-6-9 10:06
三叶草
作者: bettysunwuxi 时间: 2017-6-9 16:11
D14 bettysunwuxi
第五讲“亲子阅读玩起来”
作业: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要求:详细记录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图文并茂。
主题:认识我自己
绘本:《小威向前冲》
这是我在社区故事会中的一次操作实录。听众多是一年级小朋友,也有个别小中班,以及三四年级的小朋友。《小威向前冲》是一本偏低幼的性启蒙书,单纯讲绘本故事,对于大多数孩子有些简单。于是,我在故事延展部分引申到胚胎发育的知识、儿童隐私保护等话题,并加入了手工这种大小孩子都能参与的环节。
1、热身小讨论环节,我问了小朋友几个问题:你和爸爸妈妈像吗?哪里像呢?观察自己身体上的一些特征,比如双眼皮、卷头发、舌头会卷、血型等,并和爸爸妈妈做对比,有相似之处吗?小朋友们发现了很多类似的地方:眼睛像妈妈、脸蛋像爸爸、都是双眼皮……外观、性格、喜好,很多地方都有和爸爸妈妈相似的地方,这就是遗传的作用。接着,我问道:“你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呢?”有小朋友说是妈妈生下来的,也有一些小朋友说是妈妈捡回来的。由此,引申到故事会的主题:“我们是怎么来的?”
2、《小威向前冲》的故事讲述完毕,我们一起讨论了小威到底去了哪里。现在孩子们已经很清楚了,精子遇到卵子,发育成胎儿,经过漫长的时间成长为健康的宝宝,这就是我们的成长之路。每一个变为宝宝的小精子,都是打败了299999999个精子伙伴,才得到漂亮的卵子,所以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超级厉害的冠军!
3、虽然小威是个游泳高手,但最终的成功少不了他拼命的“向前冲”。先天的优势加上不断的努力才造就成功的喜悦!像小威一样,孩子们寻找了自己有哪些称为高手的地方,计算高手、画画高手、科学高手、吃东西高手……我们也讨论了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学习、生活习惯等等。通过这些,我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完美小孩,我们要接受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前提是我们已经尽力了。要知道,有可能这些缺点是来自于爸爸妈妈的遗传啊,哈哈!
4、大家回忆游泳比赛开始的时间,是爸爸妈妈亲密地在一起引发了比赛,引导小威找到卵子。有小朋友在现场说爸爸妈妈不相爱,总吵架。但我希望孩子们记住,在你诞生的那一刻,爸爸妈妈是无比相爱,无比幸福的。每个孩子的出生,都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
5、为了让孩子们对生命的诞生有更直观的认识,我带小朋友们观看了一段讲述精子发育到胎儿的小视频。孩子们看得很认真,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个宝宝怎么长得像外星人啊?大脑袋、小尾巴、裂开的嘴巴,可不是嘛,跟我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呢!我们一起比较了不同物种各阶段胚胎发育图片,原来无论是鱼类、爬行类,还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早期都是有着相似的结构,这也说明我们拥有共同的祖先,人就是从动物进化来的。看到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大家可以想象知道妈妈怀孕的时候有多辛苦?肚子越来越大,走路艰难、睡觉困难、呕吐、失眠。我提议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聊一聊,了解妈妈在肚子里装着你时是什么感觉!
6、借着孩子们对小威生活环境的兴趣,我引入一个新的问题: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一样,又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孩子们讲了很多:外观、做的事情……其实,除了生理器官上的差异,男生和女生在喜好、能力上没有什么不同。男生也可以喜好粉色的洋娃娃,女生也可以开飞机坦克;男生可以做到的事情,女生也可以;女生脆弱的时刻,男生也会有!
7、小威生活的地方,在布朗先生的体内,那个地方我们称为隐私。除了小背心和小裤衩覆盖的地方,其他被人碰到让你不舒服的地方,都是隐私部位。隐私部位是绝对不能给其他人看和摸的,即便是我们认识的熟人,也要经过允许才可以。如果有人有看或摸的想法,一定要大声拒绝;如果发生了,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有孩子问为什么要告诉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爱你啊!把这个话题融入故事会,是因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儿童性侵案件发生。能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保护自己,是我的一个小小的愿望。
8、最后,我们一起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威”吧!它有向前冲的劲头,它有不完美的地方,它有不服输的勇气,它是最棒的你!
总结:生命和死亡,是人生的两大永恒主题。生命的诞生,是一个奇迹;生命的成长,是一种幸运。人类起源于远古海洋里的细菌,经过漫长的几亿年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一粒小小的精子,经过激烈的竞争,又经历9个月艰难的孕育,才成为一个鲜活的生命。认识我自己,认识生命的伟大,思考生命的过程,就会对生命产生尊重和敬畏,对人生的宽度产生渴望和期待。
作者: skylenalee 时间: 2017-6-9 16:43
D01 李茜
绘本阅读延伸活动的设计
家庭故事会方案说明:
以家庭为单位,七岁孩子的绘本阅读延伸活动的设计应该怎么做?以前一直非常随意。指导上了一年级,孩子识字量越来越多,开始独立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多。单靠讲绘本的字面故事,吸引力大大削弱。为了提高家庭故事妈妈的含金量,我来试着做这样一场延伸活动的设计。
家庭故事会对象:男孩,7岁
故事会书目选择:《盐的故事》(这本书是之前我试图来讲,开了个头,就被孩子一口回绝的。)
流程设计:
1. 开场:
告诉孩子今天要给这本书来一个不同形式的阅读体验。着重介绍延伸活动中的小实验部分,吊足胃口。
2. 暖场:
拿出科学小实验套装,让孩子看一眼。同时要求他听故事一定要认真,不要错过故事中对做实验有用的重要信息。同时,请孩子想一想读过的和盐有关的还有其他哪些书。
3 故事讲述:
这个故事比较长
实际上,它是集科普,历史与一身的综合性故事书。
(整个过程耗时比较长,三十分钟左右)
4. 活动延伸
做一个关于盐的小实验
试着画一个关于盐的思维导图。(由于时间估算不准确,思维导图未能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时间太晚了,明天继续完成这部分)
作者: 岚美美 时间: 2017-6-9 18:58
D06尹玉蓉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要求:
详细记录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图文并茂。
我家大宝今年9岁,小宝31个月,2个小朋友对绘本都是大爱,之前都是自己天马行空的给她们做延伸,没有系统的去形成一条线一个面,听了秋雪老师的课,让我有了很大的启发,亲子阅读其中的学问,欢乐,想象是无穷的。就拿
《晚安月亮》这本书来说,大宝读完告诉我可以从人物,地点,时间,空间,还有想象来看这本书,视角完全颠覆我。小宝可以把故事改编,任何事物都可以放到这本书里面,都是她甜美梦乡的开始。
我以《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做为蓝本为大宝和小宝做了有趣的改编:
1,这本书讲了什么?
一次奇妙的旅行,一次成长的蜕变,一个吃货的开心party!
2,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想要表达一个生命的成长及华美的蜕变。
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对哪里感兴趣?
大宝对毛毛虫的孵化-成长-结茧-成蝶-产卵都感兴趣,小宝对书中的毛毛虫吃的食物感兴趣,对它的旅行感兴趣。
4,孩子听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大宝觉得好神奇,想尝试养蚕宝宝;小宝觉得毛毛虫了不起,要带着它一起旅行。
5,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们表达或者尝试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大宝的毛毛虫变变变:
大宝已经3年级了,她提出了一个想法,想要养蚕宝宝,看看他们是怎么样化茧成蝶的,我们一起为蚕宝宝做了房子,找到了采桑叶的地方(保障蚕宝宝每天吃到新鲜的食物)然后开始一起养蚕宝宝了,这个过程太开心,每天她会精心喂养她的宝宝们,还清理蚕宝宝的房间,为他们搭建产卵的房子,做好隔离,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照顾以及满满的爱心贡献。
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到和爱,让我也更有耐心了。
小宝的毛毛虫之旅要来的更奇幻一些:
我开始给她讲《好饿的毛毛虫》----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我问:“发什么了什么事情呢?”小宝答:“孵出来一只小鸡”。哇--!星期天的早上,暖和的太阳升起来了。“啵”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出来了。“不,它是从月亮里爬出来的,它要去参加生日PARTY!”哦哦,好吧宝贝我们去看看。是的它真的是去参加party了,它要去找一些东西吃。星期一它吃了一个(小宝摸摸小洞洞确认是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很饿。星期二它吃了2个梨(摸摸确认是2个梨)可是肚子还是很饿。星期三,他吃了3个李子(摸摸确认是3个李子)可是肚子还是很饿。星期四,它吃了四个草莓(数数小洞洞one,two,three,four)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怎么办?星期五,它吃了5个橙子(one,two,three,four,five)可是它还是好饿。妈妈,毛毛虫好能吃啊,我们来看看它在party上还吃了什么?星期六,它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蛋筒,一条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帮帮糖,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好痛!怎么办呢?小宝说“带毛毛虫找妈妈,先去看牙医(因为吃了很大糖)然后再看医生,她还帮毛毛虫按摩了。第二天,星期天医生给毛毛虫开了药方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毛毛虫吃完后觉得舒服多了。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它不在是一条小小的的毛毛虫了。它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他还给自己造了一间叫”茧”的小房子把自己包在里面。他在里面待了2个星期,然后,把茧咬了一个洞,钻了出来-----啊!毛毛虫变成了一只漂亮的小蝴蝶。讲玩故事,宝宝说妈妈我们和毛毛虫一起去旅行吧!
我和小宝毛毛虫一起去旅行喽!
毛毛虫旅行时碰到了一条小鱼,毛毛虫要吃小鱼,大鱼也要吃小鱼,一条,两条,排排队,数一数,好多的小鱼,可是毛毛虫还很饿啊,妈妈给毛毛虫加油哦!
毛毛虫吃了好多的橙子,奶酪,香蕉,火腿,我要带着毛毛虫去河边玩要吃嫩嫩的叶子当然还有鱼!
这样,小宝带着她的独特思维把毛毛虫变成了一辆车,带她去旅行,可是毛毛虫吃的太饱了,它生病了,需要医生!小宝宝为给毛毛虫新鲜的树叶当药,这样毛毛虫长大了,变胖了。他要变成蝴蝶了,这个游戏我们玩了1个小时,接下来要去外面摘树叶了。
小宝和大宝还做了下面一幅作品,一个故事我们用3个月完美演绎,小宝是经历奇妙旅行,大宝了解生命的裂变,用心生活,用心感受和宝贝们与绘本一起成长。
作者: 小菜 时间: 2017-6-9 19:31
D22 赵晓妍
第五讲“亲子阅读玩起来”
主讲老师:秋雪
作业: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要求:1、详细记录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图文并茂。
2、论坛小组内作业贴回复,不少于400字
学习了秋雪老师的讲课,感觉收获很大,从前对阅读的认识只是仅仅停留在”读”上,只是给孩子读完就了事了,很少还有耐心去进行延伸活动,可能书读完了之后,孩子还想着把书中的故事延伸出来,但是往往自己嫌麻烦却很少抓住孩子这灵光一闪,辅助孩子进行回本的延伸。或者说,即使想到,因为无从下手,还是放弃了。
这次听完讲座,由一些启发,所以和孩子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方式,试着做了一下。
首先,我选择了一本比较好操作的书《会说话的手》,这本书是著名图画书研究者、翻译家、作家——朱自强和著名图画书画家、丰子恺图画书奖得主——朱成梁强强联手,精心打造的中国原创绘本。自己感觉,虽然名头很大,但是和幼幼成长图画书《小手手,出来了》一类的国外绘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不过书的创意很好,感觉很好做延伸活动,所以就选择了这本。
这本书不是一条主线一以贯之的故事绘本,而是通过“手的语言”将多个生活场景连缀起来,翻页时凸显戏剧性变化。在文图结构上以左边交代场景、表达情感,右边用手势表达语言为主要形式,什么样的手势表达什么样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清清楚楚。且这些场景连缀在一起,串起孩子从家庭内到家庭外的生活。这些手势加在一起,串起了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然故事性不是很强,但是孩子的兴趣很是很大的,跟着书本边读边用小手一起做动作,还举了很多生活中的自己用小手“说话”的例子给我听。
因为自己从事的是特殊教育,孩子之前在工作单位,就见过不少的聋哑孩子用手语交流,所以之前就有了,“手,原来也可以说话呢”的认知。我也告诉过孩子,手势也是一种语言,如果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和那些听不见的大哥哥大姐姐交流,他们会很高兴得。所以趁今天这个机会,也教了孩子一些简单的手语。
手语还可以唱歌,很多手语歌很美很好听,我们一起欣赏了一些手语歌曲,并模仿作动作,我还鼓励孩子自己为他学过的歌曲创编手语动作。因为我们一直在一起做,就没有来的及拍照片,光顾着表演了,就传一下我们上网看手语歌的视频。这首感恩的心最经典,我们学校几乎每个孩子都会。
最后的惊喜是这个,特种兵专业手语图,问一个同事借来的,很符合现在小朋友喜欢玩军事游戏的热情,学会这个手语,再和小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感觉特别有情景感,马上拿上狙击枪,带上防护镜,去找小伙伴显摆去了。
作者: songbou 时间: 2017-6-9 21:17
D29 songbou
作业: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要求: 1、详细记录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图文并茂。
2、论坛小组内作业贴回复,不少于400字。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我选择的书是爱德华蒙松精心打造的一本爆炸书——《火箭》,相对低幼的一本书。 以这本书为例的阅读延伸设计要素:
1、这本书讲了什么?
色彩:各种颜色 数字:10到0,倒着来的
形状:长方形,半圆形,圆形,椭圆形,五角星
大小:大的长方形,小的长方形,大的圆,小的圆
2、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颜色认知?数字认知?形状认知?结构认知?不同的形状合理的摆放组成了孩子感兴趣的火箭。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
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会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对哪里感兴趣?
这本书相对属于低幼读物,可能对“火箭”不太懂;可能对颜色、形状组合感兴趣,还可能对火箭升空感兴趣。
4、孩子听过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孩子听过后可能想尝试自己做一些色块,把火箭拼出来,或者剪一些不同的形状拼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会对火箭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
5、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它们来表达或者尝试? 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纸,让他们尽情的剪,尽情地贴。贴完了问问他们做的是什么。简单介绍火箭是什么,找相关的书籍和视频作为辅助,引导孩子对火箭、太空探索进行进一步了解。
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
1、书籍、材料准备
《火箭》绘本
自己先读了几遍,给孩子们读的时候尽量做到声情并茂、有趣。
剪刀、双面胶、蜡笔(没有彩色卡纸,自己用白纸裁好各种形状后涂色)
2、读绘本
指着封面问他们,“这是什么?” 。一起说“火箭!”。
“嗯,火箭,这个火箭好鲜艳啊,五颜六色的,还是用各种各样的——形状拼成的,那你们知道火箭是干什么用的吗?”(各种各样的后面拖长提示他们一起把“形状”说出来。)
引出问题,孩子们不是很明白,简单介绍了一下火箭,火箭是一种飞行装置,速度很快,目前主要用来运载人造卫星、人造行星、宇宙飞船等。
翻开第一页,左边是数字10,右边是10个红色的长方形,排成了一列,两两中间有间隔。
“红色的长方形在排队呢,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几个好不好。”
“1,2,3……10” 一起数,数完后指着左边的数字10,再说一遍“10个红色的长方形排成了一队。”把数字和量对应起来。
翻开第二页,数字9,和第一页一样长度,窄一点的长方形刚刚好放到了宽长方形的间隔中。
“大长方形排好队了,又来了一些小的弟弟妹妹,他们穿的是蓝色的衣服,他们站在了哥哥姐姐的中间,啊,刚刚好,我们数一数有几个好不好。”1,2,3……9” 一起数,数完后指着左边的数字9,再说一遍“9个穿蓝色衣服的小长方形站在了穿红色衣服的大长方形的中间。”
突然想到了姐姐的一道数学题,大概这样说的,“十个男同学排成一队,每两个男同学中间插入一名女同学,需要几名女同学?”再一次感受到好绘本的神奇,只要有心总有收获!
这样一页页下去,每一页数一数,认数字、形状、颜色。最后一起欢呼“嘭”,火箭发射! 还可以对每次出现的数字累加,练习加法运算,我家一个太小,一个又大了,这步就省了。
“书看完了,我们来看看是谁给我们带来的这么棒的书好不好?” 介绍一下作者,爱德华蒙松,因为看过他的《挠挠大怪物》,顺便提一下,最后看一下出版社名称,表示感谢。
3、做手工 一起给卡纸涂色,弟弟和姐姐合作拼贴,火箭出炉喽!
兴趣盎然,接着剪一些其他形状,进行随性拼贴。
延伸阅读书籍:
1、《偷偷看里面 太空》 【英】安娜米尔波恩 文 【英】西蒙娜迪米特里 图 未来出版社
一本低幼翻翻书,简单介绍了人类乘坐火箭升空,去太空探险的情况。
2、《伟大的一步 尼尔阿姆斯特朗》 【美】唐布朗 文/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本书讲述了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故事。两岁的时候种下种子,六岁的时候第一次坐飞机,对飞机越来越热爱,对飞行的兴趣也与日俱增。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成为实习飞行员,战斗机飞行员,测试飞行员,宇航员,最终和巴兹艾德林登上了月球,道出了一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这虽然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视频、图片:了解中国飞天概况,飞天第一人杨利伟。
作者: D08李娟深圳 时间: 2017-6-9 21:36
songbou 发表于 2017-6-9 21:17
D29 songbou 初级班线上课程第五课“亲子阅读玩起来” 主讲老师:秋雪 作业: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 ...
亲子阅读玩起来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实际演练和操作。
D08李娟深圳
我最近和孩子一起读的绘本是《我爸爸》,下周末就是父亲节了,我想趁着这个机会,和孩子一起好好读和讨论下这本书。五月份刚听过阿甲老师有关图画书怎么读的分享加上这次秋雪老师讲的“亲子阅读玩起来”的相关知识,我觉的安东尼的《我爸爸》这本书挺适合在此刻做阅读延伸的,联系到阅读延伸的要素,回答关键问题如下:
1.这本书讲的是什么?这本书以孩子的视角描述他心目中的爸爸,表达了他对爸爸的爱和崇拜。
2.作者想表达什么?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爸爸对孩子像太阳般温暖的爱,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同时孩子也爱和崇拜着爸爸。
3.孩子可能对什么内容感兴趣或者有哪些疑问?孩子对图画中藏着的各种细节会感兴趣,也会问一些关于图画细节的问题。
4.孩子看完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些什么?我觉得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在爸爸头上画光环呢?还有会跟我说那些动物们都画得很奇特
5.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表达和尝试?和孩子一起去寻找图画中的小细节,小秘密,扑捉作者的意图,鼓励孩子发现新的细节,给孩子讲讲安东尼.布朗的其他作品的特点,和孩子一起聊聊那些搞笑的情节,查找一些这本书的背景知识作为补充。
阅读延伸方案设计:
1.之前有和他一起读过《公园里的声音》,这本书是同一个作者,他的风格特点是图画里有许多的小秘密,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扑捉到噢。做了一个铺垫,孩子已经二年级了,避免他只看文字而忽略了图画里的精彩,结果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兴奋的告诉我那匹马,只有睡衣是爸爸的,其它头什么的都是马,甚至坐的椅子脚都是马蹄,还有爸爸踢足球那页背景的四棵树分别是棒球,足球,网球,橄榄球。第二天他还把这个故事讲给课班上同学听。 还有爸爸做鬼脸的时候,纽扣都变成笑脸了!
2.目前正在教三个二年级小朋友的英语自然拼读和绘本阅读,于是这本书也成了很好教材,下午带着孩子们一起听喜马拉雅英文版本绘本朗读,孩子们饶有兴趣的说出了大部分的动物单词,接着我又引导他们大声朗读我板书在黑板上的句子,这样有趣的故事,相信孩子们慢慢也能用英语讲出来了。课堂上孩子们还一起讨论了书中的各种细节变化等。
3.接下来还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孩子们画自己的爸爸,一副或几副图片都可以,还要配上相应的英文句子,作为父亲节礼物送给爸爸。
儿子问了一个问题说:“为什么爸爸是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呢?”我查了一下,原来猫头鹰在西方神话里面是智慧的象征。
总结秋雪老师的话,阅读延伸的目的是先引起孩子对故事的兴趣,从而通过活动来加深他对故事的理解。
作者: D08李娟深圳 时间: 2017-6-9 21:37
亲子阅读玩起来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实际演练和操作。 D08李娟深圳 我最近和孩子一起读的绘本是《我爸爸》,下周末就是父亲节了,我想趁着这个机会,和孩子一起好好读和讨论下这本书。五月份刚听过阿甲老师有关图画书怎么读的分享加上这次秋雪老师讲的“亲子阅读玩起来”的相关知识,我觉的安东尼的《我爸爸》这本书挺适合在此刻做阅读延伸的,联系到阅读延伸的要素,回答关键问题如下: 1.这本书讲的是什么?这本书以孩子的视角描述他心目中的爸爸,表达了他对爸爸的爱和崇拜。 2.作者想表达什么?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爸爸对孩子像太阳般温暖的爱,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同时孩子也爱和崇拜着爸爸。 3.孩子可能对什么内容感兴趣或者有哪些疑问?孩子对图画中藏着的各种细节会感兴趣,也会问一些关于图画细节的问题。 4.孩子看完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些什么?我觉得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在爸爸头上画光环呢?还有会跟我说那些动物们都画得很奇特 5.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表达和尝试?和孩子一起去寻找图画中的小细节,小秘密,扑捉作者的意图,鼓励孩子发现新的细节,给孩子讲讲安东尼.布朗的其他作品的特点,和孩子一起聊聊那些搞笑的情节,查找一些这本书的背景知识作为补充。 阅读延伸方案设计: 1.之前有和他一起读过《公园里的声音》,这本书是同一个作者,他的风格特点是图画里有许多的小秘密,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扑捉到噢。做了一个铺垫,孩子已经二年级了,避免他只看文字而忽略了图画里的精彩,结果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兴奋的告诉我那匹马,只有睡衣是爸爸的,其它头什么的都是马,甚至坐的椅子脚都是马蹄,还有爸爸踢足球那页背景的四棵树分别是棒球,足球,网球,橄榄球。第二天他还把这个故事讲给课班上同学听。 还有爸爸做鬼脸的时候,纽扣都变成笑脸了! 2.目前正在教三个二年级小朋友的英语自然拼读和绘本阅读,于是这本书也成了很好教材,下午带着孩子们一起听喜马拉雅英文版本绘本朗读,孩子们饶有兴趣的说出了大部分的动物单词,接着我又引导他们大声朗读我板书在黑板上的句子,这样有趣的故事,相信孩子们慢慢也能用英语讲出来了。课堂上孩子们还一起讨论了书中的各种细节变化等。 3.接下来还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孩子们画自己的爸爸,一副或几副图片都可以,还要配上相应的英文句子,作为父亲节礼物送给爸爸。 儿子问了一个问题说:“为什么爸爸是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呢?”我查了一下,原来猫头鹰在西方神话里面是智慧的象征。 总结秋雪老师的话,阅读延伸的目的是先引起孩子对故事的兴趣,从而通过活动来加深他对故事的理解。
作者: youyou 时间: 2017-6-9 21:38
第五讲“亲子阅读玩起来”
主讲老师:秋雪
作业: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要求:
1、详细记录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图文并茂。
2、论坛小组内作业贴回复,不少于400字。
D04 朱帅华
亲子阅读玩起来——听了秋雪老师的讲解,顿时豁然开朗,在与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多去发现,绘本阅读延伸活动,赋予绘本新的生命,让孩子理解绘本的内容,亲子共同完成,促进亲子交流,沟通。这之前自己这方面做的很少。今后多多丰富自己的经验。下面介绍这次活动:《挠挠大怪物》的趣味性很强,自己也觉得故事很有趣,对于大怪物孩子们是又喜又怕的,但是这个大怪物是有点可爱的,孩子们定会喜欢上这个大怪物的。在一次幼儿园班级活动中我主要负责。
与两位家长和孩子一同制作完成,家长画出样子,剪出来,孩子来涂色,完成后按照书中的文字完全演绎。
把大怪物各个部位先粘在一位家长身上,我读着文字,跟小朋友互动,然后由小朋友分别把各个部位粘在黑板上。(当时自己的孩子本该参与的,但是他没有参与,我与孩子的这种亲子活动做得很少,一直以来也没找到好的方法来让孩子参与。)
听了秋雪老师的讲解,又重新把这套道具拿出来,孩子这次表现的热情很高,全程他自己来挠挠大怪物,把怪物贴在自家的小黑板上,看着孩子玩得很开心,自己该检讨了。
这个延伸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没有什么突破,完全照搬照抄绘本,但是做了之后才发现照搬照抄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期待自己今后的进步。先去做,然后发现问题,再完善。
上图来看吧,一目了然:
-
图片1.png
(282.6 KB, 下载次数: 196)
做好的大怪物
-
图片2.png
(385.75 KB, 下载次数: 217)
背后的自制胶带
-
图片3.png
(345.54 KB, 下载次数: 200)
孩子自己拿胶带
-
图片4.png
(372.2 KB, 下载次数: 205)
大怪物各部位开始变化
-
图片5.png
(370.62 KB, 下载次数: 218)
大肚子变成了房子
-
图片6.png
(221.54 KB, 下载次数: 189)
鼻子变成了汽车
-
图片7.png
(347.61 KB, 下载次数: 203)
眼睛变成了什么
-
图片8.png
(404.71 KB, 下载次数: 202)
变完之后,再恢复原状
作者: 心妍 时间: 2017-6-9 21:44
D27 王亚欣
亲子阅读玩起来:《母鸡萝丝去散步》
原来也一直在想天天给孩子读书,讲睡前故事,可不可以变点花样啊,但是一直没有深入思考。因为我和老公都不会画画和做手工。直到听了秋雪老师的课,才下定决定要尝试下。孩子慢慢大了,需要更丰富的形式来吸引和引导,单一只是朗读已经不能满足她了。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本经典教课书《母鸡萝丝去散步》,上次听了阿甲老师的课,回去和女儿讲了这个故事,她非常感兴趣,每天缠着我讲好几遍,书到了后也是读了很多次。
根据秋雪老师在课程里提到的阅读延伸设计要素分析:
1、这本书讲了什么?
讲了一只母鸡萝丝去散步,一只狐狸偷偷的跟着她,想要把她吃掉。母鸡走过院子,狐狸扑上去,不幸踩到了钉耙;母鸡绕过池塘,狐狸又扑上去,扑通一声掉进池塘;母鸡越过干草堆的时候,狐狸扑过去又陷入干草堆里;母鸡经过磨坊的时候,狐狸又被面粉埋起来了;母鸡穿过栅栏的时候,狐狸又跳起来,不幸跳到了板车上,直接撞倒了蜂房,被蜜蜂们叮得屁滚尿流,狼狈逃窜;而母鸡萝丝对此一无所知,仍然大摇大摆地按时回家吃完饭。
2、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通过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带给我们快乐。
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会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对哪里感兴趣?
我女儿刚好3岁看到书。其实她很喜欢小狐狸,刚开始不相信小狐狸不会吃母鸡,后来又保护母鸡,看到每个危险的地方会说:小母鸡,危险。
4、孩子听过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对我宝宝而言,她觉得这个故事有趣,紧张,很刺激,像大灰狼和小红帽一样。她喜欢各种小动物,经常喜欢扮演那个强势的坏的动物,吓唬我或其它家人,她觉得那个坏的动物特别有力量,也许是想找寻在这个一切有大人主导的社会的一点存在感。
5、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来表达或尝试?
生活中,当她说我害怕大灰狼或者蛇的时候,我会说:妈妈在这里,妈妈会保护你。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害怕是我们正常的情绪,跟喜欢一个东西一样。妈妈害怕青蛙,爸爸害怕大蛇,然后,她会学青蛙叫:咕呱咕呱,笑着看我,我就装作很害怕的样子,我好害怕呀,她就会很开心,很喜欢和我这样互动。绘本延伸上,通过让她扮演强者,家人扮演弱者,由她主导游戏。第一次表演这个故事,她刚喜欢扮演狐狸,后来估计觉得狐狸挺差劲的,就要求扮演母鸡。
活动方案:
一、预热环节
先和孩子商量明天一起制作手工,然后我们演这个故事。她非常感兴趣,跑去找到书,亲子共读了几遍。
二、构思环节
仔细研究整张图,把路线和摆设位置摸清楚。
三、制作环节
先制作2个主角:狐狸和母鸡,母鸡手工制作书上有,把它裁下来,粘好。画了只小狐狸,图上颜色,看起来还不错。用圣诞树的一截做了苹果树,用饼干盒和彩纸做了个鸡窝,用鱼缸里的草当鸡窝旁的草,放了只玩具小兔子。用叉子当钉耙。画了池塘树和2只青蛙。手工书上剪了小山羊,纸盒当了干草堆,三角支架当了磨坊。她把自己的滑板车拿来当板车(有点大了),小风扇当蜂房。道具准备完毕。
四、表演环节
她刚开始坚持要把母鸡关在笼子里,不让它出来,因外有小狐狸在外面,危险。后来聊了一会儿,她就要求自己扮演小狐狸,我扮演母鸡。挑选角色上开始她也是很犹豫的,后来才坚定要扮演小狐狸。玩了几遍之后,就要求扮演母鸡,表情很到位,每次还提醒我情节,特别好玩。
我们一起读故事,一起讨论,一起动手设计制作,最后完成表演,这整个过程,对于第一次
做手工的我真心不容易。但是营造的家庭氛围和亲子陪伴却非常的好,而且对孩子和我自己的阅读能力、动手能力、表演能力、思考能力都是全方位的锻炼和展现,最重要的是我们之间多了一种方式互动和表达方式,关系更融洽了。这只是个开始,加油
-
IMG20170609104105.jpg
(375.64 KB, 下载次数: 230)
作者: tingting9125 时间: 2017-6-9 23:04
D23 李婷
第五讲“亲子阅读玩起来 ”
主讲老师:秋雪
作业: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要求:1、详细记录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图文并茂。
2、论坛小组内作业贴回复,不少于400字
通过这次的课的学习,懂得了绘本的阅读可以延伸到游戏,边读边玩,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构思的作业过程也真的让自己脑洞大开,想到前几天和宝宝共读的《挠挠大怪物》这本书,这是一个很奇妙的故事,宝宝第一眼看见它时不喜欢,放了好久才同意让我打开,大概的内容是,只要你挠挠他的身体某个部位,这个部位就会不见,并且变成月亮、汽车、房屋、树木等,有意思的是怪物的眼珠子会跟着这个部位变换位置。小家伙觉得可以做挠挠的动作有一些互动,开始感兴趣了,也不觉得大怪物害怕了。当时对这本书的理解是把大怪物分解成美好的事物,,这样小孩子就不怕他们曾经想象中的“怪物”了,让孩子们的勇气在故事中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我的内心也一直感叹作者的想象力。上了这次课,才又发现这故事结束了,还可以和孩子延伸做一些手工创意的游戏。
方案设计:
1.和孩子一起手工画出大怪物的各个部分,涂上颜色,用剪刀全部剪开。
2.将书中的挠挠大怪物组合起来
3.按照故事的进程,演示挠挠哪一部分,哪一部分就分解出来,变成一个新的东西,角——月亮,手脚——树木,耳朵——房子的窗户和门,嘴巴身体——房子,眼睛和脸——汽车(拉着它的头开走了)
4.最后再还原成挠挠大怪物
5.游戏的延伸,将每部分单独拿出来,看看是否还能发挥新的创意,组合成书上没有的组合。
女儿今年三岁半,年龄比较小,游戏的延伸部分还不是很懂,她能说出来但却不知道怎么摆放,我受她的启发,发现真的可以有很多的组合。对于每一部分她一看就懂,知道做什么比较合适。比如小女孩儿的头发,就是她告诉我,这个可以做头发,还有帽子之类的。游戏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让她尽情发挥。 我想也会让她脑洞大开。这个游戏等她再大一点点拿出来玩的时候,我想应该会有更多的创意。
作者: jiajiana 时间: 2017-6-9 23:49
D28 王佳娜
作业: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要求:
1、详细记录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图文并茂。
通过这次课程的学习,让我开拓了眼界,原来绘本除了读、做绘本剧,还可以开发出很多的玩法,这次我选择《乌鸦面包店》来与小朋友做游戏。《乌鸦面包店》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套书之一,乌鸦爸爸、妈妈开了面包店,在小乌鸦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面包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后来,小巧克力、小苹果、小柠檬和小年糕也陆续长大,和别人一起陆续开了糕点店、蔬果店、天妇罗店和荞麦面店。乌鸦们的小店关注顾客需求,进行产品开发,比如只卖荞麦面的面馆陆续添了乌冬面、细面、拉面……连通心粉和意大利面,根据情况改变销售策略,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看了这本书,我们家的小朋友遗憾地说,为啥乌鸦们不开个寿司店呢?
以下文字上传老是说有问题,只好通过截图展示了。
-
1497022859(1).png
(37.3 KB, 下载次数: 222)
-
微信图片_20170609233009.jpg
(112.44 KB, 下载次数: 251)
作者: 甜甜圈妈妈 时间: 2017-6-10 00:05
因为我家宝宝才一岁半,她非常爱运动,所以我经常在家里陪她读有趣的低幼绘本《蹦》。今天我想用秋雪老师所教的思考法式去思考这本绘本,然后陪宝贝玩。
1/这本书讲了什么?
是介绍动物的?还是介绍运动的一种形式——蹦?
2/这本书想表达什么?
是动物认知?是让孩子学会蹦这个动作?是让孩子学会发"蹦"这个音?
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对哪里感兴趣?
这本书相对属于低幼读物,女儿又刚好处于学习说话时期,所以会对书中反复出现的"蹦"这个爆破音感兴趣;还会对书中小动物们蹦得老高这个动作特别感兴趣;女儿对书中的小动物也会非常感兴趣。
女儿可能会对书中小蜗牛蹦不起来感到疑惑,但是我认为现在并没有必要解释过多。只要告诉孩子小蜗牛喜欢在地上爬就可以了。
4/孩子听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尝试在做出蹦这个动作的同时发出"蹦"这个音。
紧接着,我尝试着陪女儿一起玩这本绘本。
1/我翻开第一页,问女儿这是谁?女儿在我过往的阅读中基本上已经认识了书中所有的动物。女儿答出这种动物后,我让女儿和小动物打个招呼,帮助女儿加深对小动物的认知,同时学会与人相处的一种基本礼仪。
2/当女儿和动物打完招呼后,我便开始用比较兴奋的语气说:"准备——",然后自己翻到下一页,同时,学着书中小动物蹦的姿势蹦了起来。女儿哈哈大笑。
3/全书是采用不断重复的形式学习"蹦"的发音和观看不同动物蹦起来的不同样子。所以我就这样在重复的打招呼和蹦跳中讲完此书。
4/然后,我又重新开始。我说:"宝贝,这次轮到你蹦了好不好?"女儿说好。
然后我翻到小青蛙那一页,说:"小青蛙,蹦!"女儿奋力跳了起来,乐得哈哈大笑。
在重复中,一岁半的女儿慢慢熟悉蹦的动作,并且慢慢地会在蹦的同时喊一句"蹦"。
-
IMG_2842.JPG
(45.19 KB, 下载次数: 201)
-
IMG_2844.JPG
(51.3 KB, 下载次数: 199)
作者: 甜甜圈妈妈 时间: 2017-6-10 00:08
D02赖丽君 甜甜圈妈妈
因为我家宝宝才一岁半,她非常爱运动,所以我经常在家里陪她读有趣的低幼绘本《蹦》。今天我想用秋雪老师所教的思考法式去思考这本绘本,然后陪宝贝玩。
1/这本书讲了什么?
是介绍动物的?还是介绍运动的一种形式——蹦?
2/这本书想表达什么?
是动物认知?是让孩子学会蹦这个动作?是让孩子学会发"蹦"这个音?
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对哪里感兴趣?
这本书相对属于低幼读物,女儿又刚好处于学习说话时期,所以会对书中反复出现的"蹦"这个爆破音感兴趣;还会对书中小动物们蹦得老高这个动作特别感兴趣;女儿对书中的小动物也会非常感兴趣。
女儿可能会对书中小蜗牛蹦不起来感到疑惑,但是我认为现在并没有必要解释过多。只要告诉孩子小蜗牛喜欢在地上爬就可以了。
4/孩子听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尝试在做出蹦这个动作的同时发出"蹦"这个音。
紧接着,我尝试着陪女儿一起玩这本绘本。
1/我翻开第一页,问女儿这是谁?女儿在我过往的阅读中基本上已经认识了书中所有的动物。女儿答出这种动物后,我让女儿和小动物打个招呼,帮助女儿加深对小动物的认知,同时学会与人相处的一种基本礼仪。
2/当女儿和动物打完招呼后,我便开始用比较兴奋的语气说:"准备——",然后自己翻到下一页,同时,学着书中小动物蹦的姿势蹦了起来。女儿哈哈大笑。
3/全书是采用不断重复的形式学习"蹦"的发音和观看不同动物蹦起来的不同样子。所以我就这样在重复的打招呼和蹦跳中讲完此书。
4/然后,我又重新开始。我说:"宝贝,这次轮到你蹦了好不好?"女儿说好。
然后我翻到小青蛙那一页,说:"小青蛙,蹦!"女儿奋力跳了起来,乐得哈哈大笑。
在重复中,一岁半的女儿慢慢熟悉蹦的动作,并且慢慢地会在蹦的同时喊一句"蹦"。
-
IMG_2844.JPG
(51.3 KB, 下载次数: 221)
-
IMG_2842.JPG
(45.19 KB, 下载次数: 223)
作者: lucy-lhf 时间: 2017-6-10 00:09
D03李惠芬 依心 初级班第五讲“亲子阅读玩起来”作业 听了秋雪老师的课,让我对绘本阅读的延伸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曾经带孩子参加过几次故事会,都是以手工和绘画的方式来做延伸的,所以在我的认知里,以为设计绘本阅读的延伸活动就是要设计契合故事主题的手工和绘画活动,而我自己并不擅长做这些,所以在这几年的亲子阅读中一般就是采用读、讲、讨论的方式进行,偶尔也会和孩子一起做绘本里的角色扮演,会根据当时的情境引用或夸张地说唱绘本里的台词,比如《杜噜嘟嘟》、查理和劳拉系列绘本等等都曾经是我们的剧本。 适逢端午节,这次的作业就结合学校老师的要求一起完成了。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以外,还有哪些习俗?于是选择了《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绘本之端午节》,结合秋雪老师提到的设计要素来分析一下: 1、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本书讲了端午节的由来,解释了为什么吃粽子。 2、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作者想要让小读者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会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对哪里感兴趣? 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能听懂这个故事的,我们还一起百度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习俗,比如说戴香囊、插艾叶和菖蒲,贴钟彧画像等。 4、孩子听过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孩子听过后想去看赛龙舟,想尝试包粽子,做香囊,挂艾叶和菖蒲,贴钟彧画像。 5、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来表达或尝试? 我采用的方式是和孩子一起观看赛龙舟的视频,一起参加社区里的包粽子活动,那天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恰巧碰到邻居大妈买艾叶和菖蒲,于是我们也跟着买了一束回来挂在大门边上,这其实也是我自己第一次这么完整地依照传统习俗过了一个完整的端午节,哈哈,孩子也对端午节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作者: lucy-lhf 时间: 2017-6-10 00:15
抱歉,家里的wifi出问题了,没法用电脑,用手机折腾了大半天还没发出图片
作者: mingxinrong 时间: 2017-6-10 02:01
第五讲作业
作者: mingxinrong 时间: 2017-6-10 02:06
D16明新荣
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这本绘本我和皓皓读了N多次,每次读都兴致勃勃,故事还是那么有趣和温馨。恐龙系列画风粗狂,大胆,但是故事却很充满爱心。就像碰到很柔弱的甲龙宝宝时,凶恶的霸王龙也被爸爸和这种信任打动和震撼了,他决定充当一下这个小家伙的爸爸。霸王龙为这个捡来的儿子改变了很多,爱吃肉食的他居然吃红果子;他也居然会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自己的猎物。当然他也很童趣的教甲龙宝宝各种各样的本领,而这个小家伙在“好好学习”的同时,也相当自豪地夸爸爸真厉害。这很像我们自己,孩子也把爸爸妈妈当成是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当霸王龙爸爸为了甲龙宝宝的未来,而被迫选择和他分离的那刻,两个背道而驰的亲人,霸王龙那种隐忍的眼神能把我们每个人都感动,而甲龙宝宝为了留住爸爸奋力奔跑也柔了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我想“爸爸”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词语,不论是生育恩还是养育恩,只要付出了真感情,都是伟大的。
这本书很适合延伸阅读,有好多活动延伸设计要素:
1.对话多适合角色扮演
2.角色扮演道具:恐龙模型以及恐龙亲子装
3.买了恐龙科普绘本拓展皓皓的知识量和记忆力
3.实地参观恐龙博物馆等
4.看恐龙相关电源
在第一次读这个绘本时皓皓就表现出了对恐龙的浓厚兴趣,所以我就再买了一本专讲恐龙的科普绘本。果然小家伙爱不释手,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能认出好几种恐龙,尤其喜欢霸王龙,模仿霸王龙惟妙惟肖,又是挥舞爪子又是吼叫开心的很。打算再入手宫西达也的《我是霸王龙》,把延伸阅读进行到底!
利用幼儿园组织的春游活动~深圳南山青青世界里的热带雨林景点近距离接触到了恐龙。模型很逼真还有恐龙吼叫配音。现场还买了一包各种各样的恐龙回家。
在读了一次绘本后我们就做了角色扮演,我是霸王龙,皓皓是甲龙宝宝!小家伙还是比较配合的。第一次扮演,他还分不清哪句该是甲龙宝宝读的,得我读一句他跟一句,还得告诉他该他读了。基本能领悟到书中人物的情感。在读到霸王龙教甲龙宝宝本领的时候,很积极的跟着做动作。
间隔了一段时间后的昨天我们再次来做角色扮演。这次我们的道具很丰富:我和皓皓都穿了“恐龙亲子装”,皓皓还有条“尾巴”,一穿上衣服他就知道要读这个绘本了,很开心。而且我还拿出了所有恐龙模型放在绘本前面,制造出来一个简单的“恐龙世界”。他中了一个模型做甲龙宝宝,我手上有只霸王龙。我们拿着模型假装是他们在说话。玩的不亦乐乎。
不足:年龄大些开始有个人意识,不太愿意照着书本念,注意力不集中。
-
IMG_20170608_212456.jpg
(338.53 KB, 下载次数: 237)
-
IMG_20170608_212752.jpg
(301.8 KB, 下载次数: 233)
作者: 空白小妖 时间: 2017-6-10 22:56
D13 李媛君
亲子阅读玩起来:《呼啦啦,画画啦!》
玩亲子阅读的活动其实之前也一直有玩过,但是没有秋雪老师这么明晰的设计思路。秋雪老师的课真的为以后组织阅读活动,给了非常棒的思路和方向。
这次作业以《呼啦啦,画画啦!》为例展开。
根据秋雪老师在课程里提到的阅读延伸设计要素分析:
1、这本书讲了什么?
《呼啦啦,画画啦!》这本书讲的是小珍和小勋两姐弟,拿出颜料在自己和对方的身体画画,并在想象之中经历了一场大冒险的故事。
2、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画画其实有很多种形式,可以不必拘泥于作画工具,作画对象,画画可以带我们在想象的世界中遨游,也可以是一场“大冒险”。
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会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对哪里感兴趣?
孩子听完可能会对在身体上画画是什么感觉,以及不同颜色的颜料飞溅具体会怎么样感兴趣。
4、孩子听过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
孩子们听过以后会希望尝试玩颜料,或者在身上画画。。
5、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来表达或尝试?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张超大的涂鸦纸和颜料,让孩子自由发挥怎么玩颜料。
还可以给孩子可水洗蜡笔,让他们尝试在身上作画。
具体实践:
准备物品:一张80*120的大白纸,可水洗颜料和可水洗蜡笔。
其实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给小井玩过涂鸦,那个时候小井还很懵懂,不知道该怎么玩。
这次,在看完《呼啦啦,画画啦!》以后,我告诉他我们也可以像书里那样玩颜料,他高兴坏了,很快就进入角色。
不足:
对这本书,对小井,有两个预估错误的地方,一个是小井对可水洗蜡笔一点也不感兴趣,蜡笔成了摆设。另一个是,小井其实并不想尝试在身上画画,他只是用自己的身体,手和脚来作画。
作者: lilytan 时间: 2018-6-14 17:40
D07 谭丽丽 第五讲“亲子阅读玩起来 ” 主讲老师:秋雪 作业:根据课程中列出的延伸活动设计要素,以一本书为例设计延伸方案并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演练、操作。 要求:1、详细记录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图文并茂。 2、论坛小组内作业贴回复,不少于400字 说实话今天这个作业对我来说有点难,对书的延伸,绘画。但看到秋雪老师讲的课程,听的很有意思,才发现书是多么神奇,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开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问题,想方法。亲子互动更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很重要。以前从没想过看完一本书要考虑这些问题:1.这本书讲了什么?2.作者想要表达什么?3.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会觉得哪里听不懂或者哪里感兴趣4.孩子听过后最想表达什么?尝试什么?5.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来表达或者尝试。这些以前都没有去想过,感谢三叶草这么好的平台,让我在这里学到很多。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